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系扭振故障机理研究和预防对策

合集下载

船舶轴系扭振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船舶轴系扭振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90 •内燃机与配件船舶轴系扭振产生的原因及对策杨帆(台州理工船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台州318000)摘要:船舶轴系作为船舶推进系统中重要的构成部分,而轴系产生的扭振则是导致船舶推进系统出现各类事故的重要原因之 一。

本文笔者在分析船舶轴系扭振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就如何削减船舶轴系扭振提出了几点措施,希望为提高船舶运行的安全性尽 微薄之力。

关键词:船舶轴系扭振;原因;削减措施0引言在船舶运行过程中,柴油机轴系扭振已经成为威胁船 舶安全运行的动力装置之一,因此要想提高船舶动力装置 的安全性,首先要找到船舶轴系扭振产生的原因,然后采 取有效措施,从而为装置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1船舶轴系扭振分类及原因扭振主要指的是所有拥有惯性和弹性的物体,因为受 到外力作用而出现振动的现象。

对船舶来说,同样存在着 轴系扭振的现象,船舶柴油机轴系振动形式主要包含横向 振动、纵向振动、扭转振动三种。

而上述三种振动中,扭转 振动产生的危害最大,扭转振动简称为扭振,船舶轴系扭 振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跟其主机有关,当船舶的柴油机发 生间歇性燃烧与喷油、输出的扭矩不均匀时便会产生扭 振;齿轮箱的咬合冲击和误差激励会导致齿轮系统发生误 差,出现扭振。

船舶在不断推进过程中会因为轴系上的部 件安装不正确,存在对中偏差或者材料不均匀等均会引起 船舶轴系在行使过程中出现质量不均匀的情况。

除此之 外,在工作状态下,螺旋桨还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 产生不均匀流畅不均匀激励轴系。

在柴油轴系出现扭振 时,通常情况下不会给船舶带来振动的不适感,这也是轴 系扭振容易被忽视的主要原因,若该扭振无法得到重视, 稍有不慎便可以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另外,当发动机处于 主临界速度运转时,自由端的传动齿轮箱常常会产生出较 大的噪声,此时检查齿轮便可以发现有剥落或者腐蚀等情 况,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断齿事故[1]。

2削减船舶轴系扭振的措施2.1减小激振力矩由于轴系扭振的动力根源为激振 力矩,而若想降低激振力矩,只需要直接减少扭转的幅度 即可,归纳起来,可以采取以下方法:① 将柴油机更换成推进电机。

船舶柴油机的轴系扭转振动的分析与研究

船舶柴油机的轴系扭转振动的分析与研究

船舶柴油机的轴系扭转振动的分析与研究【摘要】本文通过一些国内因轴系扭转振动而引起的断轴断桨的事故实例,来分析引起轴系扭转振动的主要原因,分析扭振主要特性,并提取一些减振和防振的基本控制措施。

【关键词】船舶柴油机轴系扭振危害分析措施在现代船舶机械工程中,船舶柴油机轴系扭转振动已经成为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它是引起船舶动力装置故障的一个很常见的原因,国内外因轴系扭转而引起的断轴断桨的事故也屡见不鲜,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和航运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船舶柴油机组的轴系扭转振动,我国《长江水系钢质船舶建造规范》和《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简称《钢规》)和也均规定了在设计和制造船舶过程中,必须要向船级社呈报柴油机组的轴系扭转振动测量和计算报告,以此来表明轴系扭转振动的有关测量特性指标均在“规范”的允许范围内。

1 船舶柴油机轴系扭转振动现象简介凡具有弹性与惯性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都能产生振动现象。

它在机械,建筑,电工,土木等工程中非常普遍的存在着。

振动是一种周期性的运动,在许多场合下以谐振的形式出现的,船舶振动按其特点和形式可分为三种,船体振动,机械设备及仪器仪表振动,和轴系振动。

船舶柴油机轴系振动按其形式可分为三种:扭转振动,纵向振动,横向振动。

柴油机扭转振动主要是由气缸内燃气压力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它的主要表现是轴系上各质点围绕轴系的旋转方向来回不停的扭摆,各轴段产生不相同的扭角。

纵向振动主要是由螺旋桨周期性的推力所引起的。

横向振动主要是由转抽的不平衡,如螺旋桨的悬重以及伴流不均匀产生的推力不均匀等的力的合成。

船舶由于振动引起的危害不但可以产生噪音,严重影响旅客和船员休息,还会造成仪器和仪表的损害,严重的时候甚至出现船体裂缝断轴断桨等海损事故,直接影响船舶的航行安全。

而在船舶柴油机轴系的三种振动中,产生危害最大的便是扭转振动,因扭转振动而引起的海损事故也最多,因此对扭转振动的研究也最多。

而且当柴油机轴系出现扭转振动时,一般情况下,船上不一定有振动的不适感,因此这种振动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种振动形式,一旦出现扭转振动被忽视,往往意味着会发生重大的事故。

轴系扭振故障机理研究和预防对策

轴系扭振故障机理研究和预防对策

维普资讯
102 额定 功率 30 k , 定转 速 10/ i, 轴 1—, 6 0W 额 7rr n 艉 a
时, 气缸内气体压力 变化和活塞连杆组 的往复惯性 力不均匀地作用于曲轴 , 产生干扰力矩 。曲轴在周 期性激振力矩作 用下 , 内部产生迅速变化的交变应 力, 导致曲轴弹性系统的扭振而引起附加振动应力 , 加速曲轴疲劳断裂。尤其 当曲轴 的扭转刚度不足 , 自振频率较低时 , 有可能在 主机的工作转速范围内
0 前

60 Z , 30 C 额定功率 4 1W , 4 k 额定转速 40/ n 曲轴 0r mi, 材料 Q 6—, T 02 运转 时间 30 0 时, 00 小 累计 转数 6×
l8 O

船舶轴 系是一个具 有多个转 动惯量的弹一 系 统, 具备 了扭 转振 动的 固有特性 , 在柴 油机 和螺旋 桨
船舶设 计 、 造 和 运行 中必须 解 决 的 问题 。本文 总 制
2 断轴时间 19 , 97年, 运行时间 200小时 , 00 累计转 数 3 6 0。断 口位置 在第四缸前 曲柄臂与 曲柄 . ×1
销连接 处 。
结了已发生的轴系扭振故障 , 剖析了中低速渔船 、 拖 船和货船轴系的五种典型故障实例 , 从疲劳机理 、 扭 振振型、 共振现象 、 计算与实船测试 比较以及扭转一
维普资讯
轴 系扭 振故障机理研 究和预防对 策
冯 志敏 副教授 宁波大学海运学院[121 351]
王 颖 硕士/ 宁波大学海运学E[121 讲师 351]
郎豪翔 太科生 宁 学 运学[ 35 1 披大 海  ̄ 1 1] . 2 [
摘 要 总结 了近年来船舶轴系扭振故障的研究成果 , 从疲劳机理、 振型、 共振 、 计算与实测比 较以及扭转 轴向耦合振动几个方面, 分析 了五种典型实例 产生扭振 故障的原 因, 讨论 了调整 系统 固有频率对改善扭振特一 的影响, 出了几种调频减振 的方法。 ^ 生 提 关键 词 轴 系 扭振 故 障 预 防 中图分类号 U6 42 6 1

船舶柴油机的轴系扭转振动的分析与研究

船舶柴油机的轴系扭转振动的分析与研究

船舶柴油机的轴系扭转振动的分析与研究作者:田浩鹏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3年第15期【摘要】本文通过一些国内因轴系扭转振动而引起的断轴断桨的事故实例,来分析引起轴系扭转振动的主要原因,分析扭振主要特性,并提取一些减振和防振的基本控制措施。

【关键词】船舶柴油机轴系扭振危害分析措施在现代船舶机械工程中,船舶柴油机轴系扭转振动已经成为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它是引起船舶动力装置故障的一个很常见的原因,国内外因轴系扭转而引起的断轴断桨的事故也屡见不鲜,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和航运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船舶柴油机组的轴系扭转振动,我国《长江水系钢质船舶建造规范》和《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简称《钢规》)和也均规定了在设计和制造船舶过程中,必须要向船级社呈报柴油机组的轴系扭转振动测量和计算报告,以此来表明轴系扭转振动的有关测量特性指标均在“规范”的允许范围内。

1 船舶柴油机轴系扭转振动现象简介凡具有弹性与惯性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都能产生振动现象。

它在机械,建筑,电工,土木等工程中非常普遍的存在着。

振动是一种周期性的运动,在许多场合下以谐振的形式出现的,船舶振动按其特点和形式可分为三种,船体振动,机械设备及仪器仪表振动,和轴系振动。

船舶柴油机轴系振动按其形式可分为三种:扭转振动,纵向振动,横向振动。

柴油机扭转振动主要是由气缸内燃气压力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它的主要表现是轴系上各质点围绕轴系的旋转方向来回不停的扭摆,各轴段产生不相同的扭角。

纵向振动主要是由螺旋桨周期性的推力所引起的。

横向振动主要是由转抽的不平衡,如螺旋桨的悬重以及伴流不均匀产生的推力不均匀等的力的合成。

船舶由于振动引起的危害不但可以产生噪音,严重影响旅客和船员休息,还会造成仪器和仪表的损害,严重的时候甚至出现船体裂缝断轴断桨等海损事故,直接影响船舶的航行安全。

而在船舶柴油机轴系的三种振动中,产生危害最大的便是扭转振动,因扭转振动而引起的海损事故也最多,因此对扭转振动的研究也最多。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及其抑制措施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及其抑制措施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及其抑制措施【摘要】随着超高压大电网和大功率机组的投产运行,汽轮机单机容量不断增大,功率密度相应增加,轴系长度相对加长,轴系截面积相对下降,导致在发生机电扰动时,汽轮机驱动转矩与发电机电磁制动转矩之间失去平衡,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问题越来越严重。

本文在对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的基本形式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剖析轴系扭振的危害性,探讨对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的抑制措施。

【关键词】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分析;抑制措施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是指因发电机电磁力矩和机械力矩存在周期性差异产生的轴系扭转振动,这是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运行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不仅会对大轴寿命产生影响,严重时还可能在轴系的某些截面或联轴节处引发过大的交变扭应力,造成轴系的疲劳累积性或冲击性损坏。

分析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的基本形式及危害,探讨相应的抑制措施是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

1 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的基本形式引起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的原因来自电气扰动与机械扰动两方面,不同类型的机电系统扰动对机组轴系扭振有着不同的影响,所形成的轴系扭振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基本形式。

1.1 次同步机电共振次同步共振是电网在低于系统同步的一个或几个频率下与汽轮发电机进行能量交换时汽轮发电机机电系统的一种自激振荡状态。

如果以电网的电气振荡频率为f1,电网的同步频率为f2,轴系的某阶扭振固有频率为f3;当f3=f2-f1时,电气系统就会呈现负阻尼振荡状态,轴系频率f3所对应的主振型振幅将被逐渐放大,轻则损伤转子,重则造成毁机的恶性事故。

因这种负阻尼振荡频率低于系统的同步频率故称次同步共振。

1.2 超同步机电共振在某些状态下,电网三相负荷会出现各种不平衡或不对称短路等情况,导致发电机定子绕组中不仅存在正序电流,还出现负序电流。

而负序电流在发电机气隙中将产生频率为fm的负序旋转磁场。

由于这一负序旋转磁场与转子旋转的正序旋转磁场反相,两旋转磁场之间存在180°的相位差,且相对频率为fm-(fm)=2fm,结果就会有频率为2fm的交变扭矩作用到机组轴系上。

鼓风机轴系振动故障诊断及治理

鼓风机轴系振动故障诊断及治理

鼓风机轴系振动故障诊断及治理【摘要】通过对公司的鼓风机故障的原因系统的数据分析,系统的阐述了故障发生的机理原因。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汽轮机对轮瓢偏差和风机转子局部裂痕是导致故障的根本原因。

针对机组的震动现象详细描述了故障征兆,进一步提出解决的合理办法,希望对以后的故障维修有很好的指导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鼓风机;故障原因;解决对策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对鼓风机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鼓风机是否能健康运转是工厂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此过程中,有一系列的因素对鼓风机的正常运转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对鼓风机的各种原理进行系统的了解,进而可以提出一个科学、完整的策略,应对公司鼓风机进行正常运转是及其重要的。

也可以进一步提高鼓风机的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与可靠性。

1.鼓风机组震动情况示意图以及故障分析这幅图就是前苏联的鼓风机组,因为转子已经发生严重损坏,更换了一根新的转子,但在一个月后,该机组又无法继续运行,通过检查发现,由于发生了大面积的乌金的破裂,导致了机器不能正常运转。

用听棒检测,可以听见很沉闷的撞击声,为了查明其发生故障的原因,决定对1#j进行合金测试,我们根据1#出现的故障,通过相关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全方面的在线检测。

从这个检测过程中可以看出来,鼓风机的轴系震动处于一个十分不稳定的一个状态,最大的震动值已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最大的允许值,连轴两端的震动以2倍频为主,通过检测可以清楚的看出,汽轮机与其鼓风机转子有问题,这个关键的因素在根本上影响了鼓风机的正常的运转。

它是一个潜在的因素,又是最主要的因素。

在这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鼓风机的风压为30Kpa到200Kpa之间,由于它被应用与不同的环境和生产车间中。

在对鼓风机进行故障检测和维护的同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实际情况考察和分析,对其中潜在的可能性的因素进行仔细筛选和分析,以便获取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数据,这在对鼓风机的实际检修过程中是十分重要和关键的。

《变频调速轴扭振及其对策机理》

《变频调速轴扭振及其对策机理》

《变频调速轴扭振及其对策机理》变频调速轴扭振是指在变频调速系统中,因系统参数设置不当或调节过程中的误差,导致电机轴扭振现象的发生。

轴扭振会对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一问题。

变频调速系统是一种通过改变电机供电频率来实现调速的方法。

在变频调速系统中,电机的转速和负载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当系统参数设置不当或者调节误差较大时,就容易导致轴扭振的问题。

轴扭振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电机的非线性特性和系统参数的误差导致的。

首先,电机的非线性特性使得电机的转速和负载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其次,系统参数的误差会导致电机的控制信号与实际转速之间存在偏差,进而引发轴扭振的发生。

为了解决变频调速轴扭振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合理设置系统参数。

在进行变频调速系统的参数设置时,需要考虑到电机的非线性特性和负载的特点,合理选择参数,使得系统能够稳定运行。

这需要对系统进行准确的建模和参数估计,以便更好地抑制轴扭振的发生。

2.优化控制策略。

通过改进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降低轴扭振的发生。

例如,可以采用自适应控制算法来实时调整控制参数,以适应系统的变化;或者采用模糊控制算法来处理电机的非线性特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3.增加补偿装置。

在变频调速系统中,可以增加一些补偿装置来抑制轴扭振的发生。

例如,可以增加扭振抑制器或者减振器来消除或减小轴扭振的影响。

这些装置可以通过改变电机的负载特性或者改变电机的结构来实现,从而减少轴扭振的发生。

4.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稳定性是解决轴扭振问题的关键。

可以通过增加系统的反馈环节、加强控制算法的鲁棒性以及增加滤波器等方式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这样可以有效地抑制轴扭振的发生,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变频调速轴扭振及其对策机理》是对变频调速系统中轴扭振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的总结。

通过合理设置系统参数、优化控制策略、增加补偿装置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等对策,可以有效地解决变频调速系统中轴扭振的问题,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研究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研究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研究在电力工业中,大型汽轮发电机组是核心设备之一,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与稳定。

然而,实际运行中,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常常会出现扭振现象,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设备损坏和系统瘫痪。

本文将围绕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展开研究,分析其产生原因、危害,并探讨解决方案。

某大型发电厂曾遭遇一次严重的轴系扭振事故。

当时,发电机组在正常运行过程中,突然出现剧烈振动,导致轴系部分部件严重受损。

幸运的是,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了事故扩大。

然而,这一事件引起了人们对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的和深入研究。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是指运行过程中,轴系在扭矩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弯曲变形。

产生扭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汽轮机侧和发电机侧转速不匹配,导致轴系承受扭矩;二是由于轴系不平衡,导致轴系在旋转过程中受到周期性变化的力矩作用。

扭振对设备危害极大,轻则导致轴系受损、机组振动加剧,重则引发重大事故,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对于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优化设计: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轴系扭振问题,优化机组结构,提高轴系稳定性。

例如,合理布置轴承座、采用高刚度材料等措施,以减小扭矩对轴系的影响。

运行监控: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加强对轴系振动等参数的实时监控,以及时发现扭振现象。

通过采集和分析数据,对机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安全稳定运行。

故障诊断与处理:一旦发现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出现扭振故障,需迅速采取措施进行诊断和处理。

根据采集的数据,运用相关算法对扭振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例如调整运行参数、修复损坏部件等。

预防措施:为预防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的发生,需加强对机组的维护和保养。

例如,定期对轴承座进行检查,确保其紧固稳定;加强对齿轮箱等关键部位的润滑维护,以降低磨损和减小扭矩。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扭振是电力工业中一个重要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故障形式
船舶轴系扭振造成的故障主要分为三类:%)中 间轴、曲轴、艉轴和螺旋桨轴的疲劳断裂或裂纹;!) 传动部件和连接部件如弹性联轴器、法兰的损坏;$) 螺旋桨叶的磨损和断裂,桨帽的松脱。任何一种故 障将影响船舶的安全、可靠和稳定运行,产生严重后 果。 %*% 曲轴疲劳断裂
曲轴断裂形式大多呈疲劳断裂。断裂的部位一 般发生在!/$轴长之内,如对六缸柴油机,断轴位置 在第四缸的曲柄销、主轴颈及曲臂处。
实例&扭振计算结果表明了在各种工况下各轴 段应力以及齿轮的啮合力矩均小于规定的许用值。 在自航工况下,轴系双节点三次主简谐临界转速为 %22’*+/,-.,此时,高弹性联轴器的振动扭矩峰值为 &*%"6,,远 低 于 78!!" 型 联 轴 器 的 额 定 扭 矩 值
万方数据
《船舶工程》 年第 期
!"1)16,,轴系的扭振计算满足设计要求。但是轴 系的扭振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有很大差异。
应力集中是疲劳断裂的主要因素。曲轴形状比 较复杂,横断面沿轴线方向急剧变化,使曲轴内部的 应力分布极不均匀,以致在曲臂、主轴颈的过渡圆角 区和润滑油孔周围产生了高度的应力集中,某些部 位的交变应力达到了很高的数值,容易引起疲劳破 坏。因此,在距油孔、圆角1++ 区域内不允许存在 纹痕。
附加应 力 促 使 曲 轴 过 早 疲 劳 断 裂。 主 机 工 作 万方数据
轴系扭振故障机理研究和预防对策!%#!%%] 硕士/讲师 宁波大学海运学院[$%#!%%] 本科生 宁波大学海运学院[$%#!%%]
摘 要 总结了近年来船舶轴系扭振故障的研究成果,从疲劳机理、振型、共振、计算与实测比 较以及扭转&轴向耦合振动几个方面,分析了五种典型实例产生扭振故障的原因,讨论了调整系统 固有频率对改善扭振特性的影响,提出了几种调频减振的方法。
轴系疲劳断裂发生在主临界转速位于工作转速 范围内或长期处于工作转速附近。
渔船和拖轮的自由航行工况与拖网或拖曳工况 的转速相差约!"!%"(,要使激烈的扭转振动完全 避开或远离这两个转速范围,往往比较困难,因而易 于发生共振而断轴。实例 % 的 自 航 转 速 为 &)"! &*"+/,-.,拖曳转速为&%"!&/"+/,-.,已经避开了 主临界转速&00+/,-.,但两档工作转速长期处在主 临界转速的上下,而不是偏向临界转速的一侧,曲轴 始终承受相当大的附加振动应力,长期在超负荷下 运转,疲劳寿命明显下降。 %’/ 扭振计算与实测比较分析
成数条。首制船)艘,均出现相同的故障。 %*$ 艉轴裂纹及螺旋桨松脱
实例% 鲁海一货船,主机型号:@1,ABC#"/
··
!!"#$,额定功率%&""’(,额定转速!)"*/+,-,艉轴 直径 .""++,螺 旋 桨 直 径 .!."++,!//) 年 对 轴 系 检查和螺旋桨修理时,发现艉轴裂纹而弃用[$]。
实 例 " 浙 渔 一 对 拖 网 渔 船,主 机 型 号
!浙江省教万育方厅数科据研资助项目
《船舶工程》 年第 期
($""./,额定功率))%01,额定转速)""2/345,曲轴 材料 67("&!,运转时间$""""小时,累计转数(8 %"9。断口位置在第四缸前主轴颈邻接曲臂处。
断裂形式:裂纹起始于主轴颈与曲臂的过渡圆
图! 实测附加振动扭矩
高弹性联轴器的橡胶元件工作时将吸收扭转振 动产生的热量,其值与弹性元件承受的振动扭矩的 平方成正比,与振动频率成正比,因此,78!!"型高 弹性联轴器在共振转速时橡胶元件的发热量等于额 定转速时发热量的十几倍,一旦持续运转,大量的热 量无法在短时散发传递出去,积聚在橡胶元件上,引 起橡胶元件温度上升,强度下降而开裂损坏。 %’2 扭转—轴向耦合振动分析
实例!、$的曲轴,实际运转时间已经超过了材 料的疲劳极限所对应的循环基数 "",在这工作应力 下,曲轴将 进 入 无 限 寿 命 区,一 般 不 再 发 生 断 轴 事 故。但是强烈的扭振产生的附加振动应力,使得曲 轴裂纹从应力集中很大的油孔和轴颈过渡圆角处开 始,沿着与轴线成.1度角的两个方向,在主轴颈上 延伸,逐渐扩展成对称形的交叉裂纹,大大降低了曲 轴的疲劳寿命,仍有发生疲劳断裂的现象。
开裂形式:主 机 在 !""2/345 时,高 弹 性 联 轴 器 橡胶元件 出 现 不 正 常 升 温,!9"2/345 时 温 度 最 高, 达到("摄氏度左右,至$""2/345时温度恢复正常。 主机在!("?$""2/345转速范围内运行了半小时, 高弹性联轴器的橡胶元件沿受力方向呈放射性开裂
" 故障分析
随着现代设计技术的应用,船舶轴系设计和附 件的选配更趋合理,在各种工况下轴系扭振大都按 照船舶设计规范的要求,用计算机进行分析计算,理 论上是能够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寿命。但是,由于材 料性能、制造质量、机桨匹配、轴系结构及布置等诸 多因素,故障时有发生。引起扭振故障的原因十分 复杂,仅理论计算不能满足实际装置和结构的动态 分析要求,还需依靠试验、实测和其它分析方法辅以 验证。 $0! 疲劳机理分析
角处,并向曲柄销圆角方向斜向发展。断口呈脆性,
晶粒较细,无夹渣、气孔等铸造缺陷,周边规则。两
艘船的曲轴同时出厂,又在同一时间、同一部位发生
疲劳断裂。
实例# 浙渔一拖轮,主机型号($""./,额定 功率))%01,额定转速)""2/345,曲轴材料 67("& !,断轴时间%++,年,运行时间!""""小时,累计转 数$*(8%"9。断口位置在第四缸前曲柄臂与曲柄 销连接处。
推进轴系在扭转振动下,不均匀回转引起了螺 旋桨推力变化,耦合激发产生轴向振动,导致疲劳裂 纹。从实例/、2轴系裂纹的纹向表象可知,裂纹的 产生既有扭转振动的作用,又有轴向振动的因素。
实例/推进轴系扭转振动和轴向振动计算表 明,单节扭转振 动 自 振 频 率 为 0’019:,双 节 扭 转 振 动自振频率为 %&’!9:,双节轴向振动自振频率为 !%’*9:。22+/,-.处 是 轴 向 振 动 双 节 !/ 次 主 简 谐 临界 转 速,21+/,-. 处 是 扭 振 单 节 1 次 主 简 谐 临 界 转速,两者的临界转速相当接近,在22;21+/,-.范 围内由扭振激励的轴向耦合响应出现最大峰值,如 图&所示。在*1!!""+/,-.处峰值略为凸起,也是 由扭振和轴向临界转速接近重合而引起的;在21+/ ,-.处,双节 !/ 次主简谐轴向振动的激励是不大 的,不可能产生如此强烈的响应,而是典型的扭转— 轴向二倍频 耦 合 振 动 的 结 果;在 !%"+/,-. 以 后,轴
断裂形式:断口呈脆性,裂纹沿曲柄销与曲柄连
接处油孔剖面,并与轴线成)#度方向,在轴颈上延 伸,周 边 呈 不 规 则 形 状。该 船 主 机 在 $#"!$9"2/ 345范围内振动很大,断轴时转速$)"2/345。 %*! 联轴器开裂损坏
实例$ 浙渔一围拖渔轮,主机型号($""/:, 额定功率 !+)01,额 定 转 速 )""2/345,推 进 轴 系 上 配置了;<1$"/$!型双速比齿轮箱和 =>%%"型高 弹性联轴器。渔船建造时间%++%年,在系泊试验中 高弹性联轴器发热、橡胶元件开裂损坏[%]。
实例! 粤航一拖轮,主机型号&%""23,额定 功率..!’(,额 定 转 速 .""*/+,-,推 进 轴 系 中 两 根 中间轴直径分别为!1&++ 和!."++,长度分别为 &1)++ 和.!4.++,螺旋桨轴直径!14++,螺旋桨 直径!)$"++,坞修时发现螺旋桨轴存在裂纹[%]。
裂纹形式:螺旋桨轴表面有两处裂纹,裂纹长度 约!"!%"++,宽度!!1++。一处在艉部锥体大端 附近,集中多条裂纹,纹向与轴线成.1度,且部分交 叉分布;另 一 处 在 螺 旋 桨 轴 前 轴 承 附 近,裂 纹 条 数 少,纹向与轴线成.1!&"度角不等。
改变节 点 附 近 轴 段 刚 度,可 有 效 避 开 共 振 区。 轴系单节振动节点在中间轴上,只要适当增加中间 轴的直径,就可显著提高刚度和单节振动的固有频 率,减少共振影响。如将原长度不等的两根中间轴 在保持总轴长不变前提下,改为两根等长%/&",,、 直径!1),, 的中间轴,原轴系单节&次主简谐临界 转速被提高到//%+/,-.,使常用转速完全避开了共 振区。
轴系扭振计算一般先要测取各轴段和轴系各部 件的有关尺寸,作当量系统转化;然后计算单节、双 节和三节振动固有频率与强迫振动;计算各节振动 的简谐次 数、共 振 转 速、轴 段 的 扭 振 附 加 应 力 和 齿 轮、弹性联轴器的振动扭矩。实例2轴系单节&次 主简谐临 界 转 速 为 &&*+/,-.,在 临 界 转 速 附 近,各 轴段的扭振附加应力均超过了许用应力,其中螺旋 桨轴的扭振附加应力为/*’2345,超过许用应力近 一倍。而该轮的拖曳转速为 &%"!&/"+/,-.,恰在 临界转速附近,螺旋桨轴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裂纹, 甚至断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