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指导:慢性肉芽肿性炎
2022年病理学名词解释

病理名词解释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1.化生:化生是指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的过程。
2.脂肪变性:实质细胞内脂肪的异常蓄积成为脂肪变。
3.玻璃样变:又称透明变。
用于描述细胞内、血管壁和结缔组织内出现红染、均质的物质,呈半透明毛玻璃样。
4.坏疽:指大块组织凝固性坏死并伴有腐败菌感染。
坏疽处由于细菌分解坏死组织而产生的硫化氢,与红细胞破坏后游离出来的铁离子结合产生硫化铁,常使局部变成黑褐色。
5.萎缩: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所致的组织和器官体积缩小成为萎缩。
6.凋亡:凋亡是指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通过特定的基因及其产物的调控发生的程序性细胞死亡。
7.肥大:实质细胞的体积增大所致的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8.坏死:坏死是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死亡细胞的质膜崩解,细胞结构溶化,并引发急性炎症反响。
坏死组织、细胞的代谢停止,功能丧失,并出现一系列形态学特征。
9.增生: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数目增多所致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成为增生、它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有丝分裂增加的结果,可分为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
10.肉芽组织:肉芽组织是由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的结缔组织,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
大体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
形似鲜嫩的肉芽故称为肉芽组织。
11.瘘管与窦道:窦道-----由于坏死形成的开口于外表的深在性盲管;瘘管------两端开口的通道样缺损12.溃疡与糜烂:糜烂----皮肤黏膜处浅表性坏死缺损;溃疡----皮肤黏膜处较深的坏死性缺损13.纤维性修复:假设组织损伤不能由细胞再生来修复,而是由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替代来修复,则称为纤维性修复。
14.一期愈合:见于组织破坏范围小、创缘细窄而齐整、出血和渗出少,无感染的伤口,例如手术缝合伤口。
15.稳定细胞:又称静止细胞。
生理情况下增殖不明显,受刺激时可表现出较强再生能力,有完美修复的可能。
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1.属于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是A.结核B.伤寒C.肠阿米巴病D.慢性支气管炎E.慢性阑尾炎正确答案:A解析:慢性肉芽肿性炎是一种特殊性增生性炎,是局部形成主要由巨噬细胞增生构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为特征的慢性炎症。
其种类有结核病、麻风病、梅毒、血吸虫病、组织胞浆菌病、肉样瘤病,以及异物引起的炎症,如手术缝线、石棉和滑石粉等。
故选A。
知识模块:病理学2.关于肝硬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亚急性重症型病毒性肝炎多发展为门脉性肝硬化B.病变特点是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假小叶形成C.门脉高压症可表现为出血倾向D.肝功能不全可表现为脾肿大E.肝硬化不发生癌变正确答案:B解析:门脉性肝硬化为酒精性肝病的最终病变,而亚急性重症型病毒性肝炎多发展为坏死后性肝硬化,故A错。
脾肿大是由于长期淤_血而致,是门静脉高压的表现,故D错误。
门静脉高压可导致侧支分流形成,胃肠道内淤血,长期淤血导致充血性脾肿大,严重时可贫血,故C错误。
70%~90%的肝细胞癌发生在肝硬化的基础上,故E错误。
本题只有B正确。
知识模块:病理学3.软组织中出现骨和软骨组织,应考虑是A.再生性增生B.过再生性增生C.内分泌性增生D.组织的化生E.癌前病变正确答案:D解析: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所替代的过程称化生,包括上皮细胞的化生如鳞状上皮和腺上皮的化生,间叶组织的化生则多见于局部受损伤的软组织以及一些肿瘤的间质。
如在正常不形成骨的部位,成纤维细胞可转变成骨母细胞或软骨母细胞,形成骨或软骨。
故选D。
知识模块:病理学4.胃溃疡底部常见动脉内血栓机化,该处血栓形成的最主要机制是A.溃疡组织释出多量组织凝血酶原B.溃疡处动脉内膜炎致内膜粗糙C.溃疡处动脉血流缓慢D.溃疡处纤维化使动脉内血流不规则E.胃液促进凝血过程正确答案:B解析:溃疡底部从表层到深层可分为炎症渗出层,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坏死层,由坏死的细胞碎片和渗出的纤维素组成;肉芽组织层;瘢痕层,瘢痕层内的中小动脉常呈增殖性动脉内膜炎,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常有血栓形成。
病理学(多图预警):4. 炎症

E- selectin (endothelial-) L- selectin (leukocyte-) P- selectin (endothelial- platelet-)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分子
Ig
(Immunoglobulin family) domain
• 内皮细胞表面的蛋白多糖 • 膜外 Ig domains
识别及附着
调理素(opsonin) 种类 (1) IgG的 Fc 段
(2) C3b 及 C3bi (3)糖结合蛋白:集结素collectins 作用 包裹后与白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显著 提高吞噬效率。
非调理素化: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 CR3可识别细菌表面的粘多糖
白细胞吞噬过程
吞 入 (engulfment)
球蛋白超家族分子
LFA-1 MAC-1 ICAM-1 VLA-1 α4β7 VCAM-1
αβ
RG D
αβ
ECM
αβ
RG D
白细胞渗出
粘附分子作用机制
粘附分子重新分布 组胺、凝血酶、血小板激活因子(PAF)使内皮 细胞的P-selectin从胞内到细胞表面。
表达新的粘附分子 IL-1,TNF、PAF使内皮细胞表达E-selectin,
ICAM-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 1 VCAM-1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 • 配体: 白细胞表面的integrin
整合素(Integrin)
主要在白细胞表面 跨膜糖蛋白 异源二聚体 α+β 配体:细胞外基质和内皮细胞表面的免疫
白细胞功能缺陷
粘附缺陷 吞入和脱颗粒障碍 杀菌活性障碍 骨髓白细胞生成障碍
病理学考试重点

病理学病理重点1.总论全是重点,各论方面第六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五章是重点。
2.第一章:适应重要。
水样变。
脂肪样变。
坏死特点和类型。
3.第三章:静脉性充血。
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制,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的形态。
栓子运行的途径。
栓塞的类型。
梗死是重点:梗死的病变及类型。
4.第四章:炎症的概念、原因、基本病理变化。
急性炎症的形态学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慢性炎症肉芽肿性炎。
5.肿瘤:老师说肿瘤是一本书的重点6.第六章:动脉粥样硬化是重点。
高血压可能有大题。
7.呼吸系统疾病:肺炎,特别是大叶性肺炎8.第九章:胃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
胃癌、肝癌。
肝硬化常有大题9.第十章:霍奇金淋巴瘤比较重要,非霍奇金淋巴瘤简单了解10.第十一章:第一二节重要,第三节了解。
11.第十二章:第一二节跟第七节的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重要12.第十三章:第二节重要,甲状腺炎也要了解13.第十四章:一三节重要14.第十五章:肺结核重点,伤寒可能有大题,梅毒15.第十六章:一二节重点16.PS:可能的大题(1)肉芽组织学的形态学特点,作用,演变过程。
(2)一、二期愈合。
(3)癌与肉瘤的区别(4)血栓形成的条件、类型、形态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P8 适应的概念和四种表现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于内外环境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出非损伤的应答反应,叫做适应。
四种表现为:增生,肥大,萎缩,化生。
P14 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学变化:(一)可逆性损伤:变性(degeneration):变性是细胞或间质因代谢障碍而发生的可逆性形态学变化,表现为细胞或间质内有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增多。
1、细胞水肿(cellular swelling)、水变性(hydropic degeneration)、气球样变(ballooning degeneration):细胞内水分异常增多2、脂肪变性(fatty degeneration):非脂肪细胞内中性脂肪的蓄积3、玻璃样变(透明变性)hyaline degeneration:细胞内、间质或细动脉壁呈现均质红染毛玻璃样半透明的蛋白蓄积a.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片状梁状,均质红染b.细胞内玻璃样变:圆型红染小滴c.血管壁玻璃样变:细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增厚均匀红染4、淀粉样变性(amyloidosis):间质内特别是小血管基底膜出现蛋白质-粘多糖复合物蓄积,淀粉样呈色反应。
病理学的知识点总结

病理学的知识点总结病理学的知识点总结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都背过各种知识点吧?知识点是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知识点对提高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病理学的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高血压病时的肾脏病理变化表现为——颗粒性固缩肾。
2.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表现为——颗粒性固缩肾。
3.不属凝固性坏死的是——脑。
注意“属于”的有:(1)子宫;(2)肠;(3)肝;(4)肺。
4.不属肉芽肿的是——肺肉质变。
注意“属于”的有:(1)血吸虫病;(2)麻风;(3)梅毒;(4)结节病。
5.血栓转归中不会发生——化生。
6.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不包括——再生。
注意“包括”的有:(1)化生;(2)萎缩;(3)肥大;(4)增生。
7.流行性乙型脑炎不具有的改变——蛛网膜下腔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渗出。
8.肿瘤的发生与亚硝胺类化合物关系不密切——胆囊癌。
9.血栓形成的条件,不正确的是——纤维蛋白溶酶增加。
注意“正确”的有:(1)新生血小板增多;(2)血管内皮损伤;(3)组织因子释放;(4)涡流形成。
10.不是矽肺诊断主要依据的是——临床症状。
注意“属于”的有:(1)胸片;(2)CT检查;(3)接触粉尘的职业史;(4)肺功能检查。
11.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所致的阻塞性通气障碍可造成——肺气肿。
12.肉芽组织的成分不包括——平滑肌细胞。
注意“包括”的有:(1)血管内皮细胞;(2)成纤维细胞;(3)炎症细胞;(4)肌纤维母细胞。
13.淤血不会引起——实质细胞增生。
14.高血压病脑出血破裂的血管多为——豆纹动脉。
15.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要病变部位在——蛛网膜下腔。
1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于——左前降支。
17.血吸虫易停留于——肠系膜下静脉。
18.股骨骨折后因处理不当,大量脂肪滴进入血液,该脂肪栓子常栓塞于——肺动脉及其分支。
19.肉芽组织内发挥抗感染作用的主要成分——炎性细胞。
病理学名词解释

6 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是指机体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等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合过程,为包括各种组织的再生和肉芽组织增生、瘢痕形成的复杂组合。
4 血栓栓塞(thromboebolish):由血栓脱落阴起的栓塞,是栓塞中最常见的原因。
5 再通(recanalization):在机化过程中,因血栓逐渐干燥收缩,其内部或与血管壁间出现裂隙,新生的内皮细胞长入并被覆其表面,形成迷路状的通道,血栓上下游的血流得以部分恢复,这种现象称为再通。
6 减压病 decompression sickness 是气体栓塞的一种。人体从高气压环境迅速进入常压或低气压环境,原来溶于血液、组织液和脂肪组织的气体包括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迅速游离形成气泡,其中氮气在血液内溶解迟缓,从而引起气体栓塞
5.假小叶:肝硬化时0.5分),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0.5分),由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圆形的肝细胞团。(1分)
6.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病时(0.5分),肺的原发病灶(0.5分)、结核性淋巴管炎(0.5分)及肺门淋巴结结核(0.5分)三者合称为肺原发综合征。
6 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ve necrosis):是坏死组织因酶性分解而变为液态。最常发生于含可凝固的蛋白少和脂质多的脑和脊髓,又称为软化、。化脓、脂肪坏死和由细胞水肿发展而来的溶解性坏死、都属于液化性坏死。
7 纤维素性样坏死(fibrinoid necrosis):曾称为纤维素样变性。发生于结缔组织和血管壁,是变态反应性结缔组织病(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火等)和急进性高血压的特征性病变。镜下,坏死组织成细丝、颗粒状的红染的纤维素(纤维蛋白)样,聚集成片块。纤维素样坏死物质可能是肿胀、崩解的胶原纤维(由于抗原-抗体复合物引发),或是沉积于结缔组织中的免疫球蛋白,也可能是由血液中渗出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的纤维素。
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14

[模拟] 临床执业医师病理学14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不属于肉芽肿性炎病变的是A.伤寒小结B.结核结节C.肺肉质变D.慢性虫卵结节E.Aschoff小体参考答案:C属于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的疾病有结核病、麻风病、梅毒、血吸虫病、组织胞浆菌病、肉样瘤病和异物引起的炎症如手术缝线、石棉和滑石粉等。
第2题:高血压病脑出血最多见于A.基底节B.脑桥C.小脑D.大脑白质E.脑干参考答案:A高血压病脑出血最多见于基底节。
第3题:胃溃疡最少见的并发症是A.癌变B.呕血C.幽门梗阻D.穿孔E.黑便参考答案:A胃溃疡常见的并发症有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少数胃溃疡可以癌变,十二指肠溃疡不癌变,而出血和黑便是由出血导致。
第4题: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所致的阻塞性通气障碍可造成A.肺不张B.肺纤维化C.支气管扩张D.气胸E.肺气肿参考答案:E慢性细支气管炎时,管壁纤维组织增生,引起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吸气时空气尚易进入肺泡,但呼气时支气管回缩,阻塞加重,气体呼出困难,使肺内储气量增加而致肺气肿。
第5题:单纯性二尖瓣狭窄时,首先发生代偿性肥大和扩张的是A.左心室B.右心室C.左心房D.左房、左室同时发生E.左房、右室同时发生参考答案:C单纯性二尖瓣狭窄时,左心房内血液流入左心室时受阻,导致左心房内压力增加,发生代偿性肥大和扩张,如果病情继续发展,会导致肺动脉高压,从而引起右心室肥大。
第6题: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增生的细胞主要是A.肾小球脏层细胞和中性粒细胞B.肾小球壁层细胞和系膜细胞C.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D.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细胞增生E.肾小球各种细胞均有较明显增生参考答案:D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增生的细胞主要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细胞增生。
第7题:宫颈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A.直接蔓延B.子宫颈旁淋巴结C.血道D.腹腔淋巴结E.种植性转移参考答案:B宫颈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直接蔓延和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少见。
【病理学】11 第五章 炎症-慢性炎症

(巨噬细胞+异物巨细胞+异物) 如手术缝线、石棉、滑石粉、尿酸盐粉
尘、(痛风结节)等
原因:致炎因子持续存在, 急性→慢性 炎性息肉:在致炎因子的长期刺激下,局部
粘膜上皮、腺体和间质增生形成突 出于粘膜表面的肉芽肿块,常有蒂。 好发部位:鼻黏膜、宫颈 炎性假瘤:组织的炎性增生形成的一个境界 清楚的、肉眼和X线观与肿瘤相似的团 块,常发生于眼眶和肺
(二)慢性肉芽肿性炎
(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 特点:炎症灶以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限局性浸润和
第五章 炎症 (inflammation)
第三节 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时,局部病变多以增生为主,变 质和渗出较轻,炎细胞已浸润,多以淋巴细胞、 巨噬细胞和浆细胞为主。
病毒感染、持续的细菌感染、自身免疫 慢性炎症可分为非特异、浆细胞和巨噬细胞浸 润为主,有组织破坏伴纤维母细胞、血管 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增生,同时局部的被 覆上皮、腺上皮和实质细胞可伴随增生。
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巨噬细胞 可转化为特殊形态的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等 原因:病原无法被杀伤或降解
细菌(结核、麻风杆菌)、梅毒 、螺旋体、 真菌、寄生虫感染;异 物;原因不明(结节
1. 感染性肉芽肿(例如结核): ( 类 上 皮 细 胞 + 朗 罕 斯 巨 细 胞 ( Langhan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概念
慢性肉芽肿性炎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炎症,以肉芽肿形成为其特点,所谓肉芽肿是由渗出的单核细胞和局部增生的巨噬细胞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二)慢性肉芽肿性炎的常见病因
1.细菌感染: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分别引起结核病和麻风。
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可引起猫抓病。
2.螺旋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引起梅毒。
3.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包括组织胞质菌病和血吸虫病。
4.异物:手术缝线、石棉和滑石粉。
5.原因不明:如结节病。
(三)肉芽肿的形成条件和组成
肉芽肿可分为异物性肉芽肿和感染性肉芽肿。
异物性肉芽肿是由于异物不易被消化,异物性刺激长期存在形成慢性炎症。
感染性肉芽肿除了有某些病原微生物不易被消化的一面外,还可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特别是细胞免疫反应。
肉芽肿的主要细胞成分是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
再问一句:上皮样细胞的本质是什么?——吞噬细胞!
■以结核结节为例,中心常为干酪样坏死,周围为放射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并可见郎格汉斯(Langhans)巨细胞,再向外为较多淋巴细胞浸润,结节周围还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包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