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老年人心理问题及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老年人心理健康浅谈论文(2)

老年人心理健康浅谈论文(2)

老年人心理健康浅谈论文(2)老年人心理健康浅谈论文篇二《老年人心理健康及护理现状》【摘要】老年人作为一个相对弱势且迅速扩大的群体,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在现代老年人护理的基础上,针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和心理特征,提出如何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健康;心理护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均寿命的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日趋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医疗、护理工作的关注。

如何提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解决并做好有效的心理护理,使老年人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度过晚年生活,已成为当今老年人心理护理的重要内容,是护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我国老龄化社会现状1990年以来,我国老龄化人口以平均每年3.32%的速度增长,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占我国总人口的10.09%[1],全国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

预测到2015年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到21世纪中叶将达到4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4[2]。

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高龄、高速、数量大的特点[3],这对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综合国内外心理学专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结合我国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4]有5个方面。

2.1心理状态良好情绪乐观,精神愉快,热爱生活和家人,幽默豁达,助人为乐,有好奇心,对自己的健康懂得珍惜,对老年生活有安全感和幸福感。

2.2智力正常在判断事物时,基本准确;在回忆往事时,记忆清晰;在分析问题时,条理清晰;在回答问题时,能对答自如;在平时生活中,有比较丰富的想象力,并善于用想象力为自己设计一个愉快的生活目标。

2.3有健全的人格情绪稳定,意志坚强,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和别人以及外界的事物,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能经得起外界事物的强烈刺激,遇到困难时,能沉着地想办法去加以克服,而不是一味地怨天尤人。

有关老年心理护理论文

有关老年心理护理论文

有关老年心理护理论文【关键词】医疗保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保健事业的日臻完善,人们的寿命也不断地延长。

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值得全社会关注。

我院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辨证施护,在疾病的预防、治疗、促进康复等方向有很大的收获,现说几点体会。

1 老年人的心理表现[1]1.1 孤独感和失落感离退休的老年人失去了与同事们共同学习的机会,而儿女成家立业,没有时间陪伴在身边。

空巢老人越来越多。

而大多数子女只注重对老人们生活上的照顾,忽视了情感上的交流,特别是当老人生病时,这种孤独与失落感与日俱增。

1.2 焦虑和抑郁症老年人离退休后,过去长期习惯了的生活日程骤然改变,再加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不胜唏嘘,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产生自卑、无用感,甚至焦虑、抑郁。

此外老年丧偶、亲友生死离别等,对老年人都是最强烈的生活事件,从而感到无限悲伤。

以至于难以解脱,对生活失去兴趣。

1.3 自尊心强、固执老年人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人生体会,事业上成功、工作时得到同事们的尊敬,退休后仍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如果提出的意见和想法不能被采用和重视,易产生不被人尊重的想法,从而封闭自己。

不再表达自己的意愿,拒绝与他人交谈。

1.4 控制力下降、易怒老年人性格的改变,同老年人的脑退化有密切关系,脑的各部分发生退化的程度不一致,如大脑额叶比其他区域先退化,而额叶与性格关系密切。

故老年人性格易发生改变,同时皮质的退化,对皮质下的控制减弱,造成皮质下原始冲动占优势,也可影响性格。

所以,出现控制下降,易发怒。

1.5 自私、多疑人的行为受感知觉、思维、情感、性格、智能等影响,因此,有的老人由于大脑皮质功能的减退,上述心理活动发生变化,致行为异常。

如自私、多疑、孤僻或像老小孩一样出现一些原始的幼稚行为。

自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住院后希望医护人员每天围绕他一个人,只关心他。

2 护理措施[2]2.1 创造温馨的住院环境老年人在住院时,医护人员要主动、热情地进行接诊,并及时向老人及亲属详细介绍医院内环境及病房的各种护理设施以及我们开展的各项服务措施。

浅谈老年心理问题论文

浅谈老年心理问题论文

浅谈老年心理问题论文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21世纪老年人面临的最大问题。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老年心理问题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老年心理问题论文篇一《老年人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及干预对策》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为此,本文作者在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对老年人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旨在为家人、社会及老年人自身共同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帮助。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问题护理措施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21世纪老年人面临的最大问题[1]。

2012年2月29日,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截止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达1.85亿,占总人口的13.7%。

到2015年,老年人口数将达到2.21亿,占总人口的16%。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重视[2],为此,本文对老年人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1 老年人主要心理健康问题1.1 失落老年人退休生活与以前上班的感觉大不相同[3],尤其是离退休干部,他们在离退休之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其生活的重心是机关和事业,离退休后则变成了家庭琐事[4];同时,老年人由于身体素质的降低,认为自己成了无用之人[5],感觉家人不再需要他,在心理上便产生一种失落感,主要表现为坐卧不安、不知所措、烦躁、敏感、失眠[2]。

1.2 孤独老年人由于丧偶、独居、夫妻争吵、婆媳不和,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孤独感,不愿多于家人交流,表达内心的看法。

1.3 恐惧老年人由于担心患病、自理能力下降等问题的发生,心理上会产生恐惧感,表现出冷漠或急噪的情绪[4]。

1.4 焦虑老年人由于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疑病症,退休后经济减少、生活水平下降,担心儿孙上班上学时的交通安全、社会治安等问题易引起焦虑[2],常常胡思乱想、惴惴不安。

老年人心理护理分析论文

老年人心理护理分析论文

老年人心理护理分析论文人到老年由于生理、生活环境的变化,会有许多消极情绪。

这些都会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对疾病的抵抗力显著下降。

因此对老年人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这对老年人提高身体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老年人心理护理分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老年人心理护理分析论文篇一《如何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摘要:目的:用启发、诱导、说服、解释、安慰、劝解及调整环境等方法,帮助患者摆脱困难,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

方法: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知识,以科学态度、恰当方法、美好语言对患者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疏导。

首先了解老年人的心理活动,如:老年人容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老年人情绪变化时的心理护理,自私、多疑的心理变化,老年人容易出现控制力下降,易怒,老年人自尊心强,表现固执。

根据这些特殊心理活动采取相应护理措施,首先为老年患者创造温馨的住院环境,在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多与其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到耐心关心和体贴,做好相关的健康教育。

结果:使老年人能够保持良好的情绪,消除陌生感和孤独感,有助于身心健康。

结论:护士担当着老年人生命周期中专业健康维护的角色,只有结合其身心的特点,运用自身的心理护理技巧,才能对老年人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这对老年人提高身体质量有着重要意义,更是全方位整体护理的体现。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护理对老年的界定有生物学和心理学标准之分。

生物学认为,老年就是身体的各个生理系统逐渐失去自我更新能力的生命时段;而心理学认为,老年是人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学习以及在常态和应激情况下的情绪反应等能力下降,人对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均减退的年龄时段。

老年阶段(≥60岁)是个体毕生发展过程中的特殊阶段,是走向人生的完成阶段,也是实现作为认定生活价值的最后时期,老年人经验丰富,考虑问题全面、深刻而周密,处理事情老练、稳重而顾全大局。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逐渐衰退,各种心理衰退现象也随之而来。

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

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

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住院患者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由于身体和心理上的种种问题,老年人们更容易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

这篇论文将重点探讨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

第一部分: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1. 抑郁症抑郁症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据统计,超过50%的老年住院患者可能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的症状包括持续的情绪低落、缺乏兴趣和快乐感、睡眠问题、食欲减少和自我评价不足等。

老年人的抑郁症症状可能不太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帮助和治疗。

2. 焦虑症焦虑症在老年人中也较为常见。

焦虑症状可能包括不安和紧张、担心和恐惧、躯体症状(如头晕、胸闷和呼吸急促)等。

因为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身体状况的变化,他们更容易感受到焦虑症状。

3. 失眠症失眠症是老年人的另一个常见心理问题。

失眠症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多次中途醒来、睡眠时间短和早醒等。

失眠症可能会导致老年人昼夜颠倒、疲惫不堪和情绪低落。

4. 神经质老年人的神经质可能表现为焦虑、疑虑、恐惧和情绪不稳定等。

这一点与年轻人有所不同。

老年人的头脑和身体功能正在逐渐减弱,他们不再像年轻人那样有自信和乐观。

第二部分: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针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问题而实施的一种治疗。

下面列出了一些常用的护理方法:1. 鼓励交流鼓励患者与他人交流可以帮助老年人抒发情感。

抒发情感可能是缓解心理问题的关键,这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恢复患者的自尊心。

2. 创建积极的环境为老年人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能使他们更愉悦和放松。

你可以使用自然光线和音乐来增加房间的舒适度,这可能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紧张。

3. 体贴和关怀体贴和关怀是治疗心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护士和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耐心细致地照顾患者来提高他们的情绪值和积极性。

每个人都需要被关注,老年人也一样。

4. 提供心理支持心理支持是老年患者的治疗重点之一。

护士或医生可以与患者进行正式的心理治疗。

老年心理健康论文

老年心理健康论文

老年心理健康论文心理健康问题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解决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议题,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老年心理健康论文,供大家参考。

老年心理健康论文范文一:离退休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思考摘要:支持的利用度是评估老年人所能接受到支持的最有效指标,本次研究也说明,支持利用度与老年人心理症状评分的相关性最高关键词:老年人;心理健康随着老龄化的不断推进,老年人群在我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关注老年人群的健康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更是一项社会及国家需要面对的问题[1-3]。

老有所乐是全社会对老年人生活的期待,但由于躯体及心理等问题,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老年人提供有效的支持能够提升其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增加晚年的幸福感。

在社会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家到异地工作,这造成了大量的空巢老人,空巢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4],社会支持水平的降低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

如何关爱老年人,提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课题,我国大量的研究也表明了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脆弱性。

社会支持包括子女、配偶、亲朋好友等对老年人的情感支持,也包括收入状况等经济支持。

有研究认为,较低的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是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关键影响因素[5-6]。

夫妻关系和子女关系是中国家庭的两组重要支撑,作为社会支持的环节,良好的子女关系让老年人有较好的精神寄托,可以经常性的与子女进行交流和沟通,缓解内心的孤独感[7]。

重大的生活不良事件是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大事件,甚至会造成老年人的抑郁等症状。

本次研究以社会支持作为研究的支点,分析不同社会支持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疗养中心进行疗养及体检的205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8例(67.32%),女性67例(32.68%);年龄60~82岁,平均(71.42±12.05)岁。

老年人心理护理现状毕业论文

老年人心理护理现状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老年人心理护理现状调查摘要:为了调查了解老年人心理护理现状问题,本文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周口市社区老年人心理护理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调查发现周口市老年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也逐渐增加,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身心问题及社会环境引发的各种问题也日益突出。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问题十分严峻。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不但要关注老年人的物质生活和身体的健康,更重要的是,要重视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加强“孝”的教育,倡导社会各个阶层关注和照顾老人,加强与老年人的沟通与交流,消除老人的孤寂感和烦闷的心情。

使老人感到生活的乐趣。

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保健工作。

关键词:老年人老年心理老年护理老年人需求目录摘要 ········································································································1 前言 02 调查 (2)2.1对象与方法 (2)2.2调查结果 (2)2.2.1 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方面 (2)2.2.2 尊重的需求方面 (1)2.2.3 自我实现的需求方面 (2)2.2.4爱和归属的需求方面 (1)3 讨论 (2)3.1 生理和心理的需求是最基本的心理需求 (2)3.2.自尊感是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的心理状态 (3)3.3参加活动可以使老年人提高自我实现需求水平 (3)3.4关心和爱护可提高老年人爱和归属的需要水平 (3)4 结语 (4)注释 (4)参考文献 (5)致谢 (5)附录 (6)1 前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龄问题日益增多,其中老年人的健康备受关注,它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浅谈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

浅谈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

浅谈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
浅谈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
摘要:本文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从症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为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保健指导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问题健康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也急速推进,老年人口基数庞大。

随之而来,老年人所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进入老年期,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并常常面临社会角色的改变、疾病、丧偶等生活事件,老年人必须努力面对和适应这些事件。

如果适应不良,常导致一些心理问题,甚至出现严重的精神障碍,损害老年人的健康,降低生命质量[1]。

为此,本文针对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从症状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为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保健指导提供参考。

1 老年人易患心理疾病的原因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生理各方面的功能的衰退,加上社会角色的转变,老年人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与家人相处的时间明显增多,老年人更加依赖家人及身边的朋友。

因而造成了家庭人际关系紧张,再加上一些生活变故,如丧偶,生活拮据,一些疾病的侵害,使老年人在心理上无法很好的适应,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

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现代老年人心理问题及护理
【关键词】现代老年人;心理问题;护理
如今中国60岁以上人口当已达1.6亿人,并且以每年将近800万的速度持续增长,根据相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中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和失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以年均100万的增长速度,对老年人护理、保健、康复等需求与日俱增,养老问题相当的严峻。

老年人对自身的过分关注,或不在意,都将导致其生理及心理的疾病,这就对我们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工作指导思想。

生理上的疾病,可以用药物仪器治愈,但心理的健康对疾病的防治与恢复非常重要。

本人从事老年科护理工作多年,现将工作中的经验体会与大家分享如下。

常见的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有:
①孤独心理:老年人住院后,由于条件限制,只能独自一人住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失去了与亲人的交往,与社会的沟通,家属来探视只是“蜻蜓点水”,由于中国的医疗体系使得医护人员也不能时时刻刻陪同在患者身边,老年人就更现孤独。

②焦虑心理:这是所有患病者特别是老年人的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患者往往对自己疾病不够了解,对愈后的担心,对各种疾病产生的疼痛以及面临死亡的恐惧心理,对各种治疗检查缺乏认知,对医疗费用支出的担心等一系列问题,都会使患者产生极度焦虑的心理。

③猜忌心理:老年人往往只相信自己或亲近的人,特别是对医护人员有一种抵触心理,且过分关心自己的健康,稍有不适即怀疑自己患病,对旁人的意见和建议不能正确接受。

④自卑心理:老年入丧失了劳动、自理能力,减少或无收入,社会及家庭地位下降,自觉不受人重视和尊敬,感觉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

⑤消极心理:因为丧偶、离异,子女外出工作,组建自己的小家庭,老年人会对生活无望,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有“生不如死”的念头,往往会不配合治疗护理,怀有一种消极悲观的灰色心理。

⑥病急乱投医心理:现今社会有部分老年群体,退休后领取丰厚的养老金,甚至一些经济不宽裕的老年人,为了自身的健康,往往听信虚假广告,不惜“一掷千金”,给自己和家人造成了经济,生理,心理的创伤。

根据上述内容,现将针对性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①孤独心理:通过与老年人家属的沟通,建议他们尽力多抽出时间来陪同老年人,同时,护士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巡视、观察、照顾,多与老年人聊天,唠唠家常,潜移默化的使老年人了解自己的病情,还可建议老年人多多与病友交流,同龄人,同病相连的人会有更多的共同话题以排除自身的孤独。

②焦虑心理:要用科学的知识,通俗的语言向老年人解释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

在进行各项检查及治疗前,要做好充分的
解释说明工作。

住院费用透明公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用药,避免患者产生“一病回到解放前”的忧虑。

鼓励患者产生战胜疾病的信心。

③猜忌心理:日常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态度和蔼可亲,言语温柔大方,对待患者以礼相待,一视同仁。

把老年人当作自家的长辈亲人。

关键是要精通业务,使老年人对我们放心、安心。

努力缩短和他们之间的距离。

④自卑心理:要关心老人、支持老人、鼓励老人,联合老人家属多关心照顾老人,不使老人产生被抛弃的心理。

尊重重视老人,凡事都与老人商量,使老人参与其中,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⑤消极心理:多鼓励老人与人沟通,接触社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甚至组建新的家庭。

多做宣教,使老人能够正确的面对死亡,使其了解死亡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无须畏惧,积极过好每一天。

⑥病急乱投医心理:可以给老人通过读书看报、看新闻、真人真事讲解等方法,使老人多多了解骗局,防止他们上当受骗,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的、客观的治疗观念。

同时要对各种虚假广告给予坚决的打击。

综上所述,对待老年病人我们护理人员要付出更加多的耐心、细心、关心和爱心。

随着护理模式从生理护理到心理护理的转变,要求我们积极转变思想,适应新时代的护理大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