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教学平台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蓝墨云班课平台为例
蓝墨云班课在高职教学改革课程中的应用

蓝墨云班课在高职教学改革课程中的应用
蓝墨云班课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学平台,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和帮助。
在高职教学改革课程中,蓝墨云班课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蓝墨云班课可以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高职教学改革课程的目标
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需要涉及到更多的实践案例和情境模拟等教材。
蓝墨云班课可以帮助教师通过网络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源,将实践案例、情境模拟等教材放
置在平台上,供学生学习和使用。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蓝墨云班课学习更多的实践案例,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蓝墨云班课可以提供实时的教学反馈,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高职教学改革课
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过程进行调
整和改进。
蓝墨云班课可以提供在线作业、考试和问卷调查等功能,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
生的学习情况。
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教学反馈,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
教学效果。
蓝墨云班课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支持,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高职教学改革课
程涉及的学科和专业非常广泛,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非常多样化。
蓝墨云班课可以根据学生
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资源。
蓝墨云班课还可以提
供在线辅导和学习群组等功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
和合作。
蓝墨云班课在高职教学改革课程中的应用

蓝墨云班课在高职教学改革课程中的应用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在线教育平台,可以实现线上课堂教学、学生作业管理、学习资源共享等功能。
在高职教学改革课程中,蓝墨云班课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蓝墨云班课可以实现线上课堂教学。
高职教学改革课程注重实践性教学,学生需要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去,因此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满足需求。
而蓝墨云班课提供了线上课堂的功能,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参与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灵活。
教师可以通过云端教室直接给学生进行讲解和指导,提供实时的在线答疑服务,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够获取到教学的支持和帮助。
蓝墨云班课可以方便管理学生作业。
高职教学改革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至关重要。
蓝墨云班课提供了作业管理的功能,教师可以在线发布作业任务,学生可以在线提交作业,教师可以及时查看和批阅作业。
蓝墨云班课还支持作业自动评分,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评阅效率。
蓝墨云班课还可以方便共享学习资源。
高职教学改革课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不断积累和更新教学资源,而传统的资源共享往往存在限制。
蓝墨云班课提供了资源库的功能,教师可以将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源上传到平台上,学生可以自主下载和学习。
学生之间也可以共享学习资源,促进合作学习和交流。
蓝墨云班课在高职教学改革课程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可以提供线上课堂教学、学生作业管理、学习资源共享等功能,方便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
蓝墨云班课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优势,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促进高职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移动智能终端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蓝墨云班课为例

职业教育与培训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34期160㊀㊀作者简介:赵曜(1989-),女,江苏南京人,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教改.[7]J .A r d .&T.H o m b u r g .V e r i f i c a t i o no fL a n g u a ge T r a n sf e r [J ].N e w b u r y Ho u s e ,1983.[8]J e s s n e r ,U.T h eD y n a m i so fT h i r dL a n g u a ge A c Gq u i s i t i o n [A ].E n g l i s hi nE u r o p e :T h eA c qu i s i t i o n o f aT h i r dL a n g u a g e .C l e v e d o n :M u l t i l i n gu a lM a t Gt e r s ,2000.[9]J .O l l e r .&E .R e d d i n g .A r t i c l e y U s a gea n d O t h e r L a n g u a g e S k i l l s [J ].L a n g u a g e L e a r n i n g,1971,(21):85G95.[10]P a v l e n k o ,A.L 2i n f l u e n c eo nL 1i n l a t eb i l i n gu a l Gi s m [J ].I s s u e si n A p p l i e d L i n gu i s t i c s ,2000,11(2):75G205.[11]R i n g b o m ,H.T h eR o l eo f t h eF i r s tL a n g u a ge i n F o r e i g nL a n g u a g eL e a r n i n g[M ].C l e v e d o n :M u l t i Gl i n gu a lM a t t e r s ,1987.[12]R.S c h o l e s .P h o n e m i c I n t e r f e r e n c ea saP e r c e pt u a l P h e n o m e n o n [J ].L a n g u a g e a n d S pe e c h ,1968,(11):86G103.[13]S a b o u r i n ,L .,L .A.S t o w w e ,&G.J .d e H a a n .T r a n s f e r e f f e c t si n l e a r n i n g a s e c o n d l a n g u a ge g r a m m a t i c a l g e n d e rs y s t e m [J ].S e c o n d L a n g u a ge R e s e a r c h ,2006,22(1):1G29.[14]S c h a c h t e r ,J .A nE r r o r i nE r r o rA n a l ys i s [J ].L a n Gg u a g eL e a r n i n g,1974,(24):13G205.[15]W e i n r e i c h ,U.L a n g u a g e i nC o n t a c t [M ].H a gu e :M o u t o n ,1953.[16]曹敏.英语被动语态的学习对汉语被字句使用的影响 以河南理工大学一年学生为例[D ].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09.[17]黄怀飞.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逆向迁移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17G120.[18]王东志.语言迁移研究的新视角:二语对母语的迁移[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12):14G21.[19]谢玉杰.英语学习对中国儿童拼音拼写及辨认的干扰[D ].2003.[20]徐庆利,蔡金亭,刘振前.语言迁移研究近20年的新发展:回顾与思考[J ].外语学刊,2013,(1):103G109.移动智能终端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蓝墨云班课为例赵㊀曜(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贸易金融学院,江苏无锡214153)摘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移动智能终端实施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以蓝墨云班课为例,介绍了该款A P P 的功能与其在课堂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应用效果进行总结与反思,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关键词:蓝墨云班课;移动智能终端;教学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 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G3198.2018.34.0901㊀蓝墨云班课的介绍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教学助手A P P ,提供I O S 和A n d r o i d 两个版本,是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开展教学活动㊁即时反馈教学互动信息的云服务平台.平台以教师在云端创建的班课为基础,教师在班课中可以发布课程相关资源㊁开展作业/小组任务㊁投票/问卷㊁头脑风暴㊁答疑/讨论和测试等活动;学生通过邀请码加入班课,在班课中完成订阅课程㊁接收消息㊁下载课件㊁完成作业和浏览视频等任务.2㊀蓝墨云班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当前高职课堂中学生上课玩手机现象屡禁不止,虽然学校出台多项措施整顿课堂纪律却收效甚微,蓝墨云班课在此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将课堂中学生的手机从 游戏机 变为 学习机.平台中的丰富的资源和教学功能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大有助益.2.1㊀课前准备任课教师与学生课前先将蓝墨云班课A P P 下载至手机,教师在A P P 中创建班课并让学生加入班课,教师将课程学习要求㊁教学进度㊁考试安排等资料上传至班课,便于学生对该门课程有初步的了解.每节课之前,教师将相关教学资源如图片㊁音频㊁视频㊁网址链接㊁课件和作业案例等上传至资源库内,供学生课前预习,并通过发送课程通知告知学生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教师还可以根据预习内容的难易程度给出相应的经验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中,教师可以看到每位同学课前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对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还可以通过提醒功能督促他们.学生在课前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将其发送至答疑讨论区,师生可以在线对问题进行讨论,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困惑并针对这些问题在课堂中进行重点讲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2㊀课中应用2.2.1㊀点名签到点名签到环节一直是任课老师课堂教学中的 痛点 ,常上演教师与学生 猫捉老鼠 的现象,不仅耗时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34期161㊀长更难以掌握真实的考勤情况.而蓝墨云班课中的签到功能轻松化解了这一难题.运用 一键签到 与 手势签到 功能可以迅速发现学生迟到㊁早退㊁缺勤情况,大大缩短点名时间的同时也提高了考勤的准确性;并且,蓝墨云班课A P P 有自动统计与管理考勤数据的功能,可以通过趋势图表反映一段时间内考勤情况,便于任课老师及时㊁全面掌握学情.2.2.2㊀课堂提问传统课堂中学生对教师提问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常常出现教师一个问题抛出来,学生立马将头低低埋下的冷场情况.利用蓝墨云班课中的 举手 ㊁ 抢答㊁ 选人 等功能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提问的趣味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回答的方式与内容给予相应的经验值奖励,提高了学生在课堂问答中的参与度.2.2.3㊀头脑风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课前学习答疑讨论区中的问题与教学重难点设计讨论题干在蓝墨云班课的 头脑风暴 功能中发布,学生可以就题目在平台上畅所欲言,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内容作出反馈与评价,学生也可以相互点赞与评价,这不仅增添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2.2.4㊀投票问卷投票问卷 功能可以自行统计投票结果,操作简单㊁便捷,便于教师快速掌握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通过反馈结果有针对性的调整授课内容.此外, 投票问卷 功能还能运用于评教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投票结果总结经验在下一轮教学中改进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2.3㊀课后评价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蓝墨云班课中的 创建作业 功能布置作业并指定学生独立或组队完成;作业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可以是文字㊁图片㊁音频㊁视频等等,完成作业可以获得相应经验值,提高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设置最晚提交时间,解决了传统课后作业不交㊁迟交的难题.作业提交后,教师可以在A P P 中随时㊁随地批改作业;且批改作业也不再只是教师一个人的工作,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评价和学生互评的方式参与作业批改,实现了评价方式多元化.蓝墨云班课还提供了 测试 功能,教师可以通过P C 端在试题库中导入判断㊁选择类的客观题并根据每道题的难易程度设定相应的分值,测试时每位学生所见题目顺序是随机的杜绝了同学间相互抄袭;测试完成后系统将自动批改试题并向教师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㊁分数㊁班级平均分以及分数分布,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同时,测试的结果也可以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参考,形成学习过程评价.学生也可以根据测试结果查缺补漏,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3㊀蓝墨云班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3.1㊀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在传统课堂中,手机是被绝对禁止的,而在蓝墨云班课的课堂中,智能手机作为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来完成相关教学任务,上课 玩手机 是被允许甚至鼓励的,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完全没有过得体验,让学生觉得新鲜有趣㊁充满了吸引力.3.2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蓝墨云班课中完成任务可以获得相应经验值,经验值的数值和排名不仅对全班同学可见也是任课教师给出平时成绩的参考依据,积极的同学会为取得较高的经验值努力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而懒惰的同学不参加任何一项活动都会 记录在案 ,经验值也会排在班级末尾,这对他们有一定监督作用,有助于改变这些学生的学习惰性.3.3㊀促进师生、生生的良性互动传统课堂中,师生交流少,老师的提问很少有同学主动回答,更鲜少有学生主动向老师提问.将蓝墨云班课平台引入课堂教学后,师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各种互动,学生积极回答㊁讨论教师的问题,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教学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案,真正做到教学相长.3.4㊀实现学习过程的多元评价在评价长度方面,蓝墨云班课平台实现了全程评价学生学习过程.通过课前准备检测学生预习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平台详细的记录了学生在各个功能中的参与情况以反映学生的课堂表现;在课后又通过作业与任务完成情况体现本阶段的学习效果.在评价维度方面,蓝墨云班课从考勤签到㊁回答问题㊁测试成绩㊁小组任务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4㊀蓝墨云班课在课堂教学应用的反思4.1㊀教师方面蓝墨云班课的使用对任课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教学不同,教师除了要备课,还要搜集大量的资源与信息,运用蓝墨云班课合理巧妙的设计课堂中的各个环节,并在课余时间实现师生互动.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自身也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互联网资源,积极投身到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浪潮中来.4.2㊀学生方面虽然使用蓝墨云班课进行教学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但仍需加强对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把控.因为在蓝墨云班课的课堂中允许学生使用手机,这会导致部分自控力较差的同学顶着学习的名义在课堂中明目张胆的玩手机.此外,一些同学将学习重点放在经验值的获取上,投机取巧 刷 经验值,忽视了真正的学习内容,使得实际学习效果不理想.这些行为都需要任课教师仔细甄别,督促学生及时改正.5㊀总结在信息化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运用蓝墨云班课开展教学活动,将移动智能终端与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模式,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寓教于乐,更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有效性.智能移动终端在课堂中的运用可以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参考文献[1]袁纳新.基于蓝墨云班课平台的翻转课堂的实践研究 以«N A T 技术的应用»教学为例[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10):179G182.[2]田巧娣,王艺臻,赵丽粉.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8,(13):197G200.[3]邢伟.手机移动终端下高职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以蓝墨云班课为例[J ].职教通讯,2017,(03):70G73.[4]谭春兰.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 ].物流工程与理,2016,38(06):219G220+240.[5]孟婷婷.关于蓝墨云班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 ].亚太教育,2016,(15):114.。
蓝墨云班课在高职教学改革课程中的应用

蓝墨云班课在高职教学改革课程中的应用
蓝墨云班课为高职教学带来的创新与便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拓宽教学资源
蓝墨云班课提供了在线上课堂、视频课件、互动题库、作业考试、直播课程等教学资源,为教师拓宽了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随时选择不同的教学资源来
进行课堂教学。
这样就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局限性,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更加丰富
的教学资源中获取知识和启发。
二、提高学生互动参与度
蓝墨云班课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互动工具,如在线白板、实时答题、随堂测试、互动
讨论等,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提高互动参与度。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云班课的数据分析功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
和困惑,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提高教学效率
蓝墨云班课的作业系统可以自动批改,大大缩短了教师的阅卷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同时,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云班课在线交流和互动,减少了误解和沟通不畅的情况,提高
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蓝墨云班课提供了全面的教学管理系统,教师可以通过该系统管理自己的教学资源、
考试作业、学生成绩等信息。
同时,蓝墨云班课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培训和教学分享的平台,让教师能够了解更多教学方法和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素质。
综合来看,蓝墨云班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为教学带来
了新的思路和手段,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提高了学习效果和质量。
因此,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蓝墨云班课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基于移动互联网和BYOD的移动信息化教学模式——以蓝墨云班课APP为例

DISCIPLINES EXPLORATION 基于移动互联网和b y o d的移动信息化教学模式湛(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一以蓝墨云班课A P P为例♦ t利浙江.绍兴312000)摘要移动信息化教学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学生自带移动智能终端(BYOD)开展即时互动反馈的信息化教学新模式。
本文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介绍了以蓝墨云班课APP为主要教学工具进行移动信息化教学的模式,阐述了其功能、应用和优缺点。
研究结果表明,移动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学习的多样化、个性化和自由化:及时、全面、形成性的评价体系: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的便捷性。
同时,本文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移动信息化教学模式蓝墨云班课BYOD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21.03.015 Mobil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Mobile Internet and BYOD-----Taking M osoteach APP as an exam pleC H E N Li(Zhejiang Yuexiu University o f Foreign Languages,Shaoxing,Zhejiang 312000)Abstract Mobile teaching mode is a new mode which can carry out real-time interactive feedback in mobile Internet environment with students'bringing your own device.With author"s teaching practice,the present paper introduces a mobile teaching mode based on MosoTeach,and addresses its functions,application as well as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Three benefits are pointed out,which are diversification,personalization and liberalization of learning;timely,all-sided and formative assessment system;and the convenience of collecting data and doing statistical analysis.Meanwhile,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s.Keywords Mobile Teaching Mode;MosoTeach;BYOD“移动教学”是教育技术、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的一个 分支,它侧重于跨情境教学和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教学。
手机移动终端下高职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以蓝墨云班课为例

2017年第3期教育信息化建设伴随着移动互联时代+高职课堂,大学生依赖手机的“低头族”和“手机控”不可避免,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经常上演猫和老鼠的游戏,要杜绝学生课上玩手机已不现实。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已有网民数量7.10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6.56亿,占比达92.5%。
蓝墨云班课实现了把课堂教学与手机移动终端有效地串联起来,使手机变成了很好的辅助学习工具,也为广大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方式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抓手,更为笔者进行的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一、蓝墨云班课的功能与优势蓝墨云班课是蓝墨科技推出的一款移动教学助手APP,同步上线的有IOS 和Android 两个版本,高职院校的师生都可以免费使用。
云班课是在移动网络+移动智能设备下,开展课堂内外互动、即时反馈的教学云服务平台。
平台基于任课教师在云端创建的班课(群)的空间为基础,为学生提供移动设备上的课程订阅、完成作业、消息推送、课件下载、视频浏览和资源学习等服务,实现了对高职生学习进度和学习成绩的有效评价,最终满足高职学生在线学习的全新课程移动教学体验。
(一)云班课优势当上课学生手机安装上云班课APP 之后,打开云班课界面,就可以浏览任课教师课前上传的课程大纲、通知要求、考核规定、教案课件、微课视频等诸多的学习资源,将“手机控”和“低头族”的手机变成了学习辅助工具。
云班课的最大优势在于有着强大的教学资源,手机上的交互式数字教材书城和题库资源,未来都会成为任课教师的教学神器。
(二)云班课功能1.轻松管理移动班课。
任何移动设备或PC 上,发送课程通知、推送图片、视频、音频、课件、PPT 和作业等教学资源到学生的移动设备上,都可以轻松管理自己的班课学生,组织讨论答疑、开展教学互动。
2.师生互动随时展开。
作业任务、投票、问卷、活动库、答疑、讨论和测试等教学活动,在任何普通教室的课堂现场或课外,都可以随时开展,做到了随时反馈和随时点评。
移动学习案例分析——以蓝墨云班课APP为例PPT学习教案

蓝墨云班课
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利用移动智能设备 开展课内外教与学活动的移动教学软件。
第4页/共11页
“蓝墨云班课”优势
1Hale Waihona Puke 23提供部分可使用教材, 学生学习有据可依。便 于教师查看学生的教材 学习行为;
4
教学资源丰富、形式多样 。对课前学习资源的学习 情况采取经验值考量的方 法,激励学生课前预习;
5
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平 台上提供了多种教学活 动,可以让课堂充满乐 趣;
6
满足师生随时随地参与教
详细记录学生的学习轨
与学过程、及时交互的需 求;提供经验值的积累环 节,激励学生进行学习。
迹,为学生学习的过程 性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
第5页/共11页
统计学生的答题情况, 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对 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
学习资源提前学习的过程中,观看视 频资源的笔记仍需以其他形式进行。
第7页/共11页
“蓝墨云班课”改进建议
01
整合APP,将电子教材资源直接整合到“蓝墨云班课
”APP中,符合终端用户需求心理;
规定时限,在课程开始时就说明该课程课前资源学习的时间限 02
制,结合经验值积累的方法鼓励、一定程度上强制学生进行学 习;
用户参与从而使移动学
习
保持良好的效果。
移动学习优势
利用片断时间,随时随地,打开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登录中信移 动学习平台,都可以方便浏览最 新资讯、阅读新书、学习课程 为企业专门制作整体UI设计、上传 企业资讯、企业定制课程等,满足 企业推广品牌、传播企业文化、专 业化员工培训的需要 移动时代人人必备手机,智能终端 的普及率逐年提高。采用移动学习 方式,无需电脑,就可以随时加入 培训课堂
蓝墨云班课在高职教学改革课程中的应用

蓝墨云班课在高职教学改革课程中的应用蓝墨云班课为高职教学改革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教材的准备上,而且很难找到与课程内容匹配的资源。
而蓝墨云班课的出现,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在这里,教师可以轻松地搜索到与课程有关的视频、PPT、文档等多种资源,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学生们也可以方便地在平台上获取到相关的学习资料,有助于他们自主学习和课后复习。
蓝墨云班课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在高职教学改革课程中,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
蓝墨云班课为教师提供了多种教学方式,例如直播课堂、录播课件、在线答疑等,这些灵活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蓝墨云班课更是为高职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使得教育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保证了教学的稳定进行。
蓝墨云班课还为高职教学改革课程提供了全方位的学习管理和评价功能。
通过蓝墨云班课平台,教师可以轻松地管理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进度、作业提交情况、成绩等各种信息。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
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平台上的互动功能与教师进行及时交流,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答疑解惑,提高学习效果。
蓝墨云班课还为高职教学改革课程提供了便捷的数据分析和反馈功能。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很难获取到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而蓝墨云班课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平台还可以为学生和家长提供课程反馈和建议,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教学平台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蓝墨云班课平台为例
发表时间:2018-07-16T16:47:30.240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上作者:甘瑞
[导读] 移动教学是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发布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提供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
作为移动教学助手的蓝墨云班课平台能很好地将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结合在一起,使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灵活,同时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 400067)
摘要:移动教学是利用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以无线移动通信设备发布教育信息、教育资源和提供教育服务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
作为移动教学助手的蓝墨云班课平台能很好地将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结合在一起,使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灵活,同时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蓝墨云班课平台为例,对移动教学平台的搭建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让教师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移动教学平台;高等教育;蓝墨云班课
1. 关于移动教学平台和高等教育教学
移动教学平台提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师生交流互动的一个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与其他组群用户,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主题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
学生可以查看、发表文章,展示学习成果以及分享学习经验,实现相互学习评价,促进协作学习;教师参与论坛,进行网上辅导和答疑,给予学生实验评价与总结,及时反馈教学的效果,实现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互评互相督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相比其他阶段的学习,高校的学习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时间上相对是比较自由的。
华东师范大学的谢安邦教授就认为:高校学生的学习具有独立性、自主性和探索性,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这些特点在逐步增强。
因而对于许多大学生而言,课堂外的自主学习已经是习以为常,他们完全有能力独自完成对一门课程的学习,并在此基础上课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提出自己的疑问。
这些特点都为搭建移动教学平台进行学习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2. 关于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平台
蓝墨云班课平台是一款基于互联网环境下,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开展课内外教与学活动的移动教学软件,其具备的基本功能对教师而言有以下几点——自主创建班课、发布添加课程资源、管理班级成员、组织课堂活动如头脑风暴、发布班课通知、不定时开启课堂签到、评价学生课程作业等。
对学生而言,其基本功能对应为——加入班课、下载课程资源、不定时课堂签到、参加课堂活动如头脑风暴、提交课程作业、匿名评价同班课同学的课程作业、及时阅读班课通知、获取自身评价数据等。
该平台能够很好地将日常教学活动与互联网应用联系在一起,使移动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的相融合。
通过一个授课区间的使用学习,总结蓝墨云班课平台具有以下特点:(1)丰富性。
教学资源丰富、形式多样。
教师可以上传文字、图片、微视频、音频、网页链接等多种不同形式的学习资源;
(2)多样性。
教学活动丰富多彩。
平台上提供了多种教学活动,可以让课堂充满乐趣;
(3)及时性。
满足师生随时随地参与教与学过程、及时交互的需求;
(4)交互性。
平台可实现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
(5)有数据基础。
自动统计学生的答题情况,让老师及时了解所教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3. 蓝墨云班课在《智能管理与会计信息化》课程中的应用
蓝墨云班课平台所提供的资源以及丰富的教学活动等功能,为师生融合移动学习与传统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我们将以《智能管理与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为例,介绍蓝墨云班课平台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在以移动教学APP教学为主的云课堂中,首先教师要针对云班课进行课前、课中与课后的教学设计。
课前:根据教学设计将所需教学资源导入到云班课资源库中。
根据设计将课程所需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活动都生成到活动模块;将课程所需的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作业和测试都生成到测试模块,以便需要时发布。
在上课前,发布预习资源和预习的活动预习的测试。
同时发布通知,推送关于课程的相关学习要求。
课中:首先用云班课的“签到”功能考勤,然后与学生一起评价作业或测试。
在资源模块调出新课程的课件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可以使用“课堂表现”功能进行课堂互动。
最后,发布预设好的作业以及布置下次课预习任务。
课后:随时评阅学生作业,对云班课PC端后台生成的课前、课中和课后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以便反思和改进。
在传统的集体授课中,采用移动教学APP部分功能辅助教学管理与数据采集与分析。
如在教学中,利用蓝墨云班课的“签到”功能进行准确快速的点名,利用“资源”模块进行教学资源的发布,利用“课堂表现”功能进行课堂提问的打分,利用“通知”功能将课程相关通知信息进行推送,利用蓝墨PC端习题编辑与上传功能对学生进行随堂或课后考核。
另外,在小组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上述蓝墨云班课功能的运用,还可以增加小组任务。
蓝墨云班课的“头脑风暴”适合用做课前预习任务和课中教师即时发布任务,学生随堂利用移动工具在APP里进行回答和提交。
此外,“答疑与讨论”功能一般可以用做课后互动用。
4.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以及课后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蓝墨云班课平台的应用可以使教学变得更加灵活、高效。
这样的教学既发挥了教师的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尽管如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仍然存在有以下的问题与挑战:
(1)蓝墨云班课作为移动教学平台所提供的数字教材还有待完善。
如课程《智能管理与会计信息化》,目前云班课平台上还没有提供相应的数字教材。
(2)学生不能在蓝墨云班课平台上进行分组讨论,如果学生在课下进行分组讨论,仍需要借助腾讯QQ、微信等软件的群组功能,造成移动教学平台的形式化。
(3)教师需要转变学生所期望的讲授——接受模式的课堂文化。
目前的课堂教育中,仍有一些学生不太适应这种学习方式,这也与学生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观念有一定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转变这种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其自身对学习
的责任。
(4)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平台中,经验值累积的形式,在分值得大小上激励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实则反映的还是学生被动学习的现实情况,在这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转变这种观念,让学生认识到其自身对学习的责任。
5. 结束语
通过移动教学平台学习是当今高校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而App移动教学平台的学习模式也将会持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基于开发的App移动教学平台,可以实现大学生在任何时间(课后、双休日、节假日等)、任何地点(寝室、食堂等),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无差别学习。
最终实现学生自由安排学习时间,自主决定学习地点的课堂学习模式。
而这些也将成为每一个教育领域的技术工作者未来共同努力和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马清.基于移动学习的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6(34).
[2]原凌燕.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改革——蓝墨云班课在《电工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东方教育,2015(9).
[3]叶成林,徐福荫.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2004(9):23-26.
[4]张楠.移动学习环境下高校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0):225-228.
[5]张茵茵,牛彦敏.移动教学平台在高等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以蓝墨云班课平台为例[J].软件导刊,2017(3):23-24.
作者简介:甘瑞(1995年8月—),女,安徽省芜湖人,重庆市重庆工商大学MPAcc专业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