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藻酸钠应用研究
海藻酸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海藻酸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近年来,海藻酸钠(Sodium Alginate,SA)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将从海藻酸钠的来源、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功能特性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海藻酸钠的来源海藻酸钠是从褐藻、红藻和绿藻等海藻中提取出来的,主要是从海藻的细胞壁中提取得到。
目前,褐藻是产生海藻酸钠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广泛分布在北极和北大西洋地区的大型褐藻。
二、海藻酸钠的结构特点海藻酸钠是一种多糖缔合物,由α-L-甘露糖酸和β-D-葡萄糖醛酸交替构成的。
它的分子结构呈线性结构,分子量在10^4~10^5之间,具有许多活性的羟基和羧基官能团,也是存在于海洋中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之一。
由于它的化学结构和生物环境的相似性,因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三、海藻酸钠的制备方法海藻酸钠的制备主要包括两个步骤:提取和纯化。
提取过程主要是将海藻破碎,然后用水或碱溶液提取出多糖物质;纯化过程则主要是使用酸沉淀、混合酸解、离子交换纯化、透析等方法将所得的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获得高纯度的海藻酸钠样品。
1、水溶性海藻酸钠在水中具有很好的溶解性,能够形成胶体溶液。
2、凝胶性在钙离子等多价阳离子的存在下,海藻酸钠可以形成凝胶,从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品中。
3、黏度海藻酸钠的黏度与 pH 值、药剂浓度、温度等因素相关。
4、稳定性海藻酸钠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抵抗氧化、酶解和微生物污染等因素。
1、食品工业方面海藻酸钠是食品添加剂中非常常用的一种胶凝剂和增稠剂,一般为了增加食品质地和口感等。
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中,如冰淇淋、奶油、面包、果汁等。
海藻酸钠是一种优良的药物控释载体,能够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提高药物的疗效。
此外,Sea藻酸钠还可用于生产哮喘、湿性肺炎等药物。
3、化妆品行业方面由于海藻酸钠具有良好的改良乳液和增稠的特点,因此它被广泛地运用于护肤和化妆品行业以及口腔护理等领域。
海藻酸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海藻酸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海藻酸钠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天然多糖。
它主要通过提
取海藻中的胶原蛋白得到,具有优良的药用和生物活性特性。
近年来,海藻酸钠的研究与
应用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在医药领域,海藻酸钠被广泛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载体材料中。
研究发现,海藻酸钠
可以通过电荷相互作用和靶向效应,把抗肿瘤药物有效地传递给肿瘤细胞,并能够增强药
物的稳定性。
海藻酸钠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以减轻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并
提高治疗效果。
海藻酸钠在食品工业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研究发现,海藻酸钠可以增加食品的黏性
和稳定性,改善口感,并能够形成凝胶状,具有增加食品的质地和保湿效果。
海藻酸钠还
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抑制食品中细菌的繁殖,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海藻酸钠被广泛应用于
冰淇淋、果冻、肉制品等食品中,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海藻酸钠还在化妆品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海藻酸钠具有保湿、抗氧化和抗炎作用,
可以增加肌肤的滋润度和弹性,减少细纹和皱纹的出现。
研究表明,海藻酸钠还可以抑制
酪氨酸酶的活性,有助于淡化黑色素沉着,实现美白效果。
海藻酸钠被广泛应用于护肤品、洗发水等化妆品中,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海藻酸钠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天然多糖。
其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领域的研究
与应用进展得到了很大的推动,并在相关产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对海藻酸钠性质和
功能的进一步研究,相信它的应用领域还会不断扩大,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海藻酸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海藻酸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摘要】本文主要围绕海藻酸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展开讨论。
首先介绍了海藻酸钠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包括其结构特点和药理学作用。
然后探讨了海藻酸钠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如药物缓释和药物递送系统。
接着分析了海藻酸钠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如增稠剂和抗氧化剂。
还阐述了海藻酸钠在化妆品领域中的功效,如保湿和抗皱。
最后探讨了海藻酸钠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如废水处理和土壤修复。
通过对这些应用领域的探讨,展望了海藻酸钠在未来的广阔应用前景,并总结了其研究与应用进展,为进一步推动海藻酸钠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海藻酸钠、研究、应用、物理化学性质、医药、食品工业、化妆品、环境保护、前景展望、总结1. 引言1.1 海藻酸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海藻酸钠是一种常见的天然多糖,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海藻酸钠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可溶性、黏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这使得它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其在医药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制备药物缓释剂和辅助剂,如口服药物包衣、注射剂和眼药水等。
在食品工业中,海藻酸钠常用作增稠剂、稳定剂和凝胶剂,广泛用于冰淇淋、果冻、奶酪等食品的加工中。
而在化妆品领域,海藻酸钠常用作保湿剂和抗菌剂,能够提高化妆品的稳定性和质感。
在环境保护方面,海藻酸钠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和土壤修复,能够有效吸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质,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天然产物的需求不断增加,海藻酸钠的研究与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通过持续不断地深入研究和创新应用,海藻酸钠必将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海藻酸钠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海藻酸钠是一种来源于海藻的天然产物,具有许多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
海藻酸钠是一种无色至微黄色的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但不溶于有机溶剂。
其水溶液呈中性或微碱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透明度。
海藻酸钠具有较高的凝胶能力,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形成坚固的凝胶体系。
海藻酸钠的提取及应用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改进和优化。例如, 有研究通过优化碱提取法的工艺参数,如温度、时间、碱浓度等,提高了海藻酸 钠的提取率和纯度。同时,也有研究尝试将多种提取方法相结合,如将碱提取法 和酸提取法相结
合,以进一步提高海藻酸钠的提取效率。此外,基因工程技术也被应用于海 藻酸钠的改良中,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来改良海藻品种,提高海藻酸钠的产量和纯 度。
海藻酸钠的提取及应用
目录
01 一、海藻酸钠的提取
02 二、海藻酸钠的应用
03
三、海藻酸钠的发展 前景
04 四、关键词相关
05 参考内容
海藻酸钠是一种由海藻类植物提取的多糖,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 性。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和环保等领域,海藻酸钠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次演示 将详细介绍海藻酸钠的提取方法及应用领域,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一、海藻酸钠的提取
1、材料及设备
提取海藻酸钠需要用到的主要材料是海藻,如泡菜海藻、马尾藻等。设备包 括粉碎机、搅拌器、过滤器、沉淀器等。
2、工艺流程
海藻酸钠的提取工艺流程如下:
(1)将海藻粉碎成细小颗粒;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 (3)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 (4)用过滤器过滤掉残渣; (5)将滤液酸化, 使海藻酸钠沉淀; (6)将沉淀物洗涤、干燥,得到海藻酸钠。
2、价格趋势
海藻酸钠的价格主要受原料成本、生产工艺、供需关系等多种因素影响。未 来,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生产,海藻酸钠的价格有望降低,使其更广泛 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3、竞争格局
目前,全球海藻酸钠市场竞争激烈,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竞 争关系。未来,拥有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的企业有望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混凝土中掺加海藻酸钠的应用技术研究

混凝土中掺加海藻酸钠的应用技术研究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水利工程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材料。
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抗裂性能,研究人员通过添加各种添加剂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其中,海藻酸钠作为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异的增稠、稳定、分散、抗腐蚀、阻燃等性能,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海藻酸钠的特性1. 海藻酸钠的来源和种类海藻酸钠是一种从海藻中提取的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一般分为三种类型:海藻酸钠、低聚海藻酸钠和超低聚海藻酸钠。
其中,海藻酸钠的分子量较大,分散性和增稠性较好,适合用于混凝土中。
2. 海藻酸钠的物理性质海藻酸钠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粉末,可溶于水,具有优异的增稠、稳定、分散等性能。
在混凝土中,海藻酸钠可以起到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能等作用。
3. 海藻酸钠的化学性质海藻酸钠是一种天然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羧基和羟基,能够与混凝土中的水泥石、石英砂等颗粒表面生成化学键,并形成一层膜状物质,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冻融性能等。
三、海藻酸钠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技术1. 海藻酸钠的添加量海藻酸钠在混凝土中的添加量一般为水泥用量的0.1%-0.5%,过量添加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混凝土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来确定海藻酸钠的添加量。
2. 海藻酸钠的掺和方法海藻酸钠可以与水泥、石英砂、石灰石等混合后再加入混凝土中,也可以事先与水混合成稀释液后再加入混凝土中。
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搅拌时间和速度,以确保海藻酸钠能够均匀分散在混凝土中。
3. 海藻酸钠混凝土的性能海藻酸钠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裂性能、耐久性和抗渗性能等特点。
在实验室中,研究人员通过对比添加不同量的海藻酸钠后混凝土的性能表现,发现添加适量的海藻酸钠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冻融性能。
4. 海藻酸钠混凝土的应用领域海藻酸钠混凝土可以应用于各种建筑、桥梁、水利工程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特别适用于海洋工程、防水工程、地下工程和基础工程等领域。
混凝土中掺加海藻酸钠的应用技术研究

混凝土中掺加海藻酸钠的应用技术研究一、前言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和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海藻酸钠逐渐被引入混凝土中,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本文将从海藻酸钠的特性、掺加海藻酸钠的混凝土性能、海藻酸钠混凝土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混凝土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海藻酸钠的特性海藻酸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存在于海藻细胞壁中。
其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羧酸基和羟基,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可溶性盐。
在混凝土中掺加海藻酸钠可以发挥以下作用:1、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2、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渗透性能;3、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凝结速度;4、促进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和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5、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龟裂。
三、掺加海藻酸钠的混凝土性能1、流动性和坍落度掺加适量的海藻酸钠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使混凝土更易于施工,减少施工难度和工期。
2、抗裂性能海藻酸钠具有良好的黏结性和弹性,可以增强混凝土的内聚力和抗拉强度,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抗渗透性能海藻酸钠可以充分填充混凝土孔隙和微裂缝,减少混凝土的渗透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4、凝结时间和凝结速度当掺加海藻酸钠时,其分子结构中的羧酸基和羟基可以与水中的钙离子形成络合物,减少钙离子的活性,从而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凝结速度。
5、抗压强度掺加适量的海藻酸钠可以促进混凝土的强度发展,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6、收缩和龟裂海藻酸钠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龟裂,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四、海藻酸钠混凝土应用技术1、掺加比例掺加海藻酸钠的比例一般为混凝土总重量的0.1%-0.3%。
2、掺加时间海藻酸钠应在混凝土搅拌前加入,以充分溶解和分散。
3、混凝土配合比掺加海藻酸钠时应根据混凝土性能要求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和抗裂性能等均能满足要求。
4、施工注意事项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以促进混凝土的凝结和强度发展。
海藻酸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海藻酸钠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海藻酸钠是从海藻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糖,其结构特殊,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和应用价值。
近年来,海藻酸钠的研究与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海藻酸钠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和应用等方面,综述其研究与应用进展。
一、海藻酸钠的结构特点海藻酸钠是一种线性聚糖,它由岩藻酸和葡萄糖醛酸交替排列而成,形成了一系列可分离的多糖分子。
它的分子结构中包含若干个邻苯二甲酸酯和葡糖醛酸酯醚键。
不同类型的海藻酸钠的分子结构稍有不同,但它们的分子量通常在10万-10亿之间。
由于其特殊的结构,海藻酸钠在水中能够形成胶状物质,具有黏性,易于溶解,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二、海藻酸钠的生物学功能1、抗氧化作用海藻酸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其抗氧化能力来自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其中包含的苯二甲酸酯和葡糖醛酸酯醚键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作用。
海藻酸钠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其机制与多种细胞因子有关。
研究表明,海藻酸钠可以抑制各类体内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
3、免疫调节作用海藻酸钠可以调节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海藻酸钠可以调节各类免疫细胞的活性,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
海藻酸钠可以抑制癌细胞增殖和转移。
其机制与乳酸脱氢酶等多种酶类的失活和细胞凋亡有关。
1、食品保鲜剂2、药物载体3、皮肤保养品海藻酸钠可以用于制作护肤品,其保湿和滋润作用具有一定的美容功效。
4、医疗用途结论海藻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多糖,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和应用价值。
其研究和应用领域日益扩大,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海藻酸钠作为药用辅料的研究进展

海藻酸钠作为药用辅料的研究进展
海藻酸钠是一种广泛用于制药工业中的药用辅料。
其化学结构具有多功能性,能在制药过程中起到多种作用,包括增稠、稳定、吸附、分散、保湿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海藻酸钠在制剂开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海藻酸钠作为药用辅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一些探讨。
海藻酸钠在制剂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口服药物、注射制剂和外用制剂等领域。
在制备口服药物时,海藻酸钠主要用于增稠和调节药物释放速率。
其与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形成极小的药物微囊,并调节药物在体内的释放速率,提高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近年来研究表明,海藻酸钠与多种药物(如激素,抗生素等)的复配药物制剂可减缓药物的代谢速率,从而降低毒副作用和提高治疗效果。
在注射制剂中,海藻酸钠能够提高注射液的黏度和稳定性,延长药物的停留时间,增强药物吸附和分散效果,因而有望在制备长效缓释注射剂、疫苗、血液制品等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在外用制剂中,海藻酸钠的主要作用是增稠和保湿。
其具有优异的吸水性和保湿性,可以维持皮肤的湿度,促进药物在治疗部位的透皮吸收,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在外用制剂中添加海藻酸钠还可以增加药物吸附和分散效果,增加制剂粘度,提高质量使其更易涂抹。
总之,海藻酸钠作为制药工业中一种重要的药用辅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口服药物、注射制剂和外用制剂中的应用都
有不同的优异性能,可以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未来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将进一步完善以海藻酸钠为主要辅料的制剂,以满足医疗市场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藻酸钠在药物制剂中的研究进展[摘要]海藻酸钠是从海带或海藻中提取的天然多糖类化合物,作为缓释制剂辅料广泛应用于片剂、微丸、微囊、脂质体、纳米粒等缓释制剂中,现综述近年来海藻酸钠作为辅料的影响因素及在缓释制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海藻酸钠;缓释制剂;辅料随着医药工业水平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青睐于使用天然产物。
海藻酸钠是天然多糖类化合物,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在长期的食品工业生产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今在药学领域也展现出很高的应用前景,成为药物研究的又一热点。
国内外将海藻酸钠应用于缓释制剂的研究报道有许多:如亲水凝胶骨架片、微球、微囊、脂质体、纳米粒等。
现就近年来海藻酸钠作为缓释制剂辅料的影响因素及应用于各类药物剂型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1简介海藻酸钠是从海带或海藻中提取的一种天然多糖类化合物,由古洛糖醛酸(G段)与其立体异构体甘露糖醛酸(M段)2种结构单元以3种方式(MM段、GG段与MG段)通过α(124)糖苷键链接而成的线性嵌段共聚物[1]。
外观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几乎无臭,有稀释性,溶于水而形成黏稠胶体,不溶于乙醇和其他有机溶剂。
海藻酸盐能在pH值较低时(即酸性介质环境下)与水或多价离子(如钙离子等)产生凝胶,利用海藻酸盐这种溶胀胶凝的特性,在工业生产中常被用作凝胶基质、增稠剂、稳定剂、膜材、水性阻滞剂等[2]。
在食品生产上主要用做增稠剂、乳化稳定剂等。
近几年,药用级海藻酸钠也在国内被广泛使用,如用于制备硫磺软膏、降压类药物制剂、磺胺类药物制剂等[3, 4]。
安全性实验及大量研究表明海藻酸钠作为食品添加剂是极其安全的(FDA, 1985),其允许摄入量为0~25mg·kg-1·d-1(美国FDA/WHO),现已被美国药典收载用于制药工业,在制药工业中主要用作黏合剂、崩解剂和缓释材料。
2.海藻酸钠的性质1)海藻酸钠为白色或淡黄色粉末,几乎无臭无味.2)海藻酸钠易溶于水,糊化性能良好,加入温水使之膨化.吸湿性强,持水性能好,不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酸(pH<3).3)海藻酸钠的稳定性以pH值在6~11之间较好.pH值低于6时析出海藻酸,不溶于水;pH值高于11时又要凝聚.黏度在pH值为7时最大,但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下降.4)海藻酸钠不耐强酸、强碱及某些重金属离子,因为它们会使海藻酸凝成块状,但碱金属(钠、钾)并不会使海藻酸钠浆发生凝冻.5)海藻酸钠水溶液遇酸会析出海藻酸凝胶,遇钙、铁、铅等二价以上的金属离子会立即凝固成这些金属的盐类,不溶于水而析出.6)海藻酸钠低热无毒.海藻酸钠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红藻、绿藻、褐藻类海藻(海带、马尾藻)等[5].4. 作为缓释制剂辅料的影响因素海藻酸钠作为一种缓释制剂辅料受自身[相对分子质量、甘露糖醛酸(M)和古洛糖醛酸(G)的比值(M/G值)]和外界(介质pH值,阳离子及阳离子化合物)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4 .1相对分子质量海藻酸盐种类繁多,其结构的不同主要取决于提取物生长的海域及采集的季节的差别。
海藻酸盐应用较多的是其钠盐,钠盐的相对分子质量在7×104~15×104[2, 5]。
海藻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对缓释作用的影响较大,其相对分子质量与释药速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海藻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黏度越大,释药速度越慢。
4. 3介质的pH值海藻酸钠作为缓释制剂的骨架材料受介质的pH值影响大[8, 9]。
在偏酸性介质(即介质pH值较小)条件下,海藻酸钠能形成难溶性凝胶骨架,药物在海藻酸钠难溶性凝胶骨架中的释药速度缓慢,酸性越强,释药速度越慢;当介质pH值为中性逐渐至碱性时,海藻酸钠凝胶骨架的溶解速度加快,药物的释药速度明显加快,很难达到缓释效果4. 4阳离子的种类及浓度海藻酸钠为阴离子型化合物,遇阳离子如钙离子、铝离子等产生凝胶层,阻滞药物释放,从而达到药物缓释作用。
Nokhodchi等[10]研究发现,在离子浓度较低时,活性高的铝离子比钙离子与等摩尔的海藻酸钠结合快,因此产生凝胶屏障的时间短,药物释放速度变缓趋势明显;但当离子浓度高于某一特定值时,钙离子能与海藻酸钠产生更强的缓释效果。
5在缓释制剂中的应用5. 1片剂海藻酸钠由G段与其立体异构体M段2种结构单元以3种方式(MM段、GG段与MG 段)通过α(124)糖苷键链接而成线性嵌段共聚物[1], 3种方式M/G比值影响聚合度与缓释效果[2],此特点应用于药物制剂的研究中能使不同物化性质的药物在体内更好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对于pH值依赖型药物,为延长药物在胃中的吸收时间,利用海藻酸钠在胃液环境(酸性介质环境)下形成凝胶层的特点, Tonnesen等[2]报道用海藻酸钠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制成的胃漂浮控释小片胶囊(无需另外添加Ca2+与产气物),可以延长药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增大pH值依赖药物的吸收窗,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海藻酸钠是阴离子化合物,能与壳聚糖这种阳离子化合物形成复合物骨架[11],此骨架受介质pH值的影响很大。
5. 2微丸使用海藻酸钠制得海藻酸钙凝胶微丸[15],通过调节海藻酸钠的浓度、钙离子的浓度和水量,可使形成的难溶性凝胶具有溶胀pH敏感性。
且制备海藻酸钠凝胶微丸不需要有机溶媒,适合多种模型药物[15, 16]。
研究表明,以难溶性药物布洛芬作为模型药物,采用不同浓度氯化钙溶液滴注于海藻酸钠溶液中交联后形成布洛芬凝胶小丸,通过调节钙离子浓度得到较适宜的粒径,干燥后用水反复冲洗,整粒即得含药微丸,含水难溶性药丸经过反复水洗后比水溶性药物成丸含药量高,因此尤其适合药物剂量大的水难溶性药物如氨苄西林成丸[17]。
方法简便、无污染,通过优化工艺减少水反复冲洗次数可得到较高收率。
5. 3微囊海藻酸钠带负电,能与带正电荷的高分子化合物如壳聚糖通过静电作用形成微囊。
这种载体对包封在微囊中的不同电性的药物具有不同的包载能力。
李沙等[18]研究结果显示,海藻酸钠2壳聚糖形成的载体对于带正电与负电的药物均具有较高的包封率,而对于电中性的药物包封率较低。
这种静电作用成囊机制较适合于生物制品制剂如多糖抗体、卡介苗、胰岛素、水蛭素等的制备。
多肽类药物易被胃消化酶水解失活,因而减少多肽类药物在胃中的释放能够提高其生物活性。
王康等[1]研究报道胰岛素、水蛭素等多肽类药物包埋在海藻酸钙2壳聚糖微囊中,在模拟胃液中没有明显的释放,而在肠液中释药较快,从而使药物减少了在胃中水解失活,有效提高多肽类药物的生物活性与利用率[19]。
5. 4脂质体Hara等[20]通过研究海藻酸钠与钙离子的作用,采用海藻酸钠、磷脂、氯化钙为主要处方成分的新方法制备了海藻酸钠脂质体。
制备方法使用质量浓度10mg·mL-1海藻酸钠与钙黄绿素溶液分散磷脂膜,再将混悬液冷冻干燥复溶,重复3次,超声(10 s),离心(7 000 r·min-1, 20min),将收集到的脂质体混悬于氯化钙溶液中, 4℃下放置使钙离子进入脂质体中与海藻酸钠作用形成凝胶,从而减缓药物释放。
这种脂质体的特点在于当有钙离子存在时达到缓释作用,在钙离子鳌合剂的作用下又能加快释放,其原因是由于钙离子进入脂质体后与阳离子化合物海藻酸钠结合形成凝胶,使药物透过磷脂膜的速度减慢,当加入钙离子鳌合剂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时,减少了钙离子的量而减少了凝胶的形成,加快了药物的释放。
选用多种模型药物进行体外释药试验时发现,生长因子、生长抑止剂等生物活性分子为水溶性且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类药物,制备海藻酸钠脂质体可使释药稳定,无突释,显示较好的体外释药行为,且受外界离子环境(如EDTA)影响小。
6展望如今,天然化合物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应用于医药卫生制品到食品添加剂的各个领域。
在医药行业的发展过程中,研究开发新型药用辅料,将天然聚合物应用于处方设计中将会是一个很重要领域。
药用辅料的发展在整个制剂技术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我国地大物博,天然海洋资源丰富,海藻酸盐的产量更居于世界前列,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领域,但与国外相比,海藻酸钠作为药用辅料的潜能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因此,伴随新辅料的推广应用研究,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海藻酸钠这类天然化合物在片剂、脂质体、纳米粒、微丸、微囊等众多剂型的研究会更加深入,并不断拓展其应用范围,海藻酸钠药用辅料的开发必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1]王康,何志敏.海藻酸微胶囊的制备及在药物控释中的研究[J].化学工程, 2002, 30(1):48-54.[2]TONNESENHH,KARLSEN J.Alginate in drug delivery systems[J].DrugDev IndPharm,2002, 28(6): 621-630.[3]崔福德.药剂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484-491.[4]罗明生,高天惠.药剂辅料大全[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 605-607.[5]蒋新国,王俊,朱芳海,等.海藻酸钠的分子量与缓释作用[J].药学学报, 1994, 29(4):306-310.[6]马萍,孙淑英,刘东春,等.海藻酸钠理化参数的测定[J].中国海洋药物, 2003, 75(3): 56-62.[7]AKIHIKO K,MINAKO K,ATSUSHIW,et al.Effect ofCa2+2alginate geldissolution on release ofdextranwith differentmolec2ularweights[J].JControlled Release,1999, 58(1): 21-28. [8]蒋新国,何继红,奚念朱.海藻酸钠和脱乙酰壳多糖混合骨架片剂的缓释特征性研究[ J].中国药学杂志, 1994, 29(10):610-612.[9]PEPPERMAN AB, KUAN JCW. Alginate controlled release for2mulationofmelrivuzin[J].JControlled Release,1991, 19(1):105-111.[10]NOKHODCHIA, TAILOR A. In situ cross2linking of sodium alg2inatewith calcium and aluminum ions to sustain the release oftheophylline from polymeric matrices[ J].Farmaco,2004, 59(8): 999-1004.[11]TAPIA C,ESCOBAR Z,COSTA E,parative studies onpolyelectrolyte complexes and mixtures of chitosan2alginate andchitosan2carrageenan as prolonged diltiazem clorhydrate releasesystems[J].EurJPharm Biopharm,2004, 57(1): 65-75.[12]路兵,石庭森. pH非依赖性释放缓释片的研制[J].中国药学杂志, 1999, 34(12): 812-815.[13]HODSDON AC,MITCHELL JR, DA VIESMC,et al.Structureand behaviour in hydrophilic matrix sustained release dosageforms: 3. The influence of pH on the sustained2releaseperform2ance and internal gel structure of sodium alginatematrices[J].JControlled Release,1995, 33(1): 143-152.[14]MIYAZAKI S, NAKAY AMA A. Drug release from oralmucosaladhesive tablets of chitosan and sodium alginate [ J].Int JPharm,1995, 118(2): 257-263.[15]YOTSUYANAGIT.Calcium induced gelation of alginic acid andpH2sensitive reswelling of dried gels[ J].Chem Pharm Bull,1987, 35(9): 1563-1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