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实体编码技术与方法
地理实体编码技术与方法

一、地理编码技术的概念——名词解释
图元 Geometry Element 现实世界现象的抽象,在空间数据库中通常表达为点、 线、面图元。
地理实体 Geo-Entity 现实世界中独立存在、可以唯一性标识的自然或人工地 物。
地理网格geographical grid 按照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而成的格网。
二、地理编码技术与方法——几个要素
1、明确地理对象 明确需要编码的地理对象, 地理对象不同则实现的方法不同;
2、确定的参考系统 可以是基于坐标的或是基于地理标识的, 地址就是一种建立在地理
标识参考系下使用自然语言描述地理位置的参考系统; 3、唯一的编码规则 地理编码也是一种数据组织、数据模型建立或是已有数据重新组织的 过程。它也是一种地理空间的间接参考系, 是整合多源空间信息资源 的一个重要环节, 成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作为空间基础框架整合信息 资源的重要手段。
ElemID:0001 ClasID: DataVersion: LifeCycle:
EntiID:230101 Name:**县
EntiID:G102000000 Name:京哈线
ElemID:0003 ClasID: DataVersion: LifeCycle:
ElemID:0003 ClasID:420100 DataVersion: LifeCycle:
地理实体数据使用地理实体标识码、图元的标识码、信息分类码三类编码。 四、地理实体编码方案设计
地理对象:地理实体、地理要素类、地理区域和范围等。 b、人工要素(道路、居民地):需要顾及行政区域、道路等级等人文因素
实质是对地理对象的二维地理位置编码( 实体→地理位置、格网坐标) 和解码( 地理位置、格网坐标→实体)。 广义地理编码:地理对象空间位置标识、计算和处理的过程,
地理实体分类与编码体系的构建

第42卷第1期2019年1月现 代 测 绘Modern Surveying and MappingVol.42,Jan.,2019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1173) 第一作者简介:闾国年,教授,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理信息科学。
地理实体分类与编码体系的构建闾国年1,2,俞肇元1,2,周良辰1,2,兰 馨1,2(1.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23;2.江苏省地理信息产业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23)摘 要 地理实体是政府管理的基础单元,是各类信息聚合的凝聚核。
地理实体的构建是“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
本文针对地理实体分类体系的多样性、粒度划分的层次性、描述表达的完备性,以及实体编码的唯一性等关键问题,提出了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的地理实体科学分类体系,应用需求驱动的地理实体颗粒度分割体系,地理视角的地理实体描述体系,以及顾及地理实体空间分布、时间过程的唯一身份编码体系构建的设想与思路,为地理实体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途径。
关键词 地理实体;分类体系;编码体系;颗粒度中图分类号:P20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97(2019)01-0001-060 引 言地理实体是人类为了描述和表达地理世界中具有特定空间范围、形态、过程、关系,以及相关属性地理现象的实体化抽象。
同时,地理实体也是政府管理的基础单元和基本内容,以及人居环境的载体和人类活动的基本对象。
得益于地理实体能够有效承载着各类地理信息,作为地理信息整合和共享交换的“凝聚核”,其在城市空间规划、建设与管理,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中具有关键作用。
正因如此,地理实体的相关工作应成为当今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建设、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地理信息应用的重点研究内容。
然而,由于地理实体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等特点,目前对地理实体的分类体系、颗粒度分割、描述与表达体系的研究还相对薄弱。
基于地理实体的数据库建设探讨

基于地理实体的数据库建设探讨1.青海省基础测绘院,青海西宁 8100002,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察院,青海格尔木 816000摘要:随着智能城市建设的深入发展,将自然资源、交通、环境保护、水事务、减少紧急灾害、公共安全和消防、人口、法人、经济和信贷信息结合起来成为智能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基于地理实体的数据库建设,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理实体;数据库建设;探讨引言随着政府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的深入,政府部门和公众可以通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获取电子地图、兴趣点等地理信息等在线服务,增加了基于地理信息的专题信息链接和共享服务需求。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正在蓬勃发展。
要协调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建(构)筑物数据库等资源,合理划分测绘地理信息产品类型,在统一的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和人口、法人等信息资源基础上叠加各部门、各行业相关业务信息,加快跨部门协同应用。
1如何理解地理实体随着技术和工具的发展,对地理世界的了解和表达也有所提高,而且利用地貌和数学的理论和工具,地图要素被用于了解和表达地理世界,地图也可供使用;随着信息技术、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地图被转到了计算机上,地理信息数据模型是根据地图要素开发的,而4D产品代表了传统地理信息系统时代的地理观念。
今天,为了建设数字化城市,将现实世界移向计算机,将物理城市映射为数字城市,以此作为满足所有行业、专业人员和公众地理信息需求的数字基础,基于土地要素的数据模型=原始地图n现实世界的规模从微观到宏观不等,目前的资源和技术能力还不能以无限复杂的方式描述所有地理实体,通常是根据我们目前的需要,也不能研究数量有限的地理实体。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应将建筑视为一个单独的物理对象;在消防救援中,建筑物的楼层、住户和消防设施应用作实物。
2地理实体与地理要素建设地理实体数据库,首先要弄清地理实体与地理要素之间的异同,地理实体是现实世界中具有空间位置、独立语义属性或功能的自然或人工地物,其与传统4D产品中的地理要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对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的认识与思考

对地理信息分类编码的认识与思考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与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地理信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但由于不同部门对于地理信息的侧重点不同,这就会导致地理信息的重复采集与资源的浪费。
为此,提升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的统一性,合理制定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编码方式在实现信息交换、集成以及共享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章主要针对地理信息分类编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标签:地理信息;分类;编码;认识思考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各个行业对于地理信息数据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多,在这一过程中就产生了新的问题。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地理实体的编码问题。
目前,各个行业以及城市部门均拥有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地理信息系统,但由于各个部门与行业之间的地理信息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这就会导致地理信息的冗余性。
因此,对地理信息进行加工、融合与利用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与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概述、特征与类型基础地理信息是一种具有较强统一性的空间分析基础与定位框架的地理信息,其描述的地理要素主要包括交通、水系、管线、植被、图纸、政区、居民地以及空间定位基础等,因此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在一般情况下,要想对地理实体与地理现象进行完整的描述,就要同时具备地理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以此来准确的体现出地理实体的变化状态,并进行记录。
因此,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具有较为明显的属性特征、空间特征、与时间特征。
(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类型在幾何上,基础地理数据可以被抽象的具体描述为点、线、面三大类。
其中,点线面数据又可以根据其内容之间的差异性分为如下多种类型,例如,符号数据、文本数据、类型数据、曲面数据、网络数据以及样本数据。
二、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一)地理信息分类信息分类不仅是人类思维活动过程中一种特有的思维活动,同时也是人们用于区别、认识以及对事物进行判断的一种较为常用的逻辑方法[1]。
目前,我国应用最多的信息分类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面分类法、有线分类法以及线面混合分类法。
地理实体的概念

地理实体的概念什么是地理实体?指具有形状、属性和时序特征的空间对象或地理实体,包括点、线、面、曲面和体,它们构成地球圈层间复杂的地理综合体,也是GIS表示和建库的主要对象。
地理实体是地理数据库中的实体,是指在现实世界中再也不能划分为同类现象的现象。
例如城市可看做一个地理实体,并可划分成若干部分,但这些部分不叫城市,只能称为区、街道。
按照国际惯例,地理实体的命名权通常归属于地理实体的主权所有者或发现者。
多年来,传统海洋大国如美、英等国均成立专门的机构开展国际海底地理实体命名工作,中国于2010年正式开展国际海底区域地理实体命名工作。
实体模型GIS中的地理数据库是地理实体的集合,是一种与现实的的地理世界保持一定相似性的实体模型。
以相同的方式表示和存储的一组类似的地理实体,可以作为地理实体的一种类型。
实体构成地理实体通常分为点状实体、线状实体、面状实体和体状实体,复杂的地理实体由这些类型的实体构成。
地理实体数据现实世界中独立存在的自然数据,地理实体数据采用面向实体的构模方法,描述客观世界中独立存在的“地理实体”。
地理实体GeoEntity是指:现实世界中独立存在、可以唯一性标识的自然或人工地物。
——《地理实体数据规范》地理实体数据的定义:其特点是以点、线、面几何图元为空间数据表达与分类分层组织的基本单元,每个图元均赋以唯一的图元标识、分类标识与生命周期标识,可实现信息内容分类分级与基于图元的增量更新。
一个地理实体由若干图元组合而成,具有唯一的地理实体标识,通过地理实体标识实现地理实体与相关社会经济、自然资源信息的挂接。
比较方便地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中提取整合的实体对象,包括境界实体、政区实体、道路实体、铁路实体、河流实体、房屋实体、院落实体等;扩展地理实体由地理实体生产部门及应用部门根据具体数据源及应用情况而定义并整合,但必须遵循本规范定义的概念数据模型。
地理实体数据是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进行内容提取、模型对象化重构等处理形成,其保密等级不低于相应数据源,公开使用时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其进行涉密信息过滤、空间精度降低等解密处理。
城市建成区域基础地理实体转化生产方法研究

城市建成区域基础地理实体转化生产方法研究
韩丹
【期刊名称】《价值工程》
【年(卷),期】2024(43)17
【摘要】本文在宁夏已有新型基础测绘成果试点工作基础上,以1:2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选择人工地理实体和管理地理实体要素较全的典型区域,探索研究一套城市建成区地理实体数据生产工艺流程,为全面建成宁夏新型基础测绘体系,构建实体化、一体化的新型地理实体时空数据库打下基础。
【总页数】3页(P53-55)
【作者】韩丹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17
【相关文献】
1.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地理国情数据生产及样本处理技术方法研究
2.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实体构建与生产研究
3.基于调查监测数据整合生产基础地理实体数据试验研究
4.基于存量数据的基础地理实体设计与生产研究
5.基于存量数据研究基础地理实体生产技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圳市城市道路与实体编码规则

深圳市城市道路与实体编码规则ICS03.220.20R07SZDB/Z深圳市标准化指导性技术⽂件SZDB/ZXXXXX—XXXX深圳市城市道路与实体编码规则CodingrulesofurbanroadsandentitiesinShenzhen(征求意见稿) (本稿完成时间:2014-3-27)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次⽬次 I前⾔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件 13术语和定义 14分类编码原则 25代码结构与编码⽅法 2附录A(资料性附录)交通设施细分码表 18参考⽂献 22前⾔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提出并归⼝。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深圳市都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深圳市城市道路与实体编码规则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深圳市各等级道路,以及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的地理要素—路段、道路交叉⼝、交通设施和重点单位等实体的编码原则、编码结构和编码⽅法。
本标准适⽤于市域范围内各等级道路代码的编制、管理与应⽤;适⽤于市域范围内对城市交通管理中路段、道路交叉⼝、重点单位和交通设施的标识、信息处理与信息交换。
规范性引⽤⽂件下列⽂件对于本⽂件的应⽤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期的引⽤⽂件,仅所注⽇期的版本适⽤于本⽂件。
凡是不注⽇期的引⽤⽂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于本⽂件。
GB/T917—2009公路路线标识规则和国道编号GB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T14395城市地理要素编码规则城市道路、道路交叉⼝GB/T21379交通管理信息属性分类与编码城市道路GB/T21381交通管理地理信息实体标识编码规则城市道路CJJ11—2011城市桥梁设计规范JTG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术语和定义GB/T14395与GB/T2138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于本标准。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2009年2月
吉林省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标准培训
10
• 引入了面向实体对象而非地形图的对象 概念;
• 各级比例尺地形要素统一考虑,并对原3 个标准中要素分类以及同一要素名称的 不同进行了统一和适当的调整;
• 要素的分类及其要素代码具有唯一性;
• 对要素重新进行六位编码。
2009年2月
吉林省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标准培训
2009年2月
吉林省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标准培训
9
2.特点
• 在我国现有1﹕500 1﹕1 000 1﹕2000, 1﹕5 000 1﹕10 000 1﹕25 000 1﹕50000 1﹕100 000,1 ﹕250 000 1 ﹕500 000 1﹕1 000 000地形图图式及其相关的地形要素 分类与代码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分类体系, 从基础地理信息角度对地理信息要素进行了系 统而全面的整理、归类与补充。通过要素的分 类和编码,确定类别、等级明确的代码结构, 最终形成我国统一和协调一致的基础地理信息 要素分类代码标准文本。
2009年2月
吉林省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标准培训
6
2,关于地理信息的分类与编码问题
地理信息分类就是对地理实体的本质特征进 行分类。地理实体的最根本特征是任何一个 实体都可按某种空间坐标进行数字化表达,并 实现对其定位、定性、定量以及拓扑关系的 描述。地理实体可以是客观存在、能看得见 的或纯粹是概念上的实体( 如行政区)。因此, 地理实体是抽象意义上的现实世界地理系统 中的事物和现象。
2009年2月
吉林省测绘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标准培训
13
➢ 【释义】本条对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分类与编码 作出了规定并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元 Geometry Element 现实世界现象的抽象,在空间数据库中通常表达为点、 线、面图元。
地理实体 Geo-Entity 现实世界中独立存在、可以唯一性标识的自然或人工地 物。
地理网格geographical grid 按照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划分而成的格网。
二、地理编码技术与方法
1、基于地理格网的地理编码 地理格网是按一定的数学规则对地球表面进行分割, 形成彼此邻接 又不交叉的多个多边形 ( 四边形、三角形), 并赋予标识符( 即地理 编码)。采用地理对象与地址通过格网建立相对关联的方法, 建立地 理对象的地址属性。实质是对地理对象的二维地理位置编码( 实体 →地理位置、格网坐标) 和解码( 地理位置、格网坐标→实体)。其 实就是表示地理实体在地理格网中位置定位信息( 直接指明或者给 定一个大小视地理编码精度而定的范围), 当建立格网之后, 地理对 象与编码( 格网标识) 之间的对应关系被唯一的确定了。
属性。将地址、门牌、建筑物名、企事业单位名称等空间位置的自然 语言描述转化为地址编码,实质就是建立地理实体与地址( 空间位置) 的一一对应关系, 也是对地理对象的二维地理位置编码 ( 实体→地址) 和解码( 地址→实体)。它一般建立在基于坐标的空间参考系中。 如 “市政监管信息化 地理编码”。 优点:易于被大家接受,符合人们惯用的思维方式 缺点:在于中文地址本身的不规范性和重复性,使得这种编码方式存在 技术上的难点。
行信息的整合、统计和计算; 定位:基于空间位置的信息服务; 寻址:地址解析器:寻址位置。
一、地理编码技术的概念——定义
广义地理编码:地理对象空间位置标识、计算和处理的过程, 狭义的地理编码:即地址匹配(Address Matching),
指建立地理位置坐标与给定地名地址一致性的过程,这里的地址已较 为明确的指代为街道地址、行政区域等,其地理对象也明确为地理实 体。
பைடு நூலகம்图元层
实体层
ElemID:0004 ClasID: DataVersion: LifeCycle:
图元层
实体层
一、地理编码技术的概念——为什么?
标识:如身份证;更新、关联、共享、交换等 识别:定量信息可以被计算机直接识别,而定性信息通
过一种编码方法输入计算机中; 整合:地址空间范围(即行政区,人口普查区,街道)内进
优点:定位精确,精度可控制。 缺点:难以建立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拓扑关系,需要建立一整套严密的
从大地基准、参考椭球、投影方式、格网的规定、格网原点、格网 划分规则、格网标识编码以及格网精度等各个方面去描述的格网系 统,需要考虑包括确定编码的最小地理对象或单元在内的多种因素。
二、地理编码技术与方法
2、基于地理实体的地理编码 采用地理实体与地址建立直接关联的方法,建立地理实体的地址
ElemID:0001 ClasID: DataVersion: LifeCycle:
EntiID:230101 Name:**县
EntiID:G102000000 Name:京哈线
ElemID:0003 ClasID: DataVersion: LifeCycle:
ElemID:0003 ClasID:420100 DataVersion: LifeCycle:
三、地理实体编码存在的问题
国家《地理实体数据规范》中指出: 地理实体数据使用地理实体标识码、图元的标识码、
信息分类码三类编码。 编码时,尽量采用已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必要时
一、地理编码技术的概念——名词解释
ElemID:0001 ClasID:420100 DataVersion: LifeCycle:
ElemID:0002 ClasID:420100 DataVersion: LifeCycle:
ElemID:0002 ClasID: DataVersion: LifeCycle:
二、地理编码技术与方法——注意的问题
1、一种地理对象 在地理编码的三个要素中, 地理对象决定着参考系统的采用和编码规 则的确定, 也决定着地理编码采用的方法。地理对象应尽可能只是一 种, 或者是地理实体, 或是地理区域, 多种地理对象同时进行地址编码 时, 会因为地理概念、地理区域与实体在空间的关系中的相关性等产 生问题, 影响地址编码规则的实现。 2、明确最小地理对象 明确最小地理对象( 或称最小地理单元)的划分, 对于地理编码的实现 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试想以城市管理的每一个部件( 一个信箱、 信号灯等) 作为最小地理对象和以街道、单位为最小地理对象的地理 编码将会存在很大的不同。最小地理对象尽可能不可再分、相互不重 叠、或在一个工作平面上可以连续分割空间且不交叉应该是最小地理 对象划分的基本原则。
地理对象:地理实体、地理要素类、地理区域和范围等。 地理对象在确定的参考系中按一定的规则赋予唯一的、可 识别的代码,唯一地确定地理对象的空间位置,建立地理 对象与代码之间的映射关系,它可以是地理对象与地址的 映射,也可以是地理对象与坐标系统的映射。
二、地理编码技术与方法
地理编码技术:编码、解析、地址匹配 (1)编码的基本规则和编码方式; (2) 智能语义解析算法,智能化中文地址模糊匹配算法 实现自然语言的地址和标准地址编码数据库的智能 匹配,获得最精确的地理编码和地理坐标; (3) 编码器、解析器和匹配器 根据编码方案规则或者是既有标准进行地理编码; 根据编码规则对输入的实体进行解析; 根据地理编码去识别、定位、寻址等。
二、地理编码技术与方法——几个要素
1、明确地理对象 明确需要编码的地理对象, 地理对象不同则实现的方法不同;
2、确定的参考系统 可以是基于坐标的或是基于地理标识的, 地址就是一种建立在地理
标识参考系下使用自然语言描述地理位置的参考系统; 3、唯一的编码规则 地理编码也是一种数据组织、数据模型建立或是已有数据重新组织的 过程。它也是一种地理空间的间接参考系, 是整合多源空间信息资源 的一个重要环节, 成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作为空间基础框架整合信息 资源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