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情感效应

合集下载

大学生情感亲密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情感亲密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情感亲密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人际关系的多元化,大学生的情感亲密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情感亲密度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亲密程度和情感联系的强度。

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情感亲密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改善情感亲密度的方法。

首先,情感亲密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研究表明,与他人建立深度的情感联系可以减轻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当大学生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困扰时,他们会感到被理解和支持,从而减轻了心理压力。

此外,情感亲密度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增强他们面对挑战和困难的能力。

因此,培养和维护情感亲密度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情感亲密度面临许多挑战。

首先,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人们更倾向于通过虚拟社交来满足情感需求,而忽视了真实的情感亲密度。

大学生常常沉迷于社交媒体的世界,与他人的交流变得肤浅和虚幻,导致情感亲密度的降低。

其次,大学生的社交圈子相对狭窄,缺乏多样性的人际关系。

这使得他们很难与不同背景和兴趣爱好的人建立深度的情感联系。

最后,大学生在学业压力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扰,使得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和培养情感亲密度。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善大学生的情感亲密度,从而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大学生应当意识到情感亲密度的重要性,并主动寻求与他人建立深度联系的机会。

可以参加一些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与志同道合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其次,大学生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的优势,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

通过私信、视频通话等方式与朋友和家人保持密切的联系,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情感。

此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和咨询等活动,提高自己与他人建立情感亲密度的能力。

除了个体努力外,学校和社会也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情感亲密度支持。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和讲座,教授大学生如何建立和维护情感亲密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的恋爱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的恋爱观

二、常见的恋爱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点 (二)大学生恋爱中常见的心理效应
(三)大学生恋爱中常见的心理困扰
(四)大学生恋爱中不良倾向
(一)大学生恋爱的心理特点
自主性强
注重情感
注重形式 不稳定性
(二)大学生恋爱的心理效应
光晕心理: “情人眼里出西施”。又称为光环效应或 成见效应,指人际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印象 逆反心理:因客观与个人主观需要不相符,而产生强 烈的抵触情绪,并引发一种负向要求和行为的心理活 动倾向。 自卑心理:自身的“缺陷”和“不足”不接纲造
课前互动
• 问题1:谈过恋爱的同学请举手。 • 问题2:你对你的同伴满意吗? • 问题3:你希望你的恋人是一个 怎样的人?
• 古人是如何对待爱情的? •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
一 剪 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4. 友谊与爱情
友谊和爱情的异同 支柱不同:友谊的支柱是理解,爱情的支柱是感情
地位不同:友谊的地位是平等,爱情的地位是一体化
体系不同:友谊的系统是开放的,爱情的系统是关闭 的
基础不同:友谊的基础是信赖,爱情则纠缠着不安和 期待
心境不同:友谊充满“充足感”,爱情则充满“欠缺 感”
(二)游戏人生
一些同学谈恋爱“只求现 在拥有,不求天长地久”,把 神圣的爱情看成是消除寂寞、 打发光阴、待到毕业时就“拜 拜”的游戏;有的把谈恋爱当 作是积累人生经验,只是随便 谈谈而已。
“恋爱合作社”
“露水恋人”
“合同夫妻”

心理健康辅导中的恋爱与情感问题解析

心理健康辅导中的恋爱与情感问题解析

心理健康辅导中的恋爱与情感问题解析恋爱与情感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在心理健康辅导中更是如此。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心理健康辅导中的恋爱与情感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1. 了解恋爱与情感问题的重要性恋爱和情感是每个人生命中无可避免的一部分。

当我们处于一段恋爱关系中时,很容易受到各种情感问题的困扰,比如沟通困难、矛盾冲突和信任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心理健康辅导在解决恋爱与情感问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 恋爱与情感问题的常见症状在心理健康辅导中,我们常常面对一些常见的恋爱与情感问题症状。

这些症状包括焦虑、抑郁、自卑、消极思维等。

例如,恋爱中出现的焦虑可能是因为过强的依赖感或对未知未来的担忧;抑郁可能是由于感情破裂或恋爱失意所引起的;自卑感则可能是对自己价值的不够认可所导致的。

3. 解决恋爱与情感问题的方法在心理健康辅导中,有许多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克服恋爱与情感问题。

首先,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

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价值观,并学会与伴侣进行开放、真诚的沟通。

其次,借助专业心理辅导师的帮助。

心理辅导师可以提供专业的意见和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另外,学习积极应对技巧也是解决情感问题的关键。

通过积极思考、制定目标和寻求支持,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恋爱中的挑战,增强心理韧性。

最后,建立健康的恋爱关系。

建立互相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关系,培养良好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恋爱中的情感问题。

4. 心理健康辅导在恋爱与情感问题中的意义心理健康辅导在恋爱与情感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心理辅导,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感需求和问题,并学会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

心理辅导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恋爱中的沟通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建立健康的恋爱关系。

总结:心理健康辅导在恋爱与情感问题的解决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了解恋爱与情感问题的常见症状和解决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情感教育效应

情感教育效应

浅谈情感教育的效应【摘要】情感教育要求教师以积极的感情教育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积极互动,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注重情感教育、疏导性教育、开化式教育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工作素养。

用高尚的情感去感化学生,推动学生熟练掌握技能技巧。

用疏导性教学应对学生的“逆反心理”,用开化式教育建立师生友爱关系,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关键词】情感教育效应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到积极、肯定的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反复性决定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从事教学与学生管理已有十几个年头的我来说,尤其深深地体会到情感教育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对教师工作的促进作用。

对此,谈一谈自己一点粗浅的认识,与大家商榷。

现在的本科学生正是价值观、人生观逐步形成的阶段。

他们在高中阶段固有的不成熟心理模式将被一一打破,而成人模式尚未建立。

因而表现出一种不平衡、不稳定以至自相矛盾的特征。

行为表现为:独立意识增强,渴望与大人平等,不太愿意受教师和家长的管束、干涉,却又存在对教师与家长的依赖性;渴望别人的理解,要友谊,求交往,但心理的闭锁性又使他们的心扉只向亲近、信任他们的人开放;他们的自尊心强烈而敏感,要求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对人对事有自己的见解和评价,但尚未正确对待别人和自己,往往以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相比较,从而骄傲自满,或者以己之短比别人之长又会灰心丧气,甚至一蹶不振等。

总之,既要求独立,又有较强的依赖性;开始走向成熟,却又稚气未脱,是青年学生不同于一般青年人和成年人的独有的心理特征。

这种独有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方式应以“师爱”为核心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效应之一:变说教型教育为情感教育人是有感情的,人的感情体验对人的各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影响,它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心理实践表明:感情体验同人的品德、身心健康、智力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高尚的情感能推动人们学习科学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和技巧。

大学生情感教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情感教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情感教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大学生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情感教育在这个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情感教育旨在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地处理情绪,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自我认知和情商。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情感教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

情感教育与心理健康定义情感教育是指针对大学生情感管理、人际交往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的特定培养与教育。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状态的良好与正常,包括积极乐观的心态以及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

目标情感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情绪态度,提高情商和情绪管理能力,增强社交能力,培养自信和积极乐观的心态,以达到促进心理健康的效果。

大学生情感教育的具体内容与方法情绪管理技巧自我认知: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状况,掌握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情绪识别:培养大学生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

情绪调节:指导大学生有效地调节和管理负面情绪,以避免消极对待问题或产生过度焦虑。

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合作与团队合作:鼓励大学生参与集体活动和团队合作,锻炼他们的协调、沟通和合作意识。

表达与倾听:引导大学生学会倾听他人,关注他人需求,并且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

冲突解决:培养大学生解决冲突和处理矛盾的能力,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自我认知与发展目标设定:帮助大学生确立个人目标,并提供实现目标的方法和策略。

时间管理:指导大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减少压力并保持精力充沛。

积极心态:鼓励大学生积极思考、乐观面对困难和挫折,并倡导积极正面的思维方式。

大学生情感教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情感管理能力提升经过情感教育的培训和辅导,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管理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他们可以通过运用所学到的技巧来应对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并更积极主动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人际关系质量提高通过人际交往技巧的培养,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需求、表达自己,并有效地解决冲突。

这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支持网络,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情感教育策略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情感教育策略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情感教育策略研究在当今社会,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成为了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阵地。

而情感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情感教育策略,以期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情感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重要性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

积极的情感如喜悦、自豪、满足等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当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和被关爱时,他们更容易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情感调节能力。

在成长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产生消极的情感如焦虑、沮丧、愤怒等。

通过情感教育,学生能够学会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感,掌握有效的情感调节方法,如情绪表达、情绪转移、深呼吸等,从而更好地应对负面情绪,保持心理平衡。

情感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情感教育中,学生可以学习如何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如何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从而建立和谐、稳定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情感教育的现状尽管情感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教学方法单一。

部分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参与。

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导致情感教育的效果不佳。

缺乏针对性。

每个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发展水平都有所不同,但在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情感教育,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得到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情感教育的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和作业完成情况为主,缺乏对学生情感发展的全面、动态的评价,无法准确反映情感教育的实际效果。

教育中的情感教育与心理健康

教育中的情感教育与心理健康

教育中的情感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其中情感教育和心理健康的培养在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情感教育和心理健康已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和心理健康角度出发,探讨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情感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

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适应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方面,情感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感情表达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理解,并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其次,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面临挫折和困惑,情感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最后,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人际关系和合作能力越来越重要。

情感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更加具备竞争力。

二、情感教育的实施方法情感教育的实施方法可以结合校本课程和社会实践活动进行,请看下文: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相关的课程和活动来推行情感教育。

比如,在语文、心理学、艺术等课程中引入情感教育的内容,教导学生如何表达情感、认识自己的情绪等。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社团活动或讲座,邀请专业人士来为学生讲授情感管理和情绪调节的技巧。

其次,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各种情感,如参观孤儿院、参与志愿者活动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包容心。

最后,学校可以建立多元评价制度,来评价学生在情感教育方面的发展。

通过建立多元评价的机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情感教育方面的表现和进步,并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应用

情感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应用

情感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应用一、引言情感教育作为教育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情感教育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情感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应用,从理论到实践,展示情感教育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

二、情感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情感教育是指通过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情感品质的过程。

在大学生群体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接班人,他们的情感素质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因此,情感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三、情感教育的核心内容3.1 情绪管理在大学生中开展情感教育,首要的是帮助他们学会有效地管理情绪。

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挑战,情绪波动常常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大学生学会理解情绪、调节情绪,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3.2 自我认知与情感表达另外,情感教育还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通过自我认知,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和价值取向;而通过情感表达,他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

四、情感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具体实践4.1 课程设置许多高校已经将情感教育纳入到课程设置中,开设“情感管理”、“心理健康”等相关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学习情感管理的技巧,提升自我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4.2 心理辅导此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也提供心理辅导服务,为有情感困扰的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指导,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拾信心,建立健康的情感世界。

五、结语通过以上对情感教育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情感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情感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实现自身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认 知模 式 。

过言语表情暗示让她树立学习生活的信心 ; 其次 ,
暗示能有效激发个体的成就动机 , 增强 自我概念 形成的信 心与勇气。如开展 “ 女生成 长我美 我 秀” “ 、 赞美心” 等课堂活动 , 让女大学生在同伴 中 得到 自由展示 , 帮助她们理解和把握美的内涵 , 感 受宽容与赞美 的魅力 , 恢复和增强 自信; 再次, 暗 示有利于让个体及时调整 自我, 帮助个体克服或 减轻 自我概念受威胁时产生的心理紊乱 , 促进 自
生活 中加强 自 我修养 、 我教育与 自 自 我监督 , 不断 提升镜中的 自我形象 。
2 .运用暗示效应 。 加强对女大学生成才 目标
方 案设计 的 指导
另外 , 女大学生情感具有细腻 、 丰富、 含蓄 的
特 点 , 引导 和帮助 认识 改正错 误 的时候 , 在 运用 暗
暗示是“ 采用含蓄 的方式 , 通过语言、 行动等 刺激手段对他人的心理行为产生影 响, 使他人接 受 某一 观念 , 按某 一 方 式 进 行 活 动 ”3 , 理 或 [ 心 学称由暗示“ 使得人们按照一定 的方式去行动或 接受一定 的意见 , 使其行为与暗示者的企望相符 合 ”4 的现象为 暗示效应 , 间接 暗示、 -l J 有 直接 暗 示与 自我暗示之分。暗示效应的产生与个体的年 龄、 心理特点等有关 , 决定受暗示最重要的条件 “ 可能是 两种 本 能 即逞 能 本 能 ( 自我 表 现本 能 ) 和 服从本能( 自我贬低本能) 的相对 冲突”5 , [ 一般 说来 ,女性 比男性更 易 受 暗示 ”47这与 女 性 自 “ E1, 1
21 0 2年 6月 第3 1卷第 3期
安庆 师 范学 院学报 ( 社会 科 学版 )
J u a o A q g e c e o e e S c l c n eE i n o m l f n i a h m C lg ( o i i c d i ) n T l aS e t o
第 3期
陈银凤 : 大学生心 理健 康教育课 中的情感效应 女
・1 3・ 3
健康 的现 象 ”4 l5 j。个体 的心 理犹 如 炉 内容 器 , 安
教学 中可 以参 照安全 阀效 应原 理 , 开展 团体 辅导 , 组 织 开展相 关 的活 动 如 团队合 作 的 心 理游 戏 、 宿 舍 人 际沟通 的现 场 模 拟 等 , 强对 女 生 人 际交 往 加 与 自我管理 的辅 导 。 当然 , 这些 压 力 的释 放需 要 个 体 以积 极 的心 态 去 面 对 , 积 极 引导 她 们 “ 要 对
收稿 日期 :2 1 0 2 0 2— 2— 2 基金项 目:安徽省教 育科学规划“ 高师女大学生自我 同一性 的建构与 自我发展 ” 目( C 6 2 ) 项 J 0 14 。 . 作者简介 :陈银凤 , , 女 安徽潜 山人 , 安庆师范学院音乐( 黄梅剧艺术 ) 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 , 讲师 硕士 。

1 2・ 3
安 庆师 范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 版)
21 0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镜子即别人对 自我态度 , 知人 际交往的规范与 认 准则 , 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 , 从这面镜子中正确感 知 自我的状态 , 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 其次让 她们 从 室 友 、 同学 、 乡 、 师处 找 到 多 面镜 子进 老 老 行对照 , 鼓励她通过与其他 同学的交流 了解 自己 在别人心 目中的印象, 在与别人的交往 中发现 自 己的优点与长处 ; 另外通过建立 Q Q群 、 信息交流 站、 主动找该生谈心等方式 , 帮助她分析 自己的缺 点和不足 , 适时肯定她们 的优点与成绩 , 引导她正 确看待和处理学习成长过程 中的现实问题。 在镜像效应的应用 中, 还应该让主体从镜子 有色与无色之别 , 凹凸不平之分 , 形状各异 , 镜中 我与镜外我不是完全等同等特点来多角度多方位 去观察 自我 , 从而客观地认知 自我 , 形成 自我的健
Ju . 0 2 n 21 VOI3 . l NO. 3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育课 中的情感效应
陈 银 凤
( 安庆师范学 院 音乐学院 , 安徽 安庆 263) 4 13

要 :情感效应是 由于外 部影响和 自 我教育 的作用使得个体在情感过程和产生的情感体验 上发生特异变化 的心
孤独感等 。根据女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存在一定的 偏见 ,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 , 运用情感效应中的镜像 效应 将有 利 于女大 学生 群体 自我认 知 的改善 。
镜像 效应 源于 库利 的 “ 中我 ” 镜 理论 , 的是 指 个体 在对 自我进 行认 知 时将别 人对 自己的态度 视
情感过程与体验对 自 身的价值观念 、 生活态度、 学
中图分类号 :G 4 . B 4 . 6 5 5;84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4 3 (0 2 0 0 3— 70 2 1 )3—0 3 0 1 1— 3
其相 应 的行 为 反 应 ”
“ 情感和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 ,情 感 效 应 是 由 于外 部
业成 绩 、 成就 预期 与 自我 发展 ; 的因过 分关 注体 有 貌 , 成 焦虑苦 闷等 负性情 绪 , 形 在学 习与生 活 中感 受 到巨大 的心 理 压力 ; 的对 人 际关 系 的错 误感 有 知导 致人 际交 往 困难 , 在集 体 中产 生不 同程 度 的
受暗示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通过暗示效应开展 因材施 教 , 女 大学 生 自我增 强 过 程 中有 积 极 作 在 用。首先 , 暗示能引导树立积极的 自 我意识 目标 , 增强个体方 向感。课堂教学 中, 要充分发挥成才 目标方案的导向作用 , 帮助她树立正确的 目 , 标 通
织行为学对心理现象进行的阐释 , 使不 同的 即“ 观点情绪得以宣泄 , 并使心理获得平衡 , 以有利于 组 织 内部矛 盾 与 冲突 的 缓 和与 解 决 , 利 于 身 心 有
盲点 , 不科 学 的 自我认 知影 响与 制 约 着 女 大学 生
的成长与发展 , 如部分女大学生 由于对 自己性别 与出生环境的不接纳 , 自卑感强 , 影响到个体 的学
长的快乐 , 尤其要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引导分析 , 让 她们 在交 流活 动 中感 受 到 群 体 中 的人 际 吸 引 , 增 强其归属感。首先运用镜像效应让她们正确认识
示策略 , 能使学生 自我反省。除用诱导语之外 , 还 可 以通过手势、 眼神 、 击桌 、 停顿、 提高或降低音量 等方式 , 引导学生 自己找出错误。尽管暗示效应
有 只可意会 , 可言传之妙用 , 不 但也有消极 的方 面,其产生的信服就其建议 来说是不受逻辑说 “ 明影 响 的, 至 与 知 觉 和 推 理 出 的 事 实 相 甚 反 ” ’如 果 运 用 不 当也会 产 生 负 面作 用 , 响 , 影 到个 体 的身 心发 展 , 因此在 运用该 效应 时 , 要设 置
知 的误 区 , 在增 强学 生 自信 的同时 , 正确 引导她 们 客观 自我 认知 与评 价 的形 成 。引导 女大 学生 提高
运用情感效应 , 优化她们 “ 四成” 即成 长、 ( 成人 、 成才 和成 功 ) 育 的心 理 环境 , 利 于 提 高 女 大 教 有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 , 在导学育人活动中起
我 增强 。课 堂教学 的 “ 女生 的 自我 意 识 ” “ 生 、女 的情感 ” 章 节 中科 学 设 计 暗示 环 节 , 育 她 们 等 教
正确对待 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挫折与困难 , 从而使 个体 自我实 现在 主 观感 受 、 部 表 现 和 生 理 唤醒 外 等方面达到和谐。暗示效应的有效运用还可 以实 现教学相长 , 即暗示者与被暗示者 的双赢。 在指导大学生成才 目标设计实践中发 现 , 女 生 的 目标 易变 性 较 男生 明显 , 有很 强 的不 稳 定 具 性, 因而在指导她们规划成材 目标时, 可以通过教 师的暗示 , 让个体 的“ 服从本能” 凸现, 从而在受 威信暗示中促进其 目标 的坚定性 ; 对少数女 生个 体 自信心很 强不 易受暗示 的, 则要 激活 她们 的 “ 逞能本能” 运用罗森塔 尔的期待效 应 , , 促进 自 我增强过程的发展 , 从而使得她们在 即定 目标下

定 的逻辑 、 情感 以及 伦理 防线 。 3 运 用安全 阀效 应 , 导 女大 学 生 学 会 科 学 . 引
认 为缺乏经验, 毫无戒心有关。暗示对 主体来说
是一种期待, 动机认知理论认为:期待(xet . “ epc n a c) y 是重要的 , 它能帮助个体获得 目 。 ¨ 标 ”3 ]
理现象。女大学生有着鲜 明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 , 心理健康教 育课程需要 遵从女 生情感教 育的特点 , 运用 镜像效应 , 引导女大学生加深对 自我的认知 ; 运用 暗示效应 , 加强对女大学生成才 目标方案设 计的指导 ; 运用安全 f 阋效应 , 引导女大 学生学会科学地情感宣泄 , 加强个体 的 自 防御 。 我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 育课 ; 大学生 ;情感效应 ;自我同一性 女
讨 论 , 励 她们 自主 交 流 、 鼓 自主探 讨 、 分享 女 生 成
调查 结果 显示 , 大学 生 的 自我认 知 中表 现 女 出一 些 积 极 心理 品 质 , 细致 、 和 、 心 、 锐 , 如 温 耐 敏
同时也发 现 , 大 学 生 的认 知 存 在 不 少 的误 区与 女
到 十分重 要 的作用 。
1 .运用 镜像 效应 , 引导 女大 学 生加 强 对 自我 的认 知
自我认知能力 , 形成科学的 自我认知与 自我价值
观是 女大 学生 心理健 康教 育课 的任 务之一 。
心理健康课堂教育教学要根据学生群体的情 感发 展特 点 , 理 安 排 性科 学 教 育 与 心理 访 谈 影 合 像资料教育的内容, 让女大学生对女性成长 的科 学 知识进 行正 确认 知 , 组织 学 生 开 展 女生 成 长 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