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结核病概论

合集下载

千万不要忽视小儿结核病

千万不要忽视小儿结核病
。 ,
.
,
所 以 婴 儿 的摇 篮 应 经 常挪 动 位 置
, , ,
,

△ 婴 儿 的 枕 头 以 一 寸 高为 宜 枕 芯 要 柔 软 孩 子 的 睡 眠 姿式 也 要 经 常 更 换 以 防 偏颅 畸 形
2
.
擦 完 后 要 全 身擦 干

注 意 忌擦 胸腹
,
,
能有 效 地 减 少 小 儿 结 核 感
③ 有 周 围 循 环 不 良 四 肢 厥 冷 者 用 温湿 布 擦 四 肢


和躯 干 足 部 安 置热 水 袋 肠

④ 用 廿摄 氏 度冷 盐 水灌
措施
,
普种卡介苗
这 仍 是 当 今预 防结 核 感 染 的 有 效

较重者
温 刺 激 而 导 致 惊厥 和脑 缺氧 育 智 力 落后
毫克
, , 。

因此 将 影 响 小 儿 神经 发

可 出 现结 核 中 毒症 状 如 长 期 不 规 则 发 热 面 色 灰 暗 无 光 消 瘦 盗 汗 精神 差 食欲 不 振 睫 毛 粗 长 等
.
故高烧 时必 须 及 时降 温
:

鲁米 那 每 次 每 公 斤 五 毫 克 或 用 水 合 氨 醛 ( 每 次 每 岁 0
点 一 克 )灌肠
、 。 。
粒性 肺结 核发 病 率 的 有 效 措施
3 及 时诊断
,
在 操 作 过 程 中 要 随 时 注 意 病儿 面 色 呼
, , ,

合理 治 疗 结 核 病 儿
,
凡 确诊 为结 核
、 。
, 、
如患儿 出现寒战反应 可 肌 肉注或静脉 注射 冬眠

临床小儿结核病

临床小儿结核病

临床小儿结核病一、小儿结核病概述(一)病因结核杆菌属于分枝杆菌属,具抗酸性,为需氧菌,革兰染色阳性,抗酸染色呈红色。

人型是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

呼吸道为主要传染途径,小儿吸入带结核杆菌的唾沫或尘埃后可引起感染,产生肺部原发病灶。

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传染源。

(二)结核菌素试验的强度判断与临床意义小儿受结核杆菌感染4~8周后,做结核菌素试验即可呈阳性反应。

1.强度判断常用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PPD)做结核菌素试验,一般用PPD1:2000稀释液0.1ml注入左前臂掌侧面中下1/3交接处皮内,使之形成直径6~10mm的皮丘,48~72小时观测结果。

硬结平均直径不足5mm为阴性(–);5~9mm为阳性(+);10~19mm为中度阳性(++);≥20mm为强阳性(+++);局部除有硬结外,还有水疱、破溃、淋巴管炎及双圈反应等为极强阳性(++++)。

2.临床意义(1)阳性反应:①曾接种过卡介苗;②年长儿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呈一般阳性反应,表示曾感染过结核杆菌;③3岁以下,尤其是1岁以下小儿或未接种卡介苗者,阳性反应多表示体内有新的结核病灶。

年龄愈小,活动性结核可能性愈大;④强阳性反应者,表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⑤由阴性转为阳性反应,或反应强度从原来小于10mm增至大于10mm,且增加的幅度超过6mm时,表示新近有结核感染。

(2)阴性反应:①未感染过结核。

②结核迟发型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后4~8周内)。

③假阴性反应,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受到抑制,即使罹患结核病,结核菌素试验有时亦可呈阴性反应,成为假阴性反应。

可见于:部分严重结核病,如粟粒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结核性脑膜炎等;部分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百日咳、猩红热及肝炎1~2个月内等;体质极度衰弱者,如重度营养不良、重度脱水、重度水肿等;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原发或继发免疫缺陷病等。

④技术误差或所用结核菌素已失效。

(三)治疗1.一般治疗:加强营养,选用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适当休息。

小儿结核病TuberculosisinChildren

小儿结核病TuberculosisinChildren
14
1.原发性肺结核
Primary Tuberculosis
原发性肺结核是小 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
原发综合征
Primary complex
支气管淋 巴结结核
原发综合征的三个 组成部分
肺部病变 淋巴管炎 支气管淋巴结炎
15
症状
结核中毒症状 轻症:缓慢起病,低热、疲乏、纳差、盗汗、轻
咳,常误诊为感冒或支气管炎,多见于年长儿。
原发性肺结核:
支气管炎、肺炎、异物吸入、纵隔良恶性肿瘤……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流感、肺炎、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恶性肿瘤肺转移……
结核性脑膜炎:
化脑、病脑、隐球菌脑膜炎
41
脑脊液的鉴别诊断
压力 外观 细胞数ⅹ106/L 蛋白 糖 氯化物
结脑 ↑ 毛玻璃状
50 ~ 500
+ ~ +++ ↓

(淋巴细胞为主)
食用污染人型结核菌的食物 手的污染
肠道原发病灶
其它传染途径
皮肤、胎盘传染,少见。
9
3.机体的反应性-变态反应和保护性免疫 反应
保护性免疫反应:细胞免疫。核糖体RNA引起, IFN-r,IL-2参与
迟发型变态反应:细胞免疫。结核蛋白+细胞壁 蜡质(WaxD)引起,TNF-a参与
机体在初次感染过程中二种现象同时产生,伴随存在。
HIV感染、重症营养不良等。 结核菌素失效或技术误差。
39
结核病诊断方法进展
聚合酶链反应+核酸探针杂交:敏感、特异、 分型
单克隆抗体检测结核抗原:
结核特异性免疫复合物:IgG类,活动性结核+ 全血INF-r检测:可区分结核感染与接种反应 结核菌结构成份的检测:结核硬脂酸

小儿结核病危害及预防PPT

小儿结核病危害及预防PPT
每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经常 洗手,保持室内卫生,避免口鼻分泌物 的接触传播 饮食营养均衡,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利 于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小儿结核病的 治疗
小儿结核病的治疗
对已被确诊患有结核病的儿童,需 要积极接受规范治疗,遵照医嘱完 成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过程需要持续时间较长, 且药物喝法、剂量等需要严格控制 ,家长需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小儿结核病危 害及预防PPT
目录 小儿结核病的危害 小儿结核病的预防 小儿结核病的治疗 小儿结核病的总结
小儿结核病的 危害
小儿结核病的危害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 的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儿 童是高发人群 小儿结核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易 与其他常见病混淆,易漏诊、误诊
小儿结核病的危害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结核病可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肺气胸、 呼吸衰竭、肝功能损伤等,对孩子身体 健康造成威胁
小儿结核病的 预防
小儿结核病的预防
预防结核病的最佳方法是接种 结核菌素、卡介苗,可以显著 降低感染风险
活跃型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 者需接受结核菌素皮试和胸部X 线检查,并跟踪观察半年以上核病的治疗
患儿需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治疗效果
小儿结核病的 总结
小儿结核病的总结
结核病的危害不能低估,预防 工作要落实到位,如接种卡介 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等 对于已确诊患有结核病的儿童 ,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规范完成治疗计划
小儿结核病的总结
社会各方面应加强结核病的预防宣传工 作,提高广大人民的健康保障意识,共 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孩子有这些症状,可能是儿童结核病,家长别忽视!

孩子有这些症状,可能是儿童结核病,家长别忽视!

孩子有这些症状,可能是儿童结核病,家长别忽视!多人都认为结核病是大人易得疾病,小孩并不会患结核病,其实不然,现在很多孩子患有结核病,尤其在春季与冬季更是易发季节。

家长朋友们了解小儿结核病症状是非常必要的,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才不会耽误疾病,使孩子得到最佳治疗,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儿童结核病。

一、孩子出现下列症状,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1、发热。

起病急且较重的患儿多出现高热,畏寒,但多数患儿都是不规则低热,较长时间午后出现低热,体温波动超过1度,患者明显发热,但是全身不适症状不严重,这是结核病的特点。

2、神经系统症状。

最明显的表现是盗汗,特别是夜晚孩子熟睡以后,全身大汗,严重时枕头与被褥都被打湿。

其次是精神状态不好,孩子容易烦躁哭闹不安,睡眠状态也不好,脸色潮红等。

3、呼吸道症状。

淋巴肿大压迫到支气管可引起阵发性咳嗽,胸腔大量积液可出现呼吸道症状或体征,短期里容易误诊成肺炎,患儿甚至会表现呼吸困难。

通常呼吸道症状较少。

呼吸道症状、X射线检查与体征变化不一致是儿童结核病的特点。

4、表现为慢性中毒症状。

比如不爱吃东西,身体异常疲惫乏力,性情发生变化,生长发育与同龄孩子相比明显迟缓。

5、过敏症状。

结核病会出现过敏症状,比如出现结节性红斑、结核性风湿病以及疱疹性结膜炎等,此外,结核病患者多会出现瘰疬样面容。

6、全身淋巴结肿大。

结核病早期如同中毒症状一样,患儿可表现不同程度全身淋巴结肿大,触摸淋巴结质地较软,慢性结核中毒症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硬,颈淋巴结肿大更为多见。

日常生活中,家长朋友一定要细心,孩子出现上述症状,要引起重视,及早到医院检查,发现疾病及早治疗,提高疗效与治愈率。

二、儿童是怎样患上结核病的?活动性结核病患者呼吸时,会将结核菌呼出到大气中,若儿童吸入结核菌很容易被感染。

主要传染源是家里有患结核病病人,或者公共场所与学校等。

结核菌通过呼吸道吸入肺部,可驻扎在肺中且开始生长繁殖,在经过淋巴管逐渐散播到附近淋巴结。

小儿结核病PPT课件

小儿结核病PPT课件

<1.65mmol/L,氯化物<110mmol/L,蛋白<1-3g/L。

脑脊液静置24小时,可见薄膜形成,涂片
可查见结核杆菌。
48

脑CT:可见脑池密度增高,脑室扩大,脑实质 改变。不作为常规检查。
49
脑脊液抗结核抗体的测定:
用酶免法检测结脑患儿血清及脑脊液抗PPD-IgG,
在出现结脑症状的1-2周内即可 出现阳性。脑脊液抗
51
※抗结核治疗: ●强化阶段:
INH+RFP+PZA+SM 共用3个月

巩固治疗阶段:
INH+RFP 6-9个月
52
※肾上腺皮质激素
泼尼松1-2mg/kg
疗程8-12周
※颅内压增高的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


脱水剂:20%甘露醇
利尿剂:速尿:2mg/kg+NS.50ml iv Bid-Tid
酪灶,干酪灶破溃后,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及脑
脊液中,造成炎症。
41
临床表现:
一般起病缓慢,但婴儿可骤然发病,早期即发 高热,数日后出现惊厥,偏瘫。 其病程可分为三期,各期间无明显界限。 早期:(前驱期)约1-2周,症状可不明显。
●性情改变:神清淡漠,易怒,睡眠不安,嗜睡。 ●低热、纳差、呕吐、年长儿可诉头痛。
8
※消化道传染:多因饮用未消毒的污染牛型结核
菌的牛奶或污染人型结核菌的其他食物而得病。
※其它传染途径:通过皮肤及胎盘传染极少见。
9
机体的反应性
包括结核病的变态反应和
免疫反应。
10
结核病的变态反应:
机体产生迟 侵入 结核杆菌—→机体→T淋巴C致敏4-8 —→发变态反应→OT(+) 并增值 周后

儿童结核病诊疗指南PPT课件

儿童结核病诊疗指南PPT课件

01
02
03
方法
通过注射结核菌素观察皮 肤反应,判断是否存在结 核感染。
优点
简单易行,适用于大规模 筛查。
缺点
有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 率,不能确诊结核病。
胸部X线检查
正位片
观察肺部病变的形态、部位和范 围。
侧位片
更全面地显示肺部病变,特别是与 纵隔的关系。
X线表现
肺门淋巴结肿大、肺部炎性浸润、 结节、空洞等。
对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等方面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02
儿童结核病的诊断 方法
临床表现和体征
发热
儿童结核病常常伴有长期低热,体温波动较 小。
盗汗、乏力、食欲减退
常见全身症状,与孩子体质和病情有关。
咳嗽
多为干咳,严重时伴有咳痰、咯血。
淋巴结肿大
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的淋巴结可能肿大 。
结核菌素试验
儿童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儿童结核病的发病率 高,且多数发生在5 岁以下儿童。
贫困、营养不良、免 疫力低下等因素是儿 童结核病发病的危险 因素。
传染源主要是成年结 核病患者,通过飞沫 传播。
儿童结核病的危害和影响
对儿童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可能导致发育不良、营养不 良等。
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结核 性脑膜炎等,危及生命。
低感染风险。
社会宣传
通过各类媒体和社交平台,宣传 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提高 公众对结核病的关注度,形成社
会共同防控的氛围。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04
儿童结核病的预防 和控制
疫苗接种
卡介苗
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一种有效 疫苗,可在儿童出生后即进行接 种。它通过增强儿童的免疫力, 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

儿科学课件:原发性肺结核

儿科学课件:原发性肺结核
下叶上部 • 病变:肺部原发病灶—
淋巴管炎—淋巴结炎 (原发综合征) • 症状:轻微,90%可自 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 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 病因:结核菌一次大量进入血液 • 症状:起病急,全身症状重 • X线:肺内细小如粟粒(2~
或吸气性梗阻。 • 压迫静脉—前胸壁一侧有怒张的静脉网,
面部浮肿。 • 压迫膈神经—恶心,呕吐、打嗝。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临床表现(续) (二)体征
可有浅表淋巴结肿大(颈部明显) 肺部体征较少:
与肺内病变的广泛程度不成比例
肺外体征:疱疹性结膜炎、皮肤结节性红斑
(和)或多发性一过性关节炎
诊断
4mm)、等大、均匀分布于两肺
急性粟粒性 肺结核
伴胸腔积液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 病因:结核菌少量多次进入肺部 • X线:大小不均、新旧不等,较
对称分布于两肺上中部 • 症状:轻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继发性肺结核
• 浸润性肺结核 • 空洞性肺结核 • 结核球 • 干酪性肺炎 • 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临床:儿童原发性肺结核与成人继发型肺结核。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发病机理(续)
巨噬细胞
不断激活 不断死亡
• 当激活速度,在巨噬细胞死亡前,细胞内的TB菌被杀灭,
病灶愈合。
• 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的任何异常,机体抵抗力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巨噬细胞吞噬和 消化结核杆菌,并将特异性抗原传递给T辅 助细胞,巨噬细胞(主要是树突状细胞) ,分泌IL-12,诱导T辅助细胞向TH1细胞 分化,分泌和释放IFN-γ,IFN-γ增强细胞 毒性T淋巴细胞(CTL、CD8+细胞)和自然 杀伤(NK)细胞的活性。在此过程中,巨噬 细胞杀灭结核菌的同时,也可导致宿主细 胞和组织破坏,当细胞免疫反应不足以杀 灭结核菌时,细菌可通过巨噬细胞经淋巴
呈典型“哑铃状双极影”
原发综合征:哑铃状双极影
胸部X线检查 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Tuberculosis of Tracheobronchial Lymphonodus
表现为:肺门影增浓
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无细菌培养条件下小儿肺结核的诊断标准
①有与成人结核、尤其开放结核接触史 (供参考) ②持续两周以上的咳嗽,抗生素治疗无效 ③结素试验阳性:无卡介苗接种史者>10mm
力求早期诊断,包括发现病灶,决定其性 质、范围和是否排菌,并确定其是否活动 ,以作为预防和治疗的依据 1、病史:包括卡介苗接种史、结核接触 史、结核中毒症状、有无急性传染病史和 结核过敏表现(如结节性红斑和疱疹性结 膜炎等)
2、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前臂屈 侧中下1/3处皮内注射,48~72h观察红 肿硬结大小:<5mm(-),5~9mm(+),10 ~19 (++),≥20mm (+++),局部除硬 节外,还有水泡、破溃、淋巴管炎及双圈 反应等为极强阳性反应(++++)

原发型肺结核
Prim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
Definition
原发型肺结核是指结核菌初次侵入肺部 后发生的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 要类型,占儿童各型肺结核总数的 85.3%。包括原发综合征(primary complex)和支气管淋巴结结核。前者由 肺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结病变和两者相 连的淋巴管炎组成;后者以胸腔内肿大 淋巴结为主
3、易感人群:生活贫困、居住拥挤、 营养不良、社会经济落后等是人群结核 病高发的原因,且新生儿对结核非常易 感;而儿童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 1)菌的毒力和数量 2)机体抵抗力的强弱 3)遗传因素:与本病的发生也有一定
的关系
Transmission
an open active TB patient
阴性反应见于:①未感染过结核;②结核 迟发性变态反应前期(初次感染后4~8周 内);③假阴性反应,由于机体免疫功能 低下或受抑制所致,如部分危重结核病; 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风疹、百日咳 等;体质极度衰弱者如重度营养不良、重 度脱水、重度水肿等,应用糖皮质激素或 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时;原发或继发免疫 缺陷病;④技术误差或结核菌素失效
Prevention
1、控制传染源:痰菌阳性的病人是小儿 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早期发现和合理 治疗痰菌阳性病人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 根本措施 2、普及卡介苗接种:下列情况为例外: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或严重联合免疫缺 陷病患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注射部 位有湿疹或全身性皮肤病以及PPD试验 阳性患儿
3、预防性抗结核治疗 (1)目的:预防儿童活动性肺结核 ,预防肺外结核病发生,预防青春期 结核病复燃
Tuberculosis 结核病
教学目的、要求以及重点和难点
1、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结核病的病因、 流行病学、发病机 理
掌握结核病诊断以 及治疗
掌握原发型肺结核 临床表现及诊断
2、重点和难点:
1)重点:结核病的临 床诊断
2)难点:结核病的发 病机理
Summarization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常 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全身各个脏器均 可受累,但以肺结核最常见。近20年来 ,全球结核病的发病率呈回升趋势,并 处于紧急状态,1997年将3月24日定为 世界结核病日,就说明全球结核病发病 态势不容乐观
Pathogenesis
小儿初感结核杆菌是否发病取决于其毒 力和数量,而且还与机体免疫力有关, 尤其是与细胞免疫强弱相关。机体在感 染结核菌后,在产生免疫力的同时,也 发生变态反应,均为致敏T细胞介导,是 同一细胞免疫过程的两种不同表现
Immunity Response
Allergy
同一细胞免疫免疫过程中的两种不同表现
有卡介苗接种史者>15mm ④符合肺结பைடு நூலகம்诊断的X线征象 ⑤抗结核治疗有效(两个月后体重增加10%以上,
症状好转) --------具有以上两点或两点以上条件
判断小儿结核病具有活动性的参考指标
①结素试验≥20mm ②<3岁、尤<1岁未种卡介苗结素试验阳性 ③有发热及其他结核中毒症状 ④找到结核菌 ⑤胸片显示活动性原发性肺结核改变者 ⑥血沉增快而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者 ⑦纤维支气管镜检显示明显支气管结核病变
(2)适应证 密切接触家庭内开放性肺结核者 3岁以下婴幼儿未接种卡介苗而PPD 试验阳性者 PPD试验新近由阴转阳者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伴结核中毒症状者 PPD试验阳性,新近患麻疹或百日咳 者 PPD试验阳性小儿需较长时间应用激 素和或免疫抑制剂者
(3)方案 单用INH 10mg/kg.d,6-9个月 ;或联用RFP 10mg/kg.d,3个
3、实验室检查: (1)结核杆菌检查 (2)免疫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诊断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2)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 (3)血沉:多增快,反映结核病的活动性
4.结核病影像学诊断 (1)X线检查:正侧位片。可检出结核病灶 的范围、性质、类型、活动或进展情况。 重复检查有助于结核与非结核疾患的鉴别, 亦可观察治疗效果 (2)计算机断层扫描:胸部CT检查对肺结核 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很有意义,有利于发现 隐蔽区病灶。特别是高分辨薄切CT可显示 早期(2周内)粟粒性肺结核,≥4mm的肺 门纵隔淋巴结。淋巴结的钙化显示率也高 于X线放射学检查
阳性反应见于:①接种卡介苗后。②年长 儿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呈一般阳性反应,表 示曾感染过结核杆菌。③婴幼儿尤其是未 接种卡介苗者,阳性反应多表示体内有新 的结核病灶。年龄愈小,活动性结核可能 性愈大。④强阳性反应者,表示体内有活 动性结核病。⑤由阴性反应转为阳性反应 ,或反应强度由原来小于10mm增至大于 10mm,且增幅超过6mm时,表示新近有 感染
结核杆菌感染后机体可获得免疫力, 90%可终身不发病,5%因免疫力低下当 即发病,即为原发性肺结核,另5%仅于 日后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才发病,称为继 发性肺结核,是成人肺结核的主要类型 。初染结核菌除潜伏于胸部淋巴结外, 也可随感染初期菌血症转到其他脏器, 并长期潜伏,成为肺外结核发病的来源
Diagnosis
②巩固治疗阶段:联合两种抗结核药物 ,目的在于杀灭持续存在的细菌以巩固 疗效,防止复发。在长程疗法时,此阶 段可长达12~18个月;短程疗法时, 一般为4个月
(3)短程疗法 为结核病现代疗法的重大进展,直接监督下 服药与短程化疗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治 愈结核患者的重要策略。短程化疗的作用机 制是快速杀灭机体内处于不同繁殖速度的细 胞内、外结核菌,使痰菌早期转阴并持久阴 性,且病变吸收消散快,远期复发少。可选 用以下几种6~9个月短程化疗方案: (I)2HPZ/4HR(数字为月数,以下同);② 2SHRZ / 4HR ; ③ 2EHRZ / 4HR 。 若 无 PZA则将疗程延长至9个月
管扩散到淋巴结
抗酸杆菌 进入体内(胞内寄生) 致敏T淋巴细胞(细胞免疫,4~8周) 释放cytokines/lymphokines
激活巨噬细胞 吞噬和杀灭结核杆菌
2、迟发型变态反应:是宿主对结核菌 及其产物的超常免疫反应,也是由T 细 胞介导,以巨噬细胞为效应细胞。由于 迟发型变态反应直接和间接作用,引起 细胞坏死和干酪样改变,甚至形成空洞
结核性肉芽肿
结核特征性病变:中央为干酪样坏死,周围为增 生的上皮样细胞,其内散在Langerhans巨细胞
Management
(一)一般治疗:一旦确诊必须报疫情;注 意营养和休息,注意居住环境阳光充足 和通风换气,避免发生其他传染病;治 疗过程中应注意随访 (二)抗结核治疗:治疗目的是:①杀 灭病灶中的结核菌;②防止血行播散。 治疗原则:①早期治疗;②适宜剂量; ③联合用药:可减少耐药性和副作用, 并起协同作用;④规律用药;⑤坚持全 程(12~18月);⑥分段治疗
World TB Day 24 March 2001
"DOTS - TB cure for All "
1、目前常用的抗结核药物 (1)杀菌药:全杀菌药(细胞内、 外杀菌药):INH、RFP。半杀菌药 :细胞内杀菌药:PZA(酸性环境) ;细胞外杀菌药:SM(碱性环境) (2)抑菌药:EMB、ETH(乙硫异 烟胺)等
2、新型的抗痨药物有: (1)老药的复合剂型:rifamate (INH+RFP), rifater (INH+RFP+PZA) (2)老药的衍生物:rifapentine (3)新的化学制剂:力排肺疾
我国被WHO认定为22个结核病高发 国家之一。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多药 耐药性菌株的出现,HIV感染病人的增 多,已成为防治结核病的严重问题。 我国为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和蔓延,已 确定结核病实行由结核病防治所归口 统一治疗和管理
Introduction
March 24 World TB Day
世界结核病日
Etiology
致病菌为结核杆菌(分人、牛、鸟和鼠 四型,人、牛两型对人类致病,主要由 人型致病),为抗酸杆菌,需氧菌,革 兰氏染色阳性,抗酸染色呈红色。分裂 增殖缓慢,在固体培养基上需4~6周方 出现菌落
AFB- Acid-Fast bacillus, AFB
Epidemiology
1、传染源:开放性肺结核患者是其主要 的传染源,正规化疗2~4周后,随着痰菌 排量减少而传染性降低 2、传播途径:呼吸道为主要传染途径, 小儿吸人带结核菌的飞沫或尘埃后即可 引起感染,形成肺部原发病灶。少数经 消化道传染者,产生咽部或肠道原发病 灶;经皮肤胎盘传染者少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