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1.1人口增长模式28页PPT

2 、印度 10.5亿 3 、美国 2.9亿 4、印尼 2.3亿 5 、巴西 6 、巴基斯坦 7 、俄罗斯 8 、孟加拉 国 9 、尼日利亚 10 、日本 11 、墨西哥
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大、增长快,对经济发展、 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谢谢!
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问题的警钟在 不断地敲响。
饥饿的儿童
一家人 火车运输
求职现场
失学儿童 生态破坏
工业污染
老是空房
老人世界
德国人的特点:“大块吃肉, 大碗喝”,但,不要孩子。
老兵服役
老年耕地
老年交警
• 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什么样的人口状况, 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有什么特点?世 界人口增长有什么规律?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4、认识国情、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课前预习
• 1、读课本第4页图1-1-2世界人口增长,回答: • 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什么?各阶段特点?试
分析其原因?
课前预习
1、世界各国人口的变动是出生率和 死亡率 变化的结果。
★自然2、增出长生率率>0—时死,人亡口率总=自数然增长增率加。 ;
自主探究 人口增长模式
特 高出生率,高
点
死亡率,较低 自然增长率
模式
出生率高,死亡 率急剧下降,自 然增长率增大
出生率快速下 降,死亡率下 降,自然增长 率下降
低出生率,低 死亡率,低自 然增长率
原因
典型 分布 地区
过渡模式——高增长阶段
特点:
高出生率, 死亡率急剧 下降, 自然增长率 增大。
过渡模式——增长下降阶段
大多数发展中 英、日、德 国家(印度、 (负增长) 土耳其、阿根 等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大、增长快,对经济发展、 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谢谢!
临着严峻的人口形势,人口问题的警钟在 不断地敲响。
饥饿的儿童
一家人 火车运输
求职现场
失学儿童 生态破坏
工业污染
老是空房
老人世界
德国人的特点:“大块吃肉, 大碗喝”,但,不要孩子。
老兵服役
老年耕地
老年交警
• 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什么样的人口状况, 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有什么特点?世 界人口增长有什么规律?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4、认识国情、国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课前预习
• 1、读课本第4页图1-1-2世界人口增长,回答: • 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什么?各阶段特点?试
分析其原因?
课前预习
1、世界各国人口的变动是出生率和 死亡率 变化的结果。
★自然2、增出长生率率>0—时死,人亡口率总=自数然增长增率加。 ;
自主探究 人口增长模式
特 高出生率,高
点
死亡率,较低 自然增长率
模式
出生率高,死亡 率急剧下降,自 然增长率增大
出生率快速下 降,死亡率下 降,自然增长 率下降
低出生率,低 死亡率,低自 然增长率
原因
典型 分布 地区
过渡模式——高增长阶段
特点:
高出生率, 死亡率急剧 下降, 自然增长率 增大。
过渡模式——增长下降阶段
大多数发展中 英、日、德 国家(印度、 (负增长) 土耳其、阿根 等发达国家
人口增长模式PPT课件

人口增长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人口增长模式(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来看)
高
(1)
(2)
(3)
(4)
死亡率与出生率(%)
高-高-极低 (原始)
高-高-较低 (传统)
高-高-低
低
高-低-高 低-低-低 (过渡) (现代)时间
“高-高-低”模式(原始和传统) “高-低-高”模式(过渡) “低-低-低”模式(现代)
由生产力发水平决定
1、“高-高-低”模(式原始、传统)原始到传统:死亡率开始下降
时间:工业革命以前(原始 、 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初期)
生产力低下
人口增长受自然环境制约较大,死亡率较高
2、“高-低-高”模(式过渡)死标亡志率着显人著口下增降长(进出入生过率渡仍模较式高)
时间:工业革命以后(20世纪50年代在发达国家基本终结) 目前,“高-低-高”模式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2、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哪个范围? 中国:由“高-低-高”型向“低-低-低”模式过渡。 (城市已实现,乡村正在转变)
当今世界两种人口增长模式的问题分析:
“高—低—高”增长模式(过渡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给经济、社会、环境、就业带 来压力。 “低—低—低”增长模式(现代型)发发达展中国国家家和少数
2005年1月6日中国第十三亿人口日
一、人口增长
J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因素有哪些? 阅读P3页材料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和发展中国家高的原因?
工业化程度高,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高 社会保障程度高 妇女的文化水平高 医疗卫生条件好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 生育观念……
二、人口增长模式(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来看)
高
(1)
(2)
(3)
(4)
死亡率与出生率(%)
高-高-极低 (原始)
高-高-较低 (传统)
高-高-低
低
高-低-高 低-低-低 (过渡) (现代)时间
“高-高-低”模式(原始和传统) “高-低-高”模式(过渡) “低-低-低”模式(现代)
由生产力发水平决定
1、“高-高-低”模(式原始、传统)原始到传统:死亡率开始下降
时间:工业革命以前(原始 、 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初期)
生产力低下
人口增长受自然环境制约较大,死亡率较高
2、“高-低-高”模(式过渡)死标亡志率着显人著口下增降长(进出入生过率渡仍模较式高)
时间:工业革命以后(20世纪50年代在发达国家基本终结) 目前,“高-低-高”模式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2、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哪个范围? 中国:由“高-低-高”型向“低-低-低”模式过渡。 (城市已实现,乡村正在转变)
当今世界两种人口增长模式的问题分析:
“高—低—高”增长模式(过渡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给经济、社会、环境、就业带 来压力。 “低—低—低”增长模式(现代型)发发达展中国国家家和少数
2005年1月6日中国第十三亿人口日
一、人口增长
J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因素有哪些? 阅读P3页材料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和发展中国家高的原因?
工业化程度高,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高 社会保障程度高 妇女的文化水平高 医疗卫生条件好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强 生育观念……
必修二 1.1人口增长模式(共22张PPT)

低–低–低 (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后工业化
增长缓慢并出现零增 长和负增长
原始型
传统型
“高-高-低”模式
过渡型
(1990~1995年)
“高-低-高”模式
现代型
(1990~1995年)
“低-低-低”模式
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时 间 ( 年 )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1970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B )
A.a方案较合理
B.b方案较合理
C.c方案较合理
D.均不合理
3. 近年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图 漫画反映了我国( D )
①人口出生率较低 ②人口死亡率较高 ③人口老龄化加剧 ④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医疗卫生条件
妇女就业状况
影 响
战争
因
自然灾害
素
婚姻生育观念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
人口政策
经 济 基 础
决定 上 层 建 筑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
(原
始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高–低–高 (过渡人口增长模式)
历史时期 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人口增长的特点 增长极慢 增长较慢 增长迅速
3.34
0.76
2.58
1999
1.52
0.64
0.88
2002
1.29
0.64
0.65
现代型:出生率<1.5% 自然增长率<1%
(过渡型)“高-低-高”
地理必修二 人口的自然增长课件(共14张PPT)

People
YOUR TITLE HERE YOUR TITLE HEREYOUR TITLE HERE
第1页,共14页。
A baby
地球村第70亿名居民,
来自菲律宾。
第2页,共14页。
每人吃两碗米饭(每碗二两),相当于消耗大米140 万吨,需要2.3万多个标准火车皮才能装下。这些车 皮连在一起长360多公里,成都到马边的距离。
01 生产力水平 (根本)
03 受教育程度
05 社会福利
原因
02 医疗卫生条件
第12页,共14页。
04 政策 06 自然灾害...
人口的增长VS自然、社会环境,
不同国家或地区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呢?
第13页,共14页。
感谢观看
T hank Yo u
YOUR TITLE HERE YOUR TITLE HEREYOUR TITLE HERE
PPT模板下载:1ppt/moban/ 行业PPT模板:1ppt/hangye/
节日PPT模板:1ppt/jieri/
PPT素材下载:1ppt/sucai/
PPT背景图片:1ppt/beijing/ PPT图表下载:1ppt/tubiao/
优秀PPT下载:1ppt/xiazai/ PPT教程: 1ppt/powerpoint/
节日PPT模板:1ppt/jieri/
PPT素材下载:1ppt/sucai/
PPT模板下载:1ppt/moban/ 行业PPT模板:1ppt/hangye/
出生率:某地在一个时期之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出人口的出生水平。
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PPT模板下载:1ppt/moban/ 行业PPT模板:1ppt/hangye/ 在历史过程中,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
YOUR TITLE HERE YOUR TITLE HEREYOUR TITLE HERE
第1页,共14页。
A baby
地球村第70亿名居民,
来自菲律宾。
第2页,共14页。
每人吃两碗米饭(每碗二两),相当于消耗大米140 万吨,需要2.3万多个标准火车皮才能装下。这些车 皮连在一起长360多公里,成都到马边的距离。
01 生产力水平 (根本)
03 受教育程度
05 社会福利
原因
02 医疗卫生条件
第12页,共14页。
04 政策 06 自然灾害...
人口的增长VS自然、社会环境,
不同国家或地区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呢?
第13页,共14页。
感谢观看
T hank Yo u
YOUR TITLE HERE YOUR TITLE HEREYOUR TITLE HERE
PPT模板下载:1ppt/moban/ 行业PPT模板:1ppt/hangye/
节日PPT模板:1ppt/jieri/
PPT素材下载:1ppt/sucai/
PPT背景图片:1ppt/beijing/ PPT图表下载:1ppt/tubiao/
优秀PPT下载:1ppt/xiazai/ PPT教程: 1ppt/powerpoint/
节日PPT模板:1ppt/jieri/
PPT素材下载:1ppt/sucai/
PPT模板下载:1ppt/moban/ 行业PPT模板:1ppt/hangye/
出生率:某地在一个时期之内(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数与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出人口的出生水平。
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PPT模板下载:1ppt/moban/ 行业PPT模板:1ppt/hangye/ 在历史过程中,世界人口数量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
第一章人口增长模式ppt

代表性国家
发达国家 基本进入
归纳: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经济基础
经济发展程度 文化教育水平 医疗卫生条件 妇女就业状况 战争 自然灾害
影 响 因 素
上层建筑
婚姻生育观念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 人口政策
影响人口增长的根本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请根据以下表格把人口增长情况分类
国家 美国 德国 日本 印度 埃及 墨西哥 1950 加蓬 年 中非 1.48 0.94 2.9 2.5 2.8 3.3 4.2 过渡型 0.88 “三低”型 0.93 1.09 0.82 1.0 0.65 0.6 3.2 3.1 0.6 -0.16 0.19 1.9 1.85 2.2 0.1 1.1
出生人口数 死亡人口数 出生率=————×100% 死亡率=————×100% 总人口数 总人口数 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 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 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 自然增长人口数 自然增长率=—————————×100%=__________ ×100% 总人口数 总人口数 =出生率—死亡率
思考:深圳人口增长的主要途径 是什么?
机械增长
自然增长
—
一、世界人口增长
一、世界人口增长
2005 年 3 月 7 日 10 2005 年 3 月 7 日 10∶ ∶15 15 2005 年 3 月 7 日10∶15
2005 年 3 月 7 日 10 2005 年 3 月 7 日 10∶ ∶16 16 2005 年 3 月 7 日10∶16
继承家业的效益
间接成本
安全保卫效益 维系家庭地位效益
父母特别是母亲因怀 孕、生育、抚养子女 花费的时间损失
二、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模式 PPT课件

原始型 传统型
过渡型
现代型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特点:
一:“三低”特征; 二: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保持下降的趋势, 不少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者负增 长。 零增长:德国、波兰、奥地利 接近零增长:英国、比利时、芬兰 负增长:意大利、匈牙利、瑞典
中 国 人 口
①解放前增长缓慢 人口增长 ②解放后增长迅速 ③20世纪70年代后增长速度下降 ①人口增长快 (人口基数大) 人口问题 ②人口老龄化 (自然增长率低) ①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 (基本国策) 高人口素质 人口政策 ②健全社会养老保险、社区服务 制度
练习 :下面图形表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 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阅读P3资料思考:影响一定区域人口
自然增长速度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 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 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大 致有哪些人口发展模式?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人口数 出生率 = ———— ×100% 指一年内一定地区出 总人口数 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死亡人口数 死亡率 = ———— ×100% 指一年内一定地区死 总人口数 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计算:P3“活动”填表
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 自然增长率= ——————————— ×100% 总人口数 指一年内某地区自然增 自然增长人口数 = ———————×100% 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 总人口数 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高———高———低” 模 式 “高———低———高” 模 式 “低———低———低” 模 式
“高—高—低” 模 :原始型、传统型 式 :过渡型 “高—低—高” 模 :现代型 式 “低—低—低” 模 式 原始型 传统型 过渡型 现代型
《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PPT精品课件

探究:晚育的意义
分析数据: 第一种情况5年后增加的人口是5千万, 第二种情况增加的人口只有1千万。 结论: 晚育能有效地控制人
口数量。
“世界人口日”是哪一天?
1987年7月11号,以一个南斯拉夫婴儿的诞生 为标志,世界人口突破50亿。迅速膨胀的人口 给我们的地球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向人类敲 响了生存的警钟。 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 题更深切的关注,联合国人口基金决定从1988 年起,把每年的7月11号定为“世界人口日”。
1989年以后,我国的人口增长趋势 明显减缓。这是为什么?
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
国策-计划生育
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 质。
具体要求:
晚婚 、晚育 、 少生 、优生。
晚婚: 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 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
2—3年结婚。 晚育: 提倡婚后推迟2-3年生育。 少生: 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 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
2、我国从哪年到哪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加快? 你推测原因是什么?
人类只有站立的地方!
现今我国人口总数大概多少?
14亿多
世界人口的增长状况如何呢?
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不断加快,1800年为10亿, 1930年为20亿,1960年为30亿,1974年为40亿, 1987年达到50亿。目前全球每秒净增约3人,每天 净增22.2万人,每年净增8100万人。
24.1 人口增长与计划生育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
世界 人口增长示意图
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需要的时间
活动:探究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
人口增长曲线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人口数
1980 44.5
《人口增长模型》课件

周期性
人口增长呈现一定的周期 性,受经济、社会和政策 等因素影响。
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
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对 人口增长有直接影响。
迁入率和迁出率
迁入和迁出人口的数量对 地区人口增长有重要影响 。
政策因素
政府政策对生育、移民和 人口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 影响。
人口增长模型的分类
指数增长模型
01
通过模型模拟不同的人口政策效果, 为政府制定计划生育、移民政策等提 供科学依据。
分析人口变化原因
模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影响人口增长 的各种因素,如生育率、死亡率、移 民等。
02
人口增长模型的基本概念
人口增长的特性
01
02
03
连续性
人口增长是连续的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 。
不确定性
人口增长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假设人口数量与时间 呈线性关系,即人口 数量随时间增长而呈 等比增加。
假设人口增长率是常 数,即不受时间、环 境等因素的影响。
模型建立
指数增长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N(t) = N_0 e^{rt}),其中 (N(t)) 表示在时 间 (t) 的人口数量,(N_0) 表示初始人口数量,(r) 表示人口增长率。
05
阻滞增长模型(Logistic模型 )
模型假设
假设种群增长存在环境最大容 量,即当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最 大容量时,种群增长速度将减 缓。
假设种群增长受环境阻力影响 ,种群增长率随种群数量增加 而降低。
假设种群增长是连续的过程, 不受时间步长限制。
模型建立
01
(N)((t)):种群数量
02
(K):环境最大容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
义的名字”。
他还认为:“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 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冷变热,热变冷, 湿变干,干变湿”;“战争使一些人成为神, 使一些人成为奴隶,使一些人成为自由人”。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前480年),古 希腊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列宁对他丰富的辩 证法思想给以很高的评价,称他是“辩证法的 奠基人之一”。
②矛盾的基本属性
同一性 斗争性
(2)矛盾的同一性: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
两 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 方中 面 含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
义 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 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 随”。
——老子.《道德经》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 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 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探究: 美国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
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 平的十年里,由4千头猛增到4.2万头。但舒服的生 活使它们运动量减少,体质下降,尔后大量死亡, 剩下不足4千头。最后只得请回“狼医生”,狼又 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复了生机。
福
塞翁失马
选自《淮南子》
•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 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 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 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 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 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 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A.土地荒漠化
B.海洋出现赤潮
C.地表紫外线辐射增强 【答案】C
D.全球气候变暖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2011 年河南濮阳期末统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中,最核心的并关系到其他两个层次存亡的是( )
A.基因多样性 B.生物群落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D
4.(2011 年湛江一模)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 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塞翁失马
住在边塞的一个老头,是养马高手,和 马有深厚的感情。一天他养的马丢了,别人 来安慰他,他说:这怎么就不算是好事呢? 几个月以后,这匹马果然带了一匹好马回来 了。别人又来祝贺他,他说:这怎么知道就 不是坏事呢?不久,他的儿子骑好马把腿摔 坏了。别人来安慰他,他说:这怎么知道就 不是好事呢?果然,不久发生了战争,他的 儿子因为腿坏不能上战场,一家人得以享受 天伦之乐。
【解析】地球环境容纳量是可变的,人口数量是可控的,
只要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同时增加环境容纳量,那么人口数
量就不会超出地球环境容纳量;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生物
种群消长规律可用于人口增长规律,但不完全适用;不可再生
的资源是无法通过科技来解决的。
【答案】D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2.(2011 年湖北孝感期末统考)如果臭氧层遭受破坏,将导 致( )
下列诗句,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镇守祖国南疆的战士写过一幅对联: 兴中华,甜中有苦苦中有甜,一人辛
苦万人甜; 保南疆,圆中有缺缺中有圆,一家不
圆万家圆。
矛盾就是对立统 一
赫拉克利特:“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
相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
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什么是矛盾
①含义:
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剪之— 你死我亡——一绳系两命 — 统一— 两者的命运统一于一条绳 — 对立— 两者之间随时都可能相斗 —
不剪— 冤家路窄——利益有冲突 —
矛盾: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 立又统一的关系
议一议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 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天 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 易矣,不学, Nhomakorabea易者亦难矣。
①天下事、人之为学有没有难易的分别? ②难和易转化的条件是什么?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
转化
• 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
居安思危、乐极生悲、过犹不及。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 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 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巴尔扎克
塞 翁 失 马 焉
知 非
本章知识提升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011 年中山期末统考)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 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 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 D.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联系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与自然选择无关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相对较为稳定 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解析】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遗传多 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 【答案】C
• 有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夸他的盾说: “我的盾坚固得没有一个东西刺得破啊。” 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得没有一个 东西刺不破啊。”有人说:“用您的矛来 刺您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可就回答 不出来啦。刺不破的盾和什么东西都刺得 破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
注意:
A、不能把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 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哲学矛盾——指客观事物 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及其运动过 程。 从外延说,哲学矛盾无处不在,逻辑矛盾可以避免。
B、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 的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 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 种基本属性。
义的名字”。
他还认为:“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 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冷变热,热变冷, 湿变干,干变湿”;“战争使一些人成为神, 使一些人成为奴隶,使一些人成为自由人”。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40-前480年),古 希腊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列宁对他丰富的辩 证法思想给以很高的评价,称他是“辩证法的 奠基人之一”。
②矛盾的基本属性
同一性 斗争性
(2)矛盾的同一性: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
两 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 方中 面 含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
义 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 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 随”。
——老子.《道德经》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 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 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探究: 美国有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
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 平的十年里,由4千头猛增到4.2万头。但舒服的生 活使它们运动量减少,体质下降,尔后大量死亡, 剩下不足4千头。最后只得请回“狼医生”,狼又 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复了生机。
福
塞翁失马
选自《淮南子》
•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敌亡而 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 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 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 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 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 “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 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 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A.土地荒漠化
B.海洋出现赤潮
C.地表紫外线辐射增强 【答案】C
D.全球气候变暖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2011 年河南濮阳期末统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中,最核心的并关系到其他两个层次存亡的是( )
A.基因多样性 B.生物群落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 【答案】D
4.(2011 年湛江一模)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 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塞翁失马
住在边塞的一个老头,是养马高手,和 马有深厚的感情。一天他养的马丢了,别人 来安慰他,他说:这怎么就不算是好事呢? 几个月以后,这匹马果然带了一匹好马回来 了。别人又来祝贺他,他说:这怎么知道就 不是坏事呢?不久,他的儿子骑好马把腿摔 坏了。别人来安慰他,他说:这怎么知道就 不是好事呢?果然,不久发生了战争,他的 儿子因为腿坏不能上战场,一家人得以享受 天伦之乐。
【解析】地球环境容纳量是可变的,人口数量是可控的,
只要控制人口的增长速度,同时增加环境容纳量,那么人口数
量就不会超出地球环境容纳量;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生物
种群消长规律可用于人口增长规律,但不完全适用;不可再生
的资源是无法通过科技来解决的。
【答案】D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
2.(2011 年湖北孝感期末统考)如果臭氧层遭受破坏,将导 致( )
下列诗句,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镇守祖国南疆的战士写过一幅对联: 兴中华,甜中有苦苦中有甜,一人辛
苦万人甜; 保南疆,圆中有缺缺中有圆,一家不
圆万家圆。
矛盾就是对立统 一
赫拉克利特:“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
相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原,水分为
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和夏、春和秋”,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什么是矛盾
①含义:
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剪之— 你死我亡——一绳系两命 — 统一— 两者的命运统一于一条绳 — 对立— 两者之间随时都可能相斗 —
不剪— 冤家路窄——利益有冲突 —
矛盾: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 立又统一的关系
议一议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 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天 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 易矣,不学, Nhomakorabea易者亦难矣。
①天下事、人之为学有没有难易的分别? ②难和易转化的条件是什么?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 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
转化
• 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
居安思危、乐极生悲、过犹不及。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 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 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巴尔扎克
塞 翁 失 马 焉
知 非
本章知识提升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2011 年中山期末统考)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 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人口数量已经超出了地球环境容纳量 B.生物种群消长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情况 C.科技进步能解决因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的资源短缺问题 D.人口过度增长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有密切联系
A.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与自然选择无关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高的生态系统相对较为稳定 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解析】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遗传多 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 【答案】C
• 有个卖盾和矛的楚国人,夸他的盾说: “我的盾坚固得没有一个东西刺得破啊。” 又夸他的矛说:“我的矛锋利得没有一个 东西刺不破啊。”有人说:“用您的矛来 刺您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可就回答 不出来啦。刺不破的盾和什么东西都刺得 破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
注意:
A、不能把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 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哲学矛盾——指客观事物 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及其运动过 程。 从外延说,哲学矛盾无处不在,逻辑矛盾可以避免。
B、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 的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 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 种基本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