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荧光检测酶标仪显微镜
免疫荧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免疫荧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免疫荧光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研究方法,可以用于检测和定位抗原或抗体在细胞或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
免疫荧光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步骤1:样品制备1.收集需要检测的细胞或组织样品。
2.如有需要,固定细胞或组织样品以保持其形态和抗原性。
3.如有需要,对组织样品进行切片以便于检测。
步骤2:抗体选择和标记1.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一抗和二抗,一抗用于识别目标抗原,二抗用于与一抗结合并携带荧光标记。
2. 选择合适的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常用的有荧光素色素(FITC)、罗丹明(Rhodamine)等。
3.根据供应商指南或经典实验文献中的方法,进行抗体标记。
步骤3:荧光标记试剂的制备1.根据推荐的配方或说明书,在标记试剂的缓冲液中加入合适的荧光染料或荧光标记,并进行充分混匀。
2.如有需要,可以在标记试剂中加入其他辅助试剂以增强染色强度或减少非特异性结合。
步骤4:样品孵育1.将样品均匀分布在载玻片或孵育板上,并使其附着。
2.加入一抗和二抗的混合物,并在暗处孵育一段时间,通常在室温下孵育1-2小时或在4°C下孵育过夜。
3.如果需要,可以在抗体孵育结束后进行染色或共孵育其他标记试剂。
步骤5:洗涤1.在孵育结束后,用洗涤缓冲液洗涤样品,以去除未结合的抗体和其他杂质。
2.洗涤次数根据需要,通常进行3-5次洗涤,每次洗涤时间约5分钟。
步骤6:显微镜观察和成像1.将标本置于显微镜上,并使用荧光显微镜或倒置显微镜观察荧光信号。
2.使用合适的荧光滤光片或滤片盒,选择适当的波长来显现荧光染色。
3.根据需要,使用数字相机或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采集和分析。
注意事项:1.仪器和试剂的准备与操作一定要在无菌和干净的条件下进行,以避免外源性污染或感染的发生。
2.使用抗体和试剂前请仔细阅读供应商提供的说明书,遵守推荐的使用和储存条件。
3.一抗和二抗的选取要慎重,确保其与目标抗原或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
4.荧光标记试剂的制备要注意在无菌和干净的条件下进行,避免污染或降低荧光标记效果。
免疫荧光技术原理

免疫荧光技术原理免疫荧光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特定蛋白质在细胞或组织中分布和定位的重要方法。
它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目标蛋白结合,再通过荧光标记的二抗或标记的一抗来观察和检测蛋白质的位置和表达水平。
免疫荧光技术主要包括间接免疫荧光和直接免疫荧光两种方法。
首先,介绍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原理。
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中,首先将含有目标蛋白的细胞或组织固定在载玻片上,然后用特异性一抗与目标蛋白结合,接着用标记的二抗与第一抗体结合。
标记的二抗通常是荧光染料或酶,它们会与第一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物。
最后,通过荧光显微镜或酶标仪观察目标蛋白的位置和表达水平。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增强信号,还可以减少非特异性结合,提高检测的特异性。
其次,介绍直接免疫荧光技术原理。
直接免疫荧光技术是将荧光标记的一抗直接与目标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目标蛋白的位置和表达水平。
这种方法相对于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来说,操作步骤更简单,但信号相对较弱,不适用于低表达水平的蛋白检测。
免疫荧光技术的原理是基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通过荧光或酶标记的抗体来检测目标蛋白。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合适的一抗和二抗,以及合适的荧光染料或酶标记物。
此外,还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非特异性结合和背景信号的干扰,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免疫荧光技术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检测方法,通过特异性抗体的结合和荧光标记物的检测,可以准确地观察和分析蛋白质在细胞或组织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
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揭示疾病发生发展机制,筛选药物靶点,评价药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对免疫荧光技术的原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免疫实验技术实验报告模板

免疫实验技术实验报告模板一、实验目的1. 掌握免疫实验技术的基本操作流程。
2. 学习如何通过免疫实验技术检测特定抗原或抗体。
3. 理解免疫实验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免疫实验技术是一种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来检测和定量分析生物样本中的特定分子。
通过标记的抗体或抗原与目标分子结合,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免疫荧光、免疫电泳等方法来检测和分析。
三、实验材料1. 待测样本:血清、组织匀浆等。
2. 试剂:特异性抗体、酶标记的二抗、底物溶液等。
3. 仪器:酶标仪、离心机、恒温水浴、显微镜等。
四、实验方法1. 样本准备:根据实验要求,将待测样本进行适当的处理和稀释。
2. 抗原-抗体反应:将待测样本与特异性抗体混合,进行孵育,使抗原与抗体结合。
3. 标记与检测:使用酶标记的二抗与一抗结合,通过底物反应产生可检测的信号。
4.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各个时间点和条件,以及最终的检测结果。
五、实验步骤1. 样本稀释:将待测样本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稀释。
2. 抗原-抗体孵育:将稀释后的样本与特异性抗体混合,放入恒温水浴中孵育一定时间。
3. 洗涤:使用缓冲液洗涤反应板,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4. 二抗标记:加入酶标记的二抗,再次孵育。
5. 显色反应:加入底物溶液,使酶催化底物产生颜色变化。
6. 光度测定:使用酶标仪测定各孔的吸光度,记录数据。
六、实验结果1. 数据展示:将测定的吸光度值以图表的形式展示。
2. 结果分析:根据吸光度值的变化,分析样本中目标分子的浓度或存在情况。
七、讨论1. 分析实验结果与预期的关系,讨论可能的原因。
2. 探讨实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如孵育时间、温度等。
3. 提出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八、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说明免疫实验技术在检测特定抗原或抗体方面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九、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格式示例。
[2] 参考文献格式示例。
十、附录1. 实验原始记录。
仪器分析实验二显微镜酶标仪

实验二荧光显微镜的操作及酶标仪的使用方法一、实验目的:1、了解倒置荧光显微镜及酶标仪的工作原理;2、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3、了解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二、工作原理:1、倒置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是利用一个高发光效率的点光源,经过滤色系统发出一定波长的光作为激发光、激发标本内的荧光物质发射出各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后,再通过物镜和目镜的放大进行观察。
这样在强烈的对衬背景下即使荧光很微弱也易辨认,敏感性高,荧光光源—一般采用超高压汞灯(50-200W),它可发出各种波长的光,但每种荧光物质都有一个产生最强荧光的激发光波长,所以需家用激发滤片(一般有紫外、紫色、蓝色和绿色激发滤片),仅使一定波长的激发光透过照射到标本上,而将其他光都吸收掉。
没种物质被激发光照射后,在极短时间内发射出较照射波长更长的可见荧光。
2、多功能酶标仪:光源灯发出的光波经过滤光片或单色器变成一束单色光,进入塑料微孔极中的待测标本。
该单色光一部分被标本吸收,另一部分则透过标本照射到光电检测器上,光电检测器将这一待测标本不同而强弱不同的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
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对数放大,模数转换等信号处理后送入微处理器经行数据处理和计算,最后由显示器和打印机显示结果。
三、操作方法:1、倒置荧光显微镜:1)移去显微镜防护罩,检测显微镜镜头和滤光片,打开光源:2)单纯使用相差显微镜观察时,在电压调节旋钮处于最小状态是打开TH4-200电源开关,然后按显示镜正面下方的电源按钮,指示灯亮即可使用。
使用其右上方的电压旋钮可以调节亮度。
使用后将电压旋钮调到最低,再关闭电源;3)使物镜与光学组件选择环匹配:4)如需使用荧光,打开汞灯电源开关,稍等片刻,观察“BURNER ON”指示灯亮并伴随”啪嗒“一声则显示汞灯开启正常;5)放好标本,在可见光下调节显微镜,选择好放大倍数并调节好焦距,找到合适的视野;6)观察荧光标本,确认SHUTTER处于ON的位置,旋转荧光激发块选择盘,选择所需荧光组件;7)开启电脑电源;8)将显微镜光路选择调节钮推至拍摄档;9)双击电脑桌面图标“DPController”开启拍摄软件;10)在Capture选择卡中点击预览按钮经行观察和参数调整,确认后点击拍摄钮进行拍摄,拍摄过程中请避免操作台震动;11)如需要添加标尺,请在Scale选择卡中开启并选择相应的放大倍数;12)拍摄后,照片管理器DPManager将自动开启,在此处选择对照片进行加工或保存;13)使用结束后关闭汞灯电源,待汞灯冷却后方可盖上显微镜防护罩;14)用移动设备取走需要的图片,关闭电脑。
检验医师中级试题及答案

检验医师中级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 以下哪项是血液学检查中常用的染色方法?A. 瑞特染色B. 革兰氏染色C. 抗酸染色D. 巴氏染色答案:A2. 以下哪项是尿液分析中常用的检测指标?A. 血红蛋白B. 肌酐C. 血糖D. 尿酸答案:B3. 以下哪项是生化分析中常用的酶?A. 乳酸脱氢酶B. 肌酸激酶C. 丙氨酸转氨酶D. 所有选项答案:D4. 以下哪项是免疫学检查中常用的检测方法?A.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B. 聚合酶链反应C. 免疫荧光D. 所有选项5. 以下哪项是微生物学检查中常用的培养基?A. 血平板B. 麦康凯培养基C. 沙保培养基D. 所有选项答案:D6. 以下哪项是血液学检查中常用的仪器?A. 血球计数仪B. 流式细胞仪C. 血凝仪D. 所有选项答案:D7. 以下哪项是尿液分析中常用的仪器?A. 尿沉渣分析仪B. 尿比重计C. 尿蛋白仪D. 所有选项答案:D8. 以下哪项是生化分析中常用的仪器?A. 自动生化分析仪B. 酶标仪C. 离心机D. 所有选项答案:D9. 以下哪项是免疫学检查中常用的仪器?B. 流式细胞仪C. 免疫荧光显微镜D. 所有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项是微生物学检查中常用的仪器?A. 显微镜B. 培养箱C. 厌氧培养箱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些是血液学检查中常用的染色方法?A. 瑞特染色B. 革兰氏染色C. 抗酸染色D. 巴氏染色答案:A D2. 以下哪些是尿液分析中常用的检测指标?A. 血红蛋白B. 肌酐C. 血糖D. 尿酸答案:A B3. 以下哪些是生化分析中常用的酶?A. 乳酸脱氢酶B. 肌酸激酶C. 丙氨酸转氨酶D. 碱性磷酸酶答案:A B C4. 以下哪些是免疫学检查中常用的检测方法?A.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B. 聚合酶链反应C. 免疫荧光D. 免疫电泳答案:A B C D5. 以下哪些是微生物学检查中常用的培养基?A. 血平板B. 麦康凯培养基C. 沙保培养基D. 巧克力培养基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瑞特染色是血液学检查中常用的染色方法。
免疫标记技术及分析应用

将酶分子与抗体或抗抗体分子共价结 合,酶标记抗体可与存在于组织细胞或吸附于 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或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滴加底物溶液后,底物可在酶作用下 催化底物水解、氧化或还原等反应,产生有颜 色的物质。酶降解底物的量与呈现的颜色成正 比。
精品课件
优点: ①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②可定性、定量检测可溶性抗原和抗体,适用于 普查; ③试剂来源广,稳定,保存时间长,且无同位素 污染; ④结果可肉眼半定量,也可用仪器定量检测,且 仪器价格较低廉,可在大多数实验室开展; ⑤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和使用,且重复性好; ⑥可用于定位组织细胞上的抗原或抗体成分。
洗涤,除去无关的物质
加底物 显色
根据颜色反应的程度进行 该抗原的定性或定量测定
加酶标抗抗体: 与固相载体上抗原抗体 复合物结合;洗涤,除去 未结合的酶标抗抗体
精品课件
3. 夹心法:
+
+
+
双抗体夹心法 双抗体夹精品心课件法是检测抗原最常用的方法
精品课件
获得待分析物的未标定抗体
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 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体
精品课件
缺点: 标记反应较难掌握,在操作
过程中容易引起酶、抗原或抗体 的失活。
精品课件
一、常用的酶及其底物
酶活性高;具有抗原抗体共价结合的基团;标
记后不影响酶活性及抗原、抗体反应性;产物
易判定或测定;酶活性不受样品中其他成分的 常影用响酶(用于均相测定的酶标底抗物原与抗体结合后
显色
辣酶根活过性氧出化现物抑酶 制或激邻苯活二)胺;、无H2害O2 ;稳定,价橙廉、 黄易色得。
四甲基联苯胺、
H2O2
蓝色
碱性磷酸酶
对硝基苯磷酸酯
抗核抗体的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的比较_刘淑梅

抗核抗体的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的比较刘淑梅(德州市立医院,德州235000)【摘要】 目的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lmmunofluoreseent,Assay,IFA)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 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抗核抗体并进行比较。
方法 IFA法按说明书操作,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特异的荧光模型为阳性;ELISA法按说明书操作,S/CO≥1.10为阳性,0.91~1.09为可疑,≤0.90为阴性。
结果 检测临床疑似血清99份,IFA法阳性35份,阳性率35.36%,ELISA法阳性34份,阳性率34.35%,两法符合率87.88%,x2=0.1,P>0.05,结果有差异标本12份。
结论 检测疑似病人血清标本两法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间接免疫荧光;ELISA;抗核抗体Comparison of Indirect lmmunofluorescent Assay and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in detection of antinuclear antibody Liu Shumei(Dezhou Municipai Hospital253000)【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antinuclear antibod y tests for autoimmune disease with IFA and ELISA.Metho d IFA was followed the kit's direction and made visible with the fluorescent microscope.The postitive result show a distinct fluorescence.ELISA was also fo11owed the kit's direction,and the results was interpreted as S/C O.Results99ser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suspected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disease. Amon g these speclments,IFA pos itive rate was35.36%(35/99),and ELISA was34.35%(34/99).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 wo tests(X2=0.1,P>0.05).Conclus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IFA and ELlSA in test the ANA of the patents.【Key words】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ELISA;Antinuclear Anlibody 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是一组将自身真核细胞的各种成分作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的总称,能与所有动物的细胞核发生反应,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也可存在于胸水、关节滑膜液和尿液中。
抗体生成细胞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抗体生成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
2. 学习观察和记录抗体生成细胞的形态变化。
3. 掌握抗体生成细胞活性检测的基本技术。
二、实验原理抗体生成细胞是指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通常为B淋巴细胞。
在抗原刺激下,B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分泌特异性抗体。
本实验通过分离小鼠脾脏中的B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并观察其形态变化,以及检测其产生抗体的能力,来研究抗体生成细胞的特性。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2. 试剂:抗原、抗体、Ficoll分层液、RPMI-1640培养基、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二甲基亚砜(DMSO)、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小鼠脾脏细胞分离- 处死小鼠,取出脾脏。
- 将脾脏放入无菌培养皿中,用无菌剪刀剪碎。
- 加入Ficoll分层液,室温静置30分钟。
- 吸取中层细胞,用RPMI-1640培养基洗涤2次。
- 计数细胞,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个/mL。
2. 细胞培养- 将细胞悬液加入含10%胎牛血清、青霉素、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基中。
- 将细胞悬液分装至培养皿中,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
- 每2天更换一次培养基。
3. 形态观察-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记录细胞生长情况。
4. 抗体生成细胞活性检测- 收集细胞培养液,离心去上清。
- 将细胞沉淀用RPMI-1640培养基重悬,加入抗原,37℃孵育1小时。
- 加入抗体,37℃孵育30分钟。
- 加入底物,观察颜色变化。
- 记录抗体生成细胞活性。
五、实验结果1. 细胞形态观察- 在培养过程中,细胞逐渐从单层排列变为多层排列,细胞体积增大,形态趋于扁平。
2. 抗体生成细胞活性检测- 加入抗原和抗体后,部分细胞出现颜色变化,说明这些细胞能够产生抗体。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成功分离和培养了小鼠脾脏中的B淋巴细胞,并观察到了细胞形态的变化。
2. 抗体生成细胞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部分细胞能够产生抗体,证实了实验的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清洗仪
流式芯片仪
芯片点样仪
5、高效液相色 谱
用于分离样品中 的各个物质;检 测的重要的分离 分析技术。
6、膜片钳
测定细胞电生理实验,细胞膜电位检测。
7、动物实验平台
小白鼠房 大动物-兔子房
各种动物实验,解剖,建立动物模型。
动物手术室
8、其他配套仪器
纯水系统;烘箱,培养箱;
冻干系统
灭菌锅
制冰机
中心实验室
1、细胞实验平台
癌细胞培养、原代培养; MTT等细胞增殖实验; 流式细胞仪:细胞分选、分类以及细胞凋亡等 检测实验。 免疫磁珠分:选细胞。
细胞培养箱;
免疫磁珠分选
流式细胞仪:细胞分选,凋亡检 测。
2、分子生物学平台
核酸(RNA、DNA)提取; 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表达量; MicroRNA定量检测; 癌症特异性表达基因的检测及定量;
显微镜(显微切割)
病理组织切割,获得较纯的病理样本。
多标记分析仪(多功能酶标仪):临床诊断,病理检 测,微生物抗原及抗体体检测,血液病诊断;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组织光学切片以及组织的三维图像重建;荧光的 定量、定位分析;Ca2+ 、pH及其它细胞内离子 的实时定量测定。
4、芯片平台
配套仪器完整: 1、流式芯片系统;BIO-PLEX 2、芯片点样仪; 3、芯片扫描仪; 4、芯片杂交箱; 功能: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基因诊断, 通过 芯片杂交就可以得出差异性表达图谱,得出病 变图谱等。
凝胶成像系统
离心机
PCR仪
定量PCR仪
3、蛋白免疫学平台
病理检测: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检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病理组织显微切割; 激光共聚集显微镜:组织光学切片以及组织的 三维图像重建;荧光的定量、定位分析; Ca2+ 、pH及其它细胞内离子的实时定量测定、 细胞膜流动性测定等。
酶标仪 荧光显微镜—免疫荧光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