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课题研究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小课题研究成果

——小学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策略

一、小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学生是阅读的主人,语文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的兴趣。为此,我参与了我校《营造个性化的语文阅读教学》这一课题研究。通过这一课题研究,我又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创立了《小学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策略》的小课题。我认为:处处留心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抓住课文内容与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关点,进行教学预设是调动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

二、为了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校提出的《营造个性化的语文阅读教学》这一课题为依托,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树立学习榜样,培养阅读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都知道这句名言。教师可经常性的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以及身边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例如,平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向学生介绍毛泽东、高尔基、周恩来、鲁迅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也可以在班级中树立阅读标兵来激励学生,如在习作中及时表扬喜欢阅读的同时习作进步比较大的学生,让他们在班级中谈课外阅读在习作中的收获,以此来激发其他同学的阅

读兴趣。通过树立榜样让学生主动地去效仿,主动地在课外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食粮。

2、挖掘文本素材,培养阅读兴趣:

十几年的教学,使我感到立足文本,探寻教学规律,尤其以兴趣贯穿于阅读教学全部,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也为之不断努力,例如:记事文阅读的兴趣点是让学生了解整个事件,感受事件的高潮,而在这一过程中掌握知识点。所以,大块面的整体进入,高潮部分的细嚼慢咽,情感哲理的激发升华,水到渠成。可如今随着教学经验的不断积累,不断总结探索,以及参加各种教研活动,使我的教学方法日趋成熟多样,有的通过文本的改编,进行儿童剧的表演;有的创设情景展开联想进行故事比赛;有辩论,有朗诵,有介绍,有小品等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地激发调动,作为教师也被深深感染陶醉着,快乐着。同样,记人物的阅读指导,研究的是人物的言行以及内心世界;写景物的讲究的是情景交融;状物的探究的是形与神的结合,不同的体裁,思索设计不同的教学预案,又在不同的实践中,获得不同的感受和快乐,也因为它来自于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西藏高原》一课,高原风光绮丽,是世界旅游胜地。所以吸引着孩子们,孩子们通过富有情感的朗读,感受到西藏高原神奇的美,享受到大自然的美,从而真正理解那种和谐之美。

由于兴趣是第一位老师,所以每天的午读就是我班孩子最兴奋的时刻。在这里,利用少年报,小学科技,作文天地,学习一卡通等,发挥报刊杂志联系课内外的主要渠道作用,给语文课文注入一股清新

的活水,使学生每天生活新鲜在第一时间中感受语文课堂的开放。针对最新发生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并结合有关报纸,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看法。同学们争先恐后,家事国事天下事,可谓时时关心,事事关心,让同学们在“锻炼自己的口才,训练自己的胆量”的主旨中,体现自己的成功的快乐。

3、预设争论话题,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由于各人经验、体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对话”的结果必然也不会完全相同。那么这一过程正为预设争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了可能。如教学《地球清洁工》一课文时,课前预习时我放手让学生提出与教师、与教材不同的观点质疑。我在课堂上这样问学生:“同学们非常认真地阅读了《地球清洁工》这篇课文,赞扬了它们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的贡献,让我们懂得大自然中的生物对保护环境的奇思妙想,也体会到了作者呼吁人们保护地球的意识,而且谈起环境保护,同学们都有亲身感受。那么,你们在读课文时有没有与作者不同的想法?有没有你想到而作者没有想到的地方?在展开争论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会受教材的限制,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预设争论,悄然点燃阅读之火。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是产生阅读兴趣的原动力。有了这种原动力其兴趣才有持久性。

4、指导多种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多样化的阅读形式,如泛读,细读和反复读,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充分审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泛读是阅读的第一

步,目的在于使学生做到整体感知,这是阅读的起点,它包括阅读课文提示和注释等内容;细读是在泛读的基础上的提高,要求学生全文精读,对重点的,难点理解的部分反复读,边读边思考,圈重点,划杠杠;反复读是在细读基础上深化,要求学生对作品进行深度挖掘,深化对作品的理解。例如:《一次感人的京剧表演》一课,先初读,了解课文的基本情况?留下总体印象,再默读,划出使你感动的哪些方面?作者是怎样介绍的?,最后精读,能表达文章精髓,即:思想情感的段落,甚至,可以反复朗读,读出味儿来,即:感动,兴奋。这样,学生在不同层次的阅读品位中逐步提高到对阅读教学兴

三、研究效果前后对比

通过一年努力,班里每位孩子都不同程度地爱上了语文阅读,与研究前有了鲜明的对比。学生的阅读兴趣大大增加了,自己的小课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四、结论: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可见,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通过参与学校提出的《营造个性化的语文阅读教学》课题研究以及自己实施的《小学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我认为:处处留心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抓住课文内容与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关点,学生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抓住课文内容与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关点,进行教学是调动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