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3)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自然特征与农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自然特征与农业
续发展
农业品牌化: 打造具有地方 特色的农业品 牌,提高市场
竞争力
农业休闲旅游: 将农业资源与 旅游资源相结 合,发展休闲
观光产业
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与利 用
农业旅游资源类型及特点
农业自然景观:包 括田园风光、农事 活动等
农业人文景观:包 括农耕文化、民俗 风情等
农业旅游资源特点 :具有地域性、季 节性、文化性等特 点
农业旅游资源开发与 利用:需要因地制宜 ,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挖掘文化内涵 ,提高旅游品质
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策略与建议
挖掘农业资源潜力: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产品。 保护生态环境:在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加强宣传推广: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业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气候类型多样,包括热带、亚热带、 温带等
气候特点
气候变化复杂,多灾害性天气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农业发展受气候影响较大
水文特征
河流数量众多,流程较长 河流流量较大,季节变化明显 河流含沙量较小,水质较好 河流流速较缓,航运价值较高
自然资源
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 不均
气候资源:温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适宜 发展多种农业
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具有 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农业发展
农业现状
农业发展历程: 简要介绍我国农 业的发展历程
农业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农业的 现状,包括主要 农作物、农业机 械化程度、农业 科技应用等方面
农业问题:指出 当前我国农业面 临的问题,如资 源短缺、环境污 染、农产品质量 安全等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3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

《青藏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3优秀教学教案说课稿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人地和谐——本课围绕人地关系这条主线,分析青藏地区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促进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2、美在青藏——图文并用、动静结合、师生互动,尽显青藏地区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课堂之美,在美的氛围中学习、陶冶情操。

【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和地位: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海拔平均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

“地高”、“天寒”是本区主要的自然特征,一切地理要素都受到它的严重制约。

高寒牧区、“谷地”农业是本区农牧业生产特征。

《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的第一节。

学生在学习世界区域地理及中国三大区域地理之后,本课是在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而进行实际运用的案例。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青藏地区地形”图、“青藏地区农业分布”图,说出青藏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归纳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特色。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图,培养学生观察、判读、分析的能力;搜集、运用相关地理资料,提取有用信息来分析青藏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提高学生区域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地理知识的能力;利用模拟“大美青藏”之旅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感受“大美青藏”的旅程过程中,感受青藏地区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

【课标分析】在地图上指出青藏地区的范围;运用地图指出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并分析原因;用事例说明青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高寒的自然环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高寒的自然环境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结合初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在学生已经掌握认识区域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一次“大美青藏”之旅,通过这次旅程,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使地理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在大美青藏的旅程中,感受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八下地理 自然特征与农业 精品课件 (16张)

人教版八下地理 自然特征与农业 精品课件 (16张)
农业(旱作) 水资源短缺(春旱)
人教版八下地理 自然特征与农业 精品课件 (16张)
人教版八下地理 自然特征与农业 精品课件 (16张) 人教版八下地理 自然特征与农业 精品课件 (16张)

1.过 去 , 通 常 只是 从艺术 家的立 场出发 ,将创 作看作 艺术家 审美经 验的结 晶过程 ,作品 完成就 意味着 创作完 成。而 从接受 美学的 角度来 看,这 一完成 并不说 明创作 已经终 结,它 只说明 创作的 第一阶 段告一 段落, 接下来 是读者 或观众 、听众 的再创 作。

4.文 本 与 接 受 就呈 现出一 种相互 作用的 关系: 一方面 文本在 相当程 度上规 定了接 受者理 解的范 围、方 向,让 理解朝 它的本 义靠拢 ;另一 方面, 文本不 可能将 接受者 完全制 约住、 规范住 ,接受 者必然 会按照 自己的 方式去 理解作 品,于 是不可 避免地 就会出 现误读 或创造 。

2.由 于 未 被 阅 读的 作品的 价值包 括审美 价值仅 仅是一 种可能 的存在 ,只有 通过阅 读,它 才转化 为现实 的存在 ,因此 对作品 的接受 具有艺 术本体 的意义 ,也就 是说, 接受者 也是艺 术创作 的主体 之一。

3.接 受 者 作 为 主体 ,他对 文本的 接受不 是被动 的。海 德格尔 提出“前 理解”, 即理 解前的 心理文 化结构 ,这种 结构影 响着理 解。理 解不可 能是文 本意义 的重现 ,而只 能是文 本与“前 理解”的 统一 。
黑土地是大自然给予人类 的得天独厚的宝藏,是一 种性状好、肥力高、非常 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
人教版八下地理 自然特征与农业 精品课件 (16张)
黄土高原覆盖着深厚的黄 土,地表沟壑纵横。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共5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第八章西北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共50张PPT)
第八章 西北地域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自然地理特征 位置与范围
西北地域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昆仑山-阿 尔金山以北,主要涉及新疆、内蒙古和宁夏及甘肃旳 北部。面积约占全国30%,人口约占全国4%。
地形、地势
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中部是广阔坦荡 旳内蒙古高原,西部是“三山夹两盆”)
河流
因为气候干旱,这里旳河流稀少,多 为内流河、湖,且多为季节性河流。
塔里木河、艾丁湖
外流河:黄河、额尔齐斯河
塔里木河(中国最长旳内流河)
西北地域旳原景观
内蒙古东部呼伦贝 尔草原夏季牧草茂 盛,牛羊成群。
西北地域旳荒漠草原景观
西北地域荒漠景观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最大旳沙漠)
胡杨及胡杨林景观
地势: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山脉对湿润气流旳阻隔
来自海洋旳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中国地形图
中国地形图 四大地理区域
西北地域距海较远,而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
难以到达,所以,这里旳降水比较少,大部分地域年
降水量在400毫米下列,超出二分之一旳地域年降水
400mm
B比喻地域
C青藏地域
D西北地域
2.西北地域河流少,主要原因是( C )
A地形复杂多样 B植被稀疏
C降水少
D海拔高
3.我国最大旳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 B )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4西北地域旳耕地作业主要分布在水源及 浇灌条件很好旳绿洲、河谷地域旳主导原 因是(B )
A地形原因 B气候原因
黄河水
浇灌农业
A B
天山山麓 河西走廊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北方地区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北方地区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北方地区知识点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一、地理位置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二、地形特征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三、气候1、气候类型:北方地区地跨我国的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2、气候特征: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以上。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400~800毫米,属于半湿润区。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四、黑土地和黄土地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

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五、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一)自然条件1、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2、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二)主要作物1、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谷子等。

2、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

(三)自然灾害灾害及成因: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1、解决措施:采取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措施,发展节水农业。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位置、气候、地形1.称谓:“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2.东北三省包括:A黑龙江省,B吉林省和C辽宁省3.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山河大势。

4山环:由D大兴安岭E长白山F小兴安岭如马蹄形分布着K东北平原,5.水绕:1黑龙江2.乌苏里江与俄罗斯为临,3.图门江4.鸭绿江与朝鲜为临,5辽河,河流6松花江注入黑龙江6.东北三省气候冷湿,由于纬度较高,又紧邻着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稿3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稿3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自然特征与农业》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各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来进行农业生产。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实际案例的分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我国的基本地理情况有所了解。

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各地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方式的关系可能还缺乏深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理解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方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列举出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并分析这些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去分析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方式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授新课:分别介绍我国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自然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案例分析:以具体地区为例,让学生分析该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方式的。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地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方式的关系。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他们对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方式关系的理解。

人教版地理八下《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 课件精品PPT(共29张PPT)

人教版地理八下《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 课件精品PPT(共29张PPT)
内蒙古东部呼伦贝 尔草原夏季牧草茂盛, 牛羊成群
西北地区的荒漠草原景观
西北地区荒漠景观
胡杨及胡杨林景观
,胡杨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 年不朽”。胡杨是生长在沙漠的唯一乔木树种, 且十分珍贵,可以和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银 杏树相提并论
河流:
多内流河、湖 塔里木河、艾丁湖 有没有外流河? 黄河、额尔齐斯河
陆阔
有利条件

发展畜牧业基 地
气 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
候 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灌溉水源不足。
③地表植被少,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
夏平原盐碱化严重。
不利条件
塞上江南-宁夏平原
塞外江南-河套平原
特色农产品
为什么新疆瓜果特别甜?
三河牛
三河马
坎儿井
“坎儿井”的开凿充分体现了新疆人民的聪明 智慧,符合人地协调发展的方向。新疆人民充分利 用当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有利条件,克服降 水少,蒸发旺盛,水资源匮乏的不利因素,修建了 适应当地环境的“坎儿井”、水渠、灌渠等水利工 程,发展了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4.历史上东西方香文化交流不可谓不 繁盛。 隋唐时 期,许 多波斯 商人以 贩卖香 药为职 业,收 售由西 域经海 上运来 的香药 ;同时 ,许多 朝鲜留 学生来 到中国 ,将中 国的香 文化传 入朝鲜 ,再由 朝鲜传 入日本 。

5.中国传统香道讲究香品的品质、器 物的精 美、程 序的考 究,直 至精神 境界的 提升; 西方自 从香水 出现以 后,人 们慢慢 习惯使 用香水 掩盖体 味,彰 显个性 和品味 ,直至 成为身 份地位 的象征 。

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 来互相 吹捧或 以竹自 诩,那 些落泊 荒野的 书生和 隐居“南 山”、待 价而沽 的名士 ,也普 遍寓情 于竹、 引竹自 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黄土高原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 省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 角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8页 0096页 0160页 0224页 0339页 0378页 0454页 0484页 0545页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地区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第九章 西藏地区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附录一: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 澳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 Nhomakorabea台 湾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多样,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交错分布

四川 盆地
巫 山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云贵高原
峰 山 东南丘陵
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 为主,季风气候显著 气

地跨我国的热带和亚 热带
气 候
属于湿润区
平均年降水量在 800毫米以上
干旱 湿润
湿热的自然特征
纬度较低 距海较近 西高东低
气温偏高,降水偏多 形成湿热的自然特征
平原地区
茶树、果树等 排水良好的丘陵区
热带作物 热带农业
南方地区主Leabharlann 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甘菠萝

龙眼 香 蕉

荔枝

活动
认识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列举南方地区的一些主要食 材,并解释南方地区食材丰富的原因?
南方地区的主要食材:大米、鱼、虾、竹笋、桂圆、 莲子、香蕉、柑橘、芒果、椰子等 南方地区食材丰富的原因: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 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河湖众多,水产丰富
2.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会受到影 响,为什么?
西双版纳北部的高山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潮。而同纬 度的广州北面没有高大山脉的阻挡,所以仍会受到寒 潮影响。
二、 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水田为主:本区气候湿热,水热条件优越,平 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 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星分布在河谷和缓坡,耕 地以水田为主。 农 2.耕作制度:一年两熟到三熟
海南岛
东南丘陵 长江中下游平原
课堂小结
重要的农业区
充足的热量 水
湿热南方

丰沛的降水 农

粮食作物: 水稻
经济作物: 油菜、甘蔗、橡胶、 茶等
当堂检测
1、下列地形区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B )
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青藏高原
2、下列属于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 素的是( B )
第七章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讲授新课
学习目标
1、掌握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等自然特征。 2、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 响。
一 、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 东,东部和南部面临黄海、东海和 位 南海 置 与 范 围
30°N
23.5° N 20°N
A.平原面积大 B.水热条件优越 C.降水偏少 D.耕地集中连片
3、下列不属于南方地区主要作物的是 ( C) A.甘蔗 B.茶叶 C.苹果 D.水稻
4、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 游平原地区气候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C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影响
常绿的植被(热 带、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
湿热环境 发育的红壤
“红土地”: 东南丘陵
“紫土地”: 四川盆地

喀斯特地貌: 云贵高原

请在图中找出南方地区的四大地形区
探究
1.冬季,四川盆地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哪个比较 温暖?为什么?
四川盆地比较温暖,因为盆地北面有高山(秦岭、 大巴山)阻挡。
3.主要作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业 经济作物:油菜(长江流域)、甘蔗(桂、粤、
云)、桑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 地)、茶叶、淡水鱼、天然橡胶(海南岛、雷州半 岛、云南南部西双版纳)
特色农产品:柑橘、香蕉、芒果、荔枝、桂圆、 菠萝、椰子等
顺应自然,因地制宜
云南元阳梯田
丘陵山区
湖北平原稻田
2、莲藕、椰子、竹笋是南方地区三种常见食材。 根据下面的资料,在图7.10中,完成这三种食材与 其主要分布区的连线,并解释原因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河汊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盛产 鱼、虾、莲藕等 (2)椰子盛产热带滨海地区,海南岛位于热带地区且四周沿海 (3)竹笋多分布在温暖湿润、地势相对较高的地区,东南丘陵 气候温暖湿润,丘陵内分布着许多海拔较高的低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