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司非效率投资度量的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企业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

企业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

企业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非效率投资是指企业在资金、人力、时间等资源上的投入不足以达到最佳效益的情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企业非效率投资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研究表明,企业非效率投资不仅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提高,还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和长期发展。

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研究旨在识别出现非效率投资的原因和影响,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管理、外部环境变化、制度与政策等方面,探讨非效率投资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建议和决策支持。

深入研究企业非效率投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论探讨,可以为企业提供更有效的投资决策和资源配置,促进企业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企业非效率投资是指企业在投资决策中存在不合理和不规范的情况,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效益低下的现象。

研究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深入研究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调整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

2. 提升企业竞争力:非效率投资会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影响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

研究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机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机会,提升市场竞争力。

3. 促进经济发展:企业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投资决策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稳定。

通过研究企业非效率投资,可以为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研究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意义不仅在于促进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还有助于推动整个经济体系的优化和发展。

【研究意义】2. 正文2.1 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定义企业非效率投资是指企业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投资行为与最优决策相背离,造成资金资源的浪费和未能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的现象。

国内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

国内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

国内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作者:董海婷何娜来源:《商情》2013年第14期【摘要】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中,投资决策是财务决策的逻辑起点,投资不足致使资金闲置,公司成长缓慢,过度投资会导致大量资本沉淀在产能过剩领域,造成资源和生产要素浪费。

本文回顾了国内关于非效率投资的研究文献,梳理现有文献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成果,以便在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

【关键词】非效率投资综述目前,关于国内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较少,大多集中在影响非效率投资的各个可能因素上。

纵览国内关于非效率投资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代理冲突与投资行为在我国国内,围绕委托代理与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关系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

杨兴全认为,在股权融资偏好下之所以出现资本配置效率低下是由于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监督和约束的情况下的管理者往往不顾股东利益,选择追求成本最小化和自身利益最大化。

何金耿通过研究发现国有控股公司的投资决策行为与项目本身的价值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是对市场的估价反映较为敏感。

刘朝晖为了研究控股股东影响非效率投资的模式和动因建立了证券市场与控股股东之间相互博弈的微观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追求外部收益将可能引发上市公司进行非效率投资。

李增泉和孙铮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与企业控股股东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动机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从事掏空上市公司的行为。

朱红军和江辉通过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基于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动力,第一大股东与外部股东之间有可能会对企业的控制权进行争夺,从而影响正确的投资决策,导致非效率投资,降低了公司价值。

张祥建和徐晋通过研究发现,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大股东往往能够控制企业的投资行为,企业的投资决策更多的反映了大股东了利益。

周立通过研究发现发现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过度投资行为普遍存在。

内部人控制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周杰在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结构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之后,同样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过度投资的行为。

企业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

企业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

企业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企业的投资决策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实现企业目标,提高企业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实际的经营中,往往存在着非效率投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的投资过程中存在着过度投资的情况,导致了企业的成本增高、收益不明显的现象。

本文就企业非效率投资的问题进行研究,对其原因和对策进行综述。

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的选择偏误,二是市场形态和政策环境的影响。

在企业内部的选择偏误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往往会因为经理人的个人利益而进行过度投资,以追求更高的回报。

但是此时公司的利益并没有得到保障,反而会因为过大的投资而面临亏损的风险。

其次,企业因为对新项目的缺乏了解,也会进行过度投资。

在新技术、新产业出现之初,企业无法准确估计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往往会进行大笔的投资,最终导致投资成本的增高,甚至导致资不抵债,倒闭的结果。

再次,在项目投资的过程中,企业往往是以短期效益为指标,忽视了长期投资的回报和风险,这导致了企业的扩张速度过快,短期内可能会出现高收益,但长期来看,这种投资不具有可持续性,不能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

在市场形态和政策环境的影响方面,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主要是由于市场环境和政策规则的不确定性,导致企业无法准确估计风险和回报。

例如,在市场的集中度过高、市场准入门槛过低的情况下,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往往会进行过度竞争,导致成本上涨,营收下降。

同时,政策的不确定性也会导致企业行为的不理性。

例如,政府对于某一行业的扶持政策不稳定,企业上一刻可以享受到优惠政策,下一刻却可能被取消,企业无法进行长期规划,只能追求快速的回报。

这样的投资策略缺乏长期的考虑,不能有效提高企业的效率。

那么,企业如何有效应对非效率投资的问题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要加强内部治理,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

企业要以长期发展为目标,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投资决策,避免因个人利益而走向错误的投资方向。

关于我国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文献回顾

关于我国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文献回顾

关于我国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文献回顾作者:孔涛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31期摘要:非效率投资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企业所有者的重要难题之一,什么因素导致非效率投资,以及如何治理非效率投资成为了多年来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梳理了针对我国企业非效率投资成因及治理的实证文献,不仅探明了未来理论研究的方向,也为企业如何治理非效率投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非效率投资;实证分析;过度投资;投资不足一、现有文献对企业投资效率关注程度的概览投资过热一直是我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从2012年以来,被CSSCI收录的期刊中所刊载的文献来看,综合关注企业投资效率的文献达到320篇,专门研究企业过度投资成因和解决办法的文献数量多达163篇,但专门研究企业投资不足的文章只有16篇,之所以出现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在被关注程度上的差异,是因为近年来我国经济背景所致。

二、基于不同理论基础的现有相关文献的分类1.从自由现金流角度论述的文献以企业自由现金流理论为基础的关于企业投资效率的研究中,融资约束问题受关注程度最高。

喻坤等(2014)发现,融资约束问题是我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投资效率存在差距的重要原因,表明融资约束问题是企业非效率投资重要原因。

另外,一些政策或制度的执行会加剧融资约束问题,从而导致非效率投资程度的加深。

如,韩东平和张鹏(2015)发现,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加剧外部融资需求高的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从而使企业非效率投资承德恶化。

张新民等(2017)则发现地方产业政策的出台通过加剧企业融资约束程度加深了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

此外,一些研究发现合理的政策或制度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问题来减低企业非效率投资程度。

比如,翟淑萍和顾群(2013)发现,金融发展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问题,从而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

王善平和李志军(2011)则发现,良好的银企关系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压力来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

2.以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依据的文献与管理者代理问题相关的因素主要包括:较高的管理者权力(干胜道和胡明霞,2014)、晋升压力(曹春方等,2014).企业避税活动(刘行和叶康涛,2013;张玲和朱婷婷,2015)。

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

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

2018年第14期扫一扫看全文作者简介:贺岁岁(1992-),女,会计学,硕士研究生。

郭静静(1992-),女,金融学,硕士研究生。

本文DOI :10.16675/14-1065/f.2018.14.068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贺岁岁郭静静摘要:从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行为财务及政府干预视角对非效率投资进行综述,总结非效率投资的最新动态视角的研究成果,提出未来应该加强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非效率投资;生命周期理论;信息不对称文章编号:1004-7026(2018)14-0100-01中国图书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 (西安财经学院陕西西安710100)1非效率投资的相关研究1.1信息不对称视角Jensen 和Meckling(1976)提出外部融资和内部融资成本的差距,导致投资不足。

股东和债权人的事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股东道德败坏,Myers(1977)指出股东不愿意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会放弃项目,造成投资不足问题。

Fazzari 等(1988)研究发现企业股利收入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负相关。

Hoshi(1991)检验与银行之间不同亲密性关系企业的负债收益,研究发现与银行无密切关系的企业投资与现金流敏感性有较高的敏感性。

Kaplan 和Zingales(1997)以美国制造业企业为样本检验融资约束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时发现相反的结论。

沈红波等(2010)研究发现针对不同的产权性质研究发现国企会受到更强的融资约束。

屈文洲等(2011)基于中国情境下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成正相关,且二者关系不是线性的[1]。

1.2委托代理视角Jensen (1986)认为企业拥有较多自由现金流,管理者会进行过度投资。

Laport 等(2000)研究发现企业中还存在着另一种大股东和小股东间的代理冲突,大股东谋取私人利益的自利行为会损害小股东的利益。

Shleifer 和Vishny(1989)研究发现管理者偏好于专用性投资会导致非效率投资行为。

股权激励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的文献综述

股权激励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的文献综述

股权激励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的文献综述股权激励方案在当今企业中越来越普遍,很多企业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都会通过股权激励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但是股权激励方案也有其缺点和不足之处,尤其在投资方面的表现更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从相关文献中综述股权激励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一、股权激励的特点和优缺点股权激励是指企业通过股票或期权等权益性的激励方式将一部分股份分配给员工,以期通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来提高企业的绩效和竞争力。

股权激励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员工与企业利益的一致性:股权激励可以让员工对企业的业绩和股价等关注更加强烈,从而使员工和企业的利益得到迅速的融合。

2.降低成本:股权激励可以避免向员工支付高额的薪酬和津贴,从而节省费用,降低成本。

3.提高企业竞争力:股权激励可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使企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但是股权激励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激励员工进行短期投机行为,而非长期持有:一些员工可能会思考到自己未来股票价格的优势,从而进行短期投机行为,这样会导致企业在短期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在长期来看,这种投机行为会导致股票价格波动,从而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利润。

2.弱化企业的团队合作精神:股权激励会让员工在工作中重心放在个人收益上,从而导致企业的团队合作精神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3.容易导致员工离职:股权激励可能会让员工在达到目标之后就离职,从而导致企业在人才方面的损失。

股权激励对企业的投资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投资效率上的表现更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据相关研究表明,股权激励对企业的非效率投资产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过度投资:部分研究表明,股权激励激发了企业管理层对未来潜在收益的过度乐观预期,从而会出现过度投资的情况。

管理层倾向于使用公司的现金流或贷款来扩张业务或购买资产,从而提高公司的股票价格,进而激励员工。

2.短期投资目标:股权激励常常关注于短期股票价格的增长,这会导致企业在短期内追求高收益的非效率投资。

企业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

企业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

企业非效率投资研究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于投资的效率和合理性越来越重视。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企业的投资并不是高效的,甚至存在着非效率投资的问题。

非效率投资不仅会浪费企业的资源,还可能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甚至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进行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热点问题。

一、非效率投资的概念和表现非效率投资指的是企业在投资决策上出现了决策失误或者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投资产生的效益低于预期或者产生了浪费。

非效率投资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过度投资:企业过度投资指的是企业在资本投入上过多,超出了需求或是超出了企业经营所必须的资本量,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过度投资可以表现为设备、场地等固定资产的过度购置,或是过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

2. 投资决策失误:企业在投资决策上出现失误,可能是因为对市场需求的误判、对投资项目的风险估计不准确等原因,导致了投资所产生的效益低于预期。

3. 研发投入过大:一些企业在追求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时,可能会出现过度投入的情况,导致了研发投入的效率低下。

上述种种情况都表明了企业在投资决策上存在非效率的问题,这不仅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还可能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

二、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因素非效率投资的产生和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主要包括市场环境、企业治理结构、管理者行为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1. 市场环境: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行业技术水平的发展等,都会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影响。

如果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较大,企业就更容易出现投资决策失误或者过度投资的情况。

2. 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的治理结构是否健全,是否存在着代理问题,对于企业的投资决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够健全,管理者容易出现利益冲突和激励问题,导致了对投资决策的不良影响。

3. 管理者行为:管理者的行为和决策方式也会对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文献综述

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文献综述——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投资的增加也越来越快,在很多方面,投资的增加往往超过了消费和收入水平,从而导致过度投资,引起资金的浪费和滞留,导致大量的资本沉淀在生产能力过剩的领域,造成资源浪费,并带来坏账增加,金融风险加大;而另一方面,在一些领域,投资往往得不到重视,导致投资不足,使得大量资金闲置,生产不能正常运作,上市公司成长缓慢,同样也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企业是市场经济运作的主题,宏观层面上的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与微观层面上企业的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是密切相关的。

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投资是企业扩大再生产重要的一个环节,正确的投资决策能够带领企业走向辉煌,而一个错误的投资决策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

因此,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越来越受到关注。

上市公司的投资行为,急需要从理论上得到引导,并且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决策也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

因此,对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中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对企业价值影响分析以对及非效率投资影响因素分析,对于优化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决策具有极其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基本概念界定1、投资,就是指企业或者个人为了追求在未来期间获得收益而在现阶段进行的资金或者物质的投入以及相应的资本形成过程。

在经济学中,投资(Investment)是指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

投资行为,是指经济主体(包括国家、企业和个人)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使资金增值,在一定时期向一定领域的标的物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等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

从特定企业角度看,投资就是企业为获取收益而向一定对象投放资金的经济行为正常投资行为2、投资行为过度投资非效率投资行为投资不足(1)正常投资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鉴 于此 ,本 文拟对 已有 文献 中非效 率投 资度量
的 主 要 方 面 进 行 系 统 的 分 析 和 综 述 。 回 顾 已 有 文
献, 非效 率投 资度量 主要涉 及投 资 比率 定义 、 投资 机会代 理变 量选 择及非 效率 投资度 量模 型构 建等 三个方 面 ,本文 将从这 三个 方面分 别对 相关 文献 进 行述评 , 进 而总结并对 未来研 究进行 展望 。
关 于公 司非效 率 投 资 度量 的 文 献综 述
姜 伟
( 厦 门大 学 经济 学院 , 福建 厦门 3 6 1 0 0 5 )
【 摘
要】 文 章 回顾 了近年 来 我 国上 市公 司 非效 率 投 资度 量 的相 关 文 献 ,详 细 评 述 了非 效 率 投 资 度 量
主 要 涉及 的投 资 比率 定义 、 投 资 机 会代 理 变 量选 择 及 非 效 率投 资度 量 模 型 构建 等三个 方 面 , 并在 其 基础 上 进行
了总结 及 展 望。
【 关 键 词】 非效 率投资度量 ; 投资 比率; 投 资机会 【 中图分类号 】 F 2 7 5 .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4 — 2 7 6 8 ( 2 0 1 4 ) 0 2 — 0 1 4 7 — 0 5


问题 的 提 出
与摊 销一 般 被认 为 是企 业 的维 持 性投 资 支 出 , 企 业 在 当期成 本费用 中列入 长期 经 营性 资 产 的耗费
存 量代 理 变量 时将低估 资本存 量 ,从 而导致 投资
比率偏 高 。 此外 , 大部 这部 分耗 费在 当期 体现 为费用 , 但在 后续 年度
外 部治 理 等 因素对 非 效 率投 资 的影 响至 为重 要 。
量 的代 理变量 这个 问题进行 讨论 , 但从 理论 上讲 , 资本 存量 是 企业 拥 有 的长 期 经 营性 资 产 的规模 ,
不管是 资产 总额 还是 固定资 产净 额 ,在 衡量 资本 存 量 时均存 在一定 的偏 差 。资产 总额不 仅包括 了 长期经 营性资产 , 还包 括 了流动 资产 、 长 期非 经营 性 资产 ,因而使用 其作 为资本 存量 代理 变量 时将 高估 资本 存量 , 从 而导致 投资 比率 偏低 ; 而 固定 资 产 净额 仅仅是 长期 经营性 资产 的一 部分 ,无形 资 产 、长期 待摊 费用 等项 目也是 长期 经营性 资产 的
存量 ) 与分 子 ( 期 间投资额 ) 两个方 面 。
( 一) 分母 ( 期 初资本存 量 )
已有文 献 中用作 期初 资本 存量 的代 理变 量 主 要 为期 初 资产 总 额 ( 杨华 军 、 胡奕明 , 2 0 0 7 ) 、 期初 固定 资 产净 额 ( 连玉君、 程健 , 2 0 0 7 ) 、 平 均 资 产 总 额( R i c h a r d s o n , 2 0 0 6 ) 等 。并 未对 如 何选 取 资本 存
较大 。 ( 二) 分 子( 期 间投资额 ) 回顾 已有 文 献 ,按 是 否 扣 除 折 旧 与 摊 销 及 基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1 1 - 2 8
【 作者 简 介 】姜 伟 ( 1 9 8 2 一 ) , 男, 江 苏 南通 人 , 厦 门大 学 经济 学院 博 士研 究生 , 研究方向: 公 司金 融 与公 司 治理 。
重 要构 成部 分 ,因而使 用 固定 资 产净额 作为 资本
公 司 内部 治理机 制与外 部治理环 境对其 的影 响 。 已有 文献 在度量 非效 率投 资 时采 用 的方法 多 种 多样 , 其 结果也 大相径庭 ; 而作 为研 究非 效率投 资 问题 的首要 步骤 ,采用 合理 的方法 准确 度量单 个公 司 一年度 非效率 投资 的程度 ,对 后续探 讨 内
中才进 行实质性 的补 足 。 因此 , 如测算 的投 资支 出 指标 未扣除折 旧与摊 销 , 则 表示 总投资 ; 如扣 除折 旧与摊 销 , 则 表示净投 资 。
势, 因 而相 比期 初 资 产 总 额 而 言 , 使 用 平 均 资产
总额 作 为期初 资本存 量 的代 理变 量将 进一 步高估 资本 存量 , 从而导 致投资 比率更 低 。综合来 看 , 已 有 文献 中用 作期初 资本存 量 的代 理 变量均 存在 一 定 的衡量 偏误 , 就衡量偏 误 的程度 而言 , 期 初 固定 资产 净额 与期 初 资 产 总额 较小 , 而平 均 资产 总 额
二、 投 资 比率 定 义
已有 文献 通 常用一 个投 资 比率来 衡量 公 司在 某 个 时期 内的投 资支 出的多寡 ,该 比率 通常 以体 现该年 度初 期资本 存量 的变量 作为 分母 ,并 以体 现公 司 于某个 时期 内投 资 额 的变 量 作 为分 子 , 从 而消除规 模差异 的影 响。 该投 资 比率 越高 , 则 表示 公 司 的投 资 支 出越 多 。已有文 献对 该投 资 比率 的 定 义有所 不 同 , 其 差异 主要体 现在 分母 ( 期 初 资本
及其股 东 的价值 受到损 害 ,因而被 称为 非效 率投
资 。近年来 大量 文献对 中国上市公 司 的非效率 投 资问题进行 了研究 , 其 范式 大多均 以度量非 效率投 资为首要 步骤 ,并 以度量 得 出的单个 公 司 一年 度
过度投资或投资不 足的程度为核心变量 , 继 而 考 察
所谓 非效 率 投资 ,即公 司进 行 的无 效率 的投 资, 具体 表现 为过度投 资及 投资不 足两 个方 面 , 前 者为公 司实 际投 资量超 出合 理投 资量 ,而后 者则 相反 。 过度投 资浪费 了公 司有 限 的资 源 , 而投 资不 足使得 公 司错失 发展 良机 ,两种情 形均 使得公 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