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1、概率的定义随机事件A的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1/n,如果某个事件A包含的结果有m个,那么事件A的概率为P(A)=m/n。
3、互斥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互斥事件。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事件A+B发生(A、B中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B分别发生的概率和,即P(A+B)=P(A)+P(B)。
4.抽签法和随机数表法(1)抽签法①优点:简单易行;②缺点:当总体容量非常大时,操作比较麻烦;若抽取前搅拌不均匀,可能导致抽取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2)随机数表法随机数表是由水技术(通常为自然数)形成的数表,表中的每一位置出现的数都是随机的.随机数表法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对总体进行编号;第二步:任意指定一个开始选取的位置,位置的确定可以闭着眼用手指随机确定,也可以用其他方法;第三步:按照一定规则选取编号;第四步:按照得到的编号找出对应的个体.【注释】①规则一经确定,就不能更改;②选取过程中,遇到超过编号范围或已经选取了的数字,应该舍弃.5.分层抽样一般地,如果相对于要考察的问题来说,总体可以分为有明显差别的,互不重叠的几部分时,每一部分可称为层,在各层中按层在总体中所占比例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称为分层随机抽样(简称分层抽样).【注释】分层抽样得到的样本,一般更具有代表性,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总体的特征,尤其是在层内个体相对同质而层间差异较大时更是如此.分层抽样在各层中抽样时,还可根据各层的特点灵活选用不同的随机抽样方法.。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知识点一、统计学基础1. 数据收集- 普查与抽样调查- 数据的类型(定量数据与定性数据)2. 数据整理与展示- 频数分布表- 直方图- 饼图- 条形图3. 中心趋势的度量- 平均数(算术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4. 离散程度的度量- 极差- 四分位距- 方差与标准差5. 相关性分析- 相关系数- 散点图二、概率论基础1. 随机事件- 事件的定义- 必然事件与不可能事件- 互斥事件与独立事件2. 概率的计算- 单次试验的概率- 多次试验的概率- 条件概率- 贝叶斯定理3. 随机变量- 离散随机变量与连续随机变量 - 概率分布- 概率密度函数与概率分布函数4. 期望值与方差- 随机变量的期望值- 随机变量的方差5. 常见概率分布- 二项分布- 泊松分布- 正态分布三、统计与概率的应用1. 假设检验- 零假设与备择假设- 显著性水平- 第一类错误与第二类错误 - t检验与卡方检验2. 回归分析- 线性回归- 相关系数与决定系数3. 抽样与估计- 抽样误差- 置信区间- 最大似然估计四、综合练习题1. 选择题- 统计图表解读- 概率计算- 假设检验2. 填空题- 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 计算方差、标准差- 概率分布的应用3. 解答题- 解释统计概念- 概率问题的求解- 应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五、附录1. 公式汇总- 统计学公式- 概率论公式2. 重要概念索引- 术语解释- 概念间的关系3. 参考资料- 推荐阅读书籍- 在线资源链接请根据需要对上述内容进行编辑和调整。
这篇文章是为了提供一个关于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点概览,适用于教育目的。
每个部分都包含了关键的子标题和简短的描述,以便于理解和使用。
高中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公式整理

高中数学中的概率与统计公式整理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学习概率与统计时,整理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本文将整理一些高中数学中常用的概率与统计公式,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概率公式1. 事件的概率公式:对于一个事件A,它的概率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P(A) = 事件A发生的次数 / 总的可能次数2. 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如果两个事件A和B是互斥事件(即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则它们的概率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P(A或B) = P(A) + P(B)3. 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如果两个事件A和B是相互独立事件(即一个事件的发生不受另一个事件的影响),则它们的概率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P(A且B) = P(A) × P(B)4. 条件概率公式:如果事件B已经发生,事件A的概率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P(A|B) = P(A且B) / P(B)5. 贝叶斯公式:如果事件A和事件B是两个相关事件,且P(B) ≠ 0,则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P(A|B) = P(B|A) × P(A) / P(B)二、统计公式1. 样本均值的计算公式:对于一组样本数据x1, x2, ..., xn,它们的均值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x = (x1 + x2 + ... + xn) / n2. 总体均值的计算公式:对于一组总体数据x1, x2, ..., xn,它们的均值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μ = (x1 + x2 + ... + xn) / N3. 样本方差的计算公式:对于一组样本数据x1, x2, ..., xn,它们的方差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s^2 = [(x1 - x)^2 + (x2 - x)^2 + ... + (xn - x)^2] / (n - 1)4. 总体方差的计算公式:对于一组总体数据x1, x2, ..., xn,它们的方差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σ^2 = [(x1 - μ)^2 + (x2 - μ)^2 + ... + (xn - μ)^2] / N5. 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对于一组样本数据x1, x2, ..., xn,它们的标准差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s = √[s^2]6. 总体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对于一组总体数据x1, x2, ..., xn,它们的标准差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σ = √[σ^2]7. 正态分布的概率计算公式:对于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X,它的概率密度函数可以用如下公式表示:f(x) = (1 / (σ√(2π))) × e^(-((x - μ)^2) / (2σ^2))以上是高中数学中常用的概率与统计公式的整理。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知识点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知识点1、概率的定义随机事件A的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
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如果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n个,且所有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那么,每一个基本事件的概率都是1/n,如果某个事件A包含的结果有m个,那么事件A的概率为P(A)=m/n。
3、互斥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叫互斥事件。
如果事件A、B互斥,那么事件A+B发生(A、B中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B 分别发生的概率和,即P(A+B)=P(A)+P(B)。
4、对立事件对立事件是指两个事件必有一个发生的互斥事件。
例如:从1~52张扑克牌中任取一张抽到“红桃”与抽到“黑桃”互为互斥事件,因为其中一个不可能同时发生,但又不能保证其中一个必然发生,故不是对立事件。
而抽到“红色牌”与抽到“黑色牌”互为对立事件,因为其中一个必发生。
对立事件的性质:1)对立事件的概率和等于1:P(A)+P(Ä)=P(A+A)=1。
2)互为对立的两个事件一定互斥,但互斥不一定是对立事件。
5、相互独立事件事件A(或B)是否发生对事件B(或A)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
两个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每个事件发生的概率的积,即P(A·B)=P(A)·P(B)。
相互独立事件的性质:1)如果事件A与B相互独立,那么A与B,A与B,A与B也都相互独立。
2)必然事件与任何事件都是相互独立的。
3)独立事件是对任意多个事件来讲,而互斥事件是对同一实验来讲的多个事件,且这多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故这些事件相互之间必然影响,因此互斥事件一定不是独立事件。
6、独立重复试验若n次重复试验中,每次试验结果的概率都不依赖于其他各次试验的结果,则称这n次试验是独立的。
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那么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这个事件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P…(k)=CP*(1-P)"-*7、两个事件之间的关系对任何两个事件都有P(A+B)=P(A)+P(B)-P(A·B)。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知识点总结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知识,下面将对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一、概率基本概念概率是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通常用一个介于0到1之间的数表示。
在计算概率时,我们需要先确定样本空间,即所有可能的结果组成的集合,并且需要利用概率公式进行计算。
1.1 样本空间与事件样本空间是指一个随机试验中所有可能结果组成的集合。
样本空间中的元素称为样本点。
事件是指样本空间的子集,即某些样本点的集合。
1.2 子事件与互斥事件子事件是指事件的子集,即由某些样本点组成的事件。
互斥事件是指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事件。
1.3 事件的概率事件A的概率表示为P(A),计算方式为事件A的样本点数除以样本空间的样本点数。
概率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且所有可能事件的概率之和为1。
二、概率计算方法概率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古典概型、频率概率和条件概率等几种常用方法。
2.1 古典概型古典概型适用于随机试验的样本点数有限且相等的情况。
在古典概型中,事件A的概率计算公式为P(A) = m/n,其中m为事件A中样本点的个数,n为样本空间中样本点的总个数。
2.2 频率概率频率概率适用于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
频率概率是指事件A发生的频率,计算公式为P(A) = lim(N→∞) (m/N),其中m为事件A发生的次数,N为试验进行的总次数。
2.3 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一个事件已经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为P(A|B) = P(A∩B)/P(B),其中P(A∩B)表示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P(B)表示事件B发生的概率。
三、排列与组合排列与组合是概率与统计中常用的计数方法,用于求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个数。
3.1 排列排列是指将若干个不同的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方式。
排列的计算公式为A(n, m) = n!/(n-m)!,其中n为元素个数,m为选取的元素个数。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概率计算与统计分析的公式推导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概率计算与统计分析的公式推导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概率计算与统计分析的公式推导概率计算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而统计分析则是应用数学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数据处理和推断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在高中数学中常用的概率计算与统计分析的公式,并给出其推导过程。
一、概率计算公式1.1 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在概率论中,我们用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事件A的概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A) = 事件A的发生数 / 样本空间的元素数1.2 条件概率公式条件概率是指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
条件概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A|B) = P(A∩B) / P(B)其中,P(A∩B)表示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P(B)表示事件B发生的概率。
1.3 独立事件的乘法公式当两个事件A和B相互独立时,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乘以事件B发生的概率。
数学上可以表示为:P(A∩B) = P(A) * P(B)二、统计分析公式2.1 样本均值的计算公式在统计学中,样本均值是用来度量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的重要指标。
对于n个样本数据X₁, X₂, ... , Xn,样本均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x = (X₁ + X₂ + ... + Xn) / n其中,x表示样本均值。
2.2 样本方差的计算公式样本方差是用来度量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的指标。
对于n个样本数据X₁, X₂, ... , Xn,样本方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S² = [(X₁ - x)² + (X₂ - x)² + ... + (Xn - x)²] / (n-1)其中,S²表示样本方差,x表示样本均值。
2.3 假设检验中的t检验公式t检验是一种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用于判断两组或多组数据之间差异的显著性。
对于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t 值:t = (x₁ - x₂) / sqrt(S₁²/n₁ + S₂²/n₂)其中,x₁和x₂分别表示两个样本的均值,S₁²和S₂²分别表示两个样本的方差,n₁和n₂分别表示两个样本的样本容量。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题型解答方法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题型解答方法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涵盖了许多与概率、统计相关的数学题型。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采用正确的解答方法,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题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概率与统计题型,以及相应的解答方法。
一、事件概率1.求事件的概率求事件的概率是概率与统计中最基础的题型。
对于一个随机试验,事件A发生的概率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P(A) = 事件A的可能性数 / 总的可能性数2.互斥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是指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的情况。
假设A和B是两个互斥事件,则它们的概率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P(A∪B) = P(A) + P(B)3.独立事件的概率独立事件是指两个事件的发生与否互不影响的情况。
如果A和B是两个独立事件,则它们的概率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P(A∩B) = P(A) × P(B)二、排列与组合1.排列问题排列是指从若干个不同元素中选取若干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
对于从n个元素中选取k个元素进行排列的问题,可以使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A(n,k) = n! / (n-k)!2.组合问题组合是指从若干个不同元素中选取若干个元素进行组合,不考虑其顺序。
对于从n个元素中选取k个元素进行组合的问题,可以使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C(n,k) = n! / (k! × (n-k)!)三、概率分布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可以通过列出其取值以及相应的概率来表示。
当给定每个取值对应的概率后,可以计算出该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方差等。
2.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可以通过概率密度函数来表示。
在解答问题时,常常需要计算某个取值范围内的概率,可以通过计算概率密度函数下的面积来实现。
四、抽样与推断1.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地选取n个样本进行调查或实验。
在进行统计推断时,可以根据样本数据来估计总体参数。
2.抽样分布抽样分布是指统计量的分布。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统计与概率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统计与概率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以及随机事件的概率计算等内容。
本文将对高中数学中的统计与概率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解析。
一、统计学基础1. 总体和样本在统计学中,所研究的对象被称为总体,而从总体中选取的一部分元素被称为样本。
样本是对总体的一种抽样,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来了解总体的特征。
2. 参数与统计量总体的特征可以用参数来描述,例如总体的均值、标准差等。
而样本的特征可以用统计量来描述,例如样本的均值、标准差等。
通过对样本的统计量进行分析,可以推断总体的参数。
3. 频数和频率统计学中常用到的两个概念是频数和频率。
频数指某个特定数值在样本或总体中出现的次数,频率指频数与样本或总体的大小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二、统计图表1. 条形图条形图是一种用长方形的长度表示各种数据间比较大小的图表形式。
它适用于展示不同类别的数量或比例的差异。
2. 折线图折线图通过在坐标系上连接数据点,在时间序列上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是描述连续数据变化情况的一种图表形式。
3. 散点图散点图用来展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其中每个数据点代表一个样本,横坐标表示一个变量,纵坐标表示另一个变量。
4. 饼图饼图是将一个圆分成若干部分,每个部分的面积与相应类别的频数或频率成比例,用于展示不同类别在总体中的占比情况。
三、概率论基础1.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随机事件是指在一次实验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样本空间是指所有可能结果的集合。
随机事件可以用样本空间中的子集来表示。
2. 频率与概率频率是指某个事件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实验中出现的频率,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频率与概率之间存在着一种近似关系。
3. 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条件概率是指在某个事件已经发生的条件下,其他事件发生的概率。
如果两个事件的发生互不影响,即一个事件的发生不会改变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那么这两个事件是独立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
1、.某商场经销某商品,顾客可采用一次性付款或分期付款购买(根据以往资
料统计,顾客采用一次性付款的概率是0.6,经销一件该商品,若顾客采用一次性
付款,商场获得利润200元;若顾客采用分期付款,商场获得利润250元( (?)求3位购买该商品的顾客中至少有1位采用一次性付款的概率; (?)求3位
顾客每人购买1件该商品,商场获得利润不超过650元的概率(
2、某项选拔共有四轮考核,每轮设有一个问题,能正确回答问题者进入下一
轮考核,否则
2143即被淘汰.已知某选手能正确回答第一、二、三、四轮的问题的概率分别为、、、,5555且各轮问题能否正确回答互不影响.
(?)求该选手进入第四轮才被淘汰的概率;
(?)求该选手至多进入第三轮考核的概率. (注:本小题结果可用分数表示)
3、某项选拔共有三轮考核,每轮设有一个问题,能正确回答问题者进入下一
轮考核,否则
423即被淘汰. 已知某选手能正确回答第一、二、三轮的问题的概率分别为、、,且各轮问555题能否正确回答互不影响.
(?)求该选手被淘汰的概率;
(?)该选手在选拔中回答问题的个数记为,求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
1.(2009年广东卷文)(本小题满分13分)
随机抽取某中学甲乙两班各10名同学,测量他们的身高
(单位:cm),获得身高数据的茎叶图如图7. (1)根据茎叶图判断哪个班的平均身高较高;
(2)计算甲班的样本方差
(3)现从乙班这10名同学中随机抽取两名身高不低于
173cm的同学,求身高为176cm的同学被抽中的概率.
4、某学生在上学路上要经过4个路口,假设在各路口是否遇到红灯是相互独立的,遇到红灯的概率都是1/3,遇到红灯时停留的时间都是2min.
(?)求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到第三个路口时首次遇到红灯的概率;
(?)求这名学生在上学路上因遇到红灯停留的总时间ξ的分布列及期望.
5. 现有一批产品共有件,其中件为正品,件为次品: 8102
(1)如果从中取出一件,然后放回,再取一件,求连续次取出的都是正品的概率; 3
(2)如果从中一次取件,求件都是正品的概率. 33
6、,某次乒乓球比赛的决赛在甲乙两名选手之间举行,比赛采用五局三胜制,按以往比
2赛经验,甲胜乙的概率为( 3
(1)求比赛三局甲获胜的概率;
(2)求甲获胜的概率;
(3)设甲比赛的次数为,求的数学期望( XX
7、袋中有大小、形状相同的红、黑球各一个,现依次有放回地随机摸取3次,每次摸取一个球(
(1)试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请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2)若摸到红球时得2分,摸到黑球时得1分,求3次摸球所得总分为5的概率
8、商家对某种商品进行促销活动,顾客每购买一件该商品就即刻抽奖,奖励额度如下:
奖励等级一等奖二等奖
10% 30% 所占比例
100 20 奖金数(元)
一顾客购买该商品2件,求:
(1)该顾客中奖的概率;
(2)该顾客获得奖金数不小于100元的概率(
9(为拉动经济增长,某市决定新建一批重点工程,分为基础设施工程、民生工程和产
111业建设工程三类(这三类工程所含项目的个数分别占总数的,,.现有3名工人独立地从236
中任选一个项目参与建设,求:
(1)他们选择的项目所属类别互不相同的概率;
(2)至少有1人选择的项目属于民生工程的概率(
10(()在一次智力竞赛中,比赛共分为两个环节:选答、抢答(第一环节“选答”中,每位选手可以从6个题目(其中4个选择题、2个操作题)中任意选3个题目作答,答对每个题目可得100分;第二环节“抢答”中一共为参赛选手准备了5
个抢答题,在每一个题目的抢答中,每个选手抢到的概率是相等的,现有甲、乙、丙三位选手参加比赛(试求:
(1)乙选手在第一环节中至少选到一个操作题的概率是多少,
(2)在第二环节中,甲选手抢到的题目多于乙选手而不多于丙选手的概率是多少,
11、某车间甲组有10名工人,其中有4名女工人;乙组有10名工人,其中有6名女工人。
现采用分层抽样(层内采用不放回简单随即抽样)从甲、乙两组中共抽取4名工人进行技术考核。
(?)求从甲、乙两组各抽取的人数;
(?)求从甲组抽取的工人中恰有1名女工人的概率;
(?)求抽取的4名工人中恰有2名男工人的概率。
12、甲、乙二人进行一次围棋比赛,约定先胜3局者获得这次比赛的胜利,比赛结束,假设在一局中,甲获胜的概率为0.6,乙获胜的概率为0.4,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已知前2
局中,甲、乙各胜1局。
(I)求甲获得这次比赛胜利的概率;
(II)设ξ表示从第3局开始到比赛结束所进行的局数,求ξ得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13、某公司拟资助三位大学生自主创业,现聘请两位专家,独立地对每位大学生的创业方案进
行评审(假设评审结果为“支持”或“不支持”的概率都是
1/2.若某人获得两个“支持”,则给予10万元的创业资助;若只获得一个“支持”,则给予5万元的资助;若未获得“支持”,
则不予资助(求:
(1) 该公司的资助总额为零的概率;
(2)该公司的资助总额超过15万元的概率(
14、为拉动经济增长,某市决定新建一批重点工程,分别为基础设施工程、民生工程和产业
建设工程三类,这三类工程所含项目的个数分别占总数的1/2、1/3、1/6.现有3名工人独立地从中任选一个项目参与建设.求:
(I)他们选择的项目所属类别互不相同的概率;(II)至少有1人选择的项目属于民生工程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