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机械行业概况
2013年石油机械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石油机械行业分析报告2013年3月目录一、油服:现代石油工业发展的技术载体 (5)1、油服:石油机械设备与工程技术服务统称 (5)2、美国:油服产业支撑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 (6)3、中国:同样具备非常规勘探开发的技术条件 (8)(1)我国油服业务以传统服务和产品为主 (8)(2)我国水平井压裂增产技术服务及设备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9)二、非常规天然气主导国内油气资源发展方向 (11)1、我国油气产量增长主要来自天然气领域 (11)(1)2005年后致密气快速上产,我们预计致密气产能建设将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 12 (2)煤层气尚未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发展前景仍存在不确定性 (14)2、页岩气:正处于规模化生产关键时间窗口 (16)(1)我国页岩气开采已获阶段性成果 (16)(2)页岩气经济性探讨:单井成本具有下降空间 (19)三、中国油服市场整体平稳增长,压裂、定向钻井等成长空间广阔 (20)1、过去10年我国油服市场维持10%-15%平稳增长 (20)(1)油田服务中的钻完井服务 (20)(2)参考油企勘探开采支出,油服市场年均增速10%-15% (21)2、未来5-10年陆地钻完井服务市场年均增速15%,天然气领域更快 (22)(1)估算2011年国内钻完井市场规模约为1000亿元 (22)(2)预计2015、2020年钻完井市场规模接近2000、4000亿元 (23)(3)情景分析:页岩气仅达成十二五规划的1/2,天然气钻完井市场仍可维持20%增长 (25)3、压裂、定向钻井和连续油管等细分服务市场具备数倍成长潜力 (25)(1)压裂:2015、2020年压裂服务市场300、900亿元,车组需求50、150亿元 26①我国2011年压裂能力110万水马力 (27)②我国压裂服务市场空间:10年10倍 (28)③压裂服务市场竞争:看好川庆井下、中原井下、安东和华油 (29)(2)压裂设备市场增长空间:未来2-3年成长空间有限,十三五成长2-3倍 (31)(3)压裂设备市场竞争格局稳定,四机厂和杰瑞垄断80%以上市场 (32)(4)钻井服务:万口水平井推动定向钻井服务市场发展 (32)①未来5-10年水平井钻井数量可达到1万口 (32)②中石油、中石化不再增加新的钻井队伍,民营钻井队伍具备发展空间 (33)③水平井钻井设备:年均需求100台,民营钻机制造商受益 (34)(5)连续油管服务及设备:国内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35)①全球连续油管设备接近2000台,服务市场约50亿美元 (36)②我国连续油管设备及服务市场潜力有待挖掘 (38)③我国连续油管服务市场供不应求,设备国产化空间大 (39)四、寻找最具成长潜力的油服企业 (41)1、服务市场:看好川庆井下、中原井下、安东、杰瑞等油服业务成长性. 41(1)三大油企主导着国内传统服务市场 (41)(2)民营油服业务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新疆、吉林以及海外市场 (44)(3)页岩气的开发将为民营油服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46)(3)市场化提升国内油服企业竞争力 (46)2、设备市场:看好江汉四机厂和杰瑞股份高成长 (48)(1)石油机械设备供给市场相对分散,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48)(2)四机厂和杰瑞股份将铸就石油机械设备领域的辉煌 (50)五、重点企业简况 (51)1、杰瑞股份:压裂热潮的最大受益者 (51)(1)公司已成为国内知名的高端石油机械制造商 (51)(2)国内压裂市场繁荣及海外连续油管订单旺盛成就装备板块飞速发展 (52)(3)服务板块收入规模扩大及盈利能力恢复有望接力公司高增长 (52)(4)公司角度和行业角度都存在利好因素 (53)2、富瑞特装:国内领先的LNG储运设备供应商 (53)(1)公司专注于LNG领域储运设备制造 (53)(2)未来3年内LNG储运设备市场成倍增长 (54)(3)公司维持LNG储运设备领先优势 (54)3、安东油田服务:专注一体化服务的优秀民营油服企业 (55)(1)管理层具备战略眼光、踏实敬业 (55)(2)专注于空间广阔的高端油服市场 (55)(3)已在国内油服领域具备品牌影响力 (56)4、华油能源:服务业务完善的优秀民营油服企业 (56)(1)产品与服务涵盖油气田勘探与生产的主要环节 (56)(2)公司在我国页岩气完井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57)(3)公司与哈里伯顿战略合作提升竞争力 (57)5、宏华集团:优秀的民营陆地钻机供应商 (58)(1)全球领先陆地石油钻机生产商之一 (58)(2)立足钻机设备业务,进军海工制造、压裂和钻井服务 (58)(3)公司与Baker Hughes战略合作提升竞争力 (59)6、恒泰艾普:期待油服产业链整合效果 (59)(1)通过系列收购打造油服产业链 (59)(2)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技术领先,并购优化销售能力 (59)(3)测井设备稳定增长,测井服务队伍正在组建 (60)(4)油气工程技术服务将受益于非常规油气开发 (60)。
我国石油机械设备TOP20

1、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2、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3、单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4、中国石化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石油机械厂5、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6、胜利石油管理局工程机械总厂7、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8、川油广汉宏华有限公司9、中原石油勘探局特种车辆修造总厂10、大港油田集团中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11、河北华北石油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12、大港油田集团新世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13、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有限责任公司14、上海压缩机有限公司15、浙江金洲管道工业有限公司16、山东博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7、锦西化工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8、广州广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9、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20、兰州兰石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此榜单由中国工业经济研究院、世界企业竞争力实验室,世界制造商协会、全球制造评论中文版联合主办2009年8月,由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一重)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联合设计制造的、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核能系统———中国首台实验快堆主设备反应器堆容器及堆内构件、旋转屏蔽塞设备经过10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全部制造任务圆满完成。
此次制造完成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标志着中国首座实验快堆核岛主设备全部实现国产化,展现了中国在复杂核设备领域的科技水平和制造实力。
此次任务的完成,使中国一重实业报国的理想再次得到彰显。
中国一重在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又一次成为国人瞩目的焦点。
中国一重始建于1954年,前身为第一重型机器厂,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的重型装备制造企业。
目前,中国一重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53户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之一,拥有10家从事重型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国际贸易和服务等业务的子公司。
近年来,中国一重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为目标,不断开拓和进取,企业规模和实力逐年提高,现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铸锻钢生产和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企业。
中国化工机械主要企业

中国化工机械企业排行榜化工机械行业长期处于亏损边缘,现代大型石油化工装备大量进口是造成行业经济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机械工业各子行业发展将呈现分化趋势。
以石化通用装备等为主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高技术装备制造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石油钻采设备制造业10强企业: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宝石机械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所属的我国建厂最早、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石油钻采装备研发制造企业,是全球最大的陆地石油钻机和系列泥浆泵研发制造基地,是全国最大、能力最强的重要场合用途钢丝绳研发制造基地,是我国石油钻采装备研发制造龙头企业。
公司具有引领我国油气钻井装备行业研发制造方向的技术实力,是国家油气钻井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建单位,是行业内唯一承担有两个国家标准化工作部(国家钻机标准化工作部、国家海洋钻采设备标准化工作部)秘书处工作的企业。
截至目前,公司已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项83项,累计申请专利514件,获国家专利授权406件,专利技术稳居中国石油装备制造系统榜首。
全数字交流变频电驱动钻机实现了全天候、全地貌、全井深陆地市场的无缝覆盖,并成功从陆地迈向海洋高端领域;高移动性拖挂钻机实现了钻深能力1000-9000米的系列化;F系列钻井泵的大功率、轻型化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主营业务:公司产品主要为:钻井系列、井架系列、泥浆泵系列、井控系列、井口装置、海洋装备、底座系列、抽油机系列、顶曲系列、特车系列、钢丝绳系列、钢丝、钢绞线、索具、钢管、抽油泵系列等。
公司主要设计制造1000-12000米九大级别、四种驱动形式的常规陆地钻机、极地钻机和海洋成套钻机;500-3000马力的各系列钻井泵;海上钻采平台设备、井控井口设备、特种车辆、钢管钢绳、大直径牙轮钻头等钻采装备配套产品以及电气控制、非常规油气设备和减排设备等产品,覆盖面达50多个类别、1000多个品种规格,产品远销欧美、非洲、澳洲、中亚、中东、东南亚等58个国家和地区。
机械设备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机械设备行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前景分析2018年中国经济经历了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 由于中美贸易战的负面影响, 出口贸易预期不确定性较高, 在投资、出口承压的情况下, 居民消费预期收紧, 汽车、房地产、家电、消费电子等行业均出现增长失速. 机械行业作为中游制造业, 产品主要是生产环节的固定资产投资品, 企业主在决定是否投资扩产时会考虑经济景气程度, 由于下游需求放缓, 2018年机械行业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环比、同比增速均有所下滑.过去“投资”是机械行业主要的发展驱动力, 基建、房地产投资带动的经济增长腾飞, 推动了工程机械、铁路交通装备、能源装备的飞速发展. 机械行业驱动力由“投资”主导转变为工业化升级, 机器替代人、转型升级、市占率提升、进口替代、产品走出国门的核心逻辑成为工业化升级背景下的机械优秀企业的发展路径.2018Q3行业整体业绩保持增长, 但增速有所放缓. 对机械行业327家上公司业绩进行梳理, 2018年前三季度机械行业整体实现营业收入8149.90亿元, 同比增长18.71%(去年同期24.7%), 实现归母净利润516.12亿元, 同比增长18.24%(去年同期75.2%). 2018年前三季度机械行业营收和净利润都保持增长态势, 但与2017年相比增速有所放缓, 我们认为与国内经济形势疲软,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以及去年基数较高有关.机械行业累计收入及增速机械行业累计净利润及增速从子行业增速来看, 营收增速最高的是锂电池设备(+51.90%)、楼宇设备(+40.86%)、能源设备(+38.43%), 净利润增速最高的是工程机械(+71.07%)、楼宇设备(+69.58%)、机械基础件(+43.10%). 我们判断2019年机械行业整体营收增速区间为5%-10%, 净利润增速基本保持一致.2018年前三季度三级子行业营收、净利润增速机械行业的ROE呈现一定的周期性, 2011-2016年处于ROE下降周期. 2017年ROE触底反弹, 2018年机械行业ROE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2018年前三季度整体法计算ROE为5.13%, 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0.28pct. 去除新股影响, 行业内54.39%公司ROE实现上升. 同时期内, 企业的权益乘数和净利率基本保持稳定, 前三季度资产周转率为0.38次. ROE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 预计2019年机械行业ROE将保持稳定.机械行业ROE(整体法)机械行业资产周转率(整体法)目前宏观数据来看, 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都有较大的增速换挡压力. 但是挖掘机销量仍然维持较高增速. 工程机械需求具备韧性:2018年预计全年挖掘机销量在20万台左右, 超过2011年高峰17.8万量;但2017年的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绝对值已经是2011年的1.78倍、2.58倍, 巨大的施工需求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工程机械数量.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增速根据数据2019年工程机械行业整体销量将保持平稳, 受益于更新周期、环保治理要求提升, 以及基建、房地产带来的需求支撑, 挖掘机销量于2018年创历史新高. 行业内主要企业收入及利润大幅度增长, 资产负债表不断修复, 盈利能力逐步恢复.挖掘机月度累计销量及同比增速汽车起重机月度累计销量及同比增速中国挖掘机出口数量由2009年1686台增长至2018年1-11月1.74万台, 预计2018年挖掘机出口销量超过1.95万台, 9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1%. 截止2018年10月份, 中国国产品牌前四强分别为三一、山河智能、柳工、徐工, 出口销量占比分别为32.79%、8.24%、7.64%、6.17%, 美系卡特彼勒2018年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出口数量达到5211台, 略超三一5127台. 国产品牌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出海, 在海外销售布局网络逐渐深入, 有望进一步在海外打开市场.挖掘机主要主机厂出口占比018年前10月主要主机厂出口数量、占比基建投资加速推进, 铁路装备迎来投资机会. 2018年10月21号, 国务院印发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 该意见的重点内容中明确提出以中西部为重点, 加快推进飞速铁路“八纵八横”主通道项目, 拓展区域铁路连接线, 进一步完善铁路骨干网络, 加快推动一批战略性、标志性重大铁路项目开工建设. 2018年1-11月, 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为7072.98亿元, 同比增长0.8%.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中国铁路总公司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调整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运输量的决策部署, 将实施2018-2020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 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 2018-2020年货运增量行动方案明确指出, 到2020年, 全国铁路货运量达47.9亿吨, 较2017年增长30%, 大宗货物运量占铁路货运总量的比例稳定保持在90%以上.全国铁路货运量大幅提升受“公转铁”方案推动, 机车和货车的招标量已经达到了795台和5.8万辆, 明显超出铁总年初的采购预期(机车和货车招标380台和3万辆). 根据报道, 2018年-2020年, 机车和货车招标量将达到3756台和21.6万辆. 我们预计2019年-2020年铁路机车招标量分别为1560台和2000台;铁路货车的招标量分别为7.8万辆和9.8万辆.全国铁路机车招标量全国铁路货车招标量根据2018年铁总工作会议, 2018年投产新线目标为4000公里, 其中高铁3500公里. 预计2019-2020年, 每年新投产的铁路里程为9000公里左右. 根据我们统计, 预计2018-2020年高铁新增通车里程分别为3427公里/3750公里/4413公里. 实际情况中部分高铁线路的建设进度可能会慢于预期, 实际情况中部分高铁线路的建设进度可能会慢于预期, 保守估计2018年-2020年每年高铁新增通车里程约为3200公里/3500公里/4000公里.全国铁路新建里程全国新增高铁里程根据中铁总2018年年初规划, 2018年至2020年将采购动车组900列左右, 未来三年平均每年300列. 2018年复兴号的累计招标量已经达到达到了343列(包括了10列城际动车和6列样车), 与去年招标量相比增加了32列. 同时时速160动力集中型动车今年也已经启动招标, 250标准动车组也即将量产. 我们预计2019年-2020年动车组招标量为300-350列左右(未包含时速160动力集中型动车).动车组招标数量页岩气开采景气度持续上行, 压裂设备需求旺盛. 美国页岩油产量快速增长,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数据显示, 11月初美国石油产量升至创纪录的每日1160万桶, 一度超越了沙特和俄罗斯成为世界最大的产油国.伊朗主要原油出口国所占份额根据国际能源署(IEA)2018年11月原油市场报告显示, 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俄罗斯等其他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 且加拿大决定削减供应, 全球油市可能比预期更早地出现供不应求. 此外, 从当前产油国的利益来看, 油价保持在60-70美元/桶是复合各产油国利益的.OPEC产油国财政收支平衡所需油价根据发改委发布的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 到2020年, 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力争达到10%左右, 地下储气库形成有效工作气量148亿立方米. 到2030年, 力争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提高到15%左右, 地下储气库形成有效工作气量350亿立方米以上.2018年9月5日, 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 要促进天然气供需动态平衡, 加大国内勘探开发力度, 力争到2020年底前国内天然气产量达到2000亿立方米以上. 2017年中国天然气产量1474亿立方米, 2020年产量目标较2017年增长约35.68%. 2017年中国页岩气的产量为91亿立方米,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 2020年, 中国力争实现页岩气产量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中国页岩气产量压裂作业时一般采用成套设备配合完成, 压裂机组主要包括压裂车、混砂车、仪表车、管汇车、配液撬、输沙车和供液车等特种车辆. 通常情况下, 一个压裂车组需要配备20台2500型压裂车、2台130桶混砂车、2台仪表车、1台连续混配车、1台连续油管车以及若干辅助车. 整套压裂机组价值大约4亿元以上, 其中压裂车作为核心车辆占比约为70%左右. 正常情况下, 一套压裂车组一年约可完成新井压裂数20口.目前国内压裂设备保有量超过2000台, 其中, 2000型以下约为1700台左右, 主要有早期的700型压裂车、1500型压裂车、1800型压裂车和2000型压裂车. 这类车型主要用于常规油气井的酸化改造. 2000型以上的主要包括2300型压裂车、2500型压裂车和3000型压裂车, 共计300多台. 2000型以上压裂车主要用于页岩气的开发.从2018年-2020年, 中国将有近700口新气井投产, 需要35个压裂车组, 对于压裂车组的市场规模约为140亿元. 2018-2020年中国需要新投产的页岩气井需要达到1384口, 需要配套的压裂车组的市场规模约为280亿元.2018年各压裂车企业市场份额半导体设备行业逆周期扩张, 2018年10月北美半导体设备出货金额连续5个月下滑, 创11个月新低, 预计2019年全球半导体销售和设备投资有所放缓. 半导体产业链上游分为材料制造、设备制造, 材料包括硅片、光刻胶、靶材、清洗液等原材料, 制造环节包括芯片设计、制造、封装, 支撑半导体制造产业链的核心设备是光刻机、刻蚀机、单晶炉等设备, 半导体设计、制造、封测业务互相独立后, 产业垂直的分工模式持续深化. 半导体下游主要为消费电子、通信、汽车电子、计算机产业,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领域.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十亿美元)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统计, 2018年1-10月份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3894亿美元, 同比增速18.2%, 增速虽然有所下滑, 但仍然保持高景气度. 其中美洲地区销售收入同比增速26.1%, 中国地区同比增速紧随其后为24.2%.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在全球、亚太地区占比2018年1-10月半导体销售额市场分布根据海关总数数据, 集成电路贸易逆差近年来增速扩大, 逆差规模持续增大, 2018年1-11月半导体贸易逆差达到2138亿美元规模. 目前大陆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基地, 凭借与欧美的相对劳动力价格优势, 以及持续不断的技术引进、研发、资本投入, 国内半导体行业已经取得一部分海外半导体制造、封装测试业务, 但与国外半导体产业仍然差距比较大. 下游庞大的需求规模, 与羸弱的自我供给能力的不对称, 加速了半导体产业往大陆转移的步伐.集成电路贸易逆差持续增加(亿美元)半导体产能往中国转移趋势确定, 各大芯片制造厂商以及大陆本土厂商在政策支持下积极投资建厂, 必将导致晶圆厂半导体生产设备的资本支出增加. 预计2017-2020年全球将建成投产78座晶圆厂, 其中中国30座占比38%, 2018-2019年将达到投产高峰, 全球半导体企业迎来资本开支大年. 中国晶圆厂2018年设备支出为117亿美元, 到2020年支出将达到159亿美元.全球及中国半导体设备需求预测(亿美元)设备投资占晶圆厂投资70%以上晶圆厂设备配置比例工业机器人国产品牌市占率有所下降, 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以汽车、电子行业为主, 对于设备需要高精度、成熟的服务体系, 国产品牌近几年发展迅速, 但仍然与成熟的外资品牌在技术成熟度、稳定性上有一定差距, 在下游进行发力集中扩展进行资本开支时, 更愿意购置成熟的外资品牌设备.国内工业机器人产量纺织服装贸易景气度持续提升. 缝纫机械是服装、鞋类、箱包制造行业的生产工具. 2010年以来, 纺织服装行业各项经济统计增速出现下滑, 甚至出现负增长. 进入2018年以来, 行业收入增速趋势与利润趋势出现了背离, 2018年10月数据显示, 纺服行业整体收入增速为3.5%, 较年初增速下滑2pct, 利润增速为8%, 较年初-0.1%的增速逐月提升.国内纺织服装行业主营收入、利润、存货同比增速中国服装出口下降趋势无法避免, 但即便面临压力, 由于中国与落后国家相比具备成熟的轻工业体系、完整的产业供应链, 以及相对较高的劳动力素质和庞大的纺织服装市场需求, 中国仍然将保持庞大的服装制造能力.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箱包出口金额下降趋势趋缓(亿美元)柬埔寨服装、鞋类出口总额(亿美元)孟加拉国服装出口总额(亿美元)相比装备制造业周期性较弱, 缝纫设备的使用周期一般为4-5年左右, 虽然2019年行业增速存在放缓的可能性, 但长期看, 由于国产缝纫设备品牌的品类扩展, 产品技术竞争力提升, 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必将进一步增强, 长期看出口规模将持续扩张.缝制设备主要出口地金额比例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 2018年前10月, 中国出口工业用缝纫机342万台, 同比增长12.8%, 累计出口金额10.1亿美元, 同比增速22.4%, 在人民币贬值的背景下, 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金额增速实际上高于22.4%. 出口金额增速高于数量增速说明出口缝纫机的均价在上升, 代表着国产出口品牌设备单台价值量上升, 高端产品占比升高.中国工业缝纫机年产量变化情况(万台)2018年1-8月份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收入210.33亿元, 同比增长18.66%, 实现利润12.92亿元, 同比增长15.65%, 毛利率为17.94%. 从1-8月份的产销、库存数据可以看出工业缝纫机产销两旺, 但库存增速较高, 行业2017年以来补库存的阶段已经完成.2018年1-8月份缝制机械行业百家骨干生产企业分产品产销及库存情况。
中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行业50强企业

中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行业“五十强企业”名单(2015-01-31 18:07:29)一、石油钻采设备(17家)1、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601857子公司)2、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3、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宏华集团00196、香港主板上市)4、南阳石油二机(装备)有限公司5、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1992年创立的民营企业,2013年度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行业协会评比综合实力排名第一。
)6、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353杰瑞股份是其控股公司)7、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是原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总机械厂2007年10月9日改制成立的)8、海城市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1986年创立的民营企业)9、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65年,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10、上海神开石油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创于1993年,002278神开股份)11、中原特种车辆有限公司(始建于1982年,2004年8月改制注册资本6600万)12、山东三田临朐石油机械有限公司(始建于1952年,2005年完成改制,三田机械注册资本金1800万元)13、兰州通用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创建于1872年,2003年完成改制,2010年10月23日被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重组)14、中原总机石油设备有限公司15、通化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16、濮阳市信宇石油机械化工有限公司17、内蒙古一机大地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二、石油化工设备(13家)1、北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600860京城股份的子公司)2、哈尔滨空调股份有限公司(600202哈空调)3、大连金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始建于1941年,中国化肥设备制造百强企业第一强;中国化工设备制造60强企业的第一强。
)4、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准备上市)5、新兴能源装备有限公司6、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控股的装备制造企业)7、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601798蓝科高新)8、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000777中核科技)9、南京晨光东螺波纹管有限公司10、四川大川压缩机有限责任公司11、安瑞科(蚌埠)压缩机有限公司(03899中集安瑞科,2007年7中集集团以5.92港币/股的价格收购其股份1.9亿股,占总股本42.18%,总价11.28亿港币,2014年2月10日,中集占70%的中集安瑞科市值237.5亿港币)12、辽宁恒星泵业有限公司13、秦皇岛北方管业有限公司三、石油井口设备和钻采专用工具(15家)1、江苏金石机械集团2、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3、天合石油集团汇丰石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4、江苏双鑫石油机械有限公司5、盐城三益石化机械有限公司6、天津立林机械集团有限公司7、河北华北石油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8、江苏如东通用机械有限公司9、贵州高峰石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10、泰兴石油机械有限公司11、德州联合石油机械有限公司12、江苏如石机械有限公司13、盐城特达钻采设备有限公司14、江苏新象股份有限公司15、黑龙江北方双佳钻采机具有限责任公司四、石油专用管材、输送管(7家)1、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2、攀钢集团成都钢钒有限公司3、山西北方风雷工业集团有限公司4、中国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沙市钢管厂5、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6、胜利油田孚瑞特石油装备有限公司7、中油管道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通用机械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发展机遇分析

中国通用机械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发展机遇分析一、概述通用机械一般是指泵、风机、压缩机、阀门、气体分离设备、真空设备、分离机械、减变速机、干燥设备、气体净化设备、溶解乙炔设备等。
通用机械行业主要为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及集输、石油化工、化工、煤化工、化肥、电力、冶金、有色金属、节能、环保、煤炭等矿产开发及利用、航空航天、船舶及海洋工程、水利、建材、轻工、纺织、医药、农业、食品、交通运输等国民经济各领域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建设提供装备和服务。
二、经济运行现状2021年通用机械行业发展良好,主要经济运行指标都实现两位数的同比增速,呈现出近几年来较好的水平。
2021年通用机械行业实现营业收入9834亿元,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速8.44%。
2021年通用机械行业实现利润总额694亿元,同比增长11.9%,两年平均增速8.41%。
2021年行业利润率7.05%,较2020年下降0.35个百分点。
通用机械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方针政策,面对新的市场机遇与风险挑战,积极稳妥促发展,行业经济运行保持了稳定增长,为行业“十四五”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1年通用机械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343亿元,同比增长19.2%,两年平均增速8.09%。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全年通用机械行业主要产品累计进出口总额352亿美元,同比增长19.9%,其中:进口137亿美元,同比增长13.7%;出口215亿美元,同比增长24.3%。
贸易顺差78亿美元,同比增长48.2%。
三、行业发展机遇我国经济呈现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经济总量已占世界经济的17%以上,显现较强的总体经济实力。
我国具有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在国家稳定经济基本盘、鼓励消费升级等各项政策支撑下,国民经济各领域的稳定发展给通用机械行业提供了基本的市场保障。
新形势下通用机械行业面临新的发展环境与机遇。
炼油化工设备的行业现状

炼油化工设备行业现状一、国内炼油化工行业发展中国炼油工业正在从旧常态走向新常态。
“十三五”期间我国炼油能力增速将明显放缓,炼厂开工率将维持低位,油品质将加快提升,节能减排工作将进一步深入开展。
绿色低碳发展、调整转型升级、做强做大,将是“十三五”我国炼油工业发展的主旨。
1.我国炼油工业发展现状1)炼油能力总量首破7亿吨/年。
化解产能过剩的工作已开展;2)装置大型化、规模化、炼化一体化、产业集群化继续发展;3)炼厂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加工不同原油的适应性继续加强;4)原油加工量稳步增加,炼厂开工率连年下降,油价暴跌影响巨大;5)雾霾推动油品质量加快升级。
国V汽柴油标准升级时间提前;6)车用替代燃料增长较快,区域化发展特征明显;7)煤制制油产业发展迅速。
石油炼化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石油化工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分析我国内炼油化工的现状不难看出,今后几年的石油炼化行业将主要以提升汽柴油品质为主线,对技术落后、设备老旧的炼油厂进行升级,以满足目前国V汽柴油标准。
二、炼油设备现状1.炼油装备基本上实现了中国制造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和国内相关部门在发展炼油装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炼油装备从规模、数量、质量等方面都基本上满足了炼油工艺发展的需要。
例如,为了推动催化裂化工艺技术的发展,对主风机、烟气轮机、富气压缩机、电液滑阀、进料雾化喷嘴、旋风分离器和外取热器等关键设备开展了技术攻关,至日前为止,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主要设备基本上实现国产化。
为了满足加氢精制、加氢裂化和重整的工艺需要,我们开发了高压加氢反应器、螺纹锁紧环式高压换热器、高压空冷器、高压分离器、离心式和往复式压缩机。
这些关键静设备和动设备的开发成功标志着我国炼油工业的装备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我国主要炼油装置的设备国产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主要炼油装置的装备国产化率如表1所示。
表1 几个典型装置的炼油装备国产化率注:①来源于某厂7000 kt/a润滑油型常减压装置的设计资料②来源于某厂2000 k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资料③来源于某厂600 kt/a 连续重整装置的设计资料④来源于某厂1000 kt/a 加氢精制装置的设计资料⑤来源于某厂1400 kt/a 高压加氢裂化装置的设计资料表1的设备国产化率是按设备的购置费用计算的。
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

/view/30996.html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发展概况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为石油及石油化工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作为石油、石油化工工业主要支柱之一的石油、石油化工装备工业,与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我国石油、石油化工工业的振兴而振兴,发展而发展。
石油、石油化工装备工业以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依托,历经五十年发展,已经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国加入“WTO”,石油、石油化工装备行业的市场发生了变化,在市场全球化大背景下,再不能只盯着国内市场,当务之急是融入国际大市场参与世界同行业的竞争,全面提升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装备的经济、技术水平,行业必将在新形势下取得更好成绩。
一、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已具有坚实基础石油、石油化工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很快。
2001年,全国生产原油1.65亿吨;原油加工量2.10亿吨;生产乙烯480.67万吨;生产化肥3396.52万吨;生产合成材料1203.84万吨,主要经济指标居全国工业各行业之首。
石油、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带动了为其提供装备的石油、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的发展。
建国五十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通过研制、开发、合作生产、引进技术,使我国石油、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制造体系。
据统计,2001年行业中的石油和石油化工专用设备405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现价)达134亿元,利润总额2.9亿元,从业人员12.8万人。
(1)石油钻采设备制造体系已经形成石油钻采设备制造业是为陆地、沙漠、浅滩和海上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提供装备。
建国初期,石油基本依赖进口,而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更谈不上,全国只有几家小厂生产一些石油设备零配件。
经过五十年来的努力,已建成几个比较集中的制造基地:以宝鸡、兰州、南阳等为主的钻井设备基地;以上海、江苏为主的石油工具基地;以江汉、四川为主的石油钻头基地;以西安为主的地球物理勘探设备基地;以济南为主的石油钻机专用柴油机制造基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油机械行业概况
字体大小:大| 中| 小2008-07-23 11:49 - 阅读:69 - 评论:0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只有8个钻井队,共有4台中型钻机,4台轻型机,少数几家机械厂搞一点简单的钻机维修。
石油机械制造业在当时的中国,应该说,是个空白。
1953年,利用上海的旧企业进行改造,产生了新中国第一批专业的石油机械维修和制造工厂,先后出现了上海大隆机器厂、上海第一石油机械厂、上海第二石油机械厂、上海第三石油机械厂及上海石油机械研究所等。
由此,也形成了我国第一石油机械基地——上海基地。
1955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前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于兰州对旧企业——兰州制造局实行改造扩建,成立了兰州石油机械厂、通用机械厂、兰州石油研究所等。
形成了我国第二个石油机械研究、设计、制造基地——兰州基地。
同一时间,国家对具有87年历史的宝鸡石油机械维修厂,进行改扩建,产生了宝鸡石油机械厂——宝鸡基地。
上海基地、兰州基地、宝鸡基地的形成,奠定了我国石油机械维修和制造工业的基础。
进入上个世纪60年代及以后的30多年期间,随着玉门油田的扩大,大庆油田、松辽油田、大港油田、长庆油田、中原油田、四川油气田、江汉油田和海洋油气田的发现与开发。
老的石油机械基地在发展的同时,又诞生了一批新的基地。
在大庆油田开发、会战期间,以哈尔滨石油机械配件厂、吉林重型机器厂、通化成化石油机械厂等,成立和加入机械维修和制造行业,形成了第四个石油机械基地——东北基地。
与此同时,以中原石油机械总机厂等为骨干企业形成的河南基地,以广州
重型机器厂等为骨干企业形成的南方基地,以青州石油机械总机厂等为骨干企业形成的山东基地,以江汉采钻研究所、江汉第一石油机械厂、江汉第二石油机械厂、江汉第三石油机械厂等为骨干企业形成的湖北基地,以成都石油机械总机厂、什邡钻采厂、广汉钻采厂等为骨干企业形成的四川基地。
新的一轮石油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全国范围内使我国的石油机械行业,集科研、开发、设计、试验、生产为一体,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
进入本世纪以来,世界能源供应逐步紧张,石油价格高长。
与此同时,我国汽车与摩托车的社会保有量空前增多,能源供应更趋紧张。
中国和世界范围内能源制造业的大发展,促进了石油机械行业的大发展,各基地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一次腾飞。
同时,推动了石油机械行业产品结构的大调整,大批中、小石油机械产品,从国内、外各地开始涌入德阳地区,使近二年来,本地区石油机械也得到了空前的飞速发展,以广汉最具特色,地区石油机械行业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德阳市有全国最为密集的重装产业集群,吸引了大批石油机械涌入本地区。
主要有:兰州基地、宝鸡基地、河南基地、天津基地及四川基地。
大量石油机械产品进入德阳,使德阳基地石油机械产品GTP总量,呈现出20亿元人民币的大市场。
目前,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高速发展期,给德阳市各机械制造企业提出了继“三大厂”加工市场外又一个广阔的市场。
为中、小型机械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