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提质的国内外
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

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褐煤是一种低质、低热值、高水分、高挥发分的煤种,通常不被视为传统化石燃料。
然而,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化石燃料资源的日益枯竭,褐煤作为一种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通过提质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褐煤的热值、密度和稳定性,使其成为更高效的能源来源。
本文将介绍褐煤提质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
一、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现状1.干燥技术褐煤水分含量较高,导致其热值和燃烧效率较低。
干燥技术是褐煤提质的首要步骤,通过降低褐煤中的水分含量,提高其热值和燃烧性能。
目前,常用的干燥技术包括自然晾晒、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等。
其中,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具有处理速度快、节能环保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
2.热解技术热解技术是通过高温加热褐煤,使其发生热分解,生成固体炭、液体产品和气体产物。
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褐煤的碳转化率和热值,同时还可以去除部分水分和挥发分。
常见的热解技术包括高温热解、中温热解和低温热解等,其中高温热解具有处理效果好、产品收率高等优点,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
3.气化技术气化技术是通过化学反应将褐煤转化为气体燃料,主要包括水蒸气气化和氧气气化等。
水蒸气气化是将褐煤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气、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氧气气化是将褐煤与氧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
气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褐煤的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二、褐煤提质技术发展分析1.技术挑战褐煤提质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能效低、副产品处理困难等。
此外,由于褐煤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也是褐煤提质技术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2.节能环保要求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变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环保已经成为褐煤提质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提高能效、减少废弃物排放和采用清洁生产工艺等措施,实现褐煤提质过程的节能环保。
褐煤提质技术的现状浅析

褐煤提质技术的现状浅析发表时间:2014-11-25T15:53:17.903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9月上旬供稿作者:贾梦阳[导读] 中国富煤贫油少气,是世界上少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Brown Coal Quality Upgrading Technology贾梦阳JIA Meng-yang曰邰世康TAI Shi-kang(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100083)(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摘要院我国有较为丰富的褐煤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煤炭能源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对褐煤的加工利用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但是褐煤高水分,高灰分,低发热量以及易自燃等性质使得其不宜经过洗选加工后直接利用,同时也不利于煤炭资源的长途运输以及储运,所以褐煤提质技术逐步发展起来,针对国内外对褐煤提质的研究,总结了褐煤提质技术的分类以及进展,并结合我国褐煤发展的现状对提质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Abstract: China has abundant lignite resources. As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further expansion of coal energy is demanded, andthe demand for processing and utilization of brown coal are increasing. Howerer the brown coal has high moisture, high ash content and lowcalorific value and ease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and other properties, so it should not be directly used after washing and processing,while it is not conducive to long-distance transport and storage of coal resources, so browm coal quality upgrading technology is graduallydeveloping. For the studies on browm coal quality upgrading, 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classification and progress of this technology,combined with the situation of China, discusse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brown coal quality upgrading.关键词院褐煤;提质技术;发展Key words: brown coal;quality upgrading technology;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院TQ536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5-0073-030 引言中国富煤贫油少气,是世界上少数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
褐煤干燥提质市场分析报告

褐煤干燥提质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褐煤干燥提质市场的背景介绍、褐煤干燥提质技术的意义和影响以及本报告的研究意义和范围。
可以简要介绍褐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资源,在能源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其水分较高,热值较低,因此褐煤干燥提质技术的发展对于提升褐煤的利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褐煤干燥提质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领域的决策和投资提供依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点:1.2 文章结构本报告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本报告的概述,包括褐煤干燥提质市场的背景和现状,以及本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将介绍褐煤干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情况,市场对褐煤干燥的需求分析,以及褐煤干燥提质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结论部分将对褐煤干燥提质市场的前景进行展望,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并对全文进行总结。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褐煤干燥提质市场进行综合分析,包括褐煤干燥技术介绍、市场需求分析以及提质过程中的优势与挑战。
通过全面调查和研究,我们旨在为相关行业决策者、投资者和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市场信息和发展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推动褐煤干燥提质产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本报告也旨在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促进相关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
1.4 总结总结部分:本文通过对褐煤干燥提质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可以看出褐煤干燥技术在提高褐煤燃烧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市场需求也呈现出逐渐增长的趋势,但同时也存在着技术升级、成本控制等挑战。
然而,随着环保和能源转型的不断推进,褐煤干燥提质市场仍然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建议相关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品质,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和规范市场发展,共同推动褐煤干燥提质市场的健康发展。
2.正文2.1 褐煤干燥技术介绍褐煤干燥技术是指利用干燥设备对褐煤进行热风干燥处理,以提高褐煤的燃烧性能和热值,降低含水率,提高煤的利用率和降低运输成本的一种技术。
褐煤提质

21干燥脱水提质技术褐煤干燥脱水技术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机械脱水、蒸发脱水和非蒸发脱水3类[’]。
其中机械脱水技术在选煤厂已广泛应用,但其处理能力和脱水效率尚难适应褐煤脱水的要求。
蒸发脱水法可以降低褐煤的水分,提高褐煤的热值,但简单的蒸发脱水难以改变褐煤的物理化学结构,不能解决其易自燃和重新吸水等难题,可以作为炉前脱水技术使用。
非蒸发脱水提质技术是将褐煤与高温高压蒸汽直接接触,使水分呈液态脱出,不需要蒸发潜热,热效率高。
褐煤受高温高压作用的影响,其组成和性质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变化趋势类似于煤化程度的增强。
目前众多国家都在开发非蒸发脱水技术。
日本的D一K非蒸发脱水工艺f‘〕可实现褐煤水分在非蒸发条件下加热,使水分以液体状态从褐煤中脱出。
德国多特蒙德大学研究开发了热压脱水工艺(MTE工艺)〔’〕,过程综合了热法脱水和机械脱水的优点,将褐煤加热到不大于220℃的条件下,通过机械挤压将水挤出。
褐煤脱水后,热值大大提高,提质煤的重新吸水和自燃特性也得到改善。
目前MTE 工艺已在澳大利亚一电厂建立1套25口h的中试装置,工业化条件基本成熟。
2成型提质技术褐煤成型可以同时有效解决干燥后粉尘大,易重新吸水,易自燃三大难题。
成型后,褐煤型煤水分降低,发热量提高,在运输过程中能保持一定的形状,既能减轻粉尘污染,减少了褐煤自燃的机会,又降低了运输成本。
褐煤成型主要分为有粘结剂冷压成型和无粘结剂热压成型2大类。
2.2.1揭煤有粘结剂成型褐煤有粘结剂成型的技术关键是开发经济有效的粘结剂。
山东矿业学院李登新等研究了适用于褐煤成型用粘结剂FX(工业废弃物的混合物),用它制成的型煤达到了工业用型煤的质量要求〔6〕。
日本神户制钢所(Kobestee1Group)于1993年开始研究UBC(Up脚dingBrowneoal)褐煤提质技术七’〕,其特点是采用轻质油高效去除褐煤中的水分。
具体工艺为:将粉化后的煤与可回收油(通常采用石油基轻质油)及重油混合,制成煤浆;煤浆在蒸发器中加热,水分被蒸出;采用洋析器将脱水浆液中的油品分离并再生,得到提质粉煤;最后将提质煤压块成型以便于运输。
2023年褐煤干燥提质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褐煤干燥提质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褐煤是一种优质的燃料资源,在我国西北地区广泛分布。
然而,由于其水分含量高以及挥发分含量低等原因,使其无法直接作为燃料使用,需要进行干燥和提质处理。
此外,随着能源结构调整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褐煤干燥提质行业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从产业结构、政策环境、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等方面分析了褐煤干燥提质行业市场前景。
一、产业结构褐煤干燥提质行业产业结构相对简单,以生产企业和设备供应商为主。
目前,国内数十家褐煤干燥提质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陕西和新疆等地。
而设备供应商数量少,主要以国外厂家为主。
虽然国内企业在技术和设备研发方面仍需提升,但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正在逐步提升。
二、政策环境褐煤干燥提质行业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
例如《关于加快褐煤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褐煤干燥提质行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三、市场需求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强,清洁、高效、低碳的能源将会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褐煤干燥提质技术可以降低燃料成本、提高炉膛温度、减少大气污染排放,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关注和认可。
四、技术发展褐煤干燥提质技术为深加工技术,也是褐煤行业向绿色、环保、高效转型的关键技术。
目前,褐煤干燥提质技术主要以红外干燥、流化床干燥、旋风干燥和喷雾干燥等为主,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使得褐煤干燥提质行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总之,褐煤干燥提质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良好前景。
企业可以加强技术创新和优化服务,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1500字)。
褐煤提质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S AT T USQUO A P I A I R P C S OF QUA T —UP ND AP L C T ON P OS E T LI Y — GRAD N IG
TECHNo LoGY FoR GNI LI TE CoAL
xu a g a g, Xio u n ZH AO Yi
・
6 [ 中图分 类号 ] T K 1
[ 文献标 识码 ] B
3 4( 01 ) 5 00 3 [ 章 编 号] 1 02— 3 6 2 2 0 —0 1— 0 文 0
I Ol编 号 ] 1. 9 9 jis . 0 2—3 6 . 0 2 0 . 0 D 0 3 6 /.sn 10 34 2 1.5 0 1
l k o sn i n t o l s f e c a n e e t i p we e e a i n, n h r e f sn h a d t c — i fu i g l i c a u l o l l c r o rg n r t n g e a i c o a d t ema k t i g t e s i e h o u
褐 煤 提 质 技 术 的 应 用现 状 及 前 景
徐 晓光, 赵 毅
中 国 华 能 集 团公 司 , 京 北 1 0 3 00 1
[ 摘
成 热 要] 褐煤 提质技 术 分为脱 水提 质 、 型提 质 、 解提 质 3类 。介 绍 了国 内外典 型褐 煤提 质技 术 的应 用情 况 , 以及 开发 褐煤 提 质 所 面 临的技 术 、 市场 、 策等 方 面 的风 险 。对我 国褐 政
收 稿 日期 : 2 1 — 2 0 02 0 — 1
E —ma l i: x ~X @ c n . o . n g U h g cr c n
褐煤干燥脱水提质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_尚庆雨

第20卷第6期洁净煤技术Vol.20No.6 2014年11月Clean Coal Technology Nov.2014低阶煤提质利用技术专题[编者按]2013年中国原煤产量36.8亿t,低阶煤(包括褐煤、长焰煤、弱黏煤和不黏煤)在中国煤炭储量及产量中均占50%以上,已成为中国能源生产和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低阶煤具有水分高、灰分高、发热量低、氢氧含量高、易燃易碎等特点,不适宜直接燃烧和运输,利用能效低,污染严重,因此必须对低阶煤进行提质利用,降低其灰分和水分,提高发热量,或者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近年来,低阶煤提质利用技术已有所突破并开始工业化应用,但总体来看,仍处于起步期,大规模低阶煤提质利用技术尚未完全成熟,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强低阶煤提质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也将低阶煤提质改性技术列入重大技术研究领域。
鉴于此,本刊组织了“低阶煤提质利用技术”专题,系统报道了低阶煤提质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重点介绍了低阶煤流化床提质、热解提质、超临界乙醇脱氧、干法分选及低阶煤制备水煤浆、活性焦、气化催化剂、提取腐植酸等技术,以期为提高低阶煤利用效率,实现低阶煤规模化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褐煤干燥脱水提质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尚庆雨1,2,3(1.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节能工程技术研究分院,北京100013;2.煤炭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3;3.国家能源煤炭高效利用与节能减排技术装备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3)摘要:为实现褐煤合理、高效利用,减轻褐煤利用中的环境污染,阐述了国内外褐煤干燥脱水提质技术现状,论述了国内褐煤干燥脱水提质技术工业化示范项目的进展情况,说明褐煤经干燥脱水提质处理后,可脱除褐煤中大部分水分,发热量显著提高,提质后的褐煤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便于运输、贮存及综合利用。
针对褐煤干燥脱水提质过程中存在的烟尘排放量大、能耗高、余热难以回收利用、干燥褐煤成型率低、型煤易爆裂产生碎块等问题,从加强褐煤性质和干燥脱水基础理论研究、加强干燥工艺及其配套干燥设备的研发、加强褐煤干燥后产品利用技术研究3方面提出了褐煤干燥脱水提质技术的发展方向。
浅析褐煤提质技术现状

Ke y wor : l ds i t gnie;u r d n e hn o pg a i g t c olgy; p o y i yr l ss
褐煤 是煤化 程 度最 低 的常见 煤 种 ,因外 表呈 褐
利 用最 广泛 的褐 煤 。
de elpm e i nie u r i g t c o o a ntod ed i hi p r, a d 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m e t pia t c olgis a t ei e lpm e al v o ntoflg t pg ad n e hn l gy w s i r uc n t s pa e n o y c l e hn o e nd h r d veo nt
第4 期
煤 质 技 术
21 年 7 01 月
浅 析 褐煤 提 质 技 术 现 状
王 彬
( 炭 科 学研 究 总 院 北 京煤 化 工研 究 分 院 ,北 京 1 0 1 ) 煤 0 0 3
摘
要 :褐 煤 脱水提 质 可有 效提 高褐 煤 的质 量及扩 大 褐煤 用途 。针 对 国 内外 褐煤提 质技 术 的发展 现
其 中大部 分分 布在 云南 省境 内。东北 、中南 、西北
1 褐 煤 资 源
1 1 世界 褐煤 资 源 ’ .
全 世界 褐煤 资 源的 地质 储 量 约有 4万 亿 t 占 , 世 界煤 炭储 量 的 4 %。褐 煤 资 源 又 分 为 硬 褐 煤 和 0 软 褐煤 两大 类 。美 国 、俄 罗斯 和 中国 3个 国家 硬褐 煤 储 量 最 多 ,分 别 为 9 0多 亿 t 0 0 、8 0余 亿 t 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褐煤提质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 目前.在褐煤非蒸发脱水提质方面国内只 有中科院山西煤化所、黑龙江科技学院等 少数科研单位进行过基础研究。在褐煤成 型提质方面,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过去一直 发展较为缓慢。近年来才在技术和设备方 面有所突破,开始工业化应用,技术逐步 成熟。
• 目前我国褐煤提质加工技术发展应该稳步 推进。技术研发需要国内自主开发和国外 引进相结合。在起步阶段可积极稳妥推进 工艺简单、技术风险较小的非蒸发脱水和 成型提质技术.例如K—fuel工艺、BBC工 艺及蒸汽干燥成型等工艺技术。
国内外褐煤提质技术概况
• 德国作为褐煤资源大国和工业强国,是现代褐煤 加工技术的发源地。 • 近年来.随着国内煤炭价格大幅上涨,价格相对 低廉的褐煤资源又重新引起能源化工行业的重视。 一批新建煤化工项目纷纷改用褐煤作为原料,开 发出了多种褐煤提质加工技术。 • 国内外褐煤提质加工技术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非 蒸发脱水提质技术、成型提质技术、热解提质技 术三大类。
褐煤提质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褐煤资源的分布
• 据测算,全世界褐煤地质储量约为4万亿吨。 约占全球煤炭储量的40%。 • 褐煤资源可分为硬褐煤和软褐煤两大类, 主要分布在欧洲,其次为亚洲和北美洲。
• 硬褐煤储量最多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俄罗 斯和中国。 • 软褐煤储量最多的国家是俄罗斯.约占世 界软褐煤总储量的30%.德国、澳大利亚、 美国、前南斯拉夫和波兰,软褐煤储量合 计约占世界软褐煤总储量的40%。
• 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种,煤化程度介 于泥炭和烟煤之间,含水量和含灰量高, 含一定量的原生腐殖酸,碳含量低,氧含 量高,氢含量变化大:挥发分一般在45 %~55%。 • 在空气中易风化不利于远距离运输,直接 燃烧的热效率较低,且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也很大.难以大规模开发利用。此外,褐 煤作为原料转化利用也受到限制。
• 逐步推进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热解提质加 工技术.生产半焦、煤焦油和焦炉煤气等 用途广泛的多种产品.同时推进与其产品 应用相关的煤化工技术发展,以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
• 坑口发电利用褐煤是一个重要途径,但没 有综合利用。近年来我国进行了以半焦为 热载体的固体热载体煤快速热解工艺(新 干馏法)技术的研究与开发,2011年完成 了600kt/a的工业化示范装置建设,将于近 期开展运行试验。
非蒸发脱水提质技术
• 以高温高压蒸汽(或高温热油)干燥技术为代 表的褐煤非蒸发脱水提质技术。是一种通 过高温高压等条件来改变褐煤的物理和化 学结构。将之转变成为洁净、高效的烟煤 燃料的提质方法。
• 非蒸发脱水提质技术是将褐煤与高温高压 蒸汽(或高温热油)直接接触,使水分脱出。 从而使褐煤收缩变得更加致密,疏水性增 强。该方法热效率及其安全性都比较高。
褐煤提质的必要性
• 褐煤若不经过提质加工.将难以满足多种用户的 质量要求。褐煤提质加工成为褐煤高效开发利用 的关键。 • 褐煤提质是指褐煤在脱水、成型和热分解等过程 中,煤的组成和结构发生变化。转化成具有近似 烟煤性质的提质煤。褐煤脱水提质加工后.水分 显著降低,发热量大幅度提高,既可防止煤炭自 燃、便于运输和贮存,又有利于发电、造气、化 工等使用。
气(或在非氧化气氛)条件下将煤加热, 发生热解反应,最终得到焦油、煤气 和半焦的加工过程(方法)。
• 褐煤热解(干馏)提质包括气体热载体法 热解提质、固体热载体法热解热解(干馏) 提质和其它特殊热解方法提质。气体热载 体法热解提质使用热气体传递热量给褐煤, 提高褐煤品质的过程;固体热载体法热解 热解(干馏)提质使用热固体传递热量给 褐煤,提高褐煤品质的过程。
我国旳褐煤资源
• 据第三次全国煤炭资源调查(中国煤炭地质 总局,1999年),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 5.57万亿吨,保有储量10032.6亿吨, 已探明的褐煤保有储量为1311.42亿吨。 约占煤炭保有储量的13%。
• 煤田地质勘探结果表明我国褐煤资源主要 分布在华北地区,约占全国褐煤资源量的3 /4以上,其中又以内蒙古东部地区赋存最 多,煤种以中生代侏罗纪硬褐煤为主。 • 西南地区是我国仅次于华北地区的第二大 褐煤基地。其储量约占全国褐煤总储量的l /8.其中大部分分布在云南省境内,东北、 中南、西北和华东各区褐煤资源量均不到 全国资源褐煤资源总量的3%。
• 褐煤热解始于20世纪初,其目的是制 取石蜡油和固体无烟燃料。二战期间, 德国基于战争目的建立了大型褐煤低 温干馏厂。开发了褐煤制取汽油,柴 油等发动机燃料的工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上世纪50年代,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开发 应用。煤的热解加工发展速度减缓甚至停 顿。但70年代石油危机后,人们重新重视 廉价的褐煤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褐煤热解 工艺进行了研究,开发了一些新工艺。
• 煤热解工艺按照加热终温、加热速度、加 热方式、热载体类型、气氛、压力等工艺 条件分为不同类型。
• 国内外煤热解工艺很多,主要包括:德国 的LR工艺、德国的LS工艺、美国的LFC工 艺、美国的Toscoa1工艺、澳大利亚的流化 床快速热解工艺、俄罗斯3TX(ETCH)-175 工艺、中国多段回转炉工艺、中国DG工艺、 中国BT工艺及其它工艺等。
成型提质技术
• 长期以来。欧洲许多盛产褐煤的国家除将 褐煤用于发电和大型锅炉外.其余都是将 其加工成型煤后用于工业和民用,澳大利 亚亦不例外。褐煤在成型过程中,经过高 压或剪切等物理作用,使其凝胶结构及孔 隙系统受到了不可逆的破坏。因而从本质 上改变了煤样的煤阶,煤化度也随之提高。
热解提质技术
• 褐煤热解(干馏)提质是指在隔绝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