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名词解释

1.常/异/染色质:

常染色质是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染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

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早期或中、晚期,某些染色体或染色体的某些部分的固缩常较其他的染色质早些或晚些,其染色较深或较浅,具有这种固缩特性的染色体称为异染色质。具有强嗜碱性,染色深,染色质丝包装折叠紧密,与常染色质相比,异染色质是转录不活跃部分,多在晚S期复制。

2. 细胞融合: 是在自发或人工诱导下,两个不同基因型的细胞或原生质体融合形成一个杂种细胞。

3. 膜泡(囊泡)运输:大分子和颗粒物质被运输时并不直接穿过细胞膜,都是由膜包围形成膜泡,通过一系列膜囊泡的形成和融合来完成转运的过程,

4. 干细胞: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能力的原始的未分化细胞,是形成哺乳类动物的各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干细胞在形态上具有共性,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细胞体积小,核相对较大,细胞核多为常染色质,并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5.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6. 胞间连丝:在初生纹孔场上集中分布着许多小孔,细胞的原生质细丝通过这些小孔,与相邻细胞的原生质体相连。这种穿过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原生质细丝称为胞间连丝。

7. 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DNA和组蛋白(histone)构成,是染色质(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4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每一种组蛋白各二个分子,形成一个组蛋白八聚体,约200 bp的DNA分子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的核心结构外面,形成了一个核小体。

8. 天线色素:天线色素是能够吸收光的色素,又称捕光色素或光吸收色素,位于类囊体膜上,只具有吸收聚集光能的作用,而无化学活性。

9、第二信使:细胞可通过两个途径将细胞外的激素类信号转换成细胞内信号,然后通过级联放大作用引起细胞的应答。这种由细胞表面受体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通常称为第二信使。

10、蛋白质分选: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被转运至细胞特定部位的过程。

11、半自主性细胞器:自身含有遗传表达系统(自主性);但编码的遗传信息十分有限,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自身构建和功能发挥等必须依赖核基因组编码的遗传信息(自主性有限)。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属于半自主性细胞器。

12、蛋白质寻靶:游离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定位是由前体蛋白本身具有的导向信号决定,故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在合成释放后需要寻找自己的目的地称为蛋白质寻靶。

13、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产生稳定性差异的而形成不同细胞类型的过程。

14、收缩环:在有丝分裂的胞质分裂开始时,大量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组在中间体处组装成微丝束,环绕细胞。称为收缩环。

15、信号识别颗粒:信号识别颗粒(SRP)是在真核生物细胞质中的一种小分子RNA和六种蛋白的复合体,此复合体能识别核糖体上新生肽末端的信号,顺序并与之结合,使肽合成停止,同时它又可和ER膜上的停泊蛋白识别和结合,从而将mRNA上的核糖体,带到膜上。SRP上有三个结合位点:信号肽识别结合位点,SRP受体蛋白结合位点,翻译暂停结构域。

16、踏车现象:是微管组装后处于动态平衡的一种现象,具体现象为微管的总长度不变,但结合上的二聚体从(+)端不断向(-)端推移, 最后到达负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为GTP水解和反应系统中游离蛋白的浓度。当(+)端的游离微管蛋白二聚体的浓度高于临界浓度,而(-)端游离微管蛋白二聚体的浓度低于临界浓度就会发生踏车现象。

17.细胞通讯:在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社会中,细胞间或细胞内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地接受信息的通讯机制,并通过放大引起快速的细胞生理反应,或引起基因活动而后发生一系列的细胞生理活动来协调各组织活动,使之成为生命的统一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做出综合性反应。

18.旁分泌:指细胞产生的激素或调节因子通过细胞间隙对邻近的其他种类细胞起促进作用。

19.核孔复合体:核被膜上沟通核质和细胞质的复杂隧道结构,由多种核孔蛋白构成。隧道的内、外口和中央有由核糖核蛋白组成的颗粒,对进出核的物质有控制作用。

20.早熟染色体凝集:将处于分裂期(M期)的细胞与处于细胞周期其他阶段的细胞融合, 使其他期细胞的染色质提早包装成染色体,

21.调节型分泌途径:又称诱导型分泌(见于某些特化的细胞,如内分泌细胞)。这些细胞中,调节型分泌小泡成群地聚集在质膜下,只有在外部信号的触发下,质膜产生胞内信使后才和质膜融合,分泌内容物。

22.成熟促进因子:细胞周期的每一环节都是由一特定的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 + 周期蛋白结合和激活调节的。MPF为首先发现的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家族成员(也称cdk1)。

23.主动运输:指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主要为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的过程。

24.细胞凋亡: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它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的作用,是为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主动争取的一种死亡过程。

25.肿瘤转移:癌细胞从原发部位(原瘤灶)扩散到继发部位并形成继发瘤(转移灶)的过程。

26.兼性异染色质:在一定时期的特种细胞的细胞核内, 原来的常染色质可转变成兼性异染色质。雌性细胞有两条X染色体, 只有一条具有转录活性, 另外一条X染色体像异染色质一样保持凝缩状态, 称为巴氏小体。巴氏小体的形成保证了雄性和雌性都只有一条具有活性的X染色体, 合成等量的X-连锁基因编码的产物。

四、简答

1.核蛋白是如何进行运输的?请简述核蛋白的运输过程

输入:1. 输入蛋白与货物蛋白形成复合物;2. 输入蛋白β与核孔复合物作用将复合物转运到核中(消耗ATP);3. 核中RanGTP与输入蛋白β作用,使复合物解体为游离蛋白;4. 输入蛋白α、β/RanGTP复合物重新回到细胞质;

5. RanGTP转变成RanGDP, 并与β亚基脱离,β和α参与新的入核蛋白运输;

6. RanGDP回到核中,在Ran核苷交换因子1(RCC1)作用下释放GDP结合GTP。

输出:1. 核蛋白的NES与输出蛋白结合,输出蛋白同时与RanGTP作用形成运输复合物;2. 复合物通过核孔进入胞质中;3. Ran GTPase 激活蛋白(Ran GAP)水解Ran GTP形成GDP;4. Ran蛋白构型变化,使复合物解离,释放出核蛋白;5. 游离的输出蛋白和RanGDP重新通过核孔回到细胞核;6. 核中Ran核苷交换因子(RCC1)使Ran释放GDP 结合上GTP,开始下一轮运输。

2.根据Blobel 的信号假说, 阐述分泌蛋白转运的细胞分子机制。

①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细胞质中的游离核糖体;

②首先合成一段含15-30个疏水氨基酸的信号肽;

③信号肽被内质网膜上的受体蛋白识别并相互结合;

④受体蛋白可聚合形成膜内通道,当蛋白质肽链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