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的生产建设条件和技术评估

合集下载

建设、生产条件和技术评估

建设、生产条件和技术评估

• 第四,厂址的选择 • 建设地区选定以后,就在这个地区内选择 若干个可供建厂的地段,作具体分析比较, 从中选取一个比较理想的厂址。
• 选择厂址应考虑的条件: • 一是厂址要求。项目评估报告应有详细的说明。 • 二是土地费用。如土地购置、拆迁、场地整治、青 苗赔偿以及土方处理等费用比较。与其相关的费用 也应进行评估。如交通运输整治费。如需要建设或 整治的运输线路,转运场站等费用比较。基础处理 费。如不同工程地质需用不同地基和基础处理的费 用比较。取水、防洪、排污设施所需费用比较。抗 震所需费用比较。环境保护、生活设施等费用的比 较。
建设、生产条件和技术评估 内容: 建设条件评估、生产条件评估、环境保护条件评 估;技术评估的原则和内容、工艺技术方案评估、工程 设计方案评估、设备选择评估。 目的:掌握建设条件评估的内容,生产条件评估的内容、 环境保护条件评估的步骤;重点掌握工艺技术选择方案 的条件以及设备的经济合理性的评估方法,了解工程设 计评估的内容。 重点: 厂址选择评估的原则和方法。工艺技术选择方案 的条件、设备的经济合理性的评估方法。 难点:厂址选择评估的原则和方法。工艺技术选择方案 的条件、设备的经济合理性的评估方法。 课时:4
• 对环境保护措施分析评价主要审查以下内 容: • 第一,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是否提出了 报告书、是否经环保部门批准、是否提出 了科学的对策等。 • 第二,审查治理方案。方案是否合理、可 靠。 • 第三,审查总投资与总设计。
• 第四,分析环境保护的经济性。 • 生产建设条件评估还包括劳动安全和生产 安全的评估。 • 主要是劳动保护方案评估。方案中要有劳 动保护的内容,生产过程对人体健康的影 响及治理措施等。投资方案要有安全保护 措施、措施设计要达到国家标准。
• 厂址选择的含义是在指定的某一地区内, 根据新建厂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结合项目 的特点,进行详尽的调查(或复查)、勘测 工作,就可能建厂的几个厂址的技术经济 条件,列出几个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从中择优确定厂址。最后由建设单位会同 设计单位,作出厂址选择报告,呈报上级 主管部门批准。 • 对扩建厂则不存在厂址选择问题。

第4章 项目生产建设条件及技术评估

第4章 项目生产建设条件及技术评估

二、原材料、燃料及动力 供应条件评估
所谓原料,是指耗费了人类劳动而开采或 创造出来的劳动对象,如原油、原煤等; 所谓材料,是指经过工业进一步加工过的 原料,如钢材、水泥、面纱等。
(一)主要原材料供应方案分析
1. 分析确定原材料的品种、数量和质量; 2. 分析确定供应来源与方式; 3. 分析确定运输方式; 4. 分析选取原材料价格。
案例分析:中国一汽选址
2、建设地点(厂址)选择 在确定的区域范围内,从几个可供考虑的厂址方案中选择 最优厂址方案,即确定具体地点。 例如: 中国一汽选厂址工作组确定在长春建厂后,在长春孟家屯 铁路东西两侧考察,提出了几个具体方案。后根据有关条件, 将铁路以西作为第一个选择对象。政务院财经委员会(51)密 计建字127号文件指示: “批准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孟家屯车站 铁路西侧地区兴建”。
(二)节水措施分析
1.节水措施 ①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② 提高工业用水回收率和重复利用率; ③ 提高再生水回收率; ④ 有条件的项目应采用海水替代技术和设备。
2.水耗指标分析 计算单位产品的耗水量、水的重复利用率等。
第二节

项目技术条件评估
一、生产工艺技术方案评估
工艺方案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分析; 工艺方案成本的经济性分析; 工艺方案原材料适应性分析; 工艺流程的均衡协调分析;
2.竖向布置的任务
设计标高的确定原则: ①保证土方工程量最小,并尽量使填挖量达 到或接近平衡。 ②保证企业不受洪水淹没。当企业设在江河 湖岸附近时,应使建(构)筑物地坪标高高于最 高洪水位0.5米。 ③保证车间之间交通运输方便,车间标高的 确定还应与厂内铁路、道路、排水设施等连接 点的标高相呼应。 ④有利降低建筑造价。
2.内容 建筑:建筑风格、面积、层数、高度、跨度等; 结构:木结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 、框筒结构、筒中筒结构等; 配套:给排水工程、供电与通信工程、供热工程 、空调系统、采暖通风系统等;

第三章 投资项目建设与生产条件评估

第三章 投资项目建设与生产条件评估
根据对某地区进行市场预测,每年对某种产品的需 求量为180 000件,根据更方面条件拟定如下四个方案 可供选择(见下表),请确定该项目的生产规模。
投 资 项 目 评 估
方案 一 二 三 四
生产规模 90 000 60 000 45 000 180 000
投资额(万) 年收益额 180 200 204 192 60 59 71 63
• 建设规模的确定步骤
– 确定规模空间、起始规模、最大建设规模、制定不同规 模投资方案、确定项目合理经济的建设规模。
3-13
生产规模及其制约因素
• 产品的市场需求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战略布局及其有 关政策 • 行业技术经济特点 • 生产技术及设备设施情况 • 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条件 • 资本与基本投入物 • 其他生产条件 • 经济效益的要求
投 资 项 目 评 估
• 产品可用以替代进口品
– 将生产成本与进口成本进行对比,确定 起始规模。
• 产品可以出口
– 将项目生产成本与换汇收入比较来确定 起始规模。
3-21
确定合理生产规模
• 最小费用法
计算公式:C=P+T+S+I×RC
C——总成本 P——生产成本 T ——运输费用 S——销售费用 RC——投资回收系数(年金折现系数的倒数)
3-11
项目建设规模的确定
• 建设规模
– 建设规模是指劳动力、生产资料等企业 的集中程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规 定的全部设计生产能力、效益或投资总 规模,也称生产规模
投 资 项 目 评 估
• 企业生产规模的划分
– 用产品生产能力划分(10、100) – 用装机容量或设备数量划分(2.5、25) – 用固定资产数量划分(8通过研究随着拟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时,企业的销 售收入与成本曲线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最适合的生产规 模。

项目实施条件分析(建设、生产、技术)-可研与评估05

项目实施条件分析(建设、生产、技术)-可研与评估05

5.1 建设条件分析
5.1.2 场(厂)址选择
2.项目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
(4)劳动力因素 劳动力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与分布、劳动力资源、劳动力素 质、劳动力费用等。劳动力因素与生产成本、劳动效率、产 品质量密切相关,会影响项目高新技术的应用和投资者的信 心。 (5)社会和政策因素
5.1 建设条件分析
5.1 建设条件分析
5.1.2 场(厂)址选择
3.场(厂)址方案选择的基本要求
(1)符合国家和地区规划的要求。 (2)符合城市(乡、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重视节约用地和 合理用地,充分利用荒地、劣地,不占基本农田或尽量少占 基本农田。 (3)有可供选择利用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存放场地、污水排 放口及纳污水体或收纳处置污水的场所(如西北干旱地区采 用蒸发塘方案),有省市规定的危险废弃物处置场所。 (4)有丰富可靠(或靠近)的原料供应市场和产品销售 (或靠近)市场,减少运输环节;有充足的水源和电源。
5.1 建设条件分析
5.1.2 场(厂)址选择
5.项目选址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基本原则 符合各级规划的要求 满足项目生产经营要求 节约的原则(成本、土地) 安全的原则 环保的原则
5.1 建设条件分析
5.项目选址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2)注意事项
(1)要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有关法规和规定。
5.1 建设条件分析
5.1.2 场(厂)址选择
3.场(厂)址方案选择的基本要求
(8)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可依托的基础设施和方便的 生活服务设施。 (9)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象、防洪防涝、防 潮、防台风、防地质灾害、防震等条件。 (10)环境良好,且应有一定的环境容量和纳污能力。工程 建设和生产运营不会对公众利益造成损害。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及评价方法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及评价方法

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及评价方法建设工程项目的后评价是指在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后,对项目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价,包括工程建设质量、工程造价控制、工期进度管理、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

下面是对这些内容及评价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工程建设质量评价工程建设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对建筑物、设备、工程施工等方面进行评估。

具体评价方法包括:1. 抽样检测法:随机抽取部分工程项目进行检查,评价各项质量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2. 实地查看法:对工程项目进行实地查看,评价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如施工安全、排水系统等;3. 质量问题统计法:统计项目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原因,并进行分析,用于评价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

二、工程造价控制评价工程造价控制评价主要评价工程项目的投资合理性、成本控制情况等。

具体评价方法包括:1. 成本测评法: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成本估算、实际成本核算和成本分析,评价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情况;2. 技术经济分析法: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技术、经济方案进行评估,评价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3. 项目绩效评价法:评价工程项目的绩效水平,包括投资回报率、成本效益等指标。

三、工期进度管理评价工期进度管理评价主要评价工程项目的完成时间是否符合预期,具体评价方法包括:1. 进度计划评价法:评价工程项目的进度计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实际情况;2. 实际进度分析法:对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度进行分析,评价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3. 进度偏差分析法:对工程项目的预期工期与实际完成工期进行对比,分析进度偏差的原因,并评价进度管理的效果。

四、环境保护评价环境保护评价主要评价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和对环境的保护措施。

具体评价方法包括:1. 环境影响评价法:分析工程项目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并评价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2. 环境监测法:对工程项目周边环境进行监测,评价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3. 环境管理评价法:评价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的环境管理措施是否有效。

项目生产建设条件和技术评估

项目生产建设条件和技术评估
主要用于原材料采购、 人工费用、管理费用等 日常运营支出。
05
效益评估
经济效益评估
投资回报率
评估项目投资带来的经济效益,计算投资回报率,判断项目的盈利 潜力。
财务分析
进行财务分析,预测项目在不同阶段的收入、成本和利润,为投资 者提供决策依据。
经济效益持续性
分析项目经济效益的持续性,预测项目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表现。
分析项目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人口状况等。
地理位置优势
评估项目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优势,如靠近市场、港口或交通枢纽 等。
政策支持
了解国家和地方对项目所在地区和行业的政策支持情况,如税收优 惠、土地供应和融资支持等。
02
技术评估
技术可行性评估
总结词:评估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是否符 合实际情况,能否实现预期目标。
环境条件评估
01
气候条件
分析项目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 包括温度、湿度、降水量和风力 等。
生态环境
态环境状 况,包括土地、水体、空气质量 以及生物多样性等。
了解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 规,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以及 需要采取的环保措施。
地理位置条件评估
地区发展状况
详细描述
对比同类技术的优缺点, 分析项目所采用技术的独 特性和优势。
考虑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 和竞争优势,以及在未来 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
了解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发 展趋势和最新进展,评估 项目技术的领先程度。
技术经济性评估
详细描述
分析项目的技术成本和经济效益, 包括设备投入、运营成本、产品 收益等方面的计算和预测。
价格风险
分析项目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波动风险,包括原材料价 格、人工成本等。

建设项目评估报告范文

建设项目评估报告范文

一、概况(一)企业概况××制药厂隶属于××省医药管理局,是××省医药工业重点企业之一。

该厂位于××市西郊,全厂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建造面积××万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原值×××万元,净值×××万元。

有七个生产车间,一个辅助车间。

现有职工1890 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91 人,占职工总数的26%,技术力量雄厚。

为了开辟新产品,使企业更具竞争力,他们还建立了一个具有较先进的仪器设备的药物研究所,并与十几家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建立了科研协作关系。

该厂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目前生产的品种有片剂、针剂、栓剂、抗生素原料药、琥乙红霉素等100 多个品种和规格,19××年产值已达×××万元,比上年提高10.2%,实现利税××万元,比上年增长119%。

产品品种、产值、产量、销售收入等八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是省效益十佳单位之一。

估计今年的利税总额将达到×××万元。

该厂目前有六种产品被评为省优产品,产品已行销全国28 个省、市、自治区,并有部份出口。

企业资产负债情况见下表。

表格(略)。

(二)项目概况××制药厂发展抗生素新品种项目的主要品种为克菌灵原料药,并利用原有针剂车间加工针剂。

克菌灵主要用于各种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等。

其优点是疗效高、用量小、分布广、在体内维持时间长、无交叉耐药性、毒性低、副作用小。

该药属国内新开辟产品,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19××年×月×日,××省医药管理局以×药计字第×号文批复了“关于对××制药厂发展抗生素新品种项目建设书”的报告(见附件)。

第5章 项目的生产建设条件和技术评估

第5章 项目的生产建设条件和技术评估

(二)项目的技术评估的内容
1.从技术发展的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确定产品方案。即确定产品的规格、品种、技术性能以及 产品的质量。
3.生产工艺和技术设备选型的分析。
4.工程设计方案的分析。 5.生态环境分析。
二、生产工艺方案评估
生产工艺方案是指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流程及产品的制造方法。对项 目生产工艺方案的评估是项目技术评估的核心内容。
四、工程设计方案的分析与评估
(一)工程设计方案的内容
(二)工程设计方案的分析与评估
1.对项目总平面布置方案的论证
2.土建工程设计方案论证 3.施工组织设计的分析与评估
序号 指标(判断因素)
1
指标权重
15%
不同方案的指标评价值
方案甲 方案乙 0.65 0.35
厂址位置
2
3 4 5 6 7 8
占地面积
可利用固定资产原值 可利用原有生产设施 交通运输条件 土方工程量 所需投资额 消化引进技术条件
15%
10% 10% 5% 10% 15% 20%
0.3
0.28 0 0.2 0.1 0.4 0.8
(二)资源条件评估的原则 1.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保持生态平衡,达到环境保护、与环境(生态) 相协调的有关要求 。
2.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要遵循多层次、多目标的原则,达到综合利用
的要求。 3.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资源的供应数量、质量、服务年限、开 采方式。 4.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注意保证资源的再生性,达到资源连 续补偿的要求 。 5.要注意技术进步对资源利用的影响,达到最佳利用的要求。
0.7
0.72 1 0.8 0.9 0.6 0.2
3.最小运输费用法
选择运输费用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佳方案; 适用条件:各选址方案的其他因素基本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