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2020-2021第一学期七年级地理期末考试试题卷

A.阴晴、风雨B.干、湿 C.气温、降水D.冷、热
18.同纬度的海洋和大陆气温相比( )
A.夏季陆地气温低B.冬季陆地气温高
C.夏季海洋气温低D.冬季海洋气温低
19.下列符号中,正确表示西北风6级的是( )
A. B. C. D.
20.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雾霾的是( )
A. B. C. D.
27.下列由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
A.国防兵源不足B.人口老龄化C.劳动力不足D.住房紧张
28.东莞某乡村主要从事种植业,其聚落类型为( )
A.牧村B.林场C.农村D.渔村
29.下列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体现自然条件十分湿热的是( )
A.东南亚的竹楼B.西亚的碉堡式建筑
C.因纽特人的冰屋D.中国北方的四合院
14.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A.钓鱼岛B.格林兰岛C.台湾岛D.海南岛
15.下面是哪位地理学家发现了大陆漂移说( )
A.魏格纳B.爱因斯坦C.牛顿D.达尔文
16.中国与墨西哥都属于发展中国家,这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被称为( )
A.南北对话B.南南合作C.北北合作D.北北对话
天气与气候和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某地气候特征如图所示,完成17-21题。
30.下列没有发达国家的大洲是( )
A.欧洲B.亚洲C.北美洲D.非洲
二、读图综合题,(每空2分,共40分)
3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③地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是。
(2)⑤地的气候类 型是__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其气候特征与右边图相吻合的图是________(填字母)。
A.描述错误,应该一样
B.地球自转时形成的时差现象
安徽省阜阳市2020届七上地理期末调研测试题

安徽省阜阳市2020届七上地理期末调研测试题一、选择题1.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甲图判断,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A.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B.海拔200~500米的丘陵地区C.海拔500~1500米的高原地区 D.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2)据乙图分析,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A.南半球 B.沿海地区C.西半球 D.北温带2.读“世界地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半岛居民为白色人种,信奉伊斯兰教B.A半岛与D大洲相邻,其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B大陆的东侧为印度洋,西侧为太平洋D.我国到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必经B大陆,是因为该大陆离南极洲距离最近3.读国家轮廓图,关于四国的描述错误的是()A.甲国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重工业发达B.乙国是加拿大,人口不超过1亿C.丙国人口居世界第一,所用语言在世界上使用最普遍D.丁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4.乡村和城市的本质区别是()A.建筑形态不同 B.商业水平不同 C.人口多少不同 D.生产方式不同5.下列地区中,人口分布最为稠密的是()A.亚马孙平原 B.撒哈拉沙漠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6.根据体质方面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下列地区中主要分布白色人种的是()A.亚洲东部 B.非洲南部 C.欧洲西部 D.亚洲东南部7.下图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0°N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是( )A.有微风和沙尘B.出现沙尘暴天气C.晴转多云天气D.小雨转中雨天气2)该日天气状况最可能出现在北京的(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3)生活在30°N附近的人们,当日( )A.适宜户外运动B.注意添衣保暖C.出行带好雨具D.做好防晒保护8.读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3)乙地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布在亚洲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的主要气候类型是()A.甲 B.乙 C.丙 D.丁9.读某地气候资料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初中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8d(答案详解)

安徽省阜阳市颍上第三中学【精品】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经线B.0°经线东侧为西经、西侧为东经C.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D.向东数值递减的是西经2.【精品】2月25日21时18分,在第23届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用八分钟的精彩表演向全世界发出邀请,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时间。
身在广东的铭铭却在25日20时多就收看到了北京八分钟的电视直播。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椭球体B.地球绕太阳公转C.地球的自转D.地球是静止不动的3.【精品】暑假快到了,远自台湾的小华准备到滨州市游玩,他最需要的地图是()A.滨州市人口分布图 B.滨州市交通图C.滨州市水系示意图 D.滨州市地形图4.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60°S,20°W)B.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向;而B地更早迎来日出C.当太阳直射C地时,郑州的玲玲发现自己正午时的影子在一年中最短D.当地球公转到②位置时,此时我国华北地区盛行东北季风5.下列描述,与图示线段式比例尺相同的是()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千米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9千米C.换算成数字比例尺即1:3 000 000D.换算成数字比例尺即1:6 00 000 6.如图是“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行驶中始终显示车头朝上,指向标箭头随行车方向而转动。
关于图示内容说法不正确的是()A.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中使用的地图属于电子地图B.车载导航仪面板示意图不属于完整意义的地图C.汽车从当前位置行驶到百货大楼,图上距离为5厘米,那么实地距离为1250米D.汽车在前方左拐弯后,导航仪面板上的指向标箭头朝向为左上7.下列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等高线的高度是相对高度B.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C.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大D.等高线闭合的地方是山顶8.关于地表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西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东半球的陆地面积B.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C.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的陆地面积D.无论哪个半球,海洋面积都小于陆地面积9.某日,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世界各地好友当天发来的信息:甲:又是黑夜漫长的季节,向北望去,小城上空的极光如彩色惟幕般挂在夜空。
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七年级地理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答案)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2.习惯上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0°纬线和0°经线B.0°经线和180°经线C.20°W,160°E D.20°E,160°W3.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条经线是一个圆,每条纬线是半圆B.纬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D.纬线有长有短,赤道最长,然后往两极逐渐缩短“数九”是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
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为九九消寒歌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数九”期间,地球运行在公转轨道的A.甲、乙之间B.乙、丙之间C.丙、丁之间D.丁、甲之间5.“数九”期间A.北京白昼持续变长B.太阳直射点向南移C.赤峰正午影子逐渐变长D.赤道上各地白昼逐渐变长6.下列常用图例符号中,错误的是A.运河B.水库C.国界D.长城7.图中A点的海拔高度可能是A.260米B.220至280米C.大于260,小于280米D.300米8.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海陆分布很均匀B.概括地说,地球上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C.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D.北极周围是陆地,南极周围是海洋9.根据下图中板块运动的方向,下列判断可能正确的是A.红海的面积将不断缩小B.地中海的面积将不断扩大C.地中海最终将消失D.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度将会下降10.读图“某城市连续三天的天气预报资料”,下列关于该地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日期1日2日3日天气20~31℃21~29℃17~26℃A.天气由晴转多云转中雨B.天气由晴转阴转小雨C.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3日D.这三天的最高气温为29①11.下列四种气候类型,具有“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特点的是A.①B.①C.①D.①12.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和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组合图,关于北半球气温分布规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气温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递减B.同纬度的海、陆气温相同C.北半球等温线海洋比陆地复杂D.甲地因海拔较高年均温低于同纬度地区13.“高鼻梁、蓝眼睛、薄嘴唇、波浪状头发”是某校外教的体表特征,这名外教可能来自A.南非B.英国C.印度D.巴西14.非洲北部、亚洲西部主要分布着A.黑色人种B.黄色人种C.白色人种D.混血人种15.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都普遍存在的问题B.人口增长必须与资源、环境相协调C.非洲的许多国家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劳动力严重不足D.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就高16.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①森林减少,草原遭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②粮食及生活用品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③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④生活水平会大幅度提高。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地理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地理试题(分值:100 分时间:6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对我国地理位置和范围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B.辽阔的海域,便于海洋事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C.领土全部位于北温带,温和多雨,利于农业生产D.陆地疆域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与陆上邻国发展边境贸易读下列四省轮廓图,读图完成 2-3 题。
2.有关下列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河流上游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②河流汛期较长,水量很小C.③是我国第二大河流,含沙量小,下游形成地上河D.④河流可全年通航,航运价值较高3.关于四省叙述错误的是A.甲省地面崎岖,适宜发展种植业B.乙省气候湿热,盛产亚热带、热带水果C.丙省为暖温带,作物可以达到两年三熟,盛产苹果D.丁省气候冷湿,土壤肥沃,是商品粮重要生产基地上海的李华利用暑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右图。
读图回答4-6 题。
4.四条游览线路中能欣赏到椰林风光、热带海岛风情的路线是A.①路线B.②路线C.③路线D.④路线5.四条游览线路中最能反映我国降水量空间分布总趋势的路线是A.①路线B.②路线C.③路线D.④路线6.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准确反映我国三级阶梯地势起伏状况的路线是 A. ① 路线 B. ② 路线 C. ③ 路线D.④路线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
请根据下列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完成 7-8 题。
7.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C.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D.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8.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B.地形地势C.经度位置D.纬度位置10 月24 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自 2018 年12 月1 日开始,首批粤澳非营运小汽车可免加签通行港珠澳大桥。
2020-2021七年级地理期末检测卷 (带答案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检测试卷(地理)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读下图,甲图与乙图相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的比例尺较大B.甲图表示的范围较大C.乙图表示的内容简略D.乙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答案】B【解析】由甲图和乙图可以看出,甲图的比例尺更小,A错误;甲图表示的范围更大,B正确;乙图表示的内容更详细,C错误;乙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0,D错误。
故选B。
2.人们渴望了解自己的家园,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以下关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正确的是()①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②天圆地方③地球卫星照片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②→③→①【答案】C【解析】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先是古代时人们提出的“天圆地方”说,后来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明地球是球体,最后到了现代的卫星照片能清晰看出地球是球体,故选C。
2010年11月12日~27日第十六届亚运会在广州举行。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广州亚运会期间,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 )A.①段B.②段C.③段D.④段4.广州亚运会期间,万州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A.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C.昼夜等长D.出现极昼现象【答案】3.A 4.B【解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3.11月12日~27日地球运行在秋分日(时间为9月23日前后)与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即①段。
故选:A。
4.11月12日~27日地球运行在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
安徽省阜阳市 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 (含答案)

七年级(上)期末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A. 太阳东升西落B. 站得高,看的远C. 日全食D. 水往低处流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 20°W经线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B. 赤道C. 20°E经线和160°W经线组成的经线圈D. 本初子午线3.人们以一天为单位作为起居和作息的时间,是因为:()A. 一年365天B. 太阳绕地球的运动C. 地球上有阴睛的变化D. 昼夜更替的周期为一天4.下列现象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A. 四季更替B. 太阳东升西落C. 昼夜变更D. 时差而形成的5.下列四幅地图图幅面积相同,则内容最详细的是:()A. 临泉县地图B. 中国地图C. 安徽省地图D. 世界地图6.等高线地形图上,缓坡的地方:()A. 等高线重叠B. 等高线稀疏C. 等高线密集D. 等高线疏密相间7.世界上海陆分布不均()A. 只有一块整体的陆地,四周都是海洋B. 陆地集中在南半球,海洋集中在北半球C. 陆地集中在北半球,海洋集中南半球D. 南北半球海洋面积大致相等8.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 人类的围海造陆种田B. 海底石油的开采C. 修建水库D.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的升降9.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在不断的运动着,一般来讲,板块内部()A. 比较稳定B. 比较活跃C. 多火山、地震D. 多山脉海沟10.阜阳市,一月份同学们最适合的衣着是()A. 羽绒服B. T恤衫C. 衬衫D. 短袖衫11.以下情况使空气质量降低的是()A. 汽车增多,尾气的排放量增加B. 公园扩大了绿化面积C. 合理安排农贸市场D. 城市道路拓宽12.一天中,气温产生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地球公转B. 地球自转C. 天气变化D. 地壳运动13.下列有关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沿海降水一定比内陆多B.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少,背风坡多C. 赤道附近大部分地区降水丰富D. 南极地区降水多14.在我国古代,北方常以马车代步,而南方人则以船代步,这说明气候影响()A. 海陆位置B. 纬度位置C. 地形因素D. 人为因素16.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海陆位置B. 地形因素C. 纬度位置D. 气温和降水17.影响青藏高原人口稀疏的主要因素是()A. 居民的教育程度B. 纬度因素C. 水资源的多少D. 地形因素18.下列移民中,对发展中国家损失最大的是()A. 科技移民B. 劳动力输出C. 难民移民D. 征服新领地19.中国名著《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西天”和“经”分别指()A. 西亚、伊斯兰教B. 阿拉伯半岛、基督教C. 耶路撒冷、犹太教D. 古印度、佛教20.与城市聚落相比,乡村聚落主要从事下列哪类生产活动()A. 服务业B. 工业生产C. 交通建设D. 农业生产21.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中属于聚落的是()A.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B. 乐山大佛C. 敦煌莫高窟D. 丽江古城22.没有发达国家的大洲是()A. 只有非洲B. 亚洲和南美洲C. 非洲和南美洲D. 亚洲和非洲23.世界各国的相同点是()A. 面积相等B. 地位相等C. 人口多少一致D. 经济发展水平相同24.从世界范围看,大多数发达国家分布在()A. 北半球北部B. 南半球C. 北半球南部D. 东半球25.我国与美国在政治、经济上的商谈可以称之为()A. “南南合作”B. “南北对话”C. 不平等条约D. 经济全球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6.0分)26.填空题①人口问题,解决的措施: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以使人口的增长与______、______的发展相适应,与______、资源相协调。
阜阳市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阜阳市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1.1519一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首次实现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次环球航行能证实()A.“地球是一个球体”B.“天圆地方”C.“地球是一个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此次环球航行没有经过的大洋是()A.太平洋B.北冰洋C.大西洋【答案】1.C2.B3.除夕夜,当零点钟声敲响后,晓红兴奋地给在美国的姑妈打电话送去新年问候,当她向姑妈问候“新年好”时,姑妈却回答“除夕好”。
对此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两地习俗不同B.两地季节不同C.两地存在时差【答案】C【解析】【详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相同纬度的地区东边的地点早一刻看到日出,这样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的早晚出现了差别,即时间差异。
由于中国和美国之间存在时间差,中国时间较早,美国时间较晚,中国已经进入新年了,美国时间还处在除夕,C正确。
跟习俗无关,A错误。
两地都是北半球,季节相同,B错误。
故选C。
4.在一间暗室里,将一盏电灯固定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固定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然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正确的做法是()A.平视地球仪,自左向右拨动球体B.从北极上方向下俯视,顺时针旋转球体C.手托底座任意拨动球体5.演示地球自转时,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图中ABC三点中的()A.A点B.B点C.C点6.此实验能较好地演示()A.四季变化B.五带的形成C.昼夜交替【答案】4.A5.A6.C【解析】【分析】4.在侧视情况下,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也就是自左向右,A正确,C错误。
从北极上空向下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南极上空向下看为顺时针,B错误。
故本题选A。
5.地球自西向东运动,最先消失的为A,A正确。
B点后消失,C点最后消失,故本题选A。
6.随着地球仪的转动,地球仪上面的能够被照射的地方不断变化,明暗交替,模拟的是地球昼夜变化,C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地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
A.大地是运动的B.大陆是不断漂移的
C.地球是一个球体D.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2. 在经纬网地图中指示南北方向的是()
A.地轴B.纬线C.指向标D.经线
3. 同一图幅大小下,下列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中国地图B.安徽地图C.阜阳市地图D.世界地图
4. 地图的三要素不包括()
A.比例尺B.指向标
C.图例和注记D.图名
5. 下面是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A.昼夜更替B.时间的差异C.太阳东升西落D.昼夜长短变化
6. 本初子午线是指()
A.0°经线B.180°经线C.20°W经线D.160°E经线
7. 在比例尺为1:2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厘米。
那么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A.5千米B.8千来C.0.8千米D.0.5千米
8. 我们每天看到“旭日东升,夕阳西落”,这是因为()
A.地球自西向东的公转B.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
C.地球自东向西的自转D.地球自东向西的公转
9. 现在,人们出行时往往会在手机相关软件上输入起止点,以查询出行线路和距离。
手机上的这类电子地图为()
A.地形图B.气候图C.农业地图D.交通地图
10.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分布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海平原区,台风频繁,人口稀疏B.西欧平原区,季风温和,人口稠密C.热带雨林区,环境恶劣,人口稀疏D.高山高原区,资源丰富,人口稠密
11. 读某地气温变化图,完成问题。
从图中可知,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A.1月B.3月C.7月D.11月
1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B.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污染C.纬度位置、地形、森林面积减少D.海陆位置、地形、大气污染
13. 如图是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1拍摄的地点最有可能位于图2中的()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小题2】图1拍摄时的天气状况是()
A.B.C.D.
14. 十一长假,小李一家去某地区旅游,旅游期间,小李看到下图所示的民居景观,它的上层住人,下层则空着或放杂物、养牲畜。
该民居景观反映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炎热干旱的沙漠B.终年严寒的地区C.炎热多雨的气候D.地势高峻的高原
15. 聚落从不同角度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生活情况的一部活的“百科全书”。
关于聚落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西亚热带沙漠地区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B.东南亚地区气候湿热,乡村聚落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
C.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以及安徽的皖南古村落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D.一些老的传统聚落已经不具有时代气息,所以可以大力拆除,改建为现代建筑
16. 有关人口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的增长越快越好
B.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C.人口增长过快,不会产生许多问题
D.人口的增长越慢越好
17. 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降水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多
B.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少,大陆西岸降水多
C.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少,内陆地区降水多
D.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
18. 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不均匀”,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
()
A.亚马孙平原B.欧洲西部C.撒哈拉沙漠D.北冰洋沿岸
19. 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A.俄罗斯B.印度C.中国D.澳大利亚
二、解答题
20.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一、图二、图三分别是"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分布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和"静止轨道卫星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航空航天工业取得巨大成就;2018年12月8日,烯城四号探测器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于2019年1月3日,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到2020年,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完成全部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的发射,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导航定位服务。
(1)据图一中信息,写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位置________,西昌位于________半球,________半球,太原位于西昌的________方向。
图一中所示四个卫星发射中心,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的是________。
(2)写出①、②、③、④代表的节气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3)静止轨道卫星是运行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地球同步卫星(图三),其运行方向、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相同。
那么北斗静止轨道卫星运行的方向是
________,周期是________。
21.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蓝色弹殊"是NASA在全世界范围公开的第一张完整的地球照片,图乙是中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观测到的卫星云图。
(1)图甲中地球照片被称为"蓝色弹珠",请解释原因。
________
为了更清晰地看出照片中的陆地轮廓,老师将照片进行了处理,如图a和图b所示。
(2)图a中A是________洲,主要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
B是________洋,目前面积不断________(扩大、缩小)。
(3)图b显示范围主要处于________(东、西)半球,图中可以看到的有
C________洋和D________洲。
(4)图b中甲是世界上最小的大陆________,属于________洲。
(5)图a中A、D两大洲的分界线是①________。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________。
22. 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为冬奥会,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
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1中,与意大利气候特点相符的是________(填序号),属于
________(气候类型)。
(2)2022年冬奥会将于2月4日至2月20日在中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北京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与图1中________(填序号)相符。
(3)意大利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试分析原因________。
(4)2006年小明和家人去现场观看都灵冬奥会,比赛结束后去游览了阿尔卑斯山。
小明发现山地迎风坡明显比背风坡________(茂盛、稀疏),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