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习题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习题课件 1.1 分子动理论

课后训练
14.【202X·天津期末】如图所示,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 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 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视察到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这个实验表明( B ) A.分子间存在间隙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课后训练
课后训练
11.【202X·保定定兴二中期末】在量筒中装一半清水, 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可视察到无色的 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静放10天 后,界面变得模糊不清。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现 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成因:一是分子之间有 ________,二是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呈现
课堂导练
1.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___分__子___组成的。分子非常小 ,如果把分子看成小球,那么,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 只有__1_0_-_1_0__m,因此,直接用肉眼是不能看到分子 的。
课堂导练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 B.大雾天,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小水珠就是一 个个水分子 C.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视察 D.将一铁块锉成极细的铁粉就是铁分子
课堂导练
3.扩散是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__彼__此__进__入__对__方__的现 象。如图所示,该实验现象表明___液_____体间可以产 生扩散。
课堂导练
4.扩散现象可以产生在气体之间,也可以产生在__液__体____ 和___固__体___之间。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 在___永__不__停__息___地做___无__规__则___运动。
课后训练
【点拨】水的流速快慢与水分子的热运动无关,A错误; 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B正确; 水很难被紧缩,说明水分子间的斥力大于引力,但分子间 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C错误;固体、液体和蔼体 都能产生扩散现象,D错误。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1分子动理论练习 (新版)教科版

1. 分子动理论图1-1-1一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物质是由大量的________组成的。
如果把分子看成小球,那么,一般分子的直径大约只有________m。
二扩散现象扩散:由于分子运动,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叫做扩散。
[明确]扩散现象说明:(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三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子间既有________又有________,分子间距离变小时,对外表现为________;分子间距离变大时,对外表现为________。
如果分子间距离非常大,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明确]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斥力减小得更快,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斥力增大得更快,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四分子动理论基本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
类型一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例1 xx·怀化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我国北方地区发生沙尘暴时,空气中弥漫着大量的沙尘B.五月份怀化市部分地区发生洪灾,河水中夹带着大量泥沙C.春天来了,怀化乡村桃花盛开,处处闻到浓浓的花香D.冬季,寒潮来临,温度骤降,雪花漫天飞舞[易错辨析](1)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
(2)扩散现象是指分子的运动,要注意区分扩散现象与物体颗粒的运动,如在阳光下看到的灰尘飞扬,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这个现象不是扩散现象。
类型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例2 xx·淮安如图1-1-2所示,将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它们就会粘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被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图1-1-2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D.分子间有空隙[易错辨析]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斥力。
初中物理同步练习题九年级上册-1.分子动理论

第一章第一节分子动理论一、选择题1.端午情浓,粽叶飘香。
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
这种现象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走进公园闻到花香B.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C.扫地时尘埃在空中飞舞D.用盐腌菜,菜变咸了3.在如图1-K-1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图1-K-1A.图甲:打开醋瓶盖能闻到醋味B.图乙: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C.图丙: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D.图丁: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4.一模晓彤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筒口(如图1-K-2所示),推压注射器的活塞,发现水很难被压缩。
晓彤的实验说明()图1-K-2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间隙C.分子间存在引力D.分子间存在斥力5.如图1-K-3)图1-K-3A.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分子间有间隙D. 分子间存在引力6.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
如图1-K-4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图14A.固态、液态、气态B.气态、固态、液态C.固态、气态、液态D.液态、气态、固态7.有关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不能发生在固体之间。
②扩散现象主要说明物质的分子一直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③有时分子间只有引力,有时分子间只有斥力。
④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⑤两磁体相互排斥,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⑥小时候我们吹过的肥皂泡泡,弹性好不易破主要是分子引力起了作用。
⑦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⑥D.②⑤⑥8.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欣欣同学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9.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
初中分子动理论习题与答案

初中分子动理论习题与答案初中分子动理论习题与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关于分子动理论的正确的是:A. 分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微粒B.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C. 分子是电子云围绕着原子核运动形成的D. 分子的运动速度只与温度有关答案:A2. 在相同温度下,以下哪种气体分子的平均速度最小?A. 氢气B. 氮气C. 氧气D. 二氧化碳答案:D3. 分子动理论解释了气体的以下性质,除了:A. 气体的压强与温度成正比B. 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C. 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D. 气体的体积与分子数成正比答案:D4. 下列哪种现象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A. 气体的压强随温度升高而增加B. 固体的热膨胀C. 液体的表面张力D. 气体的扩散答案:C5. 在相同温度下,以下哪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最大?A. 氢气B. 氮气C. 氧气D. 二氧化碳答案:A二、填空题1. 分子动理论认为,物质的微粒是由 __________ 组成的。
答案:分子2. 分子动理论解释了气体的压强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称为 __________ 定律。
答案:查理定律3. 分子动理论认为,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 __________ 关系。
答案:反比4. 在相同温度下,分子的平均动能与分子的 __________ 成正比。
答案:质量5. 分子动理论解释了气体的 __________ 现象。
答案:扩散三、简答题1. 什么是分子动理论?它是如何解释物质的性质的?答:分子动理论是一种解释物质微观结构和性质的理论。
它认为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组成的,分子不断运动,具有一定的质量和速度。
分子动理论解释了气体的压强与温度成正比、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成反比等性质。
它还可以解释固体的热膨胀、液体的表面张力等现象。
2. 分子动理论如何解释气体的压强与温度之间的关系?答:根据分子动理论,气体的压强与温度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
当气体受热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运动速度加快。
初中物理热现象分子运动理论内能及电学基础知识(附练习题和答案)blih

初中物理:热现象、分子运动理论、内能及电学的基础知识及练习题(答案)热现象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单位是摄氏度,°C用温度计测量,常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
2、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3、汽化和液化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气化有两种方式:蒸发、沸腾。
(1)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2)沸腾:在液体内部和液体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3)蒸发的特点:发生在液体表面上的汽化现象现象程度平和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积上方空气流通的速度。
(5)沸腾的特点在液体表面积和液体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现象程度剧烈只能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不断吸热的过程,但温度保持不变。
(6)液化现象: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是放热过程。
4、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a、条件:不断吸热b、例如:卫生球、樟脑片放置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白炽灯灯丝变细。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a、条件:不断放热b、例子:雪花的形成;霜;白炽灯内壁变黑(钨高温下升华变成气态钨,气态钨在温度下降时又凝华变成固态钨附着在灯泡内壁上)。
练习题11、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原来的示数都较高,现在将他们放在同一间房子里,其中甲乙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有棉花,甲的棉花还要蘸有酒精。
过一段时间后示数怎样()A 甲乙相同,丙最低;B 乙丙相同,甲最低;C 甲丙相同,乙最低;D 甲最低,丙居中,乙最高。
2、用手分别接触0°C的冰河0°C的水,会觉得冰比水冷,这是因为()A 冰的温度比水低;B 冰熔化时要从手中吸大量的热;C 冰是固体;D 人的一种错觉。
3、在下列四个图象中,属于晶体凝固图象的是()4、如图所示,一个烧杯盛有0°C的碎冰,把装有0°C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中,对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 熔化一半;B 全部熔化;C 不会熔化;D 熔化了一点。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分子动理论习题

1.1分子动理论习题1.分子动理论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现象的基本理论。
以下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的是()A.风的形成 B.烟从烟囱中冒出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物体 D.离花园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嗅到瓶中醋的气味.这是因为()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隙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引力3.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右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A、物质是分子组成的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4.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A.柳絮纷飞 B.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C.花香四溢 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很小6.关于分子,你认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7.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既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表明。
8. 如图,图①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一根棉线,图②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薄膜的铁丝圈,图③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④表示这一侧的肥皂液薄膜破了,棉线被拉向了另一侧,这个实验说明了()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C.分子之间有空隙D.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
(必考题)初中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密闭在钢瓶中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该气体在温度T 1、T 2时的分子速率分布图像如图所示,则T 1( )T 2。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无法比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给自行车的轮胎打气越来越困难,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B .把两块纯净的铅压紧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一定增大D .气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温度和气体分子的总数有关3.在国际单位制中,阿伏加德罗常数是N A ,铜的摩尔质量是μ,密度是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铜原子的质量为A N μB .一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μρC .1m 3铜中所含的原子数为A N μD .m kg 铜所含有的原子数为m N A4.以M 表示水的摩尔质量,m V 表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ρ为在标准状态下水蒸气的密度,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 、v 分别表示每个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四个关系式:①A m V N m ρ=,②A M N v ρ=,③AM m N =,④m A V v N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①和②都是正确的B .①和③都是正确的C .②和④都是正确的D .①和④都是正确的 5.已知铜的摩尔质量为M ,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M NB.1个铜原子的质量为N MC.1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MN ND.1个铜原子所占的体积为ρM N6.根据分子动理论,物质分子之间的距离为某一个值0r时,分子所受的斥力和引力相等,则此时( )A.分子具有最大势能B.分子具有最小势能C.引力和斥力都是最大值D.引力和斥力都是最小值7.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8.分子动理论较好地解释了物质的宏观热力学性质.据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的作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B.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可能先减小后增大D.在真空、高温条件下,可以利用分子扩散向半导体材料掺入其它元素9.关于布朗运动,如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在显微镜中看到的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C.悬浮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D.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10.儿童的肺活量约为2L,在标准状态下,空气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1 分子动理论 同步练习(含答案)

1.1 分子动理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N95”型口罩(如图所示)对直径为0.075 μm±0.020μm的非油性颗粒(如粉尘、PM2.5、飞沫、微生物)具有95%以上的过滤效率,它由三层构成:内层吸水层,中间过滤层,外层疏水层。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B.过滤效率高,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C.中间过滤层通过工艺带上静电,可以增强对颗粒的吸附能力D.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A.做饭时,香气扑鼻B.下雪时,雪花飘飘C.扫地时,尘埃飞舞D.烧水时,白气升腾3.为了预防感冒,有人常在屋里放一碟醋,不久整个房间就会充满醋味,这一现象表明()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D.醋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空气分子没有运动4.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B.液体很难被压缩C.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D.美味佳肴香气扑鼻5.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雪花飞舞,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两磁铁相互排斥,说明分子间有斥力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D.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6.如图所示,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该现象主要说明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D.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7.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来”的原因是()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C.分子是很小的D.分子间存在间隙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是A.红水在水中扩散B.扫地时尘土飞扬C.气味鉴别物质D.美味佳肴香气扑鼻二、多选题10.关于物质的构成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空隙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破裂处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很微弱11.关于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注射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乙图: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丙图:雪花飞扬,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丁图: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时,水的温度越高墨水扩散越快三、填空题12.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世界各地陆续爆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分子动理论
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B.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
C.粉笔蹭到衣服上,在衣服上留下粉笔痕迹
D.冬天,雪花漫天飞舞
2.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
A.分子间没有空隙
B.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我们在实验室用酒精进行实验时,整个实验室很快就闻到了刺鼻的酒精气味,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以下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
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剧烈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4.把100毫升酒精和100毫升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毫升.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是有质量的
C.分子间有力的作用
D.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5.下列事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
A.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
B.用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C.磁铁能把铁钉吸住
D.金属固体很难被分开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解释的是( )
A.富裕老窖的瓶盖一开,酒香四溢
B.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会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越变越小
7.液体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 )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B.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C.分子间有间隙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8.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暖花开时,能闻到花的香味
B.打开酒瓶盖能闻到酒的气味
C.空气中飘动的浮尘
D.在盛有热水的杯子中放几片茶叶,过一会整杯水都变成茶水
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把煤堆在墙角,过一段时间墙角变黑
B.空气能被压缩
C.打开香水瓶的盖子,整个房间很快充满香气
D.用盐水腌蛋
10.诗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有和.
11.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一会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分子在.所以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你对吸烟者提出一个合理的建议:.
12.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正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虽然该病毒的传播机制还未确定,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感染病毒的有效措施.专家称感染病人咳嗽所产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飞沫,会使1m范围内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与感染病人近距离接触须带口罩.一粒飞沫的直径约为1×10-6~5×10-6m(分子直径约为1×10-9m),由此可判断飞沫分子.(选填“是”或“不是”)
牵手中考
1.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风吹时,风车转动
B.滴在地砖上的油污,时间越久越难擦净
C.水往低处流
D.烟从烟囱里冒出来
2.关于动理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存在空隙
B.物体内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3.两块光滑且表面干净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不能结合成一整块,原因是( )
A.两块玻璃分子间的距离较大,作用力太小了
B.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
C.两块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太小,表现为相互排斥
D.两块玻璃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太慢了
4.下列事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是( )
A.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
B.用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C.磁铁能把铁钉吸住
D.金属固体很难被分开
5.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铅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6.分别把充满红棕色气体NO2和H2的无色集气瓶,按图甲、乙两种方
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都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
可观察到图甲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
图乙中需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不能由此现象的出的结论
是( )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间有间隙
C.H2的密度比NO2的密度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
7.把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放在桌上,小心地往每杯水中滴入两滴红墨水,杯中
水变红说明_____________;热水杯中的红墨水扩散得快说明_________________.
8.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会散开,这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从而使固体和
液体保持一定的体积.物体能够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________,而固体、液体又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__.
9.炒菜时,香气四处飘逸,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铁丝很难被拉断,表明分子间存在
________力.
10.将50mL的水和50mL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_____(选填“大于”、
“等于”或“小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
11.给少量碘微微加热,看到瓶中有紫色碘蒸气生成,这属于________现象.
12.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
表明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在公共场所,为了他人的健康,请你给吸烟者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取气密性良好的两只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
用手指堵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针筒内的物质容易被压缩的是________,原因是(用分子的观点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
2.C
3.A
4.A
5.B
6.C
7.B
8.C
9.B 10.D 10.光的反射扩散现象11.做无规则运动请勿在公共场所吸烟12.不是
1.D
2.C
3.A
4.B
5.A
6.D
7.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越快
8.引力有间隙斥力
9.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引力
10.小于间隙11.升华
12.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不要在公共场所吸烟
13.空气气体分子间距离很大,分子间作用力小,容易被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