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时评文十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时评文第二期0118

1.把关爱“冰花男孩”扩展到更多孩子

对于“冰花男孩”,祝福、捐款都令人感到温暖,但更重要的是整体问题的解决,这是我们应始终保持的关注方向。

“冰花男孩”王福满走红后,各地的捐款涌向云南省鲁甸县。面对有网友质疑“社会捐赠30多万元,‘冰花男孩’只得500元,无法保证把捐款全部用到孩子身上”,当地回应称,社会各界的捐款由情况类似的贫困孩子分享,以点带面,让这个区域的孩子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关爱。

把除了明确注明捐赠意愿之外的善款,统一分配给更多急需帮助的孩子,以解他们的御寒之急,单就思路和效果来说,当地的做法并没有问题,且有值得称道之处。“冰花男孩”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许多高寒贫困地区求学孩子的代表。昭通市有超过13万名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冰花男孩”所在的转山包小学,还有比他上学距离更远的孩子。

避难就易还是迎难而上?要图简便,把收到的数十万元捐款集中到“冰花男孩”一人身上,其个人乃至家庭境遇可以得到显著改善,对外宣传也可以迅速找到题材,博得舆论好评。然而,当地把所得捐款用在了更多类似的孩子身上,“撒胡椒面”分散了视觉冲击力,却扩大了温暖覆盖面。更多孩子得到了保暖的手套、衣帽,更多教室有了温暖的火炉,冻伤手脚的学生会少很多,这比单单改善一个人的生活意义要大得多。

不把捐款集中于一人,也传递出一种清晰的导向。解决贫困孩子的冻馁之苦,并不是谁的样子更让人心疼,谁就应该独得好处;也不能靠运气,不是谁运气好被媒体发现成了“网红”,谁就应声改变命运。通过一个人引发的触动促进整体性问题的解决,才是出路所在。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冰花男孩”父亲的态度。他对媒体说,照片走红后,不少人提出资助要求,但他希望孩子不要因此学会不劳而获,而是依靠读书,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网友的质疑、媒体的诘问有其逻辑的自洽性,当地还须在公开透明上做得更好,消除误解、争取理解。同时,也应深刻认识到,整体上解决“冰花男孩”们的困境,社会捐助只是一种补充,解决问题的主力还在政府有关部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理念,没有过时。这些年,各地的教育投入占比连年增长,但是不是都已到了极值呢?在“冰花男孩”们较多的艰苦地区,人力、物力向教育、孩子倾斜的力度是不是应该更大一些?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是不是可以更有力一些呢?

对于“冰花男孩”,祝福、捐款都令人感到温暖,但更重要的是整体问题的解决,这是我们应始终保持的关注方向。

2. 90后:希望十年后我们不油腻,不猥琐

希望10年后,当我和我的朋友们回忆起今天,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赤子之心没变,不油腻,不猥琐,我们始终怀揣着一个盼头,在时间里匍匐前进,我们点燃了头顶的朝霞,我们把涓滴意念汇成了河。

10年以后,面对着在“油腻”边缘挣扎的自己,我会想起并不遥远的10年前,自己高考惨败的那个夏天。10年前,在知道成绩的那一瞬间,我就选择了复读。每一个熬得住时间的少年,或许都是因为不甘心吧。

9年前的夏天,我收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火车上颠簸了39个小时之后,我到了北京西客站,庞大并且带着古建筑风格的西客站让我有一种无所适从的焦虑。我坐在320路公交车上。经过军事博物馆、国家图书馆,这些在书上见过无数遍的名词,终于成为我眼前的实体。然后,我进入人大校园,经过“实事求是”的校训石,走进宿舍,走进课堂……

少年求学如飞鸟入深山,茫然无所知,又对前路百般执念。师兄说,欲求知识之浩瀚,必经求索之茫然,这种茫然就是大学。2009年北京下了一场早雪,雪花早早地盖住了金黄的银杏叶。朋友说,属于我们的黄金10年,在茫然之中开始了。

6年前的冬天,我选择参军,从一个迷茫的在校学生变成一个更加迷茫的“新兵蛋子”。和所有前赴后继的士兵一样,我一头扎进军营——稍息、立正、卧倒、匍匐前进……在深夜的哨位上,在整齐划一的队列里,在抗洪抢险的前线,我收获了有情有义的战友和永生不忘的军旅记忆。这是值得感谢的两年,即使现在看来,那些肌肉和灵魂同时疯长的日子都是清晰可见、值得永远回忆的。我们的青春连同国家命运在千万座营盘中共振、流逝,与此同时,我们锻造了强健的体格和闪亮的人格。

4年前,我退伍回到学校。那时,移动互联网产业分疆割据,如火如荼,我发现微信公众号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但那时与部队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寥寥无几。我想或许我可以找到一个突破口,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加之对军营的了解,通过新媒体平台讲述中国军人和军营的故事。2014年8月31日,我和朋友一起创办微信公众号“一号哨位”。

我在部队站的第一班岗就在“一号哨位”,它是军营的大门哨,是军营内外的连接点,退伍后我选择在“一号哨位”继续站岗。面对心系军营的群体,我们试图以自己的方式陪伴他们,与他们对话。新媒体技术除了带来信息增量外,它的意义还在于旧关系的修复和新关系的建立。我相信,通过新媒体讲述军人故事、传播军旅文化、沟通

军营内外、拉近心理距离、唤起庸常生活的仪式感等,是每一个心系军营的人所需要的。于我而言,这是一件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事情。

在3年多的时间里,“一号哨位”的粉丝从零到1万、10万,再到现在全网粉丝超过200万,已成为一个以微信公众平台为内容中心和连接点,其他多平台共同发力的新媒体矩阵。很荣幸,我们为军事文化传播、现代化国防和军队建设尽到了自己的一份力,得以和中国军队一起见证星辰大海的远方。

半年前,我成了一名传播学博士研究生,拖着沉重的文献在学术道路上匍匐前进,揣着一些自认为是的问题研究、实践,寻找解释和解决的方案。

黄金10年,如梦如幻,一朝入梦,终生难醒。成绩单可以作证,发际线也可以作证。收获的和失去的都将成为未来的注脚。

不敢想象10年后的自己,星辰大海的目标太远,我只希望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解开生活的一个个死结,越过已知和未知的关隘,在众声喧哗的时代保持清醒的内心,阅读、写作、交谈、行动。

我的导师说:“阅读、写作、交谈、行动皆非大道理,却是理想、信念、德性、使命、责任等大道理得以生发的土壤。这些平常词也正是我们在这个大时代的本分事。”是的,接下来10年,做好大时代里的本分事,把这些本分事做好了,便是自我的伟业。

希望10年后,我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不再因知识匮乏而焦虑,希望“一号哨位”成为军旅文化的品牌,继续见证中国军队的现代化进程。希望10年后,当我和我的朋友们回忆起今天,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赤子之心没变,不油腻,不猥琐,我们始终怀揣着一个盼头,在时间里匍匐前进,我们点燃了头顶的朝霞,我们把涓滴意念汇成了河。

3. 走出体制内:进娱乐产业做一颗新的螺丝钉

其实,我经常会想,5年后、10年后我可能在做什么,我对自己有什么期待。最后,我发现我想的并没有特别宏大。我觉得我大概会去学一门木匠的手艺,或者去东南乡村拍摄古桥古塔。当外部世界飞速变化的时候,只有我们自己的内心,才是最值得我们去倾听的对象。

2017年,我离职了。我从来难以在任何一个集体里长期待下去,这是我离职换工作的根本原因。就像闹钟响了、就像生命规律本身,就像往溶剂里添加大量的盐分,溶液达到饱和又把盐析出。

但是,叙事的附会还是要把我归纳到“从体制内到体制外”的类型当中去。一年半以前,我离开了供职近5年的单位,进入娱乐产业做一颗新的螺丝钉。直到现在,遇到以前的老领导、老前辈,还有很多人会惋惜而关切地问我:干这个辛苦吧?铁饭碗丢了吧?不能旱涝保收了吧?而新的同事大部分是90后乃至95后,对于我从前所做的工作,他们甚至都无法想象。

这个时代,以极大的张力让如此隔膜的各条轨道并行而又相悖,我虽然时常觉得自己的改弦易辙微不足道,但有时也会觉得自己的改变,算得上对这个时代的有趣印证。

在体制内的日子曾经是完美的,它应该是一个大学毕业生能获得的最好工作之一。我供职的部门上下,从一辈子坚守职责的老领导,到刚入职拼命学习的年轻人,都有浓重的理想主义情怀。每天例会,大家坐下来讨论最新政策的利弊,为“国家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路径出谋划策,从政府工作报告中逐字逐句地寻找社会的前景与风险。同事之间热烈地讨论洛克、以赛亚·柏林或是周有光,是我们最常见的“休闲时刻”。

在过去供职的单位,我经常觉得那是一个能够更高效地获知社会运行规律的地方,经常觉得学理和法理的探讨,能够为长效制度化建设贡献一点理性的力量。那时,我的前景不算明朗,也不知道之后的人生会怎么样,但我心中充满对未来的向往。

然而,工作中难免遇到许多在象牙塔中不曾见过的掣肘,因为种种限制感到有些无所适从。于是,我觉得,是时候换一个行业,给自己找一个新的平台,展开新的生活。

今天想起来,当我办完离职手续,走出单位大楼的时候,内心是一片空白的。我看过不少谈论职业规划、人生规划的文章,有很多管理学和成功学的畅销书为人们的理想背书,比如,你在多少岁以前应该获得多少年薪,应该做到一个什么职位,应该学会什么技能,然后一步一个脚印,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一员,再开始焦虑。但我从来不想接受那种安排。离职未必理性,但那是我内心的决定。

前段时间,我跟朋友开玩笑,普通人拿什么做职业规划?你连你所在的这个行当能存在几年都不知道。但这都是外因,浪潮的更迭在任何时代都不缺,在任何时代都不缺弯道行驶的列车,将它曾经承载过的无数个体、无数过往、无数意义和幻觉甩出去。剩下的就只有哲学问题,即每天要如何度过。

其实,我经常会想,5年后、10年后我可能在做什么,我对自己有什么期待。最后,我发现我想的并没有特别宏大。我觉得我大概会去学一门木匠的手艺,或者去东南乡村拍摄古桥古塔。当外部世界飞速变化的时候,只有我们自己的内心,才是最值得我们去倾听的对象。

4. 知识该付费还是免费

获得知识,从不付费到付费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从知识付费到知识产品免费,又代表着更高阶段发展的必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