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隔壁-黄土高原区表土磁化率特征及其意义

合集下载

黄土高原表层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及其对稀土农用效果的影响

黄土高原表层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及其对稀土农用效果的影响

黄土高原表层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及其对稀土农用效果的影响刘普灵;田均良;李雅琦;琚彤军
【期刊名称】《中国稀土学报》
【年(卷),期】1995(13)2
【摘要】用中子活化法(INAA)测定了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类型土壤(表层)104个样品中8个稀土元素(La,Ce,Nd,Sm,Eu,Tb,Yb,Lu),初步探讨了该区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区域分布及对稀土农用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接近全国土壤中的平均含量:主要类型土壤的稀土元素含量分布规律为:灰褐土,娄土>黑垆土,黄绵土>灰钙土,与土壤粘粒含量相似,由东南向西北呈下降趋势:该区较适合于农用稀土的推广应用。

【总页数】4页(P155-158)
【关键词】黄土高原;土壤;稀土元素;稀土;肥效
【作者】刘普灵;田均良;李雅琦;琚彤军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3.61;S143.72
【相关文献】
1.南方土壤中稀土元素的状况与稀土农用效果的关系 [J], 万强;宁加贲
2.不同侵蚀强度下崩岗表层土壤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J], 赵纪涛;陈志彪;陈志强;姜超;区晓琳;任天婧;方芸芸
3.湖州表层土壤稀土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J], 陈江;毕京博;许健;周顺
4.酸雨胁迫及稀土农用条件下菠菜及其土壤中稀土元素的赋存 [J], 严重玲;洪业汤;林鹏;王世杰;梁洁;李裕红;陈英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土磁化率对千年-百年尺度气候事件的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

黄土磁化率对千年-百年尺度气候事件的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
?):2//(P7D49E/Q+./1+.9+0</.12 :'.0/;4:9514Z/(= <(87.+(Z4(1/,[/..97(Y[/\/;719 [+,,4Y4+06.Q/( /(= <(87.+(Z4(1/,:;74(;45 -+.1234516(784.5719 V7]/( C?"?!C [27(/ !)[+,,4Y4+0<;+(+Z7;5/(= ^/(/Y4Z4(1 V7]/( 6(784.5719+0N+515_`4,4;+ZZ'(7;/17+(5 V7]/( C?"?!? [27(/
>> 收稿日期!"?@A?!A"$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B?B"!?$?B?$C!?#B 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
目 :DEEFG?!?H >> 作者简介徐新文男陕西神木人博士从事第四纪地质学与环境演化研究 >> 通信作者邱海军男陕西神木人教授从事山地灾害研究
'B?!'
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 卷
\,47(14.\.41/17+(5)T( 1275\/\4.# 12427Y2 .45+,'17+( ^: .4;+.= 7( W2/+O7/;2'/( ! W&[" /(= b/P74! bV" ,+455 \.+07,434.451'=74= 1+=75;'55124487=4(;4+0Z7,,4((7/,/(= ;4(14((7/,17Z45;/,4;,7Z/14;2/(Y4)^: 7( W&[ 52+350+'.Z/O+.=4;.4/5412/1Y.4/14.12/( ?" c?" IH Z% 'MYI? 7( 124\/51#" 1+?" M/)`24/Y4+012454=4A ;.4/5457( ^: 3/5$?LB% M/# B"L@H M/# %?L## M//(= !?L%$ M/# .45\4;1784,9)`24/Y4=4\4(=4(1=4;.4Z4(1 +0^: ;/( Z/M412454;2/(Y45Z+.48757Q,4)^: 7( bV52+3513+/Q.'\1=4;.4/545/1/Q+'1?!L?# M//(= $L%% M/)T( /==717+(# 71/,5+4P27Q715/=7517(;11.+'Y2 /1/Q+'1@L% M/)[+Z\/.4= 3712 ?H S.4;+.= 7( G.44(A ,/(= 7;4;+.4/(= [27(45451/,/YZ714# 0+'.K47(.7;2 484(15! K$ # KB # K% #K! " 34.47=4(17074= 7( W&[^: .4A ;+.=)bV^: .4;+.=4= 12.44/Q.'\1;,7Z/14;2/(Y45.4,/14= 1+d+'(Y4.U.9/5! dU" # @L! M//(= BL! M/4A 84(15)[+Z\/.7(Y1+124/Q54(1484(12/\\4(4= /1HL! M/# 124Z+514004;1+01245412.44484(157( [EN3/5124 /Q.'\1/(= ,/.Y4/Z\,71'=4=4;.4/54+0\.4;7\71/17+( +124.12/( 14Z\4./1'.4)`2457Z7,/.Q42/87+.5+012454 12.44484(157( ^: .4;+.= 7( bV\.+07,47(=7;/1412492/8457Z7,/.=.787(Y0/;1+.)[+Z\/.4= 1+HL! M/484(1# 124=4;.4/547( 5+,/./;1787193/5124;+ZZ+( \+557Q,4=.787(Y0/;1+.0+.dU# @L! M//(= BL! M/484(15# /(= 52+',= Q4124Z+51\+557Q,4=.787(Y0/;1+.) 9'4 :21*.& ,+455$ Z/Y(417;5'5;4\17Q7,719$ Z7,,4((7/,/(= ;4(14((7/,5;/,4;,7Z/14;2/(Y4

青藏高原表土磁化率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青藏高原表土磁化率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青藏高原表土磁化率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陈雅敏;宋效东;刘峰;叶明亮;张楚;张甘霖【期刊名称】《土壤学报》【年(卷),期】2024(61)2【摘要】土壤磁化率是古环境重建的常用代用指标,对表土磁化率与现代环境的关系研究有助于理解磁化率产生差异的原因。

当前,区域尺度上土壤磁化率变化成因认识尚不清楚,限制了磁化率作为古环境重建重要代用指标的精准应用。

本研究系统调查了青藏高原的254个样点表层(发生层A层)土样,测定土壤磁化率和其他土壤属性,结合母质、气候、地形和植被等数据,阐明青藏高原地区土壤磁化率空间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1)不同母质类型之间,表层土壤磁化率(χ_(lf))无显著差异,百分频率磁化率(χ_(fd)%)差异显著,表现为黄土和砂页岩风化物>冰碛物和结晶盐风化物,其他母质类型之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土地利用之间,表层土壤χ_(lf)无显著差异,χ_(fd)%差异显著:森林和旱地>草地>荒地。

(2)各因子对土壤磁化率影响表现为植被>理化性质>地形>母质。

(3)空间分布上,χ_(lf)与χ_(fd)%均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降低的趋势。

此外,χ_(lf)和χ_(fd)%的空间分布规律与青藏高原植被分区相吻合。

因此,磁化率能更好地指示植被空间分布。

【总页数】11页(P361-371)【作者】陈雅敏;宋效东;刘峰;叶明亮;张楚;张甘霖【作者单位】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流域地理科学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2【相关文献】1.青藏高原表土有机碳、全氮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2.青藏高原现代表土中冷杉和云杉花粉的空间分布3.现代土壤磁化率空间分布特征及成壤影响因素分析——以桑干河阳原段为例4.青藏高原东部表土磁化率特征与环境意义5.青藏高原地表土壤重金属元素组成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现代土壤磁化率分析及其古气候意义

中国现代土壤磁化率分析及其古气候意义

中国现代土壤磁化率分析及其古气候意义通过对全国166个现代表层土壤样品的磁化率分析,发现黄土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土壤磁化率是随年均温、年均降水量的增高而增高的。

而我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的土壤磁化率是随年均温、年均降水量的增高而降低的(其临界范围大致在年均温15℃左右、年均降水量1100mm左右)。

新疆及周边地区表层土壤磁化率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比较复杂。

文中还建立了4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并对洛川坡头黄土剖面S_1—S_0的120个样品的磁化率值进行了古温度、古降水量的估算。

黄土磁化率

黄土磁化率

黄土磁化率黄土磁化率是指黄土中磁性矿物的含量和性质。

它是黄土古地磁研究的重要参数,也是黄土年代学研究的重要依据。

黄土磁化率的形成黄土磁化率的形成与黄土的成因密切相关。

黄土主要由风积物组成,风积物中含有大量的磁性矿物。

这些磁性矿物主要包括磁铁矿、赤铁矿和针铁矿等。

磁性矿物的含量和性质决定了黄土的磁化率。

黄土磁化率的分布黄土磁化率的分布与黄土的分布规律相一致。

黄土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等地区。

这些地区的黄土磁化率一般较高。

而在黄土分布较少的地区,黄土磁化率一般较低。

黄土磁化率的应用黄土磁化率在古地磁研究和黄土年代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古地磁研究黄土磁化率可以用来研究黄土的古地磁方向和古地磁强度。

黄土的古地磁方向和古地磁强度可以用来推断黄土沉积时的古地磁场方向和古地磁场强度。

通过对黄土古地磁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磁场的历史变化,并可以用来确定黄土的沉积年代。

黄土年代学研究黄土磁化率可以用来研究黄土的年代学。

黄土磁化率与黄土的沉积时间呈正相关关系。

也就是说,黄土沉积的时间越长,黄土磁化率就越高。

通过对黄土磁化率的研究,可以确定黄土的沉积年代。

黄土磁化率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黄土磁化率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一些新的方法来测量黄土磁化率。

这些新的方法提高了黄土磁化率测量的精度和灵敏度。

同时,研究人员还对黄土磁化率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些研究成果为黄土古地磁研究和黄土年代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黄土磁化率的未来展望黄土磁化率的研究前景十分广阔。

在未来,研究人员将继续开发新的方法来测量黄土磁化率,并对黄土磁化率的形成机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同时,研究人员还将继续利用黄土磁化率来开展黄土古地磁研究和黄土年代学研究。

这些研究将为黄土高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新的认识,并为黄土高原地区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黄土高原-阿拉善高原典型断面表土磁学特征研究

黄土高原-阿拉善高原典型断面表土磁学特征研究

黄土高原-阿拉善高原典型断面表土磁学特征研究夏敦胜;陈发虎;马剑英;刘秀铭;张卫国;王训明;魏海涛【期刊名称】《第四纪研究》【年(卷),期】2007(27)6【摘要】在黄土高原-阿拉善高原区域沿接近降水量最大梯度线方向系统采集了表土(包括沙漠和土壤)样品,详细研究了其环境磁学、粒度和有机质含量等环境替代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整个断面表土中的强磁性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并含有赤铁矿.阿拉善高原表土中磁性矿物颗粒多为多畴(MD),总体含量偏低,磁性矿物中硬磁组分含量较高;黄土高原区表土中磁性颗粒多为准单畴(PSD),总体含量偏高,磁性矿物中软磁组分含量较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干旱地区,频率磁化率与降水有良好的相关性,而常用的磁化率不能较好地反映降水量变化.本研究指示在干旱地区应用单一磁化率指标解释环境变化需要谨慎.【总页数】8页(P1001-1008)【作者】夏敦胜;陈发虎;马剑英;刘秀铭;张卫国;王训明;魏海涛【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41.74;X123【相关文献】1.黄土高原西部典型古土壤与黄土的磁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J], 贾佳;夏敦胜;魏海涛;刘现彬;毛学刚2.黄土高原典型土壤全氮和微生物氮剖面分布特征研究 [J], 党亚爱;李世清;王国栋;邵明安3.基于ArcGIS的晋北黄土高原区典型频率年降水量分布特征研究 [J], 吕雁翔4.基于ArcGIS的晋北黄土高原区典型频率年降水量分布特征研究 [J], 吕雁翔5.基于DEM的陕北黄土高原典型地貌分形特征研究 [J], 蔡凌雁;汤国安;熊礼阳;Kamila Justyna Lis;谢婷;李亚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昆仑山黄土的岩石磁学特征及其磁化率增强机制

西昆仑山黄土的岩石磁学特征及其磁化率增强机制

西昆仑山黄土的岩石磁学特征及其磁化率增强机制昝金波;杨胜利;方小敏;李香钰;王九一;张涛【期刊名称】《第四纪研究》【年(卷),期】2010(030)001【摘要】成壤过程中形成的细颗粒的软磁性矿物被认为是导致古土壤磁化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但近来的研究表明,在一些地区,尤其是靠近沙漠边缘的黄土-古土壤序列,源区对黄土磁化率的影响要远大于成壤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典型黄土堆积进行详细的岩石磁学研究.日前,我们在西昆仑山北侧钻取了一根长达671m的岩芯,这为研究极端干旱区黄土的岩石磁学性质提供了难得的契机.本文对第一期黄土钻探得到的207m岩芯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研究,结果表明:昆仑山黄土的主要载磁矿物为磁铁矿和磁赤铁矿,同时还含有少量的针铁矿、赤铁矿;该地区磁化率的变化主要受源区粗颗粒的软磁性矿物含量的影响,成壤作用形成的细颗粒磁性矿物对磁化率的贡献极小;磁化率、粒度在0.5Ma左右急剧升高和变粗,主要与气候干旱化加剧有关.【总页数】8页(P46-53)【作者】昝金波;杨胜利;方小敏;李香钰;王九一;张涛【作者单位】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盆地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盆地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盆地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盆地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8.41;P941.74【相关文献】1.东秦岭地区黄土堆积的岩石磁学特征及磁化率增强机制探索 [J], 赵军;鹿化煜;王晓勇;张红艳;王社江2.塔里木盆地南缘8.5ka以来的黄土岩石磁学特征及其磁化率变化机制 [J], 吕爽;韩文霞;张涛;韩凤清;卢胜城;马学海;张志高3.巴基斯坦Bahawalpur黄土岩石磁学特征及磁化率变化机制研究 [J], 何玲珊;刘秀铭;马明明;毛学刚;A.R.Tabrez;吕镔;綦昕瑶;师永辉4.天山黄土岩石磁学特征及其磁化率增强机制 [J], 滕晓华;张志高;彭文彬;昝金波;方小敏5.我国南方红土岩石磁学特征及其磁化率增强机制 [J], 邓黄月;高悦;郑祥民;杨立辉;任少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土高原西部地区黄土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

黄土高原西部地区黄土粒度的环境指示意义
颗 粒 含 量 、 4 J 粗 颗 粒 含 量 ] 另 外 , > 0/ m , 肖举 乐
得 敏感 的东亚冬 季风代 用指标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样 品采 集与实验 室 处理 . 样 品采 自黄土高 原 西部 两 个 典 型黄 土 剖 面 ( 图
1: )①兰州九州台剖 面, 黄土堆积深厚 , 良好 的天 是
厚 度连续 采样 , 每段 古 土壤层各 得 60个样 品, 5 总计
13 0 0 个样 品。②西 宁 土巷 道剖面 , 2 m 间隔 按 ~4c 采样, 共采 样 品 3 7 4 个 。 ] ’
到后期 成壤 作用 的影 响 , 尤其 是 在 黄 土 高 原 中东部
地 区所 受影 响更 甚 , 以真实 细 致 的古气 候 信 息 可 所 能 得 不到 可靠 地反 映 。相对 而 言 , 粗 颗 粒 含 量指 用 标 来反 映东 亚冬 季风 变化更 为 敏感 鹿 化煜 等对 黄 土高原 中部 的洛川地 区 的粒度 的古气候 意义 做过 细 致 的研究 工作 , 出> 3 # 粗 颗 粒 含 量 是 冬 季风 指 0m
收 藕 日期 0 01-5 20 —O2 ;改 回 日期 :00 1—3 2 0—11
粒 度仪完成 。Matrie 00型 粒度 仪测 量 精 度 ses r20 z
高, 实验误 差小 。土巷 道 粒 度样 品在 英 国 Lv r o l i p o e 大 学由美 国生产 的 C utr o le 粒度 仪完 成 。
剖面粒度 主成分和聚类 分析 表明:>4 m 颗粒的含置是 黄土高 原西部地 区更 为敏感 的古冬 季风替代 指标 .<2 O m颗粒 的含 量的变化所指示 的古气候意 义可能 与黄土高原中部地区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i u等
[ 1 6 ]
最早揭示了黄土高原不
同地区的黄土或者古土壤磁化率显示出与年均降水
第一作者简介: 李平原 男 2 7岁 硕士研究生 自然地理学专业 E m a i l : l p y 1 9 8 6 2 0 0 6 @ 1 2 6 . c o m 批准号:4 1 0 7 2 1 2 4 4 0 8 3 0 1 0 5 4 0 7 2 1 0 6 1和 4 1 2 0 2 1 2 9 ) 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0 1 2 - 0 9 - 2 1收稿, 2 0 1 3 - 0 1 - 0 5收修改稿 通讯作者:刘秀铭 E m a i l : x l i u @ f j n u . e d u . c n
。将干 旱 区 与 黄 土 高 原 结 合 研 究, 有利
于对比两个区 域 表 土 磁 学 性 质 与 气 候 关 系。 为 此, 本文选择黄土 高 原 及 邻 近 的 干 旱 - 半 干 旱 沙 漠、 戈 壁地区为研究区域, 分析气候因素对磁化率产生影 响, 在前人的研究基 础 上 探 讨 产 生 次 生 磁 化 率 的 降 水量阀值, 探索由干 旱 区 到 半 湿 润 区 表 土 磁 学 性 质 的变化规律。
[ 4 ] [ 5 ]
究全球表土的磁化率特征来重建黄土高原第四纪降 水, 提出磁化率与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影 响表土磁化率的最 主 要 因 素 是 年 平 均 降 水 量, 年平 均降水量在 1 5 0 0 m m 时 表 土 磁 化 率 出 现 极 大 值 点。
1 9 ] 孙东怀等 [ 也发 现 在 黄 土 高 原 磁 化 率 与 降 水 量 有 2 0 ] 良好的相关关系。 L o n g等 [ 最近通过对海南岛表
[ 2 ] [ 1 ]
样品磁化率分析土 壤 磁 化 率 与 气 候 的 关 系, 发现在 全国范围内土壤磁化率与气候之间并没有统一的模 式, 在一定的温度和降水范围内, 土壤磁化率随年平 均温度和年平均降 水 量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在温暖的半 湿润 地 区 ( 年平均温度大于 1 5 ℃, 年降水量大于 1 1 0 0 m m ) , 土壤磁化 率 随 年 平 均 降 水 量 的 增 加 而 减 小, 在比较干旱的地 区 磁 化 率 与 降 水 量 的 关 系 比 较
[ 1 8 ] 复杂。几乎与此同 时, Ma h e r 和T h o m p s o n 通过研
。早在 2 0世 纪 6 0年 代, 刘东生
已经指出在黄 土 高 原 地 区, 古土壤是温暖湿
[ 3 ]
润的气候时期形成 的, 黄土是相对寒冷干燥的气候 时期形成的。在 2 0世纪 8 0年 代, H e l l e r 和L i u 运 用古地磁定年, 测得黄土高原是距今 2 4 0万 年 前 才 开始形成的, H e l l e r 和L i u 以及 K u k l a 等
3 压实, 放入体积为 8 c m 的 立 方 体 域 差 异 性 的 关 键。 吕 厚 远
1 7 ] 最早指出青海、 新疆等区域的 表土磁 化 率可 能 等[
受到地形影响, 磁化 率 与 气 候 因 素 的 关 系 显 得 十 分
2 6~2 8 ] 复杂。前人研 究 [ 指出表土的磁学性质不仅受
3 6 2
第 四 纪 研 究
2 0 1 3年
( 4 7 0 0 H z ) 磁化率 ( ) , 并计算出频率磁化率 h f f d= - , 百分比频率磁化率 %= 1 0 0 × ( - ) / l f h f f d l f h f 。以上样 品 的 后 期 处 理 和 测 试 均 在 兰 州 大 学 西 l f 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磁学实验室完成。 同时, 本文 采 用 中 国 气 象 局 等 出 版 的 《 1 9 7 1~ 2 0 0 0年 中国 地 面 气候 标 准值 》 的气象 资料
到气候因素的影响, 还受到母质基岩种类和性质的
3 0 ] 影响。宋友桂 等 [ 对新疆黄土研究后指出表土磁
化率增强不仅与原 生 磁 性 矿 物 有 关, 还与地形环境 和地质背景有关。 已有的研究认 为, 黄土高原的风成粉尘颗粒正 是在季风的作用下从干旱半干旱的戈壁沙漠地区搬 运而来
[ 1 , 3 2 ]
3 3 ] 个表土样品, 在此基础上引用魏海涛 等 [ 已发 表的
题。沉积物的磁化率是原生和次生两个部分磁性矿 物的总体反映。干旱地区风积黄土磁化率与气候关
2 5 ] 系在黄土高 原 不 同 地 区 差 异 很 大。 叶 玮 [ 发现新
疆地区黄土沉积磁化率的区域 差异性:位 于荒漠 草 原地带的 则 克 台 的 马 兰 黄 土 层 磁 化 率 高 于 古 土 壤 半干旱地区黄 层。这一现象使学者 开 始 关 注 干 旱 -
a r t i n g t o nMS 2型磁化率仪 测量方法如下:首先, 用B 测试 样 品 的 低 频 ( 4 7 0 H z )磁 化 率 ( )和 高 频 l f
图1 研究区采样点分布图 F i g 1 S k e t c hm a po f t h es a m p l i n gs i t e s
摘要 黄土高原表土磁化率与降水量呈良好的正相关性, 为定量反演这一区域第四 纪 时 期 降 水 量 变 化 提 供 了 理 论基础。通过对西北戈壁沙漠 - 黄土高原表土磁化率研究, 表明表土磁化率与降水量的相关性出现在一定的降水 范围内。其界限是年平均降水量 2 0 0~ 3 0 0 m m :高于这一界限, 表土的磁化率、 频率磁化率、 百分比频率磁化率与降水 量、 相对湿度均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关系;低 于 这 一 界 限, 磁 学 参 数 与 气 候 之 间 的 相 关 性 明 显 减 弱, 或 者 变 得 不 明 显。 这是因为在该气候条件下, 1 ) 风化弱, 成土组分贡献小, 同时 2 ) 风积磁颗粒粒径粗, 对磁化率影响较大的缘故。 主题词 干旱半干旱地区 表土 磁化率 降水量 中图分类号 P 9 4 1 7 3 , P 9 4 1 7 4 , P 3 1 8 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 7 4 1 0 ( 2 0 1 3 ) 0 2 - 3 6 0 - 0 8
西北戈壁沙漠 - 黄土高原区表土磁化率特征及其意义
李平原 刘秀铭
① ①②③
郭雪莲 吕 镔 赵国永 马明明




( 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 兰州 7 3 0 0 0 0 ;②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福州 3 5 0 0 0 7 ; ①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e p a r t m e n t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G e o g r a p h y , Ma c q u a r i eU n i v e r s i t y , S y d n e yN S W2 1 0 9 , A u s t r a l i a ; ③D 兰州 7 3 0 0 0 0 ;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南京 2 1 0 0 0 8 ) ④ 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
[ 3 4 ]
植被极其不发育, 土地第一生产力极为低下, 同时成 土作用极其微弱, 表土发育微弱且以物理风化为主。 而大于这一年平均 降 水 量 的 区 域, 土壤的第一生产 力大幅度提高, 成土作用增强。因此, 本文根据磁化 0 0 m m降 率随降水量分布特点, 以稍大于这一 界线 3 水量为界, 分成两部分, 分别计算磁性参数与气象参 数 的 相 关 性 分 析 数 据。 如 图 2所 示, 年均降水 量< 3 0 0 m m 的用黑点表示, > 3 0 0 m m 的部分 用红 色点 0 0 m m 的部分, 表土 磁化率 的分 表示。其中在小于 3 布较为散乱, 而大于 3 0 0 m m 的部分磁化 率与降 水量 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百分比频 率 磁 化 率 ( %) 是反映样品中超顺 f d 磁( S P ) 颗粒 - 稳定单畴( S S D ) 颗粒界线附近( 2 0~
2期
李平原等: 西北戈壁沙漠 - 黄土高原区表土磁化率特征及其意义
3 6 1
黄土 - 古土壤磁化 率 变 化 机 制 一 直 是 学 者 不 断
2 2~2 4 ] 关注的 重 点 [ , 也是磁气候学研究中的基本问
2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2 1 样品采集 通过多 次 的 野 外 考 察, 在西北地区采集了 1 7 0
第3 3卷 第 2期 2 0 1 3年 3月
第 四 纪 研 究 Q U A T E R N A R Y S C I E N C E S
V o l . 3 3 , N o . 2 Ma r c h ,2 0 1 3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7 4 1 0 . 2 0 1 3 . 0 2 . 1 8
2 6~ 3 1 ] 土磁化率增 强 机 制 [ 。研究这一区域表土的磁
6 1个表土磁 学 数 据, 共得到 2 3 1个 表 土 样 品 数 据。 样品分布范围从 3 3 ° N 到 4 3 ° N , 9 6 ° E 到 1 1 0 ° E ; 从河 西走廊到黄土高原 山 陕 大 峡 谷, 从秦岭到巴丹吉林 沙漠北缘, 涵盖黄 土 高 原、 巴 丹 吉 林 沙 漠、 腾格里沙 漠等大部分地区( 图1 ) 。研究区年平均降水量 分布 范围从 7 0 0 m m到 5 0 m m 以下。 采样点位于大 致 相 同 的 平 坦 微 地 形 之 间 的, 平 0 k m ( 图1 ) 。为减少人为 因 素的 干扰, 均间距约为 3 采样点分布于远离 耕 地、 城 镇、 村 庄 等 区 域, 一般距 公路 1 0 0 m , 采样深度约为 2~ 5 c m 。 采集时, 所 有样 品均剔除石块、 石 屑、 木 屑 和 碎 屑 树 枝 等 干 扰 物, 并 用1 0 0目的筛 子 筛 选。 这 样 做 是 为 了 排 除 干 扰, 更 好的研 究 成 土 作 用 对 磁 化 率 的 影 响。 现 场 用 G P S 记录样品的经纬度以及海拔高度。 2 2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样品在实验室 自 然 晾 干, 称重后用塑料膜包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