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关电源设计的报告总结

合集下载

开关电源实验报告

开关电源实验报告

开关电源实验报告一开关电源原理如下图30W开关电源电路图所示,市电先经过由电容CX1和滤波电感LF1A组成的滤波电路后,再经过型号为KBP210的整流桥BD1和C1组成的整流电路,输出直流电。

直流电又经过由UC3842和2N60等元器件组成的高频逆变电路后,变成高频的交流电,经高频变压器输出为低电压的高频交流电。

高频交流经肖基特二极管SR1060后变为脉动的直流电,最后经滤波电容和滤波电感变为我们想要的直流电输出。

MOV2、MOV3:F1、F2、F3、FDG1组成的电路进行保护。

当加在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超过其工作电压时,其阻值降低,使高压能量消耗在压敏电阻上,若电流过大,F1、F2、F3会烧毁保护后级电路。

(2)输入滤波电路:C1、L1、C2、C3组成的双π型滤波网络主要是对输入电源的电磁噪声及杂波信号进行抑制,防止对电源干扰,同时也防止电源本身产生的高频杂波对电网干扰。

当电源开启瞬间,要对C5充电,由于瞬间电流大,加RT1(热敏电阻)就能有效的防止浪涌电流。

因瞬时能量全消耗在RT1电阻上,一定时间后温度升高后RT1阻值减小(RT1是负温系数元件),这时它消耗的能量非常小,后级电路可正常工作。

(3)整流滤波电路:交流电压经BRG1整流后,经C5滤波后得到较为纯净的直流电压。

若C5容量变小,输出的交流纹波将增大。

1.2功率变换电路(1)MOS管的工作原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绝缘栅场效应管是MOSFET(MOS管),是利用半导体表面的电声效应进行工作的。

也称为表面场效应器件。

由于它的栅极处于不导电状态,所以输入电阻可以大大提高,最高可达105欧姆,MOS管是利用栅源电压的大小,来改变半导体表面感生电荷的多少,从而控制漏极电流的大小。

(2)常见的原理图:(3)工作原理R4、C3、R5、R6、C4、D1、D2组成缓冲器,和开关MOS管并接,使开关管电压应力减少,EMI减少,不发生二次击穿。

在开关管Q1关断时,变压器的原边线圈易产生尖峰电压和尖峰电流,这些元件组合一起,能很好地吸收尖峰电压和电流。

开关电源的设计实验报告

开关电源的设计实验报告

河西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综合设计实验开关电源的设计实验报告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侯涛日期:2016年4月12日绪论开关电源是近年来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新式电源,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耗能低、使用方便等优点,在邮电通信、航空航天、仪器仪表、工业设备、医疗器械、家用电器等领域应用效果显著。

一、开关电源的概念和分类电源是将各种能源转换成为用电设备所需电能的装置,是所有靠电能工作的装置的动力源泉。

1.开关电源的概念电是工业的动力,是人类生活的源泉。

电源是产生电的装置,表示电源特性的参数有功率、电压、电流、频率等;在同一参数要求下,又有重量、体积、效率和可靠性等指标。

我们用的电,一般都需要经过转换才能适合使用的需求,例如交流转换成直流,高电压变成低电压,大功率变换为小功率等。

按照电子理论,所谓AC/DC就是交流转换为直流;AC/AC称为交流转换为交流,即为改变频率;DC/AC称为逆变;DC/DC为直流变交流后再变直流。

为了达到转换的目的,电源变换的方法是多样的。

自20世纪60年代,人们研发出了二极管、三极管半导体器件后,就用半导体器件进行转换。

所以,凡是用半导体功率器件作开关,将一种电源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的电路,叫做开关变换电路。

在转换时,以自动控制稳定输出并有各种保护环节的电路,称为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在转换过程中,用高频变压器隔离称之为离线式开关变换器,常用的AC/DC 变换器就是离线式变换器。

开关电源通常由六大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第一部分是输入电路,它包含有低通滤波和一次整流环节。

220V交流电直接经低通滤波和桥式整流后得到未稳压的直流电压Vi,此电压送到第二部分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其目的是提高功率因数,它的形式是保持输入电流与输入电压同相。

功率因数校正的方法有无源功率因数校正和有源功率因数校正两种。

所谓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是指电源在校正过程中常采用三极管和集成电路。

开关电源电路常采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直流开关电源实习报告

直流开关电源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流开关电源在各种电子设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更好地了解直流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直流开关电源实习。

二、实习内容实习期间,我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学习直流开关电源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性: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请教工程师,我了解了直流开关电源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各种参数的含义,为后续的实际操作打下了基础。

2. 分析实际电路:实习过程中,我分析了多个实际电路,掌握了不同电路元件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

3. 设计电路:在工程师的指导下,我独立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直流开关电源电路,并完成了电路图的绘制。

4. 搭建电路:我参与了电路的搭建工作,学会了如何正确连接各种元件,并掌握了调试电路的方法。

5. 测试与优化: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电路的性能指标,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在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优化。

三、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通过实习,我对直流开关电源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开关电源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实际操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电路的搭建和调试,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学们共同完成任务,学会了团队协作,提高了沟通与协作能力。

4. 问题解决能力:在电路设计和优化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直流开关电源的设计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在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上的不足,今后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习报告完)。

基于TOP222Y的单片开关电源的设计

基于TOP222Y的单片开关电源的设计

采用PWM控制器和MOSFET功率开关一体化的集成控制芯片是新一代开关电源设计的重要特点和趋势。

本文介绍了三端PWM/MOSFET二合一集成控制器件TOPSwitch 系列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开关电源设计中的应用,同时也介绍了与TOPSwitch相匹配的高频功率变压器的设计。

其中, PWM控制器和变压器的设计是开关电源设计的关键。

在研究了单片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基础之上,采用TOP222Y芯片设计了输出为5V/2A 小功率单片式开关电源电路及高频变压器;并对电路中的一些元器件的参数进行了计算和选择。

该电路基本能满足设计的要求。

通过毕业设计,即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得到了一次实践的锻炼。

关键词:开关电源、脉宽调制、TOP222Y第一章序言 (1)1.1 开关电源的发展 (1)1.2 单片开关电源芯片及应用 (1)第二章单片开关电源工作原理 (3)2.1 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3)2.2 单片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 (4)第三章基于TOP222Y的单片开关电源的设计 (6)3.1 TOP222Y的工作原理 (6)3.2 基于TOP222Y芯片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 (8)第四章单片开关电源电路的元件选择与参数计算 (11)4.1 整流滤波电路元件的选择 (11)4.2 PC817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11)4.3 TL431的工作原理 (11)4.4 PC817光电耦合器与TL431外围器件参数计算 (12)4.5 TL431的取样电阻计算 (12)第五章高频变压器设计 (14)5.1 变压器的分类 (14)5.2 高频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14)5.2 高频变压器设计方法 (14)5.3 高频变压器的绕制 (15)第六章总结 (17)第一章序言1.1 开关电源的发展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开关电源一般由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IC和MOSFET构成。

开关电源实训报告

开关电源实训报告

7.5.2 三端单片开关 集成稳压器及其应用 一、TOP Switch-Ⅱ简介: - 简介: (TOP221∼TOP227) ∼ )
三端器件 DIP-8或SMT-8封装 - 或 - 封装
二、TOP Switch-Ⅱ工作原理: - 工作原理:
详见P.215∼216 ∼ 详见
的应用电路: 三、TOP Switch的应用电路: 的应用电路
4.2000年11月 年 月
四代
TOPSwitch–GX
型号: 型号:TOP242∼249 ∼ 封装: 封装: TO–220–7C 有6个引脚 个引脚 即X L C S F D X(设定极限电流端) (设定极限电流端) 相当于TOPSwitch–FX的M端分为 L(线路检测端) 相当于 的 端分为 (线路检测端) 系列: ※Tiny Switch系列: 系列 将控制IC和 功率管集成于一体, 将控制 和MOSFET功率管集成于一体,依负载自 功率管集成于一体 动调整开关频率,提高效率, 个引脚。 动调整开关频率,提高效率, 4个引脚。 个引脚 D-功率管漏极 - BP-旁路(外接滤波电容) -旁路(外接滤波电容) S-源极 - EN-使能控制端(高电平时 导通……) -使能控制端(高电平时MOSFET导通 导通 ) 型号: 型号:TNY253∼255 ∼ ※ Tiny Switch–Ⅱ系列: Ⅱ系列: TNY264P/G TNY266P/G∼ TNY268P/G ∼ 实际引出端有7个 实际引出端有 个
2.1994年二代 年二代
TOPSwitchⅡ Ⅱ
型号: 型号: TOP221∼227 ∼ 开关频率: 开关频率:100KHz 工作电压: 工作电压:85V∼265V ∼ 封装: 封装: TO–220 DIP8 SMD–8 (TOP221Y ∼227Y) ) (TOP221P ∼224P) ) (TOP221G ∼227G) )

一个200W开关电源的功率级设计总结

一个200W开关电源的功率级设计总结

200W 开关电源的功率级设计总结1. 导言新的功率在200W-500W 的交流电源设计,越来越需要功率因素校正(PFC),以在减少电源线上的能源浪费,并增加最多来自电源插座的功率。

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个用于液晶电视的200W 电源的设计与构造,所以提到了很多注意事项,以达到高效率,待机功率低于1W,外形小巧尤其是高度为25mm ,无风扇的简单冷却,低成本。

这些特征对于将要应用的场合是不可或缺的。

2. 电路描述和设计设计指标如下∶·交流输入电压∶85-265VRMS·功率因素∶> 0.95·总输出功率∶200W·三个直流输出∶5V/0.3A12V/5A24V/6A电源分为两个单元。

第一电源集成一个功率因素校正电路,内置在FAN4800 PFC/PWM(脉宽调制)二合一控制器周围,产生一个24V/6A 和12V/5A 的输出。

这个器件包含一个平均电流模式PFC 控制器和一个能够在电压和电流模式下工作的PWM控制器。

在描述的这项应用中,PWM工作在电流模式,控制一个双管正激变换器。

这种变换器能产生一个稳压的24V 输出。

12V输出则由一个采用MC34063A PWM控制器的Buck 变换器产生。

这个附加模块改善了12V输出校正,减少交叉调节问题,这对于多重输出正激变换器总是一个问题,当负载大范围变化时。

附加变换器成本不是很高,如果与一个双管输出变换器的更复杂、更大的耦合电感相比。

第二电源是一个基于飞兆半导体功率开关(FPS)的Flyback 变换器,它给FAN4800提供电源和5V 输出。

这个电源工作在待机模式下,它的无负载功耗低于500mW。

因此,即使对于省电模式下小负载情况,也有可能满足1W待机功耗的限制。

为了简洁,设计计算和电路图将在每个模组中单独给出。

最终完成的示意图和布局,可在附录中查到。

3. 功率因素校正本节回顾了功率因素校正电路的电源选择。

用来设立乘法器的工作点和差动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补偿的低功率部件的设计在[1]中给出。

开关电源实验报告总结

开关电源实验报告总结

开关电源实验报告总结我做这个开关电源实验啊,那可真是有一肚子话想说。

刚开始的时候,我瞅着那些个实验器材,就跟瞅着一堆外星物件似的。

那些电线啊,乱得像我早上刚睡醒的头发,缠缠绕绕的。

电源盒子呢,方方正正的,黑不溜秋,透着一股神秘劲儿,感觉它随时能给我来个下马威。

我就这么硬着头皮开始摆弄。

旁边有个同学,那家伙,看着挺机灵的,我就忍不住问他:“哎,你看这线咋接啊?我这眼睛都看花了。

”他眼睛滴溜溜一转,说:“我也不太清楚呢,咱一块儿琢磨琢磨呗。

”得嘞,我俩就凑一块儿,对着那电路图看了又看。

这电路图啊,密密麻麻全是线条和符号,我感觉我不是在看电路图,是在看一幅复杂得要命的藏宝图。

那一会儿,实验室里安静得很,就偶尔有仪器发出的轻微嗡嗡声,像蚊子在耳边叫,搅得人心烦意乱。

我想着这开关电源到底是个啥原理呢?就像我想弄明白为啥我家那电闸有时候跳有时候不跳一样。

我一边想着,一边手里拿着电线小心翼翼地往接口上怼。

每怼一下,心里都跟敲小鼓似的,生怕一下子冒出个火花啥的把我给吓个半死。

好不容易把线路接得差不多了,我按下开关的时候,手都有点抖。

眼睛死死盯着电源,心里想:“你可千万给点面子啊,别给我整出啥幺蛾子。

”你还别说,电源灯亮了,那一刻,我心里就像一下子开了花似的,乐开了花啊。

我扭头就对那同学说:“成了成了!”那同学也咧着嘴笑,露出两颗大白牙,眼睛眯成了缝儿。

可是呢,这高兴没持续多久。

我发现电源输出不太稳定,这就像你刚觉得抓到了救命稻草,结果发现这稻草是根烂的。

我又开始各种检查,这时候感觉那些电线和零件都在跟我作对。

我皱着眉头,嘴里嘟囔着:“你们这些个小玩意儿,咋就不能乖乖听话呢?”后来经过一番折腾,终于把问题给解决了。

这整个实验过程啊,就像坐过山车似的,一会儿上一会儿下。

我从这个实验里可算是明白了,这开关电源看着简单,里面的门道可真不少。

这就跟做人一样,看着普普通通的一个人,肚子里指不定藏着多少本事和秘密呢。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开关电源及其设计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开关电源及其设计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开关电源及其设计
开关电源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电源,它具有高效率、稳定
性好、体积小等优点。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开关电源则是在传统开关电源的
基础上结合了单片机的控制功能,可以实现更精确、智能的控制。

首先,输入滤波模块用于滤除输入电源中的高频噪声,以保证后续电
路正常工作。

整流滤波模块则将输入电源的交流信号经过整流后变为直流
信号,并进行滤波以减小波动。

接下来,开关变换模块是整个开关电源的关键。

该模块中包含了主要
的开关电源拓扑结构,如Buck、Boost、Buck-Boost等。

通过开关元件的
开关动作,实现电源输入电压到输出电压的变换。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开
关频率、开关管的选择以及辅助器件的设计。

输出滤波和稳压控制模块用于进一步滤除开关变换模块输出电压中的
高频噪声,并稳定输出电压。

可以使用电容、电感等元件来实现滤波功能,并通过反馈控制实现稳压功能。

最后,单片机控制模块通过采集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等信号,实时监
控电源的工作状态,并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比如,可以通过PWM信号控制
开关元件的开关频率,从而实现输出电压的调节。

同时,单片机还可以实
现过压、过流、过温等保护功能,提高开关电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结起来,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开关电源通过单片机的控制功能,实现
了对开关电源的精确控制。

在设计中需要注重滤波和稳压控制模块的性能
选择和设计,同时合理选择开关变换模块的拓扑结构和开关元件,以确保
开关电源的效率和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并制作所示的开关稳压电源。

R L
U 1=
开关稳压电源
题目要求变压器把市电转变为15V —21V ,正常情况下为18V ,经合适的变换器,输
出30—36V 步进可调的电压,其输出最大电流可达2A ,电压调整率及负载调整率小于2%,电源效率大于70%。

一、变换器的选择:
拿到这个题目,首先是要选择合适的变换器,已知输入电压15V -21V ,输出电压30-36,那么很明显要先择升压电路,以下是常用的具有升压功能的变换器:
1.单管反激式 :
o 1in D
U n
U D
=- 其中D 为开关PWM 的占空比
2.半桥逆变—整流电路
o in U nDU =
3.全桥逆变-整流
o 2in U nDU =
4.双Boost 电路
o 1in
U U D
=
-
5.Boost 电路
o 1in
U U D
=
-
6.Buck-Boost 变换电路
o 1in U U D =
-
以上这6种电路,只要选择合适的n和调整合适的占空比D就能得到输出电压大于输入电压的升压变换电路,以下是这几种电路的特点:
根据以上比较可以看出,该电路要求输出的电压较小,输出电流也较小,但对纹波指标要求较高,因此可选择比较容易控制,电路较简单的Boost升压变换电路。

二、控制方案选择
1.采用单片机产生PWM信号控制,控制比较灵活,可以通过键盘设定对输出电压步进调整,但电路设计比较复杂,需要对反馈回路和驱动电路单独进行设计,同时对软件的要求也比较高。

下面对该控制方案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在单片机的选择上,由于比赛要求,单片机选择肯定是TI公司的MSP430,但是就我们目前的学习来看,有两款可供选择,MSP430F149和MSP430G2553,MSP430G2553有20个引脚,IO口有16个,如果仅仅用来做显示液晶使用,IO端口还够用,但如果用来控制开关管,同时还要进行过流检测和电压电流保护功能,则IO端口需要用专用芯片扩展,如果选择MSP430F149,则该单片机有64个引脚,48个IO端口,对该电路来说,具有充足的IO口余量,但同时也增加了电路的复杂性,不过在理论上这两款单片机都是可行的。

其次,由于单片机不可能直接去控制开关管,所以需要单独的驱动电路,常用的驱动芯片有IR2302、IR2110、IR2104、IR2153
以下是这些芯片的电气特性:
从上表中对比可以看出,IR2110的在性能上优于IR2104和IR2302,但就电路而言,IR2110是14脚的,比8脚的IR2104和IR2302要复杂,若要设计比较好的电路,还是优先选择IR2110和IR2153
反馈网络设计:
对于反馈网络,有多种方案,(1)最简单的的就是直接让单片机通过AD对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再根据比例调控PWM占空比稳定输出电压,这种方法电路比较简单,但是PWM 调控是不是特别灵敏。

(2)用硬件辅助调控,方法是让单片机产生方波,通过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产生固定频率的三角波,通过比较器与反馈电压比较产生PWM去调节MOSFET管。

2.使用集成的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常用的TI芯片有MC34063,UC3842,UC3843,UC3844,UC3845,SG3524,TL494,这些集成芯片一般都有过压,过流保护,采样电压输入等,只需少许的元件就能达到所要的设计要求,电路自然也就简单一些,但在电路的灵活性,可控性上局限性比较大,适用于小功率电路。

电流采样电路:电流采样一般是在电路上串联一小于1欧的电阻,通过测电阻两端的压差来确定电流的大小,常用的电流采样芯片有INA282,MNX471,INA270.
三、开关管的选择:
开关电源中的开关管一般选用MOSFET管,由于是作为开关使用,所以就要求MOSFET 管的频率高,导通时可载电流大,导通电阻小,常用的MOSFET管有IRF540,IRF3205,
四、二极管的选择
由于开关电源中的开关频率较高,所以二极管一般采用快速恢复二极管或肖特基二极管如ESAD85M-009,NF0526。

电路各部分选择好,在通过计算得到电感L,电容C,经过调试后应该就能达到题目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