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_85216211
基于实时以太网的分布式电子控制器设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实时以太网的分布式电子控制器设计姓名:周千翔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系统仿真与控制)指导教师:张天宏2008120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燃气轮机控制系统普遍采用数字电子控制技术,国内自行研制的数字电子控制器多为集中式控制器,且一般采取量体裁衣、单台定制的初级方式,而国外正在朝着模块化、通用化方向发展。
本文分析了通用燃机数控系统的总体要求,参考航空发动机分布式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提出了分布式数字电子控制器设计方案。
综合比较了当前常用的各种现场总线,确定了以EtherCAT实时以太网为主的总线方案,并开展了原理样机的设计。
在原理样机中,完成了以PowerPC处理器MPC5200B为核心的EtherCAT主站和以DSP处理器TMS320F2812为核心的EtherCAT从站硬件平台设计,并完成了EtherCAT主站软件、MPC5200B的Bootload软件开发,阐述了从站软件设计要点。
基于原理样机进行了EtherCAT总线实时性能测试、原理样机模块性能测试和原理样机EtherCAT系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原理样机运行稳定可靠,EtherCAT以太网总线的实时性能够满足系统要求。
以本文研究成果为基础的工程样机研制工作已经展开。
关键词:燃气轮机,控制系统,分布式数字电子控制器,实时以太网,EtherCAT,MPC5200B,TMS320F2812AbstractDigital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has been commonly adapted in gas turbine control systems. Most domestic independently developed digital electronic controllers are the central controller, and generally take acts according to circumstances and single-customized. But there is a trend of developing the control systems with general modules in western countries.In this paper, the general demands of common digital gas turbine control system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idea of distributed aero-engine control system, a distributed digital electronic controller design is proposed. After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several types of field bus, the EtherCAT real-time Ethernet Bus is selected as the main fieldbus of our gas turbine control system, and a principle prototype design is carried out.In the principle prototype, a hardware platform which is composed of an EtherCAT master station based on the PowerPC processors of MPC5200B and several EtherCAT slave stations based on the DSP processor of TMS320F2812 is developed. The EtherCAT master station software and the bootload software of MPC5200B are developed, and the design features of EtherCAT slave software are described.Based on the principle prototype, the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EtherCAT bu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inciple prototype modules and EtherCAT system a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totype is stable and reliable; the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EtherCAT bus can meet the system requirements.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 of this paper, an engineering prototype has been developing.Keywords:gas turbine, control system, distributed digital electronic controller, real time ethernet, EtherCAT, MPC5200B, TMS320F2812图表清单图2.1 燃机系统总体原理图 (5)图2.2 EtherCAT工作原理图 (12)图2.3 以太网有效数据效率对比 (13)图2.4 EtherCAT拓扑结构 (14)图2.5 一般EtherCAT系统 (16)图2.6 电子控制器结构原理图 (19)图3.1 主站硬件原理框图 (23)图3.2 主站+3.3V电源电路 (24)图3.3 主站+1.5V电源电路 (24)图3.4 主站SDRAM电路原理图 (27)图3.5 主站串口0扩展电路 (28)图3.6 主站以太网PHY接口电路 (29)图3.7 主站CAN通讯接口电路 (30)图3.8 主站看门狗监控及CPU输出状态控制电路 (30)图3.9 从站电路原理框图 (31)图3.10 从站DSP电源电路 (31)图3.11 从站DSP复位监控电路 (32)图3.12 从站EtherCAT接口电路原理框图 (33)图3.13 EtherCAT状态机 (34)图3.14 从站AD转换电路的原理框图 (38)图3.15 从站FD转换原理框图 (38)图4.1 基于USB TAP仿真器的MPC5200B调试系统 (41)图4.2 EtherCAT主站软件结构流程图 (43)图4.3 EtherCAT帧结构 (43)图4.4 EtherCAT报文结构 (44)图4.5 EthreCAT主站代码流程 (47)图4.6 ECatOutInOneFrame函数流程 (48)图4.7 MPC5200的Bootload软件流程图 (50)图4.8 Bootload软件主循环流程 (50)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4.9 MPC5200的Bootload软件运行时的上位机界面 (52)图5.1 EtherCAT实时性测试系统框图 (56)图5.2 EtherCAT延时测试结果 (56)图5.3 主站模块稳定性测试系统框图 (58)图5.4 从站模块稳定性测试系统框图 (59)图5.5 从站模块稳定性测试结果 (60)图5.6 EtherCAT系统稳定性测试系统框图 (60)图5.7 EtherCAT系统稳定性测试结果 (62)附图1 主站模块实物图 (72)附图2 从站模块实物图 (72)表2.1 单通道输入输出信号表 (6)表2.2 几种工业以太网的比较表 (11)表2.3 控制器模块划分表 (21)表3.1 MPC5200B芯片电源要求 (24)表3.2 MPC5200B复位采样引脚的配置表 (25)表3.3 主站存储空间分配表 (27)表3.4 主站扩展空间地址映射表 (28)表3.5 从站外部地址空间映射表 (32)表3.6 EtherCAT从站解决方案性能对比表 (34)表3.7 EtherCAT状态机各状态工作内容 (35)表3.8 ET1100芯片复位配置管脚表 (36)表4.1 主站代码空间分配表 (42)表4.2 EtherCAT报文内容表 (44)表4.3 EtherCAT报文命令表 (45)表4.4 MPC5200的Bootload软件命令表 (51)表4.5 ET1100中断类型及处理方法 (53)表5.1 EtherCAT总线延时数据表 (57)表5.2 主站模块稳定性测试结果 (58)表5.3 EtherCAT系统测试结果 (61)承诺书本人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航空航天专业毕业论文

航空航天专业毕业论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论文第一章FPGA的实现和仿真、综合及时序分析、实现、加载配置和调试几个阶段.FPGA设计最常用的工具是Xinlinx ISE和Modelsim,本篇所讨论的问题也采用了主要使用了这些工具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通信系统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
基于同样的硬件环境,由软件来完成不同的通信功能的方式趋于成熟,通过改变程序可以很灵活地更改通信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于是,可编程高速器件如DSP、ARM、FPGA等成了现代通信系统的主要角色。
FPGA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它是在PLA、GAL、EPLD等可编程器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一种高度集成的可编程逻辑器件,它是作为ASIC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的,既解决了定制电路的不足,又克服了原有可编程器件门电路有限的缺点。
FPGA的结构灵活,其逻辑单元、可编程内部连线和I,O单元都可以由用户编程,可以实现任何逻辑功能,满足各种设计需求。
其速度快,功耗低,通用性强,特别适用于复杂系统的设计。
使用FPGA还可以实现动态配置、在线系统重构(可以在系统运行的不同时刻,按需要改变电路的功能,使系统具备多种空间相关或时间相关的任务)及硬件软化、软件硬化等功能。
数字调制解调是无线通信中一个重要技术之一。
FPGA的基本特点主要有:1)采用FPGA设计ASIC电路,用户不需要投片生产,就能得到合用的芯片。
2)FPGA可做其它全定制或半定制ASIC电路的中试样片。
3)FPGA内部有丰富的触发器和I,O引脚。
4)FPGA是ASIC电路中设计周期最短、开发费用最低、风险最小的器件之一。
5) FPGA采用高速CHMOS工艺,功耗低,可以与CMOS、TTL电平兼容。
可以说,FPGA芯片是小批量系统提高系统集成度、可靠性的最佳选择之一。
FPGA是由存放在片内RAM中的程序来设置其工作状态的,因此,工作时需要对片内的RAM进行编程。
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配置模式,采用不同的编程方式。
南航大论文写作要求(最新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要求(2015年4月修订)一、学位论文的构成学位论文由三部分组成:学位论文前置部分、学位论文主体部分、学位论文附录部分。
二、各部分内容的要求1、学位论文前置部分包括封面、承诺书、中英文摘要、目录、图表清单、注释表。
(1) 封面按规定的格式、颜色统一到校印刷厂印制,详见附1。
论文编号:由学校代码,学院编号,年份(后两位),学生类别(S代表硕士,B代表博士)及三位序号组成。
示例:1028701 11-B02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2011年第026号博士学位论文) 分类号:根据论文中主题内容,对照分类法选取中图分类号、学科分类号,著录在左上角。
中图分类号一般选取1~2个,学科分类号标注1个。
中图分类号参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学科分类号参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颁布的《学术学位授予信息采集学科代码标准》。
题目:要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内容,具体、切题、不能太笼统,但要引人注目;题名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25字以内。
学科专业: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专业目录中的学科专业为准,填写二级学科名称;申请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的学位,须填写一级学科名称,并同时填写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名称,在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名称上加括号,如力学(纳米力学)。
指导老师:指导老师的署名一律以批准招生的为准,如有变动要正式提出申请并报研究生院备案,且只能写一名指导教师,如有其他正式批准备案的导师,写在联合指导教师一项中(限一名)。
(2) 英文封面(详见附2)(3) 承诺书单设一页,排在英文封面后,请认真阅读承诺书内容,全面审视自己的论文,是否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对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内容是否都进行了明确的标注,慎重签名。
详见附3。
(4) 中文摘要在论文的第一页,是学位论文内容的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创新性的成果和结论等。
硕士论文摘要中文字数400~600个字,博士论文摘要中文字数800~1000个字。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852162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要求1.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模板,按要求填写打印。
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直接打印,手工签名。
3.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一般以300字左右为宜,在摘要的上方写上论文题目;在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
外文摘要一般为400个左右单词为宜,外文关键词用分号隔开。
(1)论文题目:黑体二号字,居中,前空一行.(2)“摘要”字样:黑体小三号,居中.(3)摘要正文: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
(4)关键词:“关键词”居行首,字样为黑体,小三号;关键词的具体内容为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
外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的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行间距等与中文相一致.4.目录:目录页中每行均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中外文摘要和关键词、主要内容的章、节序号和标题、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
标题一般写到三级,不出现四级。
目录中的内容字体、字号与正文内保持一致。
5.正文:正文字数一般为1万-2万。
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取“1。
5倍行距",不设段前与段后间距,宋体小四号字.具体格式及要求如下:一级标题第一章黑体小三号二级标题 1.1 黑体四号三级标题 1.1.1 黑体小四号正文宋体小四号表题与图题黑体五号参考文献黑体小三号参考文献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致谢黑体小三号致谢正文宋体小四号附录黑体小三号附录正文宋体小四号注: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三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编号的末尾不加标点。
6.页面设置:每页的版面、页眉、页脚套用统一的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不可以更改页眉、页脚、及左右边距。
版面上空2。
5cm,下空2cm,左空2cm,右空2cm。
摘要和目录的页码采用小写罗马数字编写,如ⅰ、ⅱ、ⅲ、……,从正文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写页码,如-1-、-2-、—3—、……,页码位于页面右下方。
民航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标准格式模板

毕业设计题目:姓名专业学号指导教师二○一二年十一月摘要 (1)前言 (2)第一章民航业的基本问题 (3)1.1 国内外高速铁路对民航业的影响研究现状 (3)1.2 中国民航业的基本问题 (3)1.3 本文研究意义 (5)1.4 本文写作思路 (5)第二章中国民航与高铁的市场竞争力及高铁对民航的主要威胁 (6)2.1 中国民航业市场竞争力 (6)2.2 中国高速铁路市场竞争力 (7)2.3 高铁发展对民航业的主要威胁 (9)2.4 本章总结 (10)第三章航空公司应对高速铁路方案措施 (11)3.1 航空公司可转战国际市场,实施国际化战略 (11)3.2 提高航班正点率和服务质量 (11)3.3 区别定价,吸引旅客 (12)3.4 大力发展支线航空,进一步完善航线网络,增强中短程航线竞争力 (12)3.5 积极构建中国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输系统 (13)3.6 建立协调机制,共同优化综合运输体系 (13)3.7 本章总结: (13)第四章我国航空公司可行的国际化策略 (15)第五章航空业对战高速铁路的案例分析 (16)第六章总结 (17)参考文献 (18)结束语 (19)当今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和新经济格局逐渐形成,使得运输业在国家乃至世界经济中体现出日益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航空公司国内市场受到冲击,如何提高中国民航企业的竞争力,成为中国航空公司所急待研究的首要问题。
该文力图探讨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对中国航空公司国内市场的影响,从运输总量、路网规模、运输能力、基础建设等因素,分析我国高速铁路及航空的市场竞争力,并将其优劣势进行对比,突出民航运输业的问题。
然后从市场布局、发展现状、旅客支付能力、路网规模、运输系统、运输体系等方面,展开对航空公司市场的研究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同时立足当今民航国际化的现实,从成本优势、网络利益、学习机会等方面阐述航空公司国际化的动机。
提出了我国航空公司在国际化过程中,规模和实力与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
航空毕业论文范文建议(合集5篇)

航空毕业论文范文大全(合集5篇)各位老师,上午好!我叫……,是……级……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
论文是在……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成……个布分.第Y布分是……。
这布分主要论述……第二布分是……。
这布分分析……第三布分是……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和系统存在的不足。
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修改的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
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
谢谢!最重要的是大方得体当然态度的背后,是你要自信,无论知识还是答辩前的准备。
首先,向老师,同学问好.自我介绍:哪个专业哪个班;再介绍自己的题目,选题的原因,收集资料的来源,所费时间;再介绍自己的框架,分几布分论述;再具体介绍每布分内容......1.如果天热论文多,向老师辛苦表示下慰问,会有感情分2.提前打听下同组同学有相同题目否,撞车的话,如你次序在后,就要相当认真的准备3.一般都有时间要求,答辩人多时候,老师最烦多占时间者,注意不要过分详细介绍自己论文,察言观色是必要的4.开场时候,容易紧张,可以眼观后墙,待稍微安定后,一定要有对视老师的时候,否则会被认为不自信与不礼貌5.提醒下,与答辩老师有不同意见时候,千万不要当场顶牛.表示虚心听取,待后再与其讨论.一般老师都很反感答辩当场与学生的争论.且事后你会发现,决大多数情形,是他对。
航空毕业论文范文大全第2篇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人称使用问题,我建议尽量多地使用第Y人称,如“我”“我们”即使论文中的材料是引用他人的,用“我们引用”了哪儿哪儿的数据或材料,特别是毕业论文大多是称自己作的,所以要更多使用而且是果断地、大胆地使用第Y人称“我”和“我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7...

论文编号 1028703 12-S191
硕士学位论文
不对称型双输入直流变换器及其 控制策略研究
研究生姓名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王志成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功率电子变换技术 刘福鑫 副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生院 自动化学院
二 О 一二年三月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The Graduate School
In this thesis, the topologies of asymmetric DIC are derived, and the operation principle of two different typical asymmetric DIC is analyzed in detailed,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put and output voltage.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converters, the parameters design is carried out.
College of Automation Engineering
Research on Asymmetrical Double Input DC/ DC Converter and Its Control Strategy
A Thesi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by Wang Zhicheng
本 文 在 组 合 级 联 思 想 的 基 础 上 , 提 出 了 一 族 不 对 称 型 双 输 入 直 流 变 换 器 (Double-input Converter, DIC),该族变换器既可以单路源单独工作、又可以双路源同时工作,结构简单,可实 现电气隔离,并可实现开关管的软开关。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ChuFulei, Lu Wenxiu.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 of nonlinear vibrations in a rub-impact rotor system. 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 (283), 2005: 621–643
第三章:运用ZL-3转子实验台和航空发动机转子试验器进行了碰摩故障实验,对动力学模型以及相关的计算进行验证。
第四章:对本文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展望,归结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以及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工作。
在对转子碰摩动力学模型的研究中,有的国内外学者通过建立Jeffcott转子碰摩模型,研究了转子在不同激励频率、转子刚度、阻尼比、偏心量以及(非线性)摩擦系数在非线性油膜力的作用下转子的响应;分析转子碰摩故障的频域特点及其非线性振动特性,以及转静碰摩间隙对转子响应频率成分(高频和低频)的影响。有碰摩转子运动分[1][2][3][4][5][6][7][8][9][10][12],小波变换特征[4],转子碰摩故障仿真与实验研究[13],碰摩转子系统中的阵发性及混沌现象[5],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研究[6],不对中转子局部碰摩的混沌特性[7][11]以及非稳态分析等[8],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介绍了航空发动机转子碰摩故障的概念,讨论了目前国内外对转子碰摩故障诊断的研究,以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格式要求1.封面:由学校统一提供模板,按要求填写打印。
2.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承诺书:直接打印,手工签名。
3.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一般以300字左右为宜,在摘要的上方写上论文题目;在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3~5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
外文摘要一般为400个左右单词为宜,外文关键词用分号隔开。
(1)论文题目:黑体二号字,居中,前空一行。
(2)“摘要”字样:黑体小三号,居中。
(3)摘要正文: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
(4)关键词:“关键词”居行首,字样为黑体,小三号;关键词的具体内容为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
外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的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行间距等与中文相一致。
4.目录:目录页中每行均由标题名称和页码组成,包括中外文摘要和关键词、主要内容的章、节序号和标题、总结与展望、参考文献、致谢、附录等。
标题一般写到三级,不出现四级。
目录中的内容字体、字号与正文内保持一致。
5.正文:正文字数一般为1万—2万。
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取“1.5倍行距”,不设段前与段后间距,宋体小四号字。
具体格式及要求如下:一级标题第一章黑体小三号二级标题 1.1 黑体四号三级标题 1.1.1 黑体小四号正文宋体小四号表题与图题黑体五号参考文献黑体小三号参考文献正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致谢黑体小三号致谢正文宋体小四号附录黑体小三号附录正文宋体小四号注: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三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编号的末尾不加标点。
6.页面设置:每页的版面、页眉、页脚套用统一的毕业设计论文报告纸,不可以更改页眉、页脚、及左右边距。
版面上空2.5cm,下空2cm,左空2cm,右空2cm。
摘要和目录的页码采用小写罗马数字编写,如ⅰ、ⅱ、ⅲ、……,从正文开始采用阿拉伯数字编写页码,如-1-、-2-、-3-、……,页码位于页面右下方。
每一章均重新开始一页。
章标题前空一行。
正文段落和标题一律取“1.5倍行距”,不设段前与段后间距。
7.图表编号:文中图、表只用中文图题、表题;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序和图题一般用黑体五号字。
图的编号由“图”和阿拉伯数字组成,阿拉伯数字由前后两部分组成,中间用“.”号分开,前部分数字表示图所在章的序号,后部分数字表示图在该章的序号。
例如“图2.3”、“图 3.10”等;每个图号后面都必须有图题,图的编号和图题要置于图下方的居中位置。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一般用黑体五号字,表的编号方法同图的编号方法相同,例如“表1.6”、“表2.3”等;表的编号和表题要置于表上方的居中位置;如某个表需要转页接排,在随后的各页上要重复表的编号,编号后跟表题(可省略)或跟“(续)”,如表1.2(续)。
续表均要重复表的编排。
对于函数曲线图,请注意检查横纵坐标的变量名、单位、刻度值是否完整(对于无量纲化或无单位的,请注明“无单位”),不同线型或图符说明应完整,变量名和单位之间用“/”分开。
表的宽度不得超过版面文字的宽度,表一律要求采用三线表,表中参数及单位用“/”分开。
8.计量单位: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
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力求单位名称全文统一,不混淆使用中英文单位名称。
9.标点符号: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标点符号应按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使用。
10.数字与英文字符: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全文中的英文字符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字号与所在的文字段对应。
11.名词、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
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全称。
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
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应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12.注释: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而不可用行中插注(夹在正文中的注)。
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引用文献标注应在引用处正文右上角用[ ]和参考文献编号表明,字体用五号字。
13.公式:公式应用公式编辑器输入,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
对于公式中的变量含义需要说明的,请在公式后的段落中,采用“式中:A为某某,B为某某”的方式加以说明,A、B等字符必须与公式中的字体一致。
如,公式中为斜体,则说明中也必须使用斜体。
1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顺次引述(按在正文中被提及的先后来排列各篇参考文献的序号,所有参考文献均应在正文中提及);一般只引正式出版过的文献;对于文献有多个作者的,只著录前3位作者,从第4位开始该用“,等”或者“et al.”代替;根据GB 3469规定,按下表标识不同的参考文献类型(另,对于专著、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标识用“A”,其他用“Z”)。
(1)专著(含教材)著录格式:[序号] 编著者. 书名[M]. 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页码.例:[1] 刘谋佶, 吕志咏, 丘成昊, 等. 边条翼与旋涡分离流[M]. 北京: 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 1988. 24~27.[2] Isidori A.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M]. 2nd, New York: Springer Press, 1989. 32~33.注:初版书不标注版本,页码是可选项。
(2)期刊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 题目[J]. 刊名,年,卷(期):页码.例:[1] 傅惠民. 二项分布参数整体推断方法[J]. 航空学报,2000,21(2):155~158.[2] Moustafa G H. Interaction of axisymmetric supersonic twin jets[J]. AIAA J, 1995, 33(5): 871~875.注:外文期刊的刊名可用简称;请注意标注文章的年、卷、期、页,不要遗漏。
(3)学位论文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 题目[D]. 地点:单位,年.例:[1] 朱刚. 新型流体有限元法及叶轮机械正反混合问题[D]. 北京:清华大学,1996.[2] Sun M. A study of helicopter rotor aerodynamics in ground effect[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 1983.(4)论文集,会议录著录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 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2] 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 第九届高超声速气动力会议论文集[C]. 北京: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1997.(5)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 题目[A]. 见:主编. 论文集名[C]. 论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例:[1] 陈永康,李素循,李玉林. 高超声速流绕双椭球的实验研究[A]. 见: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编. 第九届高超声速气动力会议论文集[C]. 北京: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1997:9~14.[2] Peng J, Luo X Z, Jin C J. The study about the dynamics of the approach glide-down path control of the carrier aircraft[A]. In: GONG Yao-nan ed.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Asian-Pacific Conference on Aerospace Technology and Science[C]. Beijing: Chinese Socie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1997: 236~241.注:会议文集的出版者可能不是正式的出版社;出版地指出版者所在地,不一定是会议地点。
(6)科技报告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 题名[R]. 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 孔祥福. FD-09风洞带地面板条件下的流场校测报告[R]. 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技术报告BG7-270,北京: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1989.[2] Carl E J. Analysis of fatigue, fatigue-crack propagation and fracture data[R]. NASA CR-132332, 1973.注:对于NASA报告,AIAA Paper等航空航天领域知名报告,出版地和出版者可以省略。
(7)国际、国家标准,行业规范著录格式:[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 MIL-E-5007 D, 航空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通用规范[S]. 美国空军,1973.[2] GB 7713-87,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S].注:对于国标GB等,出版地、出版者和出版年可省略。
(8)专利著录格式:[序号] 设计人. 专利题名[P]. 专利国别:专利号,公告日例:[1] 黎志华,黎志军. 反馈声抵消器[P]. 中国专利:ZL,1986-09-24. (9)其他未定义文献类型著录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