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故事:翻越夹金山
长征翻雪山的故事

长征翻雪山的故事
咱来说说长征翻雪山那事儿。
那雪山啊,可真是个难搞的家伙。
红军战士们当时那一身的破衣烂衫,还得去挑战这高耸入云、冰冷刺骨的雪山。
就说夹金山吧,远远望去,那白花花的一片,就像一个巨大的冰淇淋堆在那儿,可这“冰淇淋”可一点都不美味,而是充满了危险。
战士们往上爬的时候,那风就像个调皮捣蛋的小鬼,呼呼地直往人怀里钻,吹得人站都站不稳。
而且啊,这雪山的空气特别稀薄,就像有人把氧气都偷偷藏起来了一样。
战士们每走一步都像是有千斤重,气喘得就像破旧的风箱,呼哧呼哧的。
有的战士草鞋破了,那脚就直接踩在冰冷的雪地上,不一会儿就冻得没了知觉。
可大家都咬着牙,互相搀扶着。
你拉我一把,我推你一下,就这么一步一步地朝着山顶挪。
有个小战士,刚开始还雄赳赳气昂昂的,可走着走着就有点体力不支了。
旁边的老战士赶紧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干粮塞给他,还打趣说:“小鬼,可不能倒在这儿啊,这雪山还想把咱吓住,咱偏要征服它,以后还要给子孙后代讲这翻雪山的英勇事迹呢!”小战士一听,立马来了精神,又继续前进。
在翻雪山的过程中,还有不少战士因为恶劣的环境永远地留在了雪山上。
但是啊,大部分红军战士凭借着顽强的意志,成功地翻过了雪山。
他们就像一群无畏的勇
士,战胜了这大自然设下的巨大难关,继续向着胜利迈进。
这翻雪山的故事啊,可真是充满了热血和坚韧,让人打心底里佩服这些红军战士。
红军爬雪山的故事

红军爬雪山的故事故事一:翻越夹金山夹金山又名甲金山,当地藏民称作“甲几”,意为很高很陡。
夹金山属于邛崃山脉,横亘于宝兴县与懋功县之间,是从雅安的天全、芦山、宝兴等地进入川西北地区的必经之路。
主峰海拔四千六百多米,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气候恶劣,变化无常。
时而电闪雷鸣、冰雹雨雪,时而狂风大作、飞沙走石。
当地流传一首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不攀。
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
”因此夹金山又被称为“神仙山”。
翻越夹金山,早晨、黄昏绝对不行,因为那时山上风雪最大,天气最冷,必须选在上午9时以后、下午3时以前,而且要多穿衣服,带上烈酒、辣椒御寒壮气。
中央红军的官兵一直生活、战斗在南方,又经历了上万里的长途转战,体力消耗很大,体质虚弱,衣着单薄,给养供给困难。
当地人员稀少,红军难以筹措到充足的御寒物资,要翻越这座“神仙山”面临巨大的困难。
然而,走过万水千山的红军,无所畏惧地向着长征途中的第一座雪山进发。
毛泽东听了民间的传说后,微微一笑,说:“神仙不可怕,红军应该有志气和神仙比一比,一定要越过山去!”6月12日,红4团经过简单的动员,由藏民莫口坚和汉族人杨茂才带路,开始翻越夹金山。
2营为前卫营,6连为前卫连。
全连官兵手执木棍,在雪中探路,用刺刀、铁铲在冰雪上挖出脚窝,后面的人员则沿着6连踏出的道路向上攀登。
随着高度的升高,空气越来越稀薄,积雪越来越深,呼吸越来越困难,队伍也越拉越长。
每个人都在艰难地行进,但情绪却非常高昂。
红旗猎猎,在冰雪的辉映下色彩格外鲜艳。
宣传队员站在队伍旁,用尽全力喊出鼓动口号,有的战上还唱起了江西民歌,歌声、喊声、马嘶声,震荡着皑皑雪山。
队伍行进着。
忽然一阵狂风刮过,卷起了山上的积雪,雪流翻卷,一泻千丈。
冰团、雪屑抽打在红军官兵的脸上、手上,如同刀割。
山上无法躲避,官兵们只能用手捂住脸,把所有能披的东西都披在身上,忍痛顶风,互相搀扶,踉跄着继续攀登。
接近山顶时,又是一阵冰雹袭来,核桃般大的雹子劈头盖脸地砸下来,官兵们无处藏身,只好用手捂着脑袋前行,终于攀上了山顶。
红军过夹金山的故事

红军过夹金山的故事夹金山是指位于中国贵州省的一座山脉,也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道重要关口。
红军过夹金山的故事充满了坚韧、毅力和英勇的精神,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
1935年,红军面临着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为了躲避敌人的追击和打通通往陕西的道路,红四方面军指挥员朱德、彭德怀、贺龙等领导下的红军决定挺过夹金山。
然而,这座山脉地势险峻,山路崎岖曲折,夹拥着峭壁和深谷,加之政府军队的封锁,给红军的前进带来了巨大困难。
军队中的战士们知道这是一次艰险的挑战,但他们没有退缩。
他们克服了艰苦的自然环境,日夜兼程,扛着身上的行囊和武器,艰难地攀登着峭壁,跋涉在陡峭的山路上。
红军官兵们用绳索互相连接,形成人链,帮助彼此越过险峻的山峰。
无论是雨天还是严寒的夜晚,红军永不放弃,坚持着向前进。
这段过程并不仅仅是一次战役,更是对红军的磨炼和考验。
红军战士们顶着饥饿和寒冷,忍受着疲惫和伤痛,但他们始终保持着骁勇善战的精神。
他们相信,只要毅力坚定,就能克服所有的困难。
红军官兵们之间团结一心,发扬着互助互爱的优良传统,共同战胜了种种困难,最终成功穿越了夹金山。
红军过夹金山的故事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壮丽篇章。
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顽强意志和革命精神。
这段历史不仅仅代表了当时红军的艰难进程,更是中国革命脱胎换骨的象征。
红军通过历经千难万险,继续前行,最终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封锁,为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红军过夹金山的故事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
它提醒着我们勇往直前、坚韧不拔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红军官兵们的奋斗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使我们更加坚定地相信,只要我们迎难而上,团结奋斗,我们就必将战胜任何困难,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夹金山的故事

夹金山的故事夹金山,位于我国四川省宝兴县与小金县交界处,是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大山。
它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分界线,更是历史、文化、红色精神的交汇点。
夹金山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
这座山海拔较高,气候多变,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
山的东南面是四川盆地,西北面是青藏高原,这种地理环境的巨大反差使得夹金山成为了自然景观的博物馆。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高山草甸、原始森林、雪山冰川等壮丽景色。
关于夹金山的名字,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当年红军长征经过此地,遇到了一座难以翻越的大山。
红军战士们为了尽快翻过这座山,不惧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当地百姓见状,感叹红军的英勇顽强,便将这座山命名为“夹金山”,意为“红军战士们战胜困难的见证”。
夹金山的历史故事丰富多彩。
这里曾是红军长征的重要节点,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曾在这里指挥战斗。
红军长征途中,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感染了无数人,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象征。
这种精神传承至今,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夹金山也是红色文化的圣地。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许多红军长征时期的遗址,如毛泽东故居、红军长征纪念馆等。
这些遗址见证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传承着伟大的长征精神。
如今,夹金山已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夹金山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
这里的景点繁多,有红军长征纪念园、生态观光园、滑雪场等。
游客可以在夹金山体验到丰富多彩的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红色文化的厚重底蕴。
然而,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环境保护。
夹金山的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将对整个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我们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确保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总之,夹金山不仅是一座具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大山,更是一座承载着悠久历史和红色文化的精神家园。
我们要珍视这座宝贵的财富,传承红军长征精神,将夹金山打造成全国一流的红色旅游胜地。
红星照耀中国五个有关长征的故事情节

《红星照耀我国:长征故事情节》一、背景介绍在我国革命的历史中,长征是一段极具传奇色彩的时期,它承载着我国艰难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英雄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展现了我国的毅力和意志,也为我国革命史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如今,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段历史,了解五个有关长征的故事情节。
二、张思德的牺牲长征途中,英雄战士张思德在翻山越岭的艰难路途中突发疾病,但他义无反顾地选择留下来掩护后卫部队。
尽管最终牺牲,但他的英勇行为感动了全军,鼓舞了英雄官兵的士气,激励着他们继续前行。
张思德的事迹成为了长征途中最感人的故事之一,彰显了我国的革命热血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三、翻越夹金山长征途中,英雄面临着夹金山的巨大挑战。
夹金山是一座险峻陡峭的山峰,堪称天险,英雄不得不攀登上去。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英雄官兵齐心协力,鼓足勇气,最终成功翻越了夹金山。
这个故事情节展现了英雄官兵的团结合作和不畏艰险的英勇品质。
四、的英勇在长征途中,英雄司令员带领部队经历了许多艰苦的战斗和远征,他本人也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决心。
在的率领下,英雄不断战胜困难,始终保持战斗力,最终胜利完成了长征的伟大壮举。
的英勇事迹成为了长征史上的佳话,激励着后人永远铭记。
五、英雄长征的伟大意义长征是我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不仅仅是一次战役,更是我国革命的重要转折点。
长征历程,让英雄锻炼成了一支英勇善战的队伍,也让我国的理论和实践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长征的伟大意义在于,它不仅巩固了党和军队的团结统一,也为我国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结回顾长征是我国革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英雄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充分展现了我国的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五个有关长征的故事情节,展现了英雄官兵的英勇和毅力,也彰显了我国的决心和信念。
长征的意义深远,它不仅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我国人,也为我国的革命事业铺平了道路。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光辉历史,传承英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个人观点和理解长征是我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不仅仅是一次战役,更是我国革命的重要历程和历史考验。
红军过雪山时的感人故事

爬雪山那些事
翻雪山时是六月份,红军大多只穿一件单军装,只好烧些辣椒水,每人喝一碗后上山。
因为不习惯高原气候与寒冷,冻死不少人。
夹金山一上一下,七十多里,队伍像长蛇般歪歪曲曲向上蠕动,越往上走呼吸越促,脚步也越来越慢。
过夹金山时,老乡对红军说:“在山上不能说话、不准笑、不准坐,若故意讲话、笑、坐,山神就会把你打死。
”一个扛机枪的健壮小伙,走得很热,喝了山上一口冷水,炸了肺,再也没起来。
有的部队下山时不少人掉到雪坑里:
好多人都掉到雪坑里面去了。
下山死了不少人,我们团里的伙夫就掉进去好几个。
…..陷到雪里面,谁也不敢救,也不能救,外面的雪就把他给埋住了。
翻越另两座雪山——康猫寺山、炮铜岗山。
“成百上千的战士倒下去就没有再起来。
”
1936年6月,红四方面军某部四连翻越夹金山,有的同志身体虚弱,加上高山缺氧,倒下去再也爬不起来……连长“不准停留、不准停留的口令在耳边鸣响。
”翻过雪山后清点人数,该连44人没过来。
红军长征精彩故事爬雪山★

红军长征精彩故事爬雪山★第一篇:红军长征精彩故事爬雪山红军长征精彩故事爬雪山、过草地中央红军占领泸定城后继续北上,于1935年6月8日突破敌人芦山、宝兴防线,随后翻越了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大金山。
红军大多来自气候炎热、潮湿的南方亚热带地区,好多人以前从未见过大雪山,更不用说爬了。
一开始见到雪山,的确非常壮观。
白雪皑皑,一片银色,雪连天,天连雪,全是雪的世界。
可真正爬起来,却一点也不觉得美了。
大金山被当地老百姓叫做神仙山。
他们告诉红军,只有神仙才能登越大金山。
如果你能在山上张开嘴,山神就会把你掐**。
总之,大金山是一座不可思议的山。
鸟儿都飞不过去,人最好是别靠近它,但无畏的红军却偏偏要与命运抗争。
到了大金山的跟前,从山下就可看到覆盖山顶的大雪,而且看上去这一大片一大片的积雪并不远。
开始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要爬这么高。
数月行军,粮食不足,人也筋疲力尽。
爬山起初似乎还很顺利,后来突然进入了冰雪世界。
雪山刺得人们睁不开眼睛,又没有路,人们在冰上滑行,摔倒了,要站起来,浑身无力,有的就这样永远地躺倒在雪山的怀抱里了。
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终于翻过几座大雪山,在北进途中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胜利会师。
两大主力红军会师后,总兵力达10万余人,士气高昂。
但张国焘却以种种借口延误红四方面军主力北上,并以改组党中央和红军总部相要挟。
为维护红军的团结,并争取张国焘本人,党中央于 7月18日发出通知,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治委员,随后又对红军序列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8月3日,红军总部制定了夏洮计划,将红军分成左右两军:左路军由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率领,经阿坝北进;右路军由前敌总指挥徐向前、陈昌浩率领,经班佑北上。
党中央、中央军委随右路军行动。
8 月20日,中共中央局在毛儿盖召开会议,批评了张国焘的错误主张,决定以主力迅速占领洮河流域地区,并以此向东发展取得陕甘。
随后,右路军进入茫茫的毛儿盖大草原,这又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大挑战。
红军翻越夹金山的故事

红军翻越夹金山的故事摘要:一、红军背景及夹金山的意义二、红军翻越夹金山的艰苦过程三、翻越夹金山的历史意义四、红军精神的传承和启示正文:红军翻越夹金山的故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长征途中一段难忘的历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红军翻越夹金山的历史背景、艰苦过程,以及这一事件背后的深远意义。
同时,探讨红军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启示。
一、红军背景及夹金山的意义红军长征时期,我国正处于国共内战时期。
为了躲避敌人的围剿,红军长征队伍不断扩大,行程约二万五千里。
夹金山位于四川省宝兴县,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座高山。
翻过这座山,意味着红军有望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为革命事业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因此,翻越夹金山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红军翻越夹金山的艰苦过程夹金山海拔高、气候恶劣,当地有“神仙山”之称。
红军在翻越夹金山的过程中,面临着严寒、饥饿、疾病等诸多困难。
但他们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攀登高峰。
在这过程中,许多红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成为了革命事业的英勇烈士。
三、翻越夹金山的历史意义红军翻越夹金山,标志着长征途中的一次重大胜利。
这一事件不仅彰显了红军战士为实现民族解放而付出的艰辛努力,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夹金山战役,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
四、红军精神的传承和启示红军翻越夹金山的故事,传承着一种宝贵的红军精神。
这种精神体现在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对人民群众的关爱、面对困难的勇敢拼搏以及团结协作等方面。
在新时代,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总之,红军翻越夹金山的故事,是我们党领导下的红军长征途中一段英勇奋斗的历史。
这段历史不仅见证了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更彰显了中华民族敢于拼搏、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军长征故事:翻越夹金山
在红军长征的历,最艰苦的岁月就是渡过了大渡河,来到了雪山草地
的藏民区之后的日子。
从1935年7月到1935年8月,这短短的一月
多的时间里,红军部队先后几次经过这里,翻过了十几座雪山,走过
了遍地沼泽、荒无人烟的大草地,也留下了许很多多感人泪下的故事。
在参加了长征的红军战士们心中,雪山好像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常这
个“敌人”不用枪,也不用炮,光靠着刺骨的寒风、鸡蛋大小的冰雹
(báo)和阴晴不定的天气,就埋葬了我们多少可爱的战士。
飞夺泸定桥,进入四川境内后,党中央召开了会议。
此时,红军面临着三种选择。
一是向东进军,抵达茂县、松潘地区,
但蒋介石已在这条路上布下了重兵,走这条路有极大的危险。
二是向西,沿一条山路到达四川西北的丹巴、阿坝地区。
但这条路上
少数民族众多,而且因为国名党的压迫,多数当地少数民族同胞仇恨
汉族人,一旦发生冲突会给行军带来很多不便,也不利于保持民族团结。
经过反复研究,第三条路——翻越夹金山成了的选择。
为了尽快甩开
追在身后的敌人,胜利北上开辟新的根据地,中央红军决定,选择雪
山草地一线敌人较少的地区,以达到快速行军的目的。
1935年6月初,红军来到了硗碛(qiāoqì)藏乡,也就是此行必经的第一座、也是的一座雪山——夹金山脚下,准备翻越这座海拔四千九
百多米的大雪山。
硗碛是夹金山下一个村镇,这里人烟稀少,森林密布,还是一派原始
的风景。
居住在这里的藏民就像居住在世外桃源。
红军就是要从这里
翻越雪山,到小金县达维镇去,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而翻越夹金山是
必经之路。
因为时值盛夏,战士们身上都穿着单衣,这座常年冰封的雪山就成了
十分艰难的路程。
无数的战士被埋葬在这里,使这里成了一座最壮烈
的天然“红军坟”。
“夹金”是藏语的音译,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弯曲的道路。
这是说这座
山又高又陡,很难翻越。
当地的居民叫这座山“仙姑山”,他们认为
只有仙姑才能飞过去。
是的,这座山到处是耸立的岩壁,山峰十分陡峭。
山上常年积雪,根
本没有什么路。
下了雪,刮了风,就结成又厚又滑的冰层,翻越时一
不小心就会摔进万丈深渊。
6月11日,刚刚抵达的红军战士举目四望,只见刺眼的白光笼罩着整座大山,那漫山的白让人有些晕眩,就像整座山都是用雪堆成的一样,看上去既神秘又虚幻。
明明是六月天,这里好像没有得到消息似的,依然是银装素裹的世界。
半山腰围着一层层厚厚的云雾,突然刮起的风吹落一片片的白雪,打
在脸上,令人浑身发抖。
迅速降低的温度更让人有些胆寒。
为了让战士们比较安全地过山,红四团的领导当晚就到当地居民家,
讨教过山的办法。
老人们佩服红军的精神,将过山要注意的事情一一
告诉给红军指挥员:要上午九点之后登山,三点之前下山——因为早
晚太冷,中间时段的温度高一些;不要在山上过夜;要用布条遮挡眼睛,防止雪光弄坏了眼睛;上山要走稳,不要停留太久,千万不要坐下;山上寒冷,要多穿点衣服;带上烈酒、辣椒等,好抵御寒气等等。
红军指挥员在翻越前的动员大会上,仔细传达了这些注意事项,有一
位藏族青年和一个在当地居住的汉族青年,对红军十分钦佩,自告奋
勇要给红军当向导,于是,6月12日九点,红军在山脚下集合,开始
翻越夹金山。
刚刚开始行军,气温就越来越低,战士们脚下踩着冻得像镜子面一样
的冰,每人用一根木棍支撑着,顾不得寒冷,紧跟着大部队往山上爬。
因为山太高了,空气十分稀薄,越往上爬,呼吸越困难,心跳得越厉害。
战士们觉得头晕目眩,两腿又酸又软,只能一步一喘、一步一停
地挪动着。
有些山沟已被常年的积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样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铺的大广常走在上面不知哪里是实地,哪里是山沟,十分危险。
战
士们就踏着前面战士走过的脚印,一步一步地小心前进。
老人们的经验牢记在红军心中,就算十分疲惫,他们也不敢停下来歇
一歇,因为要是坐下来,那很可能就永远也起不来了。
虽然当时正值初夏,但山上还是异常寒冷。
更不用说红军指战员们刚
从长江边上打过来,都只穿一件单衣。
在山下时,同志们还热得汗流
浃(jiá)背。
可到了山上,别说出汗了,把被子拿出来披在身上都无
济于事,还是冷得浑身哆嗦、牙齿打颤。
走了一小半路,晴得好好的天突然阴云密布,刮起了山风。
红军战士
们没有防备,好多同志都被山风卷起的雪扑了一身,原本就冷得浑身
发抖,这个下更是雪上加霜。
很多战士一时支持不住,一不小心就从山上直接滑了下去。
红军队伍
中不时传出惊叫声。
但红军战士们没有被困难和死亡吓倒,各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拼尽全力,互相搀扶着、鼓励着,艰难地向上攀登。
当就要接近山顶时,天空突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比刚才不知大了
多少倍的风呼啸着吹来,大雪夹着鸡蛋般大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
有的伤病员经不住冰雹、风雪、寒冷和饥饿的袭击而牺牲了;更
有很多同志还来不及反应,就被风雪和冰雹打入了山崖下,再也没能
爬上来……有很多同志连名字也没留下,但更有很多坚韧(rèn)不拔
的战士,顶着饥饿和寒冷的侵袭,冒着冰雹和风雪的打击,艰难地向
前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