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层建模方法综述

合集下载

储层建模步骤

储层建模步骤
流动单元模型是由许多流动单元块体镶嵌组合而成的模型, 属于离散模型的范畴。该模型即反映了单元间岩石物性的差异 和单元间的边界,又突出地表现了同一流动单元内影响流体流 动的物性参数的相似性,这对可油编辑藏pp模t 拟及动态分析有很大的意4
江苏某油田三维储层相模型 (辫状河三角洲分流河道及河道间
的空间分布 )
长庆安塞油田三维流动单 元模型
(灰白色是I类,灰色为II 类流动单元,深色为渗流 屏障)。
可编辑ppt
5
岩石相模型
可编辑ppt
6
沉积相模型
可编辑ppt
7
裂缝网 络模型
C、裂缝分布模型
裂缝分布模型可分为两类:
其一为三维裂缝网络模型,
表征裂缝类型、大小、形状、 产状、切割关系及基质岩块特 征等;
其二是二维裂缝密度模型, 表征裂缝的发育程度。
广义的储层模型(reservoir model)实际上为油藏模型。 在国外的文献中,reservoir一词往往指含有油气的储集体, 因此,广义的储层模型包括构造模型、储层属性分布模型及 流体分布模型。从这个意义上讲,应用各种资料建立广义的 储层模型的过程就是油藏描述。
可编辑ppt
1
地下储层是在三维空间分布的。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用二
3、
在油气田的勘探评价和开发阶段,储层研究以建立定量 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为目标,这是油气勘探开发深入发展的 要求,也是储层研究向更高阶段发展的体现。
现代油藏管理的两大支柱是油藏描述及油藏模拟。油藏描 述的最终结果是油藏地质模型,而油藏地质模型的核心是储 层地质模型,即储层属性的三维分布模型。
①数据准备
储层建模是以数据库为基础的,数据的丰富程度极其准确性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所建模型的精度。

储层地质建模

储层地质建模

第八章储层地质建模油藏描述和模拟是现代油藏管理的两大支柱。

油藏描述的最终结果是要建立油藏地质模型。

油藏地质建模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对油藏类型、油藏几何形态、规模大小、厚度及储层参数空间分布等特征进行高度概括的新技术。

油藏地质模型的核心是储层地质模型。

高精度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不仅能深刻揭示储层岩石物理性质、空间分布的非均质性,而且对油田开发中油水运动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可以说,一个好的储层地质模型是成功进行油藏开发及部署的关键。

一、地质建模方法及其评述(一)地质建模方法在油田不同的勘探开发阶段,由于资料占有程度的不同、勘探目的与任务的不同,因而所建模型的精度及作用亦不同。

据此,可将储层地质模型分为三类,即概念模型、静态模型和预测模型(表8-1)。

表8-1 不同阶段的地质模型(据穆龙新,2000)建模的核心问题是井间储层预测。

在给定资料的前提下,提高储层模型精细度的主要方法即是提高井间预测精度。

利用井资料开展的储层地质模型是建模技术中的关键点,是如何根据已知控制点的资料,通过内插与外推从而了解资料点间及其外围油藏的特性。

根据这一特点,建立定量储层地质模型方法基于两点,即确定性的和随机性的。

1.确定性建模确定性建模方法认为,资料控制点间的差值是唯一的解,是确定性的。

传统地质工作的内插编图,就属于这一类。

克里金作图和一些数学地质方法作图也属于这一类建模方法。

开发地震的储层解释成果和水平井沿层直接取得的数据或测井解释成果,都是确定性建模的重要依据。

井间插值方法很多,大致可分为传统的统计学插值方法和地质统计学估值方法(主要是克里金方法)。

由于传统的数理统计插值方法只考虑观测点与待估点之间的距离,而不考虑地质规律所造成的储层参数在空间上的相关性,因此插值精度很低。

实际上,这种插值方法不适用于地质建模。

为了提高对储层参数的估值精度,人们广泛应用克里金方法来进行井间插值。

克里金法是地质统计学的核心,它以变差函数为基本工具,研究区域化变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储层建模文献综述

储层建模文献综述

摘要针时我国以河流~三角洲相砂体为主的储层特点,本文提出了利用随机建模技术建立预测模型的方法,即综合各种途径取得的信息,对储层内井点之间、之外砂体的形态及其参数作出一定精度的预测估值。

另外,本文还对储层随机建模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各种模拟方法在储层表征中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和讨论,主丧、介绍了模拟退火方法、并且总结出随机建模的一般方法。

引言随着技术的发展,地质科学正经历着由定性描述向定;重建模、由观察向预测的方向发展。

储层表征技术(Reservoir Characteri za tion ) 正是顺应这一潮流而生,{l诸层表征的最终结果是建立储层三维定量地质模型,而储层, 随机建模技术(St ochastic R eservoir modeling) 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它的目标是将各种资料通过某种手段统一在一个定量模型中,这个定量模型不但与所有资料相一致,而且也包含所有资料所反映出的储层分布的空间结构信息,最终结果以易于展示、更改和运用数字化的方式保存在计算机中,这是目前储层建模的趋势。

储层随机建模技术可以综合利用岩心、钻井、测井、试井、地震、地质等各种资料.它不仅可以解决沉积相空间分布和物性参数的空间分布问题,而且可以解决裂缝和断层的空间分布和方位问题。

目前,储层建模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确定型建模,即根据各井的测井资料进行多井解释,井问则主要依靠地震信息来描述,这样井间的每一个点都有确定的数值,用这样的方法建立的模型即为确定型模型。

由于地震分辨率所限,该方法只能用于勘探早期。

另一类是随机建模,建立预测模型,即综合各种方法取得的信息,主要依靠沉积学的方法加上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对井点之间、之外参数作出一定精度的细致的预测估计,故称为预测模型。

随机建模的具体方法有较传统的克立金法、蒙特卡洛法以及现在流行的分形法、神经网络法、遗传法、模拟退火法等几寸和1’1算法.储层随机建模技术具有三大优点:一是可以实现油气储层的精细描述和建模,定量表征和刻i 层各种尺度的非均质性;二是可以定量研究住在层的不确定性(虽然储层在本质上是确定的,客观上是唯一的,但由于储层的复杂性和信息的有限性,I主|而造成描述上的不确定性.);三是便于把各种来源的信息和资料综合到一个统一的定量模型之中。

储层随机建模综述

储层随机建模综述

储层随机建模研究综述摘要:油气储层随机建模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刚刚萌芽兴起的一项油藏描述高新技术。

它是为适应油气田开发的深入,应用先进的二次采油和三次采油技术进一步提高油气采收率的需求应运而生的。

本文阐述了储层随机建模技术的概念及意义,分析了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主要算法原理,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相对比较成熟的随机建模软件。

关键词:储层表征,随机建模,应用软件引言储层表征技术是综合利用各种观测结果例如岩心、测井响应、地震响应等研究目的层的各种非均质性.建立起能够反映三维空间地质特征的储层地质模型。

从目前建立模型的方法来看,大体上有两种方法,一是确定性建模,即根据各井的测井资料进行多井解释,井间则主要依靠地震信息来描述,这样井间的每一个点都有确定的数值,用这种方法建立的地质模型可以称为确定性模型。

但由于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该方法只能解决勘探早期储层描述的要求,对于开发中后期剩余油的挖潜来讲该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

另一种方法就是随机建模,建立预测模型。

即综合各种方法取得的信息,主要依靠沉积学的方法加上地质统计学的方法,对井间参数作出了一定精度的细致的预测估值,故称之为预测模型。

随机建模的具体方法目前发展较快的是地质统计学方法。

这种方法的思路是寻求比较符合地质规律的地质统计模型和方法.来表征各种沉积类型的储层参数的变化规律,然后用这种已知的规律,对井间未知地区参数的空间分布规律作出预测估值。

1 储层随机建模概述1.1 随机建模的概念及意义地下储层本身是确定的,它是许多复杂地质过程(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综合的、最终的结果,具有确定的性质和特征。

但是,在现有资料不完善的条件下,由于储层结构空间配置及储层参数空间变化的复杂性,人们又难于掌握任—尺度下储层的确定且真实的待征或性质。

待别是对于连续性较差且非均质性强的陆相储层来说,难于精确表征储层的特征。

这样,出于认识程度的不足,储层描述便具有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需要通过“猜测”确定的储层性质,即为储层的随机性质。

石油工业中的油藏模拟建模方法

石油工业中的油藏模拟建模方法

石油工业中的油藏模拟建模方法石油工业是全球经济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

为了有效开发和管理油田资源,油藏模拟建模成为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介绍石油工业中的油藏模拟建模方法,包括油藏描述、建模参数选择、模拟软件和模型验证等方面的内容。

一、油藏描述在油藏模拟建模过程中,准确描述油藏的物质特性和地质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需要获取油藏地质数据,包括地质构造、岩性特征、岩石物性参数等。

其次,要了解油藏的流体特性,包括油、水和气的饱和度、粘度及流动性质等。

此外,还需要收集油藏的开发数据,包括生产概况、注水情况、压力变化等。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建立一个准确的油藏描述模型作为后续模拟的基础。

二、建模参数选择在油藏模拟建模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模型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模型参数包括渗透率、孔隙度、吸水曲线等。

首先,需从地质数据中获取相关参数,如渗透率可以通过测井数据、岩心数据等来确定。

此外,在开始模拟之前,还需要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确定各参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程度,选取最为关键的参数进行调整,以提高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三、模拟软件在油藏模拟建模中,使用适当的模拟软件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常用的油藏模拟软件有Eclipse、CMG等。

这些软件可以根据流体流动方程、质量守恒方程等进行数值计算,模拟油藏中的流动现象。

模拟软件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可以进行各种模拟方案的设计和比较,有效地辅助决策者制定相应的开发方案。

四、模型验证在完成油藏模拟建模后,需要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以保证其准确性。

模型验证可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如与实际生产数据的对比、历史数据的回溯分析等。

如果模拟结果与实际生产数据吻合较好,则说明模型的建立是可靠的。

如果不吻合,则需调整模型参数或者改进模型结构,再次进行模拟。

在实际应用中,油藏模拟建模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工业的油田开发和管理中。

通过建立合理的油藏模型,可以预测油藏的开发潜力和产能,有效指导油田的开发和管理决策。

石油工程系精细油藏描述与地质建模技术综述

石油工程系精细油藏描述与地质建模技术综述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精细油藏描述与地质建模技术综述学生: ****系别: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0年月日摘要油气藏描述是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一项利用获取的地下信息来研究和定量描述油气藏开发地质特征并进行评价的新技术。

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外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不同阶段油气藏描述的主要任务、研究容及相应的技术方法。

作为油气藏描述的最终成果,储层地质建模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对油气储层定量表征和刻画的技术。

本文从储层建模的基本理论入手,在简要介绍储层建模的类型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国外已知的几种储层建模技术和方法及各种方法的适应性,同时详细列举了储层建模的步骤,并对储层地质建模应用围和效果进行了简要评述。

本文对于全面了解油气藏精细描述及储层地质建模的研究容、方法、理论基础及研究实施步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AbstractReservoir description is a new technology that is to study and quantitatively describe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servoir development, and to evaluate them, through application of the obtained underground information, during oil/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Based on the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ata, the main task, research content, and respective technical methods of oil / gas reservoir description at various stages a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final results of reservoir description, reservoir geological modeling is a technology that,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quantitatively describes and depicts oil/gas reservoirs. Proceeding from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reservoir modeling , on the basis of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type of reservoir modeling, several known reservoir-modeling techniques and method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ir adaptability of various methods are mainly discussed in the paper. Detailed steps of reservoir modeling were enumerated in the paper, and the field of appli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reservoir modeling are briefly reviewed. This paper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methods, theoretical basis, and implementation steps of researches on the fine description of reservoirs andreservoir modeling.前言一般认为精细油藏描述是指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和特高含水期后、对油田挖潜和提高采收率,以搞清剩余油分布特征、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为目标所进行的油藏多学科综合研究[1]。

油气储层随机建模技术概述

油气储层随机建模技术概述
基 本模拟 单 元 ) 基 于象 元的 方法 ( 以象 元 为基 本 和 即 模拟 单 元) 。
2, 以 目标 物 体 为 模 拟 单 元 的 方 法 . 1
误差 模拟 、 概率 场模 拟 、 阵分解 、 矩 模拟 退 火等 , 并从 实 用角度 入手 , 合 考虑 模型 和 算法 , 随机模 型进 综 将
层的分布、 小、 大 方位 等 。标 点 过 程 、 断 高斯 随机 截 域 、 尔柯 夫 随 机域 及 二 点 直 方 图等 即 属 离散 型 随 马
机模 型 。
1 2 连 续 型 模 型 .
该 模型 用 来 描述 储 层 参 数 连续 变 化 的特 征 , 如
型等, 为油藏 早 期评价 及 开发 阶段 制定 方案 服 务 。 近 几年 来 , 们应用 计算 机技 术 , 展 出一 套 利用计 算 人 发
地 质统 计 学 是 差 函数 作 为基 本 工 具 , 研 以变 在
究区 域化 变 量 的 空 间分 布 结 构 特征 律 的 基础 上 ,
选 择 各 种合 适 的 克里 格 方 法 , 以达到 更 精 确 地估 计
行 了综 合分类 。 合上述 划 分方 案 , 综 根据 研 究现 象 的 随 机特 征 , 随机 模 型分 为离 散型 模型 和 连 续 型 模 将
收稿 日期 :0 7 2 8 2 0 一O —1 作者 简介 : 张敏 (9 3 , 湖 北荆州人. 究方 向: 1 8 一) 男, 研 油气田开发工程与工艺。
维普资讯
20 年第 5 07 期
张敏 等 油 气储 层随机建模技术概述
2 .中 国 石 油 塔 里 木 油 田公 司塔 西 南 勘探 开 发 公 司 , 疆 泽 普 新 84 0 ; 4 8 0

储层地质建模综述

储层地质建模综述

储层地质建模综述【摘要】随着油气田勘探的不断深入,在储层研究过程中建立三维定量地质模型通过对地层格架、沉积微相、骨架砂体、物性参数和储层非均质性的分析研究,借助PETREL等地质建模软件建立三维储层地质模型来反映储层地质属性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为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储层油藏地质建模储层建模方法是在地质统计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预测空间变量分布的方法,用于油气描述和油气分布预测的复合学科理论和方法体系。

它是集沉积学、储层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和石油地质学等地质理论,数学地质、地质统计学和油层物理学等方法为一体的,最大限度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油气藏及内部结构精细解剖,揭示油气分布规律,表征地下地质特征和各种油藏参数三维空间分布,建立能描述油气分布状况和流动特征的、地质的、岩石物理的、成岩的、构造的、流体及工程等意义的油气参数地质模型[4]。

在实际建模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完整的地质模型必须根据具体的地质情况,在一定的建模策略指导下,通过一定的建模工具,采用合理的建模方法建立尽可能符合地下是实际的地质模型,最终建立的地质模型是否可靠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模型的优选和验证。

1 地质建模的步骤1.1 基础储层地质研究及数据集成统计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等为重要依据通过对研究区域的数据进行整理,建立标准储层建模数据格式,然后对数据匹配关系进行检查和修改,利用研究区丰富的井资料,提取能够反映储层非均质性的地质统计特征,作为建模对象和地质约束条件。

1.2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储层地质模型的方法分为确定性建模、随机建模。

确定性建模是从确定性资料的控制点出发,推测井间未知区域并给出确定性的预测结论;随机建模是应用随机模拟方法对井间未知区域给出多种可能的预测结果。

油气田开发的实践证明以变差函数理论为核心,以地质统计学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研究空间变量分布的随机建模将成为储层建模的主要建模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水平井建模 [ 7 ] 。水平井沿着储层走向或倾 向钻井 ,直接取得储层侧向或沿层变化的参数 ,基此 可以建立确定性的储层模型 。水平井的钻井技术和 经济可行性目前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 ,但是水平井 很难进行连续取心 ,而且需要依赖井的测井信息 。 由于测井解释技术所限 ,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 目前这种技术仍处在攻关阶段 。
·53·
开 发 试 采 天 然 气 勘 探 与 开 发 2008年 9月出版
应用地震资料研究储层的几何形态 、岩性及参数的 分布 ,即从已知点出发 ,应用地震横向预测技术进行 井间参数预测 ,并建立储层的三维地质模型 。
(2)储层沉积学方法 。主要是在高分辨率等时 地层对比及沉积模式基础上 ,通过井间砂体对比建 立储层结构模型 。井间砂体对比是在沉积模式和单 井相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传统对比方法主要依据 井间测井曲线的相似性或差异性来进行井间砂体解 释。
随机建模是利用已知的信息为基础 ,以随机函 数为理论 ,应用随机模拟方法得到可选的 、等概率的 和高精度的反映变量空间分布的模型 。其中 ,可选 是指所合成的模型是多个 ,每个模型都是对原始数 据的反映 ;等概率是指模型参数的统计特征与现有 样品统计特征或参数的理论分布是一致的 ;高精度 是指得到的模型能够反映参数的细微变化 ,而各个 模型之间的差别反映了由于资料不足而引起的建模 中的空间不确定性 。
第 31卷 第 3期 天 然 气 勘 探 与 开 发 开 发 试 采
油气储层建模方法综述
宋海渤 1 黄旭日 2
(国石油大学 ·华东 21北京旭日奥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摘 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油气储层建模方法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它在综合了地质 、地 球物理等信息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了已知点的储层信息 ,进行油气藏及内部结构精细解剖 ,揭示油气分布规律 ,建 立能够描述油气分布状况和流动特征的油气参数地质模型 。文中简要介绍了目前比较常用的储层建模方法 、建模 方法的步骤 、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
STORM (ReserviorModeling System / Stochastic Reser2 voir Modeling) ,法国 HER ISIM 集团的 HER ISIM 3D 软件包 , Paradigm 公司的 GOCAD ( Geological Object A ided Design)等 。
( 8)马尔可夫随机域方法 (M arkov Random Field Simulation) 。该方法利用变量的概率状态转移矩阵 可预报变幅较大的随机波动 ,是对随机过程进行分 析预测的一种半定量的研究方法 。它可以用于离散 性属性模拟 ,也可以用于连续性属性的模拟 。其原 理为 :如果当前属性已知 ,其后属性出现的概率只和 当前的属性有关 ,与先前的无关 。其可以更好的反 映复杂空间的连续性 ,既可用于离散变量也可用于 连续变量的模拟 。这种方法可用于镶嵌分布的岩相
随机建模方法可分很多类 , Haldorsen等从变量 类型角度来分 ,将随机模型分成了离散模型 、连续模 型和混合模型 。Deutsch等根据模拟单元的特征 ,将 随机模型分为基于目标 (object - based)的随机模型 和基于象元 (p ixel - based)的随机模型 。其它还有 : ①从数据分布类型角度分为高斯模拟和非高斯模 拟 ; ②从参与模拟的变量数目可分为单变量模拟和 多变量模拟 ; ③从模拟结果是否忠实于原始数据的 角度分为条件模拟和非条件模拟 。
(5)概率场模拟方法 ( Probability Field Sim ula2 tion) 。该方法是只基于原始已知条件从局部条件 概率分布中的随机取样 ,为了克服变异性范围太小 的缺陷 ,它对分布的采样进行控制 ,即让用于采集局 部条件概率分布的概率值在空间上是相关的 。其计 算速度快 ,既可以模拟连续变量 ,也可以模拟类别变 量 ,如模拟浊积岩和三角洲沉积体系的砂泥岩分布 等。
(1)储层地震学方法 。储层地震学方法主要是
作者简介 宋海渤 ,男 , 1983年出生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与技术 。地 址 : (257061)山东东营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 。电话 : 13401198867。 E - m ial: haibo830910@1631com
下面介绍几种应用较广且发展比较成熟的模拟 方法 [ 6 ] :
(1)布尔模拟方法 (Boolean Sim ulation) ,又称示 性点方法或示点法 。该方法是随机模拟方法中最简 单的一种 ,它主要用于建立离散型模型 ,如砂体格架 平面 、剖面或者三维空间分布模型 。因此 ,这种模拟 可以用于模拟砂体在空间的形态 、大小 、位置和排列 方式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油田勘探阶段和开发早期 井间砂体和非渗透隔夹层的描述 。当钻井增加时 , 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难以条件化 。此外 ,由于没有 考虑沉积过程中先后沉积的砂体之间的控制关系 , 其结果往往过于乐观 ,砂体的连通性过好 。
(2 ) 序 贯 高 斯 模 拟 方 法 ( Sequential Gaussian Simulation) 。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沿着随机路径依 次地求取各节点的累计条件分布函数 ,并从累计条 件分布函数中提取模拟值 ,其最大的优点是把前面 的估计值当作条件点参与下一次估计 ,可以更好的 与实验变差函数拟合 。该方法快速简单 ,比较适合 模拟一些中间值很连续而极端值分散的储层属性参 数 ,如孔隙度等 。
(4)露头原型模型建模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 积极倡导重返露头 ,建立露头精细地质模型 ,调查砂 体几何形态 、砂体内部建筑结构 ,积累露头调查的定 量知识 ,以期将露头调查研究结果应用于地下 。露 头储层研究的方法是使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储 层沉积学和沉积动力学 (岩石相 、砂体成因单元 、沉 积体系 )和层次结构分析 ; 研究手段主要是露头实 测 (包括航拍和照片镶嵌 ) 、取样 (通常 10cm ×10 cm ×8 cm )和大剖面写实 [ 7 ] 。
(5)克里金方法 。克里金方法是以变差函数为 工具进行井间插值而建立的储层参数模型 。虽然克 里金方法采用统计特征作为空间估计的约束 ,但估 计结果往往是较确定的 ,因此 ,人们把它当做一种确 定性建模方法 。该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的统计学 插值方法和地质统计学插值方法 (主要是克里金方 法 ) 。克里金估计实际上是一种线性的最佳无偏估 计 。克里金估计原理具有如下特点 [ 8 ] :
储层建模技术在我国的储层研究中应用得较 晚 ,但经过一大批致力于我国储层研究的人员不懈 努力 ,目前已在一些关键技术方法上取得了很大的 进展 [ 2~6 ] 。如西安石油学院的王家华教授等人结 合油田实际 ,也开展了一系列的攻关研究 ,编制了 适合我国广为分布的河道砂体储层的我国自己版 权的第一个储层建模软件系统 GASOR ,为从事储 层地质研究的人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另外 ,三大 石油公司的研究机构 、各高校和公司都开发了一些 建模工具 ,但总体而言 ,还不如国外系统 。
·克里金方法区别于其它传统方法关键之处 , 就在于它不仅考虑已知点对待估点的影响 ,而且也 考虑已知点之间的相互影响 ,即强调数据构形的作 用 ,不同位置相互影响的大小是用协方差函数或变 差函数来定量描述的 。
·从克里金方程组可看出 ,克里金估计通过已 知数据点 ,故克里金估计方法是严格内插方法 。
(6)模拟退火方法 ( Simulated Annealing Sim ula2 tion) 。该方法是一种较先进的启发式蒙特卡罗方 法 ,它灵活 、适应性好 ,适合于模拟连续或离散模拟 , 而且可以综合多种已知信息 。但是实际资料的处理 中 ,它的计算效率不够高 ,方法有时会失效 。
(7)分形随机域模拟方法 ( Fractal Simulation) 。 该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其自相似性 ,即局部与整体相 似 ,即任一规模上变量的方差与其他规模上变量的 方差成正 比 , 其 比 率 取 决 于 分 形 维 数 (或 间 断 指 数 ) 。在数据点较少时 ,更能体现其优越性 。这种 方法用于连续变量的模拟 ,如孔隙度 、渗透率的模 拟 ,也可以用于模拟天然裂缝的分布模式 。
·利用最小均方误差标准式知道 ,克里金估计 实际上是对条件数学期望的估计 ,在线性无偏估计 类中是最优的 。克里金估计方法由于是一种光滑的 内插方法而不能定量评价储层空间的非均质性 ,由
·54·
于克里金估计给出的是一种单一的数值模型 ,是一 种对平均值的估计 ,所以不能反映隐含在随机场概 率模型中的整体相关结构 ,不能反映储层空间的非 均质性 ,不能反映储层内的沉积相和沉积微相的空 间分布 。 112 随机建模
关键词 储层建模 储层属性 建模步骤 发展趋势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对油藏各种特征 进行三维空间定量描述和预测的综合技术 ———油 藏描述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而建立三维定量模 型是现代油藏描述的核心 。油藏模型研究是上世 纪 80年代中后期兴起的一项用于油藏描述和油藏 物性分布预测的复合学科理论和方法体系 ,它是集 数学地质 、地质统计学 、油层物理学等方法于一体 , 最大限度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油气藏及内部结构 精细解剖 ,揭示油气分布规律 ,建立能够描述油气 分布状况和流动特征的地质的 ,岩石物理的等油气 参数地质模型 。一般所说的地质模型指储层地质 模型 ,且主要是建立储层孔隙度 、渗透率的三维空 间定量分布模型 。
建立储层模型的关键技术是如何根据已知的 控制点数据和其它空间数据估计模拟已知点间及 以外的储层参数估计值 ,也就是寻找和选择最能符 合储层地质变量实际空间变化规律的数值计算模 型 [1]。
目前 ,油气地质储层建模处于蓬勃发展的时 期 ,储层建模技术己成为油藏描述研究的核心技术 之一 。近年来 ,国外一些石油公司 、大学院校的科 研机构都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理论研究的同 时 ,许多地 质模 拟软 件 也 随 之 出 现 。例 如 , 美 国 Schlumberger公 司 的 Petrel, 美 国 Stanford 大 学 的 GSL IB ( Geostatistical Software L ibrary and U ser’s Guide) ,挪威的 Smedvig Techonogies公司的 RM 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