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转子间骨折 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分型治疗讲课课件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分型治疗讲课课件

04
手术技巧与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
评估患者状况
术前讨论与计划
在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 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 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度、其他合并 症等。
医生应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术前 讨论,明确手术目的、预期效果、手 术风险等,并制定详细的手术计划。
影像学检查
通过X光、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详细了解骨折情况,包括骨折类型、 移位程度等,为手术提供准确的参考 。
保守治疗为主
对于A型骨折,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包括牵引、石膏固定和卧床休息。由于骨折 较为轻微,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B型骨折的治疗
手术治疗为主
对于B型骨折,通常采用手术治疗,以恢复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和稳定性。手术方法包括髓内钉固定 、钢板螺丝钉固定等。
C型骨折的治疗
复杂手术治疗
对于C型骨折,由于骨折较为复杂,通常需要采用更为复杂的手术治疗,如人工关节置换、髋臼固定等。手术难度较大,需要 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
患者因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分型治疗不 当,术后出现肢体短缩和关节僵硬等 并发症,影响生活质量。
经验教训与改进建议
经验教训
分型治疗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关键,应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改进建议
加强医生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分型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保护 意识。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分 型治疗讲课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分型 • 分型治疗策略 • 手术技巧与注意事项 • 案例分享与讨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介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分型及治疗方法,提高对骨折分型的认识,为临床治疗 提供指导。

股骨转子间骨折PPT课件

股骨转子间骨折PPT课件
转子间骨折的坚强内固定和
患者早期功能锻炼被认为是标准疗法。手术 的目的是要达到骨折端坚强和稳定的固定。 手术前通过x线区分骨折属于稳定性和非稳定 性非常重要。若小转子骨折较大且有移位, 后内侧有明显的皮质骨缺损,属于TronzoEvansⅢ型、Ⅳ型骨折,表明复位后有潜在 的不稳定性。
14
2.手术方法:转子间骨折常用的内固定方法有两大类:带 侧板的髋滑动加压钉和髓内固定系统。
(1)DHS和动力髁螺钉系统(DCS):DHS是临床常用 的内固定钢板,它的钉板角度多设计为135°,含有可伸缩 的固定装置,允许骨折近端在固定装置上滑动实现骨折端的 加压。DHS的松质骨螺钉进入股骨头的深度对近端骨折块的 拉力至关重要,螺钉顶端距软骨下骨应在1cm之内。鉴于大 部分转子间骨折的患者均有明显的骨量减少,因此,选择股 骨头颈部位骨折量最好的部位进行内固定非常重要。目前, 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加压螺钉位于股骨头颈的中央或稍偏下方。 若患者股骨大转子有严重粉碎的不稳定性骨折,可以选用带 有大转子稳定接骨板的DHS,防止骨块向外移位,减少内固 定失败的几率。患者术后第2天即可在床上进行不负重的功 能锻炼,若固定较为牢固,可以扶拐部分负重。
DCS的钉板角度为95°,主要用于股骨髁上骨折,但对 于Tronzo-EvansⅤ型骨折,DHS的进针钉点选取有困难, DCS可以使进钉点上移,手术操作较为容易,易取得理想的 固定效果。
15
尖顶距
1995年Baumgaertner提出 正侧位X片上拉力螺钉尖至股骨头-颈中轴线 与股骨头关节面交点的距离之和 小于25mm或20mm 评价拉力螺钉的位置,预测螺钉切出风险
股骨转子间骨折
平遥古陶骨伤科医院
1
一、概述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常见的髋部骨折, 转子间骨折发病率对比股骨颈骨折约为1:3, 患者平均年龄70岁,比股骨颈骨折患者高5— 6岁。与股骨颈骨折不同的是,股骨转子部大 多为松质骨,骨折两端血供丰富,骨折很少 发生不愈合,但易发生髋内翻。由于患者高 龄,卧床时间长,由此引起的并发症多,死 亡率为15%--20%。

股骨转子间骨折护理课件

股骨转子间骨折护理课件

小无名,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股骨转子间骨折护理课件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股骨转术后护理措施
05
康复训练与功能锻炼
06
饮食调整与营养支持
07
出院指导与随访计划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股骨转子间骨折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股骨转子间骨折:指股骨转子间部位发生的骨折,通常由外力撞击或跌倒引起
康复训练内容: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
注意事项:避免过度训练,注意保护骨折部位,遵循医嘱进行训练
中期康复训练指导
训练目标:恢复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力量
训练方法: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如屈伸、旋转等
训练强度: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
注意事项:避免过度训练,保持正确的训练姿势,注意保护患肢
特殊人群: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需根据病情调整饮食,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
07
出院指导与随访计划
出院手续与注意事项
办理出院手续:患者或家属需携带身份证、医保卡、住院押金单等资料,前往住院处办理出院手续。
随访计划:患者出院后,医院会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提供健康指导。
紧急情况处理:如患者出院后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并联系医院进行咨询。
伤口愈合: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预防感染与并发症预防
避免过度活动,防止骨折移位
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感染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5
康复训练与功能锻炼
早期康复训练指导
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股骨转子间骨折ppt课件

股骨转子间骨折ppt课件

①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
❖ 手术指征:只要能耐受手术,均应手术治疗 ❖ 手术目的:
良好复位,坚强固定,实现早起离床活动,避免卧 床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恢复髋关节正常功能,防止内翻、短缩畸形
❖ 手术时机
24h内急诊和24h后立即手术病死率明显增加。目 前多数作者认为伤后72h手术较为安全。
①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
2.影像学评估
3.转子间骨折稳定性评估
❖ 严重的旋转畸形,或严重的肢体短缩畸形 ❖ 内侧弓的完整性(小粗隆是否累及) ❖ 后侧皮质的粉碎程度(大粗隆粉碎程度) ❖ 逆粗隆间骨折非常不稳定 ❖ 股骨头颈与股骨干间明显移位:影响学见股骨
头颈和股骨干失去接触 ❖ 严重的骨质疏松,Singh指数评估低于3 ❖ 骨折粉碎:影像学见骨折粉碎,骨块分离。有
原因有:病人年龄大;造成骨折的创伤较重;骨折后失血量大;治疗 手术相对较大。
❖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治疗逐渐受到骨 科医生的重视,是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成败的关键 因素之一
二、应用解剖
❖股骨转子间:股骨大、小转子之间的部分
以松质骨结构为主 血供丰富,由旋股外侧动脉和旋股内侧动脉的分支供应 骨折愈合率高
❖股骨近端的力学支撑 结构:
股骨转子间的骨小梁与 股骨头部的骨小梁组成了 一个吊臂样的三角形力学 结构。
主要压力骨小梁和次要 压力骨小梁与内侧皮质以 及后内侧的股骨距融为一 体,起到承托作用,以此 对抗髋部强大的内翻应力。
二、应用解剖
二、应用解剖
❖肌肉 附着及骨折块的 移位机制:
臀中肌、臀小肌附着于 大转子,大转子骨折后受 其牵拉向上、向外移位
Hale Waihona Puke 、治疗2. 手术治疗① 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 ② 内固定方案选择 ③ 内固定方式介绍 ④ 手术技术

股骨转子下骨折科普宣传PPT课件

股骨转子下骨折科普宣传PPT课件

如何预防股骨转子下骨折?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时发现骨质疏松,必要 时采取药物治疗。
早期干预可以有效降低骨折发生的风险。
谢谢观看
如何预防股骨转子下骨折?
如何预防股骨转子下骨折? 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度运动 和避免吸烟等,有助于提高骨密度。
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对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如何预防股骨转子下骨折?
环境安全
为老年人创造安全的居住环境,避免跌倒的风险 ,如清理家中障碍物、使用防滑垫等。
建议使用辅助器具如手杖或助行器,增加步行的 稳定性。
某些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也可能增加骨折 风险。
为什么关注股骨转子下骨折?
为什么关注股骨转子下骨折?
影响
股骨转子下骨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巨大 ,恢复期通常较长。
此类型骨折可能导致长期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严重时可引发并发症。
为什么关注股骨转子下骨折?
统计数据
根据统计,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 升,尤其在老年人群体中。
对于稳定性骨折,可能采用保守治疗,如卧 床休息和物理治疗。
如何治疗? 手术选择
不稳定性骨折通常需要手术,常见方法有内 固定术和关节置换术。
手术后需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恢复功能。
如何治疗?
康复
骨折愈合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逐步 恢复行走和日常活动能力。
康复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专业康复师的指 导尤为重要。
何时就医?
检查
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X光 、CT等影像学检查确诊。
早期诊断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何时就医?
急救措施
在等待就医时,应避免移动患者,保持其舒适, 并尽量减少疼痛。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3
关注患者心理和社会支持
未来的研究应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支持需求, 评估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 影响。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治疗过程
术前准备
进行必要的术前检查,评估患者 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
手术过程
根据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手术方 式,如髓内钉固定、钢板固定等。
术后护理
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包括疼痛 管理、康复训练等,促进患者早
日康复。
04
护理措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术前护理
评估患者情况
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手术方式和预期 效果,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时报告医生处理。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遵医嘱 给予适当的止痛措施,如药物 止痛、物理止痛等。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 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肌 肉收缩、关节活动等,促进术 后恢复。
预防并发症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预防肺 部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预 防泌尿系统感染;定期翻身,
预防压疮等。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ppt 课件
目录
• 引言 • 骨折原因及影响 • 诊断与治疗 • 护理措施 •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预后与康复 • 研究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介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知识,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 活质量。
背景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生于老年人。 由于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老年人容易发生骨折。因此,了 解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知识对于老年患者及其家属来说非 常重要。
定义和分类
定义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近端骨折,包括股骨颈和髋臼部位的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课件

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骨颈骨折课件
发病年龄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中青年人。
诊断方法
X线检查是常用的诊断方法,但 CT和MRI等检查可提供更准确的 诊断信息。
治疗方法
股骨转子间骨折常采用闭合复位 内固定术等方法进行治疗,而股 骨颈骨折常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 等方法进行治疗。
恢复情况
手术治疗后,大多数患者恢复良 好,但术后康复和功能锻炼也是 非常重要的。
发病原因
01
外伤
摔倒、车祸、高处坠落等外伤是导致股骨转子间骨折和 股骨颈骨折的主要原因。
02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降低,骨质量下降,容易发生 骨折。
03
骨骼疾病
骨髓炎、骨肿瘤等骨骼疾病可能导致骨质破坏,增加骨 折的风险。
流行病学
发病率
股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在老年 人群中较为常见,其中股骨转子间骨 折的发病率高于股骨颈向患者介绍股骨转子间骨折与 股骨颈骨折的病因、症状、治 疗方法及康复过程,提高患者
的认知水平。
遵从医嘱
教育患者遵从医生的诊疗意见 ,按时服药、定期回诊复查, 以及注意饮食和休息。
自我监测
教会患者自我监测病情,如发 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避免病 情加重。
预防再次骨折
向患者强调预防再次骨折的重 要性,并告知相应的预防措施
股骨转子间骨折与股 骨颈骨折课件
目录
• 概述 • 股骨转子间骨折 • 股骨颈骨折 • 预防与康复 • 案例分析
01
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发生在股骨 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的骨折 ,而股骨颈骨折则是指股骨头、 颈与大转子之间的骨折。
分类
股骨转子间骨折可分为简单骨折 和复杂骨折,而股骨颈骨折可分 为头下型、经颈型和基底型。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预防措施
保持适当的体位
早期功能锻炼
术后应保持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避免过 度屈曲和伸直。
术后早期进行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以预 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控制疼痛
预防感染
及时使用止痛药或镇痛泵,减轻患者的疼 痛,避免因疼痛引起的并发症。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预防伤口 感染。
处理方法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 ,如抗生素、止痛药等。
THANKS.
随访计划
随访时间
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年进行随 访。
康复指导
根据随访结果,指导患者如何进一步进行康 复锻炼,提高生活质量。
随访内容
了解患者恢复情况、评估功能恢复程度、检 查有无并发症等。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和辅导,帮助患者克服困难和压力。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
07
康复护理
康复锻炼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锻炼计划,指导患者进 行适当的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
协助康复锻炼
在康复锻炼过程中,给予患者必 要的协助和监督,确保康复锻炼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康复效果评估
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时 调整康复计划,促进患者早日康
复。
出院指导和随访
06
出院指导
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引言 • 病因和病理机制 • 临床表现和诊断 • 护理评估 • 护理措施 • 出院指导和随访 •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 案例分析
引言
01
目的和背景
目的
提供关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详细护理指南,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 种常见的骨折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CT
五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1适应症:稳定性骨折 2方法:胫骨结节骨牵引
或股骨髁上骨牵引
牵引时间:6-8周
3弊端:需长期卧床,
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
逐渐被放弃。
(二)手术治疗
近年多主张手术治疗,特别对年龄较高,不能耐 受长期卧床的病人更为适用,损伤小、时间短、 安全可靠。
1适应症:各种类型的股骨转子间骨折。 2方 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为DHS和PFNA 内固定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 的常见损伤,随着我国老龄 化的到来,此类损伤的患者 也越来越多。患者平均年龄 为70岁,女多于男。高龄患 者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较 多,在围手术期病死率为 15%-20%。所以此类疾病越 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
精品资料
一 解剖概要
(一)位置:
股骨转子间位于股骨干与股骨 颈的交界处,在大小转子之间。
(二)解剖结构 : 1 股骨大转子 2 股骨小转子 3股骨转子间嵴 4股骨转子窝 5股骨转子间线 6股骨矩
Hale Waihona Puke 1 股骨大转子 位于上外侧,为臀中肌、臀小肌、梨状 肌 的附着点。肌肉牵 拉后大 腿外展、内或旋。 是重要的体表标志可在体表扪到。 2 股骨小转子 位于下内侧,为髂腰肌的附着点。肌肉牵拉后 髋关节前屈和外旋 3股骨转子间嵴 在大小转子间的后面,为股方肌的附着点,牵 拉后使髋关节外旋。 4股骨转子窝 在大转子的内侧面,又称梨状窝。为闭孔内外 肌、上下孖肌的附着点。肌肉牵拉后使髋关节 外旋。 5 股骨矩 位于股骨颈和股骨干连接的内后方,为致密的 纵形骨板。其决定转子间骨折的稳定性。
动力髋螺钉(DHS)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
3优 势:解剖复位,恢复股骨距的连续性, 矫正髋内翻畸形,坚强的内固定,早日活 动,避免并发症。
6 股骨转子间线 在大小转子间的前面。
二病因
(一)生理上
1 老年人骨质疏松 2 股骨转子间为松质骨和密质骨交界 3 股骨转子间为股骨干和股骨颈交界处, 承受应力最大
(二)病理上
1 转子间是骨囊性变的好发部位,可 发生病理性骨折。 2 转移性骨肿瘤,骨质破坏。
张力线 压力线
(三)遭受外力 1 直接暴力:侧方倒地或重物直 接撞击大转子。 2 间接暴力:跌倒后扭转。
三 分类
分类方法多种。 (一)根据骨折后股骨矩的完整性 1 稳定性骨折 股骨矩的完整性未受到破坏。 2 不稳定性骨折
股骨矩不完整 (二)Evans分类法。 临床上比较常用。共分5型
Ⅰ型:骨折线由外上斜向下内,无移位,为简单骨折,稳 定性骨折
Ⅱ型:合并小转子骨折。股骨矩完整,稳定性骨折
Ⅲ型:合并小转子骨折。累及股骨矩,有移位。常伴转子间 后部骨折
Ⅳ型:伴有大小转子粉碎骨折,可出现股骨颈和大转子冠状 面的骨折
Ⅴ型:骨折线由内上斜向下外,可伴有小转子骨折及股骨矩 破坏。又称为反转子间骨折。
四 临床表现
(一)症状:髋部转子区感疼痛 (二)体征:1 髋部肿胀、有时可见皮下出血
2 腹股沟中点压痛 3 下肢轴向叩击痛 4 下肢呈缩短外旋畸形,可达 90°,与股骨颈骨折区别 (三)辅助检查:1 X线摂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