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建模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储层表征与建模》确定性建模

《储层表征与建模》确定性建模
因此,更能反映客观地 质规律,估值精度更高。
n
z* x0 i zxi i 1
第一节 克里金插值方法
克里金方法(Kriging), 是以南非矿业 工程师D.G.Krige (克里格)名字命名的一项 实用空间估计技术,是地质统计学 (Matheron,1963)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质 统计学的核心。
地质统计学
空间函数的相关性分析 克里金估计 随机模拟
克里金插值
根据待估点周围的
若干已知信息,应用变
差函数的性质,对待估
点的未知值作出无偏、 最优的估计。
x0
n
z* x0 i zxi i 1
无偏 E Zx0 Z * x0 0 最优 Var Zx0 Z * x0 min
c为基台值,a为变程, h为滞后距。
接近原点处,变差函 数呈线性形状,在变
程处达到基台值。
原点处变差函数的切 线在变程的2/3处与 基台值相交。
h0 ha
ha
指数模型:

h

c

Exp
h a


c

1

exp

3h a

变差函数渐近地逼近 基台值。
第四章
确定性建模
Deterministic Modeling
确定性建模概述 地质统计学克里金方法
三维地质建模
数据库
油藏数模
模型粗化
三维构造建模 三维相建模
三维储层参数建模
地层-构造建模
构造模型反映储层的空间格架。在建立储层 属性的空间分布之前,应进行构造建模。
三维断层(fault)模型 三维层面(horizon)模型

基于地震信息的稀井网储层建模研究

基于地震信息的稀井网储层建模研究
在该 工 区建模存 在 以下 难点 :
( ) 础 资 料 缺 乏 。 井 少 ( 区 面 积 9 k 井 1基 工 0m , 3 3口 , 中 大 斜 度 水 平 井 1 口 ) 井 控 程 度 低 、 其 8 , 试
为 了解 决 建 模 过程 中存 在 的难 题 , 采 用 的关 将
表 1 沙 二段 小 层 统 计 表
段 油 p l , 平 岩性 标 准层 沉 积 地 层
组 层
均 厚 度
标 志层

接 触 关 系

2l
图 2
断 层 三 维 模 型

E s2s 3
3 3
35
— ● ●
2 3储 层精 细预 测 .
油 田 Z 7 l Z 9 l 沙二 段油 层 的 主要 特征 , 能 2 x 、2 x 井 不
刻 画 工 区 沙 二 段 油 层 全 部 特 征 , 且 也 不 能 刻 画 如 而

2 2
分 布较 稳 定
Z 井 厚油 层 等 储 层 。 而该 区 的伽 马 曲线 能 很好 H5
地 把 砂 层 和 泥 岩 区 分 , 以 本 文 利 用 自 然 伽 马 所
全部 特 征 。
( ) 于模 型 的 反 演 技 术 , 储 层 进 行 横 向预 2基 对 测, 为高 精度 的模 型建立 提供 基础 。 () 3 条件 模拟 随机建 模技 术 , 以波阻抗 模 型为约 束 条件 , 采用 随机 建模技 术建 立储层模 型 。
() 2 因构造 、 裂 作用 活跃 , 致 断 层 多 而 密集 断 导 (O条 ) 断 裂 系统 极 为复杂 。 8 , () 3 砂体横 向变化 快 , 岩 边 界 的 识别 困难 , 砂 预

《储层表征与建模》-储层表征与建模的基本步骤

《储层表征与建模》-储层表征与建模的基本步骤
沉积非均质 成岩非均质 构造非均质
(回顾内容)
相对与绝对 规模与层层间非均质 平面非均质 层内非均质 微观非均质
储层纵向分布的复杂程度 分层系数 砂岩密度
层间渗透率非均质程度
层间隔层 层间裂缝
(2)平面非均质性
砂体的平面差异性
砂体几何形态 砂体规模与各向连续性 砂体连通性 渗透率平面变化 平面渗透率的方向性
(3)低渗近致密储层(1-0.1)
孔喉半径小,接近油层下限;
几无自然产能,需大型压裂投产
(4) 低渗致密储层 (<0.1)
只能作为储气层(非常规气层),
标准致密储层(0.1-0.01) 非常致密储层 (0.01-0.001) 超致密储层 (0.001-0.0001)
标准岩心分析和测井解释不能提供可靠的资料, 需进行大型压裂等措施才能获得工业产能
总孔隙: 有效孔隙:连通的毛管孔隙及超毛管孔隙
(D= 0.2~500m) (D>500m)
无效孔隙:微毛管孔隙、死孔隙
(D=< 0.2m)
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
测定手段:岩心 测井 ( ?) 地震 ( ?)
渗透性
在一定压差下流体可在其中流动
绝对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
110-3m2 1.013md
≥2000 md 2000> k ≥500 500 > k ≥50 50 > k ≥10
<10
低渗透储层
低渗储层的渗透率上限?
100? 50? 10?
分类
依据:渗透率大小、渗流特征、开采方式
(1)常规低渗储层(50-10)
具自然产能,储层敏感性一般较强
(2)特低渗储层(10-1)
微孔隙发育,束缚水饱和度高,测井解释有难度; 自然产能一般达不到工业标准,需压裂投产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多点统计储层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多点统计储层建模方法研究

机及 其与人的交互推动过程的执行 , 高过程执行的效 率。本 个建模工作流解释 翻译 为可被建模 引擎所识别 的描述性语 言 , 提
基金 项 目: 国 家 自然 科 学基 金 项 目(0 7 0 2 54 4 4 )
维普资讯

6 ・
Co u e a No 1 0 7 mp t r Er . 2 0 2
()服务 层 2
系统 运行阶段 通过建 模 引擎 对储层建模 工作流进 行实 例 模过程的推动者。 建模 引擎由两部分组 成: 建模工作流解析 构造 引擎 、 建模 运行引擎 。其 中建模工作 流解 析构造 引擎负责把整
是整个建 示的驱动下 , 通过软 件的执 行而完成 工作流 定义 、 管理及 执行 化并提供运行环境 。它是整个建模框架 的核心部 分 ,
文 通过在多点统计储层建模 流程中引入 工作流技术 , 究储层 研 建模流程 的新方 法 ,着 重探 讨应 用层 可视化 建模工作 流的设
计, 来实现储层 建模 流程的工作流化 、 自动化和弹性化 , 由此大
大提高储层建模过程 的效率和准确性 。
1 多点 统计 储层 建模 体 系结构
依据 WF MC的工作流参 考模型 ,我们设计 了多点 统计建 模框架 结构( 图 1所示 )将工作流技术相关思想应 用于多点 如 , 统 计储层建 模流程 中 ,设计 出适 合不 同建模方式 的建模工 作
任务 , 通过建模客户端 G 可视化图形界面对建模过程进行描 UI
化” 。工作流技术 的主要特点是过程的 自动化 , 它所要解决 的主
直观 、 高效地进行建模工 作流设计 , 生成可被建模 并 要 问题是“ 使在 多个 参与者之 问按照某种预定义 的规则传递文 述和 分配 , 同时 档 、 息或任 务的过程 自动进行 , 信 以此 来实现 业务 目标 过程 的 引擎处理 的形式化描述语言 。这就 大大简化 了建模步骤 , 自动进行 ” 为 了实现对业务过程的工作流管理 , 。 需要相应的软 建模过程也变得条理清晰 。

相控储层地质建模研究

相控储层地质建模研究

变量 是服 从条件 化 的正态 分布 , 因此 网格 结点 值 由
均值 和方差 2个 参数 确定 , 通过求 解 克里金 方程 组
可得 出该 网格节 点处 的均 值和 方差 , 从而 确定 该结
点处 变量 的正态 分布 , 并采 用相应 的抽样 方法 得到 该 网格 结点 处一 个样本 。
微相模 型 , 后 以沉积微 相模 型 为控 制条件 进行储 然
层 物性 的模 拟 , 而得 到相控 属性模 型 。在 沉积 相 从
构造 模型 主要 包 括 圈 闭类 型 、 何形 态 、 几 断层
和物性 参数 的两 步建模 中 , 多采用 确定 性 一确定 性
( D) 随 机 性 一随 机 性 ( S 或 确 定 性 一随 机 性 D 、 S) ( S 的建 模技 术 ¨ ] D) 。沉积 微相 控 制 的物 性 参 数 模 拟一 般 采 用 序 贯 高 斯 模 拟 ( eu ni a s a Sq et lG us n a i
布 和 沉 积 微 相 的 对 应 性 , 模 拟 结 果 更 符 合 地 下 实 际 情 况பைடு நூலகம், 实 了相 控 建 模 的 合 理 性 和 先 进 使 证 性 , 油藏 的后 续 开发 提 供 了有 力依 据 为 关 键 词 : 积 相控 模 拟 ; 层 建 模 ; 沉 储 随机 模 拟 ; 大安 油 田 H 0井 区 ; 台予 油层 9 高
随 机 模 拟 的 方 法 , 沉 积微 相 为 约 束 条 件 , 砂 岩 油 气 储 层 进 行 井 间参 数 预 测 , 而 得 到 研 究 以 对 进
区 的油 气储 层 属 性 模 型 。对 比相 控 与 非 相 控 模 型 可 以 得 出 , 控 建 模 技 术 实现 储 集 层 属 性 分 相

高二区莲花油层储层建模研究

高二区莲花油层储层建模研究

高二区莲花油层储层建模研究Ξ黄友华,许晓宏,王腊梅(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 摘 要:在辽河盆地东部凹陷高二区储层地质建模研究中,综合应用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建立构造模型。

以构造模型提供的地层格架,采用随机建模中序贯指示模拟的方法建立沉积微相模型。

在此基础上,按相控建模的思路,选择地质统计学克里金方法中的球形变差函数模型对研究区储层参数进行模拟,建立了储层参数模型,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精确的三维数据体。

关键词:储层建模;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变差函数 储层建模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油气藏描述与评价新技术,它是油藏数值模拟、动态预测、开发方式的选择和井网布署的基础,建立定量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是现代油藏描述的核心,也是储层地质工作者攻关的项目之一[1],它可以实现对油气储层的定量表征及对各种尺度的非均质性的刻画。

高升油田高二区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沙三段莲花油层,由高18块和高246块构成,构造面积约20km 2。

高18块为底水油藏,为中孔中渗储层;高246块为气顶底水油藏,为中高孔中高渗储层。

油层分布主要受构造、岩性控制,为层状边水油藏。

原油性质的变化具有上稀下稠,南稀北稠的特点。

1 储层构造建模 构造建模是油藏储层建模的基础[2],它是综合利用井分层数据、断层数据、并结合完钻井的单砂层分层数据等建立单砂层的构造模型(图1)。

从各单砂层构造顶界面建立起的全三维地层格架模型[3]。

图1 高二区储层构造模型的识别,工程上需要岩性分类识别,并提取出以“层”为单位的各类“层”测井值。

与其他方法相比,基于模糊逻辑划分系统(Fu zzy Pa rt it io n in g Sy s te m ,简称F PS )的测井岩性识别具有如下特点:411 能综合各种曲线信息,基于无监督模糊聚类和有监督的模糊逻辑推理方法,自由参数少,克服了常规方法仅靠几个参数决定应用效果、存在较大盲目性的弱点;412 充分利用已有岩性判别规则,易于融入先验专家、地区知识到判别规则知识库中;413 计算量小,对未知井段岩性判别更为快速和可靠,可大批量处理井段。

储层相控随机建模研究

储层相控随机建模研究

hg o zna ad vrclh t oeet,hg o syad pr ait. em d l cod i h cul i a o fte i h r otl n et a ee gni h i i r y i p r i n emebl T o e acrswt teata s ut no h o t i h y h t i h
果 表 明 : 河 油 田Ⅶ 油 组 是 高 孔 高 渗 油 藏 , 体横 向和 纵 向 非均 值 性 也 都 较 强 , 模 结 果 符 合 地 下地 质 体 实 际情 况 为 油 田 双 总 建

的 动 态 开发 提 供 了充分 的科 学依 据 , 而说 明储 层 相 控 随机 建模 技 术 能 够满 足 更 加 精 细 的 油 藏描 述 应 用要 求 。 从
关键 词 随机 建 模 ; 控 ; 型检 验 ; 均 质 性 分析 ; 河 油 田 相 模 非 双
中图 分 类 号 : El 214 T 3 .+ 文 献标 识 码 : A
S o ha tcm o ln o t o l d b e e v i i r -f ce t c s dei g c n r l y r s r o r m c o-a i s i e
Z a gW a g i gNo1Oi P o u t n P a t X n i g Oi ed C mp n , h n n qn ( . l r d ci ln , ija l l o a y CNP , r ma 3 0 0 C i a , u Ya g i g o n i f C Ka a y8 4 0 , h n ) Li n pn ,
s b u f c e l gc b d ,w ih c n p o i e te s in i c b ssf r d n mi al e eo ig olil n e h e n d fr u s r e g o o i o y a h c a r vd h ce t i a i o y a c y d v lp n i ed a d me tt e d ma o f l f

S气田火山岩气藏储层地质建模研究

S气田火山岩气藏储层地质建模研究

[ 1 3 任柏璋. 浅谈 苏北盆地水平井录井环境及 录井 方法[ J ] . 企业技术开发 , 2 0 1 2 , ( 3 1 ) . [ 2 ] 李光. 薄层稠油吞吐开发后期侧钻水平井分层 开采 技 术研 究 [ J ] . 科 学论坛 .
震储层预测及在水平井施工中的应用 [ J ] . 石
油地质 与工程 , 2 0 1 1 , ( 2 5 ) .
[ 5 ] 李小星. 水平井地质导 向技术在薄差油层中的 应用 [ J ] . 工业 技 术.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4 —1 2
作者筒介 : 羽梦洋( 1 9 8 5 一) 。 女。 助理 工程师 , 主 要 从 油 气 田 开发 研 究 。
2 0 1 3 年第 1 4 期
内 蒙古 石 油 化 工
1 2 9
S气 田火 山岩气藏储层地质建模 研究
刘 梦 洋 , 吴佳 奇 , 陈 健 , 刘 兆 光
( 1 . 吉林油 田松原采气厂 , 吉林 松原 1 3 8 0 o 0  ̄ 2 .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 限公 司 , 山西 太原 0 3 0 4 0 0 )
摘 要: 火 山岩 具 有 结构 复杂 、 岩 性岩相 变化快 、 储层 非均质 性 强等 特点 , 从 而使 火 山岩储 层的地 质 建 模 工作 变得 十分 复杂 。 为 了对 火 山岩 的认 识 更全 面 , 进行 了火 山岩 气藏储 层 地质 建模 , 利 用井点 资料 、
地 震 解释等 资料 建 立储 层 构造 层 面和 断层 模 型 , 再 建立三 维构 造地质 建模 , 实现 三雏岩 性模 型及 其相控 属 性参数 模 型 。 笔 者 通过 此 方 法对s气 田的 火山岩 气藏进行 了地 质 建模 , 通过 对模 型的检 验与后 续 开发 钻 井 结果符 合 性较 好 , 实现 了进 一 步 对 火 山体 地 质认 识 , 对部 署新 井有 很 重要 的作 用 , 为 气藏 开发 决 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一


用 于模 拟连续的地质现象, 如孔隙度、 渗透 率的分布 。 序贯高斯模拟的主要优点在于 : 数 a 一 据的条件化是模拟的一个整体部分, 无需作为 个单 独的步骤进行处理 ;.自动地 处理各 向 b 异性 问题 ;. c 适合 于任意类型 的协方差函数 . d 运行过程 中仅需要一个有效 的克里格算法。主 要缺点在于变量分布要求服从高斯分布。 23序贯指示模拟 . 既可用于模拟连续 的变量, 也可用 于模拟 离散变量 。序贯指 示模拟 的主要优点在于 : 变 量的分布形态无需作任何假设 .. b 该法可 以容 易地综 合多种来 源、 定性或定量、 可靠性不 同的 信息。 主要缺点是算法和参数灵活性太大, 人为 因素很 明显 。 24截 断高斯模拟 . 该方法首先采用指示模拟方法生成一个高 斯 随机场, 然后对 高斯值进行截断, 到类 型 以得 变量 的模拟结果 。 该法主要用于沉积相的模拟。 主要优点在于 :. a 易于实现 、 速度快 .. b可在模拟 中考虑地 质因素 ._ 以对模拟结果进行条件 c可 限制, 使之与条件数据相 吻合 。 缺点是只适于相 带呈排序分布的沉积相模拟 。
目前 , 储层建模技术 的发展趋势是 由定性 里格 等 。 向定量发展 、单学科建模研究 向多学科综合建 2随机建模 模发展 、静态资料 建模 向动静态 资料结合建模 随机建模是 指以 巳知的信息为基础,以随 发展 。 其方法主要分为两类 : 确定性建模 和随机 机 函数为理论应 用随机模拟方法。 产生可选 的、 建模 , 而后者是近年来 国内 、 外学者研究 的热点 等概率的储层模型方法 。该方法承认控制点 以 『 l 1 外 的储层参数具有 一定的不确定性,即具有一 l 确 定 性建 模 定 的随机性 。 了评价储层预测中的不确定性。 为 确定性 建模是对 井间 未知 区给出确定 性 人们广泛应用了随机建模 技术 。 谓随机建模, 所 的预测结果 , 即从 已知确定性资料 的控制点( 如 是指 以已知的信 息为基础 , 以随机 函数为理论 。 3结论 井点 ) 出发 , 推测出点间 ( 如井 间 ) 确定 的、 惟一 应用随机模 拟方 法 , 产生可选 的、 等可能的储层 储层建模已成 为油气勘探与开发 的核心技 的和真实的储层参数 。主要手段是利用地震资 模型的方 法。通 过对多个 等可能随机储层模型 术, 其发展 前景 十分广 阔。 我国含油气盆地类型 料、 水平井资料 、 露头类 比资料 和密井 网资料 。 中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价 ,以满足油田勘探开发 多, 储集层 以陆相碎屑岩及海相碳酸盐岩为主. 目前 ,确定性建模所应用的储层预测方 法主要 决策在一定风险范 围的正确性 的需要 , 是与 储层成因复杂, 这 各种尺度 的非均质性严重。 如何 有: 储层地震学方法 、 储层沉积学方法和克里格 确定性建模方法 的重要差别 。 针对国内不同类型,不同勘探与开发阶段的陆 方法。 随机建模方 法可 分很多类 ,a osn等从 相高度非均质复杂油气藏,采用不同的建模方 Hl r d e 11 . 储层地震学方法 变量类 型角度来 分,将随机模型分成 了离散模 法 实现对油气藏的精细描述, 当前面临的一 是 储层 地震学 主要是 应用 地震资料 研究储 型、 连续模型和混合模 型。D ush等根据模拟 项艰 巨任务 。 et e 因此, 研究和使用各种建模方法。 既 层的几何形态 、 岩性及储层参 数的分 布。 研究厚 单 元 的特 征 ,将 随机 模 型 分为 基 于 目标 ( — 具有理论意义, 0 b 又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随 度相对较小 , 一般在儿米 ~几十米范围内, 在地 jc— ae) etbsd的随 机模 型 和基 于象(i lbsd 的 着计算机计 算能力的提高, px — ae ) e 以及新理论 、 方法 新 震剖 面上 主 要 表 现 为 一个 反 射 同相 轴 或 几 个 同 随机模 型日 。其 它还有 : 数据分布类型角度 的引入, 从 特别是多点地质统计学的出现 储 层建 。 相轴组成的反射波组。应用地震 资料进行确定 分为 高斯模 拟和非 高斯模拟 ; b 从参与模拟 的 模技术将在各个领域显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性储层 建模 的思路主要是 将地震属性参 数 , 如 变量 数 目可分为单 变量模 拟和多 变量模拟 .. c 参 考 文 献 层速度 、 波阻抗、 幅等确定性地转换为储层岩 从模拟结果是否忠实于原始数据 的角度分为条 [】 振 1吴胜和, 金振奎, 沧钿 等. 层建模 『 . 黄 储 M1 北京: 性和物性参数 ,其前提是地震属性参数与地质 件 模 拟 和 非 条 件模 拟 。 石 油 工 业 出 版 社 .9 9 19 . 参 数 之 间 具 有 确定 性 的关 系 。 21 布 尔模 拟 方 法 . 【】 辉 廷 , 其 彬 , 敏 . 藏 描 述 中的储 层 建模 2杨 颜 李 油 1 . 2储层 沉 积学 方 法 布 尔模 拟 方 法 是 随 机模 拟方 法 中最 简 单 的 技 术 l1 然 气勘 探 与 开 发 . 0 . () 5 4 . J天 . 2 42 3:4 - 9 0 7 储层沉 积学方 法主要是 在高 分辨率 等时 种方法, 属于非 条件模拟 。目前该方法主要用 【】 3吴胜和 , 李文克 . 多点地 质统计 学——理论 、 地层对 比及沉积模式基础上,通过井 间砂体对 于建立离散型模型, 如砂体格架平 面、 剖面或者 应 用与展 望 …. 地 理 学 报 ,0 5 71:3 — 4 . 古 2 0 ,()17 13 比建立储层结 构模 型。井间砂体对 比是在沉积 三 维 空 间 分 布模 型 。因 此 , 种模 拟 可 以用 于 模 这 模式和单井 相分析 的基础上进行的 。传统对比 拟砂体在 空间的形态 、 大小 、 位置和排列方式 。 方法主要依据井 间测井 曲线 的相似性或差异性 布尔模拟 能够忠实 某种离散 参数 的地 质形态 , 来进行井间砂体解释 。实际上, 科学 的井间砂体 如河道 、 沉积砂体等 。该 方法的主要优点是 :. a 对 比应是利用多学科方法f 层序地层学原理 、 沉 很容易用于二维和三维建模 ;.所用 的参 数较 b 积学原理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资料及地层测试 少 ;. c 非常灵活。它的主要缺点在于统计推导复 资料 等) 进行综合一体化的解释过程。 杂且 困难, 模拟结果很难忠实于局部 的数据 , 如 1 . 里 格 方 法 3克 钻 井所 遇 到 的 岩 相 序 列 ,这 些 缺 点 限 制 了 这一 克 里 格 方 法 是 以变 差 函 数 为 工 具 进 行 井 方法 更 广 泛 的应 用 。 问捕 值而 建 立 的 储 层 参 数模 型 。井 间插 值 是 建 22 序 贯 高 斯 模 拟 .
定 量分 布 模 型。
立确定性储层参数允布模型 的常用方法。该方 法 大致可 以分为传统 的统计学插值方法和地质 统计学估值方法( 主要是克里格方法)由于传统 。 的数理统计学插值方法 ( 如反距离平方法) 只考 虑观测点 与待估 点之间的距离,而不考虑地质 规 律所 造成 的储层参数 在空 间上 的相关 性, 因 此插值精度较低。为 了提高对储层参数 的估值 精度, 人们广泛应用克 里格方法来进行井问插 值 。克里格 法估 值是根据待估点周围的若干 已 知信息,应用变异 函数所 特有 的性质 对估点的 未知值做 出最优 ( 即估计 方差最小 ) 、 无偏( 即估 计值的均值和观测值 的均值 相等) 计 , 估 基本 的 克里格方法包括 简单克 里格 、 普通克里格 、 有 具 各种趋势模 型的克里格 、协同克里格 和指示 克
科I I I 技 论 坛
科赫
储层建模 方法研究
解 伟
(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 资源与信 息学院 , 山东 东营 2 7 6 ) 50 1
摘 要: 储层 建模是近 几年发展起 来的高新技术, 它可以 实现对油气储 层的定量表征及对各种尺度的非均质性的刻画。目前储层建模技术中较 为常用的几种建模 方法有确定性 建模 及随机 建模。 随机建模是 目前储层 建模技 术的突出发展 方向。 概述 了这 两种建模 方法使 用的优缺点, 并论述 了 储 层 地 质 建模 的发 展 前 景 。 关键词 : 储层 建模 方法; 定性 建模 ; 确 随机建模 ; 约束原则 随着 计算 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 对油藏各种 特征进 行三维 空 间定量描 述 和预 测 的综 合技 术, 即油藏描述技术得到 了很大 的发展 , 而建立 三维定量模 型是现代油藏描述 的核心 。油藏模 型研究是 2 0世纪 8 0年代 中后期兴起的一项用 于油藏描述 和油藏物性分布预测 的复合学科理 论 和方法体 系, 它是集数学地质 、 地质统计 学、 油层物理学等方法于一体 ,最大限度应用计算 机技术进行油气藏及内部结构精细解剖 ,揭示 油气分布规律 ,建立能够描述油气分布状况和 流动特征 的地质的 ,岩石物理的等油气参数地 质模 型。 一般所说 的地质模型指储层地质模 型 , 且 主要是建立储层孔隙度 、渗透率的三维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