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声现象章节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2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课件

弦 改变弦的长度、 松紧、粗细
鼓皮
改变鼓皮松紧程度、厚 度(质量)
2下面三个乐器音调,响度、音色相同吗?
音调、响度相同,音色不同
3、“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__________好, 音调 “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_________高, 响度 大。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_______ 4、“高声呼叫”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 和“低”指的是: ( )B A、音调的高低 C、音色的好坏 B、响度的大小 D、上述说法都可以
八年级物理复习
第二章声现象
复习
一、知识框架:
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声音产生的条件:
发声体在振动 探究实验
声音的传播 音调—— 2、声音的特征: 响度——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340m/s
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与发声体的材料等本身性质有关 音色—— 倒车雷达 回声定位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蝙蝠的“绝技”:回声定位
探测海深、
海底暗礁等 蝙蝠利用 探测鱼群、 潜艇位置等 绘水下数 千米地形图
超声波导航(回声定位) Nhomakorabea人们受到启示
声 呐
仿生学
倒车雷达
雷达
巩固练习
1、 某人对着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了一声,4秒后听 到了回声,求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 4S t= =2S V=340m/s 解: 2
S vt
3、声的利用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4、噪声危害和防治: 噪声的来源、等级及危害 噪声的控制
声纳系统 超声波清洗、除结石
说出下列物体发声时的共性?是什么在发声呢?
如图所示是探究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说明 ;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 (3)本实验物理研究方法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复习》优秀课件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音色和响度
4、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
敲.两次比较( D )
A.轻敲音调高
B.轻敲响度大
C.重敲音调高
D.重敲响度大
5、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
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
A.在校园周围植树 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重难点突破
5、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 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 的是( B )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
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 音色不同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 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以传递 信息 。课堂上有的教师利用扩音器上课, 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 响度 。
2、音调是指声音的 高低 ,音调由发声体的 频率 来决 定。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 高 。人们把频率高于 20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频率低于 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 3、响度是指声音的 大小 ,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 振幅 来决定,还与距离 发声体 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 大 ;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 小 。
3、人们以 分贝 (符号为 dB )为单位来表 示声音强弱的等级。控制噪声可以从“防止噪 声 产生 ——阻断噪声 传播 ——防止噪 声 进入人耳”三个方面入手。
4、用木槌敲击同一个音叉,第一次轻敲,第二次重
敲.两次比较( D )
A.轻敲音调高
B.轻敲响度大
C.重敲音调高
D.重敲响度大
5、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
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
A.在校园周围植树 B.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C.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D.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重难点突破
5、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 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 的是( B )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
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 音色不同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 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以传递 信息 。课堂上有的教师利用扩音器上课, 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 响度 。
2、音调是指声音的 高低 ,音调由发声体的 频率 来决 定。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 高 。人们把频率高于 20000 Hz的声音叫超声波;频率低于 20 Hz的声音叫次声波。 3、响度是指声音的 大小 ,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 振幅 来决定,还与距离 发声体 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 大 ;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 小 。
3、人们以 分贝 (符号为 dB )为单位来表 示声音强弱的等级。控制噪声可以从“防止噪 声 产生 ——阻断噪声 传播 ——防止噪 声 进入人耳”三个方面入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ppt复习课件(26页)

角度来说的。 8.减弱噪声的途径:摩托车消声器的作用是 在声源处减弱;
城市道路隔音板的作用是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工人戴防噪声耳罩的
作用是 在人耳处减弱
。
9.声的利用:声的主要利用是:利用声来 传递信息 ;利用
声来 传递能量
。通过“B超”了解胎儿发育状况是利用声音
来传递 传递信息的;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是利用声音来传递
能力强的特点。 (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459 m
图2-5
[解析] (2)因为发出的声音信号 0.6 s 后被探测仪器接收, 所以超声波从船所在的位置到暗礁的时间为 t=12×0.6 s=0.3 s, 暗礁到船的距离: s=vt=1530 m/s×0.3 s=459 m。
转换法 探究声音的产生所用到的方法是转换法或者叫转换
放大法。如判断咽喉发声时,可以用手触摸咽喉,这是将 不易看到的振动,转化为可以感知的触觉,还有将发声的 音叉放入水中,可以看到水面溅起水花,或者让音叉与轻 质的小球接触,可以看到小球被弹开,则是转换放大法。
┃实战演习成高手┃
1.2010 年 3 月 28 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迅速展开。 4 月 2 日下午,事故矿井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击钻 杆,发出“ ”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固__体_(_或__金__属__)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 而产生的。例 如水相互撞击或撞击石头 振动 发出叮咚声;吹笛子时笛 子中的空气柱 振动 发声。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 介质 ,它可以在 固 体、液体、气体 中传播, 真空 不能传声。声音以 声波 的形式传播。上课时,我们能听到老师的声音是依 靠 空气 传播到我们耳朵的;土电话是依靠连接的细线振 动传播声音的,说明 固体 能够传播声音;钓鱼时,将要 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说明 液体 能够传播声 音;将真空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的过程中,闹钟的声音会 逐渐 变小 ,可推理得到: 真空 不能传声。
第一章 声现象(单元复习课件)八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2024)

②振动频率的高低跟发声体
的形状、尺寸和材料有关。一般
情况下,发声体的长度越长,频
率越低;长度越短,频率越高。
知识三、音色
1. 音色
声音的品质叫做音色,又叫音品,它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
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
2. 音色的决定因素
结构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决定的。不同发声体的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
①.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溅起水花则说明音叉在振
动,也就说明音叉发声靠振动;故说明了声音发生的条件;故①符合题意;
②.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说明频率不同,音
调不同,故说明了音调的影响因素;故②不符合题意;
提出问题
音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是否有关
设计和
进行实验
①如图所示,将齿轮固定在转台的转轴上,摇动转
台使齿轮旋转,手持一块硬纸片接触其中一个齿轮,
硬纸片随之振动发声;
②使纸片接触不同的齿轮,发现在齿轮转速相同的
情况下,齿数越多,纸片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分析与
论证
快慢
发声物体振动的_______决定着音调的高低。物体振动得快,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三节
噪声及其控制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思维导图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知识结构
声
音
是
什
么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产生
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传播
①可以在固、液、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的形状、尺寸和材料有关。一般
情况下,发声体的长度越长,频
率越低;长度越短,频率越高。
知识三、音色
1. 音色
声音的品质叫做音色,又叫音品,它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
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是不同的。
2. 音色的决定因素
结构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决定的。不同发声体的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
①.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溅起水花则说明音叉在振
动,也就说明音叉发声靠振动;故说明了声音发生的条件;故①符合题意;
②.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说明频率不同,音
调不同,故说明了音调的影响因素;故②不符合题意;
提出问题
音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是否有关
设计和
进行实验
①如图所示,将齿轮固定在转台的转轴上,摇动转
台使齿轮旋转,手持一块硬纸片接触其中一个齿轮,
硬纸片随之振动发声;
②使纸片接触不同的齿轮,发现在齿轮转速相同的
情况下,齿数越多,纸片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分析与
论证
快慢
发声物体振动的_______决定着音调的高低。物体振动得快,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三节
噪声及其控制
第四节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思维导图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知识结构
声
音
是
什
么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产生
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传播
①可以在固、液、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第一章《声现象》单元复习(课件)-苏科版初中物理单元复习课件

例如:我们实验观察到随着瓶内的空气 越来越少,听到的声音就越来越小,在此 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推理得出:声音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知识点3 声音是一种波
第一节 声音是什么
1. 声波: 声音在空气中以疏密相间的波动并向远处传播,当这种波动传 入人耳中,鼓膜发生振动,人就听到了声音,叫作声波。 2. 回声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如墙、壁、山坡)被反射回来, 形成回声. 听到回声的条件: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0.1s)回到 耳边,人耳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距发声体距离至少17m。
①若把铜铃放在A、B的中点,即s1=s2, 敲打铜铃后,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_0_ms.
②若小明将铜铃放到B的右边,并与A、 B在一条直线上,让铜铃发声,增大铜铃到B 的距离,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将 _不__变__(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①铜铃在A、B中点,s1=s2,由 于声速相同,声音从铜铃到达A、B 的时间相同,故液晶屏的示数为0。
可听声的频率范围
人耳听不 到的声音
超声波、超声波技术
次声波、次声波的危害和利用
第一章 声现象
重点知识和实验
重点知识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2. 乐音的三要素及其影响因素.
3. 声音的分类,噪声及其控制.
4. 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5. 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利用.
重点实验
1. 探究声音的产生.
2. 探究声音的传播.
3. 探究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 4. 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5. 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第一章 声现象
重要方法
1. 转换法:如在探究声音的产生时,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乒乓球,由 乒乓球的振动来反映音叉的振动;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时,由人刚好听不 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反映材料的隔声性能,都运用了转换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复习课件

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 音的 音色 ,台下观众听到口 技演员的声音是靠 空气 传 播的.
6、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
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
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 声音的_______音__色_不同;她用不
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 ___响__度____不同.
7、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 耳欲聋”,这是指它的响度 很 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 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音色 不 同。
3、噪声的控制 :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噪声的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 四)、声的利用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例如;远处的
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可能到来,利用声 纳测海深,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病 情,利用超声波对孕妇作常规检查等。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例如:医生利
用超声波洁牙,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 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 械等。
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 噪声污染
中考连接
• 4. 在图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
示“禁止鸣笛”的是
•A
B
C
D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12.为防治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 传播中减弱噪声的是(C )
A.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 B.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 C.种草植树搞好城区绿化 D.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
13A.关.噪于声噪使声人的烦叙躁述不不安正,确有的害是人B(体健)康
B.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从环保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 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中考要求:
6、萍萍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独
奏或手风琴独奏她一听便能分辨,
她区分的依据是这两种乐器发出 声音的_______音__色_不同;她用不
同的力弹琴时,发出声音的 ___响__度____不同.
7、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 耳欲聋”,这是指它的响度 很 大;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 的声音,是由于它们的 音色 不 同。
3、噪声的控制 :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噪声的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 四)、声的利用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例如;远处的
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可能到来,利用声 纳测海深,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检查病 情,利用超声波对孕妇作常规检查等。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例如:医生利
用超声波洁牙,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 去人体内的结石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机 械等。
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 噪声污染
中考连接
• 4. 在图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
示“禁止鸣笛”的是
•A
B
C
D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
12.为防治噪声,下列做法属于在 传播中减弱噪声的是(C )
A.将市区的工厂迁往郊外 B.市区内严禁车辆鸣笛 C.种草植树搞好城区绿化 D.在机器上安装消音器
13A.关.噪于声噪使声人的烦叙躁述不不安正,确有的害是人B(体健)康
B.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从环保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 息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中考要求: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复习课件 (共41张PPT)

易错题集
14.(2017•乌鲁木齐)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 虎能够发出次声波。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C ) A.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 B.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 C.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
易错题集 15.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在空气中超声波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大 B.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 同 C.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信息 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 减弱噪声
易错题集 2.(2015•高新区一模)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 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 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C ) A.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B.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 C.说明发声体在不停地振动 D.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 超声波
易错题集 9.(2016滨州)二胡是中国的民族乐器,有粗(内 弦)、细(外弦)两根弦,拉弓时马尾和弦摩擦发 出声音,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不能改变二胡音调的 是 ( C ) A.用手指按压同一根弦的不同位置 B.手指按压在弦的相同位置, 从摩擦内弦换到摩擦外弦 C.加大摩擦弦的力量 D.旋转弦轴,增加弦的紧张度
易错题集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 规格的琴弦,如表所示:
易错题集
(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③ 、 ⑤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④ 、 ⑤ 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 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20 、 0.4 。
初二物理第一章《声现象》单元复习课件

第一章 声现象 复习
知识框架
产生 传播
特性
声 现 象
分类
物体振动
条件:介质 速度:与介质、温度等有关 形式:声波 响度 振幅 音调 频率 音色 材料、结构等
乐音:波形有规律 噪声:波形无规律(不需要)
可听声:20Hz~20000Hz
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 超声波:>20000Hz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关的小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目的
简述实验过程
实验一
轻拨与重拨钢尺,
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听响度变化
实验二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拨动钢尺,听音调变化
实验探究
3、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
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 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机__械__闹__钟;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
到差的顺序为 泡沫、衣服、锡箔纸。
表一
表二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较长 长
短
响度 较响 响 弱
实验探究
4、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 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 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 A)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实验探究
1.右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声__音__是__由__物__体__振__动__产。生的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放__大_音__叉__的_振__动__效_果。,
知识框架
产生 传播
特性
声 现 象
分类
物体振动
条件:介质 速度:与介质、温度等有关 形式:声波 响度 振幅 音调 频率 音色 材料、结构等
乐音:波形有规律 噪声:波形无规律(不需要)
可听声:20Hz~20000Hz
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 超声波:>20000Hz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关的小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目的
简述实验过程
实验一
轻拨与重拨钢尺,
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听响度变化
实验二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拨动钢尺,听音调变化
实验探究
3、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
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 盒。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机__械__闹__钟;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
到差的顺序为 泡沫、衣服、锡箔纸。
表一
表二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较长 长
短
响度 较响 响 弱
实验探究
4、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 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 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 A)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实验探究
1.右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声__音__是__由__物__体__振__动__产。生的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_放__大_音__叉__的_振__动__效_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2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振动频率无关, 在同一介质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都相同.
? ( 3 )人耳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 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每秒20 次到 20000次.人耳听觉的这个范围决定了人凭听觉能发 现飞行的蚊子
【疑点辨析】
? 1 .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声现象
章节复习
1 .声音产生的条件
( L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
振动而发出声音,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其中
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就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固体的振动而
发出的声音.
( 2 )有很多同学误认为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的是嘴,蚊子的嗡嗡声 也是靠嘴,实质上它们是翅膀振动产生的.
? ( 3 )利用回声和速度公式可以测距离,即“回声测 距”,后面有专门讲解
? 4 .噪声与乐音的区别
? 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和噪声是有根本区别的.乐音 即好听、悦耳的声音,如乐器、歌唱家等发出的声音, 它是由发声体做有规律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即嘈杂、 刺耳的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由发声体做无 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但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 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 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 l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振幅和距发 声体远近有关.
? ( 2 )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 散,所以大庭广众中讲话时,用一个喇叭形的传声筒, 能传得远.
? ( 3 )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音 不一定响度大,响度大的声音也不一定音调高.例如: 蚊子发出的声音虽然响度小,但它的音调却比老牛的 叫声高得多,而老牛的叫声的响度却比蚊子高得多
( 3 )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 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
传播并存在 .
2 .声音传播的条件
? ( l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 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线 电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 3 .如何才能听到回声
? ( l )当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及其以上时,人耳 才能把这两次声音区分开来,也就才能听到回声.
? ( 2 )低于0 .1s 时,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 得原声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这就是所说的“拢音” 效果好,因此,在音乐厅中演唱比在野外效果好得 多.
? ( 2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 在气体中传播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例如: 某人在一根较长的有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 人在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声音?对于这类问题,一般同 学认为可以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为自来水管传来的, 第二次为水传来的,实际上还有第三次,是由空气传来 的.
? 2 .发声体振动快慢与声速有什么关系
? 在声现象中,同学们遇到两种快慢:一是发声体振动 的快慢,它是发声体பைடு நூலகம்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即频率; 二是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即声音的传播速度, 大家要注意区分清楚.这两个快慢之间没有简单的直 接关系,也就是说,不要错误地认为振动得快(音调 高)传播也就快.在同一种传播介质中,不同音调的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 ( 3 )声音在空气中(15℃ )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应该作为常数记住,平常我们讲的音速,指的就是此值 大小.
3 .对发声的理解
?
? ( l )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正在振动,但是物体正在振 动,人们未必一定能听到.只有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 频率范围内(即20 一200000次/秒)才能被人耳感受, 引起听觉.
? ( 2 )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但是声音会在介质中 传播一段时间,稍后消失.
4 .声音的传播形式
?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声波类似于投 石激起的水波.但声波是以发声体为中心,向 周围各个方向传播的,在传播过程中,声音逐
渐分散,声波逐渐减弱 .
5 .正确认识音调
? ( l )音调的高低是指声音的粗细,不是指声音的响与 不响,也不是指声音的大小.例如:在音乐中,同一 音阶中1、2 、3 、4 、5 、6 、7 音调逐渐升高。
? 物理学的噪声指不规则、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声音, 环保角度的噪声泛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 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
? ( 3 )人耳对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 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每秒20 次到 20000次.人耳听觉的这个范围决定了人凭听觉能发 现飞行的蚊子
【疑点辨析】
? 1 .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声现象
章节复习
1 .声音产生的条件
( L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
振动而发出声音,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其中
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就分别是由气体、液体、固体的振动而
发出的声音.
( 2 )有很多同学误认为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的是嘴,蚊子的嗡嗡声 也是靠嘴,实质上它们是翅膀振动产生的.
? ( 3 )利用回声和速度公式可以测距离,即“回声测 距”,后面有专门讲解
? 4 .噪声与乐音的区别
? 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和噪声是有根本区别的.乐音 即好听、悦耳的声音,如乐器、歌唱家等发出的声音, 它是由发声体做有规律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即嘈杂、 刺耳的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由发声体做无 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但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 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 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 l )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它跟振幅和距发 声体远近有关.
? ( 2 )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 散,所以大庭广众中讲话时,用一个喇叭形的传声筒, 能传得远.
? ( 3 )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征,音调高的声音 不一定响度大,响度大的声音也不一定音调高.例如: 蚊子发出的声音虽然响度小,但它的音调却比老牛的 叫声高得多,而老牛的叫声的响度却比蚊子高得多
( 3 )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 消失”,因为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
传播并存在 .
2 .声音传播的条件
? ( l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 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靠无线 电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 3 .如何才能听到回声
? ( l )当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及其以上时,人耳 才能把这两次声音区分开来,也就才能听到回声.
? ( 2 )低于0 .1s 时,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声加强,使 得原声听起来更加深厚、有力,这就是所说的“拢音” 效果好,因此,在音乐厅中演唱比在野外效果好得 多.
? ( 2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 在气体中传播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例如: 某人在一根较长的有水的自来水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 人在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声音?对于这类问题,一般同 学认为可以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为自来水管传来的, 第二次为水传来的,实际上还有第三次,是由空气传来 的.
? 2 .发声体振动快慢与声速有什么关系
? 在声现象中,同学们遇到两种快慢:一是发声体振动 的快慢,它是发声体பைடு நூலகம்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即频率; 二是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即声音的传播速度, 大家要注意区分清楚.这两个快慢之间没有简单的直 接关系,也就是说,不要错误地认为振动得快(音调 高)传播也就快.在同一种传播介质中,不同音调的 声音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
? ( 3 )声音在空气中(15℃ )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应该作为常数记住,平常我们讲的音速,指的就是此值 大小.
3 .对发声的理解
?
? ( l )正在发声的物体一定正在振动,但是物体正在振 动,人们未必一定能听到.只有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 频率范围内(即20 一200000次/秒)才能被人耳感受, 引起听觉.
? ( 2 )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但是声音会在介质中 传播一段时间,稍后消失.
4 .声音的传播形式
?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声波类似于投 石激起的水波.但声波是以发声体为中心,向 周围各个方向传播的,在传播过程中,声音逐
渐分散,声波逐渐减弱 .
5 .正确认识音调
? ( l )音调的高低是指声音的粗细,不是指声音的响与 不响,也不是指声音的大小.例如:在音乐中,同一 音阶中1、2 、3 、4 、5 、6 、7 音调逐渐升高。
? 物理学的噪声指不规则、杂乱无章的振动产生的声音, 环保角度的噪声泛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 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