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栽培基质
温室植物无土栽培标准化基质配方试验

容重 。泥 炭 T 1容 重 最 大 ,为 0 . 2 8 g・e m~;
珍珠 岩 T 3容 重最 小 ,为 0 . 1 5 g・e m~;添加 珍 珠 岩 的混合 基 质 容 重 均 未 超 过 0 . 2 2 g・e m~,说 明 添加珍 珠 岩可 以调 低混 合 基质 的容 重 。容重 可 以反 映基 质 的疏松 、紧实程 度 。容重 过 大 ,则基 质过 于
@z j u . e d u . c r l 。
衄
澎 学 种 学 第 5 6  ̄ - : 2 0 1 5 年 第 7 期
E c值 可反 映基 质 中 带 有 的 可溶 性 盐 分 的 高 低 , 值 大 的基 质会对 所 加入 的 营养物 质 的组成 和 比例 产
2 . 1 不 同 配 比 基 质 的 理 化 性 质
澎 江 学 J - : 种 学 第 5 6 2 0 1 5 年 第 7 期
D O I : 1 0 . 1 6 1 7 8 / j . i s s n . 0 5 2 8 - 9 0 1 7 . 2 0 1 5 0 7 2 0
圆
文 献 著 录格 式 :孔 德 栋 ,齐 振 宇 ,黄 冲平 .温 室植 物 无 土 栽 培 标 准 化 基 质 配方 试 验 [ J ] . 浙 江 农业 科 学 ,2 0 1 5 ,5 6( 7 ) :1 0 0 9—1 0 1 1
并 分 析 、比 较 、研 究 了 所 有 基 质 配 比 的 理 化 性
状 ,以期 筛选 出系 列适 宜 的 基 质 配 方 并 提 供 理 论 依 据 ,为 建立 温 室植 物 无 土 栽 培 的 标 准 化 体 系奠
定 基础 。 1 材 料 与 方 法 试验 于 2 0 1 4年 在 浙 江 大 学 农 业 试 验 站 设 施 园
温室智能装备系列之十七 设施栽培基质消毒装备技术研究

基 质 蒸 汽 消 毒 的 基 本 原 理 是 : 基 质 消 毒 箱 内 设 置 蒸 汽 管 道
管道 上 分 布 有通 气 孔 。将 待 消 毒栽 培 基 质投 入 基质 消 毒 箱 中 ,当 蒸 汽锅 炉 产 生蒸 汽 后 ,通 过 送 汽 管将 产 生 的高 温 蒸汽 通 入蒸 汽 管
蕾 沮宣园艺GE Hu &OTUU R N s H ILR E 。 E RC T E
” ^ .o t ut n ^ , h ri l r c w c ue
温室 智 能装 备 系列 之 十七
设施 栽培 基 质 消毒装 备 技术 研 究 %
踊 张 睿 ,王 秀 马 伟 ’ , ,沈 瀚 ,秦 贵
( . 京 农 业 智 能 装 备 技 术研 究 中 心 1 0 9 ;2北 京 市农 业 机 械 试 验 鉴 定 推 广 站 1 0 7 1北 0 0 7 . 0 9) 0
道 ,然后 经 通 气 孔 对 栽培 基 质 进 行 加 热 消 毒 。 这种 热 力 的 方法 可 消 灭 基 质 中 对 作 物 有 害 的 微 生 物 、 细 菌 、 真 菌 、 线 虫 、 害 虫 和 杂
培 )。 但 是 , 栽 培 生 产 用 的 基 质 在 经 过 一 段 时 间 的 使 用 后 , 由 于 受 空 气 、 灌 溉 水 、 前 茬 种 植 过 程 滋 生 的 病 菌 以 及 基 质 本 身 带 有 的 病 菌
等 逐 渐 增 多 的影 响 , 易 使 后茬 作 物 感 染 病 害 。 随 着 农 村 产 业 结 构 、 生 产 方 式 以 及 农 民 传 统 观 念 的 巨 大 改 变 , 迫 切 需 要 可 靠 、 安 全 的 基 质 消 毒 设 备。
日本小青瓜温室无土栽培基质筛选试验

滴定 法 测 V 含 量 。实验数 据 用 D S数 据 处理 系 统 c P 进行 方 差分析 和差异 显著性 分析 。
2 2 , 4— 6h风干 2 周后使用。 小青瓜生长期间用山崎
黄瓜 营养 液配方 的 1 剂量 , 个 工作 液 浓度 E C值 20 . m /m,H58— . , 据 作 物 的生 长情 况 进 行 供 S c p . 7 0 根 液 , 般每 隔 2d1 , 一 次 每次供 液 量为 50m 。植 株 0 L 长到 5张真 叶 时 , 绳 子 进 行 吊蔓 ; 用 单 蔓 整枝 , 用 采
西
1 70 2
南
农
业
学
报
21 年 2 01 4卷 4期
V0. 4 12 N 4
S uh e tC iaJ un lo o tw s hn or a fA c l rlS in e ut a ce cs u
文章 编 号 t0 1- 8 9 2 1 )4—17 0 10 42 (0 1 0 2 0— 4
达 到 12 6和 10 5 c 比处 理 C D高 1 m 以 6. 6 . m, 、 0c
留 1片叶 、 个 瓜后 掐心 打 顶 , 1 以促 进 营养 生 长 。其
他管理 同常规 。
上, 比处理 E F高 2 m 以上 ; 理 A和 B叶片 数 、 0c 处
为 2. 1 3张 , 比处理 C、 D多 2 2张 , . 比处理 E、 F约 多
第 8节 以下 的侧 枝 要及 时打 掉 , 8节 以上 的侧 枝 第
2 结 果 与分 析
2 1 不 同基质 处理小 青瓜 营养生 长情 况 比较 . 植株 开花盛 期为 定植后 5 , 表 2可 以看 出 , 0d从 基质处 理 A和 B栽 培 的 日本 小青 瓜 株高 最高 , 别 分
日光温室蔬菜菇渣混合基质栽培技术

‘ 5 9 、 ‘ 棚 强 帅 ’等 ,西 洋南 瓜采 用 ‘ 升 ’ 天福 6 ’ 金 东 。 品 基 质 ,其 主 要 成 分 是 草 炭 和 珍 珠 岩 ,也 可 采 用 细 栽 培 基 质 育 苗 。育 苗 方 式 采 用 穴 盘 或 营 养 钵 ,越 冬 番 茄 分 苗 1 , 次 越 冬黄 瓜 采 用 嫁接 育 苗 。
装入 混 合细 基 质 。栽 培槽 上 部 用地 膜 全 覆盖 ,走道 可 用 编织 袋 、塑料 膜 、砂 子 等 铺 设 。尽 量 减 少 污 染和 地 面 蒸 发 。 栽 培 槽 除 上 述 平 底 结 构 外 ,还 可 建 成 倒 三 角 形 。方 法
浇水。开花坐果后在高温期每隔 1 浇1 ,每次1 ~2 ~2d 次 5 0
2 规 格 建 槽 、科 学 设置 底 部结 构
栽 培 槽 是 装载 基 质和 水 分 的 容 器 ,是 根 系生 长 的 场 所 。
苗 因穴 格 小 ,可适 当早 栽 ,以 免 幼苗 徒 长 。
5 膜 下 滴 灌 、平 衡 施肥
水 分 管理 是有 机 生 态 型 无土 栽 培能 否 获 得高 产 的关 键 技 术之 一 ,其 方 式 为膜 下 滴 灌 。具 体 操作 要 视 植株 状 况 、基 质 的温 湿 度 、季 节 及天 气 的 变化 灵活 掌握 。定植 前 密 闭棚 室 增 温 ,定植 时随 即 浇稳 苗 水 。 定植 后 3 浇 缓苗 水 ,以后 每 ~5d 3 浇 1 ,每 次 1 ~2 n 在 晴 天 上午 浇水 , 阴天 不 ~5d 次 5 0 mi。
摘 要 : 以菇 渣 混合 料 为基 质 进 行 蔬 菜  ̄ k栽培 , 比 自然土 壤 连 作 栽培 增 产 3%以上 ,比 连 作 障碍 严重 的 田块 可 L. - 0
日光温室基质栽培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方案

日光温室基质栽培不同种植模式对比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对日光温室基质栽培进行不同种植模式的比较试验,确定最佳高效栽培方式,为生产示范推广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二、试验条件及时间(一)试验地点:该试验设在XXX园XXX日光温室内。
(二)试验温室:温室长XX米、宽X米,面积X亩,采用有机生态无土栽培技术种植,栽培基质为新料,参试基质由X公司提供。
(三)试验时间:XXXX年X月至XXXX年X月三、试验设计与方法(一)参试品种参试作物为番茄,品种为XX。
(二)试验方法试验采用对比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同一栽培基质配方;试验设置不同种植方式3种,分别为槽式栽培、双排基质袋栽培、基质枕窄枕双排栽培,基质枕宽枕单排栽培。
槽式栽培为对照(CK),不设重复。
槽式栽培区(CK)双行定植;双排基质袋栽培区和双排基质枕栽培区每排定植一行,每区定植X行,株行距相同,小区定植株数XXX株,面积XXm2。
田间布置图如下:四、栽培管理栽培采用基质吊蔓栽培,冬春茬。
穴盘基质育苗,生产管理按照常规生产技术要求执行。
五、试验记载内容(一)植物学性状:长势、株高、株幅、茎粗、节间长短、坐果节位、果实形状、果实色泽、果实纵横径、果实裂果情况、单株坐果数、平均单果重等。
(二)农业生物学特征物候期(播种期、出苗期、定植期(苗龄)、开花期、始收期、采收终期)、熟性(定植至始收天数)、产量(单株产量、小区产量、折合亩产)、品质(口感、风味描述)、用途(加工、鲜食等)抗逆性、抗病性、耐储运性、货架期等。
(三)基质配方组成及其理化性状检测定植前调查记载基质配方组成及配置比例;基质袋和基质枕规格;基质理化性状检测内容包括基质容重、孔隙度、PH值、EC值及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基质最大持水量等9项理化指标;检测分五次进行,分别为定植缓苗后、开花坐果期、采收期(始期、中期和末期)。
并对不同基质栽培方式进行鉴定和生产效果评估。
(四)栽培管理记载前茬种植情况、基肥和追肥种类及用量、种植规格及方式、浇水、设施环境调控、病虫害防治及其它。
日光温室墙体及栽培基质热通量特性分析

日光温室墙体及栽培基质热通量特性分析日光温室墙体及栽培基质热通量特性分析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农业的重视日益增加,日光温室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设施,被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等作物的种植和培育。
日光温室的高效利用与节能是提高温室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所在。
其中,温室墙体和栽培基质作为温室热量交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热通量特性的分析和研究对温室设计和能源节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分析日光温室墙体的热通量特性。
温室墙体作为温室与外界热量交换的重要界面,其热通量特性主要与墙体的热传导、辐射和对流热交换有关。
墙体热传导主要通过墙体材料的导热系数来确定,导热系数越小,墙体热传导能力越弱,温室内外温度差异越小。
而墙体辐射和对流热交换主要取决于墙体表面的热辐射率和与外界的对流传热系数。
为了减少热通量的流失,可以采用保温材料和增加墙体表面的热辐射率,进一步提高温室的保温性能。
其次,我们来分析栽培基质的热通量特性。
栽培基质是温室内植物生长和水分供给的重要介质,其热通量特性主要与基质的导热性、热容性和水分含量有关。
栽培基质的导热性决定了热量在基质中的传导速率,导热系数越大,热传导速率越快。
而热容性则决定了基质吸收和释放热量的能力,热容量越大,吸收和释放热量的能力越强。
水分含量对基质的热通量也有影响,水分的蒸发和凝结过程会吸收或释放热量,从而影响栽培基质的热量传递。
综合考虑温室墙体和栽培基质的热通量特性,可以进行有效的节能措施和温室设计。
首先,通过选择具有较低导热系数的墙体材料,减少墙体热传导损失。
其次,采用保温材料包覆墙体,提高墙体的保温性能。
在栽培基质方面,可以选择导热系数较低、热容量较大的基质材料,以减少基质热量的损失。
并且,合理调节温室内外的水分含量,降低水分蒸发和凝结过程带来的热量损失。
此外,还可以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对温室进行供热,进一步提高温室的能源利用效率。
总的来说,日光温室墙体和栽培基质的热通量特性对温室的保温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日光温室叶菜管道立体基质栽培技术

日光温室叶菜管道立体基质栽培技术日光温室叶菜管道立体基质栽培技术为了利用日光温室内的有效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的种植效益,从2013 年开始笔者在甘肃省凉州区中坝、高坝等城郊乡镇的日光温室中进行了温室后墙叶菜类蔬菜立体无土栽培试验与示范推广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叶菜类蔬菜具有生长速度快、周期短的特点,采用管道立体基质栽培方式种植,可有效利用空间,增加产量,同时保证菜叶洁净、病虫害少、品质好,为非耕地叶菜种植提供较实用的栽培方案。
下面我们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日光温室叶菜管道立体基质栽培技术。
一、搭建立体管道与基质设备1.立架搭建每个立体架由3根三角铁焊接而成,形成“A”字形,底部宽约1.2米,高约1.7米,立体架之间相距1米,通过一个三角体将每个立体架的顶部焊接成为一排。
立架两边每隔30厘米焊接1根约高10厘米且与地面平行的半圆钢圈,用于摆放PVC管。
通常情况下,“A”字形立體架斜度为60°,每层管道相距30厘米,以便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也方便人工操作。
2.管道组成栽培管道由PVC管组成,以长5.5 米、直径11厘米为基本标准,在管道上部每隔5厘米开设一条约5 厘米×90 厘米的长方形开口,并在管道的底部每隔10 厘米开一个排水孔,孔径以5毫米为宜,在管道两端采用PVC专用堵头进行封堵,并保留一个直径为3厘米的小孔,用于插入滴灌管。
此外,为了对滴灌水资源进行有效回收,在管道底部铺设直径为63毫米管对排水进行收集。
3.填充基质待管道搭建完毕即可在管道中填充基质,填充前严格控制基质的含水量,一般以60%为宜,基质搅拌均匀后通过管道上部开口处填入到管道当中,填充后应用力压实,以确保整个管道全部填满、填匀。
二、叶菜品种选择温室管道化栽培叶菜,主要以供应春季市场为主,一般应选择生育期短、根系浅而发达、病虫害少、耐热耐湿、口感好、适应当地环境的速生叶菜。
三、育苗通常用128孔苗盘育苗,每穴播种2~3粒,播深0.5~0.8厘米,然后再覆上基质,温度低时可以覆膜保温,待出苗率高于80%之后便可揭开塑料膜,但应当注意的是,在中午光照强度较大时需覆盖遮阳网,以免灼伤幼苗。
栽培基质标准

栽培基质标准栽培基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介质,它提供了植物所需的水分、养分和空气等。
不同的栽培基质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栽培基质对于植物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栽培基质标准的详细说明:一、栽培基质的基本要求1.良好的物理性质:栽培基质应具有适宜的颗粒大小、孔隙度和持水能力等物理性质,以满足植物根系生长和吸收水分、养分的需求。
2.适宜的化学性质:栽培基质应呈中性或弱酸性,以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pH值。
同时,栽培基质应富含有机质和矿质元素,以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
3.良好的生物性质:栽培基质应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能够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4.无毒无害:栽培基质不应含有对植物生长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
二、栽培基质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栽培基质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分类方式:1.按来源分类:可分为天然基质和人工基质。
天然基质如泥炭、森林土等,人工基质如蛭石、珍珠岩等。
2.按材质分类:可分为有机基质和无机基质。
有机基质如泥炭、稻壳等,无机基质如蛭石、珍珠岩等。
3.按用途分类:可分为盆栽基质和温室基质。
盆栽基质如泥炭土、蛭石等,温室基质如岩棉、珍珠岩等。
三、栽培基质的选用原则1.根据植物种类选择:不同植物对于栽培基质的要求不同,应根据植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栽培基质。
2.根据栽培环境选择:不同的栽培环境(如盆栽、温室等)对于栽培基质的要求不同,应根据栽培环境选择合适的栽培基质。
3.考虑经济效益:在选用栽培基质时,应考虑经济效益,选择价格适宜、易于获得的材料。
4.重视环保性:在选用栽培基质时,应考虑环保性,选择无毒无害、可持续利用的材料。
四、栽培基质的配制方法1.确定配制目标:根据植物种类和栽培环境等因素,确定所需的栽培基质目标。
2.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符合要求的天然材料或人工材料。
3.确定配比比例:根据材料的特点和目标要求,确定各种材料的配比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常见基质的物理性状
G
reenhouse Operation & Management
• 可直接采用现成的经过证明非常好的配方
• 自己配制,知道一些基本知识,选择栽培基质应该很
容易
G
reenhouse Operation & Management
一、 栽培基质的功能
栽培基质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作物良好的生长,主
要满足以下四项功能: • 为植物提供营养 • 保持水分,并易于被作物根系吸收
G
reenhouse Operation & Management
温室栽培基质
G
reenhouse Operation & Management
• 基质选择:花卉栽培应该考虑的第一个问题
• 常用的各种不同的基质成分大约有15种以上,包括园土、
沙子、珍珠岩、聚苯乙烯、各种泥炭、各种树皮、椰壳
纤维、苔藓、锯末和岩棉等。
G
reenhouse Operation & Management
• 7.本身不携带病虫草害,外来病虫害不易在其中滋生 • 8.不因高温、熏蒸、冷冻而发生变形变质,便于重复使用 • 9. 不与化肥、农药发生化学作用,不会对营养液的配制和 pH有干扰 • 10.没有令人难闻的气味和难看的色彩 • 11.pH容易随意调节。
G
reenhouse Operation & Management
• 12.不会污染土壤,本身是土壤改良剂,在土壤中含量达到
50%时不出现有害作用
• 13.沾在手上、衣服上、地面上极容易清洗掉 • 14.不受地区性资源限制,便于工厂化批量生产 • 15.日常管理简便,基本上与土培差不多 • 16.价格便宜
• 有足够的空气以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
• 锚定或支撑作物。
G
reenhouse Operation & Management
二、 栽培基质应具备的特点
• 1.有机质稳定性
• 2. 碳-氮比C/N • 3. 容重 • 4.保水性和透气性 • 5. 阳离子交换率
• 6. pH值
• 7. 基质的可溶性盐含量(电导度)
G
reenhouse Operation &a• 1.适于种植众多种类植物,适于植物各个生长阶段。
• 2.容重轻,便于搬运 • 3.总孔隙度大,大小空隙度比合理 • 4.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展性 • 5. 浇水少时,不会开裂而扯断植物根系;浇水多时,不会 黏成一团而妨碍植物根系呼吸。 • 6.绝热性较好
G
reenhouse Operation & Management
G
reenhouse Operation & Management
G
reenhouse Operation & Management
蛭石
G
reenhouse Operation & Management
G
reenhouse Operation & Management
G
reenhouse Operation & Management
G
reenhouse Operation & Management
锯 木 屑
G
reenhouse Operation & Management
泥炭
G
reenhouse Operation & Management
G
reenhouse Operation & Mana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