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分析
高房价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应对之策

高房价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应对之策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疯狂的增长和高房价的问题。
高房价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社会不稳定、金融风险和资源浪费等。
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来解决高房价问题并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1. 社会不稳定:高房价使得大部分普通人无法负担购房,导致社会阶层分化和社会不平等现象的加剧。
这种不公平和不稳定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和不满情绪,对社会和谐造成威胁。
2. 金融风险:高房价使得购房需求旺盛,很多人为了购房而陷入债务困境,以及多次买房炒房的行为增加了金融系统的风险。
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问题,金融系统将面临巨大压力,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3. 资源浪费:高房价刺激了对房地产的大规模投资,大量资源被沉淀在房地产领域,而不是用于其他更有益的投资领域。
这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应对高房价的策略1. 加强监管:政府需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投机炒房行为,遏制过度投资。
同时,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保护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2. 增加土地供应:土地供应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土地供应,促进土地出让市场的竞争,从而稳定房价。
此外,建立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合理控制土地供应,避免过度投机。
3. 扩大住房保障:加大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力度,优化住房分配政策,确保低收入群体的基本居住需要得到满足。
此外,推动共有产权住房和租赁住房市场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
4. 推动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是解决高房价问题的长远之策。
政府可以加快城镇化进程,通过增加城镇人口和就业机会,缓解一线城市房价压力。
此外,加强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二三线城市经济的发展,分流一线城市的人口和资源。
5. 支持租赁市场发展:租赁市场是解决高房价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租赁市场的发展,鼓励企事业单位提供租赁住房,并加强租房合同的法律保护,提高租房市场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暴涨楼市的“负外部性”研究

暴涨楼市的“负外部性”研究随着中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在国家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房价的不断上涨,这不仅对个人、家庭的经济负担造成压力,也可能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本文将分析暴涨楼市的“负外部性”。
负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给其他人或集体带来负面影响,而造成负面影响的成本不由这个经济主体承担。
暴涨楼市也具有这样的负外部性。
首先,暴涨楼市导致贫富差距加大。
过高的房价是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因素之一。
在暴涨楼市中,房价快速上涨,房屋投资成为富人获取财富的手段。
购房成本居高不下,中低收入人群很难承受。
因此,暴涨楼市将加剧贫富差距,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
其次,暴涨楼市引发土地浪费。
许多城市试图通过土地流转来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这可能导致农地或生态环境的破坏。
暴涨楼市还可能导致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在市场上拿到更多利润而选择低成本、高密度的开发方式,忽略对土地的合理利用。
因此,暴涨楼市可能会损害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土地浪费。
再次,暴涨楼市推高通货膨胀率。
房价上涨引发了一系列的财富效应,进一步推动了通货膨胀的加剧。
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而不是实体经济。
这样一来,消费不足、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会逐渐凸显,导致整个经济的不稳定。
此外,暴涨楼市也可能引发社会不安。
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对于普通市民来说,购房变得越来越难,而居民生活费用的持续攀升,进一步加重了居民的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房价下跌等不利因素,就会引发大批市民的不满情绪和社会不安定因素。
总之,暴涨楼市的负外部性将对经济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政策调控措施,避免过度泡沫的形成,防范楼市的风险。
同时,也需要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浪费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浅析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析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中国房价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城市化进程中,房地产作为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发展和房价水平也直接影响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1.1 增加财富分配差距房价上涨导致富人越来越富,而穷人越来越穷。
一方面,高房价使得很多首次置业的购房者难以负担,另一方面,现有的房产业主财富不断增长。
这样的财富分配不均,将会增加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危害社会稳定。
1.2 加剧经济风险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出现,可能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从而对整个经济系统造成巨大风险。
如果房地产泡沫破裂,将会引发金融系统的震荡,进而影响中国经济稳定。
特别是,在目前房地产成为债务主体之后,房产市场的危机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1.3 增加企业和家庭负债率房价的上涨导致企业和家庭的负债率不断增加,尤其是对于购房者而言,往往需要依靠银行贷款等渠道来融资。
如果房价一直上涨,企业和家庭负债率将会越来越高,从而导致整个经济的不稳定。
1.4 增加劳动力成本房价上涨导致部分企业因为租金成本过高而流失,使得人力成本大幅提升。
过高的房价将迫使员工在更高的成本下,维持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这对整个经济的发展不利。
二、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然而,考虑到房地产的特殊性,这一行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2.1 推动城乡一体化高房价的上升,促进了人口的流动,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如例,某个工厂老板拿着百万左右的资本,可以像货物一样到全国各个地方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产业了。
2.2 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往往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例如,房地产业的发展,就带动了建筑材料、家具等其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
2.3 带动就业房地产的发展不仅给房地产业自身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带动了建筑业、装修业、物流业等众多相关产业的就业。
这进一步推动了就业和经济的发展。
2.4 促进消费和税收增加购房者的支出不仅促进了个人消费,也带动了一些相关行业的消费,如家居装修、物流等。
浅析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析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摘要】高房价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房价的现状以及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高房价对消费水平、投资环境、城乡发展平衡、居民负债率和经济稳定的影响。
最后提出了应对高房价的政策建议,包括促进居民住房消费和加强监管防范房地产泡沫。
通过深入分析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的多方面影响,可以更好地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为解决高房价问题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高房价、中国经济、消费水平、投资环境、城乡发展、居民负债率、经济稳定、政策建议、住房消费、监管防范、房地产泡沫1. 引言1.1 高房价现状当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高房价的状态。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口流动增加,房地产需求持续增长,导致房价居高不下。
尤其是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更是直线上涨,甚至出现了一房难求的情况。
高房价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和压力。
高房价除了给购房者带来经济负担外,还影响了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转。
近年来,随着房价持续攀升,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一些城市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房地产业,这种依赖性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一旦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破裂,将对整个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探讨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对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房地产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较大,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水平。
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与否直接关系到房地产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以及相关行业的繁荣。
这包括建筑材料、家具装饰、房地产中介等行业,从而带动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转。
房地产还是居民财富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投资意愿都具有重要影响。
房地产的健康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政府也常常采取相关政策来引导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在当前高房价的背景下,如何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社会影响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社会影响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投资热潮,一些负面影响也逐渐浮现,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因此,本文将从社会影响和可持续发展两个角度来探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社会影响1.房价上涨与住房问题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使得房价呈现快速上涨的趋势,这对低收入群体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负担。
许多年轻人或新婚夫妇需要付出巨大的财力才能购买一套房子,这进一步加剧了住房问题,导致社会的不公平现象。
2.投资房产与资金高度集中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使得投资房产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投资手段。
然而,由于政策限制和市场变动的不确定性,导致资金过度集中在房地产领域,限制了其他实体经济的发展,并进一步加剧了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
3.土地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中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但房地产开发对土地的需求量非常大,这导致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大规模开发项目往往需要大面积的土地,而在这个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1. 调整政策与减少波动为了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加大调控力度,并制定更加明确的政策。
通过调整政策,可以减少市场的波动性,降低因投机活动而导致的价格风险,为市场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为了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政府应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与规划。
在土地供应方面,应严格控制土地供应量,避免大规模的土地开发项目。
在土地使用方面,应加强对土地的保护和管理,限制过度开发和破坏。
3. 增加住房供给与改善居住环境为了解决房价上涨和住房问题,政府应大力增加住房供给,并改善居住环境。
通过加大公共住房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从而缓解住房压力和社会不平等现象。
浅析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浅析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摘要】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首先从高房价的现状和成因入手,分析了高房价对消费能力、居民负债率、投资结构、人口流动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高房价导致消费能力下降,居民负担加重,投资结构失衡,人口流动受限,社会稳定受到挑战。
结论部分探讨了高房价对经济的综合影响,提出了应对策略和未来发展趋势。
高房价对经济造成的影响层面广泛且深远,必须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以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房价、中国经济、消费能力、居民负债率、投资结构、人口流动、社会稳定、经济影响、应对策略、发展趋势。
1. 引言1.1 高房价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高房价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从近年来的数据来看,中国大部分一线以及部分二线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甚至不少城市的房价已经远远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的水平。
据统计,一线城市的房价普遍超过了平均工资的十倍以上,而二线城市也不遑多让,有些地区的房价已经开始逼近一线城市的水平。
高房价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一是房地产市场过热,出现投机炒房的现象;二是居民购房压力大,普通家庭面临着巨大的购房压力;三是房价过高导致城市人口向周边地区大规模外流,加剧了城市内部的人口聚集和资源紧张的问题。
高房价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高房价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1.2 高房价的成因高房价的成因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供需关系、土地供给、金融政策等因素。
高房价的成因之一是供需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流动和城市扩张导致房地产市场需求持续增加。
城市居民收入水平提升、购房需求增加也是导致房价上涨的原因之一。
供给方面,房地产开发商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可能会操纵市场以推高房价,从而使得高房价成为常态。
土地供给不足也是导致高房价的重要原因。
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城市用地的紧张局势导致土地成本上升,进而推高房价。
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分析

2 0 年前三季度 , 07 全国城镇单位在 岗职工平均工资1 6 5 , 到历史最低水平。产能过剩 ,内需不旺 ,中国产 品被迫出 口。这 7元 6 比 去 年 同期 增长 1 % 。 收 入 与 房价 对 比 , 小 巫见 大 巫 , 在 些 与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经济增长 由主要 8 8 但 是 现 全国一线城市房价 收入 比大都超过 1% 很 多家庭为 了实现购房 依 靠投资 、出 口拉动 向依靠消费、投资 .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背道 2
高房价使许多家庭住房消费过度透支 .挤压其它消费。2 0 05 年 中国最终消费 占G P比重 已从上世纪 8 D O年代超过 6% 下降到 2 5 % ,居民消费率也从 19 年的 4 % 下降到 3 % ,均达 21 1 9 88 82
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
一
、
增 加居民居住成本 、幸福感下降
城 市已经进入高房价时代。房地产业是我 国的基础性 、先导 性、 产业结构不平衡现象加剧 。近年许 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一切向房 支柱性产业 ,房价要 与国家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相适应 ,房 地产业让路 , 有的城市新增 G P ~半来 自房地产及相关行业 D 近 价大起大落都会对 国家 的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较大; 击 , 国正 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与深加工工业等产业 的升级换代 , 中 我 忽视
的平均家庭债务比例 1 5 %。而高房价高涨 的今天 , 1 家庭负债比更
上 高房价造成家庭住房消费过度透支 , 挤压其它消费 , 供楼者尽 背景下 . 大量 国外的热钱涌人中国房 地产 市场 ,造成我 国流动性
可能缩减各项 开支 , 生活水准下降。沉重的经济压力使供楼者不 过 剩 大 通 货 膨 胀 的可 能 。20 年 1 ~ 1 月份 . 国 C I 幅 增 07 月 2 我 P增 敢轻 易跳槽 精神抑郁 、 焦虑 , 幸福感下降 , 至有家庭因此解体 。 分别为 : % 、2 7 、3 3 、3 O 、3 4 、4 4 、5 6 , 甚 22 % % % % % % 6 5 、6 2 、6 5 、6 9 、6 5 , % % % % % 通胀压力明显增大。甚至 生活成本增加 ,要求收入 随之增加 因此会增加企业 用工成 有 专 家 认 为 , 次 中 国通 货膨 胀 的始 作 俑 者就 是 房 价 格 快速 上 涨 。 这 本 。企业业务攀升 、设备升级 ,要 占用更 多生产经营用房 ,高房 六 、增 加金融风 险 价 的背景下 ,必将提高企业扩张成本 ,降低企业 盈利 空间和竞争 房地产信贷可 以分为个人住房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 个人住 力 ,甚 至 失 去 所 在 城 市 对 企 业 的 吸 引 力 。目前 相 当规 模 的高 新 技 房贷款时间长 、数量 大,风险低 ,国内银行对住房 按揭贷款市场 术企业正在迁离房价极高的深圳等 中心城市 。企业外迁 ,不但承 竞争非 常激烈 , 发放金额也很逐年提高。20 年 9 07 月末 , 购房贷款
高房价之下的中国经济隐忧

国经济 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 恶化 了社会财 富分 配结构 , 加速社会 财富两极分 化; 重影响大 多数 居 民的消 费需求, 约我 国 严 制 经济增长主导模式的转型; 对我 国其它产业的发展产 生挤 出效应 , 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 的调 整; 影响我 国农 业人 口的产业转
移和 城 镇 化 进 程 ; 大 经 济 的运 行 风 险 , 为 引 发 我 国 经 济危 机 的重 大 隐 患 。 加 成 关键 词 : 房 价 ; 生 ; 济 ; 害 高 民 经 危 中 图 分 类 号 :0 2 9 F6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1 1( 00 0 0 6 0 17 0 2 2 1 )3— 0 0— 4
压缩其它方面的开支 , 过着拮 据的生 活来度 日。而在 我 国中低收入阶层居 民占有绝 大 比例 , 他们 实际上 已
构成 了我国的主流消费群体 , 们的消费需 求不 足必 他
然会严重影响我国的整体消费需 求 , 不利 于我 国通过
消费来拉动 经济增 长 。在美 国发生 金融 危机 引发 世界经济下滑 , 护 主义抬 头 、 保 贸易摩擦 加 剧和 我 国 企业本来 就产 能过剩 的情 开发商 ; . 有多套 房产 的富 2拥
实在令人不敢 恭维 , 只有 在拥 有 自己的 房产后 , 们 人
才能真正找到归属感和安 全感。 因此 , 工资很有 限 在
人 ;. 3 地方政府 ; . 4 利用公 权 在房地 产 领域 寻租 甚至 获得 了多套廉价房产 的腐败 官员 ;. 房客 。而房 5炒
一
高房 价 恶化 了社 会 财 富 分 配结 构 ,
辈子也买不起高价商品房 , 即使买 下来 了也会成 为
加 速 社 会 财 富 两 极 分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房价对中国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分析
作者:陈平吴剑平魏清泉
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08期
自2003年开始,我国房价开始快速上涨,2007年房价飙升速度更是惊人,2007年1月~12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分别为5.6%、5.3%、5.9%、5.4%、6.4%、7.1%、7.5%、8.2%、8.9%、9.5%、10.5%、10.5%,我国一线中心城市已经进入高房价时代。
房地产业是我国的基础性、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房价要与国家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相适应,房价大起大落都会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较大冲击,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正在逐步发展完善,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局面来之不易,必须认真分析高房价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这对于我们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一、增加居民居住成本、幸福感下降
2007年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67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8%。
但收入与房价对比,是小巫见大巫,现在全国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大都超过12%。
很多家庭为了实现购房梦,不惜大举借债,2004年天津、青岛、杭州、深圳、宁波、沈阳等家庭负债率为城市分别为44%、95%、91%、85%、79%、55%,上海和北京最高,分别达155%和122%,已经超过了2003年美国的平均家庭债务比例115%。
而高房价高涨的今天,家庭负债比更高。
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而2005年10月末,北京、上海、天津等10个城市平均月供收入比为35%。
甚至有31.75%的人月供占到了其收入的50%以上,高房价造成家庭住房消费过度透支,挤压其它消费,供楼者尽可能缩减各项开支,生活水准下降。
沉重的经济压力使供楼者不敢轻易跳槽,精神抑郁、焦虑,幸福感下降,甚至有家庭因此解体。
二、增加企业商业成本、降低城市竞争力
生活成本增加,要求收入随之增加,因此会增加企业用工成本。
企业业务攀升、设备升级,要占用更多生产经营用房,高房价的背景下,必将提高企业扩张成本, 降低企业盈利空间和竞争力, 甚至失去所在城市对企业的吸引力。
目前相当规模的高新技术企业正在迁离房价极高的深圳等中心城市。
企业外迁,不但承受经济损失,同时必须面对巨大的人才流失损失。
由于房价上涨带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企业的材料成本也在大幅上涨。
所有这些,增加了企业的商业成本。
而对于房价高,企业外迁的城市,其经济结构升级必将延缓,最终削弱城市竞争力。
三、加剧产业结构不平衡
我国产业结构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过高。
2004年,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占53.0%,明显超过一般国际最大比重标准,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发展依
然缓慢。
房价高涨,使得房地产企业利润增加,房地产开发量增大,拉动重工业特别是高污染的钢铁和水泥、铝业等行业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平衡现象加剧。
近年许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一切向房地产业让路,有的城市新增GDP近一半来自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忽视核心竞争力的制造业与深加工工业等产业的升级换代,忽视关系国计民生的农业发展,从而使我国产业结构更加不合理。
四、挤压其他消费,延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高房价使许多家庭住房消费过度透支,挤压其它消费。
2005年中国最终消费占GDP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38.2%,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产能过剩,内需不旺,中国产品被迫出口。
这些与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背道而驰。
房地产业属于资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含量有待提高,现阶段过度发展房地产业,将延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五、诱发通货膨胀
房地产业具有先导性,能够带动数十个行业发展,房价快速大幅上涨,拉动了相关产品价格高涨。
生产资料价格上升, 最后将传递到居民消费价格上。
房价高企,房地产投资利润率高,吸引国内众多炒家投资房地产,而更严重的是,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大量国外的热钱涌入中国房地产市场,造成我国流动性过剩,增大通货膨胀的可能。
2007年1月~12月份,我国CPI增幅分别为:2.2%、2.7%、3.3%、3.0%、3.4%、4.4%、5.6%、6.5%、6.2%、6.5%、
6.9%、6.5%,通胀压力明显增大。
甚至有专家认为,这次中国通货膨胀的始作俑者就是房价格快速上涨。
六、增加金融风险
房地产信贷可以分为个人住房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
个人住房贷款时间长、数量大、风险低,国内银行对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发放金额也很逐年提高。
2007年9月末,购房贷款余额2.86 万亿元,比年初增加5924亿元,同比增长31.4%。
高房价背景下,房地产业的高利润、高收益对银行具有巨大吸引力。
2007年9月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1.76 万亿元,比年初增加3491 亿元,同比增长26.9%。
金融业分享房地产利润的同时增加了信贷风险。
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银行资金占其资产的比率在55%以上,房地产开发企业高负债经营,将开发中的巨大风险转嫁给了商业银行。
巨大国际游资进入中国投机房地产,也使我国金融风险加剧。
若房价大幅下跌,个人资产和银行抵押资产大幅贬值,房地产信贷违约增加,抵押给银行的房地产为还债有可能大量进入流通环节,进一步降低房价和地价,形成恶性循环。
银行信贷减少,通货膨胀加剧,消费支出降低,经济长期增长乏力,威胁到整体经济的安全,严重的可造成经济危机。
七、资源、能源消耗严重,节能减排压力增大
人均资源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房地产业是耗能大户,节约资源刻不容缓。
2004年,胡锦涛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
建设部在2005年介绍我国全面推广节能和绿色建筑设定了两个阶段的目标:到2010年,全国新建建筑争取三分之一以上能够达到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的标准,全国城镇建筑总耗能要实现节能50%;到2020年,使全社会建筑的总能耗节能65%。
这两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房地产企业切实把建设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当作一个工作重点狠抓落实。
但前景不容乐观。
建设节能省地型绿色建筑比普通建筑时间长、成本高,但在房价飙升时期,房地产业形成了卖方市场,根本不愁销售,因而开发商对绿色建筑关注度降低,浪费大量宝贵的资源、能源,也使得我国节能减排压力增大。
八、导致社会分配不公
房价飙升,开发商身价暴涨。
腐败官员、社会富裕阶层的炒家、销售商、为开发商代言的经济学家、部分媒体从业人员,也获利颇丰。
与获利集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利益受损集团,包括失地农民、底层农民工、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及高房价时期购买惟一一套住房的“房奴”。
他们或者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或者在客居的城市中居住成本更高,或者是要用一辈子的收入换取一个挡风遮雨的家。
房价高企,使特殊利益集团掠夺和损害广大百姓的利益,社会分配不公,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甚至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经济快速发展会引起物价上升,但是房价违反经济规律过快飙升,将会引起国民经济不稳定。
当前,我国房价飙升、房价高企,已经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更加关注这个问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制定切实有效的调控措施,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使中国房价避免大起大落,使包括房地产经济在内的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国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于冬房价上涨促使大城市居民悄然成为高负债一族
[EB/OL]./2004~11~06/52084.html
[2]秦鸿雁张国栋王莹:深圳企业规模外迁调查:高地价与人才短缺成瓶颈[N].南方都市报2007~11~14
[3]方烨:住房消费激增导致四大挤出效应[N].每日经济新闻2005~11~24
[4]但有为苗燕央行副行长苏宁:短期仍将注重加强流动性管理[N].上海证券报2006~11~24
[5]杜宇张旭东顾钱江韩乔:央行2004年房地产金融报告要点解读[N].华商报 2005~8~18
[6]中国人民银行二○○七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EB/OL]/detailasp?col=100&ID=2422&keyword=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7]汪贵顺:房价畸高的危害性及治理方案 [J].宁夏社会科学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