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三)18秋在线作业2答案

合集下载

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三)18秋在线作业2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三)18秋在线作业2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三)18秋在线作业2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三)18秋在线作业2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30分
1、“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中“埴”的意思是()
A黏土
B模具
C容器
D制造
这道题选择:A
2、"率尔"属于复音词中的()
A连绵词
B叠音词
C附音词
D合成词
这道题选择:C
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中的“恢恢”属于()
A一个单音词
B一个复音词
C一个附音词
D一个偏义复词
这道题选择:B
4、在同义词辨析中,对“赐”和“予”两词的说明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般的给叫“赐”,有目的的给叫“予”,二者词义内容上不同
B“赐”用作动词时,可带宾语,“予”用作动词不能带宾语,二者有语法功能的不同
C用“赐”时含有等级观念,用“予”时则没有,二者有等级观
念和感情色彩的不同
D“赐”侧重于给具体的物,“予”侧重于给予抽象的帮助等,二者有侧重面的不同
这道题选择:C
5、本指词的本来意义,但操作概念指现代人们所能找到的有文献根据或字形根据的最古的意义的是词的()
A本义
B引申义
C假借义
D转义
这道题选择:A
6、“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和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中“比”的意思是()
A比较
B并列
C相接
D适合
这道题选择:D
7、“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其中“绝”的意思是()
A绝对
B直上穿过。

东师大学古代汉语(2)18秋在线作业1-4答案

东师大学古代汉语(2)18秋在线作业1-4答案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2)18秋在线作业1-4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25分
1、词义从原义过渡到新义后,使新义成为了古义外延的一部分,这种演变叫做A词义扩大
B词义缩小
C词义转移
D词义改变
【答案】本题选择:B
2、行行属于复音词中的
A连绵词
B叠音词
C附音词
D合成词
【答案】本题选择:B
3、“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中的“蓬蒿”是
A一个复音词
B一个连绵词
C两个单音词
D一个单纯词
【答案】本题选择:C
4、布衣属于复音词中的()
A连绵词
B叠音词
C附音词
D合成词
【答案】本题选择:D
5、叠韵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语音现象,就是指两个字的韵
A相同
B相近
C相似
D相像
【答案】本题选择:A
6、“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羽,羽不用”,其中“干”的意思是()
A送
B打扰
C干涉
D求
【答案】本题选择:D
7、义疏唐人也称为“疏”,在唐代取注解经书而得义之正,故又称()
A集解
B传注
C正义
D笺。

东北师范大学古汉语基础(一)18秋在线作业2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古汉语基础(一)18秋在线作业2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古汉语基础(一)18秋在线作业2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60分
1、“称其仇,不为谄。

”中“称”的文中义是
A称赞
B称量
C推举
D称职
这道题选择:C
2、流传到现在的《战国策》是经过汉代谁整理过的
A许慎
B刘向
C班固
D郑众
这道题选择:B
3、许慎对“ 六书”中“ 形声”所下的定义是
A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B建类一首,同意相授
C比类合谊,以见指挥
D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这道题选择:D
4、下列各句中,“与”的词义是“参与”的是
A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

B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C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D于予与于何诛!”
这道题选择:A
5、“责毕收,以何市而反?”中“以”的词性是
A介词
B连词
C语气词
D副词
这道题选择:A
6、“责毕收,以何市而反?”中的“以”字是
A介词
B连词
C语气词
D副词
这道题选择:A
7、在“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里,特殊语法现象是A使动用法
B意动用法
C名词用作动词
D名词做状语。

东师大学古代汉语(一)18秋在线作业1-4答案

东师大学古代汉语(一)18秋在线作业1-4答案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一)18秋在线作业1-4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30分
1、“赦之,以劝事君者”中的“劝”的文中义是()
A规劝
B鼓励
C说服
D进谏
【答案】本题选择:B
2、下列各组是异体字的一组是()
A丑—丑
B诉—愬
C辟—避
D要—腰
【答案】本题选择:B
3、“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中的“之”的用法是()
A指代“北方”
B相当于“的”
C取消句子独立性
D动词,“到达”
【答案】本题选择:A
4、“群臣莫对”中“莫”的词性和词义是()
A副词,不
B副词,不要
C代词,没有谁
D名词,晚上
【答案】本题选择:C
5、"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里“贤”的文中义是() A贤能
B超过
C尊敬
D错过
【答案】本题选择:B
6、“称其仇,不为谄。

”中“称”的文中义是()
A称赞
B称量
C推举
D称职
【答案】本题选择:C
7、《战国策》流传到现在,其本子是经谁整理过的()
A向秀
B许慎
C班固
D刘向。

东师《古代汉语(三)16秋在线作业2

东师《古代汉语(三)16秋在线作业2

东北师范大学东师古代汉语(三)16秋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中“因”的意思是()A. 因为B. 顺着C. 根据D. 于是正确答案:2. "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中"悟"的特殊用法是( )A. 使动用法B. 意动用法C. 对动用法D. 为动用法正确答案:3.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中“其”的词性和用法或意义是()A. 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B. 语气词,表示反诘语气C. 代词,其中D. 代词,它正确答案:4. 古汉语中,“笑、哂”作为同义词,主要差异在于()A. 词义内容侧重点不同B. 语法功能不同C. 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D. 方言的不同正确答案:5. “去以六月息也”中“息”的文中义是()A. 休息B. 气息C. 呼吸D. 停止正确答案:6. 从本义发展衍生出来的词义是词的()A. 引申义B. 假借义C. 转义D. 变义正确答案:7.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中“旋”的文中义是()A. 旋转B. 凯旋C. 掉转D. 变化正确答案:8.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中“穷"的词义是()A. 生活困难B. 贫穷C. 仕途不畅D. 走到尽头正确答案:9.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中“户”的文中义是()A. 户主B. 人家C. 房门D. 窗户正确答案:10. 关于“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中的“瓠落”,说法正确的是()A. 连绵词B. 附音词C. 合成词D. 叠音词正确答案:古代汉语(三)16秋在线作业2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1. 下列句子里,有异体现象的是( ) ( )( ) ( )A. 謋然已解,如土委地B. 譆,善哉!技盖至此乎C. 适莽苍者,三飡而反D. 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正确答案:2. 下列句子中,含有连绵词的是( ) ( )( ) ( )A.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B.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C.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D.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

东师《古代汉语(三)16秋在线作业2

东师《古代汉语(三)16秋在线作业2

东师《古代汉语(三)16秋在线作业2东北师范大学东师古代汉语(三)16秋在线作业2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批大�s,导大�U,因其固然”中“因”的意思是() A. 因为 B. 顺着 C. 根据 D. 于是正确答案:2. \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中\悟\的特殊用法是( ) A. 使动用法 B. 意动用法 C. 对动用法 D. 为动用法正确答案:3.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中“其”的词性和用法或意义是() A. 语气词,表示委婉语气 B. 语气词,表示反诘语气 C. 代词,其中 D. 代词,它正确答案:4. 古汉语中,“笑、哂”作为同义词,主要差异在于() A. 词义内容侧重点不同 B. 语法功能不同C. 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D. 方言的不同正确答案:5. “去以六月息也”中“息”的文中义是() A. 休息 B. 气息 C. 呼吸 D. 停止正确答案:6. 从本义发展衍生出来的词义是词的() A. 引申义 B. 假借义 C. 转义 D. 变义正确答案:7.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中“旋”的文中义是() A. 旋转 B. 凯旋 C. 掉转 D. 变化正确答案:8.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中“穷\的词义是() A. 生活困难 B. 贫穷 C. 仕途不畅 D. 走到尽头正确答案:9.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中“户”的文中义是() A. 户主 B. 人家 C. 房门 D. 窗户正确答案:10. 关于“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中的“瓠落”,说法正确的是() A. 连绵词 B. 附音词 C. 合成词 D. 叠音词正确答案:古代汉语(三)16秋在线作业2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下列句子里,有异体现象的是( ) ( )( ) ( ) A. �f然已解,如土委地 B. �@,善哉!技盖至此乎 C. 适莽苍者,三�{而反D. 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正确答案:2. 下列句子中,含有连绵词的是( ) ( )( ) ( ) A.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B.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C.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D. 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

东师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18秋在线作业2-2答案

东师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18秋在线作业2-2答案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18秋在线作业2-2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8题,40分
1、清人俞宁世评()为“《国策》第一篇文字。


A《鲁仲连义不帝秦》
B《登幽州台歌》
C《长安古意》
D《冯谖客孟尝君》
【答案】本题选择:A
2、钟嵘《诗品序》“皆平典似道德论”语是()。

A边塞诗
B田园诗
C抒情诗
D玄言诗
【答案】本题选择:D
3、杨炯为“初唐四杰”之一,自云“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卢”指()。

A卢照邻
B卢汉卿
C卢致远
D卢可久
【答案】本题选择:A
4、《战国策》的成书体例与相同的是
A《国语》
B《左传》
C《吕氏春秋》
D《孟子》
【答案】本题选择:A
5、《孟子》属于
A寓言体
B论辩体
C语录体
D论述体
【答案】本题选择:C
6、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
A崔颢
B高适
C周邦彦
D李白
【答案】本题选择:C
7、《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
A佶屈聱牙
B情韵并美
C辩丽恣肆
D质朴平实。

东师大学古代汉语(2)18秋在线作业1-1答案

东师大学古代汉语(2)18秋在线作业1-1答案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2)18秋在线作业1-1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25分
1、《吕氏春秋》原书包括纪()
A12篇
B6篇
C8篇
D160篇
【答案】本题选择:A
2、“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中“渐”的意义是()
A逐渐
B湿润
C渐进
D浸泡
【答案】本题选择:D
3、《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其篇目依次是()
A7,15 ,11
B11,15,7
C7,11,15
D15,11,7
【答案】本题选择:A
4、“吾不忍其觳觫。

”中“觳觫”,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复音词
B一个连绵词
C两个单音词
D一个单纯词
【答案】本题选择:C
5、宋元等韵学家从舌音中又分出半舌音,从齿音中又分出半齿音,连同“五音”,就构成了音韵学上所谓的
A七音
B齿音
C牙音
D喉音
【答案】本题选择:A
6、率尔属于复音词中的()
A连绵词
B叠音词
C附音词
D合成词
【答案】本题选择:C
7、“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中“扶摇”词性是()
A动词
B名词
C形容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师范大学古代汉语(三)18秋在线作业2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30分
1、“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中“埴”的意思是()
A黏土
B模具
C容器
D制造
这道题选择:A
2、"率尔"属于复音词中的()
A连绵词
B叠音词
C附音词
D合成词
这道题选择:C
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中的“恢恢”属于()
A一个单音词
B一个复音词
C一个附音词
D一个偏义复词
这道题选择:B
4、在同义词辨析中,对“赐”和“予”两词的说明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般的给叫“赐”,有目的的给叫“予”,二者词义内容上不同
B“赐”用作动词时,可带宾语,“予”用作动词不能带宾语,二者有语法功能的不同
C用“赐”时含有等级观念,用“予”时则没有,二者有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的不同
D“赐”侧重于给具体的物,“予”侧重于给予抽象的帮助等,二者有侧重面的不同
这道题选择:C
5、本指词的本来意义,但操作概念指现代人们所能找到的有文献根据或字形根据的最古的意义的是词的()
A本义
B引申义
C假借义
D转义
这道题选择:A
6、“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和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中“比”的意思是()
A比较
B并列
C相接
D适合
这道题选择:D
7、“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其中“绝”的意思是()
A绝对
B直上穿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