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与中国文化-第六讲-《易经》与自然科学共31页文档

合集下载

「周易篇」03-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周易篇」03-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周易篇」03-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做:国学易经,「易经」和「国学」经常都会同框出现。

易经我们就不解释了,国学乃一国之学,是能担得起国之重器之学问,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中国传统文化。

那么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它们到底有什么关系?何谓传统文化什么是易经,在前面的章节已有做介绍,这里来看看什么是「传统文化」,它有一个比较官方的解释: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简单理解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决定着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三观。

它是我们的祖先,探索人与人相处,人与自然相处,这一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套: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这些都镌刻在我们的文化基因中,我们的基因来自父辈,父辈的基因承自祖辈,祖辈的基因源于三皇五帝。

“文化”这个概念,在中国典籍中,第一次是在《易经》中提到的,“贲卦”彖辞中是这样说的:「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字面意思就是:日月交替,天行不息,这是天文;常变常新,日久成俗,这是人文。

观天象,而知道四时变化,观人事,而可以教化群生。

这就是“文化”,将天地之道,人事之道,总结下来,传于后世,教化世人。

而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有起源,有发展,有沉淀,有岁月风霜的基础上,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精华。

它与时俱进,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给每个历史阶段的人们,都能提供养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我们文化长河中的主角《易经》。

文化长河中的主角按神化传说,我们人都女娲造的,正经讲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

我们的文化是从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是那里传下来的,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被称为华夏大地,中国的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地处中原,所以我们又叫中华儿女,华夏子孙。

要去寻找我们文化的根源,那么就要弄明白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主画了这张关系图,来帮大家梳理一下,从盘古开天辟地,到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传承过程:红色部分为权力传递方向,虚线省略中间亲缘人物盘古时代「盘古」:盘古,是中国神话中的创世之神,开天辟地,化生万物。

【最新】易经中华文化总源头选修章节

【最新】易经中华文化总源头选修章节

大的影响。
2021/2/2
8
数字化时代是从何时开始的?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信息技 术、数字经济、数字电视、数字广播、数 字电影……计算机时代?数字化时代?
其实“数字化时代”是从7000年前的伏羲 时代开始的。
伏羲他根据人民的需要,慢慢地推出不同
的卦象。伏羲没有一开始告诉这卦象具体
是什么,因为你跟老百姓讲太多,他们也
你也许会问:现在的科学难道不行吗?科学是人类 非常需要的东西。只不过西方人欠缺用自然来引导 科学,就差这一点而已。就是我们中国人开始要用 自然的法则,来规范现代的科学,让它走上正道, 让它协助我们真正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
2021/2/2
16
东方文化与西方科学的关系
东方文化为
,西方科学

(天地否)不交——危机,否,凶,地狱;
是一部讲圣人之道的典籍,它有4种圣人之道:一
是察言,二是观变,三是制器,四才是卜占。
《周易》是忧患之书,是道德教训之书,读《易》
要于优患中提高道德境界,以此作为化凶为吉的
手段。 2021/2/2
7
《系辞》中的精警言论
一阴一阳之谓道。
天地之大德曰生。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易经——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基础部
主讲:郭孔生
2011-3-28
2021/2/2
1
《易经》是什么?
《易经》——是群经之首(群经之始)。 为什么说《易经》是群经之始呢?因为不管
是五经还是六经,都会把《易经》摆在最前 面,所以叫群经之首。
实际上,它是群经之始,就是所有的东西都 是从这里发源出来,它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 它是诸子百家的开始,所以叫做群经之始。 所以这本书非常值得我们一起来探讨。

易经ppt课件

易经ppt课件

02
易经的八卦
八卦的构成和象征意义
总结词
八卦是易经的基本构成单位,每个卦都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
详细描写
八卦是由阳爻和阴爻两种符号,依照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构成的八个卦象。每个卦象都有对应的象征意义,如乾 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离卦代表火等。这些象征意义在易经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被用来解释自然现象、社会现 象和人类行为。
源。
易经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理念
易经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 共处。
道德伦理观念
易经提倡孝顺、虔诚、信义等道德伦理观念,认为人应当遵循天道 ,以德行为本。
天人合一的实现途径
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途径,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到 达天人合一的境域。
易经中的中庸之道和人生智慧
在占卜方面,易经是中国传统占 卜术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被广泛 应用于猜测未来和决策支持。
在医学方面,易经与中医理论相 互融会,形成了特殊的中医哲学 体系,对中医的发展和应用产生 了重要影响。
易经的应用范围广泛,涵盖了哲 学、占卜、医学、军事等领域。
在军事方面,易经的思想和原则 被广泛应用于战略和战术的制定 ,对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实践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3
易经的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的构成和象征意义
构成
易经由六十四卦组成,每个卦由卦名 、卦符、卦辞和爻辞组成。
象征意义
六十四卦代表了天地万物和人类社会 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每个卦都有特 殊的象征意义,反应了自然和人类世 界的多样性和变化。
六十四卦的相互关系和变化
相互关系
六十四卦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 系,包括阴阳对峙、互根、消长 和转化等,体现了事物之间的相 互联系和影响。

易经与文化课件

易经与文化课件

就是经的哲学;经文作于殷周之际,作者可能是文王、周公,
传是孔子作的,《周易》的哲学就是孔子哲学;《周易》哲
学的中心在人生论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的直接渊源在《周易》;《周易》与《老子》是两
个不同的思想体系,不应混淆;《周易》是一部有历史学价
值的书;汉人象数派《易》学把《易》的研究引上歧路,应
整体又是三分。简称“二分三辅”。
易与哲学
▪ 易之人生观:可分为百姓、君子、圣人三个层次

作为平民百姓,可对大易“日用而不知”,只须“安土
敦乎仁”,即能“利用安身” 。

作为君子,自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己之
厚德去“振民育德”、“容民畜众”。

作为圣人,首先当有“忧患”意识,“崇德而广业”,
《易经》系一人所作、作成后原封未动保存至今,
从而推断说上经是周克殷历史、下经是作者南宫括
自传。
易与科学

科学易是西方科学输入以后、在象数易基础上发展出的
易学新分支,尽管褒贬不一,特色却不容否认。张岱年先生
在为徐道一《周易科学观》作序中比较象数、义理、史事、
科学各派进即认为“以现代科学观念与《周易》相参照是最
谢谢 !
能作成物。……咸卦在于两性感通,泰卦在于两性
交通。……只要了解此四卦,至少也是‘思过半
矣’”。
文史易代表(3)

黎子耀的主要易著是《周易秘史》和《周易导
读》,其核心观点是认为《周易》是一部奴婢起义
史,恐为误“导”。香港谢宝笙也著有《易经之谜
打开了》、《易经之谜是如何打开的》,凭“悔亡”
等断语的统计分布和意义起伏加上先入为主地预设

易经讲义

易经讲义
3、离-----人生发展形象的象征 离,为火,为光明美丽,人生发展前景,犹如旭日 东升的太阳。
4、震-----人生成就形象的象征
震,为雷,为声势浩大,人生发展正象隆隆雷
声震撼万里,势不可挡。
58
5、巽-----勤奋努力形象的象征 巽,为风,为迅速。勤奋努力的工作犹如迅极 之风,可以拔起参天大树。
6、坎-----自我挑战形象的象征 坎,为水,为危陷。勇于冒险和志于开拓都需要 一定的资本作保证。
中国文化的源头 ——《易经》
1
有多少伟人对周易推崇备至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唐宰相虞世南说:“不读《易》,不可为将相
-毛泽东说:“不学易,不足以谋大事,不学易, 不足以解天地”。
-欧洲哲学家杰思说:“谈到世界人类的智慧宝典, 首推中国的《易经》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说:“八卦是东方科技史上一 颗闪闪发光的明珠
20
《彖 传》上下十翼 之一
附在六十四卦下,各卦都有, 解释各卦的卦名和卦辞,指出一卦 的核心内容。
21
《象 传》上下十翼 之二
《象传》除解释六十四卦卦名、 卦义外,还有解释三百八十六 爻的象辞。《象传》具有指导 性意义,也是对经文的直接解 释。
22
《系辞传》上下十翼 之三
《系辞传》是有关《易经》的通论, 它探讨《易经》的起源,揭示经文的 意蕴和性质作用,尤其是对《易经》 的哲理作了高度概括而又精微深入的 说明,还具体讲了筮法.
发展为《连山》
前2070—前1600
神农氏—《气坟》
被“商”人 继前承1600—前1046
发展为《归藏》
轩辕氏—《形坟》
被“周”人 继前承1046—前256
发展为《周易》

易经与中国文化第六讲易经与自然科学

易经与中国文化第六讲易经与自然科学

• 杨先生此说引起许多学 者的反驳,但平心而论, 此说也有一定道理。
• 问题是,西方科学的发 展对人类究竟是福还是 祸呢?
• 《易传·乾·文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 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 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 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 乎?
• 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 于天地矣?」
• 杨振宁:我之所以怀疑porte的奇偶 不灭定律,这和我在西南联大读《易经》 的心得有关。《易经》中既有阴阳相似的 道理,同时却也有阴阳消长或阳盛则阴衰、 阴盛则阳衰、剥久必复、否极泰来的道理。
• 杨振宁先生在人民大会 堂举行的“2004文化高
峰论坛”上称,《易经》
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
天文学与 《易经》究 竟有多大关 联?我们可 以继续探讨。
三、《易经》与物理学
• 尼尔斯·玻尔、李政道、杨振宁 • 《易经》的天人合一与统一场论
• 量子物理学奠基人尼尔 斯·玻尔(N. H. D. Bohr, 1885~1962),在他被封为爵 士的时候,选了中国的 太极图作为他的徽章的 主体图案,以象征他所 讲的物理学原理和中西 文化的相互融通。
• 追求建立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则是出于对物 质世界的统一和谐的坚定信念和要竭力探求事 物内在本性的顽强欲望。A.爱因斯坦把他的后 半生献给了这一事业。在他的深刻思想的影响 下,统一场论已成为20世纪物理学的重要研究 方向。
• The god does not play the game which throw
• 也有学者研究指出,莱布尼茨在发明二进制以前就见 过先天图。
• 《莱布尼茨致白晋的一封信》; • 孙小礼:《莱布尼茨的二进制数与中国的易图符号》; • 董光璧:《莱布尼茨的遗愿:普遍语言》; • 席泽宗:《阴阳爻与二进制——读莱布尼茨致白晋的一封信》,

易经简介ppt课件

易经简介ppt课件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同人 大有 谦 豫 随,蛊 临 观 兮 噬嗑 贲;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剥 复 无妄 大畜 颐,大过 坎 离 三 十 备。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咸 恒 遁 兮 及 大 壮,晋 与 明夷 家人 睽;
31 32 33
34 35
36
37
– 經始靈臺,經之營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經始勿亟,庶民子來。(大雅)
– 彼茁者葭,壹發五豝,于嗟乎騶虞! 彼茁者蓬,壹發五豵,于嗟乎騶虞!(騶虞)
24
經典印證易經中的圖象的意義
• 易經
–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 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 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 乎!況於鬼神乎!(乾卦文言)
25
太极与阴爻阳爻的科学解读
26
太极
阳爻 阴爻
27
八卦与六十四卦
28
先天八卦图
29
(雷)
后天八卦图
(火)
30
(泽)
(水)
金、木、水、火、土五行
31
八卦次序图
8765432 1
坤艮坎巽震离兑 乾
太阴 少阳 少阴 太阳


太极
32
基本八卦(八经卦)口诀
乾(天)三连, 坤(地)六断 震(雷)仰盂, 艮(山)覆盌, 离(火)中虚, 坎(水)中满, 兑(泽)上缺, 巽(风)下断。
4. 圖:即河圖、洛書、先後天八卦……等
4

《易经》与中国文化.doc

《易经》与中国文化.doc

《易经》与中国文化易经和中国文化友好提醒请不要占用上课时间:请将手机换成振动的,避免在课堂上用手机交谈;其他事项不得随意进出教室;请勿在室内吸烟;欢迎来到上课时间:提问并积极回答问题;《易经》的主要内容及其现代意义《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建筑等)。

)从《易经》看,中国文化的主要特征,即最正确的、最系统的、荀而值得黄州人自诩(金:《四种学问》,第14页,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一直被视为中国文化史上群经之源的第一大道。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孔子说:我和孔子可以学《易》,学了几年,五十年,没有什么大错误。

《史记·仲孔子世家》云:孔子喜欢《易》序,而《禹》序则喜欢《易》、序则喜欢《说卦》序,读《易》、三绝说:“假吾数年,若在《易》中,则吾必温柔。

”。

马王堆汉书《易传·中道·尧》说:我现在渴望学习,但只是为了从我的岁月中受益?主人又老又好。

“一”在桌子上,“一”在桌子上。

子干说:孔子又教了这个弟子一天,说:美德是诸神之死,知识是远方之求,占卜是乘法。

这是应该的。

为什么老师又老又好?孔子说:老子的“易”在我之后,祝他好运。

我也看他的道德和正义。

你赞美了许多人,也传到了那些善良仁慈的人的耳朵里。

赞美不等于它的巫师人数,但不等于德国是它的历史。

吴石的家乡占卜不好,但不好。

后人怀疑是高处还是“易”?我只要求美德,我就是那个和巫师一起画画然后回来的人。

参见廖明春的《马王堆帛书易经》,《易经释义》,《四库全书续编》,《易经》第一页,《廖明春的《易传帛书初步研究》第一页。

可见孔子晚年对《周易》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从那以后,学习易成了他生活中的一种自觉的自然行为。

周易已经成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周易》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其他经典无法企及的。

孔子作为一个到了晚年的伟大思想家,自然经常从易学中汲取营养。

南方人对《论语》有章可言,而汉帛书《易传》就证明了这一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