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概述
epdm颗粒橡胶等级

epdm颗粒橡胶等级摘要:1.EPDM 颗粒橡胶的概述2.EPDM 颗粒橡胶的等级划分3.不同等级EPDM 颗粒橡胶的特点及应用4.选择合适的EPDM 颗粒橡胶等级的建议正文:【1.EPDM 颗粒橡胶的概述】EPDM 颗粒橡胶,即三元乙丙橡胶颗粒,是一种合成橡胶材料。
其主要由乙烯、丙烯和非共轭二烯烃等单体共聚而成,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老化性、耐化学品腐蚀性以及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寒性。
EPDM 颗粒橡胶广泛应用于制鞋、汽车零部件、建筑密封等领域。
【2.EPDM 颗粒橡胶的等级划分】EPDM 颗粒橡胶通常按照其硫化程度、分子量分布、门尼粘度等性能指标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常见的等级有:EPDM 1000,EPDM 1500,EPDM 2000,EPDM 2500,EPDM 3000,EPDM 3500 等。
【3.不同等级EPDM 颗粒橡胶的特点及应用】(1) EPDM 1000:硫化程度较低,分子量分布宽,门尼粘度低。
主要用于生产低硬度、伸长率较大的制品,如胶鞋、胶布等。
(2) EPDM 1500:硫化程度适中,分子量分布较宽,门尼粘度适中。
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主要用于生产汽车密封件、建筑密封件等。
(3) EPDM 2000:硫化程度较高,分子量分布较窄,门尼粘度较高。
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老化性,主要用于生产耐高温的密封件、汽车零部件等。
(4) EPDM 2500:硫化程度高,分子量分布窄,门尼粘度高。
具有优异的耐寒性和耐老化性,主要用于生产寒冷地区的密封件、汽车零部件等。
(5) EPDM 3000:硫化程度极高,分子量分布极窄,门尼粘度极高。
具有极佳的耐化学品腐蚀性,主要用于生产化工设备的密封件等。
(6) EPDM 3500:硫化程度最高,分子量分布最窄,门尼粘度最高。
具有最佳的耐热性和耐老化性,主要用于生产高温环境下的密封件、汽车零部件等。
【4.选择合适的EPDM 颗粒橡胶等级的建议】在选择EPDM 颗粒橡胶等级时,需要根据制品的使用环境、性能要求以及生产工艺等因素综合考虑。
丁苯橡胶特点及用途

丁苯橡胶特点及用途1. 丁苯橡胶的概述丁苯橡胶是一种合成橡胶,主要由丁二烯和苯乙烯共聚而成。
它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使其在各种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丁苯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油性和耐化学品性能,同时还具有较高的弹性和抗张强度。
2. 丁苯橡胶的特点2.1 耐磨性丁苯橡胶具有出色的耐磨性能,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使用而不容易磨损。
这使得丁苯橡胶成为许多需要耐磨材料的行业的首选,例如汽车轮胎、输送带等。
2.2 耐油性丁苯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油性能,可以在接触油类物质时保持其物理和化学性能的稳定。
这使得丁苯橡胶成为许多需要与润滑油或燃油接触的零部件的理想材料,包括密封件、管道等。
2.3 耐化学品性能丁苯橡胶具有良好的耐化学品性能,可以在接触多种化学品时保持其稳定性。
这使得丁苯橡胶成为许多需要与化学品接触的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化工管道、储罐等。
2.4 弹性和抗张强度丁苯橡胶具有较高的弹性和抗张强度,可以在受力时保持其形状和性能。
这使得丁苯橡胶成为许多需要弹性和抗张强度的产品的理想材料,例如橡胶弹簧、橡胶密封件等。
3. 丁苯橡胶的用途3.1 汽车工业丁苯橡胶在汽车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制造轮胎、密封件、悬挂系统等。
丁苯橡胶的耐磨性和耐油性使其成为制造高性能轮胎的理想选择。
同时,丁苯橡胶的弹性和抗张强度也使其在汽车悬挂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3.2 建筑工业丁苯橡胶在建筑工业中也有重要的用途。
它可以用于制造防水材料、隔音材料、振动吸收材料等。
丁苯橡胶的耐化学品性能使其成为制造耐候性好的防水材料的理想选择。
同时,丁苯橡胶的弹性和抗张强度也使其在振动吸收材料中得到广泛应用。
3.3 化工工业丁苯橡胶在化工工业中也有重要的用途。
它可以用于制造管道、储罐、密封件等。
丁苯橡胶的耐化学品性能使其成为制造耐腐蚀性好的管道和储罐的理想选择。
同时,丁苯橡胶的耐油性也使其成为制造耐油密封件的理想材料。
3.4 其他领域除了汽车工业、建筑工业和化工工业外,丁苯橡胶还在许多其他领域中得到应用。
橡胶加工课件

高温下,塑性流动; 常温下,高弹性;
两种物理状态在 不同T下互相转化
橡胶加工
TPR:嵌段共聚物 硬段:塑料类分子链段; 软段:橡胶分子链段; 低温下:硬段间形成物理 交联点,赋予TPR一定的强度;并呈橡胶弹 性; 高温下:T大于塑料Tg ,物理交联点破坏, 硬段产生流动,——TPR具有可塑性;
橡胶加工
橡胶加工
③ 标准马来西亚胶 (恒粘度橡胶CV,低粘度橡胶LV ) 恒粘度标准马来西亚橡胶CV:制备中用盐酸 羟胺处理,将橡胶分子链上的醛基钝化,粘 度保持不变,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低粘度标准马来西亚橡胶LV:加入环烷油使 粘度降低。不需塑炼,可进行混炼加工。
橡胶加工
(2)NR的化学组成(%)
橡胶烃 蛋白质 丙酮抽 灰份 水溶物 水分
的电子,与橡胶起化学作用——化学吸附; 橡胶吸附在炭黑的表面,润湿炭黑,炭黑
与橡胶分子间的吸引力大于橡胶分子间的内 聚力——物理吸附;
橡胶加工
橡胶制品成型工艺过程
生胶 塑炼
配合剂
模压
混炼
注压
压延
压出
成型
硫化 橡胶加工
制品
橡胶压延工艺包括: 压片——把胶料制成一定厚度和宽度的
胶片; 压型——在胶片上压出某种花纹; 贴胶和擦胶——在作为制品结构骨架的
C C橡H胶2 加工
CH2 CH
C CH2
CH2 CH
(3)NR性能及应用(通用橡胶) 生胶:σ=2.5 MPa,硫化胶:17 ~ 25 MPa, 炭黑补强:25~35 MPa;拉伸过程中产生结晶, 自补强; 常温下:具有高弹性,弹回率70~80%,伸长率 可达1000%; Tg= -72℃, Tf=130~140℃, Td= -200℃ 耐屈挠疲劳性能、加工性能优。综合性能最好。 应用:大型轮胎、胶布、胶带、胶管。
天然橡胶氧指数

天然橡胶氧指数摘要:一、天然橡胶概述二、氧指数概念及意义三、天然橡胶氧指数的影响因素四、提高天然橡胶氧指数的方法五、氧指数在天然橡胶应用中的重要性正文:一、天然橡胶概述天然橡胶,简称NR,是从橡胶树中提取的一种高分子弹性物质。
天然橡胶在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原材料。
然而,天然橡胶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导致其性能发生变化,因此研究天然橡胶氧指数具有重要意义。
二、氧指数概念及意义氧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材料在氧气和氮气混合气体中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气浓度。
对于天然橡胶而言,氧指数是一个衡量其燃烧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关键指标。
氧指数越高,天然橡胶的燃烧性能越好,安全性越高。
三、天然橡胶氧指数的影响因素1.硫化程度:硫化程度对天然橡胶氧指数有显著影响。
一般来说,过度硫化会导致氧指数降低,而轻度硫化则有利于提高氧指数。
2.填充材料:天然橡胶中添加的填充材料,如碳黑、硅烷等,对氧指数也有重要影响。
选用适当的填充材料,可以提高天然橡胶的氧指数。
3.制品设计:天然橡胶制品的设计对其氧指数也有影响。
如在制品中设置防火隔层、采用阻燃材料等,都可以提高氧指数。
四、提高天然橡胶氧指数的方法1.优化硫化工艺:通过调整硫化温度、时间等参数,实现适度硫化,提高天然橡胶的氧指数。
2.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根据制品需求,选用具有较高氧指数的填充材料,如高氧指数碳黑、硅烷等。
3.制品设计优化:在设计天然橡胶制品时,充分考虑防火安全因素,设置防火隔层、采用阻燃材料等。
4.表面处理:对天然橡胶制品表面进行阻燃处理,如涂覆防火涂料、喷涂阻燃剂等。
五、氧指数在天然橡胶应用中的重要性氧指数是评价天然橡胶燃烧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关键指标。
提高氧指数,有助于降低天然橡胶制品在火灾事故中的风险,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具备高氧指数的天然橡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耐老化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总之,研究天然橡胶氧指数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天然橡胶制品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天然橡胶的凝固方式

天然橡胶的凝固方式一、天然橡胶的概述天然橡胶,源自大自然的宝贵资源,是一种高弹性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它主要源自橡胶树,其成分复杂,主要由聚异戊二烯组成。
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天然橡胶被广泛用于各种工业和消费产品,如轮胎、鞋类、电线电缆、密封材料等。
了解天然橡胶的凝固方式对于优化其加工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天然橡胶的凝固方式天然橡胶的凝固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物理凝固和化学凝固。
1.物理凝固:通过物理手段降低天然橡胶的分子活动,使其从流动状态转变为固定状态。
物理凝固通常不需要化学反应,主要通过温度、压力和应力的改变来实现。
例如,通过冷却可以使得天然橡胶从熔融状态转变为固态;通过加压可以使橡胶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增强分子间的结合力,从而提高其硬度。
2.化学凝固:通过引发化学反应改变天然橡胶的化学结构,从而实现凝固。
常见的化学凝固方法包括氧化、还原、硫化和卤化等。
这些方法通过引入新的化学基团或破坏原有的化学键,使天然橡胶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其物理性质,如硬度、弹性和耐温性等。
三、天然橡胶凝固方式的选择在选择天然橡胶的凝固方式时,应综合考虑产品用途、工艺条件和经济效益。
1.产品用途:不同的产品用途对天然橡胶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在制造轮胎时,可能需要选择具有高弹性和耐磨性的天然橡胶;而在生产密封材料时,可能需要选择具有良好压缩性和回弹性的天然橡胶。
根据产品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凝固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产品的性能要求。
2.工艺条件:不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会对天然橡胶的凝固方式产生影响。
例如,在连续生产过程中,可能需要在高温和高速条件下对天然橡胶进行加工;而在间歇生产过程中,可能需要在常温或低温条件下进行。
根据具体的工艺条件选择合适的凝固方式,可以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和提高生产效率。
3.经济效益:考虑不同凝固方式的经济效益也是选择天然橡胶凝固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工业用橡胶的种类

工业用橡胶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天然橡胶:这是最常用的橡胶类型,来源于橡胶树的汁液。
它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但耐热性和耐寒性较差。
2. 丁苯橡胶:这种橡胶是由丁烯和苯乙烯共聚而成的,它的耐热性、耐磨性和抗老化性都比较好,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胎和工业橡胶制品。
3. 硅橡胶:这种橡胶以硅氧键为主链,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低温、电气绝缘性、生理惰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医疗等领域。
4. 氟橡胶:氟橡胶具有极好的耐热性、耐油性和耐腐蚀性,常用于制作高温、高压、强腐蚀环境下的密封件和管件。
5. 乙丙橡胶:乙丙橡胶耐候性、耐臭氧性、电绝缘性优秀,广泛应用于汽车部件、建筑防水材料、电线电缆等领域。
6. 氯丁橡胶:氯丁橡胶耐油、耐热、耐候性良好,常用于制造各种密封件、胶管、胶带等。
7. 聚硫橡胶:聚硫橡胶耐油、耐燃料油性能优良,适用于制造化工、石油等行业的高耐油部件。
8. 聚氨酯橡胶:聚氨酯橡胶具有优秀的耐磨性、弹性、抗冲击性,广泛应用于制造轮胎、输送带、鞋材等。
以上就是常见的工业用橡胶种类,每种橡胶因其独特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工业领域。
橡胶的发展史

四、橡胶的特征和性能
1.结构特征
橡胶是有机高分子弹性体,使用温度范围是 玻璃化温度和粘流温度之间,因此作为好的橡胶 材料应在较宽的温度范围(-50—150℃)内具有 优异的弹性。
(1)大分子链有足够的柔性,玻璃化温度应该比 室温低得多
这就要求大分子链内旋转位垒比较小,分子 间作用力比较弱,其内聚能密度小。
② 硫化促进剂: 缩短硫化时间,降低硫化温度, 改善橡胶性能。
常用促进剂有二硫化氨基甲酸盐、黄原酸盐类、 噻唑类、硫脲类和部分醛类及醛胺类等有机物。
③ 活化剂:用来提高促进剂的作用。 常用活化剂有氧化锌、氧化镁、硬酯酸等。
④ 填充剂: 用来提高橡胶的强度、改善工艺性 能和降低成本。
用于提高性能的填充剂称为补强剂,如炭黑、 二氧化硅、氧化锌、氧化镁等;另外还有用于降 低成本的填充剂,如滑石粉、硫酸钡等。
(2)耐热性和耐老化性 橡胶的耐热性主要和分子主链上的化学键的
键能有关,含有C-C键、 C-O键、 Si-O键、 C-F 键的橡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
橡胶中弱键的存在会引起老化,特别是降解 反应,这降低了耐热性以及其它性能。选择键能 较大、饱和性橡胶就具有较好的耐热、耐氧化老 化性能。
(3)耐寒性
第五章 橡胶
5.1 概述
主
要
5.2 通用橡胶
内
5.3 特种橡胶
容
5.4 其它橡胶
5.1 概 述
cau-uchu
rubber
橡胶
一、橡胶的定义
橡胶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具有良好高 弹性的材料,以生胶为原料加入适量配合剂而形成 的高分子弹性体。
二、橡胶的发展史
1. 天然橡胶的发展和利用时期(1900年以前)
橡胶材料属性

橡胶材料属性
橡胶是一种常见的弹性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属性,使其在各种工业和日常用
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橡胶材料的属性主要包括弹性、耐磨、耐老化、耐腐蚀等方面。
首先,橡胶材料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其良好的弹性。
橡胶可以在受力后迅速恢复
原状,这使得它成为制造弹簧、密封圈、橡胶垫等产品的理想材料。
其弹性还使得橡胶在缓冲、减震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例如汽车轮胎、橡胶减震垫等产品都离不开橡胶材料的弹性特性。
其次,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
橡胶制品在接触摩擦时,能够有效地减少
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这使得橡胶在制造输送带、橡胶轮胎、橡胶管等产品时,能够承受长时间的摩擦和磨损,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
另外,橡胶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
橡胶制品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
能够保持其物理和化学性能的稳定,不易发生老化、硬化和断裂。
这使得橡胶在户外设备、管道密封件、电缆护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此外,橡胶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橡胶可以抵御许多化学物质的侵蚀,
不易受到腐蚀和腐蚀,因此在化工管道、储罐密封、化学试剂包装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用途。
总的来说,橡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耐老化、耐腐蚀等属性,使其在
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橡胶材料的性能和品种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拓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胶概述§1.1 橡胶的基本结构与性能橡胶是一类具有高弹性的高分子材料,亦被称为弹性体。
橡胶在外力的作用下具有很大的变形能力(伸长率可达500~1000%),外力除去后又能很快恢复到原始尺寸。
橡胶按其来源分类可分为:天然橡胶(Natrul rubber简称NR)、合成橡胶(Synthtic rubber简称SR)。
天然橡胶是指直接从植物(主要是三叶橡胶树)中获取的橡胶。
合成橡胶是相对于天然橡胶而言,泛指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得的橡胶。
按使用范围分类可分为:通用橡胶和特种橡胶;通用橡胶是指天然橡胶及性能和用途都与天然橡胶相似的丁苯橡胶、顺丁橡胶、聚异戊二烯橡胶、氯丁橡胶、乙丙橡胶、丁腈橡胶、丁基橡胶;特种橡胶是指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橡胶,包括氟橡胶、硅橡胶、聚硫橡胶、聚丙烯酸脂橡胶、氯醚橡胶和卤化聚乙烯橡胶等;按照分子的极性强弱可分为:极性橡胶和非极性橡胶;按照拉伸时的结晶程度的大小可分为:结晶橡胶和非结晶橡胶;按照分子链上有无不饱和双键可分为:饱和橡胶和不饱和橡胶;按照主链的化学结构可分为:碳链橡胶和杂链橡胶。
传统的橡胶一般都需通过硫化作用,使橡胶分子链间经化学交联形成网状分子结构。
随着嵌段共聚和接枝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类不需要进行化学交联,可以通过加热反复加工的弹性体材料,一般被称为热塑性弹性体。
§1.1 橡胶的基本结构与性能(1)橡胶的分子特征构成橡胶弹性体的分子结构有下列特点:①其分子由重复单元(链节)构成的长链分子。
分子链柔软其链段有高度的活动性,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于室温;②其分子间的吸引力(范德华力)较小,在常态(无应力)下是非晶态,分子彼此间易于相对运动;③其分子之间有一些部位可以通过化学交联或由物理缠结相连接,形成三维网状分子结构,以限制整个大分子链的大幅度的活动性。
从微观上看,组成橡胶的长链分子的原子和链段由于热振动而处于不断运动中,使整个分子呈现极不规则的无规线团形状,分子两末端距离大大小于伸直的长度。
一块未拉伸的橡胶象是一团卷曲的线状分子的缠结物。
橡胶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未变形状态熵值最大。
当橡胶受拉伸时,其分子在拉伸方向上以不同程度排列成行。
为保持此定向排列需对其作功,因此橡胶是抵制受伸张的。
当外力除去时,橡胶将收缩回到熵值最大的状态。
故橡胶的弹性主要是源于体系中熵的变化的“熵弹性”。
(2)橡胶的应力-应变性质图1中的应力-应变曲线是一种伸长结晶橡胶的典型曲线,其主要组分是由于体系变得有序而引起的熵变(即图中-Tds/dl 部分)。
随着分子被渐渐拉直,使得分子链上支链的隔离作用消失,分子间吸引力变得显著起来,从而有助于抵抗进一步的变形,所以橡胶在被充分拉伸时会呈现较的高抗张强度和模量图1橡胶伸应力的内能组分和熵组分与伸长率的关系图2橡胶在恒定伸长下应力与温度关系橡胶在恒应变下的应力是温度的函数。
随温度的升高橡胶的应力将成比例地增大。
这可由图2中的曲线看出。
橡胶的应力对温度的这种依赖称为焦耳效应,它可以说明金属弹性和橡胶弹性间的根本差别。
在金属中,每个原子都被原子间力保持在严格的晶格中,使金属变形所做的功是用来改变原子间的距离,引起内能的变化。
因而其弹性称为“能弹性”。
其弹性变形的范围比橡胶中主要由于体系中熵的变化而产生的“熵弹性”的变化范围要小得多。
图3是典型的拉伸结晶橡胶的预测曲线和实验曲线的比较。
在一般的使用范围内,橡胶的应力-应变曲线是非线性的,因此橡胶的弹性行为不能简单地以杨氏模量来确定。
图3橡胶的单向拉伸和压缩曲线图4增大变形对橡胶的剪切模量-温度曲线的影响(3)橡胶的变形与温度、变形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橡胶分子的变形运动不可能在瞬时完成,因为分子间的吸引力必须由原子的振动能来克服,如果温度降低时,这些振动变得较不活泼,不能使分子间吸引力迅速破坏,因而变形缓慢。
在很低温度下,振动能不足以克服吸引力,橡胶则会变成坚硬的固体。
如果温度一定而变形的速度增大,也可产生与降低温度相同的效果。
在变形速度极高的情况下,橡胶分子没有时间进行重排,则会表现为坚硬的固体。
橡胶材料在应力作用下分子链会缓慢的被破坏,产生“蠕变”,即变形逐渐增大。
当变形力除去后,这种蠕变便形成小的不可逆变形、称为“永久变形”(见图5)。
(4)橡胶的能量吸收和损失橡胶受力时能贮存大量的能量,而在它回缩时释放出其贮存的绝大部分能量。
这是它独特的应力-应变性质的结果。
然而,由于蠕变(应力松弛)的效应,回缩的应力-应变曲线不能够与上升曲线重合,因而有能量损失(滞后损失)。
表1 同重量的橡胶与其他各种材料的贮能能力比较材料名称贮能,(J/Kg)灰铸铁 1.11软钢9.18磷青铜12.2轧制铝22.6弹簧钢284胡桃木365硫化橡胶44800图5橡胶的蠕变曲线和恢复曲线图6橡胶的滞后环(ABC所包围的面积表示生热所消耗的能量)(5)橡胶的热性能①导热性橡胶是热的不良导体,其导热系数在厚度为25毫米时约为2.2~6.28瓦/米2·0K。
是优异的隔热材料,如果将橡胶做成微孔或海绵状态,其隔热效果会进一步提高,使导热系数下降至0.4~2.0瓦。
任何橡胶制件在使用中,都可能会因滞后损失产生热量,因此应注意散热。
②热膨胀由于橡胶分子链间有较大的自由体积,当温度升高时其链段的内旋转变易,会使其体积变大。
橡胶的线膨胀系数约是钢的20倍。
这在橡胶制品的硫化模型设计中必须加以考虑,因为橡胶成品的线性尺寸会比模型小1.2~3.5%。
对于同一种橡胶,胶料的硬度和生胶含量对胶料的收缩率也有较大的影响,收缩率与硬度成反比,与含胶率成正比。
各种橡胶在理论上的收缩率的大小顺序为:氟橡胶>硅橡胶>丁基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丁苯橡胶>天然橡胶橡胶制品在低温使用时应特别注意体积收缩的影响,例如油封会因收缩而产生泄漏,橡胶与金属粘合的制品会因收缩产生过度的应力而导致早期损坏。
(6)橡胶的电性能通用橡胶是优异的电绝缘体,天然橡胶、丁基橡胶、乙丙橡胶和丁苯橡胶都有很好的介电性能,所以在绝缘电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丁腈橡胶和氯丁橡胶,因其分子中存在极性原子或原子基团,其介电性能则较差。
在另一方面,在橡胶中配入导电炭黑或金属粉末等导电填料,会使它有足够的导电性来分散静电荷,或者甚至成为导电体。
表2各种橡胶纯胶的电性能参数胶种介电常数体积电阻ρ,Ω.m功率因数击穿电压,MV/m天然橡胶 2.4~2.6 (1~6)×1017 0.16~0.29 20~30丁苯橡胶 2.4~2.5 1016~1017 0.1~0.3 20~30丁腈橡胶7~12 1012~1013 5~6 20氯丁橡胶7~8 1011~1014 3 20丁基橡胶 2.1 >1017 0.04 24乙丙橡胶 2.35 6×1017 0.02~0.03 28~30硅橡胶3~4 1013~1014 0.04~0.06 15~20表3各种橡胶硫化胶的电性能参数胶种介电常数体积电阻ρ,Ω.m功率因数击穿电压,MV/m天然橡胶 3.0~4 1016~1017 0.5~2.0 20~30丁苯橡胶 3.0~4 1014~1017 0.5~2.0 20~30顺丁橡胶 3.0~4 1074~1017 0.5~2.0 20~30丁基橡胶 3.0~4 1017~1018 0.4~1.5 25~35乙丙橡胶 2.5~3.5 1017~1018 0.3~1.5 35~45氯丁橡胶 5.0~8.0 1014~1015 2~20 15~20丁腈橡胶 5.0~12.0 1012~1013 2~20 -氯磺化聚乙烯4~5 1014~1016 2~10 20~25硅橡胶3~4 1015~1018 0.5~2.0 20~30氟橡胶3~6 1014~1017 2~10 20~25聚硫橡胶4~6 1015~1016 2~10 15~20(7)橡胶的气体透过性(气密性) 橡胶的气透率是气体在橡胶中的溶解度与扩散度的乘积。
气体的溶解度随橡胶的溶解度参数增加而下降,气体在橡胶中的扩散速度取决于橡胶分子中侧链基团的多少。
气体在各种橡胶中的透过速度有很大的不同,在橡胶中气透性较低的是聚醚橡胶和丁基橡胶,丁基橡胶气透性只有天然胶的1/20。
而硅橡胶的气透性最大。
橡胶的气透性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上升,对于使用炭黑作填料的制品来说,其品种和填充量对气透性能影响不大。
但软化剂的用量大小对硫化胶的气透性能影响很大,对气透性能要求较高的橡胶制品,软化剂的用量尽可能减少为好。
表4各种橡胶气体透过率的相对值(以天然胶为100)胶种空气He H2 O2 N2 CO2天然橡胶100 100 100 100 100 100丁苯橡胶76 74 81 73 78 94顺丁橡胶81 86 82 82 105氯丁橡胶15 27 17 14 20丁腈橡胶(-CN20%)33 55 51 35 31 48丁腈橡胶(-CN32%)8.5 32 24 10 7.5 14丁腈橡胶(-CN39%)3.4 22 15 4.1 2.9 5.7丁基橡胶 4.8 21 15 5.6 5.0 4.0硅橡胶2700 1070 2200 3300 1600聚硫橡胶 3.2 12 2.4(8)橡胶的溶解与溶胀未硫化的橡胶可以溶于与其溶解度参数相近的溶剂中。
对硫化胶而言,由于化学交联使橡胶大分子联接成三维网状结构,故在溶剂中仅能吸收溶剂逐渐胀大并达到平衡值(最大溶胀)。
这种现象称为橡胶的“溶胀”。
溶胀后的体积可达橡胶体积的数倍。
并伴随机械强度的损失。
硫化胶的最大溶胀与其交联密度有关。
在吸收溶剂时,硫化橡胶的交联网络也胀开而产生将溶剂挤出网外的弹性收缩力,当溶剂扩散渗入的压力与交联网络的弹性收缩力相等时,即达到溶胀平衡。
由于液体浸入橡胶的深度是接触时间平方根的函数,因此,即使橡胶对所接触的液体无特别阻抗能力,如果橡胶制件本身有一定的体积,也能使其有一定的使用寿命。
(9)橡胶的可燃性大多数橡胶具有程度不同的可燃性。
而分子中含有卤素的橡胶如氯丁橡胶、氟橡胶等,则具一定的的抗燃性。
因此,含有氯原子的氯丁胶和氯磺化聚乙烯在移开外部火焰后,既便燃烧也是困难的,而氟橡胶则完全是自行灭火的。
在胶料中配入阻燃剂(例如磷酸盐或含卤素物质)可提高其阻燃性。
§1.2 橡胶的配合任何一种橡胶只有通过配合和加工,才能满足不同的产品性能的要求。
橡胶的配合主要有硫化、补强和防老化三大体系:(1)橡胶的硫化体系橡胶的硫化就是通过橡胶分子间的化学交联作用将基本上呈塑性的生胶转化成弹性的和尺寸稳定的产品,硫化后的橡胶的物性稳定,使用温度范围扩大。
“硫化过程(Curing)”一词在整个橡胶工业中普遍使用,在橡胶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