微观经济学第2章 理论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Q d= 19 – 2 • P。 (3)比较(1)和(2)中的需求函数的变化,说明需求曲 线向右移动了3个单位,表示需求增加。
五、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曲线 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横向加总。


市场
图2-4 个人需求曲线与市场需求曲线
第二节 供给
一、供给函数
供给:生产者在某一时间内的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供给数量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表示为: QS = f ( P , C , Pr , Pe , … ) 其中: QS 为供给量 ; P 称为价格因素 ; 其他则称为非价格因素。
供给曲线
为简化分析,假设非价格因素保持不变,只有价格在变, 供 给函数就变成了P 和 QS 的关系,称为 供给曲线( supply curve ):
需求曲线
为简化分析,假设非价格因素保持不变,只有价格在变, 需求函数就变成了P 和 Qd 的关系,称为 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Qd = f ( P )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表2-1 某品牌电脑笔记本需求表
价格-数量 A
B
C
E
F
G
H
组合
价格/千元 2
4
6
8
10
12
14
需求量/台 60
50
如果价格高于均
P
衡价格:
1) 价格高于市场出 P1
清价格
2) 供大于求(Qs >
P2
Qd)
3) 生产者降价,价格
下降,趋向于出清
价格
过剩
S
D
Q1 Q3 Q2
Q
均衡价格的决定

微观经济学02章需求与供给

微观经济学02章需求与供给

第2章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主要是由价格机制进行的。

而价格→需求和供给所决定的,因而,需求与供给则是经济学中的两大基础,均衡价格理论便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前提:完全竞争市场,有大量的购买者和供给者的市场1.1 需求1.1.1 需求量的定义需要、需求的区别:需要是一种主观意愿,它与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无关,是当价格为0时你想要多少的问题。

需求:一但收入给定,在大于零的价格下,你想要买多少,则是需求的问题。

需求量: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量是与价格密切相关的从上述定义知:(1)与价格密切相关的。

(2)是一个意愿(willing)购买量,它不等于实际购买量。

(3)总是和时间相关的。

1.1.2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1)产品的价格P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变化[P↓需↑,P↑需↓] P↓→需↑→相地于较贵的产品来讲人们更多的转为购买这种产品。

(2)消费者的收入M一般指消费者的平均收入水平。

需求量和消费者收入呈相同方向变化。

收入提高↑,需求量↑;收入↓,需求量↓。

收入↑,需求量↑,这种商品被称为正常品(牛排、航空旅行、品牌牛仔裤等)收入↑,需求量↓,这种商品被称为“劣品”(公共汽车、旧车修理、修鞋服务、普通牛仔裤等)。

“劣品”并不是质量不好,而是说明:收入↑,需求量↓;收入↓,需求量↑。

(3)相关产品的价格P R●替代品:Y和X互为替代品,说明他们对消费者有相似的用途,可以相互代替使用,如牛奶和奶粉、猪肉和牛肉。

替代品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P x↑ X的需求↓Y需求↑一种产品的需求量与其替代品的价格是按相同方向变化的。

成正比●互补品:共同使用才能更好发挥各自的效用,录音机与磁带、照相机与胶卷。

互补品具有逆相关关系,P x↑ X的需求↓Y需求↓一种产品的需求量是与其互补品的价格按相反的方向变化的。

成反比某产品的相关产品(不论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就会影响该产品的需求量。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其中;QD表示需求量,P代表价格,f表示函 数关系
微观经济学
CAUC Management College
Page 13
P=f-1 (QD) 如果需求函数为线性的,则可写成: QD =a-b P (a,b>0) a为一常数,是与价格P无关的自发性需求,亦 称外生变量;b为一正数,(-b)则表明需求 量与价格成负相关 需求函数可分为个人需求函数和市场需求函数 不能认为将个人需求函数相加便可得到市场需 求函数
政府政策、社会时尚等等也会对需求产生影响
微观经济学
CAUC Management College
Page 16
沿需求曲线移动和需求曲线的移动
价格变化引起的需求量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如果其他因素变化则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案例——减少吸烟的两种办法
图2.2 减少吸烟的两种办法
微观经济学
CAUC Management College
Page 12
D1和D2常见的两种
图 2.1(b) 需求曲线
6 5 4 3 2 1 0 0 20 40 60
需求曲线形状, D3 基本不存在 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是表明商 品价格与需求量的 函数,一般表示为: QD=f(P)
P
D1 D3 D2 Q
炫耀性商品
微观经济学
CAUC Management College
Page 15
影响需求变动的其他主要因素 消费者的收入 相关商品的价格 替代品是指具有相似功能的商品,如鸡和鸭 互补品是指一起消费者才具有某种功能的商品, 如汽车和汽油 预期 消费者的爱好 人口 气候
微观经济学
CAUC Management College

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微观经济学解释

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微观经济学解释

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微观经济学解释市场需求与供给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用于解释市场中价格的形成和商品的分配。

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的平衡状态。

一、需求的微观经济学解释需求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愿望和能力的表现。

它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1.1 价格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价格上涨会导致需求下降,而价格下降则会刺激需求增加。

这种正反馈机制使得市场在价格与需求之间不断寻求平衡。

1.2 收入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也是需求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增加。

因此,当人们的收入下降时,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会随之下降。

1.3 偏好和趋势消费者的偏好和趋势也会影响需求。

特定品牌、风格或功能的商品可能更受欢迎,因此需求会相应增加。

同时,一些趋势和时尚也会使得某些商品的需求上升,而其他商品的需求下降。

二、供给的微观经济学解释供给是指在特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同样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2.1 成本生产成本是供给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产商品或服务需要投入诸如原材料、劳动力和设备等资源,这些资源的价格和可获得性将影响供给的数量。

成本上升会导致供给量减少,而成本下降通常会刺激供给量增加。

2.2 期望利润供给也受到生产者对利润的期望的影响。

生产者期望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利润,将会提供更多的商品或服务。

相反,如果预期利润较低,生产者则可能减少供给量。

2.3 生产技术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创新也会对供给产生影响。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更加高效,可以增加供给量。

反之,落后的生产技术可能会限制供给的增长。

三、需求与供给的平衡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在市场上,当需求多于供给时,价格可能上涨而数量可能下降。

相反,当供给多于需求时,价格可能下降而数量可能增加。

市场通过价格和数量的调节机制,达到供给和需求的平衡状态。

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供给将增加,需求将减少,直到市场重新达到均衡。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决定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决定

P
在商品交易中起作用的是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曲线的斜率为负,为向下倾斜的曲线。原因(?)。
需求定理:商品的需求量随商品价格的上升而下降,随商品价 格的下降而上升。
O
3、需求曲线与时间
需求曲线表现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之
间的关系。如果时间的变化足以使这些条件发生变化,需求曲
P
线的形状和位置将发生变化。
求曲线上的某一点)﬌价格发生轻微变化对需求的影响。因此,计
P
算的是需求的点弹性。需求曲线上的各点处,价格弹性不同(水
P
平或垂直的需求曲线例外)。
P- P D
Q
O 由于观测数据不是连续的,基数的选择将影响到弹性的值。
因此,可以用价格的弧弹性来计算需求对价格的反应程度。 P
弧弹性的基数选择,为需求与价格变化区间内的平均值,
3弹性与支出弹性与支出11111111lnlnlnddddeeeqdqqdqpdpqdqexpdexpepdppdpqdqpdpexpdexpqdqpdpexpdexpqpexppqexppfqpqexp??????????????????????????需求变动率价格变动率支出变动率或而对一种商品的支出为1个别厂商的供给和市场供给第二节供给的一般原理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和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
长期供给函数:各种因素均发生变化:
Q SG (P ,M ,V,P R)
其中各自变量分别为价格、技术水平、要素价格、相关产品价格
2、供给量的变化 其他条件不变,商品自身价格变化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化,即短期供给函数所描述的关系。
3、供给水平的变化 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化。可用函数表示为: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价格

微观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价格

2.市场出清的概念 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就是市场
出清。
41
42
三、均衡价格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一,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
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 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 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 的运动。
鸡蛋的价格(元) 0.00(方便分析,只是假设)
0.50 1.00 1.50 2.00
2.50
3.30
张大妈(个) 李大妈(个) 市场(个)
12 + 7 = 19
10
6
16
8
5
13
6
4
10
4
3
7
2
2
4
0
1
1
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之和,张大妈的需求+李大妈的需求 =市场需求,通过把个人需求曲线水平相加而得出市场需 求曲线。
二、市场与竞争
竞争是指各经济主体为了维护和扩大自己的 利益而采取的各种自我保护的行为和扩张行为, 努力在产品质量、价格、服务、品种等方面创造 优势
市场有序性能保证平等竞争和公平交易,保 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
“经济人”的假设条件。 “经济人”的假设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 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这个被抽象 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 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 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 大经济利益。
45
第二,需求的变动(A shift of the demand curve)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

《微观经济学》第2章需求与供给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微观经济学》第2章需求与供给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一、选择题1.随着公共汽车车票的价格上升,会出现公共汽车车票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B.本题考察需求量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量的变化。

表示在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2.随着公共汽车票的价格大幅下降,会出现私人汽车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D.本题考察需求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化也就是非价格因素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的变化。

表示在每一个与以前相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公共汽车和私人汽车互为替代品,替代品价格下降,被研究对象的需求会跟着下降,消费者在相同的价格下减少了对私人汽车的需求数量。

3.随着汽油价格大幅下降,会出现私人汽车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C.本题考察需求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发生变化也就是非价格因素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为需求的变化。

表示在每一个与以前相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汽油和私人汽车互为互补品,互补品价格下降,被研究对象的需求数量会增加,消费者在相同的价格下增加了对私人汽车的需求数量。

4. 随着养猪专业户的增加,会出现生猪的( )。

A. 需求量增加;B. 需求量减少;C. 需求增加;D. 需求减少解析:A. 本题考察需求量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导致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被称需求量的变化。

表示在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改变了消费数量。

本题供给增加导致生猪价格下降,在较低的价格下消费者增加了生猪的需求数量,是需求量的变化。

5.随着商品房价格上升,商品房的()A.供给增加;B.供给量增加;C.供给减少;D.供给量减少。

解析:B.本题考察供给量的含义,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化导致的供给数量的变化被称供给量的变化。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O
Q2 Q0 Q1
Q
2.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D S2 S0 S1
P
S↑ 右移→ P(均衡)↓
S↓ 左移→ P(均衡)↑
E2
P2 E0
P0
P1
E1
结论是: ①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
反方向变动。
②供给变动引起均衡数量
O
Q2 Q0 Q1 Q 同方向变动。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前苏联政府向观光客骄傲地宣称:为了使欣赏歌 剧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我们最好座位的票价只要4 美元。纽约百老汇类似的演出,票价高达60美元。我 们的低票价政策使得所有的老百姓都可以看得起歌剧!
这似乎是一个令人羡慕的事实。但从经济学的观 点来看,我们要问:当票价定得这么低时,是不是每 一个要看歌剧的前苏联人民,都能买得到票呢?前苏 联政府的这种补贴是否符合资源的有效利用呢?
P(价格高)↑ → D(需求量少)↓ ②其他商品的价格
互补关系:汽车 P ↑→汽油 D↓ 两种互补商品 之间价格与需求 成反方向变动。
替代关系:羊肉 P ↑→牛肉D ↑ 两种替代商品 之间价格与需求 成同方向变动。
③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 平等程度。
④消费者嗜好。 偏好程度↑→该商品D↑
③ P0时: DE=SE→达到均衡
用经济模型来表示均衡条件 D = f(P) S = f(P) D=S
Q
三、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P D2 D D1
S
D↑(右移)→ P(均衡)↑ D↓ (左移) → P(均衡)↓
P1
E1
P0
P2
E0
E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数量上,市场供给是每一种价格水平下个人供给之和; 在图形上,市场供给曲线是个人供给曲线的水平叠加。
2.3.5 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
• 1. 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数量 • 2. 相关商品的价格
• 3. 技术水平
• 4. 厂商的价格预期 • 5. 厂商的数量
• 6.自然条件和政府的政策等
2.3.6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2.2.5 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
• 1.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1) 正常商品(Normal Commodities)。正常商品 指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同方向发生变化的一类商品。 (2) 低档商品(Inferior Goods)。低档商品指需求 量与消费者收入反方向发生变化的一类商品。 • 2. 相关商品的价格 (1) 替代品。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对另一种物 品的需求量增加时,这两种物品被称为替代品。 (2) 互补品。当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引起另外一种 物品的需求减少时,这两种物品被称为互补品。
• 需求价格弹性Edp测度的是当价格变动1个百分点 会引起需求量变动几个百分点。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需要特别注意两点
• 一是需求价格弹性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 动的比率,绝不是两者变动的绝对量的比率; • 二是为了方便说明实际问题,一般需求价格弹性 需要取绝对值。
一般而言,可以将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细分为需求点弹性和需求弧弹性的计算
• ③ 供给单位弹性(Unit Elasticity),即Es=1。此情况下,供 给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正好相等,供给曲线是 一条正双曲线。 • ④ 供给富有弹性, (Elastic),即Es>1。此情况下,供给 量变动比率要比价格变动的比率大,供给曲线比较平坦。 一般来说,易于调整产量的商品属于这类商品。一般而言 劳动密集型产品多属于此例。 • ⑤ 供给缺乏弹性(Inelastic),即0<Es<1。此情况下,供 给量变动的比率要比价格变动的比率小,供给曲线比较陡 峭。一般而言,越是不容易调整产量的商品越是缺乏供给 弹性。一般来说,资本密集型产品多属于此例。 • 简言之,供给弹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供给的难易程度。
• 个人需求表示单个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在各种可 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产品数量。个人 需求是单个消费者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的统一。 • 市场需求表示在某一特定市场和某一特定时期内, 所有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 买的产品数量的总和。
• 在数量上,市场需求是每一种价格水平下个人需求之和; 在图形上,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水平叠加
2.4 均衡价格理论——价格决定模型
• 2.4.1 市场均衡及其形成
• 市场均衡的形成是市场上买卖双方共同作用的结 果,是市场自发调节的结果,换句话说,均衡价 格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供求双方在竞争中自发 形成的。这种价格形成的过程就是市场上的价格 决定过程。 • 完全竞争市场上实现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因 为,完全竞争市场依靠价格机制自发形成的均衡 状态,能使所有对商品有需求的人都能购买到商 品,所有的供给者也能将产品卖出去。
• ④ 需求富有弹性, (Elastic),即1<Ed<∞。此 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要比价格变动的比率 大,即使价格有很小的变化,需求量的变动也比 较大,此时的需求曲线比较平坦。一般来说,生 活中的奢侈品属于这类商品。 • ⑤ 需求缺乏弹性(Inelastic),即0<Ed<1。此情 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要比价格变动的比率小, 此时的需求曲线比较陡峭。一般来说,生活必需 品属于这类商品。
3. 需求交叉弹性
• 需求交叉弹性(Cross-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衡量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 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交叉弹性的计算公式 为
• 需求交叉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 (1) 当Exy>0时,商品X和Y为替代品。在此情况下, 一种商品的需求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 化,替代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正数。 • (2) Exy<0时,商品X和Y为互补品。在此情况下, 一种商品的需求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 化,互补品的需求交叉弹性为负数。 • (3) Exy=0时,商品X和Y为独立品。此时,不管Y 商品的价格如何变化,对X商品的需求都不会产 生影响,即商品X和Y之间既不存在替代的关系, 也不存在互补的关系。 • 一般来说,需求交叉弹性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 明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性或互补性就越大。
• ① 点弹性的计算公式。需求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 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大小,衡量的是需求量无穷 小变动对价格变动无穷小的反应程度。
• ② 弧弹性的计算。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 间的弹性大小。
需求价格弧弹性的中点法计算公式:
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 ① 需求无限弹性(Infinite Elasticity),即Ed→∞。 此种情况是即使价格既定不变时,需求量的变化 是无限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 ② 需求完全无弹性(Zero Elasticity),即Ed=0。 此种情况下,无论价格如何变化,需求量都保持 固定不变。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垂直的直线。 一般来说,需求完全无弹性属于一些特殊商品所 特有的性质。 • ③ 需求单位弹性(Unit Elasticity),即Ed=1。此情 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价格变动的比率正好 相等,此时,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生活必 需品,尤其是季节性很强的蔬菜水果有时接近这 一类商品。
• 2. 供求表描述的市场均衡
根据某鸡蛋市场的需求表和供给表信息可知,该鸡 蛋市场的均衡价格为每公斤8元,市场均衡数量为 400公斤。
• 3. 供求曲线描述的市场均衡
D与S相交之点即为市场均衡点,所对应的价格P*和 Q*分别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4.3 市场均衡变动分析
• 1. 市场均衡变动的步骤 (1) 判断该事件的发生是属于影响需求的因素还是 影响供给的因素,进而判断需求或供给是否受到影 响,并确定是影响需求的变化还是影响供给的变化; (2) 判断需求或供给曲线是否发生移动,判断需求 或供给会增加还是减少,并确定需求或供给曲线移 动的方向; (3) 比较新旧均衡点,进而判断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的变化。
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2.3 需求定理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 需求量越少;一种商品的价格越低,则需求量越 多。 • 成因 1.替代效应的存在 2.收入效应的存在 • 需求定理的例外 1.奢侈品 2.低档生活必需品 3.投机性的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
2.2.4 个人需求和市场需求
需求收入弹性的分类
• (1) 正常品,即Em>0。一般情况下,消费者的收 入与其对正常品的需求量是同方向变动的,需求 收入弹性越大,需求曲线越平坦。正常品的需求 收入弹性分成四大类:需求无收入弹性、需求富 有收入弹性、需求缺乏收入弹性与收入单位弹性。 • (2) 劣等品,即 Em<0。一般而言,劣等品的需 求收入弹性系数为负值,即需求量的变动与收入 变动反方向变化,此时的收入-需求曲线是一条向 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供给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
• ① 生产成本的变化。 • ② 供给时间的长短。
• ③ 调整产量的难易程度。
• ④ 生产周期的长短。
第2章 理论市场的需求与供给
2.1 市场的含义与类型
• 定义: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和劳 务的价格和交易数量的机制。
2.2 需求理论
• 2.2.1 需求的含义 需求(Demand)是指在一定的时期,消费者在 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 2.2.2 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表示某种商品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表格称 为需求表,利用曲线表示的则称为需求曲线。
2.3.3 供给定理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 供给量越多;一种商品的价格越低,则供给量越 少。 • 供给定理的例外 1.某些珍贵商品,比如古董、名画、古玩等 2.劳动力的供给
2.3.4 个人供给和市场供给
• 个人供给是指单个厂商对某种商品的供给。 • 市场供给则是某商品市场上所有个别供给的总和, 即与每一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每个厂商供给数量 的总和。
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
• ① 替代品的数量。
• ②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依赖程度。
• ③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 ④ 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 ⑤ 商品的耐用程度。 • ⑥ 时间的长短。
2. 需求收入弹性
•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的是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 反应程度,是指收入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 变动的比率。需求收入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 3. 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 • 4. 政府的消费政策
• 5. 买者的数量
• 6.消费者的偏好、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化以及收 入分配的平等程度等
2.2.6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 1. 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主要是由于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 引起的,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现是沿着同一条需求曲 线的点的移动。 • 2. 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主要是由除了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 其他因素(收入、相关品价格等)变化引起的,在几 何图形中的表现是需求曲线位置的变化。需求的变 化所引起的需求曲线的位移,表示整个需求状况的 变动。
一般情况下,市场均衡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但有时,也会 有特殊的情况,需求或供给单独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
2.4.2 微观经济学市场均衡的度量
• 1. 数学公式表述的市场均衡 如果令QD代表需求函数, QS代表供给函数,则需 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可以简化成以下形式 Q D=f(P)=a-bP (2-1) Q S=f(P)=c+dP (2-2) 其中, a、 b、 c、 d均为常数。 则均衡的决定条件为QD=QS。 使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相等,就可以求出均衡价格 P,再将P带入需求或供给函数中,就可以得出市场 均衡数量。
• 1. 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主要是由于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 引起的,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现是沿着同一条供给曲 线的点的移动。 • 2. 供给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主要是由于除了商品本身价格以外 的其他因素(生产成本、技术进步等)变化引起的, 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现是供给曲线位置的变化。供给 的变化所引起的供给曲线的位移,表示整个供给状 况的变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