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第六章 神经系统 001
神经系统PPT课件

反应
可编辑课件PPT
31
自主神经系统结构特征
中枢神经
系统
节前
纤维
外周神经节
节后 纤维
自主 神经
内脏 器官
可编辑课件PPT
32
可编辑课件PPT
33
可编辑课件PPT
34
下丘脑对自主神经活动的控制
• 调节内脏活动(如血压) • 调节体温 • 调节摄食行为 • 调节水平衡 • 调节腺垂体的分泌活动 • 调节情绪与行为 • 控制生物节律
可编辑课件PPT
27
可编辑课件PPT
28
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 1、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代表区
包括:主要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和其他感觉运动区。
• 主要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相当于Brodmann分 区的4、6区。其功能特征:
①交叉性支配,但头面部肌肉多为双侧性支配。
②功能定位精确,且为倒置排列,但头面部代表区内 部呈正立排列。
可编辑课件PPT
24
高位中枢对低位中枢具调控作用
• 两个重要表现:
• 脊休克 • 去大脑僵直
可编辑课件PPT
25
脊休克
• 概念: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后,离断水平以下 的脊髓所支配的部分暂时丧失一切反射活动, 呈现无反应状态。
• 表现:感觉和随意运动功能的丧失,肌紧张减 退甚至于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 汗停止,大小便潴流。
可编辑课件PPT
35
边缘系统对自主神经活动的控制
可编辑课件PPT
36
• 边缘系统的定义和组成部分
– 在大脑半球内侧面有一由扣带回、海马旁回及海马 回钩等在大脑与间脑交接处的边缘连接成一体,故 称边缘叶。
001神经系统脑干小脑间脑端脑

(二)大脑皮质
人脑长期记忆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
人脑切片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 人脑切片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 人脑水平切
(三)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 表面----大脑皮质 深面----白质(髓质) 白质中藏有基底核。 端脑的内腔为侧脑室。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
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的腔隙,两侧
二、脑
脑干
脑 小脑 分 部 间脑
端脑
13:40:14
(一)脑干
延髓 脑 干 的 脑桥 组 成
中脑
10:38:07
脑干背、腹侧面
10:39:24
一端 脑1,2对二脑间神脑经三连腹脑四部背位在中脑 五六七八在脑桥 最后四对延髓找
七一 面嗅 八二 庭视 九三 舌动对 咽眼脑
神 十四经 迷滑名 副五称 神叉 舌六 下外 全展
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内侧丘系交叉
交叉后的纤维上 行成内侧丘系上 行止于丘脑腹后 外侧核
中央管
19:21:45
延髓平锥体交叉横切面
2
于在束的 )
背一与温 侧起脊、 丘,髓痛传
脊 髓
脑组投、导 。成向触对
脊上觉侧
丘 系
髓丘的躯
丘的脊干
系纤髓及
,维丘四
脊髓丘脑束 终 合 脑 肢
19:22:37
3
脑干、间脑端脑横切面
) 三 叉 丘 系
16:56:36
(2)脑干的白质
2)下行(运动)传导束
①锥体束
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皮质脑桥束
19:27:07
(2)脑干的白质
除上述传 导束外还有: ①脊髓小脑前 束;②脊髓小 脑后束; ③ 前庭脊髓束; ④内侧纵束。
解剖学基础《神经系统》PPT课件

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于枕骨大孔处与脑的延髓相连,下端在成 人约平第1腰椎下缘(新生儿可达第3腰椎下缘平面),故临床腰椎穿 刺常在第3、4或第4、5腰椎间进行。脊髓全长42~45 cm,约占椎管 全长的2/3。
脊髓呈前后略扁的圆柱状,粗细不等,有两处膨大。颈膨大位于第 4颈节至第1胸节,有分布到上肢的神经附着;腰骶膨大位于第2腰节至 第3骶节之间,有分布到下肢的神经附着。腰骶膨大以下逐渐变细,呈 圆锥状,称脊髓圆锥。脊髓圆锥向下延伸出一条无神经组织的细丝, 称终丝,向下止于尾骨背面。
与同序数椎骨同高
如第3颈髓节对第3颈椎体
下颈髓C5~8和上胸髓T1~4 较同序数椎骨高1个椎体 如第5颈髓节对第4颈椎体
中胸髓T5~8
较同序数椎骨高2个椎体 如第6胸髓节对第4胸椎体
下胸髓T9~12 腰髓L1~5
较同序数椎骨高3个椎体 如第11胸髓节对第8胸椎 体
平对第10~12胸椎体
骶S1~5、尾髓CO
三、常用术语
第一节 概述
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起止、行程与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 成束,称纤维束;若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网眼内有散在的神经元 或较小核团,称网状结构。
在周围神经系统内,若干神经纤维聚集成束,数个神经束被结 缔组织包裹,称神经。
2
中枢神经系统
➢ 脊髓 4 5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髓
平对第12胸椎和第1腰椎 体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一、脊髓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脊髓由灰质和白质两部分构成。 1.灰质
在脊髓横切面上,可见中央有一纵贯脊髓全长的细管,称中央 管。灰质围绕在中央管的周围,灰质的周围是白质。每侧灰质向前 扩大的部分,称前角;向后突出狭细的部分,称后角。在胸髓和上3 个腰髓的前、后角间还有向外侧伸出的侧角。连接两侧灰质的部 分,称灰质连合。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beida医学部课件)

癫痫
01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
02
癫痫的症状包括抽搐、痉挛、意识丧失等,且常常反复发作。
03
癫痫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控制癫痫发作 为主,手术治疗则适用于难治性癫痫患者。
04
预防癫痫的主要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和早期 治疗等。
脊髓承担着从身体各部位向大脑传递 感觉信号的任务,将疼痛、温度、触 觉等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解释。
脊髓包含许多反射回路,可以在不涉 及大脑的情况下快速响应某些刺激, 如突然的疼痛。
运动传导
脊髓还承担着将大脑的运动指令传递 到肌肉和器官的任务,控制身体的运 动。
脊髓与脑部的联系
脑干连接
脊髓通过脑干与大脑相连,脑干 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神经核团,如
丘脑
感觉丘脑
感觉丘脑是丘脑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接收和传递来自全身的 感觉信息。
联络丘脑
联络丘脑是丘脑的一部分,主要负责联络和整合各种感觉信 息。
下丘脑
• 下丘脑核团:下丘脑核团是下丘脑的一部分,主要参与自 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控制以及感觉和运动的整合。
03 脊髓解剖
脊髓的形态与结构
脊髓的长度与形状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 瘤、严重颈椎病等,手术治疗是 有效的方法,能够解除压迫、恢 复功能。
康复治疗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功能障 碍,采取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等 手段,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 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5 神经系统疾病与病变
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 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出血,进而引发的 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最全神经系统解剖图

最全神经系统解剖图!导读: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功能调节系统。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均极为复杂,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和各种生理过程都不是各自孤立地进行,而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调节控制下,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密切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实现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同时,人体又是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神经系统能感受到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进行迅速而完善的调整,使人体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
可见,神经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的调节作用,人类的神经系统高度发展,特别是大脑皮层不仅进化成为调节控制人体活动的最高中枢,而且进化成为能进行思维活动的器官。
因此,人类不但能适应环境,还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神经系统由中枢部分及其外周部分所组成。
中枢部分包括脑和脊髓,分别位于颅腔和椎管内,两者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以及各种神经节组成。
能协调体内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之成为完整的一体,并与外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
脑部脑干统脑室系比对脑成像&人模型振成描扫3D大脑供血动脉CT像磁共人脑区域图神经分布图小脑皮质结构小脑脑岛基底核海马和穹窿各种剖面图脑区对对颅12神经各自应的经交神经忆交形象记感与副感神系统现CT病死常几种见致性脑的表脑损伤孔变化的瞳不同部位脑病统的神经于的常见作用中枢系药品血颅各种内出的出类几种型脑血CT表现的所致脑疝分型压急性颅内高住就能记掌一——神层顶颅次面经巴射反孔对变时神经病瞳光的脑脊液循环的鉴经外车神经、动眼神滑经和展神损伤别哪一种困扰,你属于头痛脊柱经系外周神,它们组成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分包外周部括12来,使联系起身其他器官身,把脑和脊髓与全统。
外周神经分布于全,化外环境的变神经系统既能感受内中枢)觉信息神经传输感入(通过传的完体,以保证人功能又能调节体内各种)令调节指(通过传出神经传达。
(医学课件)系统解剖学-脑神经

《(医学课件)系统解剖学-脑神经》CATALOGUE目录•脑神经系统的基本概述•脑神经系统的感官和感觉•脑神经系统的运动功能•脑神经系统的认知和情感功能•脑神经系统的平衡与控制功能01脑神经系统的基本概述脑神经系统是指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的复杂网络,涉及多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是生物体信息处理和调节控制的重要系统。
脑神经系统的定义脑神经系统主要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其中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两半球间有横行的神经纤维相联系。
每个半球包括:左、右两个颞叶,两个顶叶,两个额叶,一个枕叶。
脑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神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脑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脑神经系统具有复杂的解剖结构,包括各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以及各种形态和功能的突触连接。
脑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大脑表面的一层灰质,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两半球间有横行的神经纤维相联系。
每个半球包括:左、右两个颞叶,两个顶叶,两个额叶,一个枕叶。
基底神经节基底神经节是位于大脑背面的一组神经核团,对于运动和调节身体自主功能有重要作用。
脑神经系统的进化脑神经系统在进化过程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从原始生物到人类,脑神经系统逐渐演化出各种功能,如感觉、运动、思维等。
脑神经系统的发育脑神经系统的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遗传、环境、营养等。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脑神经系统经历一系列细胞分化、突触形成和重塑等过程,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神经网络脑神经系统的进化与发育02脑神经系统的感官和感觉眼球结构01包括角膜、虹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结构,以及视网膜上的视细胞和视神经。
视觉传导通路02光线通过角膜进入眼球,经视网膜上的视细胞和视神经传导至大脑皮层,形成视觉感知。
视觉功能03包括视觉感知、视觉分辨和视觉记忆等功能,对人类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1 2 3包括耳廓、外耳道和鼓膜等结构,以及耳蜗中的听神经和听觉中枢。
系统解剖学__神经系统_(BEIDA医学部课件)

(偷盜行為可恥)
以下是公司裡面出現的不好的現象: 1、公共场所随意扔垃圾 2、電視房垃圾亂丟
以下是公司裡面出現的不好的現象: 恶意损坏公共财物
以下是公司裡面出現的不好的現象: 吃饭不要浪废食物
道德與生活
從字義看兩者的意義與差別: 1、倫理的意義:
2、利人: 追求人性中的真、善、美。(崇高的可能性)。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德不孤必有鄰。)(典範在夙昔-林靖娟、鐵達尼號的樂師、德雷莎修女、史懷德….)
3、利己利人: 兼顧自我理想與社會進步。Bill Gates?
不做”損人利己”之事。 Ps.回想郭爾堡的道德認知理論、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分为: 感觉神经(传入神经) 运动神经(传出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
1、调节和控制机体各大系统的功能活动, 使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 调节机体的功能活动,使机体与外环 境的统一。 3 、人类神经系统不仅适应环境,还能主
观改造世界。人类有语言的功能.
三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的基本组织是
倫—類別、關係;理—紋理、道理。 倫理—人類社會裡種種身分間合理的關係,行為分 際(做人要守本分)。(哪些人際關係、身分) 2、道德的意義: 道—道路、道理;德—獲得。 道德—走人走的道路,便可獲得人的待遇。(不走捷 徑、不誤入歧途→尊嚴、榮譽)人道
(ps.如何批評一個人罔顧為人?)
道德與生活
1、利己: 理性認識到遵守規範有利於己。(奸商 / 信譽商人)
脊神经
?
个人道德素养
做好個人道德素養;不要因為貪小便宜,
貪一時方便而不顧道德品行丟失把人格尊 嚴都降低了。
神经系统及其生理 第一部[可修改版ppt]
![神经系统及其生理 第一部[可修改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112a080528ea81c759f5787a.png)
Is very small in diameter, but can be very long (e.g. the length of a leg).
Each nerve cell has only one axon.
Receives information from dendrites and sends messages out through the axon.
The primary site for maintaining the life of the nerve cell which support the dendrites and axon.
金 染 色 法 (gold staining) , 可 清楚显示神经 元形状以及轴 突和树突
外围神经节中的神经元
①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3个主要的区域
细胞体(Cell body,也称核周体 perikaryon)
▪ 代谢中心 ▪ 含核、尼氏体( Nissl bodies)
树突(Dendrites)
Produces voltage changes in response to various stimuli and assists in nerve impulse formation.
轴突The Axon
Formation of a transmittable nerve impulse on initial segment of axon(轴突的 起始段).
二类细胞
神经元(Neurons,nerve cells)
高度特化,传导动作电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其他运动区:运动辅助区、第一、第二感觉区
大脑皮层运动区细胞呈纵向柱状排列,构成大脑皮 层的基本功能单位,称为运动柱。
大脑皮层的运动区也具有可塑性。
11
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灰质gray matter: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和
树突的聚集部位。
皮质cortex:
大脑和小脑表层的灰质。 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灰质团块。
神经核nucleus: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态功能相 近的 白质white matter: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纤维
聚集而成。
髓质medulla: 大脑和小脑的白质被皮质包绕,位于
γ
★α神经元兴奋→梭外肌收缩→对抗牵拉刺激。 ★γ神经元兴奋→梭内肌收缩→维持和增加肌梭的传入冲动→ 28 使梭外肌维持于持续缩短的状态,以保证牵张反射的强度。
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一)脑干网状结构
易化区 延髓网状结构的背外侧部、脑桥
的被盖。刺激该区可加强肌紧张和皮层运动反 应。 抑制区 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内侧部,刺激 该区可抑制肌紧张和皮层运动反应。
23
腱器官:
分布于肌腱胶原纤维之间的牵张感受器。 腱器官与梭外肌纤维呈串联关系,其传入神经纤维为Ⅰb类 纤维,它是感受肌肉张力变化的装臵。 当梭外肌收缩而张力增大时,腱器官发放的传入神经冲动增 加,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使牵张反射受到抑制,避免被牵 拉的肌肉受伤。 (3)节间反射 脊髓某节段神经元发出的轴突与邻近上下节段的神经元发 生联系,通过上下节段之间神经元的协同活动所进行的一种反 射活动,如搔扒反射。
意义: 具有保护性意义,逃避伤害。
对侧伸肌反射 若伤害性刺激增大,在同侧肢体发
生屈肌反射活动的基础上,对侧肢体出现伸肌反射活 动,称为对侧伸肌反射。
意义:支持体重、保持身体平衡。
22
(三)牵张反射 定义: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能引起 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
牵张反射的类型:
腱反射(相位性牵张反射):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 的牵张反射,为单突触反射。膝反射。 肌紧张(紧张性牵张反射):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 发生的牵张反射,为多突触反射。 特点:肌紧张反射收缩力不大;表现为同一肌肉的不 同运动单位进行交替性收缩,不是同步收缩;不易产生疲 劳。 生理意义:维持站立姿势。 检查牵张反射的意义 。
一个神经元通过轴突侧支与中间神经元
相连,中间神经元反过来再与该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构成闭 合环路。环状联系可引起正反馈(后放现象)或负反馈(兴奋 及时终止)。
4.链锁式:
可在空间扩大作用范围。
5.单线式联系
16
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环式
链锁式
17
4. 反射和反射弧
反射
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 刺激的规律性应答反应。 这是神经系统最为基本的功能。
39
舞 蹈 病(手足徐动症) 运动过多而肌紧张不全。 临床表现:不自主的上肢和头部的舞蹈样动 作,并伴有肌张力下降等。
病理学改变:纹状体病变明显,新纹状体严 重萎缩,黑质-纹状体通路完好,脑内DA正常。
发病机制:纹状体内胆碱能和GABA能神经 元的功能下降,黑质DA功能神经元功能相对亢 进。
治疗 :利血平耗竭DA可缓解症状。
3.γ运动神经元
胞体较α运动神经元小,其纤维支配梭内肌纤维。γ运动神 经元的兴奋性高。
4.α、γ运动神经元的末梢释放Ach作为递质。
21
(二)屈肌反射和对侧伸肌反射
姿势反射:CNS调节骨骼肌的紧张度或产生相应
的运动以保持或改正身体在空间的姿势。
屈肌反射
脊动物的皮肤受到刺激,受刺激的一侧 肢体出现屈曲反应,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弛缓。
25
α运动神经元发出α传出纤维支配梭外肌纤维
γ运动神经元发出γ传出纤维支配梭内肌纤维 牵张反射的过程: 肌肉受牵拉 梭内肌感受装臵被拉长 螺旋形末梢发生变形 Ⅰa类纤维的神经冲动
肌梭的传入冲动支配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 元和梭外肌收缩。
26
感受装臵—肌梭
①结构特点:
α神经元支配, 梭外肌: 与肌梭呈并联关系。 梭内肌: γN元支配, 与肌梭呈串联关系。 肌 梭:内有二种感受器:
41
五、大脑皮质对躯体运动的控制
(一)大脑皮层运动区 1、主要运动区:中央前回(4区)和运动前区(5区) 功能特征: ①对躯体运动调节具有交叉性质,但头面部为双 侧支配; ②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功能代表区的大小与运 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③从运动区定位的上下分布来看,总体安排为倒 臵,但头面部的代表区内为正立。
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头 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
31
32
33
(四)脑干对姿势的调节
(1)状态反射:头部在空间的位臵改变以及头部与 躯体的相对位臵改变时,可以反射性地改变躯体肌肉的 紧张性。 ①迷路紧张反射:内耳迷路的椭圆囊和球囊的传入 冲动对躯体伸肌紧张性的反射性调节,其反射中枢为前 庭核。 ②颈紧张反射:颈部扭曲时颈上部椎关节韧带和肌 肉本体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对四肢肌肉紧张性的反射性调 节,其反射中枢在脊髓(颈部)。 (2)翻正反射:正常动物可保持站立姿势,如将其 推倒则可翻正过来。 34
中枢神经系统
Central nerves system
脑
脊髓
12对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Peripheral nerves system
31对脊神经 内脏神经
4
5
6
7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与功能
神经组织
nerves tissue
神经元 neuron :是构成神
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胶质neuroglia:对神
40
四、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前庭小脑:主要由绒球小结叶构成,其功能是与身体姿 势平衡有关。
脊髓小脑:由小脑前叶和后叶的中间带区构成,其功能 为调节肌紧张和协调随意运动。
当切除或损伤后叶中间带后,出现意向性震颤。若患者 轮替动作障碍,则称为小脑共济失调。
皮层小脑:指后叶的外侧部,它仅受来自大脑皮层传来 的信息。与运动区、感觉区、联络区之间的 联合活动和运动计划形成及运动程序的编制 有关。
14
3. 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辐散 一个==多个、传入神经。 2.聚合 多个==一个、传出神经。 3.连锁状与环状联系 连锁状:空间加强或扩大范围。 环状:加强了作用的持久性。
15
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1.辐散原则: 2.聚合原则: 3.环状联系:
在感觉传导途径上多见。 在运动传出途径中多见。
第六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对运 动的控制和调节 自主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 觉功能 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
神经系统的功能
感觉功能、整合功能、运动控制功能
1. 调节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活动,使人体成为一 个有机的整体。 2. 对机体内、外环境的刺激做出适宜反应,维持机 体内环境相对恒定,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3. 人脑是产生思维和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人类神 经系统不仅适应环境,还能主观改造世界。
经元起支持、营养和防御等功能
神经元neuron 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 神经元的基本构造
神经元 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和营养中心, 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 突起:树突 轴突 是向胞体传导冲动 把信息传离胞体
8
9
10
2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分类: • 星形胶质细胞 • 少突胶质细胞 • 小胶质细胞 • 室管膜细胞
2
第一节 神经元的一般功能
躯体神经
somatic nerves
躯体感觉神经 ← 体表和运动系 (感受器)
躯体运动神经 → 骨骼肌
(运动终板)
内脏神经
visceral nerves
内脏感觉神经 ← 内脏、心血管壁内 (感受器) 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副交感神经) →心肌、平滑 肌和腺体(效应器)
3
神经系统依所在位置不同区分
24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
腱器官和肌紧张的感受器均为肌梭。 肌梭感受长度和牵拉刺激,属于本体感受器: 分为梭内肌纤维、梭外肌纤维。 肌梭与梭外肌纤维平行呈并联关系,而梭内肌纤维的收缩端 与感受装臵呈串联关系。 梭内肌纤维分为核袋纤维和核链纤维。
肌梭的传入神经纤维:
Ⅰα类纤维 终止于脊髓前角的
Ⅱ类纤维
α运动神经元
36
直接通路 (direct pathway) 是指从大脑皮层 的广泛区域到新纹状体,再由新纹状体发出纤 维经苍白球内侧部接替后,到达丘脑前腹核和 外侧腹核,最后返回大脑皮层运动前区和前额 叶的通 路。
大脑皮层对新纹状体的作用是兴奋性的; 而从新纹状体到苍白球内侧部以及从苍白球内 侧部再到丘脑的纤维都是抑制性的,即新纹状 体抑制苍白球内侧部,而苍白球内侧部又抑制 丘脑,因此,当新纹状体活动增加时,丘脑和 大脑皮层的活动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去抑制 (disinhibition)。 37
三、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结构
基底神经节包括:尾(状)核 ,壳核 ,苍白球 , 丘脑底核 ,黑质和红核 。
功能 调节运动功能(对随意运动的产生和稳定,肌紧 张的调节、本体感受传入冲动信息有关)。 基底神经节参与运动的设计和编程序,其发出的 冲动至大脑皮层,运动大脑皮层再发出冲动沿皮层脊 髓束和皮层脑干束到达脊髓和脑干的运动神经元。
29
(二)神经系统的易化系统和抑制系统
易化系统 加强肌紧张和肌运动区域,包
括延髓网状结构的背外侧部分,脑桥的被盖, 中脑的中央灰质及被盖、下丘脑、丘脑中线核 群。
抑制系统 抑制肌紧张和肌运动区域,位 于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内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