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脑胶质瘤的手术效果及预后分析

合集下载

李秀荣教授治疗脑胶质瘤的经验

李秀荣教授治疗脑胶质瘤的经验

脑胶质瘤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0%~50%,恶性脑胶质瘤5年存活率仅5%[1]。

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成人多见,发病率为(2~3)/10万[2]。

脑胶质瘤主要临床表现为癫痫、颅压增高所致的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症状,以及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西医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最大限度切除肿瘤,术后辅以放化疗及降低颅压、营养支持等综合疗法。

中医药治疗能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及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生存期。

李秀荣教授从医近30年,在脑胶质瘤中医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其诊治脑胶质瘤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报道如下。

1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古代并无“胶质瘤”这一病名,与其有关的描述散见于“真头痛”、“头痛”、“头风”、“癫痫”、“偏枯”等疾病,历代医籍均有记载。

关于本病的临床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描述其“头项囱顶脑户中痛,目如脱”;《灵枢·厥病篇》言“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中藏经》载:“头目久痛,卒视不明者,死”,这些论述均表明了本病症状严重且预后不理想。

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也”;张景岳强调“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医宗必读》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距之”。

DOI :10.3969/j.issn.1672-0512.2020.03.0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303028);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2014GSF119038);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2017-40,2019-0107,2019-0094)。

[通信作者]张立娟,E -mail :zhlj -。

李秀荣教授治疗脑胶质瘤的经验王康锋1,张立娟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①脑病科,②临床教育管理处,山东济南250014)[摘要]脑胶质瘤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0%~50%,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西医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以放化疗治疗,不良反应大,患者常不耐受。

胶质瘤治疗及术后护理的研究进展

胶质瘤治疗及术后护理的研究进展

胶质瘤治疗及术后护理的研究进展摘要: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一半。

脑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包括颅内压升高,如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等;肿瘤压迫、浸润和脑组织破坏引起的局灶性症状,早期表现为刺激性症状,如局限性胶质瘤癫痫,晚期表现为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瘫痪。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体征和肿瘤易发部位分析胶质瘤的诊断。

关键词:胶质瘤;治疗;护理;研究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5%~55%[1]。

具有高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且治愈率低。

在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母细胞瘤的病人中,平均生存时间不到1年。

此外,此类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常侵犯多个脑叶和深部结构,与正常脑组织无明显边界。

因此,单靠传统的手术很难治愈。

随着医学的发展、治疗方法的改进和护理技术的进步,局部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免疫治疗和高质量的术后护理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帮助[2]。

本文就胶质瘤治疗及术后护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详情如下所示:1胶质瘤的治疗1.1 外科手术治疗目前,随着神经外科显微外科技术和神经导航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不增加脑功能损害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减少术后复发,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已成为胶质瘤手术的首要原则。

尽管手术方案不断改进,肿瘤得到最大程度的切除,但术后周围正常脑组织仍有肿瘤细胞浸润,病人的预后无法得到更好的改善。

1.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利用电离辐射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以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被广泛应用。

其原则是让肿瘤得到更高的剂量,而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得到更低的剂量[3]。

增加对肿瘤的辐射剂量,可以降低肿瘤扩散和远处转移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可以提高病人的局部肿瘤控制率和生存率。

1.3 化学治疗胶质瘤是中枢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手术不能完全清除,术后很容易复发。

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再手术的疗效观察

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再手术的疗效观察
1 . 2 方 法
1 . 2 . 1 研究方法 : 将 以 上 统 计 的研 究 对 象 的 临 床 资 料 以 及
再次手术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 , 从 患 者 首 次 手 术 与 再 次 手 术 时间的间隔 、 术前病理分级以及首次手术 切除情况 等方面 了 解 再 次 手 术 的临 床 疗 效 , 并 对 比分 析 再 次 手 术 后 患 者 的 存 活
时间 。
注: 与间 隔 2 4个 月 者 比较 , P <0 . 0 5 ; 与间 隔 1 2个 月 者 比较 , P <O . 0 5 ; 与间隔 8 个 月者比较 , P< O . 0 5
3 讨 论
研究证实 , 对 脑 胶 质 瘤 术 后 复 发 以及 复 发 时 间 间 隔产 生
张 忠普
河 南 永 煤 集 团 总 医 院神 经 外科 永城 4 7 6 6 0 0
【 摘要】 目的
对脑胶质瘤术后复发再手术 的临床疗 效进行分 析 , 为 今 后 的 临 床 治 疗 工 作 提 供 可 靠 的参 考 依 据 。方 法
首 次 术 后
随 机抽 取 2 0 0 9 一 o 1 2 o 1 2 — 1 2我 院 收 治 的复 发 性 脑 胶 质 瘤 患 者 5 6例 , 回顾 性 分 析 再 次 手 术 后 的 临 床 疗 效 。 结 果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选 取 我 院 收 治 的 复 发 性 脑 胶 质 瘤 患 者 5 6 例 为研 究 对 象 , 男 3 O例 , 女 2 6例 ; 年龄 1 6 ~7 1岁 , 平 均 ( 5 1 . 3 ±1 3 . 6 ) 岁; 首次手术 距再次 手术时 间 : 4 个月 1 1 例, 8 个月 2 O例 . 1 2个 月 l 7 例, 2 4个 月 8例 ; 术前 病理分 级 : I级 2 O例 , l l 级 2 2例 , Ⅲ级 8 例, Ⅳ级 6 例 。5 6例 患 者 均 符 合 再 次手术指征 : 患者 发生颅 内压力 增 高 , 且 神 经 系 统 临 床 表 现 证明发生明显恶化 , 经C T扫查证实肿瘤病灶复发 。

恶性胶质瘤术后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恶性胶质瘤术后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恶性胶质瘤术后治疗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邹燕梅;熊华;于世英【摘要】目的观察恶性胶质瘤术后治疗的疗效,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恶性胶质瘤59例,其中Ⅲ级24例,Ⅳ级35例,术后给予三维适形放疗,肿瘤剂量50~60 Gy/5~6 周.13例患者行同步化疗,替莫唑胺75 mg/m2*d.按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疗效.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近期有效率(CR+PR)为75.5%.全组病例1 、3 、5 年生存率分别为52.5%(31/59)、27.1%(16/59)、10.1%(6/59).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相关因素有年龄、病理分级、病变个数、手术切除程度、放疗前ECOG评分、手术至放疗开始的时间、同步化疗(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切除程度、同步化疗是独立预后因素(P<0.05).放疗期间23.7%的患者脑水肿加重.结论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疗效较好,手术切除程度和同步化疗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09(024)002【总页数】4页(P184-187)【关键词】恶性胶质瘤;放疗;化疗;预后【作者】邹燕梅;熊华;于世英【作者单位】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430030,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恶性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侵袭性生长的特性以及生长位置的特殊性,为了保护脑重要功能区,病灶不易彻底切除,容易造成术后残留。

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认为术后放疗能降低恶性胶质瘤的复发率,尤其是合并同步化疗后,能更显著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59例恶性胶质瘤,对其术后治疗的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3年1月~2007年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治疗的59例恶性胶质瘤患者,有完整病案记录并有完整随访资料,均行手术治疗,均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其中Ⅲ级24例,Ⅳ级35例。

一级脑胶质瘤能治好吗?

一级脑胶质瘤能治好吗?

一级脑胶质瘤能治好吗?
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1-4级, 其中1-2级为低级别胶质瘤,恶性程度较低,预后相对较好,而3-4 级为高级别胶质瘤,恶性程度较高且预后较差,其中4级胶质瘤主要就是指胶质母细胞瘤。

脑胶质瘤治疗的效果取决于脑胶质瘤患者的癌症进展程度,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以及患者的身体情况。

脑胶质瘤没有其他癌症的分期系统。

那么脑胶质瘤一级能治好吗?
脑胶质瘤一级主要是毛细胞星形细胞瘤,通常发生在儿童的小脑或脑干,偶尔也发生在大脑半球。

成人也会发生,但不太常见。

脑胶质瘤一级的肿瘤一般生长缓慢,恶性程度相对较低。

一级胶质瘤是有可能完全治愈的;二级患者,预后可以达到五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三级的平均寿命大约两到三年左右;四级因恶性程度最高,平均存活率大约半年到两年左右。

发生一级脑胶质瘤的患者治疗上早期能够做到全切,几乎可以同正常人生活无异。

当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手术切除,一级可能上升为二级或更高级别,这时候,依然要根据肿瘤复发情况进行手术切除,术后根据实际病情联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手术能够做到术中全切,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脑恶性胶质瘤手术及放化疗后肿瘤复发及预后因素分析

脑恶性胶质瘤手术及放化疗后肿瘤复发及预后因素分析

脑恶性胶质瘤手术及放化疗后肿瘤复发及预后因素分析刘先进【摘要】目的分析脑恶性胶质瘤手术及放化疗后肿瘤的复发及预后因素.方法选取2010-03—2016-03间收治的52例脑恶性胶质瘤术后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记录两次手术时间间隔,术前KPS评分、切除程度以及肿瘤体积等多项预后因素,分别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风险比例模型对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研究各预后因素对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结果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发现,术前KPS评分≥70分、行肿瘤全切术以及肿瘤体积<50cm3,能够延长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P<0.05);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发现,KPS评分<70分、肿瘤体积≥50cm3,是肿瘤复发再手术的高危预后因素(P<0.05).结论脑恶性胶质瘤是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颅内恶性肿瘤.术前KPS评分能对治疗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估;而肿瘤的体积、切除程度均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存时间.【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年(卷),期】2017(023)002【总页数】2页(P33-34)【关键词】脑恶性胶质瘤;放化疗;肿瘤复发;再手术治疗【作者】刘先进【作者单位】河南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驻马店 4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41脑恶性胶质瘤大都生长在脑神经组织内,细胞分化不良,迅速复制,难以根治[1-2]。

仅40%的患者能实施全切除术,且原发部位仍会有肿瘤细胞残存,3个月~2 a就可复发[3]。

2010-03—2016-03间,我们对52例脑恶性胶质瘤手术及放化疗后肿瘤复发的患者,再次给予手术治疗,现对肿瘤的复发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本组52例患者中,男27例、女25例;年龄19~64岁,平均43.1岁。

按照WHO 2 000年中枢神经系统分类标准,原发肿瘤Ⅲ级32例,Ⅳ级20例,肿瘤复发后Ⅲ级27例,Ⅳ级25例。

脑胶质瘤预后因素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脑胶质瘤预后因素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脑胶质瘤预后因素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脑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分为多种,其中包括
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等。

在临床上,脑胶质瘤的预
后往往非常不同,一部分患者可长期存活,而另一部分患者则预后极差。

因此,通过研究脑胶质瘤预后因素,可以更好地预测患者的预后,指导
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脑胶质瘤预后的临床因素,包括年龄、性别、
肿瘤大小、肿瘤类型、治疗方式、血管生成等,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
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方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3.1研究内容
(1)总体概况:收集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基本信息、病理诊断、治疗方案、预后等;
(2)生存分析:应用生存分析方法,分析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情况和其相关因素;
(3)预后因素分析: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类型、治疗方式、血管生成等方面的
差异,筛选出影响胶质瘤预后的关键因素。

3.2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至2020年期间在我院诊治的脑胶质瘤患者资料,其中包括基本信息、病理诊断、治疗方案、预后等。

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应用Cox比例
风险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影响脑胶质瘤预后的关键因素。

四、研究预期成果
本研究将探究影响脑胶质瘤预后的临床因素,并筛选出预后影响的关键因素。

这些结果将有助于制定更为科学的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同时,本研究的结果也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

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疗效及预后75例分析

脑胶质瘤术后放射治疗疗效及预后75例分析
12 治 疗 方 法 .
徐 冰清 . . 胶 质 瘤 术后 放 射 治 疗 疗 效 及 预 后7 等 脑 5例 分 析
1 材 料 和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 中 1 行诱 导+ 例 同期+ 助 化疗 分 别 为 1 程 , 辅 疗 3疗 程 , 程 , 于放 疗 同 时行 同期 化疗 ,2例 于 放 2疗 2例 1
服 ,1 5 d~ 。
13 统计 学方 法 .
计 算 总 生存 时 间 以 手术 第 一 天 开 始 至 死亡 或
标 准分 为 : Ⅱ级 2 I、 8例 , 、 级 4 Ⅲ Ⅳ 0例, 未分 级 7 例 : 形 细 胞瘤 6 星 6例 , 突胶 质 细 胞瘤 2例 , 他 少 其 病 理 类 型 7例 手 术 切 除 肿 瘤 最 小 2m ×2 m × c c 2m . 大 1 c ×8m ×9 m . 瘤 绝 大 多 数 位 于 c 最 Om c c 肿 大脑 半 球, 少数 位于 脑干 、 鞍上 池 等部位 。
修 回 日期 : 0 0 1— 0 2 1 — 2 2
3 %~ 5 ” 5 4 %t 。手 术 切 除是 首 选 的治 疗 方 法 , 由于 手 术 难 以 真正 彻 底切 除,术 后放 射 治 疗 已成 为 常规 。 本 研究 回顾 性分 析 了 7 5例胶 质瘤 患 者术后 放 射 治 疗 的疗 效 , 讨影 响胶 质瘤 放射 治 疗预后 的因素 。 探
疗 后 行 1 5疗 程 的辅 助化 疗 化疗 方 案 为 VM一6 ~ 2
本 中心 放 射 治 疗 科 自 2 0 0 0年 8月 至 2 0 0 6年 4月 间 收治 资料 完整 的胶 质瘤 患 者共 7 5例 。男 性 4 4例 . 女性 3 1例 . 女 比 1 21 男 .: 4 年龄 5 7 ~ 3岁 , 中位 年龄 3 7岁 所 有 患者 均行 手术 治 疗 :肿瘤 全切 除 6 5例, 次全 切 除 5例。 纯活 检 5例 。术 后 病理 类 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脑胶质瘤的手术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疾病的效果,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

方法:选取本院的146例脑胶质瘤手术患者。

患者均符合脑胶质瘤诊断标准,使用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手术的治疗效果和单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此次研究中,男性患者生存率高于女性患者,年龄低于40岁的患者以及低级别胶质瘤(Low-grade glioma,LGG)相对于40岁以上患者及高级别胶质瘤(High-gradeglioma,LGG)来说,具有较低的死亡率;全切治疗的患者死亡率要低于次全切患者,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

结论:脑胶质瘤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其效果比较好,患者治疗后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提供最佳的干预措施,让患者的预后效果提升。

标签:手术治疗;脑胶质瘤;临床效果;预后分析
脑胶质瘤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疾病,该疾病比较复杂,根据研究表明,脑胶质瘤患者约为颅内瘤的一半,中青年人发病率高,患者病症复杂,承受较大的痛苦。

目前,手术对脑胶质瘤的治疗使用比较多,效果也比较突出。

为了对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我院对146例脑胶质瘤患者进行了分析,现有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来本院的146例脑胶质瘤手术患者。

患者均符合脑胶质瘤诊断标准,使用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手术的治疗效果和单因素进行分析,共有77例男性和69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9.3±3.2)岁,患者发病后至来院治疗的时间间隔最短是7天,最长是22个月。

患者中,30例肿瘤位于额叶,22例位于顶叶,21例位于颞叶,9例位于丘脑,11例位于岛叶,53例病灶部位在2个及以上。

此次研究的患者对研究知情且同意参与。

1.2方法
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均符合手术治疗相关标准。

手术采用显微镜下瘤体摘除术,患者麻醉后常规手术准备,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并以显微镜定位瘤体,术者根据瘤体位置、大小选择全部切除或部分切除,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并行MRI、CT以观察手术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此次研究中,男性患者生存率为77.92%(60/77),女性患者生存率为88.41%(61/69),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40岁以下的患者死亡率(6.90%)低于超过40岁的患者(20.45%),达到LGG级的患者术后死亡率较低(4.69%),HGG级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23.17%);全切治疗的患者死亡率(20.00%)比次全切患者要低(32.43%),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

见表1。

3讨论
脑胶质瘤是恶性肿瘤疾病的一种,约有一半的颅内肿瘤患者属于脑胶质瘤疾病,脑胶质瘤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疾病,该疾病比较复杂,诱因较多,目前手术治疗是治疗脑胶质瘤的主要手段,手术能够将病变部位切除,以减轻肿瘤对脑组织的损伤。

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病灶是有效治疗的关键,宋志军等在报道中称,肿瘤切除彻底与否和患者的生存之间为正比相关性。

钟鸣谷等指出,手术将肿瘤全切除能够让患者的肿瘤复发率降低。

通过高倍显微镜来切除胶质瘤可以将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更好的区分,降低对正常组织造成的损伤,保证全切的同時不损伤神经和其他组织。

脑胶质瘤浸润性生长,和正常脑组织的界限不明显,残留的肿瘤细胞术后容易复发。

现在显微神经外科快速发展,开颅手术的创伤在减小,所以脑胶质瘤的手术死亡率低于1%,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得到了控制,手术可以完全切除肿瘤而不对神经功能产生影响,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所提升。

本研究共有146例患者接受了显微镜手术治疗,有117例接受了全切和大部分切除,对手术结果分析表明,男性患者生存率为77.92%(60/77),女性患者生存率为88.41%(61/69),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40岁以下的患者死亡率(6.90%)低于超过40岁的患者(20.45%),达到LGG级的患者术后死亡率较低(4.69%),HGG级的患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23.17%);全切治疗的患者死亡率(20.00%)比次全切患者要低(32.43%),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

本研究结果和葛明等的研究结果比较相近。

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对预后效果影响目前尚不清楚,还需要更多相关研究来深入探讨分析。

总而言之,脑胶质瘤的目前临床发病率比较高,而手术是比较好的治疗方式,现在手术技术水平较高,开颅手术的效果也有保障,患者术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积极的进行治疗和干预,能够让患者的预后效果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