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控制系统
浅析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与控制

浅析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与控制城市给排水系统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和环境卫生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智能化管理与控制逐渐成为现代城市给排水系统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对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智能化管理与控制进行浅析。
一、智能化管理的概述智能化管理是指在给排水系统中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设备,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实现系统的自动监测、自动控制和远程管理。
智能化管理具有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用水浪费、降低环境污染等优势。
二、智能化管理的技术手段1. 数据采集技术:利用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等,对城市给排水系统中的水质、水量、压力、温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获取,以提供决策依据。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通过对采集到的大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运行状况、异常情况以及预测分析结果,为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提供支持。
3. 自动化控制技术:利用先进的控制设备和算法,实现对给排水系统的自动调节和控制,例如自动控制污水泵的启停、自动调节供水压力等。
4. 远程监控与管理技术:通过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实现对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可以实时获取系统运行状态并进行远程操控,提高管理的便利性和效率。
三、智能化管理的应用案例1. 智能化调度系统:在城市给排水系统中引入智能化调度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优化调度,可以实现供水和排水的合理分配,提高供水和排水的效率和可靠性。
2. 智能化泵站系统:采用智能化泵站系统,在泵站的运行过程中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泵的智能启停、设备的自动检修以及异常情况的报警等功能,提高泵站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3. 智能化调压系统:通过在城市给水管网中引入智能化调压系统,可以准确控制供水压力,避免因压力过高或过低而引发的问题,提高供水质量和节约用水。
四、智能化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展望1. 技术标准与规范:智能化管理需要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以确保各个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促进智能化管理的发展。
智能楼宇给排水系统控制设计

智能楼宇给排水系统控制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化的进步,智能楼宇给排水系统控制设计已经成为了当代建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智能楼宇给排水系统控制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效率和安全性,还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从智能楼宇给排水系统的特点、设计原则和技术实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智能楼宇给排水系统的特点1. 自动化控制:智能楼宇给排水系统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调节,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2. 节能环保:通过智能化控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节给排水设备的运行状态,降低能耗,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3. 集成管理:智能楼宇给排水系统可以实现与其他楼宇设备的集成管理,例如与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等实现联动控制,提升系统整体的效率。
4. 数据分析:智能楼宇给排水系统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实现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预测,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维护效率。
1. 安全可靠:智能楼宇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系统能够在各种工况下稳定运行。
2. 高效节能:设计应考虑系统的高效运行,通过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对系统能耗的有效控制,提高系统的节能效果。
3. 灵活性:智能楼宇给排水系统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节和优化,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要求。
3. 通信技术:智能楼宇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实现系统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联动控制,提升系统整体的效率。
以某高层商务楼为例,其给排水系统采用智能化控制设计,具体实现了以下特点和效果:1. 实现了自动化排水控制,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楼宇内部的水位和压力,实现对排水设备的智能化控制,提高了排水效率和能耗管理。
2. 实现了节能减排目标,通过智能化控制算法,根据不同时间段和楼层的使用情况自动调节排水设备的运行状态,实现了对系统能耗的有效控制。
智能楼宇给排水系统控制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够加快楼宇建筑能源智能化改造和可持续发展的步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智能楼宇给排水系统控制设计

智能楼宇给排水系统控制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建筑物采用的给排水系统已经越来越复杂和智能化。
通过应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给排水系统的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针对智能楼宇系统中给排水系统的控制设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将对智能楼宇系统中给排水系统控制设计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建筑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智能楼宇给排水系统控制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以实现对建筑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分析当前智能楼宇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给排水系统中应用先进的控制技术,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以提升建筑物的舒适性、安全性和节能性。
具体而言,本研究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智能楼宇系统在给排水系统控制方面的应用现状,了解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 研究给排水系统控制设计的原理和技术,探讨如何实现系统的智能监测和优化控制;3. 探讨传感器在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分析不同类型传感器的性能和适用场景;4. 研究不同的控制策略设计,包括基于数据模型、模糊控制、PID控制等,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5. 基于实例分析,验证智能楼宇给排水系统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以上研究,旨在为智能楼宇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建筑环境的智能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智能楼宇系统概述智能楼宇系统是一种集成了物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先进建筑系统。
它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建筑内部各种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态,实现对建筑能耗、安全、舒适度等方面的智能化管理。
智能楼宇系统通常包括建筑自动化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智能安防系统、智能消防系统等。
给排水系统控制设计是智能楼宇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给排水系统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设施,它们负责将用水排放到污水管道中或者向建筑供水。
建筑行业给排水系统的地下水位控制与调节

建筑行业给排水系统的地下水位控制与调节引言在建筑行业中,给排水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地下水位控制与调节是建筑行业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地下水位的合理控制与调节可以有效地预防水灾、保护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将介绍建筑行业给排水系统中地下水位控制与调节的方法和技术。
1. 地下水位控制的重要性地下水位的控制对于建筑行业至关重要。
如果地下水位过高,建筑物的基础可能会被侵蚀,导致建筑物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另外,地下水位过高还可能导致建筑物内部的给排水系统受到影响,增加排水的难度和成本。
因此,合理地控制地下水位对于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2. 地下水位控制与调节的方法2.1 排水系统的设计在建筑的规划和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位的情况。
合理的排水系统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的影响。
排水系统应包括排水管道、排水井、排水泵等设施。
设计时需要将地下水位变化的情况纳入考虑,合理设置排水设施的位置和数量,确保排水的效果。
2.2 排水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为了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是必要的。
对排水管道、排水井等设施进行检查和清洁,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部件,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
另外,还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测地下水位的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防止地下水位过高。
2.3 地下水位调节的技术除了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维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地下水位调节的技术。
常见的技术包括地下水位的人工降低和地下水的引流。
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可以通过使用井泵、抽水机等设备将地下水抽到地面进行处理。
地下水的引流则是通过设置地下渗水井、排水井等设施,将地下水排到地表或其他地方。
这些技术可以降低地下水位,达到控制和调节的目的。
3. 地下水位控制的案例分析3.1 A大厦地下水位控制案例A大厦是一座位于城市中心的高层建筑,建筑物的地下一层部分被建设为停车场。
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位的较高,给排水系统受到了挑战。
给排水自动控制技术 高位水箱给水系统监控

高位水箱给水系统示意图
二、高位水箱给水系统监控
3. 监测与报警
高位水箱液面达到超高水位时 低位水箱液面到达溢流水位时 水泵发生故障时 发生火灾时,若低位水箱液面 降
到消防泵缺水水位时,系统向消防 中心报警
高位水箱给水系统示意图
二、高位水箱给水系统监控
4. 其他
设备运行时间累计 系统用电量累计
高位水箱给水系统示意图
小结
一、给水方式
1. 直接给水方式 2. 设水泵和水箱的给水方式
二、高位水箱给水系统监控
1. 水箱的监控 2. 水泵的监控 3. 监测与报警
思考之间有哪些模拟量的信号传输?又
有哪些数字量的信号传输呢?
到达低水位:DDC控制水泵向高位水箱 内注水。
到达高水位:DDC锁停水泵,停止向高 位水箱注水。
高位水箱给水系统示意图
二、高位水箱给水系统监控
2. 水泵的监控
水泵的起停由高位水箱和低位水箱中 的液位信号自动控制,并通过DDC进 行监控与报警。
工作泵发生故障时,备用泵自动投入 运行。
水泵的运行状态和手/自切换状态也 以数字信号发送给DDC。
一、给水方式
2. 设水泵和水箱的给水方式
① 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 室外管网水压大部分时间能满足用水要 求,仅高峰时期不能满足,且建筑允许 设置水箱
单设水箱的给水方式示意图
一、给水方式
2. 设水泵和水箱的给水方式
② 单设水泵的给水方式 室外管网水量满足室内需要,但压力经 常不足时采用
单设水泵的给水方式示意图
一、给水方式
2. 设水泵和水箱的给水方式
③ 设水泵和水箱的给水方式 室外管网压力经常不足,室内用水量变 化大时采用
给排水系统的智能化监测与控制技术

给排水系统的智能化监测与控制技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监测与控制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给排水系统中,智能化监测与控制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给排水系统的智能化监测与控制技术,并探讨其在提高系统效率和降低运行成本方面的优势。
一、智能化监测技术在给排水系统中,智能化监测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数据采集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智能化监测的基础,通过安装在系统各个关键位置的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系统的水位、流量、温度等参数。
数据采集技术则负责将传感器获取到的数据进行采集和传输,以供后续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数据分析技术则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建立模型和算法,可以实现对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二、智能化控制技术在给排水系统的智能化控制方面,主要包括集中控制系统和智能决策系统。
集中控制系统通过将各个子系统连接到一个集中控制中心,实现对系统的集中监控和控制。
通过集中控制系统,运维人员可以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并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调整。
智能决策系统则是通过建立模型和算法,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预测和优化,从而实现对系统运行的智能化控制和优化调度。
三、智能化监测与控制技术的优势智能化监测与控制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诸多优势。
首先,智能化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系统的实时监测,及时掌握系统的运行情况,发现和解决问题。
传统的人工监测方式往往存在盲点和滞后性,无法及时发现问题,而智能化监测技术可以弥补这些不足。
其次,智能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优化调度,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节能减排效果。
通过建立准确的模型和算法,可以实现对系统进行精确预测和优化调度,从而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
最后,智能化监测与控制技术还可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对系统的全面监测和智能化控制,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失误和突发事件对系统的影响,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给排水仪表与控制

自动控制基础知识自动控制系统的概念自动控制:在人不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设备或装置(自动控制装置)使整个生产过程或工作机械(被控对象)自动地按预定规律运行,或使某个参数(被控量)按预定要求变化。
(测量元件、比较元件、调解元件和执行元件)反馈控制(闭环控制):据被控量与给定值的偏差进行控制,最终达到消除或减少偏差,反馈控制系统的优点是能缩小或消除偏差,无论偏差的根源何在,他们都可以工作,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缺点是比较被动。
(由负反馈构成闭合回路/有偏差产生控制)开环控制系统(按给定值控制):受控对象是被控量,但控制装置仅接受给定值,信号只有倾向作用,无反向联系。
开环控制系统-按干扰补偿(前馈控制):直接根据扰动进行工作,扰动是控制的依据,没有被控量的反馈,不构成闭合环路,属开环控制,优点是能针对扰动迅速改变被控量传递函数:用来描述环节或自动控制系统的特征. 传递函数:一个环节或一个自动控制系统输出拉氏变换与输入拉氏变换之比,称为该系统或该环节的传递函数。
自动控制系统的品质指标双位控制控制器只有最大与最小两个输出值。
被控对象处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被控变量剧烈震荡。
比例控制控制结束时余差不为零,为有差系统。
比例积分控制无差控制。
积分时间缩短则消除余差快、稳定程度下降、最大偏差减小。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当对象存在较大滞后容量时,采用微分控制规律。
不单独使用。
PID以比例作为基本控制规律,以微分的超前作用克服容量滞后、测量滞后,以积分作为最后消除余差。
(1)最大偏差A被控参数测量值与给定值的最大差值,最大偏差不能超过允许范围,希望最大偏差尽量小。
第一峰值与新稳定值的偏差又称超调量B。
(2)过渡时间ts从干扰到建立新平衡所经历的时间ts过渡时间越短,稳定过程越快,控制质量越高。
(3)余差C控制调节时间结束,被控参数新的稳定值与给定值的偏差,余差的大小反应了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
(4)衰减比Ψ相邻两个波峰值的比值,B:B’=Ψ,定值系统低一些,随动系统高一些,一般4:1~10:1。
建筑行业给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与管理

建筑行业给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与管理摘要建筑行业的给排水系统自动化控制与管理是实现高效、智能和节能的重要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建筑物内给排水设备的远程监控、调控和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用水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探讨建筑行业给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与管理的意义、关键技术和应用案例。
1. 引言建筑行业的给排水系统是保障建筑物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给排水系统需要人工操作和维护,存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而通过自动化控制与管理,可以实现对建筑物内给排水设备的远程监控、调控和管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2. 自动化控制与管理的意义2.1 提高运行效率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给排水设备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了人工操作的延迟和错误。
通过智能化的调度和控制算法,可以优化设备的运行计划,减少能耗,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2.2 节约用水资源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实际需求,合理配置水流量和水压,避免浪费和过度消耗。
通过对给排水系统的监测和分析,可以找出用水过大或漏水的问题,并及时修复,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2.3 降低运维成本传统的给排水系统需要人工巡检和维护,成本高且效率低。
而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和诊断,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
通过智能化的运维管理,可以提前预警设备故障,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维修成本和损失。
3. 自动化控制与管理的关键技术3.1 传感技术传感技术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础,可以实时采集给排水系统的各项参数,如水流量、水压、水温等。
通过传感技术,可以建立建筑物的水质和传输系统的模型,实现对系统状态的监测和预测。
3.2 数据通信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是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的关键。
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如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可以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和远程控制。
通过与大数据技术的结合,可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物在人类的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智能控制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智能楼宇综合管理系统逐渐成为智能大厦的技术核心。
它将建筑物内各弱电子系统集成在一个计算机网络平台上,从而实现子系统间信息、资源和任务共享。
它将为业主提供一个高效、便利、可靠的管理手段,给使用者提供全面、高质、安全、舒适的综合服务。
关键字:楼宇自动化给排水控制系统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the building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human life.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wid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ntrol technology, intelligent control technology has made tremendous progress, intelligent building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core technology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It will be building each weak electronic system integrated in a computer network platform, so as to realize the system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task sharing. It will provide an efficient, convenient, reliable method for the owners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integrated service, high quality, safe, comfortable to the user.Keywords:Buiding automatio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control system目录一、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简述 (1)二、给排水应用 (1)1.给排水简介 (1)2.恒压供水原理 (1)2.1给水系统控制方式 (1)2.2原理图(高位水箱给水) (2)3.排水系统自动控制 (2)3.1监控功能 (2)3.2原理图 (3)3.3系统分类 (3)3.4体制选择 (4)3.5室内排水布置 (5)三、总结 (6)参考文献 (7)浅论楼宇自动化给排水控制系统一、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简述楼宇自动控制系统是一套完全符合国内、国外等相关标准和规范的建筑物机电设备控制系统。
它负责建筑物中的暖通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变配电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等的监控管理.确保建筑物内环境的舒适和安全,同时实现高效、节能要求.楼宇自动化系统可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和不同规模的建筑物进行组建,既可用于小型建筑物.又适用于功能复杂、设备众多的大型建筑物和建筑群.楼宇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商业中心、办公楼、会展中心、体育馆、医院、学校、住宅小区等各类建筑物。
二、给排水应用楼宇自动化系统是智能建筑的分支,应用非常广泛,比如:空调系统、给排水系统、配电、照明及电梯系统监控、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控制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许多方面。
下面以给排水中的恒压供水为例说明楼宇自动化在实际当中的应用。
1. 给排水简介给排水系统是任何建筑物都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和消防水系统。
这几个系统都是楼宇自动化系统重要的监控对象。
2.恒压供水原理在高层建筑中,由于人数多,对生活卫生及保安防火措施要严格要求,楼层高度大,造成给水管道内的静压力较大;发生火灾几率大,需要设置独立的消防供水系统;居住性建筑供水压力一般为300~ 350kpa,公共建筑为350~ 400kpa2.1 给水系统控制方式⑴高位水箱给水方式(重力供水)⑵水泵直接给水方式⑶气压给水方式2.2原理图(主要介绍高位水箱给水):图一高位水箱给水系统监控原理图监测、控制点描述AI AO DI DO 接口位置备注给水泵运行状态√给水泵动力柜主接触器辅助触点给水泵故障状态√给水泵动力柜主电路热继电器辅助触点给水泵手/自动转换状态√给水泵动力柜控制电路,可选给水泵开/关控制√DDC数字输出接口到给水泵动力主柜接触器控制回路水流开关状态√水流开光状态输出高位水箱水位开关状态,一般有溢流、停泵、启泵、高位水箱水位监测√低限报警四个液位开关地下水池水位开关状态,一般有溢流、停泵、启泵、生活消防水池水位监测低限报警四个液位开关合计√表一高位水箱给水系统监测、控制点配置表如图一所示,在高位水箱中,设置了四个液位开关,分别为检测溢流水位、停泵水位、启泵水位和低限报警水位。
DDC根据液位开关送入信号来控制生活泵的启停。
3.排水系统自动控制(室内):3.1监控功能:⑴.集水井水位监测及超限报警⑵.排水泵的启停⑶.排水泵运行状态的监测及发生故障时报警。
3.2 原理图:图二排水系统监控原理图监测、控制点描述AI AO DI DO 接口位置备注排水泵运行状态√排水泵动力柜主接触器辅助触点排水泵故障状态√排水泵动力柜主电路热继电器辅助触点排水泵手/自动转换状态√排水泵动力柜控制电路,可选排水泵开/关控制√DDC数字输出接口到排水泵动力柜主接触器控制回路水流开关状态√水流开关状态输出集水坑水位开关,溢流水位、启泵(高)水位、停泵集水坑水位监测√(低)水位、低限报警水位四个液位开关合计表二排水系统监测、控制点配置表3.3系统分类(1)粪便污水排水系统:用以排除马桶以及性质相似的污水的排水系统。
(2)生活废水排水系统:用以排除淋浴器、浴盆、洗脸盆、洗涤盆、化验盆等卫生器具接纳的生活废水的排水系统。
(3)生活污水排水系统:用以排除粪便污水、生活废水的排水系统。
(4)工业废水排水系统:用以排除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的排水系统。
(5)雨水排水系统:排除屋面雨雪水曲排水系统。
(6)中水道排水系统:在淡水资源严重缺乏地区,将生活废水中的沐浴等废水经处理后用来冲洗厕所、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排水系统。
3.4 体制选择(1)建筑物内排水体制的选择,应根据污水性质、污染程度、污水量,并结合室外排水体制等因素确定。
(2)生活污水如采用化粪池局部处理时,粪便污水应与洗浴废水分开排放。
(3)含油污水应经隔油池处理后排放:因此,含油污水应与其他污、废水分开排放。
(4)中水系统中,需要回用的生活废水应与其他污废水分开排放。
(5)含有放射性元素、腐蚀性物质、有毒或有害物质的污水以及需要回收利用的污水均应单独排放。
3.5 室内排水布置:(1)排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食堂、饮食业的主副食操作烹调的上方,受条件限制不能避免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2)排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引起燃烧、爆炸或会损坏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
(3)架空管道不得敷设在生产工艺或卫生有特殊要求的生产厂房内,以及食品和贵重商品仓库、通风机室和变配电间内。
(4)排水管道外表如有可能结露,应根据建筑物性质和使用要求,采取防结露措施。
(5)排水管道不得穿过沉降缝、伸缩缝、烟道和风道,当受条件限制必须穿过时,应采取相应的的技术措施。
(6)生活污水立管不得穿越卧室、病房等对卫生、安静要求较高的房间,并不宜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
(7)排水管道一般应地下埋设或在楼板下明设,如建筑或工艺有特殊要求时,可在管槽、管道井、管沟或吊顶内暗设,但应便于安装和检修。
(8)排水埋地管道,不得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
特殊情况下,应与有关专业协商处理。
(9)排水管穿越承重墙或基础处,应预留孔洞,且管顶上部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一般不宜小于0.15m。
(10)排水管道穿过地下室外墙处或地下构筑物的墙壁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11)卫生间的下层不得布置变配电间、生活水池、水泵房、厨房及备餐室。
(12)多层建筑的底层排水管宜单独直接接室外排水检查井。
(13)建筑物地面以上排水一般应采用重力流方式,排水管坡度宜按标准坡度,但不应小于最小坡度。
(14)排水立管上每隔层设检查口(底层和顶层必须设置),污水横支管管端应设清扫口,清扫口与墙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0.15m,设堵头时不得小于0.4m。
三、总结通过学习楼宇自动化系统这门课程,使我对自动化在智能建筑这方面的应用有很大了解。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物在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当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受益于更加优越的建筑物环境。
智能建筑的起源和发展方面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高层建筑的楼宇自动化,其迅速的发展正是印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通过学习,对空调系统自动化、给排水自动化、配电、照明及电梯系统监控自动化、火灾自动化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原理有一定理解。
我们知道,给排水系统是任何建筑物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般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生活排水系统、消防水系统都是楼宇自动化系统重要的监控对象。
在新型的高档建筑,如写字楼、高档办公楼、会展中心、星级宾馆和医院等其他建筑物除了冷水供应外,还有热水供应系统。
排水系统相对于给水系统来讲比较简单,但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地上的建筑物排水系统可以靠污水的重力沿排水管自行排入污水井进入城市排水网管,但是建筑物地下的污水排放通常把污水集中于污水坑,然后排放到地面的排水系统。
虽然一学期的楼宇自动化课程学习时间很短,但是我对楼宇自动化的认识有很大提升,相信它将会指引我以后的工作与生活。
参考文献[1] 王再英.楼宇自动化系统原理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2] 曲丽萍.楼宇自动化系统.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3] 王增长.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4] 魏永光,刘存.现代传感器技术.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5] 黄贤武,郑筱霞.传感器与应用.长沙: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