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修理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农业机械维修操作手册

农业机械维修操作手册第1章引言 (4)1.1 维修操作的基本要求 (4)1.2 维修工具与设备 (4)1.3 安全操作规范 (4)第2章发动机维修 (4)2.1 发动机总体结构 (4)2.1.1 气缸体:气缸体是发动机的骨架,承担着支撑和连接各部件的作用。
气缸体内置有气缸套,用于容纳活塞运动。
(5)2.1.2 活塞: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与气缸套形成燃烧室。
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将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5)2.1.3 曲轴:曲轴是发动机输出动力的关键部件,通过连杆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5)2.1.4 配气机构:配气机构负责控制气门的开闭,保证新鲜空气和燃烧废气在气缸内有序流动。
(5)2.1.5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喷油器等,负责将燃油雾化喷入气缸,参与燃烧过程。
(5)2.1.6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风扇等,负责将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工作温度下运行。
(5)2.1.7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包括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等,负责为发动机各运动部件提供充足的润滑油,降低磨损,延长发动机寿命。
(5)2.1.8 启动系统:启动系统包括启动机、蓄电池等,负责在发动机启动时提供必要的电能。
(5)2.2 发动机拆卸与组装 (5)2.2.1 拆卸: (5)2.2.2 组装: (5)2.3 常见故障排除 (6)2.3.1 启动困难 (6)2.3.2 动力不足 (6)2.3.3 发动机过热 (6)第3章传动系统维修 (6)3.1 传动系统概述 (6)3.2 离合器维修 (7)3.2.1 离合器检查 (7)3.2.2 离合器维修操作 (7)3.3 变速器维修 (7)3.3.1 变速器检查 (7)3.3.2 变速器维修操作 (7)3.4 驱动桥维修 (7)3.4.1 驱动桥检查 (7)3.4.2 驱动桥维修操作 (7)第4章行走系统维修 (8)4.2 轮胎与轮轴维修 (8)4.2.1 轮胎检查与更换 (8)4.2.2 轮轴维修 (8)4.3 悬挂与减震系统维修 (8)4.3.1 悬挂系统维修 (8)4.3.2 减震系统维修 (9)第5章转向系统维修 (9)5.1 转向系统结构 (9)5.2 转向泵维修 (9)5.2.1 转向泵的作用 (9)5.2.2 转向泵的检查与维修 (9)5.3 转向器维修 (9)5.3.1 转向器的作用 (9)5.3.2 转向器的检查与维修 (9)5.4 转向拉杆与连接件维修 (9)5.4.1 转向拉杆与连接件的作用 (10)5.4.2 转向拉杆与连接件的检查与维修 (10)第6章制动系统维修 (10)6.1 制动系统概述 (10)6.2 制动器维修 (10)6.2.1 制动器检查 (10)6.2.2 制动器维修方法 (10)6.3 制动盘与制动鼓维修 (10)6.3.1 制动盘检查 (10)6.3.2 制动鼓检查 (10)6.3.3 制动盘与制动鼓维修方法 (11)6.4 制动液与管路维修 (11)6.4.1 制动液检查 (11)6.4.2 制动管路检查 (11)6.4.3 制动液与管路维修方法 (11)第7章电气系统维修 (11)7.1 电气系统组成 (11)7.2 电源系统维修 (11)7.2.1 电源系统组成 (11)7.2.2 电源系统维修方法 (11)7.3 启动系统维修 (12)7.3.1 启动系统组成 (12)7.3.2 启动系统维修方法 (12)7.4 照明与信号系统维修 (12)7.4.1 照明与信号系统组成 (12)7.4.2 照明与信号系统维修方法 (12)第8章液压系统维修 (13)8.1 液压系统基础 (13)8.1.2 液压系统的组成 (13)8.1.3 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13)8.2 液压泵维修 (13)8.2.1 液压泵概述 (13)8.2.2 液压泵故障诊断 (13)8.2.3 液压泵维修方法 (13)8.3 液压马达与液压缸维修 (14)8.3.1 液压马达概述 (14)8.3.2 液压缸概述 (14)8.3.3 液压马达与液压缸故障诊断 (14)8.3.4 液压马达与液压缸维修方法 (14)8.4 液压管路及接头维修 (14)8.4.1 液压管路概述 (14)8.4.2 液压管路及接头故障诊断 (14)8.4.3 液压管路及接头维修方法 (14)第9章粮食机械维修 (15)9.1 粮食机械概述 (15)9.2 脱粒机维修 (15)9.2.1 脱粒机常见故障 (15)9.2.2 脱粒机维修方法 (15)9.3 粮食烘干机维修 (15)9.3.1 粮食烘干机常见故障 (15)9.3.2 粮食烘干机维修方法 (15)9.4 粮食加工机械维修 (16)9.4.1 粮食加工机械常见故障 (16)9.4.2 粮食加工机械维修方法 (16)第10章农田灌溉设备维修 (16)10.1 灌溉设备概述 (16)10.2 水泵维修 (16)10.2.1 水泵拆卸 (16)10.2.2 检查泵体及叶轮 (16)10.2.3 更换密封件 (17)10.2.4 装配水泵 (17)10.3 管道系统维修 (17)10.3.1 检查管道及配件 (17)10.3.2 清洗过滤器 (17)10.3.3 检查阀门 (17)10.4 自动灌溉控制系统维修 (17)10.4.1 检查传感器及控制器 (17)10.4.2 检查执行器 (17)10.4.3 故障排查 (17)10.4.4 维修与更换 (17)第1章引言1.1 维修操作的基本要求农业机械作为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拖拉机构造与维护》课程标准

《拖拉机构造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拖拉机发动机、底盘、电器设备和工作装置维护、修理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后续《联合收割机构造与维护》《农机市场营销》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44学时+实训3周,1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拖拉机基础知识、拖拉机简单操作及维护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拖拉机规范拆装、主要零部件检修等专业素养及创实的职业精神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农机设备应用与维修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农机修理工等职业岗位需求,围绕农业机械使用与服务的关键能力,反映农业机械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拖拉机构造与维修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将拖拉机各零部件的认知、拆装与检修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参考职业岗位的故障检修流程,序化学习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拖拉机构造与检修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对拖拉机进行常规驾驶、维护和修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
1掌握拖拉机构造与检修的基础知识,会查阅说明书、技术手册等相关技术资料。
4.掌握拖拉机各总成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会判断和检修拖拉机常见简单故障。
5.了解常用的工、量具及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能使用常用的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和机械设备,对拖拉机零部件进行拆装、测量、判定和检修。
农机维修教案范文

农机维修教案范文教案概述:本教案针对农机维修专业学生,旨在提供有关农机维修知识的全面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农机维修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农机故障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农机维修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目标:1.了解农机维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学习主要农机部件的构造和功能;3.熟悉农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4.掌握农机维修常用工具的使用技巧;5.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1.农机维修基础知识介绍1.1农机维修的概念与分类1.2农机维修的重要性和意义2.农机部件的构造和功能2.1发动机与燃料系统2.2传动系统与离合器2.3冷却系统与润滑系统2.4转向系统与制动系统2.5电气系统与起动系统3.农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3.1农机故障的常见原因3.2农机故障的诊断方法3.3农机故障的排除步骤与技巧4.农机维修常用工具的使用技巧4.1常用农机维修工具介绍4.2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4.3工具的维护与保养5.农机维修实践操作5.1静止农机的诊断与修理5.2测试农机的工作性能5.3实际农机故障的修理6.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培养6.1学生分组合作实践操作6.2分角色分工配合完成任务6.3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技巧训练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介绍农机维修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概念。
2.示范法:教师进行农机部件拆装的示范操作,并指导学生模仿进行练习。
3.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农机维修实践操作,根据故障现象进行诊断与修理。
4.讨论法:学生进行团队讨论,分享操作经验,提出问题与解决方案。
5.课堂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农机维修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评估:1.理论考核:通过课堂测验,检查学生对农机维修基础知识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2.实践操作评估: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表现,评估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农机故障的能力。
3.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与沟通方面的表现和能力。
《农机修理基础知识》课程标准.doc

《农机修理基础知识》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三年制屮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应能正确使用常用量具和仪具,能知道农机典型零件的检验方法,能知道农机常用零件的修理标准,能正确使用修理设备和专用工具, 培养学生一定的逻辑思维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农机修理的基本知识,农机零件的修理方法,农机维修设备及工具、量具,农机常用材料,农机修理工艺组织与管理、农机维修制度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为今农机工业技术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三、课程内容概述第一章农机修理的基本知识第一节零件、合件、组件及总成第二节零件故障及其原因第三节零件的磨损及其特性第四节零件的清洗第五节零件检验的基本方法第六节典型零件的检验第七节零件的分类第二章农机零件的修复方法第一节机械加工修复法第二节压力加工修复法第三节电火花加工修复法第四节电镀修复法第五节刷镀修复法第六节焊接修复法第七节金属喷涂修复法第八节等离子喷涂修复法第九节粘接修复法第十节零件修复方法的选择第三章农机维修设备及工具、量具第一节常用工段设备第二节农机维修工艺设备第三节常用维修机具第四节专用工具第五节常用工具第六节常用量具、卡具第四章农机常用材料第一节金属材料第二节非金属材料第三节油料第五章农机修理工艺组织及管理第一节农机修理工艺组织第二节修理厂的一般管理第六章农机维修制度第一节农机维护制度第二节国外农机预防性维修制度第三节农机修理制度四、学时分配与建议序号课程内容学吋数理论实践1概述22农机修理基础知识43农机零件的修复方法46 4农机维修设备及工具、量具22 5农机常用材料46农机车修理工艺组织与管理24 7农机维修制度2合计32五、说明1.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稈•与机械制图、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底盘构造与维修、电器构造与维修、农机检测技术等课稈•有联系。
2.课程学吋安排本课程学吋安排为32学吋,其屮理论学吋为20学时,实践教学为12学吋。
3农机修理工教学大纲

农机修理工教学大纲一、指导思想为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广开就业门路,鼓励灵活的就业形式,拓宽就业渠道,做好城镇劳动力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失业人员就业工作,提高创业、就业和转移就业方面的技能,学有一技专长,促进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搞好转移就业人员培训,确保培训质量,特制定本大纲。
二、培训目的以国家就业创业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通过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使就业创业人员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技能水平,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拖拉机、低速汽车、谷物收获机械、耕作机械、植保园林机械、排灌机械、小型电动机、摩托车及其他农林机械操作应具备的技能,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转移就业,达到增收致富的目的三、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已经从事或准备从事农林机械操作的人员掌握拖拉机、低速汽车、谷物收获机械、耕作机械、植保园林机械、排灌机械、小型电动机、摩托车及其他农林机械操作应具备的技能,以及油料、修理保养等要求。
着力掌握操作技能,培养和造就大批懂技术、能致富农林机械操作技术人员。
四、培训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农林机械操作技术人员。
重点培训农林机械、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有关人员。
五、培训内容及学时分配农机修理工教学计划一、职业道德(一)职业道德基本知识(二)职业守则1、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2、尊重科学,规范操作。
3、遵纪守法,文明作业。
4、尊师爱徒,友爱互助。
二、基本知识(一)农艺基础知识1、土壤知识2、土壤耕作3、种植制度4、种植要点5、精准农业(二)农机修理工基础知识1、农机操作员须知 2、农业机械安全使用与驾驶要求 3、农业机械安全使用要求 4、农业机械安全行驶要求 5、农业机械配套农机具及田间作业要求 6、农业机械运输作业要求 7、新手上路须知 8、农机操作员自我保护要点 9、农机操作员心理素质与安全操作10、农业机械常用油料及保管知识三、农林机械操作与维护(一)拖拉机驾驶和维护1、拖拉机安全行车规程2、拖拉机保养3、拖拉机主要部件的维护4、拖拉机常见故障与排除5、拖拉机操作员实训经验集锦(二)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和维护1、联合收割机的使用2、小麦收获机械常见故障及排除3、玉米联合收割机的常见故障与排除4、全喂入水稻收获机常见故障及排除5、油葵收获机械常见故障及排除6、联合收割机操作员实训经验集锦(三)采棉机的使用和维护1、采棉机的使用2、采棉机机械常见故障及排除3、采棉机操作员实训经验集锦(四)播种机械的使用与保养1、播种机操作安全常识2、玉米播种机作业要点3、播种机停用后技术保养要点 4、小型玉米播种机的使用5、小麦播种机的使用与养护 6、夏玉米精量播种操作要点7、花生机械播种操作指南8、播种机常见故障与排除(五)旋耕机的使用与保养1、旋耕机的操作方法2、旋耕机犁刀的安装方法3、旋耕机调整方法4、旋耕机的突发性故障处理(六)排灌机械使用与维护1、离心泵使用与技术维护2、潜水泵的使用与技术维护3、喷灌机使用与技术维护四、其他农林机械操作1、农用车机械故障和行驶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理2、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操作指南3、插秧机下田机型选用有讲究4、水稻插秧机田间操作要点和技术维护5、农机具防锈、除锈技巧6、植保器械使用后清洗方法7、地膜覆盖机的使用与维护8、农机操作员正确使用三角皮带的方法9、微耕机的使用与维护10、增氧机安全常识五、农机跨区作业1、跨区作业管理2、跨区作业要求3、跨区作业服务4、跨区通行规定5、跨区作业准备六、安全知识1、农机安全管理原则和方法2、影响农机事故的因素分析3、农机事故的预防4、农机事故的处理5、农机安全驾驶操作常识七、法律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5、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6、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7、拖拉机登记规定8、拖拉机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9、联合收割机及驾驶员安全监理规定。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课程标准

《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能力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学习的选修课。
学时:108学时开课学期: 第3、4学期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南方常用农业务机械的种类与组成结构。
2.了解常用农业机械的工作原理。
3.掌握常用农业机械的使用、维护与调整方法。
4.掌握常用农业机械的简单维修方法。
(二)能力目标1.会执行与职业相关的保证工作安全和防止意外的规章制度。
2.会正确识读产品使用说明。
3.懂得机械传动原理,能读懂机械装配图。
4.能正确编制维护和调整的工艺方案。
5.能自觉保持安全作业,遵守6S的工作要求。
6.能维护和保养农业机械设备。
(三)素质目标1.具有团队协作的意识,良好的小组成员协作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2.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处理能力,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3.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养成负责任的工作习惯。
4.有良好的节约与保护环境的意识。
5.具备整体与创新思维能力,能够自主正确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设计(一)课程教学设计(二)训练项目设计根据学校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发展出发,特制订本课程训练项目:液压式铧式犁的使用与维护、液压式铧式犁的使用与维护、圆盘耙的使用与维护、插秧机的使用与维护、电动喷雾器的使用与维护、单相潜水泵的使用与维护、半喂入式脱粒机的使用与维护、联合收割机的使用与维护训练项目六示例:单相潜水泵的使用与维护1、训练内容在规定时间内,按规范操作要求正确画出手柄的平面图形。
2、训练技术标准及要求1.能进行安全文明操作。
2.能看懂装配图纸。
3.了解单相潜水泵的结构与原理。
4.掌握单相潜水泵的安装、调整、使用、维护、保养。
3、训练所需器材和用具单相潜水泵4、训练注意事项(1)能进行安全文明操作。
(2)训练结束后,归还器材、整理工具、清洁工作场地。
5、项目考核(1)考核时间:120分钟四、教学组织与评价(一)教学组织在本课程的教学组织中贯彻“专业+工厂+顶岗实习”的理念,根据《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课程的知识结构特点和企业岗位特征,采用集中教学、分组技能训练、现场实践和讲座等来具体实施。
农机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及教学大纲

农机修理工教学大纲一、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农机修理工。
1.2 职业定义使用工具、量具和机械加工、焊接设备以及修理专用设备等,对用于农业生产、农产品产后处理、农用运输以及其他农事活动的机械和设备(以下称农业机械)进行维护和修理,使其保持、恢复技术状态和工作能力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条件室内、外,常温,噪声、有毒有害(部分)。
1.5 职业能力特征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36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与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备必要的实验设备的实践场所。
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1) 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 在本职业连续工作2年以上。
——中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1) 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农机修理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农机修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农机修理的基本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农机故障、制定维修方案和实施维修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教学对象:农业机械操作与维修专业学生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一、农机修理概述1. 农机修理的定义及分类2. 农机修理的重要性3. 农机修理的基本流程二、农机修理工具与设备1. 常用农机修理工具2. 农机修理设备的使用方法3. 工具与设备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三、农机故障分析与维修1. 农机故障原因分析2. 故障诊断方法3. 制定维修方案4. 实施维修操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结合实际案例,介绍农机修理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农机修理有哪些基本流程?二、农机修理概述1. 讲解农机修理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
2. 分析农机修理的基本流程,如:故障诊断、维修方案制定、实施维修等。
三、农机修理工具与设备1. 介绍常用农机修理工具,如扳手、螺丝刀、钳子等。
2. 讲解农机修理设备的使用方法,如发动机测试仪、气缸压力表等。
3. 强调工具与设备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一、农机故障分析与维修1. 讲解农机故障原因分析,如磨损、过载、操作不当等。
2. 介绍故障诊断方法,如外观检查、仪器检测等。
3. 讲解制定维修方案的原则和方法。
4. 实施维修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农机故障模拟维修。
二、实际操作练习1. 教师示范农机故障模拟维修过程。
2. 学生分组进行农机故障模拟维修,教师巡回指导。
3. 交流学习心得,总结经验。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度、回答问题质量等。
2. 实际操作:学生农机故障模拟维修的准确性和熟练度。
3. 学习效果:学生对农机修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教材:《农业机械操作与维修》2. 多媒体课件:农机修理工具与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3. 农机故障模拟维修设备:发动机、气缸、螺丝刀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机修理基础知识》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三年制中职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应能正确使用常用量具和仪具,能知道农机典型零件的检验方法,能知道农机常用零件的修理标准,能正确使用修理设备和专用工具,培养学生一定的逻辑思维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农机修理的基本知识,农机零件的修理方法,农机维修设备及工具、量具,农机常用材料,农机修理工艺组织与管理、农机维修制度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当今农机工业技术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三、课程内容
概述
第一章农机修理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零件、合件、组件及总成
第二节零件故障及其原因
第三节零件的磨损及其特性
第四节零件的清洗
第五节零件检验的基本方法
第六节典型零件的检验
第七节零件的分类
第二章农机零件的修复方法
第一节机械加工修复法
第二节压力加工修复法
第三节电火花加工修复法
第四节电镀修复法
第五节刷镀修复法
第六节焊接修复法
第七节金属喷涂修复法
第八节等离子喷涂修复法
第九节粘接修复法
第十节 零件修复方法的选择
第三章 农机维修设备及工具、量具
第一节 常用工段设备
第二节 农机维修工艺设备
第三节 常用维修机具
第四节 专用工具
第五节 常用工具
第六节 常用量具、卡具
第四章 农机常用材料
第一节 金属材料
第二节 非金属材料
第三节 油料
第五章 农机修理工艺组织及管理
第一节 农机修理工艺组织
第二节 修理厂的一般管理
第六章 农机维修制度
第一节 农机维护制度
第二节 国外农机预防性维修制度
第三节 农机修理制度
四、学时分配与建议
五、说明
1.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序号 课程内容
学时数 理论 实践 1 概述
2 2 农机修理基础知识
4 3 农机零件的修复方法
4 6 4 农机维修设备及工具、量具
2 2 5 农机常用材料
4 6 农机车修理工艺组织与管理
2 4 7 农机维修制度
2 合计
32
本课程与机械制图、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底盘构造与维修、电器构造与维修、农机检测技术等课程有联系。
2.课程学时安排
本课程学时安排为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20学时,实践教学为12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