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系毕业论文范文.doc
关于临床医学的论文范文

关于临床医学的论文范文关于临床医学的论文范文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
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展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绘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下面是临床医学,请参考!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类的研究生教育在为国家医疗卫惹事业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不可或缺。
当今世界的医学教育正在进展着重要变革,传统医学的培养形式很大程度上限制研究生科研才能培养,不能从根本上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
1.1研究生科研才能培养的重要性xx年7月中旬,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强调研究生课程,对研究生实行严格的中期考核和论文审核制度,加大淘汰力度[1]。
这说明教育部已经把进步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到重要位置。
次年,教育部再次印发《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视体系建立的意见》再一次强调研究生教育质量问题。
1.2研究生科研才能培养的必要性医学科研是临床医学开展的力量源泉[2]。
高等医学院校和医疗科研机构医学师资和从事根底或临床根底研究的研究人员是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人群,需要掌握全面的医学理论且拥有创新科研才能[3]。
但大多数人在毕业后实际上进入各级医疗机构从事临床工作,并没有学以致用,缺乏临床知识的积累,仅仅具有各种根底实验经历,对于其开展是不利的[4]。
只有将临床理论和根底实验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用根底研究进展实验,再将实验结果用于临床印证,形成良性循环,才能进展更为深化的研究,成为一名有竞争力的医学研究生。
2.1培养研究生科研意识1)培养诚信意识。
近几十年,我国科研数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学术造假、论文剽窃等学术不端现象频繁发生[5]。
对于研究生的诚信教育已刻不容缓。
严谨的学风建立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力保证,我校积极配合中国科协深化推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立宣讲教育,对新生开展学风道德专题教育,让研究生在进入科研的第一天就树立诚信荣耀、造假可耻的意识。
2)培养创新意识。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文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通⽤9篇) 充实的⼤学⽣活即将结束,我们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毕业论⽂是⼀种⽐较正规的、⽐较重要的检验⼤学学习成果的形式,来参考⾃⼰需要的毕业论⽂吧!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通⽤9篇),仅供参考,欢迎⼤家阅读。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篇1 【摘要】⽬的:研究临床医学中的检验技术⽅⾯的质量管理,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法:根据收集某院的相关资料,选定500例患者接受检验,通过检验所得出的数据分析检验技术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结果:在500例接受检验的患者当中有50例患者的检验报告都出现了误差,占据了检验⼈员的10%。
结论:⽬前状态下我国的临床医学中的检验技术还存在着问题,导致患者检验结果的不准确,这主要是由于医院的质量管理⼯作不到位,医院⽅⾯需要积极完善管理⼯作,避免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烦。
【关键词】临床医学;检验技术;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平的提⾼,科学技术也不断的进步,医疗技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得到了发展的机会,从⽽不断的⾰新各项技术。
临床医学当中的检验技术也是不断完善的技术之⼀,⽽医疗设备以及技术的⾰新为临床医学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如今,临床医学当中,患者经过诊断和检验,医⽣已经不需要⼿动撰写检验报告,⽽是通过仪器直接获得检验报告单。
检验结果将成为医⽣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因此,临床医学中的检验技术⾮常重要,医院也需要重视检验技术的质量管理。
1、准备⼯作 笔者从过去医院所接收的临床医学检验中选出共500例的患者,并查询其检验结果。
经过⽐对,在500例患者当中,其检验结果存在细微的误差,当中有50例患者的检验报告都存在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这种误差的⼏率占据了总数的10%。
这些患者的年龄不⼀、性别也不同。
其中男性患者有23例不符,⽽⼥性患者则有27例不符合检验结果。
患者的年龄差距也⽐较⼤,最⼩的患者年龄只有16岁,⽽最⼤的患者年龄也已经66岁。
成人大专临床毕业论文 范文(12篇)

成人大专临床毕业论文范文(12篇)篇1:大专临床毕业论文[论文关键词]叶酸;高半胱氨酸血症;相关疾病;临床研究;疗效[论文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叶酸的研究不断深化,综合国内外一些临床研究资料,证实了叶酸除了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外,还有许多新的用途,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药物。
叶酸(Acidum Folicum)是由喋呤啶、对氨基苯甲酸和谷氨酸等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广泛存在于动植物食物中,尤以酵母、肝及绿叶蔬菜中含量较多。
现将叶酸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1 对端粒酶在萎缩性胃炎中表达的影响WHO将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定为胃癌前期状态。
端粒酶是多种肿瘤(包括胃癌)的共同标记物。
叶酸因能抑制端粒酶的活性而逆转CAG阻断胃癌的发生。
王实等报道,将SD大鼠随机分四组:对照组(正常饲养)、模型组、叶酸组、生理盐水组。
模型组是以乙醇、去氧胆酸钠、氨水灌胃建立CAG模型。
叶酸组是在造模同时以O.5/μg/ml的叶酸溶液(5mg·kg-1·d-1)灌胃。
生理盐水组灌以等容量生理盐水。
该实验结果表明叶酸对CAG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叶酸组的TERTmRNA 的阳性率为11%(1/9),而模型组的TERTmR-NA的阳性率为40%(4/10),其中“+”占22%(2/9),“++”占20%(2/10),表明叶酸对TERT 激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据此推测叶酸防治CAG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端粒酶活性有关。
2 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叶酸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
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叶酸能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Bellamy等在18例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健康人中证实叶酸能明显提高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而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改变。
同时,叶酸还降低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从12.1±7.4降至8.7±2.5mmol/L。
Doshi等对3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
临床 医学毕业论文-范文

结业论文之迟辟智美创作论文题目:探讨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急性治疗及预防专业:临床医学姓名: XXX学号: XXXXXXXX教学点:联系方式探讨并发急性心力衰竭的剖宫产术后病人的治疗与预防摘要目的针对孕足月的产妇,在经产道分娩有难产因素或其他因素时,选择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患者,进行探讨术后并发急性心衰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对10例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10例中,8例妊高征心脏病,占80%,2例围生期心肌病,占20%.10例中均有分歧水平的低卵白血症和轻度贫血,输液量每天在2000~3100ml.结论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主要原因是妊高征心脏病、过量的输液,在预防上有重要意义.合理治疗,疗效满意.关键词: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预防;合理治疗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Post Cesarean section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Abstract: objective to full-term parturient with vaginal delivery, dystocia factor or other factors, choose cesarean section patients,discusses the cause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acute heart failure after opera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records of 10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Results of 10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8 cases of 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 heart disease, accounting for 80%, 2 cases of 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 accounted for 20%. In all 10 cases of hypoalbuminemia in different degree and mild anemia, transfusion quantity every day in the 2000 ~ 3100ml. Conclusion the main causes of cesarean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is the infusion of heart disease, an excess of PIH,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in the prevention. Reasonable treatment, curative effect satisfaction.Keywords: the cesarean section complicated with acute heart failure; prevention; treatment 在现代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剖宫产手术在基层医疗单元普遍广泛开展,术后并发急性心衰的病例其实很多见,术后的平安不成忽视.现将我院2008~2012年妇产科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转入内科治疗的10例病人形故意衰的原因、防治办法,进行临床分析,陈说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2009~2013年妇产科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转入内科治疗的10例患者均经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年龄21~28岁,平均24.5岁.急性心衰的严重水平用KilliP分级,Ⅱ级8例,Ⅲ级2例.2 方法病因 10例患者均为妊娠足月剖宫产后病人,其中妊高征心脏病8例,诊断符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心脏病诊断[4],占80%.围生期心肌病2例,诊断符合十二版实用内科学围生期心肌病诊断标准,占20%.10例患者均有分歧水平的低卵白血症和轻度贫血,术后每天输液2000~3100ml.临床暗示10例患者入院时均有原发病的相应暗示外,尚有心悸、活动后呼吸困难、全身水肿,心率110~140次/min,双肺底啰音.术前经过强心、利尿、解痉、扩血管等处置,临床症状控制后进行剖宫产手术,术中无一例呈现急性心衰.术后9例患者均有呼吸困难,危坐呼吸、烦躁不安、年夜汗、面色苍白、咳嗽、咳泡沫样痰,1例呈现年夜量泡沫样痰,双肺均有喘鸣音.9例肺部中下肺野有湿性啰音,1例满肺啰音.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心率120~160次/min.剖宫产后24h时发病7例,48h发病3例.实验室检查 10例患者均经心电图、X线胸部拍片、超声心动图检查.心电图示:10例均有S-T、T异常改变及窦性心动过速,8例有左室肥厚.X线胸片示:10例均有心影增年夜,蝴蝶形年夜片阴影,由肺门向周围扩散,胸腔积液1例.治疗及转归 10例患者均给予高流量吸氧、半卧位、双腿下垂,控制输液量每日1000ml之内.9例静注吗啡3~5mg,速尿40mg静推利尿,毛花苷丙0.2~0.4mg加管.血管扩张剂均选用硝酸甘油静滴,以及氨茶碱、营养心肌等治疗,无输血及弥补白卵白,在48~72h心衰基本控制.住院10~14天后10例患者自觉症状全部消失出院.3 结果我院2008~2012年妇产科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转入内科治疗的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10例中,8例妊高征心脏病,占80%,2例围生期心肌病,占20%.10例中均有分歧水平的低卵白血症和轻度贫血,输液量每天在2000~3100ml.经治疗后均痊愈.4 讨论剖宫产后并发急性心衰的原因妇女受孕后由于雌激素、黄体酮(孕酮)和醛固酮等分泌增加,引起水钠潴留;催乳素、黄体酮则安慰红细胞生成,增加红细胞量.故孕妇的总循环血量比正凡人多.一般于妊娠6周起血容量逐渐增加,在妊娠32~34周左右达高峰,并继续到足月,平均增加50%[1].水钠潴留间接增加心脏负担.剖宫产后1~2天内虽有手术时失血,但产后早期72h内,由于子宫胎盘-循环停止和子宫的缩复使年夜量血液从子宫进入循环中,同时由于解除妊娠子宫的压迫,下腔静脉回流增加,以及妊娠期潴留的水分亦进入循环中,使血容量增加15%~25%.血液进一步稀释,利尿作用增强.此期间心脏的负担加重,心搏出量可增加35%,正常产妇可以耐受.而有心脏病患者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循环血量在产后2~6周才华逐渐恢复正常[2].在产褥期最初3天,是患有心脏病产妇最危险的时期.12例剖宫产并发急性心衰的病人中,8例是妊高征心脏病,占%,占第一位.其次是围生期心肌病.均系妊娠期特发性疾病,有心肌损害、心功能不全、血容量增多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同时有分歧水平的低卵白血症和轻度贫血.但在治疗中均未输血及白卵白,以纠正心衰等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低卵白和贫血不是构本钱组疾病急性心衰的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剖宫产后过量的输液,每日达2000~3100ml,因为一般认为妊高征心脏病剖宫产术时术后,每天静脉补液量限制在1000ml之内[2].围生期心肌病术后应注意输液量和速度[2].由于较年夜量输液,患者血容量剧增,造故意脏容量负荷进一步增加,诱发急性心衰.总之在以上众多原因中,过量输液是诱发急性心衰的主要原因.急性心衰的治疗4.2.1 体位患者取半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使下腔静脉回流减少.4.2.2 吸氧立即高流量鼻管给氧,对病情特别严重者应采纳面罩呼吸机继续加压给氧.4.2.3 解除诱发因素严格限制过快过量输液.4.2.4 镇静静脉注射3~5mg吗啡,可迅速扩张体静脉,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左房压力,还能减轻烦躁不安和呼吸困难,降低周围动脉阻力,从而减轻左室后负荷,增加心排血量.皮下或肌内注射在周围血管收缩显著的病人不能保证全量吸收.围生期心肌病一般使用安宁、防止使用吗啡.4.2.5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可迅速降低肺楔嵌压或左房压,缓解症状的效果显著.有学者认为血管扩张剂的应用使妊高征心衰低排高阻型转为高排低阻型,本组11例妊高征心脏病心衰,血管扩张剂均选用硝酸甘油取得显效,故尤其适用于妊高征心衰.静脉滴注的开始剂量为10μg/min,在血压测定监丈量上,每5min 增加5~10μg/min,直至症状缓解或收缩压下降至90mmHg或以下,继续以有效剂量维持.4.2.6 利尿剂静脉注射呋塞米40mg,于2min推完,10min起效,4h后可重复给药.本药有静脉扩张作用,有利于肺水肿的缓解.4.2.7 其他辅助治疗(1)静脉注射氨茶碱0.25g用50%葡萄糖40ml稀释,15~20min推完,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减轻呼吸困难,增加心肌收缩,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肺动脉和左房压.(2)洋地黄制剂:对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引起的肺水肿有显著效果.洋地黄减慢房室传导使心室率减慢,从而改善左室充盈,降低左房压.静脉注射毛花苷丙0.6mg,地高辛0.75mg,一周内用过地高辛者则宜从小剂量开始.国内妇产科医师传统上把洋地黄作为妊高征心脏病的主要药物,主张迅速洋地黄化,可用西的兰(毛花苷丙)0.4mg加50%葡萄糖20ml静脉缓慢推完.2~4h 后,可再静注0.2~0.4mg,用量达1mg左右,心衰可基本控制.(2)目前内科领域已将洋地黄作为急性心衰的辅助药物.笔者治疗8例妊高征心脏病心衰,亦未作为主要药物.总量均未到达1mg,取得了良好效果.(3)高血压性心脏病引起的肺水肿,静脉滴注硝普钠,用法:15~20μg/min开始,每5min增加5~10μg/min,直至症状缓解,或收缩压降低到100mmHg或以下.有效剂量维持到病情稳定.(4)伴低血压的肺水肿患者,宜先静脉滴注多巴胺2~10μg/(kg·min),坚持收缩压100mmHg,再进行扩血管治疗.乌拉地尔为α1受体阻滞剂通常静脉注射25mg,如无血压明显降低,可重复注射,然后予50~100mg液体中静脉滴注维持,速度为0.4~2mg/min,根据血压调节滴速[1].我们以为对剖宫产术后急性心衰的预防我们要做到(1)必需熟练掌握孕妇产前产后血容量增加的生理学基础知识.(2)围生期心脏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注意补液量及速度.(3)妊高征心脏病剖宫产术后补液量限制在1000ml之内,输液速度不容易过快.(4)正确处置妊高征,防止呈现妊高征心脏病.参考文献[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书社,2008,1602;1333.[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书社,2010,283;382;477.[3]林建华,林其德,洪素英.妊娠合并心脏病256例临床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35;338-341.[4] 梁娟,李维敏,王艳萍,等.2005-2012年全国孕产妇死亡变动趋势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25{J}5;275-260.[5] 王东红,孙丽君.现代妇产科进展,2011,20(11);873-876.。
医学论文范文_临床医学毕业论文5000

医学论文范文_临床医学毕业论文5000医学论文范文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定位和活检【摘要】目的: 研究宫颈癌前哨淋巴结的定位活检方法,探讨前哨淋巴结对盆腔淋巴结状态的预测价值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早期宫颈癌患者31例,术前宫颈癌周注射亚甲蓝,次日行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蓝染的淋巴结即为前哨淋巴结,分析前哨淋巴结(SLN)在盆腔的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 SLN识别率为84%(26/31),SLN对盆腔淋巴结状况预测的灵敏性为86%,准确性为96%;假阴性率为14%. 影响SLN识别率的相关因素为肿瘤直径及术前治疗. 结论: 使用亚甲蓝识别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技术是可行的,但其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要多中心、大样本病例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关键词】宫颈肿瘤;前哨淋巴结;亚甲蓝 0引言广泛全子宫切除加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是早期宫颈癌手术的标准术式,但资料显示I和II期宫颈癌患者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16%和24.5%~31%,腹主动脉旁转移率分别为0~2%和1%~19%[1]. 对大部分盆腔淋巴结无转移的患者而言,不仅经历了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同时承受着因行系统淋巴清扫术可能引起的并发症风险. 故早期子宫颈癌行淋巴清扫术的价值长期存在着争议. 随着肿瘤治疗愈来愈强调个体化原则,如何避免过度治疗,重视生活质量,恰如其分地实施淋巴结清扫术,成了肿瘤治疗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前哨淋巴结(SLN)研究在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等癌瘤治疗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宫颈癌SLN的研究亦逐渐展开. 我们使用亚甲蓝作为示踪剂,通过对31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探讨其检测宫颈癌SIN的结果,分析SLN在盆腔的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其在SLNB中的临床意义.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20xx08/20xx12在我院手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31例,术前均经病理活检确诊、身体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盆腔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拟行宫颈癌根治术(广泛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据FIGO(2000)分期标准为宫颈癌Ⅰb1Ⅱb期,其中I期23例,Ⅱa期7例,Ⅱb期1例;年龄31~62(中位44)岁. 鳞癌28例,腺鳞癌2例,腺癌1例. 其中术前行后装放疗9例. 1.2方法示踪剂用亚甲蓝(北京永康制药厂). 术前当日清晨,取膀胱截石位,暴露及消毒宫颈,用亚1甲蓝共2~4 mL分4点分别注射到宫颈瘤周,注射深度为0.5~1.0cm. 注射后90~120 min常规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术中观察淋巴结是否蓝染,蓝染淋巴结为SLN. SLN及其他淋巴结分开常规行石蜡切片病理检查. 参照美国Louisville 大学SLN活检术评价标准. SLN阳性:SLN有转移;SLN阴性:SLN及NSLN均无转移;假阴性:NSLN有转移,而SLN无转移. 灵敏性计算方法为(SLN阳性病例数/盆腔淋巴结转移病例数)×100%;准确性计算方法为[(SLN 阳性病例数+SLN阴性病例数)/SLN识别病例数)]×100%;假阴性率计算方法为(假阴性病例数/盆腔淋巴结转移病例数)×100%[2]. 统计学处理: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SLN的检出率及其相关因素在31例患者中26例成功检测到SLN,SLN识别率为84%(26/31). 26例患者共检出SLN 59枚,每例1~5(平均2.3)枚. 其中1枚者5例(19%),2枚者14例(54%),3枚以上者7例(27%,表1).表1宫颈癌31例临床资料和SLN检出结果 2.2SLN的分布26例识别SLN 的患者中9例来自1侧盆腔,其余17例分布于双侧盆腔. SLN 主要分布在髂内和闭孔,分别是左闭孔组14例(23.7%),右闭孔组12例(20.3),左髂内组10例(16.9%),右髂内组11例(18.6%),左髂外4例(6.8%),右髂外5例(8.5%). 左髂总2例(3.4%),右髂总1例(1.7%). 2.3术中发现和术后病理的符合率术后病理提示共有盆腔淋巴结转移7例,占19%,其中SLN阳性者6例,SLN阴性19例,假阴性即NSLN有转移,而SLN无转移者1例. SLN对盆腔淋巴结状况预测的灵敏性86%,准确性96%;假阴性率14%. 2.4SLN 检测的副作用和并发症本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 内尿液均呈淡蓝色,此外未发现感染、过敏等相关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3讨论 SLN的概念最早于1977年提出. 当时Cabanas在阴茎背侧进行淋巴造影时发现了发生肿瘤转移的“第一站”淋巴结. Cabanas将此种淋巴结命名为前哨淋巴结. 并提出通过SLN活检可了解整个淋巴引流区域的肿瘤转移情况.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型生物活性染料的问世及核医学技术的发展,SLN活检的临床研究在乳腺癌、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和外阴癌等浅表恶性肿瘤方面已逐渐成熟,尤其是乳腺癌10年内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其SLN检出率现可达90%~100%,假阴性率为0~10%. SLN正在被推广到大肠癌、肺癌以及头颈部鳞癌等领域,其应用价值在宫颈癌的研究已有5年余的历史[3],国内外2的临床医生正在探索SLN活检取代盆腔淋巴结无转移的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这是当今临床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 目前SLN活检方法有3种:染料法,核素法和联合法. 这3种方法的检出率依次提高. 但核素法设备要求较高,操作较复杂,且放射性污染的特点限制了其临床上的广泛使用. 相对而言染料法简单实用,无放射污染,无需特殊设备,易于推广我们采用美蓝作为染色剂,早期宫颈癌的SLN识别率为84%(26/31),该结果与Di Stefano等[4]报道相似. 我们发现局部肿瘤直径≥4 cm的宫颈癌患者其SLN检出率为63.6%,远低于肿瘤直径<4 cm者的95.0%检出率. 该结果与Malur等[5]的报道相符. 在国际多项研究中,SLN 主要分布在骼内、外及闭孔区,宫旁SLN 占很小比例. 我们共取得SLN 59枚,主要分布在髂内和闭孔,其中无1枚宫旁淋巴结,分析原因,可能与宫旁淋巴结体积较小,且解剖位置靠近宫颈,手术当中通常不单独分离,病理检查也容易忽略及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6]. Altgassen等[7]使用稀释5倍的专利蓝作为示踪剂,与未稀释的专利蓝组相比,宫旁SLN识别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也将尝试使用稀释染料注射来获得宫旁SLN.3。
临床医学类毕业论文范文

临床医学类毕业论文范文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病人及家属的自我保护法律意识不断加强,使临床医学学生动手操作机会越来越少。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临床医学类毕业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临床医学类毕业论文范文篇1浅谈临床医学的问题与前景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是我国对医疗器械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实施全面管理的基础。
根据国家对医疗器械一词的定义可知,医疗器械涵盖了现代医学在人类疾病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所使用的全部工具和辅助设施(包括各种医疗设备、手术器械、医用耗材、体外试剂、病房用具和医疗工程)。
医院作为医疗器械的使用者,同时对医疗器械的管理也肩负了十分重要的任务。
随着人类对健康保障要求的提高,现代医疗器械的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导致医院在用医疗器械的数量和种类随之急增;同时,由于医疗器械的生产、使用、维护、维修、管理和质量控制等越来越复杂,故这一管理任务必须由医院的某个职能部门来实施,也就是日常所说的“维修科”、“器械科”或“设备科”等;目前,我军正式改称“医学工程科”。
由此不难看出该部门有了自己的学科建设方向,即“临床医学工程学”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医学工程科发展的现状和必要性。
关键词:医学工程;医院管理;器材管理与维修1医学工程科的现状1.1医疗器械的种类和数量增多各医院年度设备采购经费逐年递增说明了这一点,例如国内某医院从1987年设备采购经费仅600万元左右,到2007年则高达6000多万元。
1.2医疗器械的复杂性增加表现为材料、生产工艺、维护和维修复杂;评估选型和采购决策困难;计量和质控要求严格,否则,医疗质量难以保障。
1.3学术和管理界已高度重视该学科2002年11月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姜远海主编的《21世纪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一书;2007年1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了由杨虎主编的《临床医学工程教程》一书;同年,中国医学考试网公布了《2007年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专业考试大纲》[内容包括:(1)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自然科学基础知识);(2)相关专业知识(管理基础知识、专业英语和计算机基础);(3)专业实践能力;(4)专业知识(医疗设备知识和医疗设备管理)]。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随着整体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实验室检查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临床医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篇1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抑郁症是目前社会人群常见症状,现代人精神压力不断加大及竞争日益激烈,使抑郁症成为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不断上升。
多数抑郁症患者表现为情绪持久性低落,活动力减退,认知迟缓,个别患者悲观、厌世,甚至出现自杀轻生以及危害他人生命安全的行为。
因此,必须重视抑郁症临床治疗,而选择正确合理抗抑郁药物则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以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予以度洛西汀治疗,其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5例均为2013-04-2014-10到我院就诊的抑郁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0版》[1]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男40例,女45例;年龄24~64岁,平均(42.7±2.7)岁;按照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可进行对比(P>0.05)。
1.2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无药物禁忌证;排除双相障碍,伴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恐惧症;无精神病药物依赖或药物滥用;无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参与研究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方法对照组患者每天服用20mg帕罗西汀(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133084),疗程6周。
治疗组患者初始每天口服20mg度洛西汀(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055),1次/d;根据患者症状及耐受量,逐渐增加药物剂量至60mg,1次/d,疗程6周。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密切注意患者精神状况及治疗效果,失眠者必要时使用阿普唑仑、劳拉西泮。
1.4评价指标采取zung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患者抑郁状况进行评估,以百分制计算,分数超过52分则为抑郁[2].1.5疗效判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于6周后进行评估,痊愈:HAMD评分≤7分;有效: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50%以上;无效: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程度低于50%[3].1.6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此次研究数据,计量资料(x±s)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临床专科毕业论文六篇

临床专科毕业论文六篇临床专科毕业论文范文1一、“双轨合一”讨论生培育模式的背景专业学位讨论生教育是依据社会特定职业领域需要,培育专业力量较强、职业素养过硬、能够在实际工作发挥制造性的高层次、应用型特地人才而设置的。
2021年以来,我国大力进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讨论生教育,并逐年扩大招生规模。
2021年,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看法》(教高[2021]6号),明确了构建“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育体系”作为全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工作的重点。
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推动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及中医专业学位讨论生考试招生改革的实施看法》(教学[2021]5号),针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讨论生培育要求和临床医生职业特点,全面改革考试内容,促进科学选才。
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讨论生指导性培育方案的通知》(学位[2021]9号)(以下简称指导性培育方案),明确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讨论生的培育目标与要求等十一条指导性看法。
自2021年起,全部新招收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讨论生,培育方式需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进行,达到培育单位学位授予要求按期毕业的讨论生可以同时获得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硕士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即“四证合一”,实现了临床医学人才培育机制改革的重大突破与创新,实现了讨论生学历与力量协同进展。
二、“双轨合一”讨论生教育的实践1.招生和资助政策改革与实践。
我校于2021年取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2021年首次招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讨论生。
以往专业学位讨论生招录标准偏低,除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可申报外,临床医学成人本科和高职高专毕业,甚至非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也可申报。
我校于2021年9月确定的首届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讨论生招生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其中包括了本科考生和同等学力考生,在录用结束后(2021年6月)国家公布了《关于推动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及中医专业学位讨论生考试招生改革的实施看法》,根据要求,纳入规培范围的应为全日制高校本科毕业生且获得学士学位的考生,因此当年已录用的1名同等学力考生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6月的《关于对2021年录用的不符合报考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资格本科学历要求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讨论生培育工作处理看法的通知》转为根据学术学位讨论生培育方式培育,毕业时仅能获得毕业证和学位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论治:慢性咽炎姓名:aa 专业:临床医学班级:111 学号:1112. 摘要:慢性咽炎是常见病, 虽不是什么大病, 但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本病可由多种疾病诱发又可引发喉炎、气管炎、胸膜炎、心肌炎、肾炎、关节炎等疾 病。
治疗 慢性咽炎的方法很多但疗效均不够理想, 很难达到根治目的。
作者经过 20 多年的研究,找到了根治慢性咽炎的有效方法:采用中药利咽解毒汤加咽后壁注射疗 法,可清除咽后壁的淋巴滤泡故可使慢性咽炎绝底治愈。
3. 引言:多种细菌可引起咽炎, 但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 它产生的内毒素进入到人体内,与免疫淋巴细胞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 是血液中的一种 “自由基” ) ,这种抗原抗体复合物,随着血流与它有称和力的组织细胞如鼻粘膜、 心瓣膜、关节囊滑膜、肾小球血管基底膜、支气管内膜、肠粘膜的上皮细胞相结合, 导致这些组织细胞变性硬化,结缔组织增生,造成功能障碍而成疾病,如:过敏性鼻 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气管炎、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慢性结肠 炎等。
很多疾病又可诱发和加重慢性咽炎如:鼻炎、副鼻窦炎、贫血、消化不良、心 脏病,慢性气管炎、肝硬化、都可诱发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如果不彻底治愈,而由慢 性咽炎导致的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也 是永远治不好的。
很多医生就是忽略了这个关键性的问题。
我们不要做头痛治头,腿 痛治腿的医生。
4. 正文 : 慢性咽炎本来是很容易诊断的, 张口一看就可明确诊断的疾病, 到了 医院 就复杂化了,病人一说嗓子痛,有点咳嗽,医生就会开一大堆化验单、透视 单等进行检查,就是不注意检查病人的咽部或者不很认真检查,因为没有光源 ( 手电 筒)和压舌板是很难看清楚咽后壁的病变。
医生看到各种化验和透视无异常时,就很 容易把慢性咽炎病人误诊为感冒。
把慢性咽炎当成感冒进行治疗当然难于治愈了。
有个病人每隔 10 天半个月发病一次,每个月都要上医院看病 1-2 次,问医生:我为 什么老爱“感冒” ?医生说:是因为你身体的免疫功能太差。
所以易感冒。
其实病人 除有慢性咽炎外没有其他疾病。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与朋友一起聚会时,得知自己的 慢性咽炎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于是按照朋友的介绍找到我诊所,经用“中药利咽解毒 汤内服加咽后壁注射疗法”治疗 4 次便彻底治愈。
再无复发现象。
此疗法效果很好, 很受欢迎。
“中药利咽解毒汤内服加咽后壁注射疗法治疗急慢性咽炎 679 例疗效观 察”一文被 中国 保健科技学会科技 发展 中心、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国际医学交流中 心、北京联康中西医学科研中心共同推荐参加了 2002年 3月18日在德国召开的“柏 林第二届国际优秀科技成果发展协作会议”获优秀医学论文奖。
并发表在《柏林国际 医学优秀科技论文选编》中。
慢性咽炎常波及咽鼓管发炎引耳鸣、耳聋、甚至引起中耳炎,导致鼓膜穿孔流脓严 重影响 听力 ,有中耳炎的青少年,严重响学习和进步。
所以,防治慢性咽炎和扁桃 体炎的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多人认为慢性咽炎是不能根治的,这是错误的认识。
彻 底治愈慢性咽炎己成现实,慢性咽炎不能根治的 历史 己过去。
1.论文题目:论治慢性咽炎1、慢性咽炎的临床表现:慢性咽炎是指咽腔部粘膜出现充血、水肿,或粘膜萎缩,淋巴滤泡增生肿大,咽部有粘稠分泌物渗出,导致咽痛、咽干、咽痒、灼热感、异物感,因粘稠分泌物刺激引起短而频的咳嗽,常呈干咳无痰。
症状反复发作,称之为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是可以彻底治愈的。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咽和喉是胃、肺之通道,又是诸经循行交会之处,故咽喉除与胃、肺直接相关外,并与其它脏腑经络有联系。
引起咽喉疾病的原因多为外感六淫,其主要为:风燥、火邪侵袭,或者肺、肾虚火上炎,以及精神刺激气郁痰结所致。
咽喉病常见证候:咽喉红肿、咽痛、咽痒、咽干、音哑,咽部异物感,腐烂、化脓、颗粒形成或生白膜等。
2、慢性咽炎病因:本病的病因非常复杂,常与饮食、工作环境、气候变化、身体素质弱、免疫功能低及全身性的慢性疾病都有密切的关系。
如经常进食有刺激性的辣椒、烧烤、烟酒等食物或在有刺激性气体和灰尘较多环境工作,用嗓子多的教师、歌唱者。
在空气干燥的秋冬季节。
有慢性鼻炎、副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和气管炎者。
急性咽炎治疗不彻底都是引起慢性咽炎的常见病因。
但是,这些都不是直接的原因,其根本的原因是由于致病菌侵入到咽部粘膜下引炎症反应,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导致慢性咽炎形成。
3、病机病理:咽腔从解剖上来说,为呼吸道和消化道共同通路,上起颅底,下致第六颈椎(食道上口水平)上宽下窄呈漏斗状。
咽腔又分三部分:鼻咽部(软腭游离缘以上部分为鼻咽部); 口咽部(软腭以下至会厌上缘平面以上的部分); 喉咽部(会厌以下部分)。
慢性咽炎的病变主要为咽部粘膜、淋巴组织及粘液腺的慢性炎症。
病变可波及整个咽部亦可局限于咽的某一部分。
中医对本病病机的认识:中医认为。
血充气聚,则咽喉红肿。
气血壅滞不通,则咽喉痛。
风袭咽喉正邪相搏,则咽痒。
津液不濡,则咽喉燥。
风袭声门或声门损伤则音哑。
气痰郁结则咽部有异物感。
热毒蕴积,血肉腐化,则腐烂化脓。
气火熏灼,则凝成颗粒。
急性咽炎中医称“咽关红肿”。
慢性咽炎中医无相应的病名。
根据症状,干燥明显者称为“咽干”,有颗粒者称为“气子”有异物感者称为“咽喉不利”。
中医称“斗底”有“气子”即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
4、慢性咽炎分型:慢性咽炎分三型:慢性单纯型、慢性肥厚型、慢性萎缩型。
各型病理改变分述以下:4-1 慢性单纯型:病变主要在咽部粘膜层,粘膜呈慢性充血,粘膜下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
4-2 慢性肥厚性:咽部粘膜肥厚充血,粘膜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咽后壁可见颗粒状的淋巴滤泡增生肿大,淋巴滤泡破裂后有黄白色的渗出物。
咽部两边侧索囊亦肿大。
肥厚型慢性咽炎患者侧索囊明显肿胀者睡觉时常哼声如雷,影响他人睡眠。
4-3 慢性萎缩型:病变表现为咽部粘液腺分泌明显减少,分泌物稠厚而干燥,粘膜下组织逐渐机化和萎缩变薄,咽后壁可见黄白色颗粒状淋巴滤泡和痂皮附着,常有明显的口臭。
本型常为萎缩型鼻炎蔓延之结果。
5、临床症状:各型慢性咽炎的临床症状大致相同,但常因人而异,一般都有咽部不适感、异物感、咽干、咽部灼热感或刺激微痛感,由于稠厚的分泌物刺激常引起短而频的咳嗽,呈干咳无痰。
若炎症波及咽鼓管或中耳可出现耳鸣和听力障碍。
炎症向下蔓延至喉部可出现声音嘶哑现象。
如果出现皮下结节或关节红、肿、热、痛现象,则说明患者己并发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
此时必须同时治疗风湿病和慢性咽炎。
否则,风湿性关节炎是很难治愈的。
因为引起慢性咽炎的链球菌产生的内毒素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源源不断的输入受损的关节内,使其病变不断加重。
所以,只有彻底治愈慢性咽炎后,清除了血液中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才能彻底治愈风湿性关节炎。
6、检查:检查是诊断的重要步骤,医生必须亲自动手检查病人的口腔和咽部粘膜。
往往让病人张口、压舌只可清楚观察到咽部、咽后壁的病变情况即可作出正确的诊断。
但是,病人到了医院里看病就复杂化了,医生根据病人有咽痛和咳嗽症状且常发作,一些医生不是首先检查病人的口咽部,而是要先让病人去作各种不必要的化验和理化检查。
当各项检查无异常结果时,就草率地下诊为“感冒”,但是按感冒下药就是治不好。
这无形中给病人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加重了病人的负担。
更重要的是给病人造成误诊,延误了病情,失去了治疗的最好时机。
7、慢性咽炎的诊断:7-1 根据病人症状:咽部不适感、微痛感、异物感、咽痒感、灼热感、干燥感、经常出现短而频的咳嗽。
7-2 可以说不需要任何化验和理学检查,只靠一把手电筒和一个压舌板就可完成诊断检查的步骤。
如发现咽部粘膜呈慢性充血,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肿大或见粘膜干燥、萎缩变薄、或见粘膜有分泌物或有痂皮附着、或咽部侧索囊充血肿胀即可做出诊断。
8、慢性咽炎的治疗慢性咽炎历来被认为是难治性慢性病之一,治疗方法甚多。
实践告诉我们,治疗方法越多的疾病,就越难于根治。
8-1 药物治疗:内服药:西药种类繁多,多种抗菌素的说明书上都标有治疗咽炎的功效。
广告也做得火红。
但是用起来疗效都不理想甚至越服抗药性越强。
最后使病人失去治愈的信心。
8-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先进的医疗技术也日益增多,如激光、微波、冷冻疗法,电烧灼等新技术的出现对治疗慢性咽炎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这些新技术对慢性咽炎的疗效也不令人十分满意。
而这些激光、冷冻和电灼疗法,在治疗时对咽部粘膜的损伤太大,常常造成粘膜溃疡,经久不愈,给病人造成极大的痛苦。
我认为接受此疗法应慎重,此方法不宜提倡。
作者自1994年开始,应用中医的理论,西医的技术,中西医结合探索出一条治疗急、慢性咽炎的新路子。
在众多的古代中医古籍中搜集到数百条处方,从中筛选出由15 味中药组成的合方,自命名为“利咽解毒汤”,用于治疗急、慢性咽炎病取得较好的效果。
特别是对减轻症状效果很好,但是对消除咽后壁的淋巴滤泡不理想。
后来我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病,在关节腔内注射药物的启示下,想到了是否可以用抗风湿的药物注射到病人的咽后壁的粘膜下来治疗慢性咽炎?我自己也有慢性咽炎就先在自己身上做试验,结果效果非常好,我自己多年的慢性咽炎经治疗3 次就痊愈了。
以后我就运用此方法给慢性咽炎患者治疗,治一个好一个,治愈后的病人互相转告,就这样就医的慢性咽炎患者越来越多,现在治愈的慢性咽炎患者己超过千例。
一般急性咽炎治疗1-2 次加内服中药利咽解毒汤4-8 剂,即可治愈。
慢性咽炎一般3-5 次即可治愈。
到2001 年统计,经对147 例急性咽炎和532 例慢性咽炎的治疗,急性咽炎治愈率达100%,慢性咽炎治愈率达87%。
显效占11%好转占2%无效为0 总有效率为100%。
9、慢性咽炎新疗法(根治法)介绍:9-1 治疗前首先要明确诊断,只要慢性咽炎诊断正确就可应用此法治疗。
9-2 治疗前准备工作:首先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说明此疗法是治疗慢性咽炎的最新疗法,安全、可靠、疗效好,没有任何副作用。
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
9-3准备好必要的设备:①射灯(聚光灯)照射咽喉用照明用灯。
②压舌板1片。
③5号10公分长针头1个。
④西药定名为:抗炎抗过敏合剂。
是由盐酸利多卡因;醋酸曲安奈德;硫酸庆大霉素驵成。
根据不同的病情和年龄的大小来决定用药剂量。
一般咽后壁一次注射量2-3 毫升。
注射针头,用5 号长针头,注射时令病人大吸一口气,张口发出啊的声音,术者用压舌板压住病人的舌后根,针尖迅速刺入病人咽后壁粘膜下,迅速退出压舌板,把药液注入到粘膜下,如果病人不能坚持一次注射完药液可分两次注射,每隔4 天治疗1 次。
治疗时病人除有恶心感外不会有疼痛的感觉。
注射后不影响饮食和说话。
咽痛症状可立即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