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电压控制装置在风电场的应用

合集下载

张家口地区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

张家口地区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

张家口地区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王双;周鑫;常晓慧【摘要】随着张家口地区风电场的大规模接入,地区电网的电压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引入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AVC),实现风电场与变电站的协调控制、主变分接开关调节次数最少和电容器投切合理、电压合格率最高和输电网损率最小的综合优化目标.【期刊名称】《华北电力技术》【年(卷),期】2012(000)009【总页数】4页(P34-37)【关键词】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作者】王双;周鑫;常晓慧【作者单位】张家口供电公司,河北张家口075000;张家口供电公司,河北张家口075000;张家口供电公司,河北张家口0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6140 引言在风电高发时段,220 kV母线电压越下限情况严重,而风电小发时段,电网又存在电压严重偏高的现象,给电网的稳定运行带来极大威胁。

由于风电场的无功电压管理水平有限,且单个风电场调压很难实现全网电压优化,因此在风电场的无功电压控制方面,应从全网考虑,进行无功电压的统一协调管理。

AVC系统是通过采集全网各节点遥测、遥信等实时数据进行在线分析和计算的,在电网与设备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以各节点电压合格、网调关口无功或功率因数为约束条件,实现无功补偿设备合理投入和无功分层就地平衡与电压稳定。

张家口地区AVC系统除实现AVC系统的常规功能外,又根据张家口地区风电场较多的特点,将风电场SVC引入AVC系统控制中,实现风电场与风电场之间的SVC协调控制、风电场与系统内变电站的协调控制、风电场内部多个SVC之间的协调控制等功能。

目前,SVC设备参与AVC控制在我国尚无先例,张家口地区风电场的SVC设备接入控制具有典型示范意义,为后续的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网自动电压控制积累重要的实践经验。

1 指标体系及目标值通过无功电压控制系统AVC对相关变电站电容器、电抗器、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以及对风电场SVC的协调控制,满足系统电压合格率、功率因数的指标要求。

刍议调度AVC主站及风电场AVC子站闭环控制系统应用

刍议调度AVC主站及风电场AVC子站闭环控制系统应用

刍议调度 AVC主站及风电场 AVC子站闭环控制系统应用摘要:风电场配置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充分发挥风电场的无功调节能力,充分利用风电场的无功电压调节资源,支撑风电汇集区域电网电压,促进风电汇集区域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

关键词:风电场;调度AVC主站;风电场AVC子站;控制系统风电场根据《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19963-2011),配置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系统,根据调度机构指令,实现无功功率调节及电压控制。

1.风电无功电压自动控制技术要求一是风电无功电压自动控制主站负责建设各风电场及其子站的运行和控制状态,并进行在线决策,并将针对风电场的无功电压控制指令发送到风电场。

风电无功电压自动控制主站可作为功能集成于现有的调度控制中心AVC应用,也可新增独立的控制模块。

二是风电无功电压自动控制主站具有开环和闭环两种控制方式。

在开环控制模式下,风电无功电压自动控制控制策略在主站显示作为参考;在闭环控制方式下,风电无功电压自动控制控制策略自动下发到风电场。

正常情况下风电无功电压自动控制主站应运行在闭环控制方式。

三是风电无功电压自动控制子站负责监视风电场内各设备的无功电压运行状态,并进行全场在线控制决策,并将针对各调节设备的无功电压控制指令发送到相应的监控系统,并将风电场的无功电压运行状态以及风电无功电压自动控制子站的运行状态上送至主站。

四是具有远方/就地两种控制模式,在远方控制模式下,风电无功电压自动控制子站追踪风电无功电压自动控制主站下发的无功/电压控制目标;在就地控制模式下,风电无功电压自动控制子站按照预先给定的风电场并网点电压目标曲线进行控制。

五是当风电场无功电压自动控制子站位于就地控制时,子站与主站保持正常通信,风电场子站上送调度主站的数据(风电场总无功、风电场无功电压可调上下限、子站的运行和控制状态等)要保持正常刷新。

2.闭环系统构成风电场无功电压自动控制闭环系统由运行在调度控制中心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含AVC主站功能)和运行在风电场升压站监控系统(含AVC子站功能)或外接AVC子站系统组成。

风电场AVC运行需要注意的问题

风电场AVC运行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系统的不确定性使得
S sc
实时变化,AVC 系统采用动态
3 AVC 运行期间的问题 3.1 风力发电机组各控制模式 风力发电机的无功控制模式主要有功率因数控制模式、 单位功率因数控制模式、电压控制模式。 3.1.1 功率因数模式 功率因数模式通常将发电机功率因数设为固定值,一般 超前或者滞后 0.95 左右, 发电机保持一定的功率因数运行。 这种状态下能够发出少量的无功,无功的大小要依赖于有功 大小。当风速较小时,发出的有功很小,虽然机组的空余容 量很大,但在功率因数一定的前提下,发电机发出的无功仍 然很小。功率因数模式是目前风电机组普遍采用的无功控制 模式,但这种无功控制模式并不能对机组的无功进行充分利 用。 3.1.2 单位功率因数模式 单位功率因数模式是功率因数的一种特例。单位功率因 数模式,通常将发电机的无功给定设为零,发电机运行在功 率因数为 1 的状态下,发电机只发有功功率。这种状态下完 全忽略了机组的无功能力。 3.1.3 电压控制模式 电压控制模式以稳定发电机端口电压为目标。传统的电 压控制模式主要是指利用机组的无功稳定机端电压,基于此 控制策略假定的前提条件是电网电压不变。因此从这个假设 上来说稳定机端电压具有明显意义,机端电压越稳定,功率 越稳定。但是由于各机组以机端电压为参考点,然而受各风 机分布的地理位置、风速等的影响,各机端电压实际值会有 一定差别。并且由于它是以稳定机端电压为目标,需要考虑 到风电场的其他无功补偿装置。 3.2 风力发电机组可控性 当风力发电机组启、停后,AVC 控制与风机 PLC 之间的 协调控制起着直观重要的作用。风机 PLC 在接收外来指令的 同时需要反馈可控状态值,以确保 AVC 控制精确度,当风机 PLC 存在缺陷导致其可控状态值不变时,就需要 AVC 通过反 复计算舍弃不可控风机,这样导致 AVC 控制系统计算数据量 大大增加。为避免风机 PLC 缺陷影响高压母线电压,在风机

风力发电技术的应用

风力发电技术的应用

风力发电技术的应用摘要:风力发电是利用风能来进行发电的一种方式,其有着诸多的优势,如节能、可再生、环保等,成为现阶段新能源发电研究的重点课题。

所以,现阶段研究风力发电技术,发展风力发电事业,成为现阶段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关键词:风力发电;技术;应用引言通过运用风力发电技术可以为人们提供充足的电能,使能源危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在风力发电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保证风力发电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对电气控制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从而使风力发电手段得到优化,维持风力发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提升风力发电的效益。

1风力发电技术概述及现状分析1.1风力发电技术概述从各种重要资源的储备上来看,风能资源储备特别高,同自然资源对比明显,为全国自然资源储备的近10倍。

而利用大风发电,则一般是将大风能量转换为驱使电机的机械力,再经过发电厂完成能量转变,从而生成的电量。

技术的应用分析方法一般是:(1)风机种类。

一般根据装机容量指标加以分类,一般包括中小型机、中型机、较大型机,还有特殊型机。

通常,风机的体积越大,其桨叶的直径也就大。

而按照风力速度指标,可以精细地分为恒速机、变速机,或者多态定速机。

(2)装置的结构与功能解析。

运转的风力发电机组,组成结构包含风轮、机舱、塔筒和基础部分。

运转的风轮中学,组成结构包含叶片和变桨机构等。

叶片的形态如何,关系到风能的吸收多少。

工作中,当风机速度如果超过切出风力,则经过调节转动状态的叶尖,就能够进行气动制动。

(3)风机控制方法。

目前常用的并网发电机,种类分为双馈机、双速异步机及其自变速的风力发电机。

新的并网技术,引进了模糊控制技术,可以有效调节转速或者输出功率。

同时运用神经网络,对桨距角加以限制,从而预知了风轮气动特性,有着不错的效果。

当风电场达到并网工作条件后,吸收无功,为提高工作效率,给风电场配备SVC和其他无功补偿装置,降低由于输入能量造成的设备振动现象,改善设备工作状况。

风电场AVC自动电压无功控制概述

风电场AVC自动电压无功控制概述

风电场AVC自动电压无功控制概述摘要:随着风电场装机容量的增大,并网风电场及其接入地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日益受到关注,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风电系统的电压和无功功率问题。

大规模风电并网会引起电网电压波动,尤其以接入点的电压波动最为突出。

显然,抑制风电场接入点电压波动需要建立风电场级的AVC(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系统,这对保障电能质量、提高输电效率、降低网损、实现系统稳定而经济运行、顺应社会发展、共创和谐社会有着长远的意义。

关键词:风电场;AVC;无功控制一、系统架构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包括风电机组、无功补偿装置(SVC、SVG等)以及升压变电站主变压器分接头三部分。

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应能合理分配风电机组、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出力均衡,保证风电场设备在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动态的连续调节以控制并网点电压,满足电网电压的要求。

(一)AVC子站控制终端接收调度AVC主站系统的各种遥调指令,并可靠、准确执行,同时将子站相关信息上传到AVC调度主站。

AVC子站系统具有分析和计算功能,通过特定优化策略完成无功在受控源间的分配,达到调压的目的。

子站建立了完整可靠的安全约束条件,从而完成正确的动作。

(二)AVC子站控制终端可以实现对多个无功源的协调控制,同时AVC子站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充分考虑设备电气特性、操作特性、设备寿命等因素,结合风电场和电网运行状态采取适合的措施快速响应调节要求。

(三)AVC子站系统控制终端与站内综合自动化系统、风电机组监控系统、无功补偿装置控制器、并联电容器等监控对象相连,完成信息采集和控制调节的功能。

二、风电场AVC控制目标、控制对象及控制模式(一)控制目标AVC子站以风电场高压侧母线电压或上网无功功率为控制目标。

(二)控制对象AVC子站依据调度AVC主站下发的高压母线电压,具备自动对风电场内各种无功设备进行无功电压协调控制的功能。

风电场自动无功电压控制技术教材

风电场自动无功电压控制技术教材
利用风机和SVC发出无功,替换原先电容器提供的无功, 在故障点风机和SVC脱网后,这部分无功一同被切除,有 效遏制了由无功过剩导致的多风场内大片风机过电压连锁 脱网。
SVC和风机采用定电压控制(AVC子站控制),各风场电 压在抵达最大值后逐步降低至稳定水平
间歇能源的无功控制问题总结
间歇能源场站目前的电压调节以传统电容器和SVC 为主,难以满足各种运行方式下的无功支撑,并带 来电压引起的连锁脱网问题。
t(s)
Ø脱网总负荷:1000MW Ø电压变化:20~40kV Ø最高电压:262kV
某区域2011年典型脱网过程(PMU数据)
风场220kV侧电压(kV)
连锁脱网的机理仿真(1)
仅投入电容器,SVC和风机不发无功
投入电容器和SVC,风机不发无功
连锁脱网的机理仿真(2)
退出电容器,SVC和风机发无功
t(s)
多风场连锁脱网事故中的电压变化曲线
265
255
Ø连锁脱网过程:2秒 Ø涉及风场数量:10座
245
WDS正序电压
QLS正序电压
235
HJZ正序电压
ZB正序电压
225
HD正序电压
LY正序电压

215
JX正序电压
YY正序电压
205
MC正序电压
BT正序电压
195 12.98 13.08 13.18 13.28 13.38 13.48 13.58 13.68 13.78 13.88 13.98 14.08 14.18 14.28 14.38 14.48 14.58 14.68 14.78 14.88 14.98 15.08 15.18 15.28 15.38
风电场变电站的主变压器宜采用有载调压变压 器

AVC技术在新能源场站的应用

AVC技术在新能源场站的应用

A VC技术在新能源场站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4-28T10:57:19.740Z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33期作者:张鹏[导读] 摘要:随着新能源发电设备占比在电网的比重不断提升和智能电网发展要求,我国电网对电网电压条件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而A VC (自动电压控制)技术作为重要的电网控制方案对稳定电网电压,提高电能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新能源发电场站中,运用A VC技术成为新时期电网建设的重要手段,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能源发电的特点和运用A VC技术的必要性,并分析了A VC技术的优势,最后提出了在新能源场站中运用A VC的(山西世纪中试电力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030002)摘要:随着新能源发电设备占比在电网的比重不断提升和智能电网发展要求,我国电网对电网电压条件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而AVC (自动电压控制)技术作为重要的电网控制方案对稳定电网电压,提高电能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新能源发电场站中,运用AVC技术成为新时期电网建设的重要手段,对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能源发电的特点和运用AVC技术的必要性,并分析了AVC技术的优势,最后提出了在新能源场站中运用AVC的具体技术方法,以期为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和电网建设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思路。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AVC技术;电网;自动控制引言:2020年,我国能源战略规划指出,要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高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这就必然需要大量的新能源供能来代替传统的以燃煤、燃气为主的能源,新能源主要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潮流能、生物质能等,但新能源发电系统稳定性较差,对电网吸纳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快速的电压和功率调节是未来电网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传统的人工控制的方式来实现电网电压和无功的调节技术反应慢,周期长,已经无法适应未来以新能源为主导的电网发展趋势,需要加快研究和部署适用于新能源场站的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并充分利用高效快速的网络信息技术,加强电网中已经投运的新能源发电系统的无功水平和电压频率进行自动调控,以保证电网输出满足电能质量标准。

国能日新资料

国能日新资料

国能日新资料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系统(SPWGC-3000):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系统(SPWGC-3000)是北京国能日新系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对风电场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自动控制的系统,系统接收调度主站定期下发的调节目标指令或当地预定的调节目标计算风电场功率需求,选择控制设备并进行功率分配,并将最终控制指令自动下达给被控制设备,最终实现风电场有功功率、并网点电压的监测和控制,达到风电场并网技术要求。

1、风电场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系统(SPWGC-3000)总体设计AGC、AVC系统硬件部署结构如图所示,该系统部署电场安全1区,采用双网结构,系统硬件主要由智能通讯终端、AGC、AVC服务器、操作员工作站、交换机组成。

AGC、AVC系统与现场升压站监控系统、风机监控系统、无功补偿装置等设备通讯获取实时运行信息,数据通信采用网络模式,也可采用串口通信模式。

并将实时数据通过电力调度数据网上传到主站系统,同时从主站接收有功/无功控制指令,转发给风机监控系统、无功补偿装置等进行远方调节和控制。

AGC、AVC控制系统一体化设计,集中组屏。

整个风电场的实时数据仅通过一套AGC、AVC控制管理终端与主站通信,完成数据采集、处理、通信、风机有功、无功自动控制功能。

2、基本功能有功自动控制(AGC):1)能够自动接收调度主站系统下发的有功控制指令或调度计划曲线,根据计算的可调裕度,优化分配调节风机的有功功率,使整个风电场的有功出力,不超过调度指令值;2)具备人工设定、调度控制、预定曲线等不同的运行模式、具备切换功能。

正常情况下采用调度控制模式,异常时可按照预先形成的预定曲线进行控制;3)向调度实时上传当前AGC系统投入状态、增力闭锁、减力闭锁状态、运行模式、电场生产数据等信息;4)能够对电场出力变化率进行限制,具备1分钟、10分钟调节速率设定能力,具备风机调节上限、调节下限、调节速率、调节时间间隔等约束条件限制,以防止功率变化波动较大时对风电机组和电网的影响;5)确获取调节裕度、控制策略算法合理、保障风电机组少调、微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电压控制装置在风电场的应用X
孙庆海1,张 琳2
(1.内蒙古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动力能源保障部;2.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 摘 要:文章主要论述了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开发的背景、结构组成、方案实施与应用的意义。

关键词:自动电压控制装置;应用
中图分类号:T M761+.12∶TM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3—0031—02
1 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装置开发的背景
风力发电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随着风电并网容量的不断增加,由于风能的随机性、间歇性特点以及风机的运行特性,对电网电压稳定性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尤其在大规模风电接入薄弱的末端电网时电压稳定问题更为突出。

风电机组的连接方式、风电的长距离输送以及风电机组无功调节能力差,是风电无功和电压调整困难的主要因素。

当风电小出力运行时,风电场接入系统的线路轻载运行,充电功率较大导致系统电压偏高;当风电大出力运行时,无功损耗增加导致风电场和风电场接入点电压又有较大幅度下降。

风电场有功出力的增加还会导致风电场无功消耗成平方倍的增加。

因此,风电场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无功补偿,汇集站至风电场升压站的架空线路将会大量传输无功而导致无法满足风电送出要求,同时会增加线路和变压器的损耗。

为解决风电大量入网引起的无功电压问题,电网公司曾多次对风电场的无功动态补偿装置及容量提出要求,但由于目前风电机组和无功动态补偿装置均独立运行,按各自的控制目标和策略进行控制,在调节母线电压方面还未做到协调控制,各自为战,调节效果非常不好,满足不了电网对风电并网点电压波动范围的要求,也会由于无功分布的不合理导致有功损耗的增加。

由于存在上述问题,国家电网公司2009年发布的《风电场接入电网技术规定》明确要求风电场应具备协调控制机组和无功补偿装置的能力,能够自动快速调整无功总功率。

因此在风电场建设自动电压控制系统,对风机、无功补偿装置、有载调压变压器进行统一协调控制,实现风电场并网点电压和无功功率的自动调控,合理协调和优化风电场无功分布,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压质量、减少有功损耗和提高风电场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装置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发的,是为实现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而研制的专用系统和设备。

它与风机监控系统、无功补偿装置、升压站综自系统配合,根据调度中心主站下发的电压控制指令,通过对风机无功功率、无功补偿装置无功功率、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的统一协调控制,实现风电场并网点电压的闭环控制。

2 装置组成
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装置采用上、下位机结构,上位机实现核心功能是根据调度下发的电压指令,考虑风电场内各机组和母线的实时数据,结合各种约束条件,分析计算合理分配风电场内各类无功电源的无功出力和主变分接头位置,并根据计算将结果下发至下位机,由下位机输出各类控制信号进行调节,实现调度主站和风电场子站间的自动闭环控制,满足调度端高压母线电压要求。

其他应包括数据存储、数据管理和浏览,以及WEB发布等功能。

下位机可实现数据采集(电气参数、机组状态等)、各类控制信号输出(无功指令信号,有功指令信号(该功能可暂时保留不实现)),报警输出和闭锁等功能。

上、下位机通信采用现场485总线方式,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

3 风电场实施方案
3.1 整体方案
风电场的自动电压控制装置,以根据调度下发的母线电压指令为目标,以风场风机机组无功、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和主变分头为调节手段,实现整个风电场与调度自动电压控制主站系统的整体闭环调节。

风场内各可控设备以风机无功为优先控制,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其次,主变分接头再次。

3.2 装置实施
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装置配置主机一台,作为整个系统的分析运算核心,通过风机信息终端接收中调下发的母线电压增量指令、通过升压站监控系统获取系统电气量信息、通过全场风机监控系统获
31
 2012年第3期 内蒙古石油化工X收稿日期5
:2011-12-1
取全厂风机的各种电气信息,综合计算分析,按照一定的分配策略优先计算出各台风机的无功出力,通过全场风机监控系统发送至各台风机的就地主控系统,由风机就地主控系统调节风机变频器,达到风机的无功出力目标。

当风机无功出力无法满足调度的对母线电压需求时,自动电压控制装置再考虑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一次设备,补偿整个风场无功,最后通过界面给出主变分头调节提示,提示运行人员调节主变分头。

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装置主机同时作为系统实时数据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后台机放置在运行值班台,通过网络线与系统主机相连,实现远程监视功能。

3.3 控制模式
远方控制:接受调度端主站指令,进行闭环控制。

本地控制:根据电压曲线或零无功交换等策略,进行本地控制。

3.4 控制目标
高压母线控制目标:以高压母线电压作为控制目标。

总无功控制目标:以主变高压侧无功作为控制目标。

4 自动电压控制装置与各系统接口
4.1 与调度端主站接口
调度端自动电压控制主站与风场内自动电压控制装置设备通过调度数据网实现通信,接收和上传相关信息。

遥调:高压母线电压指令(增量)。

遥信:自动电压控制主站远方/本地控制;自动电压控制主站投入/退出;自动电压控制主站增/减闭锁;自动电压控制主站各类状态。

遥测:无功可调容量;无功上限;无功下限。

4.2 与风电场当地监控系统接口
风场自动电压控制装置所需实时数据可以通过与风电场当地监控系统接口通信方式采集,主要数据包括:
遥测:高压侧母线电压;低压侧母线电压;主变高压侧有功;主变高压侧无功。

遥信:无功补偿装置一次设备状态;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位置;主变分接头状态;风机投运状态。

4.3 与无功补偿装置接口
无功指令输出,无功补偿装置状态。

 与风机监控系统接口
各台风机的机端电气量和风机运行并网状态,下发各台风机的控制目标指令。

5 风电场配置自动电压控制装置的意义
5.1 由于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对系统无功和电压平衡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风电机组的运行特性、连接方式、风电的长距离输送,导致风电场无功和电压调整困难。

5.2 风电场小出力运行:风电场接入系统的线路轻载运行,充电功率较大导致系统电压偏高。

5.3 风电场大出力运行:无功损耗增加导致风电场和风电场接入点电压又有较大幅度下降。

5.4 风电场有功出力的增加导致风电场无功消耗成平方倍的增加,汇集站至变电站的架空线路将会大量传输无功而导致无法满足风电送出要求,同时会增加线路和变压器的损耗。

5.5 目前风电机组和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均独立运行,按各自的控制目标和策略进行控制,在调节母线电压方面还未做到协调控制,各自为战,调节效果非常不好,满足不了电网对风电并网点电压波动范围的要求,也会由于无功分布的不合理导致有功损耗的增加。

5.6 在风电场建设自动电压控制装置,对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风力发电机、有载调压变压器进行统一协调控制,实现并网点电压和无功功率的自动调控,合理协调和优化无功分布,对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压质量、减少有功损耗和提高风电场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5.7 风电机组控制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变速恒频双馈技术、直驱永磁技术的采用,大大提高了风电机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控制能力,为实现风电场无功电压的优化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

5.8 大多数风电场安装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能够提供快速和大容量的无功电压支撑能力。

5.9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风力发电机一般均可以开放通信接口和通信规约实现无功功率控制。

6 结论
风电场自动电压控制装置充分发挥了场内原已运行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升压站监控系统、风机服务器、风机信息终端的功能,通过合理分配各风机及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无功功率,提高了电网安全性和风机、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设备的稳定性,同时改善了高压侧母线电压的质量,对母线电压的控制更加精确且变化趋于平稳消除了人为因数引起的误调节,减少了运行值班人员的工作量。

[参考文献]
[] 王建电力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
[] 贺尹自动电压控制教材,
32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2年第3期 
4.4
/1.J.
2010.
2.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