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下海海南中学初三数学下期中第一次模拟试卷(带答案)

合集下载

2020-2021下海市九年级数学下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2021下海市九年级数学下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0-2021下海市九年级数学下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在矩形、三角形、正五边形、菱形的外边加一个宽度一样的外框,保证外框的边界与原图形对应边平行,则外框与原图不一定相似的是()A.B.C.D.2.如图,线段CD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C(1,2)、D(2,0),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将线段CD放大得到线段AB,若点B坐标为(5,0),则点A的坐标为()A.(2,5)B.(2.5,5)C.(3,5)D.(3,6)3.P是△ABC一边上的一点(P不与A、B、C重合),过点P的一条直线截△ABC,如果截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我们称这条直线为过点P的△ABC的“相似线”.Rt△ABC中,∠C=90°,∠A=30°,当点P为AC的中点时,过点P的△ABC的“相似线”最多有几条?()A.1条B.2条C.3条D.4条4.如图所示,在△ABC中, cos B=22,sin C=35,BC=7,则△ABC的面积是()A.212B.12C.14D.215.如图,菱形O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3,4),顶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经过顶点B,则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A .y=12xB .y=24xC .y=32xD .y=40x6.如图,点D ,E 分别在△ABC 的AB ,AC 边上,增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①∠AED =∠B ,②∠ADE =∠C ,③AE DE AB BC=,④AD AE AC AB =,⑤AC 2=AD •AE ,使△ADE 与△ACB 一定相似的有( )A .①②④B .②④⑤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⑤7.如图,河堤横断面迎水坡AB 的坡比是1:3,堤高BC =12m ,则坡面AB 的长度是( )A .15mB .203mC .24mD .103m 8.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为 4:9,则周长的比为 ( ) A .2:3B .4:9C .3:2D .2:3 9.已知线段a 、b 、c 、d 满足ab=cd ,把它改写成比例式,错误的是( ) A .a :d =c :b B .a :b =c :d C .c :a =d :b D .b :c =a :d10.如图,BC 是半圆O 的直径,D ,E 是BC 上两点,连接BD ,CE 并延长交于点A ,连接OD ,OE ,如果70A ∠︒=,那么DOE ∠的度数为( )A .35︒B .38︒C .40︒D .42︒11.图(1)所示矩形ABCD 中,BC x =,CD y =,y 与x 满足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EF 的斜边EF 过点C ,M 为EF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当3x =时,EC EM <B .当9y =时,EC EM <C .当x 增大时,EC CF ⋅的值增大D .当x 增大时,BE DF ⋅的值不变12.如图所示,在△ABC 中,AB =6,AC =4,P 是AC 的中点,过 P 点的直线交AB 于点Q ,若以 A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则AQ 的长为 ( )A .3B .3或43C .3或34D .43二、填空题13.如果把两条邻边中较短边与较长边的比值为51-的矩形称作黄金矩形.那么,现将长度为20cm 的铁丝折成一个黄金矩形,这个黄金矩形较短的边长是_____cm . 14.如图,点A 在双曲线y=2x 上,点B 在双曲线y= 5x上,且AB ∥y 轴,C ,D 在y 轴上,若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15.如图,已知△ABC 中,D 为边AC 上一点,P 为边AB 上一点,AB=12,AC=8,AD=6,当AP 的长度为__时,△ADP 和△ABC 相似.16.如图,l 1∥l 2∥l 3,直线a 、b 与l 1、l 2、l 3分别相交于点A 、B 、C 和点D 、E 、F .若AB =3,DE =2,BC =6,则EF =______.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是函数k y x=(x <0)图象上的点,过点A 作y 轴的垂线交y 轴于点B ,点C 在x 轴上,若△ABC 的面积为1,则k 的值为 ______ .18.如图所示,在Rt △ABC 中,∠C=90°,BC=1,AC=4,把边长分别为1x ,2x ,3x ,…,n x 的n ()1n ≥个正方形依次放入△ABC 中,则第n 个正方形的边长n x =_______________(用含n 的式子表示).19.若函数y =(k -2)2k 5x -是反比例函数,则k =______.20.近视眼镜的度数(y 度)与镜片焦距(x 米)呈反比例,其函数关系式为120.y x=如果近似眼镜镜片的焦距0.3x =米,那么近视眼镜的度数y 为______. 三、解答题21.(1)计算:tan 609tan308sin 602cos 45︒︒︒︒+-+(2)在ABC 中,90,2,6C AC BC ︒∠===A ∠的度数22.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 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 的距离为80海里的A 处,它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 的南偏东45°方向的B 处,求此时轮船所在的B 处与灯塔P 6≈2.449,结果保留整数)23.如图,在△ABC和△ADE中,∠BAD=∠CAE,∠ABC=∠ADE.(1)求证:△ABC∽△ADE;(2)判断△ABD与△ACE是否相似?并证明.24.如图,在△ABC中,∠A=30°,cosB=45,AC=63.求AB的长.25.如图,在路灯下,小明的身高如图中线段AB所示,他在地面上的影子如图中线段AC 所示,小亮的身高如图中线段FG所示,路灯灯泡在线段DE上.(1)请你确定灯泡所在的位置,并画出小亮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2)如果小明的身高AB=1.6m,他的影子长AC=1.4m,且他到路灯的距离AD=2.1m,求灯泡的高.【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判定定理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后答案.【详解】正五边形相似,因为它们的边长都对应成比例、对应角都相等,符合相似的条件,故A不符合题意;锐角三角形、菱形的原图与外框相似,因为其对应角均相等,对应边均对应成比例,符合相似的条件,故B、D不符合题意;矩形不相似,因为其对应角的度数一定相同,但对应边的比值不一定相等,不符合相似的条件,故A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图形判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边数相同、各角对应相等、各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2.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CD放大得到线段AB,∴B点与D点是对应点,则位似比为5:2,∵C(1,2),∴点A的坐标为:(2.5,5)故选B.考点: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性质.3.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相似线的定义,可知截得的三角形与△ABC有一个公共角.①公共角为∠A 时,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当过点P的角等于∠C时,即图中PD∥BC时,△APD∽△ACB;当过点P的角等于∠B时,即图中当PF⊥AB时,△APF∽△ABC;②公共角为∠C时,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当过点P的角等于∠A时,即图中P E∥AB时,△CPE∽△CAB;当过点P的角等于∠B时,根据∠CPB<60°,可知此时不成立;③公共角为∠B,不成立.解:①公共角为∠A时:当过点P的角等于∠C时,即图中PD∥B C时,△APD∽△ACB;当过点P的角等于∠B时,即图中当PF⊥AB时,△APF∽△ABC;②公共角为∠C时:当过点P的角等于∠A时,即图中P E∥AB时,△CPE∽△CAB;当过点P的角等于∠B时,∵∠CPB=∠A+∠ABP,∴PB>PC,PC=PA,∴PB>PA,∴∠PBA<∠A,∴∠CPB<60°,可知此时不成立;③公共角为∠B,不成立.综上最多有3条.4.A解析:A 【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过点A作AD⊥BC,∵△ABC中,cosB=22,sinC=35,AC=5,∴cosB=22=BDAB,∴∠B=45°,∵sinC=35=ADAC=5AD,∴AD=3,∴CD=4,∴BD=3,则△ABC的面积是:12×AD×BC=12×3×(3+4)=212.故选A.考点:1.解直角三角形;2.压轴题.5.C解析:C【解析】【分析】过A作AM⊥x轴于M,过B作BN⊥x轴于N,根据菱形性质得出OA=BC=AB=OC,AB ∥OC,OA∥BC,求出∠AOM=∠BCN,OM=3,AM=4,OC=OA=AB=BC=5,证△AOM ≌△BCN,求出BN=AM=4,CN=OM=3,ON=8,求出B点的坐标,把B的坐标代入y=kx求出k即可.【详解】过A 作AM ⊥x 轴于M ,过B 作BN ⊥x 轴于N ,则∠AMO=∠BNC=90°,∵四边形AOCB 是菱形,∴OA=BC=AB=OC,AB ∥OC,OA ∥BC ,∴∠AOM=∠BCN ,∵A(3,4),∴OM=3,AM=4,由勾股定理得:OA=5,即OC=OA=AB=BC=5,在△AOM 和△BCN 中AMO BNC AOM BCN OA BC ∠=∠⎧⎪∠=∠⎨⎪=⎩,∴△AOM ≌△BCN(AAS),∴BN=AM=4,CN=OM=3,∴ON=5+3=8,即B 点的坐标是(8,4),把B 的坐标代入y=kx 得:k=32,即y=32x, 故答案选C.【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菱形的性质.6.A解析:A【解析】①AED B ∠=∠,且DAE CAB ∠=∠,∴ADE ACB ∽,成立.②ADE C ∠=∠且DAE CAB ∠=∠,∴ADE ACB ∽,成立. ③AE DE AB BC =,但AED 比一定与B 相等,故ADE 与ACD 不一定相似. ④AD AE AC AB=且DAE CAB ∠=∠, ∴ADE ACB ∽,成立.⑤由2AC AD AE =⋅,得AC AE AD AC=无法确定出ADE , 故不能证明:ADE 与ABC 相似.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4)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7.C解析: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坡比的定义得出AC的长,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答案.【详解】解:Rt△ABC中,BC=12cm,tanA=1∴AC=BC÷tanA=cm,∴AB24cm.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确掌握坡比的定义是解题关键.8.A解析:A【解析】【分析】由于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已知了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即可求出它们的相似比;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即可得解.【详解】∵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4:9,∴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2:3,∴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为2: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对选项一一分析,选出正确答案.【详解】解:A、a:d=c:b⇒ab=cd,故正确;B、a:b=c:d⇒ad=bc,故错误;C、d:a=b:c⇒dc=ab,故正确;D、a:c=d:b⇒ab=cd,故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解题关键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实现比例式和等积式的互相转换.10.C解析:C【解析】【分析】连接CD,由圆周角定理得出∠BDC=90°,求出∠ACD=90°-∠A=20°,再由圆周角定理得出∠DOE=2∠ACD=40°即可,【详解】连接CD,如图所示:∵BC是半圆O的直径,∴∠BDC=90°,∴∠ADC=90°,∴∠ACD=90°-∠A=20°,∴∠DOE=2∠ACD=4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1.D解析:D【解析】【分析】由于等腰直角三角形AEF的斜边EF过C点,则△BEC和△DCF都是直角三角形;观察反比例函数图像得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9x;当x=3时,y=3,即BC=CD=3,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2,CF=32,则C点与M点重合;当y=9时,根据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x=1,即BC=1,CD=9,所以2,而2;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BE•DF=BC•CD=xy,然后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BE•DF=9,其值为定值;由于2x×2=2xy,其值为定值.【详解】解:因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F 的斜边EF 过C 点,M 为EF 的中点,所以△BEC 和△DCF 都是直角三角形;观察反比例函数图像得x =3,y =3,则反比例解析式为y=9x . A 、当x =3时,y =3,即BC=CD=3,所以CE=2BC=32,CF=2CD=32,C 点与M 点重合,则EC=EM ,所以A 选项错误;B 、当y =9时,x =1,即BC=1,CD=9,所以EC=2,EF=102,EM=52,所以B 选项错误;C 、因为EC•CF=2x •2y =2×xy =18,所以,EC•CF 为定值,所以C 选项错误;D 、因为BE•DF=BC•CD=xy =9,即BE•DF 的值不变,所以D 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像:先根据几何性质得到与动点有关的两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函数解析式和函数性质画出其函数图像,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2.B解析:B【解析】AP AQ AB AC =,264AQ =,AQ=43,AP AQ AC AB =,246AQ =,AQ =3.故选B.点睛:相似常见图形(1)称为“平行线型”的相似三角形(如图,有“A 型”与“X 型”图)(2)如图:其中∠1=∠2,则△ADE ∽△ABC 称为“斜交型”的相似三角形,有“反A 共角型”、“反A 共角共边型”、 “蝶型”,如下图: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设这个黄金矩形较长的边长是xcm 根据题意得:解方程可得【详解】设这个黄金矩形较长的边长是xcm 根据题意得:解得:x=则这个黄金矩形较短的边长是cm 故答案为:【点睛】考核知识点:黄金分 解析:(1555)-【解析】【分析】设这个黄金矩形较长的边长是xcm ,根据题意得:51220x x ⎛⎫-+= ⎪⎝⎭,解方程可得. 【详解】设这个黄金矩形较长的边长是xcm ,根据题意得:512202x x ⎛⎫-+= ⎪⎝⎭, 解得:x= 555, 则这个黄金矩形较短的边长是51(555)(1555)2⨯=-cm . 故答案为:(1555)-【点睛】考核知识点:黄金分割点的应用.理解黄金分割的意义是关键. 14.3【解析】试题分析:由AB∥y 轴可知AB 两点横坐标相等设A (m )B (m )求出AB=﹣=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m=3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解析:3【解析】试题分析:由AB∥y轴可知,A、B两点横坐标相等,设A(m,2m),B(m,5m),求出AB=5m﹣2m=3m,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ABCDS=3m•m=3.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15.4或9【解析】当△ADP∽△ACB时需有∴解得AP=9当△ADP∽△ABC时需有∴解得AP=4∴当AP的长为4或9时△ADP和△ABC相似解析:4或9.【解析】当△ADP∽△ACB时,需有AP ADAB AC=,∴6128AP=,解得AP=9.当△ADP∽△ABC时,需有AP ADAC AB=,∴6812AP=,解得AP=4.∴当AP的长为4或9时,△ADP和△ABC相似.16.4【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出比例式求出EF结合图形计算即可【详解】∵∥∥∴又DE=2∴EF=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灵活运用定理找准对应关系是解题解析:4【解析】【分析】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列出比例式,求出EF,结合图形计算即可.【详解】∵1l∥2l∥3l,∴36 DE ABEF BC==又DE=2,∴EF=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灵活运用定理、找准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7.-2【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得到三角形ABC的面积=得到|k|=2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AB⊥y轴∴AB∥CO∴∴∵∴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明确是解题的关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得到三角形ABC的面积=1•=12AB OB,得到|k|=2,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AB⊥y轴,∴AB∥CO,∴111•1222ABCS AB OB x y k====三角形,∴2k=,∵0k<,∴2k=-,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明确1•=12ABCS AB OB=是解题的关键.18.【解析】【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对边平行证明△BDF∽△B CA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比例式即可求出第1个正方形的边长同理利用前两个小正方形上方的三角形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比例式解析:4 () 5n【解析】【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对边平行证明△BDF∽△BCA,然后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比例式即可求出第1个正方形的边长,同理利用前两个小正方形上方的三角形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比例式即可求出前两个小正方形的边长的关系,以此类推,找出规律便可求出第n个正方形的边长.【详解】解:如下图所示,∵四边形DCEF是正方形,∴DF∥CE,∴△BDF∽△BCA,∴DF:AC=BD:BC,即x 1:4=(1-x 1):1解得x 1= 45, 同理,前两个小正方形上方的三角形相似,112121-=-x x x x x 解得x 2=x 12 同理可得,113231,-=-x x x x x 解得:33121==x x x x以此类推,第n 个正方形的边长1n 45=⎛⎫= ⎪⎝⎭nn x x . 故答案为:4()5n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找出后面正方形的边长与第一个正方形的边长的关系. 19.-2【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列出方程解出k 的值即可【详解】解:若函数y =(k -2)是反比例函数则解得k =﹣2故答案为﹣2 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列出方程2k -5=-1k-20⎧⎨≠⎩,解出k 的值即可. 【详解】解:若函数y =(k -2)2k 5x -是反比例函数,则2k -5=-1k-20⎧⎨≠⎩解得k =﹣2,故答案为﹣2.20.400【解析】分析:把代入即可算出y 的值详解:把代入故答案为40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本题实际上是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的问题比较简单解析:400【解析】分析:把0.3x =代入120y x=,即可算出y 的值.详解:把0.3x =代入120x , 400y =, 故答案为40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本题实际上是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的问题,比较简单. 三、解答题21.(1)2;(2)∠A =60°【解析】【分析】(1)原式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由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A 度数即可.【详解】(1)原式=3323+9-8+2=3+33-43+2=22⨯⨯⨯; (2)∵90,2,6C AC BC ︒∠===, ∴tanA =632BC AC ==, ∴∠A =60°【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2.此时轮船所在的B 处与灯塔P 的距离是98海里.【解析】【分析】过点P 作PC ⊥AB ,则在Rt △APC 中易得PC 的长,再在直角△BPC 中求出PB 的长即可.【详解】作PC ⊥AB 于C 点,∴∠APC=30°,∠BPC=45°,AP=80(海里), 在Rt △APC 中,cos ∠APC=PC PA,∴PC=PA•cos ∠(海里),在Rt △PCB 中,cos ∠BPC=PC PB ,∴PB=cos PC BPC =∠≈98(海里), 答:此时轮船所在的B 处与灯塔P 的距离是98海里.【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举例,正确添加辅助线构建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23.(1)见解析 (2) △ABD ∽△ACE【解析】分析:(1)由∠BAD=∠CAE 易得∠BAC=∠DAE ,这样结合∠ABC=∠ADE ,即可得到△ABC ∽△ADE .(2)由(1)中结论易得AB AC AD AE =,从而可得: AB AD AC AE =,这样结合∠BAD=∠CAE 即可得到△ABD ∽△ACE 了.详解;(1)∵∠BAD=∠CAE ,∴∠BAC=∠DAE ,∵∠ABC=∠ADE ,∴△ABC ∽△ADE .(2)△ABD ∽△ACE ,理由如下:由(1)可知△ABC ∽△ADE , ∴AB AC AD AE =, ∴AB AD AC AE=, 又∵∠BAD=∠CAE ,∴△ABD ∽△ACE .点睛:这是一道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题目”,熟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259x -=【解析】试题分析:过点C 作CD ⊥AB 于点D ,在Rt △ACD 中先由已知条件求得AD 和CD ,再在Rt △BCD 中求得BD 即可求出AB.试题解析:过点C 作CD ⊥AB 于点D ,∴∠ADC=∠BDC=90°,∴AD=cosA⋅AC=36392⨯=,CD=sinA⋅AC=163332⨯=,∵cosB=45=BDBC,∴可设BD=4m,BC=5m,则在Rt△BCD中由勾股定理可得CD=3m=33,∴m=3,∴BD=4m=43,∴AB=AD+BD=9+43.25.(1)画图见解析;(2)DE=4.【解析】【分析】(1)连接CB延长CB交DE于O,点O即为所求.连接OG,延长OG交DF于H.线段FH即为所求.(2)根据AB CAOD CD=,可得1.6 1.41.42.1DO=+,即可推出DO=4m.【详解】(1)解:如图,点O为灯泡所在的位置,线段FH为小亮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2)解:由已知可得,AB CA OD CD=,∴1.6 1.41.42.1 DO=+,∴OD=4m,∴灯泡的高为4m.【点睛】本题考查中心投影、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画出图形,记住物长与影长的比的定值,属于基础题,中考常考题型.。

2020-2021下海园南中学九年级数学下期中模拟试卷带答案

2020-2021下海园南中学九年级数学下期中模拟试卷带答案

2020-2021下海园南中学九年级数学下期中模拟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线段CD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C(1,2)、D(2,0),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将线段CD放大得到线段AB,若点B坐标为(5,0),则点A的坐标为()A.(2,5)B.(2.5,5)C.(3,5)D.(3,6)2.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是x轴上任意一点,BC平行于x轴,分别交y=3x(x>0)、y=kx(x<0)的图象于B、C两点,若△ABC的面积为2,则k值为()A.﹣1B.1C.12D.123.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有()A.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B.两边对应成比例,且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C.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D.有一个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4.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是1:3,那么它们的对应中线之比是()A.1:3B.1:4C.1:6D.1:9 5.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A.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为2:3 B.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为4:9 C.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2:3 D.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4:9 6.如图,∠APD=90°,AP=PB=BC=CD,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A.△PAB∽△PCA B.△ABC∽△DBA C.△PAB∽△PDA D.△ABC∽△DCA 7.《孙子算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成书于约一千五百年前,其中有首歌谣:今有竿不知其长,量得影长一丈五尺,立一标杆,长一尺五寸,影长五寸,问竿长几何?意即:有一根竹竿不知道有多长,量出它在太阳下的影子长一丈五尺,同时立一根一尺五寸的小标杆,它的影长五寸(提示:1丈=10尺,1尺=10寸),则竹竿的长为()A.五丈B.四丈五尺C.一丈D.五尺8.如图,在△ABC中,AC=8,∠ABC=60°,∠C=45°,AD⊥BC,垂足为D,∠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则AE的长为A.423B.22C.823D.32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点在边上, 与相交于点,且,则与的周长之比为()A.1 : 2B.1 : 3C.2 : 3D.4 : 910.如图,以点O为位似中心,将△ABC放大得到△DEF,若AD=OA,则△ABC与△DEF 的面积之比为 ( )A.1:2B.1:4C.1:5D.1:611.如图所示,在△ABC 中,AB=6,AC=4,P 是AC 的中点,过 P 点的直线交AB 于点Q,若以 A、P、Q 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则AQ 的长为 ( )A.3B.3或43C.3或34D.4312.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kx+b(k、b是常数,且k≠0)与反比例函数y2=cx(c是常数,且c≠0)的图象相交于A(﹣3,﹣2),B(2,3)两点,则不等式y1>y2的解集是()A.﹣3<x<2B.x<﹣3或x>2C.﹣3<x<0或x>2D.0<x<2二、填空题13.“今有邑,东西七里,南北九里,各开中门,出东门一十五里有木,问:出南门几何步而见木?”这段话摘自《九章算术》,意思是说:如图,矩形ABCD,东边城墙AB长9里,南边城墙AD长7里,东门点E、南门点F分别是AB,AD的中点,EG⊥AB,FE⊥AD,EG=15里,HG经过A点,则FH=__里.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0,4),直线y=34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点M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则PM的最小值为________.15.如图是由棱长相等的小立方体摆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根据视图可以判断组成这个几何体至少要________个小立方体.16.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kx ﹣3(k≠0)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与反比例函数y=12x(x >0)交于C 点,且AB=AC ,则k 的值为_____.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BEFG 是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13,点A ,B ,E 在x 轴上,若正方形BEFG 的边长为6,则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1,0),D (3,0),△ABC 与△DEF 位似,原点O 是位似中心,若AB=2,则DE=______.19.把边长分别为1和2的两个正方形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20.若函数y =(k -2)2k 5x -是反比例函数,则k =______.三、解答题21.等腰Rt PAB V 中,90PAB ∠=o ,点C 是AB 上一点(与A B 、不重合),连接PC ,将线段P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o ,得到线段DC .连接, PD BD . 探究PBD ∠的度数,以及线段AB 与BD BC 、的数量关系.(1)尝试探究:如图(1)PBD ∠= ;AB BC AC =+= ;(2)类比探索:如图(2),点C 在直线AB 上,且在点B 右侧,还能得出与(1)中同样的结论么?请写出你得到的结论并证明:22.已知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AD 边上的点,DE 与CF 交于点G.(1)如图①,若四边形ABCD 是矩形,且DE ⊥CF ,求证:DE AD CF CD= ; (2)如图②,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试探究:当∠B 与∠EGC 满足什么关系时,使得DE AD CF CD=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23.如图,某市郊外景区内一条笔直的公路l 经过A 、B 两个景点,景区管委会又开发了风景优美的景点C .经测量,C 位于A 的北偏东60︒的方向上,B 的北偏东30°的方向上,且10AB km =.(1)求景点B 与C 的距离.(2)求景点A 与C 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24.如图,在路灯下,小明的身高如图中线段AB 所示,他在地面上的影子如图中线段AC 所示,小亮的身高如图中线段FG 所示,路灯灯泡在线段DE 上.(1)请你确定灯泡所在的位置,并画出小亮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2)如果小明的身高AB =1.6m ,他的影子长AC =1.4m ,且他到路灯的距离AD =2.1m ,求灯泡的高.25.已知:△ABC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0,3)、B(3,4)、C(2,2)(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单位长度).(1)画出△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1B1C1,点C1的坐标是;(2)以点B为位似中心,在网格内画出△A2B2C2,使△A2B2C2与△ABC位似,且位似比为2:1,点C2的坐标是.【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CD放大得到线段AB,∴B点与D点是对应点,则位似比为5:2,∵C(1,2),∴点A的坐标为:(2.5,5)故选B.考点:位似变换;坐标与图形性质.2.A解析:A【解析】【分析】连接OC、OB,如图,由于BC∥x轴,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ACB=S△OCB,再利用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得到12×|3|+12•|k|=2,然后解关于k的绝对值方程可得到满足条件的k的值.【详解】连接OC、OB,如图,∵BC∥x轴,∴S△ACB=S△OCB,而S△OCB=12×|3|+12•|k|,∴12×|3|+12•|k|=2,而k<0,∴k=﹣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在反比例函数y=kx图象中任取一点,过这一个点向x轴和y轴分别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定值|k|.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向坐标轴作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以及坐标原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12|k|,且保持不变.3.B解析:B【解析】【分析】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依次判断可求解.【详解】解:A、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故A选项不合题意;B、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故B选项符合题意;C、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故C选项不合题意;D、有一个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则他们的底角都是40°,所以有一个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故D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熟练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是本题的关键.解析:A【解析】∵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是1:3,∴它们的对应中线之比为1:3.故选A.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周长,对应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灵活运用它是解题的关键.5.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为4:9,是假命题;B、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为4:9,是真命题;C、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16:81,是假命题;D、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16:81,是假命题;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用到的知识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熟练掌握有关性质和定理.6.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采用排除法,逐条分析判断.【详解】∵∠APD=90°,而∠P AB≠∠PCA,∠PBA≠∠P AC,∴无法判定△P AB与△PCA相似,故A错误;同理,无法判定△P AB与△PDA,△ABC与△DCA相似,故C、D错误;∵∠APD=90°,AP=PB=BC=CD,∴AB=P A,AC=P A,AD=P A,BD=2P A,∴=,∴,∴△ABC∽△DBA,故B正确.故选B.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识别两三角形相似,除了要掌握定义外,还要注意正确找出两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可根据图形提供的数据计算对应角的度数、对应边的比.本题中把若干线段的长度用同一线段来表示是求线段是否成比例时常用的方法. 7.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可得出结论.【详解】设竹竿的长度为x 尺,∵竹竿的影长=一丈五尺=15尺,标杆长=一尺五寸=1.5尺,影长五寸=0.5尺, ∴ 1.5150.5x =, 解得x=45(尺),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举例,熟知同一时刻物髙与影长成正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C解析:C【解析】【分析】由已知可知△AD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斜边AC=8可得,在Rt △ABD 中,由∠B=60°,可得BD=tan 60AD ︒,再由BE 平分∠ABC ,可得∠EBD=30°,从而可求得DE 长,再根据AE=AD-DE 即可【详解】∵AD ⊥BC ,∴△ADC 是直角三角形,∵∠C=45°,∴∠DAC=45°,∴AD=DC ,∵AC=8,∴,在Rt △ABD 中,∠B=60°,∴BD=tan 60AD ︒=3, ∵BE 平分∠ABC ,∴∠EBD=30°,∴=3,∴AE=AD-DE=428242-=, 故选C.【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9.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已知可得到相似三角形,从而可得到其相似比,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就可得到答案.【详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DC ∥AB ,CD=AB .∴△DFE ∽△BFA ,∵DE :EC=1:2,∴EC :DC=CE :AB=2:3,∴C △CEF :C △ABF =2:3.故选C .10.B解析:B【解析】试题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首先得出位似比,进而得出面积比.∵以点O 为位似中心,将△ABC 放大得到△DEF ,AD=OA ,∴OA :OD=1:2,∴△ABC 与△DEF 的面积之比为:1:4.故选B .考点:位似变换.11.B解析:B【解析】AP AQ AB AC =,264AQ =,AQ=43,AP AQ AC AB =,246AQ =,AQ =3.故选B.点睛:相似常见图形(1)称为“平行线型”的相似三角形(如图,有“A 型”与“X 型”图)(2)如图:其中∠1=∠2,则△ADE ∽△ABC 称为“斜交型”的相似三角形,有“反A 共角型”、“反A 共角共边型”、 “蝶型”,如下图:12.C解析:C【解析】【分析】一次函数y 1=kx+b 落在与反比例函数y 2=c x 图象上方的部分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为所求.【详解】∵一次函数y 1=kx+b (k 、b 是常数,且k≠0)与反比例函数y 2=c x(c 是常数,且c≠0)的图象相交于A (﹣3,﹣2),B (2,3)两点,∴不等式y 1>y 2的解集是﹣3<x <0或x >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13.05【解析】∵EG⊥ABFH⊥ADHG经过A点∴FA∥EGEA∥FH∴∠HFA=∠AEG=90°∠FHA=∠EAG∴△GEA∽△AFH∴∵AB=9里DA=7里EG=15里∴FA=35里EA=45里∴解析:05【解析】∵EG⊥AB,FH⊥AD,HG经过A点,∴FA∥EG,EA∥FH,∴∠HFA=∠AEG=90°,∠FHA=∠EAG,∴△GEA∽△AFH,∴EG EA AF FH=.∵AB=9里,DA=7里,EG=15里,∴FA=3.5里,EA=4.5里,∴15 4.5 3.5FH=,解得FH=1.05里.故答案为1.05.14.【解析】【分析】认真审题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PM⊥AB时线段PM最短分别求出PBOBOAAB的长度利用△PBM∽△ABO即可求出本题的答案【详解】解:如图过点P作PM⊥AB则:∠PMB=90°当PM⊥解析:28 5【解析】【分析】认真审题,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PM⊥AB时线段PM最短,分别求出PB、OB、OA、AB 的长度,利用△PBM∽△ABO,即可求出本题的答案【详解】解:如图,过点P作PM⊥AB,则:∠PMB=90°,当PM⊥AB时,PM最短,因为直线y=34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可得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0,﹣3),在Rt△AOB中,AO=4,BO=3,AB=22345+=,∵∠BMP=∠AOB=90°,∠B=∠B,PB=OP+OB=7,∴△PBM∽△ABO,∴PB PM AB AO=,即:754PM =,所以可得:PM=285.15.8【解析】由俯视图可以看出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底面小正方体有5个由主视图可知第二层最少有2个第三层最少有1个所以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为5+2+1=8个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由三视图判断几何解析:8【解析】由俯视图可以看出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底面小正方体有5个,由主视图可知第二层最少有2个,第三层最少有1个,所以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为5+2+1=8个.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做题要掌握口诀“俯视图打地基,正视图疯狂盖,左视图拆违章”.16.k=【解析】试题分析:如图:作CD⊥x轴于D则OB∥CD∴△AOB∽△ADC∴∵AB=AC∴OB=CD由直线y=kx﹣3(k≠0)可知B(0﹣3)∴OB=3∴CD=3把y=3代入y=(x>0)解得x解析:k=3 2【解析】试题分析:如图:作CD⊥x轴于D,则OB∥CD,∴△AOB∽△ADC,∴,∵AB=AC,∴OB=CD,由直线y=kx﹣3(k≠0)可知B(0,﹣3),∴OB=3,∴CD=3,把y=3代入y=(x>0)解得,x=4,∴C(4,3),代入y=kx﹣3(k≠0)得,3=4k﹣3,解得k=,故答案为.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17.【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结合相似比得出AB 的长进而得出△OAD ∽△OBG 进而得出AO 的长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正方形BEFG 的边长是6∴∵两个正方形的相似比为∴∴∵AD ∥BG ∴△OAD解析:(3,2)【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结合相似比得出AB 的长,进而得出△OAD ∽△OBG ,进而得出AO 的长,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正方形BEFG 的边长是6,∴6BE EF ==. ∵两个正方形的相似比为13, ∴163CB CB EF ==. ∴2AB BC ==,.∵AD ∥BG ,∴△OAD ∽△OBG , ∴13OA OB =,即213OB OB -=. ∴3OB =.∴点C 的坐标为(3,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变换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得出AO 的长是解题关键. 18.6【解析】【分析】利用位似的性质得到AB :DE=OA :OD 然后把OA=1OD=3AB=2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ABC 与△DEF 位似原点O 是位似中心∴AB :DE=OA :OD 即2:DE=1:3∴D解析:6【解析】【分析】利用位似的性质得到AB:DE=OA:OD,然后把OA=1,OD=3,AB=2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ABC与△DEF位似,原点O是位似中心,∴AB:DE=OA:OD,即2:DE=1:3,∴DE=6.故答案是:6.【点睛】考查了位似变换: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19.【解析】【分析】由正方形的性质易证△ABC∽△FEC可设BC=x只需求出BC即可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详解】如图所示:设BC=x则CE=1﹣x∵AB∥EF∴△ABC∽△FEC∴=∴=解得x=∴阴影解析:1 6【解析】【分析】由正方形的性质易证△ABC∽△FEC,可设BC=x,只需求出BC即可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详解】如图所示:设BC=x,则CE=1﹣x,∵AB∥EF,∴△ABC∽△FEC∴ABEF=BCCE,∴12=x1x解得x=13,∴阴影部分面积为:S△ABC=12×13×1=16,故答案为:1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相似,本题要充分利用正方形的特殊性质.利用比例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即可解答.20.-2【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列出方程解出k 的值即可【详解】解:若函数y =(k -2)是反比例函数则解得k =﹣2故答案为﹣2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列出方程2k -5=-1k-20⎧⎨≠⎩,解出k 的值即可. 【详解】解:若函数y =(k -2)2k 5x -是反比例函数,则2k -5=-1k-20⎧⎨≠⎩解得k =﹣2,故答案为﹣2.三、解答题21.(1)90o ,2BC BD +;(2)结论:90PBD ∠=︒, 2AB BD BC =-,理由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题意得:△P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PCD=90°则∠CPD=45°=∠APB ,证明△PAC ∽△PBD ,得出∠PBD=∠PAC=90°,2AC BD =,因此2AC BD =,即可得出结论;(2)由题意得:△P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PCD=90°则∠CPD=45°=∠APB ,证明△PAC ∽△PBD ,得出∠PBD=∠PAC=90°,2AC BD =,因此2AC BD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PCD QV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90PCD ∠=︒, 45CPD APB ∴∠=︒=∠,CPD BPC APB BPC ∴∠+∠=∠+∠,即BPD APC ∠=∠, 又PA PB =Q ,~PAC PBD ∴∆∆=,2AC BD ∴=,∴AC BD =,∴AB BC AC BC BD =+=+,故答案为90o ,2BC BD +,(2)结论:90PBD ∠=︒; 2AB BD BC =-;理由如下: PCD QV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90PCD ∠=︒,45CPD APB ∴∠=︒=∠,CPD BPC APB BPC ∴∠+∠=∠+∠,即BPD APC ∠=∠, 又PA PC PB PD==Q ,PAC PBD ∴V V ∽=,90PBD PAC ∴∠=∠=︒,2AC BD =,2AC BD ∴=,AB AC BC BC ∴=-=-. 【点睛】 本题是相似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相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1)详见解析;(2)当∠B +∠EGC =180°时,DE AD CF DC=成立,理由详见解析. 【解析】【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A =∠ADC =90°,由DE ⊥CF 可得∠ADE =∠DCF ,即可证得△ADE ∽△DCF ,从而证得结论;(2)在AD 的延长线上取点M ,使CM =CF ,则∠CMF =∠CFM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 =∠CDM ,再结合∠B+∠EGC =180°,可得∠AED =∠FCB ,进而得出∠CMF =∠AED 即可证得△ADE ∽△DCM ,从而证得结论;【详解】解:(1)∵四边形ABCD 是矩形,∴∠A =∠ADC =90°,∵DE ⊥CF ,∴∠ADE =∠DCF ,∴△ADE ∽△DCF , ∴DE AD CF DC= (2)当∠B +∠EGC =180°时,DE AD CF DC =成立,证明如下:在AD 的延长线上取点M ,使CM =CF ,则∠CMF =∠CFM.∵AB ∥CD.∴∠A =∠CDM.∵AD ∥BC ,∴∠CFM =∠FCB.∵∠B +∠EGC =180°,∴∠AED =∠FCB ,∴∠CMF =∠AED ,∴△ADE ∽△DCM ,∴DE AD CM DC =,即DE AD CF DC =. 【点睛】本题是相似形综合题目,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三角形相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3.(1)BC=10km ;3【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求得∠C =30°,进一步根据等角对等边即可求得结果;(2)分别在Rt BCD ∆和Rt ACD ∆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得结果.【详解】解:(1)过点C 作CD ⊥直线l ,垂足为D ,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得:30CAD ∠=︒,60CBD ∠=︒,∴∠C =∠CBD -∠CAD =30°,∴∠CAD =∠C ,∴BC =AB =10km .(2) 在Rt BCD ∆中,sin CD CBD BC ∠=,∴sin 6053CD BC km ==o g , 在Rt ACD ∆中,1sin 2CD CAD AC ∠==,∴2103AC CD km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属于基本题型,熟练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4.(1)画图见解析;(2)DE=4.【解析】【分析】(1)连接CB延长CB交DE于O,点O即为所求.连接OG,延长OG交DF于H.线段FH即为所求.(2)根据AB CAOD CD=,可得1.6 1.41.42.1DO=+,即可推出DO=4m.【详解】(1)解:如图,点O为灯泡所在的位置,线段FH为小亮在灯光下形成的影子.(2)解:由已知可得,AB CA OD CD=,∴1.6 1.41.42.1 DO=+,∴OD=4m,∴灯泡的高为4m.【点睛】本题考查中心投影、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画出图形,记住物长与影长的比的定值,属于基础题,中考常考题型.25.(1)画图见解析,(2,-2);(2)画图见解析,(1,0);【解析】【分析】(1)将△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1B1C1,如图所示,找出所求点坐标即可;(2)以点B为位似中心,在网格内画出△A2B2C2,使△A2B2C2与△ABC位似,且位似比为2:1,如图所示,找出所求点坐标即可.【详解】(1)如图所示,画出△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的△A1B1C1,点C1的坐标是(2,-2);(2)如图所示,以B为位似中心,画出△A2B2C2,使△A2B2C2与△ABC位似,且位似比为2:1,点C2的坐标是(1,0),故答案为(1)(2,-2);(2)(1,0)【点睛】此题考查了作图-位似变换与平移变换,熟练掌握位似变换与平移变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2021 2021年初中数学海南中考考试模拟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21 2021年初中数学海南中考考试模拟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2021 2021年初中数学海南中考考试模拟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16b193b7-6ea1-11ec-b6d9-7cb59b590d7d2021-2021年初中数学海南中考考试模拟试卷[1]含答案考点及解析2022-2022初中数学海南高中入学考试模拟试题[1]附答案点及解析类别:____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五名评分员的总分为一分和多项选择题1.已知点(1,y1),(2,y2),(3,y3)在反比例函数()a.y1>y2>y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K≥ 0, ∵ K≤ 0,K1<0,∵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二、四象限,二2二的图象上.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b、 y1>y3>y2c.y3>y1>y2d.y2>y3>y1∵点(1,y1)的横坐标为1<0,∴此点在第二象限,y1>0;∵ (2,Y2),(3,Y3)横坐标3>2>0,∵ 两个点都在第四象限Y2<0,Y3<0,∵ 在第四象限,y随着X的增加而增加,∵ 0>Y3>Y2,∵ Y1>Y3>Y2考点: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2.下列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属于()A.A(XY)=axayc的因式分解。

(x+1)(x+3)=x+4x+3[回答]D[分析]2b、 x+2x+1=x(x+2)+13d、 xx=x(x+1)(x1)2试题分析:因式分解是将加法和减法的代数公式转换成几个整数的乘积。

从问题中,ABC是错误的,D是正确的,选择D。

测试点:因子分解3.如图是由八个相同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则其主视图是a、 [答:]C[分析]b.c。

d.试题分析:主要视图是从图表前面获得的图表。

根据小立方体的放置方法,主视图从左到右有3列和3、1和2个小正方形。

所以选择C.4。

2020-2021下海市初三数学下期中试卷含答案

2020-2021下海市初三数学下期中试卷含答案

2020-2021下海市初三数学下期中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用放大镜看△ABC ,若边BC 的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边AB 的长度也变为原来的2倍;B .∠BAC 的度数也变为原来的2倍; C .△ABC 的周长变为原来的2倍;D .△ABC 的面积变为原来的4倍; 2.如图,已知直线a ∥b ∥c ,直线m 、n 与直线a 、b 、c 分别交于点A 、C 、E 、B 、D 、F ,AC=4,CE=6,BD=3,则BF=( )A .7B .7.5C .8D .8.5 3.若37a b =,则b a a -等于( ) A .34 B .43 C .73 D .374.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且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BC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B 2=AC •BC B .BC 2=AC •BC C .AC =51-BCD .BC =51-AC 5.如图▱ABCD ,F 为BC 中点,延长AD 至E ,使:1:3DE AD =,连结EF 交DC 于点G ,则:DEG CFG S S ∆V =( )A .2:3B .3:2C .9:4D .4:96.如图,正方形ABCD 中,M 为BC 上一点,ME ⊥AM ,ME 交CD 于点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若AB =4,BM =2,则△DEF 的面积为( )A .9B .8C .15D .14.57.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k y x =和y=kx ﹣3的图象大致是( ) A . B . C .D .8.已知点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P >PB ),AB=4,那么AP 的长是( ) A .252- B .25- C .251- D .52-9.图(1)所示矩形ABCD 中,BC x =,CD y =,y 与x 满足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AEF 的斜边EF 过点C ,M 为EF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当3x =时,EC EM <B .当9y =时,EC EM <C .当x 增大时,EC CF ⋅的值增大D .当x 增大时,BE DF ⋅的值不变10.如图,在ABC ∆中,//DE BC ,9AD =,3DB =,2CE =,则AC 的长为( )A .6B .7C .8D .911.如图,是我们数学课本上采用的科学计算器面板,利用该型号计算器计算cos55°,按键顺序正确的是()A.B.C.D.12.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kx+b(k、b是常数,且k≠0)与反比例函数y2=cx(c是常数,且c≠0)的图象相交于A(﹣3,﹣2),B(2,3)两点,则不等式y1>y2的解集是()A.﹣3<x<2B.x<﹣3或x>2C.﹣3<x<0或x>2D.0<x<2二、填空题13.在△ABC中,∠ABC=90°,已知AB=3,BC=4,点Q是线段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Q作AC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P,当△PQB为等腰三角形时,线段AP的长为_____.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0,4),直线y=34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点M是直线AB上的一个动点,则PM的最小值为________.1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12,AD=8,∠ABC的平分线交CD于点F,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CG ⊥BE ,垂足为G ,若EF =2,则线段CG 的长为_____.16.如图是一个圆柱体的三视图,由图中数据计算此圆柱体的侧面积为________.(结果保留π)17.学校校园内有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计划将这块空地建成一个花园,以美化环境,预计花园每平方米造价为30元,学校建这个花园至少需要投资________元.18.若a b =34,则a b b+=__________. 1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边BC 上,2EC BE =,联结AE 交BD 于点F ,若BFE ∆的面积为2,则AFD ∆的面积为______.20.小华为了求出一个圆盘的半径,他用所学的知识,将一宽度为2cm 的刻度尺的一边与圆盘相切,另一边与圆盘边缘两个交点处的读数分别是“4”和“16”(单位:cm ),请你帮小华算出圆盘的半径是_____cm .三、解答题21.如图,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DAB ,∠ADC=∠ACB=90°,E 为AB 的中点,(1)求证:AC 2=AB•AD ;(2)求证:CE ∥AD ;(3)若AD=4,AB=6,求的值.22.如图,AB ∥CD ,AC 与BD 的交点为E ,∠ABE =∠ACB .(1)求证:△ABE ∽△ACB ;(2)如果AB =6,AE =4,求AC ,CD 的长.23.如图,锐角三角形ABC 中,CD ,B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高,垂足为D ,E .(1)证明:ACD ABE V V ∽.(2)若将D ,E 连接起来,则AED V 与ABC V 能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24.如图,△ABC 中,AD ⊥BC ,垂足是D ,若BC=14,AD=12,tan ∠BAD=,求sinC 的值.25.如图,四边形ABCD 中,AC 平分DAB ∠,2AC AB AD =⋅;90ADC ∠=o ,E 为AB 的中点,()1求证:ADC ACB△∽△;(2)CE与AD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试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可得出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详解】解:∵用放大镜看△ABC,若边BC的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放大镜内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且相似比为2∴边AB的长度也变为原来的2倍,故A正确;∴∠BAC的度数与原来的角相等,故B错误;∴△ABC的周长变为原来的2倍,故C正确;∴△ABC的面积变为原来的4倍,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2.B解析:B【解析】【分析】由直线a∥b∥c,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得AC BDCE DF=,又由AC=4,CE=6,BD=3,即可求得DF的长,则可求得答案.【详解】解:∵a ∥b ∥c , ∴AC BD CE DF=, ∵AC=4,CE=6,BD=3, ∴436DF=, 解得:DF=92, ∴937.52BF BD DF =+=+=. 故选B .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3.B解析:B【解析】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a=37b ,因此b a a -=347337b b b -=. 故选B.4.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得出BC AC AC AB ==,从而判断各选项. 【详解】∵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AC >BC ,∴BC AC AC AB ==,即AC 2=BC•AB,故A 、B 错误;∴AC=12AB ,故C 错误;AC ,故D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掌握黄金分割的定义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5.D解析:D【解析】【分析】先设出DE x =,进而得出3AD x =,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3BC x =,进而求出CF ,最后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DE x =,∵:1:3DE AD =,∴3AD x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BC AD 3x ==,∵点F 是BC 的中点, ∴1322CF BC x ==, ∵//AD BC , ∴DEG CFG ∆∆∽, ∴224392DEGCFG S DE x S CF x ⎛⎫ ⎪⎛⎫=== ⎪ ⎪⎝⎭ ⎪⎝⎭V V ,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中点的定义,表示出CF 是解本题的关键.6.A解析:A【解析】【分析】由勾股定理可求AM 的长,通过证明△ABM ∽△EMA ,可求AE=10,可得DE=6,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求DF 的长,即可求解.【详解】解:∵AB =4,BM =2,∴AM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 ∥BC ,∠B =∠C =90°,∴∠EAM =∠AMB ,且∠B =∠AME =90°,∴△ABM ∽△EMA , ∴BM AM AM AE==∴AE =10,∴DE =AE ﹣AD =6,∵AD ∥BC ,即DE ∥MC ,∴△DEF ∽△CMF , ∴DE DF MC CF =, ∴642DF CF =-=3, ∵DF+CF =4,∴DF =3,∴S △DEF =12DE×DF =9,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7.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特点,k ≠0,所以分k >0和k <0两种情况讨论.当两函数系数k 取相同符号值,两函数图象共存于同一坐标系内的即为正确答案.【详解】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k >0时,y =kx ﹣3与y 轴的交点在负半轴,过一、三、四象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没有图像符合要求;②当k <0时,y =kx ﹣3与y 轴的交点在负半轴,过二、三、四象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A 符合要求.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性质和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关键是由k 的取值确定函数所在的象限.8.A解析:A【解析】根据黄金比的定义得:12AP AB = ,得42AP == .故选A.9.D解析:D【解析】【分析】由于等腰直角三角形AEF 的斜边EF 过C 点,则△BEC 和△DCF 都是直角三角形;观察反比例函数图像得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9x;当x =3时,y =3,即BC=CD=3,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CF=3,则C 点与M 点重合;当y =9时,根据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x =1,即BC=1,CD=9,所以,而;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BE•DF=BC•CD=xy ,然后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得BE•DF=9,其值为定值;由于x =2xy ,其值为定值.【详解】解:因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F 的斜边EF 过C 点,M 为EF 的中点,所以△BEC 和△DCF 都是直角三角形;观察反比例函数图像得x =3,y =3,则反比例解析式为y=9x.A 、当x =3时,y =3,即BC=CD=3,所以,,C 点与M 点重合,则EC=EM ,所以A 选项错误;B 、当y =9时,x =1,即BC=1,CD=9,所以,,,所以B 选项错误;C 、因为x y =2×xy =18,所以,EC•CF 为定值,所以C 选项错误;D 、因为BE•DF=BC•CD=xy =9,即BE•DF 的值不变,所以D 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像:先根据几何性质得到与动点有关的两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函数解析式和函数性质画出其函数图像,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0.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由DE ∥BC 得AD AE DB EC =,然后利用比例性质求EC 和AE 的值即可【详解】∵//DE BC , ∴AD AE DB EC =,即932AE =, ∴6AE =,∴628AC AE EC =+=+=.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解题关键在于求出AE 1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利用如图所示的计算器计算2cos55°,按键顺序正确的是.故答案选C.12.C解析:C【解析】【分析】一次函数y1=kx+b落在与反比例函数y2=cx图象上方的部分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为所求.【详解】∵一次函数y1=kx+b(k、b是常数,且k≠0)与反比例函数y2=cx(c是常数,且c≠0)的图象相交于A(﹣3,﹣2),B(2,3)两点,∴不等式y1>y2的解集是﹣3<x<0或x>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或6【解析】【分析】当△PQB为等腰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①当点P在线段AB上时如图1所示由三角形相似(△AQP∽△ABC)关系计算AP的长;②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所示利用角解析:53或6.【解析】【分析】当△PQB为等腰三角形时,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①当点P在线段AB上时,如图1所示.由三角形相似(△AQP∽△ABC)关系计算AP的长;②当点P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所示.利用角之间的关系,证明点B为线段AP 的中点,从而可以求出AP.【详解】解:在Rt △ABC 中,AB =3,BC =4,由勾股定理得:AC =5.∵∠QPB 为钝角,∴当△PQB 为等腰三角形时,当点P 在线段AB 上时,如题图1所示:∵∠QPB 为钝角,∴当△PQB 为等腰三角形时,只可能是PB =PQ ,由(1)可知,△AQP ∽△ABC , ∴,PA PQ AC BC = 即3,54PB PB -= 解得:43PB =, ∴45333AP AB PB =-=-=; 当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如题图2所示:∵∠QBP 为钝角,∴当△PQB 为等腰三角形时,只可能是PB =BQ .∵BP =BQ ,∴∠BQP =∠P ,∵90,90BQP AQB A P o o ,∠+∠=∠+∠= ∴∠AQB =∠A ,∴BQ =AB ,∴AB =BP ,点B 为线段AP 中点,∴AP =2AB =2×3=6. 综上所述,当△PQB 为等腰三角形时,AP 的长为53或6. 故答案为53或6.【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4.【解析】【分析】认真审题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PM⊥AB 时线段PM 最短分别求出PBOBOAAB 的长度利用△PBM∽△ABO 即可求出本题的答案【详解】解:如图过点P 作PM⊥AB 则:∠PMB=90°当PM⊥解析:28 5【解析】【分析】认真审题,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PM⊥AB时线段PM最短,分别求出PB、OB、OA、AB 的长度,利用△PBM∽△ABO,即可求出本题的答案【详解】解:如图,过点P作PM⊥AB,则:∠PMB=90°,当PM⊥AB时,PM最短,因为直线y=34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可得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0,﹣3),在Rt△AOB中,AO=4,BO=3,22345+=,∵∠BMP=∠AOB=90°,∠B=∠B,PB=OP+OB=7,∴△PBM∽△ABO,∴PB PM AB AO=,即:754PM =,所以可得:PM=285.15.2【解析】【分析】首先证明CF=BC=1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F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12AE∥BCAB∥CD∴∠CFB=∠FBA∵B解析:15【解析】【分析】首先证明CF=BC=1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F,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12,AE∥BC,AB∥CD,∴∠CFB=∠FBA,∵BE平分∠ABC,∴∠ABF=∠CBF,∴∠CFB=∠CBF,∴CB=CF=8,∴DF=12﹣8=4,∵DE∥CB,∴△DEF∽△CBF,∴EFBF=DFCF,∴2BF=48,∴BF=4,∵CF=CB,CG⊥BF,∴BG=FG=2,在Rt△BCG中,CG=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6.24π【解析】解:由图可知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为4高为6所以侧面积=4π×6=24π故答案为24π点睛:本题考查了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根据主视图判断出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与解析:24π【解析】解:由图可知,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为4,高为6,所以,侧面积=4π×6=24π.故答案为24π.点睛:本题考查了立体图形的三视图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圆柱体的侧面积公式,根据主视图判断出圆柱体的底面直径与高是解题的关键.17.【解析】【分析】如图所示作BD⊥CA于D则在直角△ABD中可以求出BD 然后求出△ABC面积;根据单价可以求出总造价【详解】如图所示AB=10AC=30∠BAC=120°作BD⊥CA于D则在直角△AB解析:6750【解析】【分析】如图所示,作BD⊥CA于D,则在直角△ABD中可以求出BD,然后求出△ABC面积;根据单价可以求出总造价.如图所示,AB=103,AC=30,∠BAC=120°,作BD⊥CA于D,则在直角△ABD中,∠BAD=60°,∴BD=ABsin60°=15,∴△ABC面积=12×AC×BD=225.又因为每平方米造价为30元,∴总造价为30×225=6750(元).【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运用三角函数定义解直角三角形,关键是通过作辅助线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抽象到解直角三角形中解题.18.【解析】【分析】由比例的性质即可解答此题【详解】∵∴a=b∴=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这个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析:7 4【解析】【分析】由比例的性质即可解答此题.【详解】∵34ab=,∴a=34 b,∴a bb+=3744b b bb b+=,故答案为7 4【点睛】此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这个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9.18【解析】【分析】根据求得BC=3BE再由平行四边形得到AD∥BC判定△AD F∽△EBF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得结果【详解】∵∴BC=3BE∵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解析:18【分析】根据2EC BE =求得BC=3BE,再由平行四边形ABCD 得到AD ∥BC,判定△ADF ∽△EBF,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得结果.【详解】∵2EC BE =,∴BC=3BE,∵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AD=BC,∴△ADF ∽△EBF,∴AD=3B E,∴AFD ∆的面积=9S △EBF =18,【点睛】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由平行四边形ABCD 得到AD ∥BC,判定△ADF ∽△EBF 是解题的关键,再求得对应边的关系AD=3BE,即可求得AFD ∆的面积. 20.10【解析】【分析】如图先利用垂径定理得BD=6再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如图记圆的圆心为O 连接OBOC 交AB 于D ∴OC ⊥ABBD =AB 由图知AB=16﹣4=12cmCD=2cm解析:10【解析】【分析】如图,先利用垂径定理得,BD=6,再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如图,记圆的圆心为O ,连接OB ,OC 交AB 于D ,∴OC ⊥AB ,BD=12AB , 由图知,AB=16﹣4=12cm ,CD=2cm ,∴BD=6,设圆的半径为r ,则OD=r ﹣2,OB=r ,在Rt △BO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OB 2=AD 2+OD 2,∴r 2=36+(r ﹣2)2,∴r=10cm ,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正确添加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见解析(3)AC7 AF4=.【解析】【分析】(1)由AC平分∠DAB,∠ADC=∠ACB=90°,可证得△ADC∽△ACB,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证得AC2=AB•AD.(2)由E为AB的中点,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证得CE=12AB=AE,从而可证得∠DAC=∠ECA,得到CE∥AD.(3)易证得△AFD∽△CFE,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求得AFCF的值,从而得到ACAF的值.【详解】解:(1)证明:∵AC平分∠DAB ∴∠DAC=∠CAB.∵∠ADC=∠ACB=90°∴△ADC∽△ACB.∴AD AC AC AB=即AC2=AB•AD.(2)证明:∵E为AB的中点∴CE=12AB=AE∴∠EAC=∠ECA.∵∠DAC=∠CAB ∴∠DAC=∠ECA ∴CE∥AD.(3)∵CE∥AD∴△AFD∽△CFE∴AD AF CE CF=.∵CE=12AB∴CE=12×6=3.∵AD=4∴4AF 3CF =∴AC7 AF4=.22.(1)详见解析;(2)AC=9,CD=15 2.【解析】【分析】(1)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证明即可;(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证明:(1)∵∠ABE=∠ACB,∠A=∠A,∴△ABE∽△ACB;(2)∵△ABE∽△ACB,∴AB AE AC AB=,∴AB2=AC•AE,∵AB=6,AE=4,∴AC=29 ABAE=,∵AB∥CD,∴△CDE∽△ABE,∴CD CE AB AE=,∴()••651542AB AC AEAB CECDAE AE-⨯====.【点睛】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证明△ABE∽△ACB.23.(1)见解析;(2)能,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利用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判定即可;(2)根据第一问可得到AD:AE=AC:AB,有一组公共角∠A,则可根据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相应的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进行判定.()1证明:ACD ABE V V ∽.证明:∵CD ,BE 分别是AB ,AC 边上的高,∴90ADC AEB ∠=∠=o .∵A A ∠=∠,∴ACD ABE V V ∽.()2若将D ,E 连接起来,则AED V 与ABC V 能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ACD ABE V V ∽,∴::AD AE AC AB =.∴AD:AC=AE:AB∵A A ∠=∠,∴AED ABC V V ∽.【点睛】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4..【解析】【分析】首先根据Rt △ABD 的三角函数求出BD 的长度,然后得出CD 的长度,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 的长度,从而得出∠C 的正弦值.【详解】∵在直角△ABD 中,tan ∠BAD=,∴BD=AD•tan ∠BAD=12×=9,∴CD=BC-BD=14-9=5,∴AC==13, ∴sin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中三角函数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好边角之间的关系.25.(1)详见解析;(2)CE ∥AD ,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证明∠DAC=∠CAB ,∠ADC=∠ACB=90°,即可解决问题;(2)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E 与AE 的关系,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AC=∠ECA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CAD=∠CAB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得答案.证明:()1∵AC 平分DAB ∠, ∴DAC CAB ∠=∠,∵90ADC ACB ∠=∠=o , ∴ADC ACB △∽△. (2)//CE AD ;∵E 是AB 的中点, ∴12CE AB AE ==, ∴EAC ECA ∠=∠. ∵AC 平分DAB ∠, ∴CAD CAB ∠=∠, ∴CAD ECA =∠,∴//CE AD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020-2021下海下南中学南校九年级数学下期中一模试卷(带答案)

2020-2021下海下南中学南校九年级数学下期中一模试卷(带答案)

2020-2021下海下南中学南校九年级数学下期中一模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有一块直角边AB=3cm ,BC=4cm 的Rt △ABC 的铁片,现要把它加工成一个正方形(加工中的损耗忽略不计),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A .67B .3037C .127D .60372.如图,在矩形、三角形、正五边形、菱形的外边加一个宽度一样的外框,保证外框的边界与原图形对应边平行,则外框与原图不一定相似的是( )A .B .C .D .3.如图,八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网格,连结小长方形的顶点所得的四个三角形中是相似三角形的是( )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①和③D .①和④ 4.若反比例函数k y x =(x<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 的值可以是( )A .-1B .-2C .-3D .-45.在Rt ABC ∆中,90,2,1C AC BC ∠=︒==,则cos A 的值是( )A 25B 5C 5D .126.如图,用放大镜看△ABC ,若边BC 的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边AB的长度也变为原来的2倍;B.∠BAC的度数也变为原来的2倍;C.△ABC的周长变为原来的2倍;D.△ABC的面积变为原来的4倍;7.在Rt△ABC中,∠ACB=90°,AB=5,tan∠B=2,则AC的长为()A.1B.2C.5D.258.观察下列每组图形,相似图形是()A.B.C.D.9.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是1:3,那么它们的对应中线之比是()A.1:3B.1:4C.1:6D.1:910.河堤横断面如图所示,堤高BC=5米,迎水坡AB的坡比1:3,则AC的长是( )A.10米B.53米C.15米D.103米11.如图,已知△ABC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cosA的值为()A 3B5C.33D2512.制作一块3m×2m长方形广告牌的成本是120元,在每平方米制作成本相同的情况下,若将此广告牌的四边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那么扩大后长方形广告牌的成本是()A.360元B.720元C.1080元D.2160元二、填空题13.如图,在一段坡度为1∶2的山坡上种树,要求株距(即相邻两株树之间的水平距离)为6米,那么斜坡上相邻两株树之间的坡面距离为____米.14.△ABC 与△A′B′C′是位似图形,且△ABC 与△A′B′C′的位似比是1:2,已知△ABC 的面积是3,则△A′B′C′的面积是_____.15.已知点(,)P m n 在直线2y x =-+上,也在双曲线1y x=-上,则m 2+n 2的值为______.16.如图,已知△ABC 中,D 为边AC 上一点,P 为边AB 上一点,AB=12,AC=8,AD=6,当AP 的长度为__时,△ADP 和△ABC 相似.17.如图,在2×2的网格中,以顶点O 为圆心,以2个单位长度为半径作圆弧,交图中格线于点A ,则tan ∠ABO 的值为_____.1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12,AD =8,∠ABC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F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 ,CG ⊥BE ,垂足为G ,若EF =2,则线段CG 的长为_____.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B 在x 轴上,四边形OACB 为平行四边形,且∠AOB=60°,反比例函数y=k x(k>0)在第一象限内过点A ,且与BC 交于点F .当F 为BC 的中点,且S △AOF =123OA 的长为__________.20.如果点P把线段AB分割成AP和PB两段(AP PB),其中AP是AB与PB的比例中项,那么:AP AB的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AB∥CD,AC与BD的交点为E,∠ABE=∠ACB.(1)求证:△ABE∽△ACB;(2)如果AB=6,AE=4,求AC,CD的长.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2,1),B(-1,4),C(-3,2).(1)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位似比为1∶2,在y轴的左侧,画出△ABC放大后的图形△A1B1C1,并直接写出C1点的坐标;(2)如果点D(a,b)在线段AB上,请直接写出经过(1)的变化后点D的对应点D1的坐标.23.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A(4,m),AB⊥x轴,且△AOB的面积为2.(1)求k和m的值;(2)若点C(x,y)也在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上,当-3≤x≤-1时,求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24.(1)某学校“智慧方园”数学社团遇到这样一个题目:如图1,在△ABC中,点O在线段BC上,∠BAO=30°,∠OAC=75°,AO=33,BO:CO=1:3,求AB的长.经过社团成员讨论发现,过点B作BD∥AC,交AO的延长线于点D,通过构造△ABD就可以解决问题(如图2).请回答:∠ADB=°,AB=.(2)请参考以上解决思路,解决问题: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C⊥AD,AO=33,∠ABC=∠ACB=75°,BO:OD=1:3,求DC的长.25.周末,小华和小亮想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测量家门前小河的宽.测量时,他们选择了河对岸边的一棵大树,将其底部作为点A,在他们所在的岸边选择了点B,使得AB与河岸垂直,并在B点竖起标杆BC,再在AB的延长线上选择点D竖起标杆DE,使得点E与点C、A共线.已知:CB⊥AD,ED⊥AD,测得BC=1m,DE=1.5m,BD=8.5m.测量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根据相关测量信息,求河宽AB.【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试题解析:如图,过点B作BP⊥AC,垂足为P,BP交DE于Q.∵S△ABC=12AB•BC=12AC•BP,∴BP=·341255 AB BCAC⨯==.∵DE∥AC,∴∠BDE=∠A,∠BED=∠C,∴△BDE∽△BAC,∴DE BQ AC BP=.设DE=x,则有:1251255xx-=,解得x=60 37,故选D.2.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判定定理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后答案.【详解】正五边形相似,因为它们的边长都对应成比例、对应角都相等,符合相似的条件,故A不符合题意;锐角三角形、菱形的原图与外框相似,因为其对应角均相等,对应边均对应成比例,符合相似的条件,故B、D不符合题意;矩形不相似,因为其对应角的度数一定相同,但对应边的比值不一定相等,不符合相似的条件,故A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图形判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边数相同、各角对应相等、各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3.D解析:D【解析】【分析】设小长方形的长为2a,宽为a.利用勾股定理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长即可判断.【详解】由题意可知:小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设小长方形的宽为a ,则长为2a ,∴图①中的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a ==;图②中的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5a ==;图③中的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5a =,∴①和②图中三角形不相似;∵22a a ≠≠ ∴②和③图中三角形不相似;∵22a a ≠≠ ∴①和③图中三角形不相似;=== ∴①和④图中三角形相似.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熟练掌握基本知识.4.C解析:C【解析】【分析】由图像可知,反比例函数与线段AB 相交,由A 、B 的坐标,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A (-2,2),B (-2,1),∴1-2⨯2<<-2⨯k ,即4-<<-2k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由图像性质得到k 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5.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B 的长,根据余弦函数等于邻边比斜边,可得答案.【详解】如图,在Rt △ABC 中,∠C=90°,由勾股定理,得 22=5AC BC +∴cosA=255AC AB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为对边比斜边,余弦为邻边比斜边,正切为对边比邻边.6.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可得出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详解】解:∵用放大镜看△ABC,若边BC的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放大镜内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且相似比为2∴边AB的长度也变为原来的2倍,故A正确;∴∠BAC的度数与原来的角相等,故B错误;∴△ABC的周长变为原来的2倍,故C正确;∴△ABC的面积变为原来的4倍,故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7.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正切的定义得到BC=12AC,根据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详解】在Rt△ABC中,∠ACB=90°,tan∠B=2,∴ACBC=2,∴BC=12 AC,由勾股定理得,AB2=AC2+BC2)2=AC2+(12AC)2,解得,AC=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掌握锐角A的对边a与邻边b的比叫做∠A的正切是解题的关键.8.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相似图形的定义,形状相同,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两图形形状不同,故不是相似图形;B、两图形形状不同,故不是相似图形;C、两图形形状不同,故不是相似图形;D、两图形形状相同,故是相似图形;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图形的定义,掌握相似图形形状相同是解题的关键.9.A解析:A【解析】∵两个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之比是1:3,∴它们的对应中线之比为1:3.故选A.点睛: 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周长,对应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灵活运用它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B【解析】【分析】Rt △ABC 中,已知了坡比是坡面的铅直高度BC 与水平宽度AC 之比,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水平宽度AC 的长.【详解】Rt △ABC 中,BC=5米,tanA=1;∴AC=BC÷ 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坡度坡角的掌握及三角函数的运用能力.11.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过B 点作BD ⊥AC ,如图,由勾股定理得,==,cosA=ADAB , 故选D .12.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求出长方形广告牌每平方米的成本,根据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求出扩大后长方形广告牌的面积,计算即可.【详解】3m×2m=6m2,∴长方形广告牌的成本是120÷6=20元/m2,将此广告牌的四边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则面积扩大为原来的9倍,∴扩大后长方形广告牌的面积=9×6=54m2,∴扩大后长方形广告牌的成本是54×20=1080元,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多边形的性质,掌握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3米【解析】【分析】利用垂直距离:水平宽度得到水平距离与斜坡的比把相应的数值代入即可【详解】解:∵坡度为1:2且株距为6米∴株距:坡面距离=2:∴坡面距离=株距×(米)【点睛】本题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解析:5【解析】【分析】利用垂直距离:水平宽度得到水平距离与斜坡的比,把相应的数值代入即可.【详解】解:∵坡度为1:222125+=6米,∴株距:坡面距离=25∴坡面距离=株距×535 =【点睛】本题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的数学问题,可把条件和问题放到直角三角形中,进行解决.要注意坡度是坡角的正切函数.14.12【解析】【分析】根据位似是相似的特殊形式位似比等于相似比其对应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ABC与△A′B′C′是位似图形位似比是1:2∴△ABC∽△A′B′C′相似比是解析:12【解析】【分析】根据位似是相似的特殊形式,位似比等于相似比,其对应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进行解答即可.【详解】解:∵△ABC与△A′B′C′是位似图形,位似比是1:2,∴△ABC∽△A′B′C′,相似比是1:2,∴△ABC与△A′B′C′的面积比是1:4,又△ABC的面积是3,∴△A′B′C′的面积是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位似变换的概念和性质,掌握位似是相似的特殊形式,位似比等于相似比,其对应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题的关键.15.6【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得出n+m以及mn的值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变形得出答案详解:∵点P(mn)在直线y=-x+2上∴n+m=2∵点P(m解析:6【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得出n+m以及mn的值,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将原式变形得出答案.详解:∵点P(m,n)在直线y=-x+2上,∴n+m=2,∵点P(m,n)在双曲线y=-1x上,∴mn=-1,∴m2+n2=(n+m)2-2mn=4+2=6.故答案为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正确得出m,n之间的关系是解题关键.16.4或9【解析】当△ADP∽△ACB时需有∴解得AP=9当△ADP∽△ABC时需有∴解得AP=4∴当AP的长为4或9时△ADP和△ABC相似解析:4或9.【解析】当△ADP∽△ACB时,需有AP ADAB AC=,∴6128AP=,解得AP=9.当△ADP∽△ABC时,需有AP ADAC AB=,∴6812AP=,解得AP=4.∴当AP的长为4或9时,△ADP和△ABC相似.17.2+3【解析】【分析】连接OA过点A作AC⊥OB于点C由题意知AC=1OA=OB=2从而得出OC=OA2-AC2=3BC=OB﹣OC=2﹣3在Rt△ABC中根据tan∠ABO=ACBC可得答案【详解解析:2+.【解析】【分析】连接OA,过点A作AC⊥OB于点C,由题意知AC=1、OA=OB=2,从而得出OC==、BC=OB﹣OC=2﹣,在R t△ABC中,根据tan∠ABO=可得答案.【详解】如图,连接OA,过点A作AC⊥OB于点C,则AC=1,OA=OB=2,∵在Rt△AOC中,OC==,∴BC=OB﹣OC=2﹣,∴在Rt△ABC中,tan∠ABO==2+.故答案是:2+.【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根据题意构建一个以∠ABO为内角的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8.2【解析】【分析】首先证明CF=BC=1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F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 B=CD=12AE∥BCAB∥CD∴∠CFB=∠FBA∵B解析:15【解析】【分析】首先证明CF=BC=1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F,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12,AE ∥BC ,AB ∥CD ,∴∠CFB =∠FBA ,∵BE 平分∠ABC ,∴∠ABF =∠CBF ,∴∠CFB =∠CBF ,∴CB =CF =8,∴DF =12﹣8=4,∵DE ∥CB ,∴△DEF ∽△CBF , ∴EF BF =DF CF , ∴2BF =48, ∴BF =4,∵CF =CB ,CG ⊥BF ,∴BG =FG =2,在Rt △BCG 中,CG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相似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9.8【解析】分析:过点A 作AH⊥OB 于点H 过点F 作FM⊥OB 于点M 设OA=x 在由已知易得:AH=OH=由此可得S△AOH=由点F 是平行四边形AOBC 的BC 边上的中点可得BF=BM=FM=由此可得S△B解析:8【解析】分析:过点A 作AH ⊥OB 于点H ,过点F 作FM ⊥OB 于点M ,设OA=x ,在由已知易得:,OH=12x ,由此可得S △AOH =28x 由点F 是平行四边形AOBC 的BC 边上的中点,可得BF=12x ,BM=14x ,FM=4x ,由此可得S △BMF =232x ,由S △OAF =可得S △OBF =S △OMF =2x +,由点A 、F 都在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上可得S △AOH =S △BMF ,由此即可列出关于x 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OA 的值. 详解:如下图,点A 作AH ⊥OB 于点H ,过点F 作FM ⊥OB 于点M ,设OA=x ,∵四边形AOBC 是平行四边形,∠AOB=60°,点F 是BC 的中点,S △OAF =123, ∴AH=32x ,OH=12x ,BF=12x ,∠FBM=60°,S △OBF =63, ∴S △AOH =238x ,BM=14x ,FM=34x , ∴S △BMF =23x , ∴S △OMF =236332x +, ∵由点A 、F 都在反比例函数k y x =的图象上, ∴S △AOH =S △BMF ,∴23x =2363x +, 化简得:23192x =,解得:1288x x ==-,(不合题意,舍去),∴OA=8.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是一道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综合题,熟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解析】【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的概念和黄金比是解答即可【详解】∵点把线段分割成和两段()其中是与的比例中项∴点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故填【点睛】此题考察黄金分割是与的比例中项即点P 是线段AB 的黄解析:512 【解析】【分析】51-解答即可. 【详解】∵点P 把线段AB 分割成AP 和PB 两段(AP PB >),其中AP 是AB 与PB 的比例中项,∴点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P AB ,. 【点睛】此题考察黄金分割,AP 是AB 与PB 的比例中项即点P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即可得到:AP AB =12. 三、解答题21.(1)详见解析;(2)AC=9,CD=152. 【解析】【分析】(1)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证明即可;(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详解】证明:(1)∵∠ABE =∠ACB ,∠A =∠A ,∴△ABE ∽△ACB ;(2)∵△ABE ∽△ACB , ∴AB AE AC AB =, ∴AB 2=AC •AE ,∵AB =6,AE =4,∴AC =29AB AE=, ∵AB ∥CD ,∴△CDE ∽△ABE , ∴CD CE AB AE=, ∴()••651542AB AC AE AB CE CD AE AE -⨯==== . 【点睛】 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关键是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证明△ABE ∽△ACB .22.(1)图见解析,C 1(-6,4);(2)D 1(2a ,2b).【解析】【分析】(1)连接OB 并延长,使BB 1=OB ,连接OA 并延长,使AA 1=OA ,连接OC 并延长,使CC1=OC,确定出△A1B1C1,并求出C1点坐标即可;(2)根据A与A1坐标,B与B1坐标,以及C与C1坐标的关系,确定出变化后点D的对应点D1坐标即可.【详解】(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则点C1的坐标为(-6,4);(2)变化后D的对应点D1的坐标为:(2a,2b).【点睛】运用了作图-位似变换,画位似图形的一般步骤为:①确定位似中心,②分别连接并延长位似中心和能代表原图的关键点;③根据相似比,确定能代表所作的位似图形的关键点;顺次连接上述各点,得到放大或缩小的图形.23.(1) k=4, m=1;(2)当-3≤x≤-1时,y的取值范围为-4≤y≤-4 3 .【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先得到k的值,然后把点A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求出k的值;(2)先分别求出x=﹣3和﹣1时y的值,再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解.试题解析:(1)∵△AOB的面积为2,∴k=4,∴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4yx=,∵A(4,m),∴m=44=1;(2)∵当x=﹣3时,y=﹣43;当x=﹣1时,y=﹣4,又∵反比例函数4yx=在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3≤x≤﹣1时,y的取值范围为﹣4≤y≤﹣43.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24.(1)75;43;(2)CD=413.【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ADB=∠OAC=75°,结合∠BOD=∠COA可得出△BOD∽△COA,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OD的值,进而可得出AD的值,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出∠ABD=75°=∠ADB,由等角对等边可得出AB=AD=43,此题得解;(2)过点B作BE∥AD交AC于点E,同(1)可得出AE=43,在Rt△AEB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BE的长度,再在Rt△CAD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DC的长,此题得解.【详解】解:(1)∵BD∥AC,∴∠ADB=∠OAC=75°.∵∠BOD=∠COA,∴△BOD∽△COA,∴13 OD OBOA OC==.又∵AO=33,∴OD=13AO=3,∴AD=AO+OD=43.∵∠BAD=30°,∠ADB=75°,∴∠ABD=180°-∠BAD-∠ADB=75°=∠ADB,∴AB=AD=43.(2)过点B作BE∥AD交AC于点E,如图所示.∵AC⊥AD,BE∥AD,∴∠DAC=∠BEA=90°.∵∠AOD=∠EOB,∴△AOD∽△EOB,∴BO EO BE DO AO DA==.∵BO:OD=1:3,∴13 EO BEAO DA==.∵,∴∴∵∠ABC=∠ACB=75°,∴∠BAC=30°,AB=AC,∴AB=2BE.在Rt△AEB中,BE2+AE2=AB2,即(2+BE2=(2BE)2,解得:BE=4,∴AB=AC=8,AD=12.在Rt△CAD中,AC2+AD2=CD2,即82+122=CD2,解得:【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D的值;(2)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E、CD的长度.25.河宽为17米.【解析】【分析】由题意先证明∆ABC∽∆ADE,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AB的长.【详解】∵CB⊥AD,ED⊥AD,∴∠CBA=∠EDA=90°,∵∠CAB=∠EAD,∴∆ABC∽∆ADE,∴AD DE AB BC=,又∵AD=AB+BD,BD=8.5,BC=1,DE=1.5,∴8.5 1.51 ABAB+=,∴AB=17,即河宽为17米.【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熟记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020-2021下海国和中学初三数学下期中试卷含答案

2020-2021下海国和中学初三数学下期中试卷含答案

2020-2021下海国和中学初三数学下期中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在矩形、三角形、正五边形、菱形的外边加一个宽度一样的外框,保证外框的边界与原图形对应边平行,则外框与原图不一定相似的是( )A .B .C .D .2.已知4A 纸的宽度为21cm ,如图对折后所得的两个矩形都和原来的矩形相似,则4A 纸的高度约为( )A .29.7cmB .26.7cmC .24.8cmD .无法确定 3.若反比例函数k y x=(x<0)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 的值可以是( )A .-1B .-2C .-3D .-44.已知线段a 、b ,求作线段x ,使22b x a=,正确的作法是( ) A .B .C .D .5.对于反比例函数y=1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象经过点(1,﹣1) B .图象关于y 轴对称C .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D .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6.如图,点D ,E 分别在△ABC 的AB ,AC 边上,增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①∠AED =∠B ,②∠ADE =∠C ,③AE DE AB BC=,④AD AE AC AB =,⑤AC 2=AD •AE ,使△ADE 与△ACB 一定相似的有( )A .①②④B .②④⑤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⑤7.如图,河堤横断面迎水坡AB 的坡比是1:3,堤高BC =12m ,则坡面AB 的长度是( )A .15mB .203mC .24mD .103m 8.在△ABC 中,若=0,则∠C 的度数是( ) A .45°B .60°C .75°D .105° 9.反比例函数k y x=与1(0)y kx k =-+≠在同一坐标系的图象可能为( ) A . B . C . D .10.如图,ABC △与ADE V 相似,且ADE B ∠=∠,则下列比例式中正确的是( )A.AE ADBE DC=B.AE ABAB AC=C.AD ABAC AE=D.AE DEAC BC=11.如图,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硬纸板DEF来测量操场旗杆AB的高度,他们通过调整测量位置,使斜边DF与地面保持平行,并使边DE与旗杆顶点A在同一直线上,已知DE=0.5m,EF=0.25m,目测点D到地面的距离DG=1.5m,到旗杆的水平距离DC=20m,则旗杆的高度为( )A.105 m B.(105 1.5)+ mC.11.5m D.10m12.如图,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1=kx+b(k、b是常数,且k≠0)与反比例函数y2=cx(c是常数,且c≠0)的图象相交于A(﹣3,﹣2),B(2,3)两点,则不等式y1>y2的解集是()A.﹣3<x<2B.x<﹣3或x>2C.﹣3<x<0或x>2D.0<x<2二、填空题13.如图,△ABC中,AD是中线,BC=8,∠B=∠DAC,则线段AC的长为________.14.如图是由棱长相等的小立方体摆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与俯视图,根据视图可以判断组成这个几何体至少要________个小立方体.15.如图,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分别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则搭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体最多是_______个.16.如图,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EFGH 位似,其位似中心为点O ,且43OE EA =,则FG BC=______.17.如图,点A 在双曲线y=2x 上,点B 在双曲线y= 5x上,且AB ∥y 轴,C ,D 在y 轴上,若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18.在ABC ∆中,若45B ∠=o ,102AB =,55AC =,则ABC ∆的面积是______.19.已知线段AB 的长为10米,P 是AB 的黄金分割点(AP >BP ),则AP 的长_____米.(精确到0.01米)2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在边BC 上,2EC BE =,联结AE 交BD 于点F ,若BFE ∆的面积为2,则AFD ∆的面积为______.三、解答题21.美丽的黄河宛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沿河两岸的滨河路风情线是兰州最美的景观之一.数学课外实践活动中,小林在南滨河路上的A ,B 两点处,利用测角仪分别对北岸的一观景亭D 进行了测量.如图,测得∠DAC=45°,∠DBC=65°.若AB=132米,求观景亭D 到南滨河路AC 的距离约为多少米?(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sin65°≈0.91,cos65°≈0.42,tan65°≈2.14)22.如图,铁路MN 和公路PQ 在点O 处交汇,∠QON =30°,在点A 处有一栋居民楼,AO =320m ,如果火车行驶时,周围200m 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火车在铁路MN 上沿ON 方向行驶时.(1)居民楼是否会受到噪音的影响?请说明理由;(2)如果行驶的速度为72km /h ,居民楼受噪音影响的时间为多少秒?23.如图,在Rt ABC V 中,90BAC ∠=o ,AD BC ⊥于点D ,求证:2AD CD BD =⋅.24.如图,在△ABC 中,DE ∥BC ,23AD AB =,M 为BC 上一点,AM 交DE 于N. (1)若AE =4,求EC 的长; (2)若M 为BC 的中点,S △ABC =36,求S △ADN 的值.25.如图,已知A (﹣4,n ),B (2,﹣4)是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和反比例函数y =m x的图象的两个交点. (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AB 与x 轴的交点C 的坐标及△AOB 的面积;(3)直接写出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值的x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判定定理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后答案.【详解】正五边形相似,因为它们的边长都对应成比例、对应角都相等,符合相似的条件,故A 不符合题意;锐角三角形、菱形的原图与外框相似,因为其对应角均相等,对应边均对应成比例,符合相似的条件,故B 、D 不符合题意;矩形不相似,因为其对应角的度数一定相同,但对应边的比值不一定相等,不符合相似的条件,故A 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图形判定,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边数相同、各角对应相等、各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2.A解析:A【解析】【分析】设A4纸的高度为xcm ,对折后的矩形高度为2x cm ,然后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列方程求解.【详解】 设A4纸的高度为xcm ,则对折后的矩形高度为2x cm , ∵对折后所得的两个矩形都和原来的矩形相似, ∴21=212x x解得21229.7=≈x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熟记相似多边形对应边成比例,找到对应边列出方程是关键. 3.C解析:C【解析】【分析】由图像可知,反比例函数与线段AB 相交,由A 、B 的坐标,可求出k 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A (-2,2),B (-2,1),∴1-2⨯2<<-2⨯k ,即4-<<-2k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由图像性质得到k 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C【解析】【分析】对题中给出的等式进行变形,先作出已知线段a 、b 和2b ,再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作出平行线,被截得的线段即为所求线段x .【详解】解:由题意,22b x a= ∴2a b b x=, ∵线段x 没法先作出,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只有C 符合.故选C .5.D解析:D【解析】A 选项:∵1×(-1)=-1≠1,∴点(1,-1)不在反比例函数y=1x的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B 选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中心对称,故本选项错误;C 选项:∵k=1>0,∴图象位于一、三象限,故本选项错误;D 选项:∵k=1>0,∴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故是正确的.故选B . 6.A解析:A【解析】①AED B ∠=∠,且DAE CAB ∠=∠,∴ADE ACB V V ∽,成立.②ADE C ∠=∠且DAE CAB ∠=∠,∴ADE ACB V V ∽,成立. ③AE DE AB BC=,但AED V 比一定与B Ð相等,故ADE V 与ACD V 不一定相似. ④AD AE AC AB=且DAE CAB ∠=∠, ∴ADE ACB V V ∽,成立. ⑤由2AC AD AE =⋅,得AC AE AD AC=无法确定出ADE V , 故不能证明:ADE V 与ABC V 相似.故答案为A .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4)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7.C解析:C【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坡比的定义得出AC 的长,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答案.【详解】解:Rt △ABC 中,BC =12cm ,tanA =1∴AC =BC÷tanA =cm ,∴AB=22=24cm.12(123)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正确掌握坡比的定义是解题关键.8.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得出cosA及tanB的值,继而可得出A和B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出∠C的度数.【详解】由题意,得 cosA=,tanB=1,∴∠A=60°,∠B=45°,∴∠C=180°-∠A-∠B=180°-60°-45°=75°.故选C.9.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逐个对选项进行分析即可.【详解】A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知,k>0,因此可得一次函数的图象应该递减,但是图象是递增的,所以A错误;B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知,k>0,,因此一次函数的图象应该递减,和图象吻合,所以B正确;C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知,k<0,因此一次函数的图象应该递增,并且过(0,1)点,但是根据图象,不过(0,1),所以C错误;D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知,k<0,因此一次函数的图象应该递增,但是根据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递减,所以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关键点在于系数的正负判断,根据系数识别图象.10.D解析:D【解析】【分析】利用相似三角形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可得结论.【详解】由题意可得,A ABC DE ∽△△,所以AE DE AC BC=, 故选D .【点睛】 在书写两个三角形相似时,注意顶点的位置要对应,即若ABC A B C '''∽△△,则说明点A 的对应点为点'A ,点B 的对应点B ',点C 的对应点为点C '.11.C解析:C【解析】【分析】确定出△DEF 和△DAC 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AC ,再根据旗杆的高度=AC+BC 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FDE=∠ADC ,∠DEF=∠DCA=90°,∴△DEF ∽△DAC , ∴CDE CD EF A = , 即:0.50.2520AC = , 解得AC=10,∵DF 与地面保持平行,目测点D 到地面的距离DG=1.5米,∴BC=DG=1.5米,∴旗杆的高度=AC+BC=10+1.5=11.5米.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主要利用了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准确确定出相似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2.C解析:C【解析】【分析】一次函数y 1=kx+b 落在与反比例函数y 2=c x 图象上方的部分对应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即为所求.【详解】∵一次函数y 1=kx+b (k 、b 是常数,且k≠0)与反比例函数y 2=c x (c 是常数,且c≠0)的图象相交于A (﹣3,﹣2),B (2,3)两点,∴不等式y 1>y 2的解集是﹣3<x <0或x >2,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解析】已知BC=8AD是中线可得CD=4在△CBA和△CAD中由∠B=∠DAC∠C=∠C可判定△CBA∽△CA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即可得AC2=CD•BC=4×8=32解得AC=4解析:【解析】已知BC=8, AD是中线,可得CD=4,在△CBA和△CAD中,由∠B=∠DAC,∠C=∠C,可判定△CBA∽△CA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 CDBC AC=,即可得AC2=CD•BC=4×8=32,解得.14.8【解析】由俯视图可以看出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底面小正方体有5个由主视图可知第二层最少有2个第三层最少有1个所以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为5+2+1=8个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由三视图判断几何解析:8【解析】由俯视图可以看出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底面小正方体有5个,由主视图可知第二层最少有2个,第三层最少有1个,所以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为5+2+1=8个.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同时也体现了对空间想象能力方面的考查.做题要掌握口诀“俯视图打地基,正视图疯狂盖,左视图拆违章”.15.7【解析】【分析】首先利用从上面看而得出的俯视图得出该几何体的第一层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然后进一步根据其从正面看得出的主视图得知其第二层最多可以放几个小正方体然后进一步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根据俯解析:7【解析】【分析】首先利用从上面看而得出的俯视图得出该几何体的第一层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然后进一步根据其从正面看得出的主视图得知其第二层最多可以放几个小正方体,然后进一步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根据俯视图可得出第一层由5个小正方体组成;再结合主视图,该正方体第二层最多可放2个小正方体,∴527+=,∴最多是7个,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视图的运用,熟练掌握三视图的特性是解题关键.16.【解析】【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结合位似比等于相似比得出答案【详解】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位似其位似中心为点O且则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位似的性质熟练掌握位似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解析:4 7【解析】【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结合位似比等于相似比得出答案.【详解】Q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位似,其位似中心为点O,且OE4 EA3=,OE4 OA7∴=,则FG OE4 BC OA7==,故答案为:47.【点睛】本题考查了位似的性质,熟练掌握位似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7.3【解析】试题分析:由AB∥y轴可知AB两点横坐标相等设A(m)B(m)求出AB=﹣=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m=3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解析:3【解析】试题分析:由AB∥y轴可知,A、B两点横坐标相等,设A(m,2m),B(m,5m),求出AB=5m﹣2m=3m,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ABCDSY=3m•m=3.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18.75或25【解析】【分析】过点作于点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及勾股定理可求出的长进而可得出的长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的面积【详解】解:过点作垂足为如图所示在中;在中∴∴或∴或25故答案为:75或25解析:75或25【解析】【分析】过点A作AD BC⊥于点D,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及勾股定理可求出AD,BD,CD的长,进而可得出BC的长,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ABC∆的面积.【详解】解:过点A 作AD BC ⊥,垂足为D ,如图所示.在Rt ABD ∆中,sin 10AD AB B =⋅=,cos 10BD AB B =⋅=;在Rt ACD ∆中,10AD =,55AC =,∴225CD AC AD =-=,∴15BC BD CD =+=或5BC BD CD =-=, ∴1752ABC S BC AD ∆=⋅=或25. 故答案为:75或25.【点睛】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的面积,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及勾股定理,求出AD ,BC 的长度是解题的关键.19.18【解析】【分析】根据黄金分割定义:列方程即可求解【详解】解:设AP 为x 米根据题意得整理得x2+10x ﹣100=0解得x1=5﹣5≈618x2=﹣5﹣5(不符合题意舍去)经检验x =5﹣5是原方程的解析:18【解析】【分析】 根据黄金分割定义:AP BP AB AP=列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AP 为x 米,根据题意,得 x 1010x x-= 整理,得x 2+10x ﹣100=0解得x 1=5﹣5≈6.18,x 2=﹣55(不符合题意,舍去)经检验x =55是原方程的根,∴AP 的长为6.18米.故答案为6.18.【点睛】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的概念,熟练掌握黄金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0.18【解析】【分析】根据求得BC=3BE 再由平行四边形得到AD ∥BC 判定△ADF ∽△EBF 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得结果【详解】∵∴BC=3BE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解析:18【解析】【分析】根据2EC BE =求得BC=3BE,再由平行四边形ABCD 得到AD ∥BC,判定△ADF ∽△EBF,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得结果.【详解】∵2EC BE =,∴BC=3BE,∵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AD=BC,∴△ADF ∽△EBF,∴AD=3BE,∴AFD ∆的面积=9S △EBF =18,【点睛】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由平行四边形ABCD 得到AD ∥BC,判定△ADF ∽△EBF 是解题的关键,再求得对应边的关系AD=3BE,即可求得AFD ∆的面积.三、解答题21.观景亭D 到南滨河路AC 的距离约为248米.【解析】【分析】过点D 作DE ⊥AC ,垂足为E ,设BE=x ,根据AE=DE ,列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过点D 作DE ⊥AC ,垂足为E ,设BE=x ,在Rt △DEB 中,tan ∠DBE=DE BE, ∵∠DBC=65°,∴DE=xtan65°.又∵∠DAC=45°,∴AE=DE .∴132+x=xtan65°,∴解得x≈115.8,∴DE≈248(米).∴观景亭D 到南滨河路AC 的距离约为248米.22.(1)居民楼会受到噪音的影响;(2)影响时间应是12秒.【解析】【分析】(1)作AC⊥ON于C,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AC=12AO=160,则点A到MN的距离小200,从而可判断学校会受到影响;(2)以A为圆心,100为半径画弧交MN于B、D,如图,则AB=AD=200,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BC=CD,接下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C=120,所以BD=2BC=240,然后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学校受到的影响的时间.【详解】(1)如图:过点A作AC⊥ON,∵∠QON=30°,OA=320米,∴AC=160米,∵AC<200,∴居民楼会受到噪音的影响;(2)以A为圆心,200m为半径作⊙A,交MN于B、D两点,即当火车到B点时直到驶离D点,对居民楼产生噪音影响,∵AB=200米,AC=160米,∴由勾股定理得:BC=120米,由垂径定理得BD=2BC=240米,∵72千米/小时=20米/秒,∴影响时间应是:240÷20=12秒.【点睛】此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主要考查的是垂径定理的应用及勾股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见解析【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证明Rt △ABD ∽Rt △ADC ,即可得到BD :AD=AD :CD , 再利用比例性质可得.【详解】∵BD AC ⊥,∴ADB CDB 90∠∠==o ,∴BAD 90∠∠+=o B∵90BAC ∠=o∴90B C ∠+∠=o∴BAD ∠∠=C∴Rt ABD Rt CAD ∽V V ,∴BD :AD=AD :CD ,∴2AD CD BD =⋅.【点睛】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性质的应用,判定三角形相似是解题的关键.24.(1)2(2)8【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DE ∥BC 得到△ADE 和△ABC 相似,求出AC 的长度,然后根据CE=AC -AE 求出长度;(2)根据△ABC 的面积求出△ABM 的面积,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出△ADN 的面积.【详解】解:(1)∵DE ∥BC∴△ADE ∽△ABC ∴23AE AD AC AB == ∵AE=4∴AC=6 ∴EC=AC -AE=6-4=2(2)∵△ABC 的面积为36,点M 为BC 的中点∴△ABM 的面积为:36÷2=18 ∵△ADN 和△ABM 的相似比为23∴:4:9ADN ABM S S ∆∆=∴ADN S V =8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25.(1)y =﹣x ﹣2;(2)C (﹣2,0),△AOB =6,,(3)﹣4<x <0或x >2.【解析】【分析】(1)先把B点坐标代入代入y=mx,求出m得到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利用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确定A点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2)根据x轴上点的坐标特征确定C点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和△AOB的面积=S△AOC+S△BOC进行计算;(3)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4<x<0或x>2时,一次函数图象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下方.【详解】解:∵B(2,﹣4)在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上,∴m=2×(﹣4)=﹣8,∴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8x,把A(﹣4,n)代入y=﹣8x,得﹣4n=﹣8,解得n=2,则A点坐标为(﹣4,2).把A(﹣4,2),B(2,﹣4)分别代入y=kx+b,得4224k bk b-+=⎧⎨+=-⎩,解得12kb=-⎧⎨=-⎩,∴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y=﹣x﹣2,∴当﹣x﹣2=0时,x=﹣2,∴点C的坐标为:(﹣2,0),△AOB的面积=△AOC的面积+△COB的面积=12×2×2+12×2×4=6;(3)由图象可知,当﹣4<x<0或x>2时,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以及待定系数法的运用,灵活运用待定系数法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正确运用.。

2020-2021下海市九年级数学下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2021下海市九年级数学下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2021下海市九年级数学下期中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果反比例函数y =k x (k≠0)的图象经过点(﹣3,2),则它一定还经过( ) A .(﹣12,8) B .(﹣3,﹣2) C .(12,12) D .(1,﹣6) 2.如图,△ABC 中,DE ∥BC ,若AD :DB =2:3,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 )A .23DE BC =B .25DE BC = C .23AE AC =D .25AE EC = 3.已知反比例函数y =﹣6x,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函数图象经过点(﹣3,2)B .函数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C .若x <﹣2,则0<y <3D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4.在反比例函数y =1k x-的每一条曲线上,y 都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值可以是( )A .-1B .1C .2D .35.如图,点D ,E 分别在△ABC 的AB ,AC 边上,增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①∠AED =∠B ,②∠ADE =∠C ,③AE DE AB BC=,④AD AE AC AB =,⑤AC 2=AD •AE ,使△ADE 与△ACB 一定相似的有( )A .①②④B .②④⑤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⑤6.如图▱ABCD ,F 为BC 中点,延长AD 至E ,使:1:3DE AD =,连结EF 交DC 于点G ,则:DEG CFG S S ∆V =( )A .2:3B .3:2C .9:4D .4:97.如图,BC 是半圆O 的直径,D ,E 是»BC上两点,连接BD ,CE 并延长交于点A ,连接OD ,OE ,如果70A ∠︒=,那么DOE ∠的度数为( )A .35︒B .38︒C .40︒D .42︒8.若反比例函数2y x =-的图象上有两个不同的点关于y 轴的对称点都在一次函数y =-x +m 的图象上,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2m >B .-22m <C .22-22m m >或< D .-2222m << 9.如图,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利用自制的直角三角形硬纸板DEF 来测量操场旗杆AB 的高度,他们通过调整测量位置,使斜边DF 与地面保持平行,并使边DE 与旗杆顶点A 在同一直线上,已知DE=0.5m ,EF=0.25m ,目测点D 到地面的距离DG=1.5m ,到旗杆的水平距离DC=20m ,则旗杆的高度为( )A .5B .(105 1.5) mC .11.5mD .10m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E (﹣4,2),点F (﹣1,﹣1),以点O 为位似中心,按比例1:2把△EFO 缩小,则点E 的对应点E 的坐标为( )A .(2,﹣1)或(﹣2,1)B .(8,﹣4)或(﹣8,4)C .(2,﹣1)D .(8,﹣4) 11.在反比例函数4y x=的图象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不等于4的是( )A .B .C .D .12.给出下列函数:①y=﹣3x +2;②y=3x ;③y=2x 2;④y=3x ,上述函数中符合条作“当x >1时,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增大而增大“的是( )A .①③B .③④C .②④D .②③ 二、填空题13.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2,0)A ,点(0,1)B ,过点A 的直线l 垂直于线段AB ,点P 是直线l 上在第一象限内的一动点,过点P 作PC x ⊥轴,垂足为C ,把ACP △沿AP 翻折180︒,使点C 落在点D 处,若以A ,D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P 相似,则满足此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_.14.如图,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EFGH 位似,其位似中心为点O ,且43OE EA =,则FG BC=______.15.将三角形纸片△ABC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B 落在边AC 上,记为点B ′,折痕为EF .已知AB =AC =8,BC =10,若以点B ′,F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那么BF 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16.已知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3)--,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17.如图,点D 、E 、F 分别位于△ABC 的三边上,满足DE ∥BC ,EF ∥AB ,如果AD :DB=3:2,那么BF :FC=_____.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是函数k y x =(x <0)图象上的点,过点A 作y 轴的垂线交y 轴于点B ,点C 在x 轴上,若△ABC 的面积为1,则k 的值为 ______ .19.已知线段a =2厘米,c =8厘米,则线段a 和c 的比例中项b 是______厘米.20.如图,若点 A 的坐标为 ()1,3 ,则 sin 1∠ =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等边ABC ∆中,D 、E 、F 分别是AB 、AC 、BC 上的点,连接CD 、EF 交于点G ,且60CGF ∠=︒.(1)请直接写出图中所有与BDC ∆相似的三角形(任选一对证明);(2)若45EF DC =,试求AE EC 的值.22.(1)计算:tan 609tan308sin 602cos 45︒︒︒︒+-+(2)在ABC V 中,90,2,6C AC BC ︒∠===A ∠的度数23.如图,在△ABC中,∠B=90°,AB=4,BC=2,以AC为边作△ACE,∠ACE=90°,AC=CE,延长BC至点D,使CD=5,连接DE.求证:△ABC∽△CED.24.如图,AB和DE是直立在地面上的两根立柱.AB=6m,某一时刻AB在阳光下的投影BC=4m(1)请你在图中画出此时DE在阳光下的投影.(2)在测量AB的投影时,同时测量出DE在阳光下的投影长为9m,请你计算DE的长.25.如图,在△ABC中,DE∥BC,23ADAB,M为BC上一点,AM交DE于N.(1)若AE=4,求EC的长;(2)若M为BC的中点,S△ABC=36,求S△ADN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解析】【分析】分别计算各点的横纵坐标之积,然后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进行判断.【详解】∵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点(−3,2),∴k=−3×2=−6,∵−12×8=−4≠−6,−3×(−2)=6≠−6,12×12=6≠−6,1×(−6)=−6,则它一定还经过(1,−6).故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2.B解析:B【解析】【分析】运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D:DB=2:3,∴ADAB=25.∵DE∥BC,∴DEBC=ADAB=25,A错误,B正确;AE AC =ADAB=25,C错误;AE EC =ADDB=23,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灵活运用定理、找准对应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及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即可.【详解】A、∵当x=﹣3时,y=2,∴此函数图象过点(﹣3,2),故本选项正确;B、∵k=﹣6<0,∴此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位于第二、四象限,故本选项正确;C、∵当x=﹣2时,y=3,∴当x<﹣2时,0<y<3,故本选项正确;D、∵k=﹣6<0,∴在每个象限内,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故本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熟知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A解析:A【解析】【分析】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求解不等式1-k>0即可.【详解】∵反比例函数y=1−kx 图象的每一条曲线上,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1−k>0,解得k<1.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根据其性质求出k 的值.5.A解析:A【解析】①AED B ∠=∠,且DAE CAB ∠=∠,∴ADE ACB V V ∽,成立.②ADE C ∠=∠且DAE CAB ∠=∠,∴ADE ACB V V ∽,成立. ③AE DE AB BC=,但AED V 比一定与B Ð相等,故ADE V 与ACD V 不一定相似. ④AD AE AC AB=且DAE CAB ∠=∠, ∴ADE ACB V V ∽,成立.⑤由2AC AD AE =⋅,得AC AE AD AC=无法确定出ADE V , 故不能证明:ADE V 与ABC V 相似.故答案为A .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4)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6.D解析:D【解析】【分析】先设出DE x =,进而得出3AD x =,再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3BC x =,进而求出CF ,最后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设DE x =,∵:1:3DE AD =,∴3AD x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BC AD 3x ==,∵点F 是BC 的中点, ∴1322CF BC x==, ∵//AD BC , ∴DEG CFG ∆∆∽,∴224392DEGCFG S DE x S CF x ⎛⎫ ⎪⎛⎫=== ⎪ ⎪⎝⎭ ⎪⎝⎭V V , 故选: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中点的定义,表示出CF 是解本题的关键.7.C解析:C【解析】【分析】连接CD ,由圆周角定理得出∠BDC=90°,求出∠ACD=90°-∠A=20°,再由圆周角定理得出∠DOE=2∠ACD=40°即可,【详解】连接CD ,如图所示:∵BC 是半圆O 的直径,∴∠BDC=90°,∴∠ADC=90°,∴∠ACD=90°-∠A=20°,∴∠DOE=2∠ACD=4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题的关键.8.C解析:C【解析】【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反比例函数2y x =-的图象上的点关于y 轴的对称的点在函数2y x =上,由此可知反比例函数2y x=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m 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继而可得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再根据根的判别式即可求得答案.【详解】 ∵反比例函数2y x =-上有两个不同的点关于y 轴对称的点在一次函数y =-x +m 图象上, ∴反比例函数2y x=与一次函数y =-x +m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联立得2y x y x m ⎧=⎪⎨⎪=-+⎩,消去y 得:2x m x =-+, 整理得:220x mx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20x m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m 2-8>0,∴m >m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熟练掌握相关内容、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9.C解析:C【解析】【分析】确定出△DEF 和△DAC 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出AC ,再根据旗杆的高度=AC+BC 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FDE=∠ADC ,∠DEF=∠DCA=90°,∴△DEF ∽△DAC ,∴CDE CD EF A = , 即:0.50.2520AC = , 解得AC=10,∵DF 与地面保持平行,目测点D 到地面的距离DG=1.5米,∴BC=DG=1.5米,∴旗杆的高度=AC+BC=10+1.5=11.5米.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主要利用了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准确确定出相似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0.A解析:A【解析】【分析】利用位似比为1:2,可求得点E 的对应点E′的坐标为(2,-1)或(-2,1),注意分两种情况计算.【详解】∵E (-4,2),位似比为1:2,∴点E 的对应点E′的坐标为(2,-1)或(-2,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位似的相关知识,位似是相似的特殊形式,位似比等于相似比.注意位似的两种位置关系.11.B解析:B【解析】【分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k y x=中k 的几何意义,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 轴、y 轴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k|解答即可.【详解】解:A 、图形面积为|k|=4;B 、阴影是梯形,面积为6;C 、D 面积均为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为2×(12|k|)=4. 故选B .【点睛】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k y x=中k 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引x 轴、y 轴垂线,所得矩形面积为|k|,是经常考查的一个知识点;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做此类题一定要正确理解k 的几何意义.图象上的点与原点所连的线段、坐标轴、向坐标轴作垂线所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S 的关系即S=12|k|. 12.B解析:B【解析】分析:分别利用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①y =﹣3x +2,当x >1时,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错误;②y =3x,当x >1时,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错误; ③y =2x 2,当x >1时,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正确;④y =3x ,当x >1时,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正确.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正确把握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或【解析】【分析】求出直线l 的解析式证出△AOB∽△PCA 得出设AC=m (m >0)则PC=2m 根据△PCA≌△PD A 得出当△PAD∽△PBA 时根据得出m=2从而求出P 点的坐标为(44)(0-4)若△ 解析:5,12⎛⎫ ⎪⎝⎭或(4,4) 【解析】【分析】求出直线l 的解析式,证出△AOB ∽△PCA ,得出12BO AC AO PC ==,设AC=m (m >0),则PC=2m ,根据△PCA ≌△PDA ,得出 12AD AC PD PC ==,当△PAD ∽△PBA 时,根据12AD BA PD PA ==,222(2)AP m m =+=,得出m=2,从而求出P 点的坐标为(4,4)、(0,-4),若△PAD ∽△BPA ,得出12PA AD BA PD ==,求出PA =,从而得出222(2)2m m ⎛+= ⎝⎭,求出12m =,即可得出P 点的坐标为5,12⎛⎫ ⎪⎝⎭. 【详解】∵点A (2,0),点B (0,1),∴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12x+1 ∵直线l 过点A (4,0),且l ⊥AB ,∴直线l 的解析式为;y=2x-4,∠BAO+∠PAC=90°,∵PC ⊥x 轴,∴∠PAC+∠APC=90°, ∴∠BAO=∠APC ,∵∠AOB=∠ACP ,∴△AOB ∽△PCA ,∴BO AO CA PC =, ∴12BO AC AO PC ==, 设AC=m (m >0),则PC=2m ,∵△PCA ≌△PDA ,∴AC=AD ,PC=PD ,∴12AD AC PD PC ==, 如图1:当△PAD ∽△PBA 时,则AD PD BA PA =, 则12AD BA PD PA ==, ∵22152=+∴5∴222(2)(25)m m +=,∴m=±2,(负失去) ∴m=2,当m=2时,PC=4,OC=4,P 点的坐标为(4,4),如图2,若△PAD∽△BPA,则12 PA ADBA PD==,∴1522 PA AB==,则2 225(2)m m+=⎝⎭,∴m=±12,(负舍去)∴m=12,当m=12时,PC=1,OC=52,∴P点的坐标为(52,1),故答案为:P(4,4),P(52,1).【点睛】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综合,用到的知识点是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一次函数等,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注意点P在第一象限有两个点.14.【解析】【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结合位似比等于相似比得出答案【详解】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位似其位似中心为点O且则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位似的性质熟练掌握位似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解析:4 7【解析】【分析】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结合位似比等于相似比得出答案.【详解】Q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位似,其位似中心为点O,且OE4 EA3=,OE 4OA 7∴=, 则FG OE 4BC OA 7==, 故答案为:47.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位似的性质,熟练掌握位似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5.5或(答对一个得1分)【解析】根据△B′FC 与△ABC 相似时的对应情况有两种情况:①B′FC ∽△ABC 时B′FAB=CF/BC 又因为AB=AC=8BC=10BF=BF 所以解得BF=;②△B′CF ∽△解析:5或(答对一个得1分) 【解析】根据△B ′FC 与△ABC 相似时的对应情况,有两种情况:① B′FC ∽△ABC 时,B′F AB ="CF/BC" ,又因为AB=AC=8,BC=10,B'F=BF ,所以10810BF BF -=, 解得BF=; ②△B ′CF ∽△BCA 时,B′F/BA ="CF/CA" ,又因为AB=AC=8,BC=10,B'F=CF ,BF=B′F ,又BF+FC=10,即2BF=10,解得BF=5.故BF 的长度是5或.16.【解析】【分析】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可求出k 值即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详解】设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了则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故答案是:【点睛】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解题关 解析:6y x =【解析】【分析】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可求出k 值,即得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详解】设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了(0)k y k x=≠,则 (2)(3)6k =-⨯-=,所以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6 yx =.故答案是:6 yx =.【点睛】考查的是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解题关键是设关系式、再将已知点坐标代入,从而求解即可.17.3:2【解析】因为DE∥BC所以因为EF∥AB所以所以故答案为:3:2解析:3:2【解析】因为DE∥BC,所以32AD AEDB EC==,因为EF∥AB,所以23CE CFEA BF==,所以32BFFC=,故答案为: 3:2.18.-2【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得到三角形ABC的面积=得到|k|=2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AB⊥y轴∴AB∥CO∴∴∵∴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明确是解题的关解析:-2【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得到三角形ABC的面积=1•=12AB OB,得到|k|=2,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AB⊥y轴,∴AB∥CO,∴111•1222ABCS AB OB x y k====g三角形,∴2k=,∵0k<,∴2k=-,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明确1•=12ABCS AB OB=V是解题的关键.19.4【解析】∵线段b是ac的比例中项∴解得b=±4又∵线段是正数∴b=4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中项的概念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的时候负数应舍去解析:4【解析】∵线段b 是a 、c 的比例中项,∴216b ac ==,解得b =±4,又∵线段是正数,∴b =4.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中项的概念,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的时候,负数应舍去.20.【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OA 的长根据正弦是对边比斜边可得答案【详解】如图由勾股定理得:OA==2sin∠1=故答案为 解析:3 【解析】【分析】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OA 的长,根据正弦是对边比斜边,可得答案.【详解】如图,由勾股定理,得:OA =22OB AB +=2.sin ∠1=3AB OA =,故答案为3.三、解答题21.(1)GFC CFE ∆∆、;(2)14 【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CGF=60°,可以得出∠B=∠ACB=∠CGF=60°,可以得出△BDC ∽△GFC ∽△CFE ;(2)由(1)△BDC ∽△CFE 可以得出EF CE DC BC = ,再根据条件45EF DC =和三角形ABC 是等边三角形和线段的转化,就可以得出AE EC 的值. 【详解】解:(1)GFC CFE ∆∆、∵等边ABC ∆,∴∠B=∠ACB =60°∵60CGF ∠=︒∴∠B=∠ACB=∠CGF又∵∠DCB=∠FCG∴GFC BDC ∆∆∽∵∠EFC=∠GFC∴GFC CFE ∆∆∽∴GFC CFE BDC ∆∆∽∽△(2)∵△BDC ∽△CFE454541,54EF CE DC BCEF DC CE BC CE AE AC EC ∴==∴=∆∴∴==Q Q 等边ABC AC=BC即【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22.(1;(2)∠A =60°【解析】【分析】(1)原式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计算即可得到结果;(2)由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A 度数即可.【详解】(1+2322⨯⨯⨯ (2)∵90,C AC BC ︒∠=== ∴tanA=BC AC ==, ∴∠A =60°【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的运算以及解直角三角形,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3.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由已知易证∠BAC=∠ECD ,在Rt △ABC 中由已知可得=, 结合AB=4,CD=5,可证得AB CE AC CD=,由此即可由“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得到△ABC∽△CED.【详解】∵∠B=90°,AB=4,BC=2,∴ 2225 AC AB BC=+=.∵ CE=AC,∴ 25CE=.∵ CD=5,∴ AB ACCE CD=.∵∠B=90°,∠ACE=90°,∴∠BAC+∠BCA=90°,∠BCA+∠DCE=90°.∴∠BAC=∠DCE.∴△ABC∽△CED.24.(1)见解析;(2)13.5m.【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平行投影的性质得出答案;(2)利用同一时刻实际物体的影子与物体的高度比值相同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1)如图所示:EF即为所求;(2)∵AB=6m,某一时刻AB在阳光下的投影BC=4m,DE在阳光下的投影长为9m,∴64=DE9,解得:DE=13.5m,答:DE的长为13.5m.【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法的关键是熟知平行线的性质.25.(1)2(2)8【解析】【分析】(1)首先根据DE∥BC得到△ADE和△ABC相似,求出AC的长度,然后根据CE=AC-AE求出长度;(2)根据△ABC的面积求出△ABM的面积,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出△ADN的面积.【详解】解:(1)∵DE ∥BC∴△ADE ∽△ABC ∴23AE AD AC AB == ∵AE=4∴AC=6 ∴EC=AC -AE=6-4=2(2)∵△ABC 的面积为36,点M 为BC 的中点∴△ABM 的面积为:36÷2=18 ∵△ADN 和△ABM 的相似比为23 ∴:4:9ADN ABM S S ∆∆=∴ADN S V =8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2020-2021下海行知实验中学九年级数学下期中一模试题(含答案)

2020-2021下海行知实验中学九年级数学下期中一模试题(含答案)

2020-2021下海行知实验中学九年级数学下期中一模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1.已知线段a、b,求作线段x,使22bxa=,正确的作法是()A.B.C.D.2.若35xx y=+,则xy等于()A.32B.38C.23D.853.如图,河坝横断面迎水坡AB的坡比是1:3(坡比是坡面的铅直高度BC与水平宽度AC之比),坝高3mBC=,则坡面AB的长度是().A.9m B.6m C.63m D.33m4.如图,菱形O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3,4),顶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经过顶点B,则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A .y=12xB .y=24xC .y=32xD .y=40x5.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且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AC >BC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B 2=AC •BC B .BC 2=AC •BC C .AC =512-BCD .BC =512-AC 6.如图,已知DE∥BC,CD 和BE 相交于点O ,S △DOE :S △COB =4:9,则AE :EC 为( )A .2:1B .2:3C .4:9D .5:4 7.反比例函数k y x=与1(0)y kx k =-+≠在同一坐标系的图象可能为( ) A . B . C . D .8.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A .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为2:3B .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为4:9C .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2:3D .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4:99.如图,BC 是半圆O 的直径,D ,E 是BC 上两点,连接BD ,CE 并延长交于点A ,连接OD ,OE ,如果70A ∠︒=,那么DOE ∠的度数为( )A .35︒B .38︒C .40︒D .42︒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l )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所得的点的坐标是( )A .(0,5)B .(5,1)C .(2,4)D .(4,2)11.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2,4),过点A 作AB ⊥x 轴于点B .将△AOB 以坐标原点O 为位似中心缩小为原图形的12,得到△COD ,则CD 的长度是( )A .2B .1C .4D .2512.若270x y -=.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 .72x y =B .27x y =C .27x y =D .27x y = 二、填空题1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的坐标为(0,4),直线y =34x -3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M 是直线AB 上的一个动点,则PM 的最小值为________.14.一个4米高的电线杆的影长是6米,它临近的一个建筑物的影长是36米.则这个建筑的高度是_____m .15.如图,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分别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则搭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体最多是_______个.16.如图,圆柱形容器高为18cm ,底面周长为24cm ,在杯内壁离杯底4cm 的点B 处有乙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离杯上沿2cm 与蜂蜜相对的点A 处,则蚂蚁从外币A 处到达内壁B 处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17.在 ABC 中, 6AB = , 5AC = ,点D 在边AB 上,且 2AD = ,点E 在边AC 上,当 AE = ________时,以A 、D 、E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BC 相似.18.一个几何体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块摆成的,其俯视图与主视图如图所示,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块最多有________.19.小华为了求出一个圆盘的半径,他用所学的知识,将一宽度为2cm 的刻度尺的一边与圆盘相切,另一边与圆盘边缘两个交点处的读数分别是“4”和“16”(单位:cm ),请你帮小华算出圆盘的半径是_____cm .20.近视眼镜的度数(y 度)与镜片焦距(x 米)呈反比例,其函数关系式为120.y x=如果近似眼镜镜片的焦距0.3x =米,那么近视眼镜的度数y 为______. 三、解答题21.如图,铁路MN 和公路PQ 在点O 处交汇,∠QON =30°,在点A 处有一栋居民楼,AO =320m ,如果火车行驶时,周围200m 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火车在铁路MN 上沿ON 方向行驶时.(1)居民楼是否会受到噪音的影响?请说明理由;(2)如果行驶的速度为72km /h ,居民楼受噪音影响的时间为多少秒?22.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A (﹣2,0),B (﹣3,3)及原点O ,顶点为C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D 在抛物线上,点E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A 、O 、D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D 的坐标;(3)P 是抛物线上的第一象限内的动点,过点P 作PMx 轴,垂足为M ,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P 、M 、A 为顶点的三角形△BOC 相似?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 的顶点O 与坐标原点重合,其边长为2,点A ,点C 分别在轴,轴的正半轴上.函数2y x =的图象与CB 交于点D ,函数k y x =(k 为常数,0k ≠)的图象经过点D ,与AB 交于点E ,与函数2y x =的图象在第三象限内交于点F ,连接AF 、EF .(1)求函数k y x=的表达式,并直接写出E 、F 两点的坐标. (2)求△AEF 的面积. 24.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M 、N 分别在AB 、BC 上,AB=4,AM=1,BN=34.(1)求证:ΔADM ∽ΔBMN ;(2)求∠DMN 的度数.25.如图,已知∠BAE =∠CAD ,AB =18,AC =48,AE =15,AD =40.求证:△ABC ∽△AED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对题中给出的等式进行变形,先作出已知线段a、b和2b,再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作出平行线,被截得的线段即为所求线段x.【详解】解:由题意,22b xa =∴2a bb x =,∵线段x没法先作出,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只有C符合.故选C.2.A解析:A【解析】【分析】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变形,得到2x=3y,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转化成比例式即可得.【详解】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得:5x=3(x+y),即2x=3y,即得32xy=,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3.B解析:B【解析】由图可知,:1:3BC AC=,tan 3BAC ∠=, ∴30BAC ∠=︒, ∴36m 1sin 302BC AB ===︒. 故选B . 4.C解析:C【解析】【分析】过A 作AM ⊥x 轴于M ,过B 作BN ⊥x 轴于N ,根据菱形性质得出OA=BC=AB=OC ,AB ∥OC ,OA ∥BC ,求出∠AOM=∠BCN ,OM=3,AM=4,OC=OA=AB=BC=5,证△AOM ≌△BCN ,求出BN=AM=4,CN=OM=3,ON=8,求出B 点的坐标,把B 的坐标代入y=kx 求出k 即可.【详解】过A 作AM ⊥x 轴于M ,过B 作BN ⊥x 轴于N ,则∠AMO=∠BNC=90°,∵四边形AOCB 是菱形,∴OA=BC=AB=OC,AB ∥OC,OA ∥BC ,∴∠AOM=∠BCN ,∵A(3,4),∴OM=3,AM=4,由勾股定理得:OA=5,即OC=OA=AB=BC=5,在△AOM 和△BCN 中AMO BNC AOM BCN OA BC ∠=∠⎧⎪∠=∠⎨⎪=⎩,∴△AOM ≌△BCN(AAS),∴BN=AM=4,CN=OM=3,∴ON=5+3=8,即B 点的坐标是(8,4),把B 的坐标代入y=kx 得:k=32,即y=32x, 故答案选C.【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菱形的性质.5.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的定义得出BC AC AC AB ==,从而判断各选项. 【详解】∵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AC >BC ,∴BC AC AC AB ==,即AC 2=BC•AB,故A 、B 错误;AB ,故C 错误;BC=12AC ,故D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黄金分割,掌握黄金分割的定义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A解析:A【解析】试题解析:∵ED ∥BC ,.DOE COB AED ACB ∴∽,∽:4:9DOE BOC DOE COB S S ∽,,=:2:3.ED BC ∴=AED ACB ∽,::.ED BC AE AC ∴=:2:3,?::ED BC ED BC AE AC ,==:2:3AE AC ∴=,:2:1.AE EC ∴=故选A.点睛: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7.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逐个对选项进行分析即可.【详解】A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知,k>0,因此可得一次函数的图象应该递减,但是图象是递增的,所以A错误;B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知,k>0,,因此一次函数的图象应该递减,和图象吻合,所以B正确;C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知,k<0,因此一次函数的图象应该递增,并且过(0,1)点,但是根据图象,不过(0,1),所以C错误;D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知,k<0,因此一次函数的图象应该递增,但是根据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递减,所以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关键点在于系数的正负判断,根据系数识别图象.8.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分析即可.【详解】解:A、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为4:9,是假命题;B、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为4:9,是真命题;C、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16:81,是假命题;D、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为4:9,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16:81,是假命题;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用到的知识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关键是熟练掌握有关性质和定理.9.C解析:C【解析】【分析】连接CD,由圆周角定理得出∠BDC=90°,求出∠ACD=90°-∠A=20°,再由圆周角定理得出∠DOE=2∠ACD=40°即可,【详解】连接CD,如图所示:∵BC是半圆O的直径,∴∠BDC=90°,∴∠ADC=90°,∴∠ACD=90°-∠A=20°,∴∠DOE=2∠ACD=4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0.B解析:B【解析】【分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2,l)向右平移时,横坐标增加,纵坐标不变.【详解】将点(2,l)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所得的点的坐标是(5,1).故选:B.【点睛】本题运用了点平移的坐标变化规律,关键是把握好规律.11.A解析:A【解析】【分析】直接利用位似图形的性质结合A点坐标可直接得出点C的坐标,即可得出答案.【详解】∵点A(2,4),过点A作AB⊥x轴于点B,将△AOB以坐标原点O为位似中心缩小为原图形的12,得到△COD,∴C(1,2),则CD的长度是2,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变换以及坐标与图形的性质,正确把握位似图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12.A解析:A【解析】【分析】直接利用比例的性质分别判断即可得出答案.【详解】∵2x -7y =0,∴2x =7y .A .72x y =,则2x =7y ,故此选项正确;B .27x y =,则xy =14,故此选项错误; C .27x y =,则2y =7x ,故此选项错误; D .27x y =,则7x =2y ,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正确将比例式变形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解析】【分析】认真审题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PM⊥AB 时线段PM 最短分别求出PBOBOAAB 的长度利用△PBM∽△ABO 即可求出本题的答案【详解】解:如图过点P 作PM⊥AB 则:∠PMB=90°当PM⊥解析:285【解析】【分析】认真审题,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PM ⊥AB 时线段PM 最短,分别求出PB 、OB 、OA 、AB 的长度,利用△PBM ∽△ABO ,即可求出本题的答案【详解】解:如图,过点P 作PM ⊥AB ,则:∠PMB=90°,当PM ⊥AB 时,PM 最短,因为直线y=34x ﹣3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可得点A的坐标为(4,0),点B的坐标为(0,﹣3),在Rt△AOB中,AO=4,BO=3,5=,∵∠BMP=∠AOB=90°,∠B=∠B,PB=OP+OB=7,∴△PBM∽△ABO,∴PB PM AB AO=,即:754PM =,所以可得:PM=285.14.24米【解析】【分析】先设建筑物的高为h米再根据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列出关系式求出h的值即可【详解】设建筑物的高为h米由题意可得:则4:6=h:36解得:h=24(米)故答案为24米【点睛】本题解析:24米.【解析】【分析】先设建筑物的高为h米,再根据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列出关系式求出h的值即可.【详解】设建筑物的高为h米,由题意可得:则4:6=h:36,解得:h=24(米).故答案为24米.【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熟知同一时刻物高与影长成正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7【解析】【分析】首先利用从上面看而得出的俯视图得出该几何体的第一层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然后进一步根据其从正面看得出的主视图得知其第二层最多可以放几个小正方体然后进一步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根据俯解析:7【解析】【分析】首先利用从上面看而得出的俯视图得出该几何体的第一层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然后进一步根据其从正面看得出的主视图得知其第二层最多可以放几个小正方体,然后进一步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根据俯视图可得出第一层由5个小正方体组成;再结合主视图,该正方体第二层最多可放2个小正方体,∴527+=,∴最多是7个,故答案为: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视图的运用,熟练掌握三视图的特性是解题关键.16.cm【解析】【分析】将杯子侧面展开建立A关于EF的对称点A′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B的长度即为所求【详解】解:如答图将杯子侧面展开作A关于EF 的对称点A′连接A′B则A′B即为最短距离根据勾股解析:cm.【解析】【分析】将杯子侧面展开,建立A关于EF的对称点A′,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B的长度即为所求.【详解】解:如答图,将杯子侧面展开,作A关于EF的对称点A′,连接A′B,则A′B即为最短距离.根据勾股定理,得(cm).故答案为:20cm.【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将图形展开,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同时也考查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17.【解析】当时∵∠A=∠A∴△AED∽△ABC此时AE=;当时∵∠A=∠A∴△ADE∽△ABC此时AE=;故答案是:解析:512 35或【解析】当AE ABAD AC=时,∵∠A=∠A,∴△AED∽△ABC,此时AE=·621255 AB ADAC⨯==;当AD ABAE AC=时,∵∠A=∠A,∴△ADE∽△ABC,此时AE=·52563 AC ADAB⨯==;故答案是:125 53或.18.6【解析】符合条件的最多情况为:即最多为2+2+2=6解析:6【解析】符合条件的最多情况为:即最多为2+2+2=619.10【解析】【分析】如图先利用垂径定理得BD=6再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如图记圆的圆心为O连接OBOC交AB于D∴OC⊥ABBD =AB由图知AB=16﹣4=12cmCD=2cm解析:10【解析】【分析】如图,先利用垂径定理得,BD=6,再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如图,记圆的圆心为O,连接OB,OC交AB于D,∴OC⊥AB,BD=12 AB,由图知,AB=16﹣4=12cm,CD=2cm,∴BD=6,设圆的半径为r,则OD=r﹣2,OB=r,在Rt△BO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OB2=AD2+OD2,∴r2=36+(r﹣2)2,∴r=10cm,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正确添加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20.400【解析】分析:把代入即可算出y 的值详解:把代入故答案为40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本题实际上是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的问题比较简单解析:400【解析】分析:把0.3x =代入120y x =,即可算出y 的值. 详解:把0.3x =代入120x, 400y =,故答案为40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本题实际上是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的问题,比较简单.三、解答题21.(1)居民楼会受到噪音的影响;(2)影响时间应是12秒.【解析】【分析】(1)作AC ⊥ON 于C ,利用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AC =12AO =160,则点A 到MN 的距离小200,从而可判断学校会受到影响;(2)以A 为圆心,100为半径画弧交MN 于B 、D ,如图,则AB =AD =200,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BC =CD ,接下来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C =120,所以BD =2BC =240,然后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学校受到的影响的时间.【详解】(1)如图:过点A 作AC ⊥ON ,∵∠QON =30°,OA =320米,∴AC =160米,∵AC <200,∴居民楼会受到噪音的影响;(2)以A 为圆心,200m 为半径作⊙A ,交MN 于B 、D 两点,即当火车到B 点时直到驶离D 点,对居民楼产生噪音影响,∵AB =200米,AC =160米,∴由勾股定理得:BC =120米,由垂径定理得BD =2BC =240米,∵72千米/小时=20米/秒,∴影响时间应是:240÷20=12秒.【点睛】此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主要考查的是垂径定理的应用及勾股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2)D1(-1,-1),D2(-3,3),D3(1,3);(3)存在,P(,)或(3,15).【解析】【分析】(1)根据抛物线过A(2,0)及原点可设y=a(x-2)x,然后根据抛物线y=a(x-2)x过B(3,3),求出a的值即可;(2)首先由A的坐标可求出OA的长,再根据四边形AODE是平行四边形,D在对称轴直线x=-1右侧,进而可求出D横坐标为:-1+2=1,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即可求出其横坐标;(3)分△PMA∽△COB和△PMA∽△BOC表示出PM和AM,从而表示出点P的坐标,代入求得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即可求得t的值,从而确定点P的坐标.【详解】解:(1)根据抛物线过A(-2,0)及原点,可设y=a(x+2)(x-0),又∵抛物线y=a(x+2)x过B(-3,3),∴-3(-3+2)a=3,∴a=1,∴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x2+2x;(2)①若OA为对角线,则D点与C点重合,点D的坐标应为D(-1,-1);②若OA为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则DE=OA,∵点E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E横坐标为-1,∴点D的横坐标为1或-3,代入y=x2+2x得D(1,3)和D(-3,3),综上点D坐标为(-1,-1),(-3,3),(1,3).(3)∵点B(-3,3)C(-1,-1),∴△BOC为直角三角形,∠COB=90°,且OC:OB=1:3,①如图1,若△PMA∽△COB,设PM=t,则AM=3t,∴点P(3t-2,t),代入y=x2+2x得(-2+3t)2+2(-2+3t)=t,解得t1=0(舍),t2=79,∴P(13,79);②如图2,若△PMA∽△BOC,设PM=3t,则AM=t,点P(t-2,3t),代入y=x2+2x得(-2+t)2+2(-2+t)=3t,解得t1=0(舍),t2=5,∴P(3,15)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13,79)或(3,15).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23.(1)2yx=,E(2,1),F(-1,-2);(2)32.【解析】【分析】(1)先得到点D的坐标,再求出k的值即可确定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过点F作FG⊥AB,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G.由E、F两点的坐标,得到AE=1,FG=2-(-1)=3,从而得到△AEF的面积.【详解】解:(1)∵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2,∴点D的纵坐标为2,即y=2,将y=2代入y=2x,得到x=1,∴点D的坐标为(1,2).∵函数kyx=的图象经过点D,∴21k=,∴k=2,∴函数kyx=的表达式为2yx=.(2)过点F作FG⊥AB,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G.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可知:点D与点F关于原点O对称∴点F的坐标分别为(-1,-2),把x=2代入2yx=得,y=1;∴点E的坐标(2,1);∴AE=1,FG=2-(-1)=3,∴△AEF的面积为:12AE•FG=131322⨯⨯=.24.(1)见解析;(2)90°【解析】【分析】(1)根据43ADMB=,43AMBN=,即可推出AD AMMB BN=,再加上∠A=∠B=90°,就可以得出△ADM∽△BMN;(2)由△ADM∽△BMN就可以得出∠ADM=∠BMN,又∠ADM+∠AMD=90°,就可以得出∠AMD+∠BMN=90°,从而得出∠DMN的度数.【详解】(1)∵AD=4,AM=1∴MB=AB-AM=4-1=3∵43ADMB=,14334AMBN==∴AD AM MB BN=又∵∠A=∠B=90°∴ΔADM∽ΔBMN (2)∵ΔADM∽ΔBMN∴∠ADM=∠BMN∴∠ADM+∠AMD=90°∴∠AMD+∠BMN=90°∴∠DMN=180°-∠BMN-∠AMD=90°【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的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解答时证明△ADM∽△BMN是解答的关键.25.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由∠BAE=∠CAD知∠BAE+∠EAC=∠CAD+∠EAC,即∠BAC=∠EAD,再根据线段的长得出65AB ACAE AD==,据此即可得证.【详解】∵∠BAE=∠CAD,∴∠BAE+∠EAC=∠CAD+∠EAC,即∠BAC=∠EAD,∵AB=18,AC=48,AE=15,AD=40,∴65 AB ACAE AD==,∴△ABC∽△AE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边及其夹角法: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的点关于y轴的对称的点在函数 上,由此可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x+m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继而可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再根据根的判别式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反比例函数 上有两个不同的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在一次函数y=-x+m图象上,
A.(2,﹣1)或(﹣2,1)B.(8,﹣4)或(﹣8,4)C.(2,﹣1)D.(8,﹣4)
12.如图,A、B、C三点在正方形网格线的交点处,若将△ABC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得到△AC′B′,则tanB′的值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如图,已知 为 的角平分线, ,如果 ,那么 ______.
B、当y=9时,x=1,即BC=1,CD=9,所以EC= ,EF=10 ,EM=5 ,所以B选项错误;
C、因为EC•CF= x• y=2×xy=18,所以,EC•CF为定值,所以C选项错误;
D、因为BE•DF=BC•CD=xy=9,即BE•DF的值不变,所以D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像:先根据几何性质得到与动点有关的两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利用函数解析式和函数性质画出其函数图像,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5.C
解析:C
【解析】
如图所示,
AB,CD为树,且AB=13,CD=8,BD为两树距离12米,
过C作CE⊥AB于E,
则CE=BD=8,AE=AB-CD=6,
在直角三角形AEC中,
AC=10米,
答:小鸟至少要飞10米.
故选C.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连接CD,由圆周角定理得出∠BDC=90°,求出∠ACD=90°-∠A=20°,再由圆周角定理得出∠DOE=2∠ACD=40°即可,
18.如图,比例规是一种画图工具,它由长度相等的两脚AD和BC交叉构成.利用它可以把线段按一定的比例伸长或缩短,如果把比例规的两脚合上,使螺丝钉固定在刻度3的地方(即同时使OA=3OD,OB=3OC),然后张开两脚,这时CD=2,则AB=_____.
19.如图,点A在双曲线y= (x>0)上,过点A作AB⊥x轴于点B,点C在线段AB上且BC:CA=1:2,双曲线y= (x>0)经过点C,则k=_____.
23.如图,四边形ABCD中,AC平分∠DAB,∠ADC=∠ACB=90°,E为AB的中点,
(1)求证:AC2=AB•AD;
(2)求证:CE∥AD;
(3)若AD=4,AB=6,求 的值.
24.实验数据显示,一般成人喝半斤低度白酒后,1.5小时内其血液中酒精含量y(毫克/百毫升)与时间x(时)成正比例;1.5小时后(包括1.5小时)y与x成反比例.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25.已知:如图,在 中, , ,垂足为点 , 是 外角 的平分线, ,垂足为点 ,连接 交 于点 .
求证:四边形 为矩形;
当 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 是一个正方形?并给出证明.
在 的条件下,若 ,求正方形 周长.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找出题中存在的相似三角形即可.
综上最多有3条.
故选C.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直线a∥b∥c,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即可得 ,又由AC=4,CE=6,BD=3,即可求得DF的长,则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a∥b∥c,
∴ ,
∵AC=4,CE=6,BD=3,
∴ ,
解得:DF= ,
∴ .
故选B.
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圆中的计算问题,熟练掌握垂径定理、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点,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答的关键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由已知可知△AD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斜边AC=8可得AD=4 ,在Rt△ABD中,由∠B=60°,可得BD= = ,再由BE平分∠ABC,可得∠EBD=30°,从而可求得DE长,再根据AE=AD-DE即可
∴反比例函数 与一次函数y=-x+m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5.如图,校园内有两棵树,相距8米,一棵树树高13米,另一棵树高7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 )
A.8米B.9米C.10米D.11米
6.如图, 是半圆 的直径, , 是 上两点,连接 , 并延长交于点 ,连接 , ,如果 ,那么 的度数为( )
A. B. C. D.
20.如图,小军、小珠之间的距离为2.7 m,他们在同一盏路灯下的影长分别为1.8 m,1.5 m,已知小军、小珠的身高分别为1.8 m,1.5 m,则路灯的高为____m.
三、解答题
21.如图,在 中, , 于点 ,求证: .
22.如图,在△ABC中,BC=6,sinA= ,∠B=30°,求AC和AB的长.
【详解】
连接CD,如图所示:
∵BC是半圆O的直径,
∴∠BDC=90°,
∴∠ADC=90°,
∴∠ACD=90°-∠A=20°,
∴∠DOE=2∠ACD=4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作OH⊥CD于H,连结OC,如图,根据垂径定理由OH⊥CD得到HC=HD,再利用AP=2,BP=6可计算出半径OA=4,则OP=OA-AP=2,接着在Rt△OPH中根据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出OH= OP=1,然后在Rt△OHC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CH= ,所以CD=2CH=2 .
【详解】
∵AD⊥BC,
∴△ADC是直角三角形,
∵∠C=45°,
∴∠DAC=45°,
∴AD=DC,
∵AC=8,
∴AD=4 ,
在Rt△ABD中,∠B=60°,∴BD= = = ,
∵BE平分∠ABC,∴∠EBD=30°,
∴DE=BD•tan30°= = ,
∴AE=AD-DE=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相似线的定义,可知截得的三角形与△ABC有一个公共角.①公共角为∠A时,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当过点P的角等于∠C时,即图中PD∥BC时,△APD∽△ACB;当过点P的角等于∠B时,即图中当PF⊥AB时,△APF∽△ABC;②公共角为∠C时,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当过点P的角等于∠A时,即图中PE∥AB时,△CPE∽△CAB;当过点P的角等于∠B时,根据∠CPB<60°,可知此时不成立;③公共角为∠B,不成立.
A.当 时,
B.当 时,
C.当 增大时, 的值增大
D.当 增大时, 的值不变
10.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有两个不同的点关于y轴的对称点都在一次函数y=-x+m的图象上,则m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E(﹣4,2),点F(﹣1,﹣1),以点O为位似中心,按比例1:2把△EFO缩小,则点E的对应点E的坐标为( )
【详解】
解:因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EF的斜边EF过C点,M为EF的中点,所以△BEC和△DCF都是直角三角形;观察反比例函数图像得x=3,y=3,则反比例解析式为y= .
A、当x=3时,y=3,即BC=CD=3,所以CE= BC=3 ,CF= CD=3 ,C点与M点重合,则EC=EM,所以A选项错误;
4.D
解析:D
【解析】
A选项:∵1×(-1)=-1≠1,∴点(1,-1)不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故本选项错误;
B选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中心对称,故本选项错误;
C选项:∵k=1>0,∴图象位于一、三象限,故本选项错误;
D选项:∵k=1>0,∴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故是正确的.
故选B.
7.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交AB于点P,AP=2,BP=6,∠APC=30°,则CD的长为( )
A. B.2 C.2 D.8
8.如图,在△ABC中,AC=8,∠ABC=60°,∠C=45°,AD⊥BC,垂足为D,∠ABC的平分线交ADபைடு நூலகம்点E,则AE的长为
A. B.2 C. D.3
9.图(1)所示矩形 中, , , 与 满足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 的斜边 过点 , 为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解:①公共角为∠A时:当过点P的角等于∠C时,即图中PD∥BC时,△APD∽△ACB;当过点P的角等于∠B时,即图中当PF⊥AB时,△APF∽△ABC;
②公共角为∠C时:当过点P的角等于∠A时,即图中PE∥AB时,△CPE∽△CAB;当过点P的角等于∠B时,∵∠CPB=∠A+∠ABP,∴PB>PC,PC=PA,∴PB>PA,∴∠PBA<∠A,∴∠CPB<60°,可知此时不成立;③公共角为∠B,不成立.
【详解】
∵∠1=∠2,∠C=∠C,∴△ACE∽△ECD,∵∠2=∠3,∴DE∥AB,∴△BCA∽△ECD,∵△ACE∽△ECD,△BCA∽△ECD,∴△ACE∽△BCA,∵DE∥AB,∴∠AED=∠BAE,∵∠1=∠2,∴△AED∽△BAE,∴共有4对,故此选D选项.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相似三角形判断依据的理解掌握,也考察学生的看图分辨能力.
【详解】
作OH⊥CD于H,连结OC,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