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数据处理及可视化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海洋实习报告

海洋实习报告

海洋实习报告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海洋学一直是我充满好奇和向往的领域。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海洋的奥秘,我参加了一次意义非凡的海洋实习。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亲身体验了海洋科学研究的实际操作,更让我对海洋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

我们的实习地点选在了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那里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研究条件。

到达实习基地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蓝色大海,海浪拍打着岸边,海风带着咸咸的味道,让人瞬间感受到了海洋的魅力。

实习的第一天,导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实习的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

我们被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任务和研究方向。

我所在的小组主要负责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和分析。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开始了紧张而充实的实习工作。

每天清晨,我们都会携带各种专业设备前往海边,进行海水样本的采集。

采集海水样本是一项看似简单却需要格外小心的工作。

我们要选择合适的采样点,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

同时,在采集过程中,要避免样本受到污染,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采集完海水样本后,我们回到实验室,对样本进行各种分析和检测。

这包括测定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溶解氧含量等指标。

每一项指标的测定都需要使用特定的仪器和试剂,并且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测定海水指标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复杂性。

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操作失误,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因此,我们必须全神贯注,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除了海水样本的分析,我们还参与了海洋生物的观察和研究。

在导师的带领下,我们乘坐小船出海,进行海洋生物的采样和观察。

当我们把网具撒入海中,再缓缓拉起时,网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有五颜六色的小鱼、形态各异的贝类、还有蠕动的虾蟹。

这些生物让我感受到了海洋生命的多样性和神奇。

回到实验室后,我们对采集到的海洋生物进行分类和鉴定,并记录它们的数量、分布和形态特征。

通过对海洋生物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海洋实习报告

海洋实习报告

海洋实习报告摘要:本文是对笔者参加海洋实习活动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实习期间所学习和实践的内容,以及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的观察和了解。

通过此次实习,笔者进一步加深了对海洋的认识,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引言:海洋是世界上最广阔的领域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和许多奇妙的生物。

为了更好地了解海洋,我参加了一次为期一个月的海洋实习活动。

在此次实习中,我通过亲身实践,深入学习了海洋科学知识,拓宽了自己的眼界。

实习内容:在实习期间,我们团队首先进行了海洋生物的观察和采样工作。

我们利用潜水设备下潜到海底,观察了珊瑚礁和各种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

通过观察,我深深感受到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美丽之处。

同时,在采样中,我们也了解到了一些海洋生物的生态习性和生存状况。

其次,我们还进行了海洋环境的调查研究。

我们利用浮标和测量设备,对水质、水温等参数进行了测量,并记录了海洋环境的变化。

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海洋环境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实习收获:在实习期间,我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理论知识,还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通过观察和采样海洋生物,我对珊瑚礁、鱼类和贝类等海洋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还学会了如何使用测量设备进行海洋环境的测量和记录,进一步提高了我的实践能力。

此外,我还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大家共同面对挑战,互相帮助,有效地完成了各项实习任务。

结论:通过参加海洋实习活动,我深入了解了海洋科学,感受了海洋的浩瀚和神奇。

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关注海洋问题,为保护海洋环境和发展海洋资源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也将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相关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参考资料:无。

海洋实习报告

海洋实习报告

海洋实习报告1. 引言在大学生涯中,实习是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机会。

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海洋实习,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大里程碑。

本文将从实习的背景、目的、活动内容和收获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回顾。

2. 实习背景海洋实习是由学校与当地海洋科研机构合作举办的,旨在让学生亲身体验海洋科研工作、增强海洋保护意识,并增进对海洋资源的认识。

实习地点为海洋科学研究中心,该中心拥有丰富的海洋研究设备和资源。

3. 实习目的通过海洋实习,我希望能够:- 深入了解海洋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掌握海洋数据采集和分析的基本技能;- 增加对海洋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

4. 实习活动4.1 海洋生物样本采集与处理在实习的第一阶段,我们学习了海洋生物样本采集和处理的基本方法。

我们从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的船只上出发,利用各类捕捞器具进行海洋生物的捕获,并对其进行分类、计数和分析。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如何保存和处理海洋生物样本,以供后续的实验和研究使用。

4.2 海洋环境数据采集与分析在实习的第二阶段,我们学习了如何采集与分析海洋环境数据。

我们使用了各类专业设备和仪器,对海水温度、盐度、酸碱度等参数进行了测量与记录。

通过数据的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到不同海域的水质状况和相关环境变化趋势。

4.3 海洋科学研究实践实习的最后阶段,我们加入到了具体的海洋科学研究项目中。

我们分组进行了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利用统计学方法和图表进行数据整理和呈现。

同时,我们也学习了科学论文的撰写和海报报告的展示技巧。

5. 实习收获5.1 学术收获在海洋实习中,我掌握了大量的海洋科学研究方法和技巧,包括生物采样、环境数据采集与分析、科研报告撰写等方面。

这些知识使我对海洋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为以后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2 能力提升通过实习,我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

我学会了使用各类海洋研究设备和仪器,能够独立进行采集和分析工作。

海洋实习报告心得模板

海洋实习报告心得模板

实习报告心得模板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海洋事业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了解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海洋相关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海洋人才。

作为一名海洋专业的学生,我深知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清楚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在这个背景下,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海洋实习活动,实习期间,我去了多个单位,包括海洋研究所、海洋博物馆、海洋渔业局等,收获颇丰。

二、实习内容及心得1. 实习内容(1)参观学习: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多个海洋研究机构,了解了海洋科研工作的基本流程和研究方向。

(2)实践操作: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参与了部分实验操作,学习了海洋生物样本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3)沟通交流:我们与实验室的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海洋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就业前景。

2. 实习心得(1)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在实际工作中,理论知识能为实践操作提供指导,而实践操作又能巩固和拓展理论知识。

(2)培养实践能力:实习期间,我学会了海洋生物样本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

(3)拓宽视野:通过参观不同单位的实习,我了解了海洋行业的多个领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4)团队协作:实习期间,我与同学们共同参与各项工作,学会了团队协作,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三、总结通过一个月的海洋实习,我对海洋事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上的不足。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充实自己,为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希望能有更多同学有机会参加海洋实习,共同为海洋事业的美好未来努力。

海洋学实习报告

海洋学实习报告

海洋学实习报告实习时间,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15日。

实习地点,某某海洋研究所。

一、实习目的。

本次海洋学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地参与海洋研究所的工作,深入了解海洋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实际工作内容,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习内容。

1. 参与海洋生物调查。

在实习期间,我有幸参与了海洋生物调查的工作。

通过潜水和水下观察设备,我们深入海底,对海洋生物的分布、数量和行为进行了详细调查。

这让我对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海洋环境监测。

我还参与了海洋环境监测的工作。

通过浮标、水下观察设备和化验分析,我们对海水的温度、盐度、PH值等指标进行了监测和分析。

这让我对海洋环境的变化和影响因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3. 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实习期间,我还学习了海洋学领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通过软件和统计学方法,我们对海洋生物调查和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成果。

三、实习收获。

通过这次海洋学实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对海洋学领域的实际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海洋生物和环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能和方法,包括潜水、观察设备的使用和数据处理分析等。

最后,我还结识了很多同行业的专业人士,他们的经验和教导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四、实习感想。

这次海洋学实习让我收获良多,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保护海洋环境和推动海洋科学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海洋,保护海洋,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

海洋环境监测中的数据资料可视化技术

海洋环境监测中的数据资料可视化技术

海洋环境监测中的数据资料可视化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海洋环境监测的数据量不断增加,海洋环境状况的监测、分析和预测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这些海洋环境数据,数据资料可视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监测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海洋环境监测中的数据资料可视化技术,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海洋环境监测中的数据资料可视化技术的重要性1.提升数据理解能力:大量的海洋环境数据通常以数字和图形的形式存在,难以直观地被人们理解。

通过数据资料可视化技术,可以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易于理解的图像,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海洋环境的状况。

2.支持决策制定:数据资料可视化技术可以提供决策制定所需的数据和信息。

通过以图形形式展示海洋环境数据,决策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当前的海洋环境状况,从而做出更准确、更科学的决策。

3.促进科学研究:海洋环境监测的数据资料可视化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研究海洋生态系统、物理过程和气候变化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可视化,科学家可以更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数据,发现规律并提出新的研究假设。

二、海洋环境监测中的数据资料可视化技术的应用1.地理信息系统(GIS):GIS是一种用于收集、存储、处理和展示地理数据的技术。

在海洋环境监测中,GIS可以将各种海洋环境数据以地理分布方式展示出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海洋环境的地理关系和空间分布特征。

2.三维可视化:海洋环境数据通常包含海洋温度、盐度、浊度等多个维度。

通过将这些数据以三维图形的方式展示,可以更好地表达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帮助海洋环境研究人员观察和分析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

3.实时监测平台:随着技术的发展,海洋环境监测中的数据资料可视化技术还可以将实时监测数据实时展示给用户。

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以及时了解到海洋环境的变化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海洋环境监测中的数据可视化技术面临的挑战1.数据质量:海洋环境监测中的数据通常来自于各种不同的观测设备和方法,可能存在不同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海上实习报告总结范文

海上实习报告总结范文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海上实习已经接近尾声。

在这段时间里,我有幸参加了我国某知名海洋研究机构的实习项目,亲身体验了海上科研工作的艰辛与乐趣。

通过此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还锻炼了意志品质。

现将实习期间的经历和收获总结如下:二、实习背景及目的1. 实习背景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科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提高我国海洋科研水平,培养海洋人才,我国各海洋研究机构纷纷开展海上实习项目。

此次实习,旨在让实习生了解海洋科研工作,掌握海洋调查、样品采集等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海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实习目的(1)熟悉海洋科研工作流程,了解海洋调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海洋样品采集、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技能;(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今后从事海洋科研工作做好准备。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了海洋调查的基本知识、船舶操作技能和安全注意事项。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船舶、仪器设备的认识和使用培训。

2. 海上实习(1)样品采集:在实习期间,我们参与了多个海洋样品采集任务,包括水样、沉积物、生物样品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样品采集、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2)仪器操作:实习期间,我们熟练掌握了多台海洋调查仪器的操作,如CTD、ADCP、多波束测深仪等。

(3)数据处理:我们将采集到的样品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4)团队协作:在海上实习过程中,我们与船员、导师及其他实习生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

四、实习收获1. 知识收获通过此次实习,我对海洋科研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海洋调查、样品采集、仪器操作等基本技能。

2. 技能收获(1)样品采集和处理技能:学会了如何采集、处理和保存各类海洋样品;(2)仪器操作技能:掌握了CTD、ADCP、多波束测深仪等仪器的操作方法;(3)数据处理技能:学会了如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2023海洋实习报告6篇

2023海洋实习报告6篇

2023海洋实习报告6篇海洋实习报告篇1(2208字)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

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海洋经济学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海洋经济学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

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

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海洋经济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海洋经济学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

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海洋经济学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

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海洋经济学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

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海洋经济学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根据海洋经济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心尽力完成海洋经济学岗位工作的任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报告题目:南海叶绿素季节分布与温度和营养盐的关系课程:海洋数据处理及可视化班别:海洋技术1101姓名:何楚劲学号:201012922109资料介绍1.本文所用南海海域叶绿素资料为seawifs三级产品,来自NASA,空间分辨率为9km*9km,选用时间为多年平均卫星遥感资料。

(/giovanni/overview/index.html)2.氮浓度和海表温度资料为NODC里WOA09(见/cgi-bin/OC5/SELECT/woaselect.pl),空间分辨率为9km*9km,时间为多年平均。

处理限于篇幅和水平的限制,本文选取南海某一典型地区作为代表,营养盐选取N作为代表,而且选取表层。

有研究表明,我国广东沿岸海域是典型的季节性上升流区。

因此,选取广东沿岸附近海域(21°—23°N,111°—118°E)作为典型近岸海域,通过重点分析南海典型区域的叶绿素变化特征以求对南海叶绿素浓度变化特征有更清楚的认识。

叶绿素结果分析图1是南海0°—24°N,99°—124°E范围内表层区域空间平均的叶绿素浓度的时间序列。

由图可知南海叶绿素浓度具有非常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另外,海表面温度和N浓度也存在着显著的季节变化。

由生物学知识可知,植物生长受光照、营养盐、温度、盐度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因此研究叶绿素浓度的季节变化及其与海表温度和N浓度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图1 气候态叶绿素浓度的空间平均时间序列为了分析叶绿素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典型月份1,4,7,10月的叶绿素浓度分别代表冬、春、夏、秋季节的叶绿素浓度,也有多年平均的气候态的四季海表温度和N浓度的分布。

同时为了更好描述南海局部海区的叶绿素浓度变化特征,选取上述的典型区域并结合环境动力要素进行了分析。

叶绿素浓度季节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冬季南海叶绿素浓度普遍较高,由图二可见,南海叶绿素浓度分布呈近岸高、中央海盆区低的特征;春季相对于冬季,南海叶绿素浓度普遍明显降低,整个海域的叶绿素浓度基本达到全年的最低值.如在海盆中心叶绿素浓度基本降到0.2mg/m^3以下,南海周边近岸海域也有明显的降低。

夏季南海叶绿素浓度变现得很不均匀,总体上相对于春季有增加;秋季除广东省沿岸海域外,14°N以北海域叶绿素浓度普遍升高,其它地方不明显或略有降低。

典型区域——广东省沿岸海域叶绿素浓度的变化特征该区域叶绿素浓度值在整个南海中较高,在这一区域叶绿素浓度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极大值在12月份,极小值出现在5月份。

整体来说叶绿素在冬季普遍较高,由图3和图4,分析这个海域的营养盐N的浓度和海表温度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该区域营养盐N的变化与叶绿素浓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海面温度的变化基本与叶绿素浓度的变化呈负相关的关系。

讨论南海叶绿素浓度时空变化特征与环境要素的关系分析冬季南海叶绿素浓度普遍增加,南海表层温度基本降到了四季最低水平(见图4),而且该时期南海在强大东北季风的控制之下风速最高,这样就加大了混合层的厚度,可以使富含营养盐的下层水上涌到上层。

另外,冬季海水温度可能也比较适合叶绿素的生长。

这些条件的变化可能是冬季叶绿素浓度普遍增加的原因。

我国沿岸海域由于以上原因,加上海水的深度浅,混合很强,所以大范围上升。

春季南海全区叶绿素浓度普遍降低,海面温度升高(见图4),风速减小,都不利于垂直混合,而且过高的温度也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从而导致了叶绿素浓度的下降。

我国广东沿岸海域叶绿素浓度最低,这可能与冬季营养盐的消耗很大以及此时水体垂直混合减弱、陆源性营养盐也较少,从而导致叶绿素浓度在春季最低夏季南海大部分区域叶绿素浓度较春季有所增加,南海在夏季风的影响下风速较强,尽管海表温度较高(见图4),混合作用仍有所加强,同时我国南海正值雨季,注入南海的地表径流携带着大量陆源营养盐的冲淡水可能影响到较大的范围,可能引起部分海域叶绿素浓度升高。

广东沿岸夏季海表温度全年最高(见图4),叶绿素却全年最高(见图2).研究发现夏季我国南部正值汛期,富含营养盐的陆源水大量注入南海北部,这可能是夏季广东沿岸叶绿素浓度全年最高的原因。

秋季南海北部基本上为很强的东北季风控制,南部为西风控制,温度变化不明显,在南海南部受较弱的西风控制的区域叶绿素浓度(见图2)明显下降,这可能是由于风应力产生的下降流以及混合作用减弱引起的。

结论南海叶绿素浓度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这种变化与温度、营养盐等的变化相关联,大体上与营养盐成正相关,与海表温度呈负相关。

参考文献:赵辉,齐义泉,王东晓,王文质南海叶绿素浓度季节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海洋学报,2005,27(4):46—52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图2 南海叶绿素浓度季节平均变化图3 南海四季海表层N的浓度分布特征图4 南海四季的海表温度分布特征图5 南海叶绿素浓度1.4.7.10月份的变化特征附录一.叶绿素浓度数据用matlab处理,m文件如下:clc,clearG3fakeDim0=-89.9583:0.0833333:89.9583;G3fakeDim1=-179.9583:0.0833333:179.9583;ln1=find((G3fakeDim1-99.5)==min(abs(G3fakeDim1-99.5)));%数据由西向东ln2=find((G3fakeDim1-124.5)==min(abs(G3fakeDim1-124.5)));lt1=find((G3fakeDim0+0.5)==min(abs(G3fakeDim0+0.5)));%数据由南向北lt2=find((G3fakeDim0-24.5)==min(abs(24.5-G3fakeDim0)));files=dir('*.nc');for i=1:length(files);file=files(i).name;ncload(file);mydata=l3m_data(lt1:lt2,ln1:ln2);mydata(mydata<0)=nan;m_proj('miller','lon',[99.5 124.5],'lat',[-0.5 24.5]);lon1=G3fakeDim1(ln1:ln2);lat1=G3fakeDim0(lt1:lt2);[x y]=meshgrid(lon1,lat1);m_contourf(x,y,mydata,[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1.5 2 2.5 3 3.5 4]) ; colorbarm_coast('patch',[0.5 0.5 0.5],'edgecolor','k');m_gridfname=file(6:7);name=[fname,'month',' chlo concentration'];title(name);print(gcf,'-dpng',fname);End二.营养盐N和海表温度先用matlab生成dat文件,再用grads画图,相关程序如下:1.处理营养盐N数据生成dat的m文件lat=-0.5:1:24.5;lon=99.5:1:124.5;files=dir('*.csv');for iii=1:length(files)file=files(iii).name;alldata=importdata(file,',',2);data = alldata.data;text=alldata.textdata;fin=sscanf(text{1},'%s',2)fin=[fin(2:9),'.dat'];fidin=fopen(fin,'w');for i=4:length(text)dpth(i-2)=str2num(text{2,i});endlatlon=data(:,1:2);data(:,1:2)=[];[xi yi]=meshgrid(lat,lon);xii=xi(:);yii=yi(:);data1=ones(length(lat)*length(lon),length(dpth))*nan;for i=1:length(latlon)k=find(xii==latlon(i,1) & yii==latlon(i,2));data1(k,:)=data(i,:);enddat2=reshape(data1,[length(lon) length(lat) length(dpth)]);zi=1:200;for i=1:length(lat)for j=1:length(lon)y=reshape(dat2(i,j,:),[length(dpth) 1]);kkkk=find(isnan(y));if length(kkkk)==length(dpth);data_new(i,j,:)=ones(200,1).*nan;elseyi=interp1(dpth,y,zi,'spline',nan); %插值data_new(i,j,:)=yi';endendenddata_new(isnan(data_new))=9999;fwrite(fidin,data_new,'float32');fclose('all');end2.Grads的ctl文件有fall.ctl,sum.ctl,spr.ctl,win.ctl,代表着四个季节数据的描述文件;他们都大体相同,拘与篇幅,列举其一,如fall.ctl:dset G:\datavisual\zhao\WOA09\N\WOA05fal.dattitle chlorophylloptions templateundef 9999xdef 26 linear 99.25 1ydef 26 linear -0.25 1zdef 200 linear 1 1tdef 1 linear 15jan2009 1MOvars 1N 200 99 Nitrate concentration umoll^(-1)endvars3.grads的gs文件为:'reinit''open G:\datavisual\zhao\WOA09\N\win.ctl''set gxout shaded'*'set clevs 0.5 1 1.2 1.4 1.6 1.8 2 2.4 2.8 3 4 6''d N''cbarn''draw title winter N''printim D:\matlab\work\win.gif white''reinit''open G:\datavisual\zhao\WOA09\N\spr.ctl''set gxout shaded''d N''cbarn''draw title spring N''printim D:\matlab\work\spr.gif white''reinit''open G:\datavisual\zhao\WOA09\N\sum.ctl''set gxout shaded''d N''cbarn''draw title summer N''printim D:\matlab\work\sum.gif white''reinit''open G:\datavisual\zhao\WOA09\N\FALL.ctl''set gxout shaded'*'set clevs 0.3 0.4 0.6 0.8 1 1.5 2 3 4 6 9''d N''cbarn''draw title fall N''printim D:\matlab\work\fall.gif white''reinit'4.海表温度的m,ctl,gs文件与营养盐N的大体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