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如何有效进行语文启蒙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学习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小学语文学习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小学语文学习应该注重哪些方面?小学语文自学:基础打牢,思维启迪,素养提升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为学生未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至关重要。

教育专家建议小学语文学习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夯实基础,统合语言能力1. 识字写字:认字是阅读的基础,写字是表达的基础。

要注重汉字的形音义三者之间的联系,采用多种方法,寓教于乐,提高识字效率,并将识字与阅读、写作等活动结合起来,将汉字融于语境,促进理解和运用。

2.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学习的核心,要培养学生读书习惯,引导学生从“能读懂字”到“读明白句”,再到“读明白文”,从字词句层面理解文章内容,并能根据文本信息分析、判断,用简洁的语言表达,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口语表达:口语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鼓励学生不畏惧开口说,乐于表达,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口语素材,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外活动,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写作能力:写作是语文学习的综合运用,要引导学生从模仿、积累知识、练习开始,逐渐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写作的能力,并尝试多种写作形式,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启迪思维,培养核心素养1. 逻辑思维:语文学习要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从阅读理解、写作训练等方面,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概括总结、判断评价等能力。

2. 批判性思维:要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和社会现象进行批判性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观点,并通过辩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创造性思维:语文学习要特别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尝试新颖的表达,并通过写作、绘画、表演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三、崇尚素养,进阶综合能力1. 语言素养:语文学习要特别注重语言的规范度、准确性、流畅性和生动形象性,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并从语言积累、语言练习等方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修辞素养。

摭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摭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摭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也不再是以往那种死板、重复、枯燥的模式,而是更注重实际与生活结合、情感与体验共存,注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与成长。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需要运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巧用故事启蒙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和阅读故事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故事具有生动有趣、形象逼真、教育启示等特点,非常适合小学生的认知和接受能力。

但是,讲故事也要注意方法和技巧,要精炼、生动,不太长也不太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选择故事。

二、利用生活示例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天性喜欢模仿和模拟,他们希望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都能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示例来深入理解和消化知识。

比如,在教授词语释义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来理解词语的真正含义。

三、建设情感课堂小学语文课程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教学中,要建设情感课堂,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阅读体验、诵读情感、感悟情感等活动,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语文的内涵,感悟语文背后的情感魅力。

四、采用多元参与教学法小学生是一群积极活泼的学生,他们喜欢参与各种活动和课程。

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多元参与教学法非常适合。

包括集体讨论、三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都可以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和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互动效应。

五、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在的小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已经成长起来。

因此,教学中运用科技手段,尤其是数字化手段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比如,通过投影机展示课件、利用电子白板来进行互动教学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总之,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掌握教材内容,还要注重实际教学操作。

谈小学低段语文启蒙教学

谈小学低段语文启蒙教学

谈小学低段语文启蒙教学小学低段语文启蒙教学是学习语文的起点,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阅读兴趣和学习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语文情感,为日后更高级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语文教学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如说故事、唱歌、看动画片等,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的引导,鼓励学生多读好书,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增强他们对语文学科的热爱。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对语言的敏感和感受。

教师可以通过听读训练,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美妙和丰富,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语音、语调、语速等方式更加生动地传授知识,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把握语言规律和语感。

三、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低段,教师可以通过有趣的故事、课文等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主动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依托。

教师在语文启蒙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问题或开放性任务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探究精神。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习笔记、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语文情感是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喜爱、兴趣和自信心,对学习语文具有积极情绪和态度。

教师在语文启蒙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情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自觉性。

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语文的魅力,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小学语文学习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小学语文学习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小学语文学习应该注重哪些方面?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对学生未来语言能力的发展十分有利。

在这样的阶段,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更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打开语言宝库的大门。

一、夯实基础,最终形成语文学习的基石1.识字写字:小学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是识字写字。

要采用科学的识字方法,如指事字辩析、字形结构分析等,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结构特点,提高识字效率。

同时,要重视规范写字,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2.拼音学习:掌握拼音是阅读和书写的基础。

要注重拼音的语音训练,使学生能准确拼读和书写,并理解其与汉字的关系。

3.阅读理解: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要选择适合小学生的课外读物,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并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4.口语表达:口语表达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帮助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讨论、课外交流,并通过大声朗读、演讲等形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写作训练:写作是语文学习的综合体现。

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写作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培养和训练素养,打开语言宝库的大门1.阅读兴趣:泛读是语文学习的动力。

要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养成阅读习惯,从中获得乐趣和启迪。

2.语言积累:语言是文化的积淀。

要引导学生积累丰富词汇,掌握广泛词语的用法,并学习优秀作品中的精彩语句。

3.审美能力:语言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

要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并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4.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要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5.文化素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要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并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

三、注重方法,提高学习效率1.提前预习习惯:提前预习可以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学习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课堂参与:积极主动地参加课堂活动,主动提问问题,积极思考,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小学各科启蒙教育计划

小学各科启蒙教育计划

小学各科启蒙教育计划小学阶段是孩子学习的起点,也是教育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启蒙教育是指在孩子接受正规教育前,对其进行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各科启蒙教育计划的制定尤为重要,下面将就小学各科启蒙教育计划进行探讨。

语文启蒙教育计划。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也是孩子学习的基础。

在语文启蒙教育计划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等方式,让孩子接触各种文学作品,激发其对语文的兴趣,同时培养其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书写能力。

数学启蒙教育计划。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启蒙教育尤为重要。

在数学启蒙教育计划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游戏等方式,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英语启蒙教育计划。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对于小学生来说,英语启蒙教育尤为重要。

在英语启蒙教育计划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通过英语游戏、英语歌曲、英语故事等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培养其英语交流能力和阅读能力。

科学启蒙教育计划。

科学是培养孩子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学科。

在科学启蒙教育计划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通过实际的科学实验和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综合启蒙教育计划。

除了以上几个学科的启蒙教育计划外,综合启蒙教育计划也尤为重要。

在综合启蒙教育计划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艺术课程等方式,让孩子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

总结。

小学各科启蒙教育计划的制定对于孩子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施启蒙教育计划时,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做好小学作文启蒙教学

如何做好小学作文启蒙教学

如何做好小学作文启蒙教学摘要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小学作文启蒙教学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和重要内容之一。

那么,如何做好小学语文作文的启蒙教学呢?一、什么是作文启蒙教学?“作文启蒙教学”,也就是写话,是让学生在正式接触作文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关于写作的知识,掌握写话的技巧,激发写话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写话动力,丰富学生的写话内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写话过程中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丰富自己的生活,全面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且淡化“作文”,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进行写话的作文教学法。

二、做好小学语文作文启蒙教学的策略1、热情鼓励,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的内驱力,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悦地进行口语交际,自由写作。

我们要把激发学生的兴趣贯穿作文的全过程,采取了不同方法和途径激发学生兴趣。

我们要创设轻松愉悦的写作情境,把精彩的课本剧表演、激烈的小竞赛、有趣的游戏、活生生的小动物搬入课堂,让学生亲身参与,在活动中获得写作素材,激活学生的写作灵感。

要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古诗词欣赏,每月出一期手抄报,每学期出一期班刊等。

让学生真正参与语文教学行动,锻炼他们的能力,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久而久之,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勤练笔,逐步培养孩子们的写作习惯,使得学生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作文。

2、加强积累,搜集素材语文教学中,我们一直重视阅读这条主线对写作的促进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要结合典型课文和学生的优秀习作,引导学生在写作的特点及方法上,加以理解和吸收。

对于典型课文、精彩片段、形象贴切的比喻句、生动逼真的拟人句,都要求学生熟读成诵。

小学语文学习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小学语文学习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小学语文学习应该注重哪些方面?小学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夯实基础、激发兴趣、培养训练能力小学语文学习是学生语言教育的启蒙阶段,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在这个阶段,我们不仅要特别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更要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兴趣,为他们未来的语文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一、夯实基础,统合认知框架1. 汉语拼音及识字: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石,汉语拼音和识字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教师应以趣味性强、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拼音规则,并从多种识字方法,例如图示、游戏、故事等,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词汇量,增强认读能力。

2. 基础语法:语法是语言的骨架,是理解和表达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词语、句子结构的理解和运用,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为之后的阅读理解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结构直观、形象化的教学方式,例如角色扮演等,将枯燥的语法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语言表达: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工具,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技能。

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演讲比赛等活动,并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逐步提升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二、激发兴趣,点燃学习热情1. 依托文本魅力,开启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极为丰富的文学作品,教师应充分利用文本的魅力,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优美,切身体会作品的深刻内涵,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例如角色扮演、故事再创作、主题探究等,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思考中成长。

2. 融入生活实践,提升语文应用能力:语文学习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发挥语文的价值。

例如,鼓励学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写作文等,并将语文知识应用到与同学的沟通、与家人的交流等日常生活中。

3. 鼓励多元表达,激发创造潜能:除了传统的文字表达,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绘画、表演、手工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小学语文一年级培养阅读习惯的启蒙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一年级培养阅读习惯的启蒙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一年级培养阅读习惯的启蒙教学方法一、引言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阅读习惯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拓宽他们的思维和知识面。

本文将探讨小学一年级培养阅读习惯的启蒙教学方法。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专门的阅读角落,摆放一些丰富多样的书籍,并确保教室保持安静舒适的氛围。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阅读材料,如绘本、音频故事等,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三、课堂活动的设计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以鼓励学生参与阅读并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启蒙教学方法:1. 绘本导览:选择一本与学生有关的绘本,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解书的封面、作者、插图等内容,然后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推测和预测。

接下来,可以通过影音材料、角色扮演等方式展开故事的阅读,最后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分享。

2. 图画阅读:将一张图片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观察,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并从中推测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3. 口语阅读: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简单有趣的短篇故事或诗歌,让学生进行朗读,并鼓励他们在朗读时加入适当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提高他们对文字的理解和感受。

四、适时进行读写练习除了课堂活动外,教师还应定期安排学生进行读写练习,以巩固他们的阅读技能和习惯。

可以设计一些简短的阅读理解题目,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回答问题。

同时,也可以布置一些小组讨论或写作任务,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五、家庭与学校的配合家庭和学校的配合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十分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亲子阅读活动,向家长介绍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同时,也可以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六、结语通过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进行适时的读写训练以及家校合作,可以全面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阶段如何有效进行语文启蒙
作者:蒋夷菊
来源:《科教导刊》2014年第20期
摘要语文是关于文字与语言的学科,是培养人类说话、写字等表达能力的重要工具。

小学一、二年级是义务教育体制的起始点,做好小学生的语文启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表达能力,对于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以及表达能力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作为小学语文启蒙教师,要积极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识字、写字、阅读、表达等多方面入手,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做好启蒙教育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启蒙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How to Effectively Make Chinese Enlightens in the Primary Stage
JIANG Yiju
(Fujian Liancheng Gechua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Liancheng, Fujian 366200)
Abstract Chinese language is a subject about words and language, and it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human speech, writing and other skills of training. Elementary School first and second grade is start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system, good language enlightenment pupils, students good study habits and skills, for the formation of students' future language learning and skill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in the background, as the primary language of enlightenment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from literacy, writing,reading, expression can be multi-pronged approach to train students to do the work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Key words primary Chinese; teaching enlightens; effectiveness
小学一、二年级是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这个阶段教育启蒙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长久发展。

语文是培养人类表达能力的重要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大地位,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育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一定的识字、写字、阅读以及口语表达等多方面的基本表达基础,为教育的持续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

作为小学语文启蒙教师,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语文启蒙的相关工作进行简要探讨,提出个人的见解。

1 要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于心理、生理发展都处在初级阶段的小学生们来说,很难主动认识某些学科的重要性,并进行主动学习,因而,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做好准备工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喜爱授课教师。

科学研究表明,人们较容易接受、模仿自己亲睐的人们的观点及行为,尤其是小朋友,他们没有善恶之分,只有喜欢与不喜欢之分,因而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竭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日里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主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问题想事情,获得学生的信任;同时还要,积极融入到学生中,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赢得学生的信赖。

其次,要做好准备工作,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最明显的特点是贪玩、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利用这些特性,加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利用有效的教学导入方法,在开展教学之前利用情境教学法,创造有效的教学情境,牢牢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并适时提出问题:“你觉得我们今天看到的景色美吗?美在哪儿呢?那你们知道作者觉得这些景色美在哪儿吗?”以此逐步引导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加强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
首先,要加强识字教学技巧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识字成效。

小学生处在人生起步的初步阶段,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不成熟,因而需要教师的引导。

识字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是由于对汉字知识过于生疏,另一方面是因为小学生的意识能力发展尚不足够,存在理解上的恐惧感,因而教师要积极加强识字技巧的教学,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和心理障碍。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以及发展特点的特殊性,在技巧上,我们可以采用他们平时较熟悉的故事识字法,口诀识字法等形式进行教学。

例如在认识“林”、“森”两个字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汉字的结构以及这两个字之间的关系,编口诀“两木为林,三木为森,多木为森林”,以引导学生识字,并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

其次,识字要密切联系生活。

学习的渠道是多样化的,因而教师应多从身边的生活入手,让学生加强汉字的学习。

如学校里的宣传栏、超市里的商品便签等,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寻找学习的资源,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从多方面加强学生的识字能力锻炼。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识字竞赛,来检验学生的识字成果,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加强学生的识字能力培养。

3 加强学生的写字能力培养
首先,要鼓励学生学习写字,写好字。

对于小学生来说,练习写字是一个很痛苦、枯燥的过程,再加上他们的自控力较弱,因而,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措施,鼓励、激励学生主动练习写字,写好字。

由于大多数小学生都爱听故事,因而,教师在进行汉字书写教学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故事教学法来激励学生。

如介绍大书法家王羲之苦练书法,最终将池水都染成墨色,并
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书法家的例子,以此为学生们树立榜样,并激励学生坚持练习写字,写好字。

其次,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正确的写字方法能减少学生在学习书写过程中的负担和压力,因而,教师有必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

腰立直,左手扶纸张,右手拿笔,握笔时,要大拇指、食指以及中指三指紧握,同时还可以利用教学挂图、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摩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式,务必培育每个学生的书写习惯。

4 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是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一、二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是能让学生读懂基本的日常生活会话、简单的唐诗宋词,并能够从阅读中有所悟,有所抒发和表达。

首先,教师要通过故事、图案引导学生有效阅读。

一年级的学生在阅读能力上处于初级阶段,因而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

由于这些学生偏爱游戏、故事等活动,因此,教师可以有效结合生活中的小游戏、小故事以及动画片等学生熟悉而且热爱的事物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

如利用《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剧本,让学生进行阅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感情色彩,不仅能有效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能加强学生的阅读学习能力培养。

其次,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学与思是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多问为什么。

如在教学《特殊的考试》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说这场考试是特殊的?”“特殊在哪?”“小白兔为什么被录取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以此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知识探索能力。

5 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
一、二年级的学生刚入学,存在说话不完整,语序不对等诸多问题,因而,作为语文启蒙教师,一定要竭力纠正学生的问题,让学生会说话。

首先教师要有效利用课堂教学,锻炼学生说话能力。

一年级的口语课堂教学主要以发音、说简单的会话为准,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抓好学生的发音问题。

如很多学生说翅(chi)膀,容易说成“ci膀”,教师加大对学生的训练,让学生用翅膀造句,不断纠正学生的发音,同时也加强了会话能力锻炼。

其次,结合学生的生活加强锻炼。

口语交际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资源,并利用资源。

如在进行口语表达能力训练中,可以借助学生们都热爱的动画片《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让学生们抽选自己喜欢的章节,阐述剧情,能有效锻炼学生言语组织能力的条理性,同时也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

一、二年级语文是整个语文教育体系的基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积极把握。

在教学中根据实际需求,对教学内容、形式作出一定的完善,从多方面对学生的能力加强培养和训
练,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收获学习的乐趣,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实现语文启蒙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邓东莉.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探讨[J].创新教育,2012(20).
[2] 刘文娟.论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效果的几点策略[J].教学研究,2012(6).
[3] 蒋子江.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方法浅谈[J].考试周刊,2011(3).
[4] 陶万荣.浅谈小学生快乐识字教学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