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v手电筒电路设计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简单电路教科版(共45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简单电路教科版(共45张PPT)

定义: 把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




断开干路,整个电路形成开路;
特点:断开一条支路,不影响别的支路。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简1.单3电简路单|电路教|科版教(科共版45张(共PP4T5)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简1.单3电简路单|电路教|科版教(科共版45张(共PP4T5)张PPT)
化学电池由两种不同的金属作为
电极,分别是铜和锌。两个电极的
一部分浸在电解质—稀硫酸中。电

质是一种能导电的物质。在电极和电解质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
使锌电极带上负电荷,铜电极带上正电荷,于是化学电池在导线中
产生了电流。
有两种形式的化学电池:干电池和湿电池。电解质是液体的
化学电池叫湿电池。干电池的电解质是浆
• 还有声控、温控、光控开关等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简单电路| 教科版 (共45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简单电路| 教科版 (共45张PPT)
-+
灯泡 电池
开关
电池
导线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简单电路| 教科版 (共45张PPT)
导线
灯泡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简单电路| 教科版 (共45张PPT)
汽车用的铅蓄电池由若干个湿电池组成。利用液体电 解质。一个化学电池将不断产生电流,直到电极和电解
质被用完为止。充电电池在充电时会发生逆化学反应。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简单电路| 教科版 (共45张PPT)
四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简单电路| 教科版 (共45张PPT)
2、用电器:用电进行工作的装置。(电灯、电铃、电风 扇、电熨斗等) 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例如电灯把 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3、开关:电路中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拉线,拨动,闸刀开关.

电流与电压 教案

电流与电压 教案
教学方法
分层模块教学法讲授和实验相结合,强化技能训练
教具
万用表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
教学分析
本次课先由一个手电筒电路引入电路的组成和作用,通过对电流、电压、电位的实际测试,根据测试的结果来体验分析电流、电压、电位的存在和方向。再辅以理论讲解来阐明电流、电压、电位的概念及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应用和电流、电压实际方向的判别。
相同点
不同点
关系
板书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顺思路,掌握教学重点,理解难点,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作业布置:
◆课堂检测:课本第8页:1、2、3;
◆课后作业:习题册第一节的习题;
巩固复习本节内容;了解家中各种用电器的电压值。
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理念】:
课后反思
不断提高
●课后反思:
4.激励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积极动脑,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学构思:】
利用水位来引伸解释电位,让学生豁然开朗。
(分组实验
学生活动:
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再通过对电路1中A、B、C三点电位和各两点间电压的测量,分析电压、电位的区别。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四、电位
1、物理意义:用来衡量电场中某一点所具有的电位能的大小的物理量。
教学首页
课题
§1-1电流和电压
教学Βιβλιοθήκη 目标知识目标
(1)熟悉电路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2)理解电流、电压、电位的概念
(3)掌握电压、电流方向的判别
技能
目标
熟识万用表测量电流、电压、电位的方法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
电路、电流、电压、电位概念的理解

电路分析基础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电路分析基础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定律
14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1) (2)按选定的参考方向分析电路,求解电流。若计算结 果为正(i>0),说明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若计 算结果为负值(i<0),说明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如图1-3 (3)若没有设定参考方向,则电流的正、负没有意义。 在电路中,元件的电流参考方向可用箭头表示,如图14所示;在文字叙述时可用电流符号加双字母构成的下标表 示,如iab,它表示电流由a流向b,并有iab=-ib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16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图1-4 电流参考方向的表示
17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例1-1】 图1-5中,1、2、3三个方框表示三个元件或 电路,箭头表示电流的参考方向,i1、i2、i3表示电路中的电 流。说明当i1=i2=i3=1A和当i1=i2=i3=-1A时各电路电流 的真实方向。 解 (1)当电流大小均为1A时,由于电流大于零,故其真 实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即i2真实方向由c流向d;i3真实方 向由f流向e;而i1由于没有参考方向而无法确定其实际方向。
6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为了便于对电路进行分析与计算,对复杂的实际问题进 行研究,在理论分析中常常把实际电路中的各种设备和电路 元(器)件用能够表征电路主要电磁性质的理想化的电路元件 来表示。例如,电阻具有消耗电能的特性,我们就可以将具 有这一特性的电灯、电炉等用电器都用电阻来代替,虽然这 种替代会带来一定的误差,但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忽略的。 在实际工程问题中,若需要更精密地做研究时,可再考虑由
20
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1.2.2 1. 一般情况下,导体中的电荷无规则的自由运动不能形成
在匀强电场中,正电荷Q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a点移

毕节市教科版小学科学 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电路(附答案) (2)

毕节市教科版小学科学 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电路(附答案) (2)

毕节市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电路(附答案)一、教科版小学科学下册第二章电路选择题1.下列材料能制成小开关的是( )。

A. 干木块和铁丝B. 铁丝和回形针C. 铁片和铝片【答案】 A【解析】【解答】开关需要的材料有导体做的连接器以及绝缘体做的底座,所以需要的材料就是导体和绝缘体的组合。

对选项进行分析,就是A选项的干木块与铁丝符合选项。

【分析】开关需要的材料有导体做的连接器以及绝缘体做的底座。

2.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除了开关、导线、灯泡,还需要( )。

A. 电池B. 电表C. 电笔D. 电路检测器【答案】 A【解析】【解答】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除了开关、导线、灯泡,还需要的是电池。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完整电路所需要的电路元件。

3.通常情况下,物体不显示带电的原因是( )。

A. 物体本身不带电B. 物体本身只带正电C. 物体本身只带负电D. 物体所带的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答案】 D【解析】【解答】物体在一般条件下不显电的原因是物体上的正负电荷的数量相等。

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当正负电荷数目相等时,就会出现正负电荷相抵消的现象,导致物体不带电。

4.要使电荷移动形成电流,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 有电源与动力B. 有电源、电路连通C. 电路连通,有用电器【答案】 B【解析】【解答】要使电荷变成电流,应该具备的条件是有电流,并且电路是要连通的。

B 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电流形成的条件。

5.在电路板上,有两只灯泡正在发光,当取下一只灯泡时,另一只灯泡不亮了,这条电路是( )。

A. 并联电路B. 串联电路C. 串联、并联都有可能D. 以上都对【答案】 B【解析】【解答】两只小灯泡互相之间影响,所以两个灯泡之间是串联。

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几个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互相连接,每个节点最多只连接两个元件,此种连接方式称为串联。

用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让手电筒起死回生

用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让手电筒起死回生

现在,大家使用的丰电筒都是LED管制作的,以前使用的钨丝小灯泡电筒已不见踪影。

充电式LED手电筒内部的电路如下图所示。

它采用电容降压的方式为蓄电池E充电,即220V电压通过电容Cl降压后,经过VDl~VD4的桥式整流为4V铅酸电池充电。

使用时,合上开关K,则4V电压通过4只限流电阻R3~R6后,加到白色发光管LED1~LED4上,使LED管发光(其工作电流约为l00mA~120mA)。

而LED手电筒数充电式最为方便、经济。

但这种电筒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内部电池通过一定次数的充电后会失效,即充不进电。

如果要买新的电池很不经济,只好丢弃。

这里介绍一种用手机退下来的锂电池代替手电筒中失效的铅酸电池,使手电筒起死回生的方法。

一、工作原理经过手机使用后退下来的锂电池,它的容量已经减少,但是用在手电筒上还是可以的(也就是它的容量只要在原来的40%~50%就可以)。

但锂电池的充电条件要求较高。

比如说,它的充电电压不能超过4.2V(如超过就有爆裂的危险)。

同时,它的放电最低电压也有一定要求。

还好,退下来的铿电池上装有保护电路,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设计了自动断电电路和工作指示电路。

用手机锂电池作电源的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它同样使用了原来的电容降压电路和白色LED管电路。

只不过降压电容的容量变大了(为1.5μF)。

交流220V降压后的电压经过VD1~VD4的整流和稳压管VD5稳压使电压稳定在9V左右。

再经过IC1的稳压,得到6V稳定电压。

IC2为CMOS型时基电路(型号为7555),这种电路较555时基电路用电省、输出电压高,由它组成锂电池充电自动断电电路。

IC2的⑤脚为控制端,它通过分压电阻R3和R4来设定基准电压(这里设定为4.2V),即锂电池的终止电压。

当接通电源后,IC1输出的6V电压通过R2对电容C4充电。

开始充电时,IC2的②脚电压为0V,输出端③脚为高电平。

于是,三极管Vl导通对锂电池E充电(电流通过三极管V1控制在50mA~80mA范围内)。

锂电池转1.5v专用充放电管理芯片

锂电池转1.5v专用充放电管理芯片

锂电池转1.5v专用充放电管理芯片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1 概述随着现代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多样化,锂电池作为一种理想的能源储备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然而,在许多消费电子设备中,如遥控器、手电筒等,依然需要使用1.5V电压的电池。

为了满足这些设备的需求,开发一种能够将锂电池的高电压转换为1.5V的专用充放电管理芯片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种专门设计用于锂电池转换为1.5V电压的充放电管理芯片。

通过这种管理芯片,用户可以更灵活地使用锂电池,以满足各种设备的能源需求。

同时,该管理芯片还能提供电池状态监测、充电保护等功能,增强了锂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锂电池的特点以及1.5V专用充放电管理芯片的需求。

探讨锂电池的优势,讨论转换为1.5V电压对于电子设备的意义。

我们还将探讨该管理芯片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前景,展望未来锂电池管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了解到锂电池转换1.5V专用充放电管理芯片的重要性和优势,以及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同时,读者也可以通过本文对相关技术的介绍,进一步了解锂电池的特点和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接下来的章节将逐一介绍锂电池的特点以及1.5V专用充放电管理芯片的需求,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技术的背景和应用场景。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锂电池转1.5V专用充放电管理芯片展开讨论,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Chapter 1)首先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介绍了锂电池和1.5V专用充放电管理芯片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文章的研究动机。

正文部分(Chapter 2)主要分为两个小节。

首先(Section 2.1),我们将详细探讨锂电池的特点,包括其优点和缺点,以及当前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其次(Section 2.2),我们将深入分析1.5V专用充放电管理芯片的需求,包括其功能和特性,以及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

手电筒电路的分析与测试

手电筒电路的分析与测试

电路由哪几部分 组成?各部分的 作用是什么?
何谓理想电路元件? 其中“理想”二字在 实际电路的含义?
如何在电路 中区分电源 和负载?
试述电路的功 能?何谓“电 路模型”?
如何学好 本课程?
学好本课程,应注意抓好四个主要环节:提前预习、 认真听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还要处理好三个基本 关系:听课与笔记、作业与复习、自学与互学。
(1)电压的种类:直流电压, 用大写字母U表示;
交流电压, 用小写字母u表示。
(2)电压的方向:电位真正降低的方向为电压的实际方向。
电压参考方向的三种表示方式:
(1) 用箭头表示
U
(2) 用正负极性表示
+
U
(3) 用双下标表示
A
UAB
B
当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同时,电压为正;反之,为负。
A
B 则电压的
4电路的分类直流电路直流电路交流电路交流电路常见理想电路元件实际器件加以理想化实际器件加以理想化电阻元件电阻元件电能转换为电能转换为其它能其它能只具耗能的电具耗能的电特性特性电容元件电容元件电能转为电能转为电场能电场能只具有储存电具有储存电能的电特性能的电特性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输出电压恒输出电压恒定输出电定输出电载共同决定载共同决定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输出电流恒输出电流恒定两端电压定两端电压由它和负载共由它和负载共同决定
则电流的实 际方向为:
从左到右
I I = 1A
则电流的实 际方向为:
从右到左
I = 2A 则电流的实 际方向为:
无法确定
(4) 直流电流的测量
在直流电路中,测量电流时,应根据电流的实际方向 将电流表串入待测支路中, 如图所示,电流表两旁标注 的“+”“—”号为电流表的极性。

专题153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专题153串联和并联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学设计1. 知道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手电筒、1.5 V 干电池、2.5 V 的小灯泡(包含灯座)、开关、导线若干、 多媒体课件等.主备人 学科 物理 时间课题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3节串联和并联教学重点教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知道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3.会动手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4.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会根据要求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1.尝试用探究的方法认识串联和并联电路,通过按照具体要求练习连接电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2.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串、 并联电路的区别,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3.让学生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的过程纳、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体会到分析、归1.通过探究学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体会物理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乐于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兴趣2.通过学生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逐步养成遇事必思,见问必究的良好习惯3.在学生探究并设计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学会画串、并联电路图;会连接串并联电路.难点教具 准备教学实验探究、对比法、总结归纳、讲述法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拓展延伸】串联和并联是电路连接中两种最基本的形式,要判断电路中各元件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必须抓住它们的基本特征,具体方法是:(1)定义法:若电路中各元件是逐个首尾顺次连接的,则此电路就是串联电路;若电路中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并列地连在电路中,则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此法适用于比较简单的电路(2)断路法(或拆除法):串联电路中出现一个断点或去掉一个元件,电路中所有的用电器都会停止工作;并联电路中,断开支路上的一个用电器的开关或去掉这个用电器,其他支路中的用电器仍能正常工作.所以断开电路某处或去掉某个用电器,若有其他用电器能正常工作,则此电路一定是并联电路.否则,此电路就是串联电路(3)节点法:所谓节点法”就是在识别不规范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导线两端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对于较复杂的电路,特别是对点与点用导线连通的电路用此法判断较为快捷二、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师:注意事项(1)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源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2)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直到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LED高亮发光二极管具有节能、寿命长、高亮度等优点。

非常受欢迎,因此我就在这里介绍怎么样使用发光LED制作1.5V的手电筒,供初学都参考。

制作元器件:1、电路磁环选用T9*5*3/2K,也可用T10*6*5等,在废弃的电子镇流器上也可寻到,用0.3mm漆包线双线并绕20T,按图中同名端连接。

R1用1/4W碳膜电阻1K,TR1选8050或9014,D1选4937、4148或107,C1用普通电解电容47UF,D2 LED选用高亮白色发光二极管,电路板可用万能或塑料板。

1.5V LED手电筒制作电路图
2.市场上出现一种廉价的LED手电筒,这种手电前端为5~8个高亮度发光管,使用1~2节电池。

由于使用超高亮度发光管的原因,发光效率很高,工作电流比较小,实测使用一节五号电池5头电筒,电流只有100 mA左右。

非常省电。

如果使用大容量充电电池,可以连续使用十几个小时,笔者就买了一个。

从前端拆开后,根据实物绘制了电路图,如图1所示。

图1 LED手电驱动电路原理图
工作原理:
接通电源后,VT1因R1接负极,而c1两端电压不能突变。

VT1(b)极电位低于e极,VT1导通,VT2(b)极有电流流入,VT2也导通,电流从电源正极经L、VT2(c)极到e极,流回电源负极,电源对L充电,L储存能量,L上的自感电动势为左正右负。

经c1的反馈作用,VT1基极电位比发射极电位更低,VT1进入深度饱和状态,同时VT2也进入深度饱和状态,即Ib>Ic/β(β为放大倍数)。

随着电源对c1的充电,C1两端电压逐渐升高,即VTI(b)极电位逐渐上升,Ib1逐渐减小,当Ib1<=Ic1/β时,VT1退出饱和区,VT2也退出饱和区,对L的充电电流减小。

此时.L上的自感电动势变为左负右正,经c1反馈作用。

VT1基极电位进一步上升,VT1迅速截止,VT2也截止,L上储存的能量释放,发光管上的电源电压加到L上产生了自感电动势,达到升压的目的。

此电压足以使LED发光。

一、电路设计
一节镍氢电池的电压只有1.2V,而超高亮LED需要3.3V以上的工作电压才能保证足够的亮度。

因此。

必须设法将电压升高,常见的升压电路一般有二种形式,即高频振荡电路和电磁感应升压电路。

对于升压电路,有两种电路可选择。

如图1和图2所示
图1的电路使用一个脉冲小变压器,功率管VT3将高频振荡信号放大,加在L1通过变压器T直接升压。

图2是利用电感的自感高压来实现对电压的提升。

当振荡信号输入VT3的基极时,VT3将周期性地饱和、截止。

当饱和时,电感L通电,电能转化为磁能储存在L中,此时二极管截止,靠C3储存的能量向负载供电;当VT3截止时。

电感将产生下正上负的自感电动势。

二极管VD导通,该自感电动势与电源电动势叠加,向电容C3充电和负载供电,由于两个电动势正串。

可以得到比电源还要高的电压,具体大小主要由负载和VT3饱和时电感L通过的电流之比确定。

这两种电路都可以将1.2V升高到3.3V以上,第一种电路如果在变压器上加绕正反馈线圈。

可以免去振荡电路。

使电路更加简洁。

但使用这种电路计算较复杂。

输出功率较难调节,变压器的绕制也有些麻烦。

第二种只需一个小电感。

电感量也没有较大的要求,调节电感的驱动电流,就能方便地调节输出电压。

在此采用第二种电路。

振荡电路采用图3所示的电路,虽然能在1.2V电压下正常工作的振荡电路有不少,但经实践证明,图3的电路制作容易,计算简单。

成功率高。

振荡频率也容易确定。

而且。

调节R4的大小,就能在不影响信号频率的前提下调节信号的幅度,因此采用这种电路产生一个高频方波脉冲为升压电路做准备。

这样一来,电路设计完成,由图2和图3共同组成。

二、计算参数
关于电路参数计算,关键在于功率。

电感通电后,储存的电能为E=LI2/2,
设f为方波的频率,1a内开关管将导通f次,这样。

电感每秒储存的电能为
W=f×E,设这些能量转化向负载的效率为η,那么输出功率为P=η×W+Po,Po 为电源直接向负载供电的功率(因为电源与自感高压叠加。

必须考虑这一点)。

现进行估算。

驱动一个LED约要100mW。

电源的Po约为20mW。

为了保证供给,按P=100mW计算。

取η=80%,再随便找一个几百uH的电感,如500 uH:另一方面,根据能量守恒。

3.3V约为1.2V的3倍。

再由于效率问题。

电感的驱动电流差不多要LED工作电流的3-4倍,就取为120mA,这样一来。

便可算出振荡频率为34kHz左右,这样,取R=2kΩ,C=0.01 uF便能达到要求。

确定参数时。

频率可高不可低,电感宁大勿小,这样才能保证输出功率足够大,才能有足够的调节空间。

三、制作
由于电路简单。

元件在2×2cm的板上。

只要操作无误,接通电源电路就能工作。

先不要接上LED,用万用表测出输出电压,这时候,调节R4的大小,R4越大,输出电压越小。

反之亦然,当输出电压在3.2V左右时,可接上LED,再调节R4的大小,使其足够亮,注意,不可让LED两端的电压超过3.6V,否则有可能烧毁LED。

这样一来,电路便调试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