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的急救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 PPT课件

蛇咬伤的急救与护理- PPT课件

临床护理
用药过程中的护理:抗蛇毒血清是目前国内 外治疗蛇毒的特效药。这种抗体一经注入患者体 内,即追踪分布在体内游离的蛇毒并与之结合,使蛇 毒对人体组织细胞失去破坏作用。采用0.9 %氯化 钠20mL加精制抗蛇毒血清6000 U 静脉注射。注 射前必须先做过敏试验, 阴性者才可全量注射, 若 阳性者应采取脱敏注射法。如有异常反应, 应立即 停止注射, 遇有血清过敏反应, 立即抗过敏治疗
概述

毒蛇咬伤后,蛇的毒液通过其毒牙灌注进入皮下 或肌肉组织内,通过淋巴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引 起局部及全身中毒症状。蛇毒是含有多种毒蛋白、 溶组织酶以及多肽的复合物,按照毒性可分为三类: 神经毒为主,如金环蛇、银环蛇;血液毒为主,如竹 叶青、五步蛇;混合毒,如蝮蛇、眼镜蛇,其中 以蝮蛇咬伤最多见
临床表现
临床护理
用药过程中的护理:静脉大量输液(少尿者 量出而入)以促进毒素排除, 给予糖、能量、维生 素等以提供心、肝、脑等脏器所需营养, 从而改善 其中毒症状; 加用糖皮质激素以恢复和提高机体 对毒素的耐受力。减轻炎症反应, 维持血压和减轻 脑水肿;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利尿、抗心律 失常等症状处理, 以改善肺、心等脏器功能, 同时 给予抗生素、破伤风预防或治疗感染
健康教育

被蛇咬伤后应保持安静, 伤肢下垂制动, 切勿惊慌、 奔跑, 以减慢毒素的吸收。立即用随身所带的绳、 带、手帕或从衣服撕下较宽的布条带, 亦可就近拾 取植物藤或茎结扎伤肢,尽可能在3 m in 内结扎 伤肢。 在山区、田野被蛇咬伤, 立即用冷茶、冷 开水或泉水冲洗伤口, 有条件时用冷盐水或肥皂水 冲洗; 如有小刀等利器, 可沿蛇牙痕作“一”切开 后冲洗和吸毒。经现场处理后尽快到医院接受治 疗, 以免延误抢救

蛇咬伤救护1PPT课件

蛇咬伤救护1PPT课件

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如穿长袖长裤、戴手套
等。
对毒蛇认识不足
对毒蛇的形态、习性等 了解不足,无法及时识
别并避开。
蛇咬伤的常见原因
意外接触
错误处理
防护措施不足
在野外活动或居住环境 中不慎接触毒蛇。
被无毒蛇咬伤后处理不 当,导致感染等并发症。
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如穿长袖长裤、戴手套
等。
对毒蛇认识不足
心血管系统症状
毒蛇咬伤可能导致心悸、胸闷 、气促等心血管系统症状,严
重者可出现休克。
呼吸系统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呼吸 急促等呼吸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腹痛、腹泻 等消化系统症状。
诊断依据
病史询问
体征检查
详细询问患者被蛇咬伤的经过,包括蛇的 形态、颜色、大小等特征,以及咬伤部位 和时间等。
抗蛇毒血清治疗
根据蛇的种类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抗 蛇毒血清进行治疗。
对症治疗
针对患者出现的疼痛、肿胀、呼吸困 难等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监测与观察
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心电监护和生命体 征观察,确保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
04
蛇咬伤的药物治疗
04
蛇咬伤的药物治疗
抗蛇毒血清的应用
抗蛇毒血清种类
针对不同种类毒蛇的血清,如蝮 蛇、银环蛇、五步蛇等。
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 自行用药;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 停药并就医。
05
蛇咬伤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05
蛇咬伤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预防措施
避免进入蛇类活动区域
尽量避免进入草丛、树林等蛇类经常出没的地方,特别是在夜间 或清晨时。
穿着适当的衣物和鞋子

毒蛇咬伤的急救(课件PPT)

毒蛇咬伤的急救(课件PPT)

不同蛇的毒性成分不同,一种蛇可含有多种有毒成分,但 通常以一种成分为主。按照毒蛇种类、蛇毒成分和中毒表 现的不同分三种类型:
一是神经毒型,由银环蛇、金环蛇和海蛇咬伤引起,特点 是局部症状不明显,仅有麻痒或麻木感,不红、不肿、不 痛,易被忽视,咬伤后1~3小时内出现视物模糊、嗜睡、 乏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张口及吞咽困难、进行性 呼吸困难等全身中毒症状。
二是血循毒型,主要由蝰蛇、竹叶青、尖吻蝮蛇、烙铁头 等咬伤引起,特点是局部症状明显,可有局部肿胀、伤口 剧痛,伴出血、水疱甚至局部组织坏死,并迅速向肢体上 端蔓延,咬伤后2~3小时内出现胸闷、气促及全身广泛 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呕血、便血、血尿等全身中 毒症状。
三是混合毒型,主要由眼镜蛇、眼镜王蛇、蝮蛇等咬伤引 起,特点是发病急,局部症状为剧痛、肿胀、出血、水疱、 坏死等,全身症状为头晕、胸闷、气促、视物模糊、嗜睡、 乏力、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张口及吞咽困难、进行性 呼吸困难等症状均很明显。
初步处理的办法主要有:
(1)放,置伤口处于下垂位,静置、限制活动,伤口周 围处可放置冰袋冷敷。
(2)扎,于伤口近心端(即伤口距离心脏较近的位置) 5~10厘米处或距离伤口上一个关节的相应部位用止血带 扎紧,但不能过紧,每20分钟放松1~2分钟,一般不超 过2小时。
(3)挤,可用手由伤口四周向中心挤压,排出含毒污血 及组织液,可用拔火罐或吸乳器或吸引器于局部吸吮毒液, 但尽量不要用嘴吸,因为用口吸吮者若存在口腔黏膜破损、 蛀牙及其他口腔疾病,则可能间接吸收中毒。
毒蛇咬伤的急救
主讲:XX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0XX年X月X日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家庭为 单位自助游的兴起,以及大型住宅区绿化率的增加,旅游 和住宅区居民被蛇咬伤的病例也相应增多。

《蛇咬伤的急救》课件

《蛇咬伤的急救》课件

急救药物的使用
使用抗蛇毒血清
尽快就医,并向医生说明已经采取的 急救措施。医生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 使用抗蛇毒血清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
医生可能会开处方药以缓解疼痛和肿 胀,如非处方药中的抗炎药和抗组胺 药。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务必遵循 医生的指示并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
04 蛇咬伤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预防措施

选择合适的医院
应选择具备蛇咬伤救治 条件的医院就诊,以确
保得到有效的治疗。
了解蛇的种类
在蛇咬伤事件发生后, 应尽快了解蛇的种类, 以便医生采取针对性的
治疗措施。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蛇咬伤的急救》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蛇咬伤概述 • 蛇咬伤的症状与诊断 • 蛇咬伤的急救处理 • 蛇咬伤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 蛇咬伤的案例分析
01 蛇咬伤概述
蛇咬伤的定义
蛇咬伤是指被蛇类动 物咬伤所造成的人体 损伤。
蛇咬伤通常发生在接 触或捕捉蛇类时,或 者在野外活动时不慎 踩到蛇。
避免激怒蛇
不要踩到蛇或做出可能激怒蛇的行为,如挥动手 臂或使用明火等。
及时就医
一旦被蛇咬伤,应立即前往医院接受治疗,并告 知医生蛇的种类和特征。
蛇咬伤的误区与谣言
误区一
被蛇咬后可以用嘴吸出毒液。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口腔黏膜可 能吸收毒液,导致施救者中毒。
误区二
被蛇咬后可以用刀切开伤口放血。这种做法不仅容易导致感染,还 会加速毒液的吸收。
03 蛇咬伤的急救处理
现场急救措施
保持冷静
在遭遇蛇咬伤的情况下,保持冷 静至关重要。避免慌乱和过度运
动,以免加速毒素的吸收。
识别蛇种

蛇咬伤救护PPT课件

蛇咬伤救护PPT课件

通过学习蛇的习性和种类,可以更好 地避免与蛇的接触,减少被咬伤的风 险。
学习如何避免惊扰蛇、如何缓慢移动、 如何使用防护工具等防蛇技巧,提高 自我保护能力。
识别危险区域
了解哪些区域是蛇经常出没的区域, 如草丛、树林、山区等,尽量避免在 这些区域活动。
安全行为规范
穿着防护装备
在可能接触蛇的环境中,应穿着长袖长裤、厚实的鞋子和手套等 防护装备,以减少被咬伤的可能性。
急救注意事项
不要尝试用嘴吸毒
用嘴吸毒可能会使毒液进入口腔 和消化道,加重中毒症状。
不要过度活动
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活动,以免加 快毒液吸收和扩散。
及时就医
尽快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救治。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的过程中,尽 量保持伤者安静,减少活动。
03 蛇咬伤预防措施
防蛇知识普及
了解蛇的习性和种类
学习防蛇技巧
02
03
保持冷静
在遭遇蛇咬伤的情况下, 保持冷静至关重要,避免 因恐慌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和பைடு நூலகம்动。
迅速离开危险区域
应尽快离开可能存在蛇类 的区域,避免再次被咬伤。
记录蛇的特征
如果能记住蛇的特征,如 颜色、花纹、大小等,将 有助于后续的医疗救治。
伤口处理方法
伤口排毒
用流动的清水反复冲洗伤 口,尽量将毒液冲洗干净。
蛇咬伤的危害与后果
危害
蛇咬伤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两个方面。局 部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出血等,而全身症状包括头晕、恶 心、呕吐、乏力、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导致休克和死亡。
后果
蛇咬伤的后果取决于蛇的种类、毒液成分以及被咬伤后的救 治情况。如果不及时救治,蛇咬伤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损害 甚至死亡。

毒蛇咬伤的救治与防范PPT课件

毒蛇咬伤的救治与防范PPT课件

03
应急处理
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和绷带等物品,以便在发生毒蛇咬伤时及时进行应急
处理。同时了解当地的毒蛇种类和救治医院等信息,以便在紧急情况下
寻求帮助。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
本次项目成果总结回顾
毒蛇咬伤救治方案优化
通过深入研究毒蛇毒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制定了更加科学、有效 的救治方案,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抗毒血清治疗
脏器功能监测
及早使用抗毒血清是保护重要脏器功 能的关键措施,可有效中和体内毒素 ,减轻对脏器的损害。
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肝、肾等重要脏 器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 并发症。
对症支持治疗
根据患者症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如利尿剂、保肝药、营养心肌药等 ,以维护脏器功能。
心理干预和康复指导
在毒蛇咬伤后应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且需足量使用,必要时
可联合使用多种抗蛇毒血清。
抗过敏治疗
02
在使用抗蛇毒血清前,应先进行过敏试验,若出现过敏反应,
需进行抗过敏治疗。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03
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
整治疗方案。
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
1 2 3
根据毒蛇种类选择抗蛇毒血清
毒蛇分布区域
毒蛇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省 份,北方地区也有少量分布。
毒蛇栖息环境
毒蛇多栖息于山地、丘陵、森林、草地等自然环境中,也常 出没于农田、村落等人类活动区域。
毒蛇咬伤危害程度
局部症状
毒蛇咬伤后,局部可出现疼痛、肿胀、红斑、水疱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组织坏死。
全身症状
部分毒蛇咬伤后可导致全身中毒症状,如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出现 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症状。

《毒蛇咬伤处理》PPT课件

《毒蛇咬伤处理》PPT课件

2021/8/17
7
毒蛇与无毒蛇的鉴别
毒蛇牙痕
2021/8/17
无毒蛇牙痕
8
毒蛇分类
神经毒-银环蛇、金环蛇、海蛇。 血循毒-蝰蛇、尖吻蝮蛇、竹叶青蛇、烙 铁头。 混合毒-眼镜蛇、眼镜王蛇、蝮蛇。
2021/8/17
9


毒 类 毒 蛇
2021/8/17
10
混 合 毒 类 毒 蛇
2021/8/17
2021/8/17
16
蛇毒的有毒成分
酶 1、蛋白水解酶(火毒)-使组织细胞坏死。
2、磷脂酶A(风火毒)-间接溶血,增加血管壁 通透性,促进炎性介质释放。
3、透明质酸酶(风火毒)-破坏结缔组织的完整 性,使蛇毒扩散
4、三磷酸腺苷酶(风火毒)-减少能量供给。
2021/8/17
17
临床症状
一、局部体征
吮吸法:用口吮、拔火罐等方法
切开清创:伤口较深并有污染者,或伤口组织有坏 死时
2021/8/17
35
局部解毒:
(1)胰蛋白酶(糜蛋白酶 ):在伤口及周围 皮下进行浸润注射或做环形封闭
(2)依地酸钙钠:浸润注射 (3)相应的抗蛇毒血清:浸润注射 (4)蛇药制剂:药片以水溶化后涂于
伤口周围 (5)烧灼法:如当时在野外被毒蛇咬伤,可 用火柴头5~7个放在伤口上点燃烧灼1~2次, 局部高温可使蛇毒蛋白凝固丧失毒性。
30
急救处理
一、现场急救 二、急诊处理
1.伤口处理 2.局部解毒 3.抗蛇毒血清 4.中医中药治疗 5.对症与支持治疗
2021/8/17
31
现场急救
结扎法:
限制活动,尽快转送至医院 毒蛇咬伤早期,在咬伤后应就地取材, 于伤口的近心端5~10cm处缚扎,以阻断静脉 回血而不妨碍动脉血流为原则。缚扎时间不 要太长,应每隔15~20min稍放松1次,每次 1~2min。咬伤已超过12h则不宜缚扎。

毒蛇咬伤的救治PPT课件

毒蛇咬伤的救治PPT课件

发病机制
血循毒主要存在于五步蛇,蝰蛇,竹叶 青蛇及烙铁头蛇的毒液中,眼镜蛇及蝮 蛇也含有此毒素,血循毒有心脏毒素, 凝血毒素,出血毒素等,其中以心脏毒 素对机体毒性作用最广泛,危害最大, 其次为凝血毒素,出血毒素,它的毒性 作用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导致蛇伤 DIC的形成。
发病机制
• 1,心脏毒素:是一种膜活性多肽,当 心脏毒素进入血液达到一定浓度时,能 使心脏细胞发生持久性去极化,使心脏 变性坏死,出现室性早搏,最后完全阻 滞导致室性心律及停搏,心脏毒素的作 用是对肌肉的直接毒性作用,使细胞内 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等渗漏出细胞外,导 致细胞的死亡。
鉴别
3.实验室检查:血循毒蛇伤在血尿常规 会出现明显异常,在出现蛇伤DIC时凝 血指标明显异常,而神经毒无明显变化。 蛇伤常规做下列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肝功能,血生化,凝血四项, 心电图。
治疗
一.现场自救措施 • 包括镇静、近心端的缚扎、伤口冲洗、烧灼 。 • 二.院内治疗 • 1.蛇伤伤口切开排毒, • 2.局部封闭:在伤口局部用2%利多卡因10ml加 地塞米松5mg.胰蛋白酶(糜蛋白酶)1支混合 封闭,如局部用抗蛇毒血清封闭,效果更佳。 而近心端2厘米用2%利多卡50~100ml与地塞米 松10mg混合作皮下环状封闭。这样用药有止痛, 消炎,减少组织对蛇毒的过敏反应并能中和毒 素。
发病机制
• 2.凝血毒素及抗凝血毒素:它作用机制 是:一是直接激活X因子不能通过生理 性凝血机制而发挥凝血作用;二是直接 作用于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加速 血液凝固;三是激活凝血酶原加速变成 凝血酶而使血液凝固。由于纤维蛋白与 凝血酶等物质消耗过多而产生DIC。
发病机制
3.出血毒素:与凝血毒素相反,这种出 血毒素使蛇伤患者在咬伤局部出现血泡, 瘀斑,渗血不止,肿胀疼痛等症状及体 征,它能损伤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及细胞 间粘合质引起血浆外渗,红细胞外漏而 出血。 • 4.溶血毒素:直接破坏红细胞膜引起溶 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金环蛇
背面黑色,有许多黄横纹 分布长江以南 中毒症状类似银环蛇
9
蝮蛇
通身棕褐色为主,头大,三 角形
分布全国各地甚至生活于海 拔4000米的丽江雪山上
受惊时多逃跑,不主动袭击 症状发病凶,全身出血,伤
口剧痛、组织坏死
10
பைடு நூலகம்吻蝮(五步蛇)
通身棕褐色为主,头 大,三角形,鼻子上 翘(看上去象叼个烟 头)
毒蛇咬伤的急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 胡春林
2013年5月
1
内容提要
概述 发病机理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
2
一、 概述
毒蛇咬伤是农村常见病
全世界数十万人受伤/年
印度30—40万人/年
我国10万人/年 死亡率5%—10%
世界蛇类 2700种

毒蛇600种 对人致命危害 200种
性增加,血液外渗 3. 溶血素 直接溶血 4. 磷脂酶A 将卵磷脂或脑磷脂水解变成溶血卵磷脂或溶血脑
磷脂,使红细胞溶解 5. 心脏毒素(细胞膜毒素)
23
作 活激 用 部 位
凝血素
作用部位
24
混合毒(蝮蛇) 蛇毒酶类(25种) 卵磷脂酶A 蛋白水解酶 三磷酸腺苷酶 透明质酸酶
有 常盘团,爬行动作迟缓
凶猛
无毒蛇
一般椭圆形 长而尖细 多不鲜艳 体型相称 无 迅速 胆小怕人
30
毒蛇与无毒蛇咬伤鉴别
毒蛇
无毒蛇
牙痕
疼痛 肿胀 出血 淋巴结 全身症状
剧痛、灼痛 迅速扩大
流血、淤斑、血泡 肿大、触痛
神经或血循毒或二者共存
不明显 不扩大 出血或(—) (—) +—
31
毒蛇与无毒蛇咬伤鉴别
2.4
蝰蛇
44.4
1.6
蝮蛇
41.4
2.0
五步蛇
59.0
8.9
竹叶青
5.1
3.3
27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 是否毒蛇咬伤? 2. 毒蛇还是无毒蛇? 3. 是哪种毒蛇? 4. 有哪几种毒素?
28
虫与毒蛇咬伤鉴别
类别
蜈蚣 蝎子 蚂蝗 黄蜂 毒蜘蛛
相似症状
鉴别症状
剧痛,局部炎症,可有 牙痕,伤口无麻木,全
组织坏死
身症状轻
局部痛,麻,吸收中毒 后肌肉紧张痛
流泪,流涎
伤口出血难止
伤口痒,不痛,不肿, 无麻木,全身无反应
局部痛,肿
伤口无麻木,多个点状, 休克,肾衰
剧痛,麻木,可有组织 坏死,肚痉挛
无典型蛇咬伤痕
29
毒蛇与无毒蛇的形态区别
类别
头部 尾部 体色 体型 毒牙 动态 性情
毒蛇
多呈三角形 短钝或呈侧扁形 鲜艳或有特殊斑纹 粗而短,不均匀
32
血循毒与神经毒类蛇咬伤区别
血循毒类蛇咬伤: 局部症状明显 潜伏期短 发病急、来势猛 危险性大、死亡率高
33
神经毒类蛇咬伤
潜伏期较长、易误诊 治疗及时、恢复快 一般无后遗症
34
毒蛇咬伤快速诊断(免疫学诊断)
蛇毒是一种抗原 酶联免疫分析法() 放射免疫法
35
胶乳凝集抑制实验

我国蛇类165种 毒蛇 10种
3
中国十大名蛇
主要有金环蛇、银环蛇、海蛇、蝰蛇、 尖吻腹、竹叶青、眼镜蛇、眼镜王蛇、 腹蛇等
4
竹叶青
通身绿色为主 分布我国南部,长江流域 咬伤症状相对较轻
5
眼镜蛇
通身黑色为主,竖起,扁 颈
分布我国长江以南,性情 凶猛,能长时间对峙,喷 射毒液,但不主动袭击人
3.兼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毒蛇:有蝮蛇,眼镜王蛇和眼 镜蛇等,其毒液具有神经毒和血液毒的两种特性
4. 肌毒:主要引起肌肉溶解:海蛇
13
蛇毒的有效成份
1.神经毒:如蝰蛇的氨基酸氧化酶是一种多肽神经 毒,银环蛇毒,眼镜蛇毒,响尾蛇毒,主要作用 于神经系统,导致突触功能障碍
2.心脏毒:主要作用于心脏引起心肌损伤而致心衰 3.溶细胞毒:可使血细胞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发生
25
毒蛇—毒腺→排毒导管→毒液→机体 淋巴管 肺、肠道、心、肾、肝脾、中枢神经 血液
局部症状—疼痛、肿胀、出血、水泡、坏死 全身—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血液系统
26
几种毒蛇的排毒量 对小白鼠的50
毒蛇
干毒量/次/() 50
眼镜王蛇
101.9
0.34
眼镜蛇
79.7
0.53
银环蛇
4.6
0.09
金环蛇
27.5
凶狠,主动袭击 症状发病凶,全身出
血,伤口剧痛、组织 坏死
11
蝰蛇
通身棕褐色为主,头 三角形略长
受惊时,能长时间对 峙
症状类似五步蛇
12
毒蛇的分类
毒蛇大致可分成三大类 1.以神经毒为主的毒蛇:有金环蛇,银环蛇及海蛇等,
毒液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肌肉麻痹和呼吸麻痹
2.以血液毒为主的毒蛇:有竹叶青、蝰蛇和菜花蛇等, 毒液主要影响血液及循环系统,引起溶血、出血、凝 血及心力衰竭
盐水
患者局部吸取液

稀释3倍

1
各格内
常见蛇种的诊断Ⅰ液
Ⅱ液
36
四、毒蛇咬伤的急救
(一) 阻止蛇毒的吸收 1.早期结扎 时间:3—5 材料 部位 松紧度
坏死 4.凝血素:眼镜蛇的锌金属蛋白可引起血栓形成 5.各种酶:可引起溶血和组织破坏
14
毒蛇的外形特点
毒蛇的头多呈三角形,颈部较细,尾部 短粗,色斑较艳,一般有特殊的花纹毒 蛇的标志器官是毒牙,毒蛇咬伤部常留 两排深而粗的牙痕
分为沟牙和管牙
是否有毒牙是最根本的区别
15
16
17
`
18
主要毒性成分 神经毒(银、金环蛇、海蛇)
抗极化(箭毒样作用)—阻断N终 板受体,使N介质乙酰胆碱不起作用
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介质(乙酰胆碱作 用—横纹肌麻痹)
22
循环毒素
毒蛇咬伤(如五步蛇、竹叶青、蝰蛇) 凝血素 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激活X因子,使
凝血酶原转为凝血酶 2. 出血毒素 损伤毛细血管壁细胞间黏附物,使毛细血管通透
19
20
二、蛇毒及致病机理
蛇毒—20余种毒性蛋白质 多种酶类 蛋白类物质 蛋白质分子较大 微酸性或中性 含水50%—75% 常温下易变性 丧失毒性 受重金属离子、酒精、强酸碱、氧化剂、还原剂等
破坏 紫外线、X线、加热↓ 被胰蛋白酶水解
21
二、蛇毒及致病机理
咬伤症状为伤口组织坏死, 胸闷,高热,呼吸困难
6
眼镜王蛇
通身黑褐色为主,竖起,扁 颈。分布我国南方。性情凶 猛,为毒蛇中体型最大的。 主动袭击,紧咬不放
症状为发病特急,很快死亡
7
银环蛇
背面黑色,有许多白横纹。 分布长江以南
受惊时逃跑,但太近时会 张口咬人
伤口不肿、不痛,数小时 后全身瘫痪,呼吸停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