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创新思路
方言类新闻节目的优劣势和发展前景

浅析方言类新闻节目的优劣势和发展前景【摘要】方言类新闻节目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电视新闻节目样式,它属于民生新闻的一个范畴。
主持人用地方观众耳熟能详的方式讲述民生,以轻松调侃的方式披露新闻,并以平民的视角对新闻加以评点。
浓厚的地方色彩和平民化的风格,成为方言类新闻节目赢得收视率的重要利器,然而这一特点也决定了其只能走小众化的道路,并且存在低俗化等问题。
本文以南方电视台的粤语新闻节目——《今日最新闻》为例,分析方言类新闻节目的特点,探究其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方言节目进行发展趋势和前景的探讨。
【关键词】方言类新闻;今日最新闻;受众;内容;主持人随着媒体竞争日益加剧、传媒市场进一步细分,一种新的电视节目形态——方言电视节目应运而生。
在全国性媒体和省级卫视的强势挤压之下,一些地方媒体为了争夺受众,以在传媒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纷纷利用自身的地方优势,打出“本土牌”。
1994年,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开播拉开了电视方言节目热播的序幕;2001年,杭州电视台《阿六头说新闻》开播,收视率额节节攀升;类似的节目在众多地方媒体相继“开花”,如湖南经视的《越策越开心》、山东齐鲁频道的《拉呱》、南京电视台的《听我韶韶》、广东电视台的《630新闻》、《今日关注》等。
2004年,广东南方卫视正式上星播出,是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国内唯一以粤语播出的卫星频道。
据统计,广东电视台的粤语新闻,平均收视率为9%~18%,是同时期普通话新闻最高收视率的10倍左右。
《今日最新闻》是南方卫视tvs-2于2009年全新打造的一档评论性粤语新闻栏目,以“同声同气自己人”的本土特色,主持人用幽默诙谐的粤语言语、市民化的视点,报道并评点身边发生的民生新闻。
自开播以来,《今日最新闻》一直位居广东新闻节目收视率的前列。
一、粤方言新闻节目《今日最新闻》的特点南方电视台tvs-2是国内唯一以粤语播出的卫星频道,其栏目《今日最新闻》2009年开播,短短几年就形成了自身报道风格,精心打造本土特色品牌,近年来收视率一直位居广东新闻节目的前列,在2011年,节目从原来的30分钟延长至45分钟。
电视方言类节目的优缺点论文

电视方言类节目的优缺点论文一、电视方言类节目出现的必然性电视方言节目是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主要定位,以地方语言为表达形式而推出的一类节目。
继重庆电视台的《雾都夜话》之后,电视方言节目逐步向全国各地蔓延并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发展态势。
湖南电视台的《越策越开心》、《一家老小向前冲》、《故事会》、《红胖子哈哈秀》等节目不但让观众津津乐道,同时也借由节目的高收视率捧红了主持人汪涵、马可以及本土相声演员奇志、大兵;而广州电视台的粤语新闻《新闻日日睇》、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上海电视台的方言情景节目《老娘舅》、福州电视台的《攀讲》等,这些节目的收视率都很喜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受众的收视取向也越发地多元化和专业化,电视媒介已经进入了“窄播”时代,面对的目标受众也从原来的“大众”走向了“分众”,进而再走向有着特定收视喜好的“小众”。
对于地方电视台来讲,集中精力办好特色频道和特色栏目成为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诉求点上,方言类节目作为电视市场细分的一个空缺,以一种新的节目形式充分满足了地方观众的收视需要。
此外,电视方言节目在内容上大多取材于当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平民化的节目内容为观众所喜闻乐见,易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和认同感;而富有地方特色、个性鲜明的主持人更是以一种“邻家小妹”或“邻家大哥”的亲切形象,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
因此,电视方言节目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就在情理之中了。
二、电视方言类节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优化方略电视方言节目发展到今天,引来了各界的质疑。
观察几种不同意见,我们发现目前电视方言节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可以从这些问题入手进行优化。
1.表达方式受到质疑,应予优化语言文字工作者认为,方言不利于推广普通话,在方言类节目一出现时就被质疑。
其实,这只是个节目比例问题。
也有语言学家认为,推广普通话和保存方言并不对立。
方言是地方生活方式、文化的重要载体。
有些描述地方风俗、特有文化现象的词语,只出现在该地的方言里。
论方言类节目的利与弊

方 言 播 报 节 目的 形 式 和 种 类 多 样 . 内容 更 是 复 杂 不 一 .但 是 不 管 节 目形 式 如 何 时 尚或 个 性 化 .如 果 缺 少 实 实在 在 的内容 , 那 最 多 只能 是 金 玉 其 外 . 观众 依 然 不会 买账 。 因 此 即 使 是 方 言 播 报 也 不 能流于形式 . 要 有 过 硬 的 内容 作 为 支撑 。 1 . 4方 言 节 目的发 展 如 今 信 息 时 代 的 一 个 重 要 特 征 就 是 媒 介激 烈竞 争 引 起 的 媒 介 资 源 的 相 对 过 剩 , 而 这种 相 对 过 剩 现 象 的根 本 原 因 在 于媒 体 内容 的 日益 趋 同 。如 今 在 新 闻 这 方 面媒 体 的 竞 争 很 难 做 到 信 息 源 的独 家 垄断, 而 在 一 些 新 闻节 目中 所 谓 “ 独 家 新 闻 ”也 只 有 在 报 道 方 式 上 追 求 个 性 以 寻 找 出路 。 2以 哈 尔 滨 电 视 台《 娱 乐 开讲 》 为例, 看 方 言 类 节 目的 表 现 形式 2 . 1 《 娱 乐开 讲 》 以轻 松 愉 快 的 节 目氛
3 . 1方 相 反 的结 论 。因 此 . 只 能 在 一 些 能 够 达 到 文化 自足 的 城 市 内推 出。 3 . 2 . 2方 言 类 新 闻 节 目 的 受 众 结 构 不 合 理 性 方 言 类 的 新 闻 节 目还 必 须 注 意 到 . 尽 管 现 在 这 些 类 型 的节 目大 都 有 着 较 高 的 收 视 率 ,但 仔 细 研 究 其 受 众 构 成 后 会 发 现 .这 些 人 大 都 为该 地 区 对 此 类 方 言 怀 有 深 厚 感 情 的 中老 年 人 , 也就是说 . 这 类 节 目的 发 展 前 景 到底 如何 ,还 是 很 难 预 料 的 。如 何增 强对 青 年 人 的 吸 引 力 , 培 养 青 年 人 的 观 赏 习惯 。是该 类 节 目为 延 长 其 生命 力所 必 须 面 对 的问 题 。 3 . 2 _ 3方 言 类 新 闻 节 目 容 易 导 致 外 地 人 对 该 城市 的排 斥 感 在 中 国 已经 是 推 行 市场 经 济 的 现 实 条件下 . 城 市 人 口的 流 动 性 越 来 越 大 , 各 地 区 的 人 融 汇 交 流 .也 同 样 带 来 了文 化 上 和 语 言 上 的 交 流 。 当 大 家 都 使 用 同一
当前方言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如 今方 言 电视 节 目作 为 一 种 原 生 态 文 化 和 新 的 电 视 节 目形 式 . 随 庸 俗 、 分 娱乐 话 的题 材 应 予 以舍 弃 。 过
着 省 级 上 星 台 的 增 多 在 全 国 已 呈 遍 地 开 花 、 火 如 荼 之 势 , 不 用 说 22 处理 好 方 言和 普 通 话 的关 系 如 更 . 在各 地 的地 方 台频 道 中。 言 电 视 节 目的 兴起 一方 面 丰 富 了各 地 的 电 方 作 为 大 众 传 播 工 具 的 电 视 被 视 作 推 广 普 通 活 的重 要 阵 地 无 可 厚 视荧 屏 , 近 了 电 视 台 和 当地 观 众 的 心 理 距 离 , 强 了参 与 感 和 互 动 非 。 是 , 拉 增 但 弘扬 主 旋 律 并 不 等 于 排 斥 多 样 话 ,即使 独尊 一 家 , 应 该 允 , 也 近 各 为 性 。 一 方 面 由 于 各地 一 哄 而 上 、 另 良莠 参 杂 , 不 可 避 免 地 出 现 了 一 些 许 百 家 争 鸣 。 年 来 , 地 媒 体 尤其 是地 方 广 播 电视 媒 体 , 了 丰 富 节 也
科技信息
。百家论剑0
S IN E&T C N OG F R AT O CE C E H OL YI O M I N N
21 0 1年
第1 7期
当前方言电视节 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 度 ( 阳广播 电视
【 摘 要 】 对 方 言 电视 节 目在 其 发 展 过 程 中存 在 的 种 种 问题 , 们 应 当采 取 多种 应 对措 施 , 求其 能 够 健 康 持 续 发展 , 电视 荧 屏 更加 绚 针 我 力 让 丽 多姿 , 加 充 满 魅 力 。 方 言 电视 节 目作 为 一 种 新 的 电视 形 态 , 的 成 长和 发 展 需要 电视 人 付 出更 多努 力 , 出存 在 问题 , 索 未 来发 展 之路 。 更 它 找 思 【 键 词 】 言 电视 节 目; 关 方 生存 ; 策 对
浅析方言类新闻节目的优劣与发展策略——以山东齐鲁频道的《拉呱》节目为例

、
方 言 , 方 言 , 一 方 之 言 。 中 国
幅 员辽 阔 , 民族众 多 ,南 北 东 西地 理 环 境 差 异极 大 , 因此存 在 多种 方 言 。现 在 一 般 分 为七 大 方 言 区 ,分 别为 :北 方方言、吴 方言 、湘 方言 、 赣 方言 、客 家 方言 、粤 方言 和 闽 方 言 … 。各大 方言之 间差 别较 大 ,交
顿是 不 容延 误 的 。
[ 关键 词 】 言类新 闻 民生 方
内容形式 ຫໍສະໝຸດ d i1 .9 9 jsn1 0 —6 1 .0 20 .2 o :03 6 /.s.0 2 9 62 1 .60 9 i
普 近 几年 来 , 方言 影 视剧 在 国 内 流 起 来相 对 困难 ,因此 国 家一 直 致 卷 而来 ,以至 于 引 发 了关于 “ 通 话 ” 与 “ 言 ” 的 大 讨 论 , “ 于 方 关 呼声很高 ,如 电视 剧 《 武林 外传 》、 力 于 普 通 话 的普 及 ,然 而 相 比起 “ 官
・t r gl t ' j中 『 【
浅析方言类撕闻节目的优劣与发晨策略
— —
以山东齐■频道 的 拉 呱 节 目为倒
【 要 】 方言类新 闻节 目是 群众喜 闻 乐见 的一种 节 I样 式 ,它是 民生新 闻的 摘 l f 变种 ,主持人 用地方观众耳 熟能详 的方言评述 民生 ,以轻松调侃 的方式披露 新 闻 ,以平 民视 点对新 闻加 以 简要评论 。 简单朴素 的话语 中透 露 出老百姓 的 生存 智慧和 处世 哲理 。然而在 光鲜 亮丽的外表 下 ,这 类节 目也暴 露 出了不 少 缺 点和不足 。为 了方言 类新 闻节 目的健 康稳定发展 ,采取一定 的措施 改革整
方言节目的“新瓶装新酒”——《我和你说》品牌栏目的创新体会

场 欧 债 危机 中所 受 的深 远 影 响 。 ( 者: 作 中央 电视 台驻 美 国洛 杉 矶 记者 站首 席 记者 )
这 些 问 题成 功地 将 话 题 的 方 向转 向 中 国 市 场 ,
责任编辑 : 振 胡
起初 , 我们只觉得这是一条挺有意思的趣闻 , 体现 了
对话。
使他们思考并且意识 到,欧债危机并不仅仅 在欧洲
各 国引发 多米 诺 骨牌 效 应 ,同样 正 在 影 响作 为世 界 经 济链 条 中重 要环 节 的中 国 。
了解 国际人上对于欧债危机 中世界与中国经济 关系的观点与评论并不仅仅在于 向国内受众传达欧
债危机中涉及 中国的要素 ,更重要 的是在国际传播
“ 形似” 么简单 , 那 而必须在母体 中经过充分 的培 育
和 酝 酿 ,新 节 目只有 积 累 到一 定 程 度 后 才 能 振翅 高
院, 一般 的采 写大多会用 “ 贪吃” 嘴馋 ” 或“ 的字眼来 形容 , 而在《 我和你说》 , 里 就会用上“ 头颈实细, 只想 食饥” 这种俚语 。 正因为《 我和你说》 有了这些俚语入
表示 ,希腊期待与中国加强航运和金融等领域 的合 作 。5月 2 9日, 万豪集 团董事会主席兼 C O约翰 ・ E 万豪在采访 中表示 ,中周旅游业在未来五年将会高 速增长 ,他对于中国经济特别是 中国旅游业的未来 表现出了极大 的信心。5 2 月 9日, 欧洲议会议 长布 泽克在 中国接受芮成钢采访时 ,也被 问及对中国的 期望 ,布泽克希望中国与欧盟之间建立起战略合作 伙伴关系 ,他表示此行正是为了加强双方 的沟通和
报 , 近 了 与 电视受 众 的距 离 。但 经 过 数 年 的历 程 , 拉
地方台方言类节目的价值分析

地方台方言类节目的价值分析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世界,要合作就要交流,合理有效的交流成为其中至为重要的环节。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高速发展,我们的社会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稳步提高。
众所周知,在我们国家人与人之间的通用语言即普通话,普通话三个字也在国人心中逐渐根深蒂固。
事实上,对于传媒界而言,这将是一柄双刃剑。
普通话的逐渐深入人心对于合作与交流将会是不可或缺的,而方言的存在及延续也将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着眼于传媒界,受众对于“喜闻乐见”的地方台方言类节目有了新的定义,曾经满足地方受众的地方台方言类节目是否还存在着?它们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它们是否有创新?它们将何去何从?关于地方台方言类节目的种种疑问都将是本文要研究讨论的问题。
标签:方言类节目; 语言特色;价值分析方言类节目的发展在早期八九十年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方言类节目,那时仅仅有粤语、闽南語等方言类节目,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各个地区也在竞相开创当地具体有特色的方言类节目。
其中,有些大型的具有鲜明地域性色彩的方言类节目在不断地优化改良的过程中已深入人心。
齐鲁电视台的《拉呱》,东北话的《东北一家亲》、山东话版的《水浒传》、重庆话的《雾都夜话》、陕西话的《都市碎戏》等方言类节目的竞相涌流,从省级电视台到县级电视台都不断出现的方言类节目,成为媒体节目中不可缺少的角色,也成为了电视收视率的有力争夺者。
方言类节目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方言鲜明的地域性色彩逐渐显现出不利于普通话的传播、表达形式上严肃性不强等缺陷,引起了相关管理部门的注意。
为了不失满足人们喜闻乐见的节目又要将节目做的更有规范化与严肃性,国家广电总局及相关省级的广播电视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整改政策,某些不符合规定的地方台方言类节目已经责令停播,而后继发展出的地方台方言类节目必须经过相关管理部门的审批,各级地方电视台都不得私自开办方言类节目,使得地方台方言类节目自此逐渐走上正轨并得到更好的规范化发展。
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原因、发展趋势及反思

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原因、发展趋势及反思【内容提要】本文从根本原因、依托、外部因素、内在动力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原因,预测了其发展趋势,并理性地看待因其出现而引发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原因发展趋势反思方言节目指各地媒体尤其是地方广播电视媒体以所在地区为目标市场、以区域性观众为主要定位、以方言这一独特语言为表达形式推出的节目。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在中国的娱乐类电视节目中或多或少有了方言的参与。
当时代的脚步迈入21世纪之后,方言类电视节目呈现勃兴之势。
比较典型的就是泉州电视台第四频道——闽南语频道的开办,它是首个经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准开办的方言频道,是以泉州方言节目为主、以闽南人文为特色、以“传承闽南文化,服务两岸乡亲”为宗旨的、中国大陆第一个全部采用闽南方言播出的电视综合频道和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构建中发挥独特作用的重要载体。
在这之前,也就是2004年8月,在中国国际广播影视博览会的主持下,(阿六头说新闻> (杭州西湖明珠电视台)、<生活麻辣烫>(重庆电视台)、<雾都夜话>(重庆电视台)和<越策越开心>(湖南经济电视台)等电视方言栏目就已入选“全国百佳栏目”。
这说明方言电视节目在很短的时间内满足了人们的收视需求,呈现勃兴之势,一度成为地市级电视台收视率的增长点。
那么,它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其发展趋势又如何呢?我们应如何理性地看待它在发展过程中引发的一些争议呢?笔者试从这三个方面对方言电视节目作一些探究。
一、方育电视节目兴起的原因1、受众需求是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在方言电视节目和普通电视节目同质的情况下,有方言背景的受众更倾向于收看本方言的电视节目(前提是那些节目质量比较高)。
一些研究者分析了方言节目存在的社会环境,认为方言节目活跃的地区大都具备经济发达、文化厚重而活跃、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生活悠闲而富足等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合理性及其创新思路试论方言电新闻节目存在的会理性及其创新思路文.李燕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在全国省级以下地方电视台风生水起,在收视率,广告收入,社会影响诸方面,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界,业界热烈肯定其对于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开拓与进步意义,同时,也对其存在的合法性,节目内容,}土会影响等方面有诸多批评的倾向.本文通过对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否定性评价的批驳和探析,进一步探求方言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方向及可能性. …一,对方言电况新闻节日质疑观点的辨析(一)在法理上,是否触犯国家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第一,对方言电视新闻节目的疑虑与批评,首先集中在其存在的合法性上,即质疑其违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国策.持这种观点的批评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J4修正)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条款出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O.O年)关于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的条款为依据,从根本上认定方言电视新闻节目直接触犯国家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从根本上质疑其存在的的合法性.关于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因为使用方言而违法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分析.首先,关于普通话与方言使用的法律规定.一方面,作为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修正),在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同时,并没有出现禁止使用方言的字样;另一方面,国务院在((批转国家语委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请示的通知(1992年1]月6日)中,明确指出推广普通话是为了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公民素质和工作效率;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也不妨碍各少数民族使用和发展本民族的语言.此外,即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也明确规定,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可以使用方言.毋庸置疑,现有的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均是经过省级广电部门批准,其使用方言不学8理覆立0 069 牵南孑方基学i 刊070能归于非法的范畴.可见,现有的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在符合法律,政策这一原则上,是没有问题的.这也是为什么在置疑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合法性的舆论环境中,还没有任何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因不合法而被砍掉的原因昕在.第二,关于普通话与方言使用的理论,历史与现实情况.首先,从理论角度看,普通话与方言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在很多时候二者互相借鉴,具有同一陛.譬如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因此,耶种关于方言俗不可耐,普通话高高在上的观点在事实上是站不住脚的;其次,从历史的角度看,自秦始皇书同文至今,中国文化上的大一统主要是通过书面语言即文字的统一而实现的, 而在口头语言方面,则一贯保持着官话为主,方言并存这样一种多元化语言生态,而这也是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所必然的选择;此外,从现实的情况看,推广普通话是社会发展,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需要,但方言也将长期存在,…如吕叔湘先生所说:你说话,我说话,会说方言,会说普通话,这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符合我国现阶段乃至今后较长时期的语言牛活实际的.(¨二)住节H内容l:,是否新闻价值不高,同质化倾向严重对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内容上的否定,主要集中在报道题材狭小重复,多以邻里纠纷交通事故,天灾人祸,刑事案件居多,报道趋于简单,庸俗,媚俗现象比较严重,电视画面血性暴露,新闻变成了腥性闻, 社会责任缺失等方面. 其实,新闻节目内容的编排,很大程度是围绕着新闻的价值属性展开的,而接近性作为新闻价值属性的重要组成之一,是任何新闻节目编排内容不能不考虑的因素,对于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则更甚. 就方言电视新闻节目而言,省级以下地市的空间限定,决定了其所编排的新闻内容在空间地域上的接近性,决定了其所编排的新闻内容必须要与受众的心理,情感距离上的接近性,决定了其所编排的新闻内容必须与受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另外,方言电视新闻节目从一出现就是以秉承民生新闻的传统而亮相于世人,因此,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新闻内容的具体,细小,接近恰恰是方言电视新闻节目的安身立命之本.在新闻事大同小异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有不同的报道角度,揭示不同的社会问题,多方面反映民众的需求,并因此避免新闻栏目同质化倾向. ()在社会影响J:,是否割裂族群,人为肜成信息孤岛和知识沟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用方言播报新闻,将导致信息不流通,无形中不懂方言的人获得重要信息的纽带被人为切断,不能满足所有受众的需要,从而使非方言人群被人为地排除在相关信息之钋,而由于这种信息获得上的不平等,将进而导致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人类进入电子媒体时代以来,信息不是贫瘠,而是泛滥,不是缺乏,而是过剩,受众获得信息的主动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嘭胀. 亳不夸张地说,只要受众愿意,任何信息均可以获得,关键是受众自身对于相关信息的关注程度.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有以信息产品过剩而注意力稀缺为重要特征的注意力经济..那么,就所谓方言电视新闻节目会人为导致信息孤岛和知识沟的指责来看,受众如果有获取相关信息的需要,可以轻易从其它途径获取.而且,由于大多配以字幕,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在事实上已经成为新移民掌握当地方言,融入当地文化,获知更多当地文化信息的途径.譬如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六点半新闻报道》(粤语),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630新闻》(粤语),广州电视台《新闻曰日睇》(粤语)已经和粤语电视剧等一起, 业已成为新移民学习粤方言,融人粤文化圈的桥梁和纽带二,方言电视新闻节日的创新与发展方言电视新闻节目的产生就是在20世g890年代以降,中国四级办电视的机制改革之际,城市地方电视台的突围之举.但是目前,由于上级主管部门政策支持上的不明朗,再加之方言先天具有的排他性,以及在新闻内容选择上存在的碎片化和同质化倾向,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在近几年也面临不少的难处和问题. 因此,方言电视新闻节目要进行创新与变革,才有出路.具体来说应该包括以下方面:第一,科学的定位与重新定位.所谓定位,是指你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如何独树一帜.方言电视新闻节目最先开始的定位,被笼而统之的概括为用本地方言土语进行新闻报道.即在内容上承民生新闻之绪, 在形式上采取方言.可以说,正是这种定位造就了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辉煌. 但是,为了生存,也为了避免我们称之为'未来冲击'的形势,每个人都必须拥有比过去更无限的适应性和能力.电视新闻节目也概莫能外,必须进行动态的重新定位,即应该根据媒介竞争形势的变化,通过某个概念,使受众在头脑中形成关于节目的概念.就方言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其最初定位就有模糊不清之处.严格来说,基于从信息传播者向受众传播信息在语态上的不同,更基于这不同所体现的传播活动主体由信息传播者向受众历史性转换,所带来传播活动的本质变化.具体来说,用本地方言土语进行新闻报道的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可以被区分为传统的播新闻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和新兴的说新闻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前者如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630新闻,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六点半新闻报道,后者如杭州1电视台西湖明珠频道阿六头说新闻》,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今日关注.播与说二者之间的本质不同,必然带来节目定位, 新闻内容的取舍与编排方式的迥异.譬如,{630新闻》,今日关注同为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的民生新闻节目,但栏目的内容,风格和受众定位不同,形成了各自的栏目特点,彼此不可替代,都能取得各自的成功.因此,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发扬自身的节目特色,实现科学动态的定位. 第二,妥善处理与受众的关系.有批评家认为, 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在与目标受众的关系上,由于采取了方言这样一种先天具有亲近性的传播媒介,近乎有一种媚众的倾向,从而对其新闻事实的客观性与真实性采怀疑态度.《阿六头说新闻的制片人翁晓华曾经说,由于方言节目天然的贴近性,它在做新闻时必然会有一些亲近观众的形式,而这种形式一旦把握不准,很容易被抓住把柄,将方言节目打为另类,最终失去生存的机会.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对于播新闻的方言电视新闻节目, 如香港无线电视翡翠台《六点半新闻报道,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630新闻》,基本上还是保留了传统新闻播报的特点,传播主体与受众保持了一定距离; 其次,对于说新闻的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如阿六头说新闻,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今日关注, 传播主体与受众确实是保持了比较近的心理距离.那么,为了保持新闻的真实性,可信性与客观性,说新闻的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在与受众的关系上,一方面,要保持心理距离上的接近,另一方面,在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判断上,必须持公正客观的态度. 第三,坚持内容为王.有一种观点认为,方言电视新闻节目之所以收视率高,完全或者很大程度上靠的是方言.但实际情况是,电视新闻节目成功的主要因素,不在于它采取普通话,英语,阿拉伯语或是其它语种,一如凤凰卫视的新闻节目,在粤语为主流的香港文化圈中,以普通话为媒介,亦然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和广泛影响,其中居于决定地位的,断乎不在语言,而在内容.单纯用方言不能提高新闻节目的水平……节目的卖点还在于新闻的选择上.因此, 一方面,对于播新闻的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在新闻内容的选择上,必然要向硬新闻,即对听众来说最重要,对人们生活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新闻事实倾斜.(另一方面,对于说新闻的方言电视新闻节目,宜多考虑软新闻,即不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却能激起受众的反应,所报道的总是那些'之最':最先,最后,最快,最慢,最大,最贵的新闻事实..最后是内容选择的本土化,这既包括对本地信息的深层挖掘,同时还包括对外地信息的本地化解读,从而使新闻事实不仅关系民生,还关系国计.总而言之,不论是播新闻还是说新闻,都应该能够使受众通过方言电视新闻节目,达到监视环境,传承文化,联系,娱乐等作用中之一项或多项,才能获得观众持久的关注与认可. 第四,其它方面.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方言电视新闻节目还可以通过打上字幕的方式,使其成为非方言区受众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一如美国节目{SeasameStreet~(《芝麻街》)所达到的成就.广东省内播出的粤语新闻节目几乎都打上了字幕,成为外地来粤的观众学习粤语,了解广东的平台,对广东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方言电视新闻节目是历史的产物,是2O世纪90 年代以降,中国广电机制改革引发地方电视台探索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包括电视媒介在内的当代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在以传播主体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的历史性渐变中的客观要求.尽管在其合法性, 节目内容,社会影响诸方面多少存在争议,但它毕竟不失为充满创造力的突围路径之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理由反对妖魔化方言电视新闻节目的倾向,有理由为方言电视新闻节目的存在和发展鼓与呼注释:(1)邵培仁,李雯:《语言是桥也是墙——对方言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疑虑与拷问》,《杭州师范学院,2004年第5期.(2)于松明:《地市电视台方言新闻节目浅论》,《东南传播》,2008 年第7期.(3)黄晓钟,杨效宏,冯钢主鳊:《传播学关键术语释读》,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88第1版,第192页.(4)[美】里斯,特劳斯着,王恩冕,王少蔚译:《定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3页.(5)王鸳珍:《方言播报新闻高收视率的冷思考》,《当代传播》,2005年第6期.(6)[美1A托夫勒着:《未来冲击》. (7)《今日晨报》,2004年1O月27日.(8),(9)【英]鲍勃富兰克林等着:新闻学关键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25,328页. 作者单位责任编辑广东电视台谢江林学理审视一.饕.3粤Pepentj希∞\00z00~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