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怎么考上清华北大的10张诗卉

合集下载

凤凰花开的旅途

凤凰花开的旅途

附:凤凰花开的旅途华子评华子评女,金牛座,1991年生。

现就读于清华大学法学院。

曾多次获市、县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NEPCS)一等奖,全国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一等奖,省数学竞赛一等奖,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竞赛一等奖等奖项。

高二开始醉心于文科,写诗作文,多见诸于报端,在文藻诗意之中上下求索。

毕业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09年初获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资格,江苏省2009年高考以南京地区文科第一名。

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我执意不爱未名湖畔波光潋滟,不喜博雅倒影厚重深藏,不羡民主自由清风远送——那是一年多以前,面对清华北大两所高校摆在面前的自主招生考试机会,我握有充分的选择权。

身在文科,我作出了一个令大多数文科生不理解的决定:参加清华大学面向全国的自主招生考试。

在那次考试中,我如愿获得了清华给我的自主招生资格。

之后的高考,也是一路绿灯,我以南京市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清华,分数虽然不高,但也“浪费”了自主招生的几十分加分。

一直以来的顺顺利利,其实并非全是好朋友开玩笑所说的“老天把所有的好运气都给了你”,其中我付出过的一些心血,如今想来,仍旧历历在目。

你要知道自己要什么在选择清华还是北大的考试机会这个问题上,爸妈一度和我闹得很僵。

虽然后来的结果让大家都满意了,可是当时爸爸曾经亲自去找分管高校自招的校领导商讨这个问题,想要副校长帮着劝说我更改报名表。

还好副校长支持我的决定,反而站在我这边劝爸妈多听听孩子的意见。

在我的执拗面前,爸妈只好让步了。

爸爸后来还热心地收集一些时政资料放在我桌上,让我用来准备笔试的文综部分和面试(尽管事实证明后来没用上多少)。

在长达一个多月的自主招生进程中,从准备报名资料,停课复习到走上考场,我始终自己打理一切,一直非常轻松愉悦,让爸妈为我暗地里捏了把汗,也许他们总觉得“这孩子,怎么在这么重要的关节上还是大大咧咧”,终于我用事实打消了他们的怀疑。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都是抱着“为孩子好”的心理来为我们作出一些决定,他们的这份心意我们应当肯定,毕竟这个世界上是父母最无私地为我们操心挂念。

你凭什么上北大-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你凭什么上北大-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

你凭什么上北大作者:贺舒婷考分数641,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本科生。

末名湖边的桃花儿开了,就在前几天。

我曾经无数次梦想过,陌生花开的时候湖边折枝的人群里回有自己的身影。

那个时候,我的心思和大家一样单纯而迫切,我的目光却是比你们更加迷茫和恍惚。

那年高三。

十年磨一剑,我得到的几乎只是一块废铁。

高一那年,我真的差点就把自己废成了一块锈铁。

上课的时候睡觉、聊天、看漫画、吃零食,跟着后面那些男生大呼小叫,把年轻的女老师气得眼圈含泪,然后自鸣得意。

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像色彩斑斓的黑洞,看上去奇光异彩,鬼魅般的吸引力却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把你拉向无底深渊。

于是下滑,于是堕落,而更加难过的是明明知道自己在下滑在堕落却无力去改变。

习惯的力量的确大到了让我无可奈何,于是放弃了最后的挣扎与努力。

现在想想,那只是懦弱,那只是懒惰,那只是自己给自己自甘堕落所找的一个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一切是自欺欺人。

可是当时没有任何人来指着我的鼻尖骂我,说“你是不是就想这样破罐子破摔,就想这样玩儿完你的一辈子。

”也许他们已经放弃了我,有时候我想。

然后是及其嘲讽般地不屑,不屑以及自以为是是洒脱——谁稀罕谁。

其实,那个时候真的是应该有一个人,就像很多人曾经经历过的那样,指着我的鼻尖,戳着我的脊梁说,“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清楚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明白不明白自己的明天会是什么?”可是,再无所谓的人也会有自己的底线的,正如再深的涧谷也会有它的低谷。

一切就像滑滑梯,一路上放肆张扬地笑了下来,最后终于重重地摔在了下面,头破血流。

也许,人只有在痛的时候,才会认认真真反省自己走错了哪一步吧,总要摔些跟头,才能学会绕着道走。

而这条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我却付出了整整一年的青春时光才真正明白。

一年,365天,可以让居里夫人发现镭,一年可以让爱因斯坦证出E=mc的平方,一年可以让一个婴儿学会跌跌撞撞地走向母亲的怀抱,一年可以让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开始有终了。

可是这一年,我只得到了那一句话。

学而思考上清北的十个故事

学而思考上清北的十个故事

学而思考上清北的十个故事【导语】上清北,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学术殿堂。

学而思教育,作为国内知名的教育品牌,助力了大量学子圆梦清北。

本文将通过十个真实的故事,分享上清北的成功之道,以启发更多学子追求卓越。

【故事1:坚持与成功】学而思的一名清北学子,曾在高中时期面临严重的学业困境。

但他坚信,只要坚持努力,就能实现梦想。

在学而思教师的辅导下,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最终成功迈进清北的大门。

【故事2:创新与突破】另一位清北学子,在学科竞赛中脱颖而出。

他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勇于创新,把握住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种突破性的思维方式,使他不仅在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还成功升入清北。

【故事3:团队合作的力量】一个清北团队的组建,源于一次偶然的学术交流。

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他们相互激励,共同攻克了许多难题,最终全部考入清北。

【故事4:勇敢面对挑战】面对清北选拔,学子们敢于挑战自己,勇敢应对。

他们在学而思培训课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锻炼自己的意志。

正是这种勇敢面对挑战的精神,使他们脱颖而出。

【故事5:适应与调整】清北的学习生活充满挑战,学子们需要在短时间内适应新的环境。

他们在学而思的培训过程中,学会了调整学习方法、生活习惯,以便更好地适应清北的学术氛围。

【故事6:专注与毅力】清北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学子们在学而思的课程中,锻炼出专注与毅力,遇到困难时不退缩、坚持不懈,直至成功。

【故事7:激发潜能】学而思教育注重挖掘学生的潜能,通过个性化的辅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清北学子们在学而思的培训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所在,激发了无限的潜能。

【故事8:时间管理的重要性】清北学子们深知时间管理的至关重要。

在学而思的培训过程中,他们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为自己的梦想拼搏。

【故事9:人际交往技巧】清北学子们意识到,人际交往能力在学术道路上同样重要。

在学而思的课程中,他们学会了与人沟通交流,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披荆斩棘,迈向大学

披荆斩棘,迈向大学

披荆斩棘,迈向大学作者:来源:《新高考·新世纪智能·高一数学》2022年第03期亲爱的同学们,本期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的毕业生们给大家传授学习经验来了,且看他们怎么说:坚忍. 高中阶段,没有人一路凯歌.考完试,如何不被愤怒和懊丧冲昏头脑,如何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中汲取力量,是我三年来一直求索的议题.尼采言:“所有杀不死你的,都将使你更加强大.”我逐渐学会考完去找老师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实施计划的“PDCA 循环(即Plan,Do,Check,Act)”,最终学会欣然面对失败.——左京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未央书院我以自律为座右铭.不管寒暑假和节假日,我都保持规律的上课作息时间,坚持每天早晨六点半起床.重视日常学习效率,课上抓住老师传授的重难点,课后追着老师请教疑难问题,经常与同学讨论交流,认真对待每一道错题.——刘奕凡,现就读于复旦大学医学试验班高中的学习需要有规划,将每一分每一秒的效率最大化,而非盲目刷题.抓住宝贵的课堂时间吸收老师的智慧,抓住宝贵的自习时间整理消化、拓展延伸,都是必不可少的.——施政言,现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真正的勇士无非是在看清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它”,高中三年会遇到无穷无尽的折磨,唯有良好的心态能支撑着我们一路向前.当你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一次考砸了的考试时,它是什么?是你不足之处的集合,是你为下一次考试努力的鞭策,是你踏向成功的宝贵经验.所以,不要害怕挫折,因为此刻的荆棘铺就的是前方的烂漫鲜花.——江天皓,现就读于南京大学刚进入高中时我的成绩并不理想,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成绩逐渐提升.进入高三,我更加明白提高成绩绝不能依赖疯狂刷题,而需要课堂的高效以及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学习之余,一定要加强锻炼,拥有良好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学习.——陈宸,现就读于东南大学。

他们是怎样走进清华北大的 王秀之

他们是怎样走进清华北大的 王秀之

姓名:王秀之就读学校:清华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高考成绩:631分(含20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加分)高中毕业学校:芜湖一中★学习计划假期三轮复习提前进入高三状态高二结束后的暑假,王秀之第一次有点慌了。

高三即将到来,但她发现要看的书实在太多了,尤其是文综,把高中阶段的政、史、地课本放在一起,足有厚厚一摞,秀之说看着像小山似的,直让人“望山兴叹”。

为了进入高三作准备,秀之决定在假期中开始主攻文综,狂背政、史、地课本。

那个近乎“闭关”的夏天让秀之很难忘,窗外艳阳高照,她却只能在家背课本。

背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单纯背书绝不是个好办法,不仅枯燥,而且因为没有系统地进行复习,背起书来感觉毫无头绪。

秀之放下课本,找同学兼好朋友聊天,朋友把自己制定的假期计划详细地告诉了秀之,这也让她意识到要为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并且要有方法地背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高二暑假,秀之在四中网校报了名,她重点关注了网校上总结的学习方法,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经过归纳总结后,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秀之看来,那是高三之前唯一一个可以由自己支配时间的假期,在假期中一定要自己把握好时间和进度,进行高三复习,而自己进行复习就必须有翔实、可行的计划,参照好朋友制定的计划,秀之制定了一个假期三轮复习计划。

第一轮是最翔实的复习,耗时约40天,主要任务是通读并理解课本,记忆、背诵必要的概念和知识点,属于把书“读”厚的过程。

第二轮是知识体系的复习,持续15天左右。

在这一阶段,要把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在第一阶段背诵记忆的基础上把书“读”薄,形成框架式的知识体系。

第三轮是“扫书”阶段,历时约5天。

这一阶段以看目录为主,看目录时要求自己回忆出该章节的主要内容,若发现记忆区的空白,一定要及时回到课本,进行再记忆,做好查漏补缺的工作。

经过一个暑假的复习,文综各科目的内容已经了然于心,再跟着老师的节奏,开始高三系统复习时,就会轻松很多。

★分科学习方法文综—总结归纳反复记忆文综是王秀之高二假期复习中的主攻科目,在复习的过程中,她明白了政、史、地科目不能靠死记硬背,而是应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把各科知识化为己有。

清华数学天才素材

清华数学天才素材

清华数学天才素材夏天,学霸们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

在这之前,独领风骚的是北大老师——数学天才韦东奕。

韦东奕有何特别之处,一时间竟红透大街小巷?我想,是“反差”。

混在人群中就没存在感的外貌,谈不上款式的衣着,手上领着一大瓶装满白开水的矿泉水瓶和两三个馒头。

“韦神”的光环来自于他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保送北大,蝉联国际奥数大赛的冠军,教授都跟不上的解题方法——“韦方法”,以及北大老师的身份。

“韦神”红了,北大笑了,在“招生大战”的节骨眼儿。

北大的正面宣传占尽先机,它的老对手清华能坐视不管吗?一位才貌双全的清华副教授刁晗生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

势均力敌,难分伯仲!传统的“天才”当我写下“才貌双全”四个字的时候,感觉自己有点浅薄。

但刁晗生出众外貌与他的才华确实为他赢得了“北大校草”的称号。

刁晗生是一个传统的“天才”,他走过的是常人难以企及的数学奖杯之路。

当普通孩子的家长仅仅要求小学数学考试能上90分的时候,刁晗生已经在“华罗庚金杯”上拿回了一等奖和金牌。

捧着奖杯的小刁晗生似乎没有很开心,但天才的世界我们不懂。

若是韦东奕和刁晗生见面,“韦神”得喊刁晗生一声“师哥”。

韦东奕是在2008年的IMO(IMO:以解题方法和技巧为主要考核内容的高含金量国际数学比赛)上“封神”,而刁晗生是韦东奕的前辈。

2005年的IMO有513名选手,只有16名选手获得了满分,刁晗生就是其中之一。

更巧的是,他们两位在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的教练兼领队都是大名鼎鼎的熊斌教授。

缘分真是早就注定。

05年刁晗生和熊斌教授08年韦东奕和熊斌教授非凡的单纯,非凡的明确——这是天才的智慧最惊人的品质。

韦东奕如斯,刁晗生亦如斯。

当他们获得惊人成就之时,没有“喜大普奔”。

一个淡泊名利,继续白开水加馒头的生活;另一个则是淡定地把奖牌放进了抽屉。

“金牌只是对于多年竞赛生涯的一次较为完美的句号,以后还有更多更长的路要走。

”原来,天才站在巅峰之处,看到的并不是脚下已经收获的成果,而是眺望前方,寻找下一个更美好的目标。

他们如何考上清华北大 鹤山一中

他们如何考上清华北大 鹤山一中

他们如何考上清华北大?2009年08月29日星期六4:58 P.M.专题文/图本报记者曹乃付施舒哲:攻克难题增加信心今年高考总分:676分录取学校:清华大学学习经验:读书最重要是有信心,碰到难题不要被吓回去,难题做不出来不是因为你不会做,而是因为你没信心去做!施舒哲是今年高考江门地区的物理单科状元,其分数为146分。

此外,他数学单科147分的高分,也名列江门地区第二名!高考取得如此好成绩,施舒哲认为这来自于自己重积累、早准备的学习理念。

从初中开始,他就有意识地对知识点进行积累,并持之以恒地坚持;到了高中的时候,就要注重总结学习方法,比如尤其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

“高中的习题集很多,但我做得很少,漫无目的地去做一大堆测验卷,效果不会很好;我各科都有个错题集,要是发现有什么知识点存在疏漏,我会马上记录下来,并专心去功克它。

”他还举例说,有些同学有畏难情绪,碰到难题首先是头疼,而后就开始恐惧、逃避;他偏偏喜欢找些难题来做,因为难题一旦被功克,那种满足感真好,也很能增加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在施舒哲身上得到了印证。

他说:“我最喜欢数学和物理,因此信心也很足。

”除了学习,施舒哲最大的课余爱好便是打篮球。

尽管学校的假期很少,但一有假期,他还是会充分利用假期放松自己。

他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假期里我睡觉比较多,再就是看电视,CBA、NBA以及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我都喜欢看。

”历经十余载寒窗,今天终于如愿以偿。

施舒哲真诚地忠告后面的同学:“读书最重要是有信心,碰到难题不要被吓回去,难题做不出来不是因为你不会做,而是因为你没信心去做!”劳永斌:小说伴随读书生涯今年高考总分:665分录取学校:北京大学学习经验:要相信老师,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老师的那一套太老套,从而偏离老师甚至排斥老师。

被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收至旄下的劳永斌,给人最深的一个印象便是思维逻辑非常严谨,每说一件事,他总是正说之余又折回来反说。

清华是怎么得来的

清华是怎么得来的

双双考入清华的山东东营一中姊妹花倾心分享:中学阶段,寒假是用来反超的!在学习上,没有什么事情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真正的成功都是积累的结果。

超常发挥是可望而不可求的,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未来寄托在那渺茫的希望上,因为高中三年我们是在拿自己的青春下赌注,我们不敢输,也输不起。

不要说什么“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即使是0%的希望,也要尽120%的努力。

不坚持到最后,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功。

只要高考交卷铃声还没有响起,任何一个人都有创造奇迹的机会。

你只要拼尽了全力,即使最后失败了,也不会留下遗憾,而不会后悔。

因为即使重来,你还能怎么样呢?现实一点说,竭尽全力的人很多,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跨入清北的大门。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与成长轨迹,是难以比较的,再加上太多的运气与偶然,结果是否如人意往往难以预料,我们要做的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不要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义无反顾,风雨兼程。

我们相信一切付出都会有回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现在有些同学,一点也不愿多付出,每一份付出,他都期待等量的回报;还有一些人,淹死在没有回报的痛苦的漩涡中。

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勇气与决心。

别说为5%的收获付出9 0%,即使是0%,你敢不敢说,我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你敢不敢继续拼,继续赌。

如果你有这样的气魄,那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前进的步伐。

不管发生什么意外,不忘初心,始终如一。

可能有很多事情会干扰你,但你自己要坚定,不松懈。

比如,每次从外地比赛或培训回来,如果是在上学期间,我们从来不会先回家,而是下了车,就直接去了教室;每个大年三十,我们吃完了饺子就看书;大年初一当鞭炮声响起的时候,我们还在做题;除了要输液,我们没请过一天的病假,即使是输液,我们也会在输完液之后立即赶到学校,哪怕还有最后一节课;有时在外出培训的路上,我们也依然在看书。

在清华,大多数人都有类似的经历,现在想来,这一切貌似很疯狂,难以坚持,但有些路,走过了就不觉得有多么曲折;有些苦,咽下了就不觉得有什么滋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和坚持是她的座右铭张诗卉,女,原辽宁省葫芦岛市第一中学学生、北京四中网校学员,2004年以703分(比全省第一名低1分)的高分被清华大学工业工程专业录取。

我了解到的她的那些“丰功伟绩”,很难与眼前的这个清秀小女孩联系在一起。

等与她谈完话后,我更惊奇了,她真的了不起!她成长的路上也不尽是绿灯,但她靠爱和坚持,一路走的很扎实,很成功。

她特别有东北人的爽快劲儿,非常坦诚地把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和所悟,一一述说了出来。

如果你真心想学习、爱学习——“就应该经常思考——我应该怎么学习”热爱学习的意识美国著名成功教育家卡耐基说:“只要你想成功,你就一定能成功。

”对于中学生的学习来说,道理是一样的。

这是因为真正想学习的人,他会深深爱上自己所学的课程,他会经常地想怎么去学,更会认真地去落实,在落实过程中还会不断地调整,一步一步走向高考成功的彼岸。

学会满足坚持我觉得主要是两点:一是“爱”,再一个就是坚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所谓“爱”,就是爱生活、爱学习。

爱学习,就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学。

其实每个人都曾经想学习好,那为什么很多人想要学的劲头没有巩固下来呢?我想主要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许多人觉得,学习没有章法时,就经常去问别人,其实这是一种误区。

你真心想学习,就应该经常思考我应该怎么学习。

这样自然而然会有自己的一套章法。

你的这套章法,是按自己的情况量身订做的。

如果有了自己的一套章法,并坚持学下去的话,我觉得凭现在的孩子的智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坚持,最主要的是要有目标。

有了远大目标后,对学习、对生活、对这个世界就会有美好的憧憬,既使遇到困难,也会积极地面对,并想办法去克服。

在我最无助的时候,父母和老师都给我很大的帮助。

他们给我的帮助主要是心理上的,然后我就自己逐渐的摸索,把书上的每一道题吃透,计算认真仔细等等。

我自己一直是个完美主义者,就是想要最好的。

这个分数,虽说自己在这个地方是第一,但是将来按分数线录取的话,很可能这个城市清华一个也考不上。

我觉得目标确定以后,为了追求心中的目标,有些时候,人的潜力真是无限的,你只要想去做就没有做不到的。

关键时刻遇到困难,她是如何坚持的——按照自己的生活节奏,专心在现在的这些事上认真应对挫折的意识越是关键时刻遇到挫折,越应该冷静应对,过分着急只能不断放大挫折对自己的不良影响。

高三的时候,除了学习上的负担,心理上也有负担,因为我们学校是全市第一的重点学校,整个社会很关注我们,我作为全校的尖子生,无形之中感觉压力特别大。

我身体状况不是很好,有的时候偏头疼。

老师、家长都表现的很急。

刚开始也是调整不过来,越是特意的想去调整,越是调整不过来。

这个时候,还是我的父母,他们说:“你现在就把清华的这个目标先放一放,先让自己放松一下,你现在首先做的应该是爱自己,如果你这个时候,为了这样的一个目标,放弃你的健康,那就没有意义了。

我们很多人很多时候是特别功利的,就是想要什么就想得到什么,很急迫,带着这种想法去学习,往往是越想越是得不到。

我后来调整了一下心态,感觉学的也不是很累。

宿舍里很多人都在熬夜,但是我没熬夜。

我不是一定要怎么做,一天一定要做多少多少事,不是特别忙乱,而是重新调整到从前的那种章法,按照自己的生活节奏,专心在现在的这些事上。

不总去想如果我不这样就考不上清华,如果考不上清华别人就会说我怎么怎么样,不去考虑这些,只考虑自己能做到的,眼前的事上。

学习是积累的过程,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有条不紊到高三下学期的时候,冲刺成绩一步比一步好。

但是在临高考前的那次模拟考试,又发生了小插曲,那次的排名我在我们学校是排第二。

我前三次模拟考试都是第一,而最后一次排到了第二。

当时,我看得出来老师和领导都相当的担心,但是他们都不敢表现出来。

他们一见到我都说,没事、没事,我就想我本身就没事。

当时我偷偷的乐,我觉得这些大人也是的,明明是我在考大学,我的心态都已经挺平和的了,他们却那样。

那个时候,我的心态确实放平了,因为有前几次磨练。

就像长跑有一个极点,把那段过去之后,就会跑的很轻松,速度还能上得去。

做一件事,在那个极点之前,肯定会有艰难的爬坡过程,我们首先应该去想它积极的方面。

我有的时候很单纯,喜欢把人和事,往好的方面去想。

当遇到一些困难时,我会经常自己安慰自己,而不是总把自己夹在夹板里。

非常遗憾,很多学习高手没有坚持到最后——“主要原因是:诱惑,不适应,放弃,自负”成功与平庸的区别成功的人,是走的最执着和最长远的人,是做事最专心的人。

那些抵抗不住各种诱惑的人,遇事稍有不适应就放弃的人,狂妄自负的人,都将会平庸一生。

----------------------------------------------------------------------------------------------------------------------我从小学到现在,一步一步地很稳的走过来,没有说比别人多用了什么。

我觉得,我的努力和用功的程度应该是和其它人等量的,没有比别人更刻意什么、更刻苦什么。

我一直在这样做,这是一种长期坚持的过程。

当你确定了一个方向,有了一个目标,知道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是在朝着哪个目标靠近的时候,你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做。

但是有的人根本不知道往哪走,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就是每天这样做,应付每一天,结果一定会坚持不下去的。

你连目的都不明确,不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那怎么坚持啊。

我本人特别清楚自己在走着什么样的一条路,才能一直坚持下去。

我觉得,这种东西就是从小对自己的一种要求。

他们有的是抵制不住各种诱惑,这世界诱惑太多了,一旦他们忘了自己原来要的是什么,很容易就被另一个事儿拉走了。

面对大的诱惑,有远大志向人可能都会有所抗拒,而面对小的诱惑,多数人可能认为无所谓,但长期下去,影响就大了。

他影响的不但是耽误点儿时间,更重要的是影响了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和性格。

耍小聪明,学习比较浮,其结果一定不会是常胜将军了。

我喜欢一个字叫“韧”,韧性。

生活是硬的,困难就是直撞着你来了,它不管你躲不躲,这个时候,你要想不被它伤的深的话,就要像竹子一样,风吹过来我弯一下,然后再挺立起来,不是硬碰硬的做法。

有的时候,可以用一下阿Q的精神,遇到困难,让自己往好的方面想。

为了不让困难正面的打过来,身体要稍稍的侧一点,但是你心中要正视这个困难,你要知道如何解决它,回头做事的时候,还要把困难挖掉。

再一个就是落后时的心态调整,不要像赛跑似的,总是看前面的几个人。

眼睛一方面要向前看,另一方面还要看自己。

你的整个心态不要受别人的影响,别人很强,那是他们努力的结果,你努力你也会很强。

每开一门新课,我就去探讨一套属于那个科目的方法正确面对差科的理念多数学生开始接触一个新科目时,都可能有些不适应。

这时有的学生轻易地给自己下了结论:我学不好这科;而有些人坚持、坚持、再坚持之后,很快就会豁然开朗。

遇到问题不能急,绝对不能急,要把心一定沉下来,回忆课上老师是怎么讲的,当时自己反应不过来,别的同学怎么反应过来的。

有的时候会问那些同学,他们跟我说完后,我就结合着看书,按他们的思路想。

他们的思路,多数很直观,很简单,我就再把他们的思维完备化。

他们有的知识点不是很严谨,我就再看书把这些东西给他严谨化了,这样一点点的补回来了。

你就会觉得你动一遍笔的理解程度,是跟看一遍的理解程度是不一样的。

但有时候老师的方法可能不太适应我,那么我可以找一条适合自己的方法,但大部分老师的经验都是很有用的,因为他们是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去指引你的,你借用他们的经验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有时候,老师无意的一句话,我都会去留意,我觉得能够应用到我的学科里。

成功的人都要做计划,工作学习有节奏。

我每天都有一个计划,今天我要完成什么。

可以说每天的作业都是当天完成,而不是拖时间。

每天的学习、工作、放松、睡眠,紧而有序,富有节奏,各种效率都会提高,一切走的是良性循环的道路。

转变不开朗的性格,高中很快融入同学之间——“后来我跟全班的同学都特别好”利用环境、创造环境的意识与老师和同学和谐相处很重要,它能够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赵:到了高中又会面临新的问题,相对初中你又做了什么重要的调整?张:高中的时候,同学都来自不同地方,人多了,当时我就想一定要让自己性格开朗起来。

赵:你原来性格不开朗吗?张:我原来是那种遇到自己熟的同学可能比较开朗,但是遇到陌生人,得要先接触一段时间,磨合期较长一点。

那时,因为彼此都不主动沟通,我跟很多同学都基本上不说话。

高中就努力的开朗起来,我觉得只有尽快适应整个学习环境,学习才能有主动性,才能正常进行下去,要不然会使自己因没有朋友而很郁闷。

孤独的学习状态,那是挺糟糕的。

所以高中入学后,很快我就有许多朋友可以谈心,有了学习上的困难,我们之间可以互相交流。

赵:你交往的同学中,他们给你的启发主要是什么?张:他们可以说有各种各样的性格,对我的影响也各有不同。

有一个女同学,她性格特别开朗,很有亲和力,大家一见到她就不用什么磨合,第二次见面,就好像很熟的样子,她的性格很豁达,什么事都比较看得开。

而我对自己要求的太高,很多事看不开。

比如说考试成绩,我因为差0.5分都会哭。

但接触了这样的朋友后,她们的那种生活态度就会自然而然地影响我。

学习好的学生有一种通病,就是理所当然地接受别人的优待和照顾。

但是我接触的一些朋友,她们特别热心的去帮助你,对改变我遇事第一个想自己的这种倾向,有很大影响。

比如说,我高三住宿的时候,因各种原因,有的时候早餐吃不上,她们会悄悄的在我桌子里放一些饼干、蛋糕什么的。

渐渐的,我也学会去为别人着想,在做事的时候想想别人的感受,想想别人需要什么。

----------------------------------------------------------------------------------------------------------------------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人生最美的回报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张诗卉在为同学解答疑难问题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很多。

----------------------------------------------------------------------------------------------------------------------赵:你在哪方面帮助别人呀?张:后来高三时,她们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我会帮她们解决一下。

那个时候,我们这届高分不是很多,当时学校想保我一个清华。

结果一个清华,一个北大,那个北大也是我们班的。

可以说,当时时间是比较紧的。

赵:你的时间非常紧,同学问你问题的时候,你怎么办呢?张:每次他们过来问我的时候,我都会很耐心的为他们解答,即使她们问两、三道题都是同一类形的题,我也耐心地给她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