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孩子的港湾

——家校共育篇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家庭教育和学校合作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校共育责任感

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家庭更容易和学校站在同一战线,所以家庭一直是学校教育可借助的力量。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和家庭都认为只有彼此教育观念和行为一致,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家校共育的意义

马卡连柯说“从最广义的教育来说,它是一个社会的过程。所有的人,所有的事物和现象,都在教育着儿童,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在人当中,父母和老师占首要的地位”。可见,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支柱和基础。它早于学校教育,更早也更直接的影响着孩子,决定着孩子的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父母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是对孩子的隐性教育,是人类行为举止在孩子心中的刻画。所以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长久的,是至关重要的。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而老师是学生能否接受科学的、领先的教育的关键。由此,探索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家校共育模式对于新时期的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能丰富学校教育的内涵,提高老师和家长的素质,从而使家校形成合力,共同探索

孩子的内心世界,最终促进学生在品德和学业以及身心各方面的良好发展。

二、实践与认识

大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生在学习上大致可分为四种:生而好学为上,熏染而学次之,督促而学以次之,最下者虽督促不学。”然而好学者督促不学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得到熏染督促就学习。一个老师或者一个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引导首先要建立在对其思想、习惯、行为的引导。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时常发现由于生活环境、文化水平、职业特点、教子方法、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在家养成的行为习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1、家校合作的常用方式:家长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1)无序性。在实际中,缺乏家、校合作的整体计划,往往是因为班主任认为有必要召开一次家长会了,或者班级有了问题才想起了家长。即使是已经开展的活动也往往缺乏书面活动记录,更何况家、校合作方面的经验总结。在这些准备不足的活动中,效果并不尽如人意。(2)单向性。家、校合作应该是家长与学校、教师在活动中互相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过程,即双方需要互相交流沟通是家、校合作的真正前提。但在实际活动中,大都采取简单的灌输方法,由教师教会家长如何去做,只有单向交流、缺乏互动。家长完全处于被动位置,其效果微乎其微。

(3)被动性。家、校合作教育往往以学校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家长只有被动同意。有的教师总认为家长是不懂教育规律的,没有发

言权,家长到学校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教师处处高人一等,致使许多家长到学校后诚惶诚恐,怕讲错话,怕得罪老师,使家长在整个活动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

(4)随意性。家庭、社会参与学校教育有利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活动的内容上缺乏前呼后应,家长无法找到活动规律,也就无法找到时间与学校沟通,家长在活动中所获得的教育知识也就零零碎碎,不系统的,无法从根本上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方法的体系。可以说,这种零碎活动的开展难以达到我们的目的。

2、小学生存在个性差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不同的成长、生活环境形成学生个性也不相同。

(1)娇气和任性。由于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也有精力去疼爱孩子,怕孩子不高兴,怕孩子受委屈。结果,对孩子百依百顺,什么事都由着孩子性子去做,时间一久,孩子就变得娇气和任性了。

(2)独尊心态。由于独生子女受众人的疼爱和服务,易产生惟我独尊的心理状态。

(3)自私行为。多数独生子女缺少和同龄人共同生活的经历,也就缺少友爱谦让的精神,其多数有自私自利的行为。

(4)忌妒心理。独尊和自私的心理状态的延伸,就是独生子女的忌妒心理表现特别突出。

(5)依赖心强。由于独生子女受到过度的呵护,必然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

(6)逆反心理。娇宠惯了的孩子难以接受家长说“不”,会很容易形成有意违反家长意愿的逆反心理。家长应根据自己孩子心理行为特点,给予正确的调适,使孩子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

三、措施及方法

一、培训家长,提高认识。

每学期都要定期召开多种形式的家长会,每一次家长会,我都高度重视,认真准备。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按学生生活习惯的差异分类开家长会,并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探讨。内容有自己亲自办讲座,指导家长如何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为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做好榜样;请一些生活卫生习惯好的孩子的家长来给其他家长传经验……这些既提高家长的素质,也更加密切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新家长会方式方法

家长会是家校沟通了解的重要的形式之一,是让家长走进校园,了解学校的良好锲机。学校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家长开放日”、“家长开放周”、“书香家庭评选”等活动,要求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这样既增进了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又为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我校在每个学期召开家长会前,都要仔细确定家长会主题,要求教师开出新意,开出成效。如专题性家长会:“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生闲暇生活辅导”、“如何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讲座式家长会:家庭教育专题讲座“赏识教育,父母与孩子心灵沟通”。

三、利用丰富的家庭教育资源,开展多样的家校协同活动。

家长队伍中蕴藏着无穷丰富的教育资源,这笔教育资源有力地补充了学校教育,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让家长有参与学校教育工作,更使学生掌握了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家长与孩子同台表演已在我校成了惯例。每次学校的重大演出活动,我都热烈欢迎家长的热心参与。让家长也成为学校的主人,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出谋划策。家长与学生同台的表演,不仅让家长有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才艺,也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学生与家长的心理距离,磨合了家长与学生的感情,营造了融洽的教育氛围。我班许多活动能够顺利的开展,并取得丰硕的成果,离不开家长的积极参与与协作努力。看到家长们在活动过程中忙碌的身影,参与学校教育的热情,常常令我们感动不已。今年六一儿童节,我班家长师生同台在学校举行了汇演,家长参与热情高反映强烈。

四、及时沟通,重点督促。

多渠道的沟通方式,为“家校和谐共育”增添了活力。学校通过教师家访、微信互动、QQ群互动、电话沟通等有效方式,使“家校和谐共育”载体越来越丰富,成效显著。每周一群聊,家校联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因此,在整个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家长紧密联系,强调互访,要求互励,注重互谅,以期获得更佳的效果。特别是学生刚入学的那一学期,我坚持每天给家长网上群聊,阐述自己的教育思想,希望家长能跟上来,特别是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方面,我更是特别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