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调度管理系统

合集下载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化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设计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化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设计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化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设计智能电网调度系统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优化电网调度工作的一种智能化系统。

通过智能化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电网状态,预测负荷需求,优化运行方案,确保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关键技术。

首先,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算法。

系统通过收集、清洗和整理实时的电网数据,如电压、频率、负荷等信息,并进行数据挖掘,以挖掘隐藏在数据中的规律和关联性。

同时,系统还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数据进行训练和建模,根据生成的模型来预测未来的电网状态和负荷需求。

通过这些智能化的算法,系统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电网的运行情况,为调度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其次,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设计还需要合理利用智能化的控制和优化算法。

系统可以根据预测的电网状态和负荷需求,自动调整各个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以及调节各个变电站的电压和频率。

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可以利用强化学习算法和最优化算法来寻找最佳的控制策略。

同时,系统还可以考虑各种约束条件,如电网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等,以达到最优化的调度效果。

通过这些智能化的控制算法,系统可以自动化地优化电网的运行方案,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

另外,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实时性和可靠性。

系统需要能够实时地处理大量的实时数据,并根据实时数据来调整调度策略。

同时,系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容错能力,能够快速响应电网故障和突发事件,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为了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可以采用分布式计算和冗余数据存储的方式来设计系统架构。

此外,系统还需要具备自动化故障诊断和恢复的能力,以快速恢复电网的正常运行。

最后,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电网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智能电网调度系统需要采取各种安全措施来保护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入侵。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介绍课件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介绍课件

数据传输
采用高速通信网络,实现 数据的快速、稳定传输。
数据处理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格式转换和存储管理。
实时监控与预警模块
实时监控
对电网运行状态进行实时 监测,掌握电网运行情况。
预警功能
根据预设阈值和实时数据, 自动触发预警信息。
告警处理
对预警信息进行分类处理, 及时响应和处理异常情况。
调度计划与优化模块
调度计划
制定和优化调度计划,确保电网安全、经济运行。
优化算法
采用先进的优化算法,提高调度计划的效率和准 确性。
计划执行
监控调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正调度 计划。
辅助决策与可视化模块
辅助决策
基于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为调 度员提供决策支持。
可视化展示
通过图形化界面展示电网运行状 态、调度计划和预警信息等。
系统在应对自然灾害中的表现与作用
01
自然灾害对电网的影响
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会对电网设施造成严重破坏,影响电力供应的稳
定性和可靠性。
02
系统应对能力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具备快速恢复和抗灾能力,能够根据灾害情
况快速调整调度策略,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03
实际案例分析
以某地区应对台风灾害为例,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通过实时监测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
智能决策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能够根据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自动制定最优的调度策略,提高电力供应 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预测与优化
机器学习技术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学习,预测未来的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优化调度策略,提高电力系统 的运行效率。
物联网与传感器技术

电力行业智能电网调度与监控系统方案

电力行业智能电网调度与监控系统方案

电力行业智能电网调度与监控系统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 (3)1.1 背景介绍 (3)1.2 需求分析 (3)1.2.1 电网调度自动化需求 (3)1.2.2 电网监控需求 (4)1.3 技术发展趋势 (4)第2章智能电网调度与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4)2.1 设计理念 (5)2.2 设计目标 (5)2.3 设计原则 (5)2.3.1 开放性与标准化 (5)2.3.2 高效性与实时性 (5)2.3.3 安全性与可靠性 (5)2.3.4 可维护性与易用性 (5)2.3.5 智能化与自动化 (5)2.3.6 绿色环保 (5)2.3.7 经济性 (6)2.3.8 遵循法律法规 (6)第3章智能电网调度与监控系统架构设计 (6)3.1 系统架构概述 (6)3.2 硬件架构设计 (6)3.3 软件架构设计 (6)第4章数据采集与传输 (7)4.1 数据采集技术 (7)4.1.1 传感器技术 (7)4.1.2 远程终端单元(RTU)技术 (7)4.1.3 数据采集协议 (7)4.2 数据传输技术 (7)4.2.1 有线传输技术 (7)4.2.2 无线传输技术 (7)4.2.3 传输网络架构 (8)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8)4.3.1 数据预处理 (8)4.3.2 数据存储 (8)4.3.3 数据分析 (8)第5章电力系统状态估计与预测 (8)5.1 状态估计技术 (8)5.1.1 状态估计算法 (8)5.1.2 数据处理与滤波技术 (8)5.2 预测技术 (9)5.2.1 负荷预测 (9)5.2.2 风速与太阳能发电量预测 (9)5.3 在线监测与实时预警 (9)5.3.1 在线监测技术 (9)5.3.2 实时预警方法 (9)5.3.3 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9)第6章智能调度策略与算法 (9)6.1 调度策略概述 (9)6.1.1 调度策略基本概念 (10)6.1.2 调度策略分类 (10)6.1.3 调度策略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 (10)6.2 优化算法 (10)6.2.1 遗传算法 (10)6.2.2 粒子群优化算法 (10)6.2.3 模拟退火算法 (10)6.3 智能调度应用案例 (11)6.3.1 短期调度策略应用案例 (11)6.3.2 中期调度策略应用案例 (11)6.3.3 长期调度策略应用案例 (11)第7章电力市场运营与支持系统 (11)7.1 电力市场概述 (11)7.1.1 电力市场结构 (11)7.1.2 电力市场运行机制 (11)7.1.3 电力市场主体 (12)7.2 市场运营策略 (12)7.2.1 交易策略 (12)7.2.2 价格策略 (12)7.2.3 信用管理策略 (12)7.3 支持系统设计与实现 (12)7.3.1 交易与调度系统 (12)7.3.2 市场监管系统 (12)7.3.3 信用管理系统 (13)第8章信息安全与防护策略 (13)8.1 信息安全风险分析 (13)8.1.1 内部风险 (13)8.1.2 外部风险 (13)8.2 防护策略与技术 (13)8.2.1 物理安全 (14)8.2.2 网络安全 (14)8.2.3 数据安全 (14)8.2.4 应用安全 (14)8.3 安全管理制度与培训 (14)8.3.1 安全管理制度 (14)8.3.2 员工培训 (14)第9章系统集成与测试 (14)9.1 系统集成技术 (14)9.1.1 集成架构设计 (14)9.1.2 集成技术选型 (15)9.1.3 集成实施策略 (15)9.2 系统测试方法 (15)9.2.1 单元测试 (15)9.2.2 集成测试 (15)9.2.3 系统测试 (15)9.2.4 压力测试 (15)9.3 测试案例与结果分析 (15)9.3.1 功能测试 (15)9.3.2 功能测试 (16)9.3.3 安全测试 (16)9.3.4 兼容性测试 (16)9.3.5 压力测试 (16)第10章项目实施与效益分析 (16)10.1 项目实施策略 (16)10.1.1 技术路线选择 (16)10.1.2 组织与管理 (16)10.2 项目进度与质量管理 (16)10.2.1 项目进度安排 (16)10.2.2 质量管理措施 (16)10.3 效益分析 (16)10.3.1 经济效益 (17)10.3.2 社会效益 (17)10.3.3 环境效益 (17)第1章项目背景与需求分析1.1 背景介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攀升,电网规模持续扩大,复杂性逐渐增强。

智能电网管理系统

智能电网管理系统

智能电网管理系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民生需求不断增长,人们对电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智能电网管理系统作为新型电网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具有较高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智能电网管理系统的定义和功能智能电网管理系统是指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及物联网技术综合处理和管理电网运行,实现对电网设备及用电负荷的实时监测、控制、优化和管理的集成系统。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1.电力系统规划和调度功能:包括电力生产、输配电系统的规划和调度,预测真实供需情况,实现用电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以及对电源和负荷的实时控制。

2.实时监控和控制功能:通过智能感知技术、远程监控技术、智能分布式控制技术、优化调度技术等手段实现对电网设备的实时监控,对电网设备的故障、损坏等情况进行及时预警和处置,并实现对电网负荷的实时控制。

3.电力质量管理功能:通过智能电源控制技术、电力质量监测技术、换流电源技术等手段实现对电力质量的实时控制和管理。

4.应急管理和维修功能:在电网遭受自然灾害、电力设备故障等应急情况下,通过智能电网管理系统及时响应,实时进行快速恢复和维修。

二、智能电网管理系统的优势智能电网管理系统的出现,弥补了传统电网管理中的许多不足之处,具有以下优势:1.降低了运营成本:通过实时监控电网,掌握实时数据,能够快速找到电力系统中的故障点,提高故障排除效率,降低了系统运营成本。

2.提高了电力的可靠性:智能电网管理系统具有自动化、智能化、远程监控等特点,减少了人为因素导致的故障,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3.优化了用电负荷:借助优化调度技术,合理规划用电,提高用电效率,避免了过高或过低的负荷造成的浪费和损失。

4.实现了电力信息化管理:智能电网管理系统已经实现了电力运营数据的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使电力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运行和管理。

三、智能电网管理系统的前景与应用随着我国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智能电网管理系统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设计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设计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设计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智能电网作为一种先进的电力系统形态,正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电网调度系统被认为是核心和关键技术之一,它通过综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和负荷需求的预测分析,并对电力资源进行高效分配与调度。

本文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设计方案。

二、系统设计方案1. 需求分析根据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功能和目标,需求分析是系统设计的首要任务。

需求分析的内容包括电力系统负荷需求预测、电网状态监测和分析、电力资源调度和优化等方面。

通过分析电力系统运行情况和负荷需求,系统可以根据实时数据预测未来负荷情况,为电力资源调度提供参考。

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为了支持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运作,需要采集和分析大量的电力系统数据,包括供电系统的实时状态、设备运行数据以及历史数据等。

针对不同数据类型和来源,设计合理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方案,并配备数据预处理和清洗模块,提高数据的可用性和精确性。

3. 人工智能算法运用在智能电网调度系统中,人工智能算法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人工智能算法包括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糊逻辑等。

根据实际需求和系统特点,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的算法来对电力系统的负荷需求、电网状态等进行预测分析,并利用优化算法对电力资源进行调度和管理。

4. 调度决策模型建立为了实现智能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需要建立合理的调度决策模型。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和电力系统的特点,我们可以引入强化学习算法,利用历史数据和实时环境信息,训练智能体(Agent)进行决策和控制,以实现电力资源的最优调度和能效优化。

5. 用户界面设计智能电网调度系统作为一个支撑电力系统运行的核心系统,需要提供友好、直观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监控。

用户界面设计应考虑到用户的不同需求和权限,提供多种视图和功能,如电力系统拓扑图、负荷曲线图等,以便用户随时了解电网运行状态和负荷情况。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基础平台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第3部分:基础平台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技术规范第3部分:基础平台1. 引言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数据分析算法和控制策略等手段,对电网进行高效可靠的调度和控制,以实现电网的稳定运行和优化管理。

为了确保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本文档第3部分将介绍基础平台的技术规范。

2. 基础平台概述基础平台是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提供了系统所需的运行环境、数据管理、通信接口等基础功能。

基础平台的设计和实施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基础平台技术规范3.1. 运行环境基础平台的运行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3.1.1. 硬件环境基础平台的硬件环境应具备以下要求:•高可靠性:硬件设备应采用可靠的品牌和型号,具备高可用性和容错能力,以确保系统的连续运行。

•高性能:硬件设备应具备足够的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以满足系统对数据处理和存储的需求。

•兼容性:硬件设备应能够兼容系统所需的软件和通信接口。

3.1.2. 软件环境基础平台的软件环境应具备以下要求:•系统稳定性:选择稳定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安全性:采用安全性能较高的防火墙和安全策略,保护系统免受未授权访问和攻击。

•扩展性:软件环境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以适应系统规模和功能的变化。

3.2. 数据管理基础平台的数据管理功能是系统的核心功能之一。

3.2.1. 数据采集与存储基础平台应具备数据采集的能力,以从各种设备和传感器中获取数据。

同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存储和管理,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数据质量:确保采集到的数据质量良好,数据准确、完整、一致。

•数据存储:选择合适的存储方式和数据结构,以满足系统对数据的存储和检索需求。

•数据保护: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2.2.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基础平台应具备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功能,以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为系统的调度和控制提供决策支持。

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设计与应用

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设计与应用

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设计与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物联网技术在能源领域中也展现出了强大的优势,智能电网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供应模式,已经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点。

在智能电网中,电力调度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着重讲述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设计与应用。

一、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电网调度系统优势传统的电力调度系统主要是通过人工控制电力的供应和分配,但是这种方式存在着人工操作效率低、易出错、缺乏智能化等诸多问题。

而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电力供应的智能化水平,同时也解决了传统调度系统存在的许多问题。

具体来说,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实现了电力设备的智能化管理:传统的电力设备管理方式主要依靠人工运维。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电网的设备实现了自动化控制,不仅提高了设备的运维效率,而且可以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避免了电力设备的故障。

2.有效解决电力调度系统效率低的问题: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实现了电力信息的互联互通,可以优化电力的供需关系,提高了电力的调度效率。

同时,还可以对电力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从而能够合理地调度电力资源,避免了电力浪费现象的发生。

3.实现了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物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

这种远程监控方式可以避免人工巡检时带来的不便,大大缩短了故障排除的时间。

同时,还可以对远程区域的电力设备进行监测,保障了远程区域电力的供应质量。

1.传统能源发电机组的智能化改造传统的发电机组中,常常存在着电力负荷无法实时的监测、控制设备过时、设备之间的通信不畅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了传统发电机组无法适应现代能源需求,因此需要对发电机组进行智能化改造。

智能化改造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对发电机组进行设备升级,例如安装智能传感器、智能控制器等设备。

智能电网调度系统

智能电网调度系统

智能电网调度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在能源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智能电网调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算法,对电网进行实时监测和调度管理,以实现电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能源供应的安全性。

智能电网调度系统通过实时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监测电力网络的各个环节,从发电到输电,再到配电和用电,无处不在地监控能源的流动和消耗情况。

随着智能电表的广泛应用,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而预测用电峰谷,并对供电进行及时调整。

这样一来,电力资源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避免了能源的浪费和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除了实时监测和调整能源供需,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还通过预测分析,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能源管理。

系统可以利用历史数据和机器学习算法,对用电负荷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进行相应的电力调度。

这样一来,能源分配更加合理,用户的用电需求得到了更好的满足,同时也减轻了电网的压力,提高了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在传统电网中,出现故障时的处理通常是人工干预,这既费时又不够灵活。

而在智能电网调度系统中,由于设备之间的联网和通信,系统可以自动检测和识别故障,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例如,当某一电站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自动将负载转移到其他电站,保证用户用电不受影响。

这种智能化的处理方式不仅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还大大减少了停电时间,提高了用户的用电体验。

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网络化。

通过设备之间的互联和数据的共享,电网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工作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

同时,系统的网络化还为电力公司提供了更多的管理手段。

例如,公司可以通过远程监控和管理系统,实时获取电网的运行状态,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样一来,公司的维护和管理成本大大降低,运营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虽然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在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障碍。

首先,建设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投入成本较高。

需要大量的设备和技术支持,以及对电网各个环节的改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管理、技术资料管理、备品备件 管理等子模块 。
33 自动化 专 业 管 理 _7 .
自动化系统及设备库应满 足省、地一体化 要求 , 图2 OMS功能模块 33 调度 门户网站 .. 2 并 向 自动化巡视管理 、 自动化缺陷管理 、 自动化检修
票管理 、 自动化检修计划 管理 、自动化分析评 价管理
置 ,根据设置不 同级别用 户可浏览到不 同级 别的信息
3 .O . 1 MS主 要功能 3 调度管理类应用是实现 电网调度规 范化 、流程化 和一体化管理 的技术保 障。主要实现 电网调度 基础信 息的统一维护和 管理;主要生产业务 的规范化、流程
调度专业管理模块包 括数据上报 、 运行 日志管理 、 运行 日报管理、命令票管理 、电力 设备检 修、拉 闸限 电记 录管理、调度安全管理 、调度 员培训管理等子模
设备审核流程 如图 3 。 该子系统包括: 自动化 设备管 理、 自动化系统及 设备信息维护 、 自动化系统 或设备缺陷记录 、 自动化
值 班 日志 管 理 、值 班 日志 列 表 、 自动 化 运 行 日志 、 交
校核三大应用相关信息的任务 。
接班 记录、 自动化缺 陷管理 、 自动 化运行维护管 理、
A b t a t n ti a e , h e i n a d r lt d tc n l g e fS a tGrd Dip t hn e ai n M a a e e tS tm s r c :I h sp p r t e d sg n eae e h o o i so m r i s ac i g Op r to n g m n yse o a n n r v n e whih i n e r td,ssu id. n r c n e r , t er p d g o h ofg d s aea d i c e sn fLio i g P o i c , c si tg ae i t d e I e e ty a s wi t a i r wt r -c l n r a i g hh i n d m a d f r e e ti o r d s th n ,t e no m ai e a d p o e so e td r q ie e t o D ip t h n e ai n e n o lcrc p we ipac i g h r tv n r c s - r ne e u r m n s t s ac i g Op rto i M a a e e tS tm eb c mi g m o ep o n n .Th ipeso ft e o g n li d p n e ts se a o e e n g m n yse a e o n r r mi e t r ed s r i n o r i a n e e d n y tm h sn tm tt h i h n e s f d v l p e a d c n tu to o s a c i g e d o e e o m nt n o sr c n f Dip t h n Op rto M a a e e t yse , S i e pd ts n i e ai n n g m n S t m O unfd u ae a d i
p o e so e td r -n e rto f e o r e r c s — r ne ; ei t g a n o s u c s i i r
1 引 言
智能 电网是 电力工业 的一场 巨大变革 ,将 引起 电 力工业在各个领 域的革新 。智能调度是建设统一坚 强
智 能 电 网 的关 键 内 容 ,是 智 能 输 电 网 的 神 经 中枢 ,是
等 提 供 自动 化 设 备 信 息 。
调 度 门户 网站 作为 发 布调 度 动态 信 息 的主 要媒
体 ,主要 内容包括 :调度 专业动态 、电网实时数据展 示 、新 闻发布 、公告发布 、文档 资料管 理及发布 ,并
承 担 着 发 布 生产 控 制 大 区 实 时 监 控 、调 度 计 划 、 安 全

通 信 专 业


自 动 化 专 业 管

行管理 、缺陷管理 、基 建管理、 电路资源管理 、设备



保 护

检 修管理、通信报表管理 、 电路投 退管理 、电路 调整 管理、 电话报装管理 、电话 报修管理、会议系统 、班
专 业


业 管
21 0 1年 第 2 O卷 第 6 期
ht:ww cS .r. t / w. - ogc p/ -a a
计 算 机 系 统 应 用
智能 电网调度管理系
常 境 洳 一 吕 立 ,刘 , , 达
( 中国 科 学 院 研 究 生 院 ,北 京 10 3 ) 0 0 9 ( 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 究所 系统与软件实验室 ,沈 阳 10 7 ) 1 11
基 于智能调度 技术 支持系统标准建立新一代 O MS 系 ຫໍສະໝຸດ 2 O S 求分析 M 需
辽宁省调 自 20 0 4年 度开始, 自身调度 生产管理 对
① 收稿 时 间:001—4收到 修 改稿 时间:001,0 2 1.01 ; 2 1—12
统 一体化平 台,从根本 上对 原有系统进行升级 改造是
维系 电力 生产过程 的基础,是保 障智 能电网运行和 发 展的重要手段 。 MS是一类典 型的分布式 电力生产 运 O 行管理信息系 统,在 电力调度 生产 运行 以及相 关专 业 管理过程 中起着 越来越重要 的技 术支撑作用 。辽宁 电 网进行 了省 、 地调一体化调度生产运行信 息系 统 O MS 建设 ,按照 省、地 、县各 级调度 间分层控制 ,分级管
智能 电 网调度 管理 系 统
33 方式专业管理 .. 5
方式专 业管理模块包括 :电网设备参数管理 、月 度 检修计划管理 、 日度检修 计划管理、新设备投运 管 理、调度范围及调度命令编 号管理 、年度运行方式 管 理 、电网稳定管理 、保 电工作及方案管理 、网损管理 、 无 功及 电压管理 、负荷及模拟市场 管理、小水火 电计
r —n e r to e o r e u t ee o c d e i tg ai nof s u c sm s nf re . r b
Ke ywo ds i e r t n; s a t grd d s ac i g o e a on m a a e e t s se ; ee ti p we d s ac n r : ntg a i o m r i ip th n p r t n g m n y tm i l crc o r ip th g; i
划 管理、可靠性统计管理 、并 网调度协 议管理、气象
管理 、运行方式文档管理 、‘ 三公 ’调度信息管理等子
模块 。
33 .. 6通信专业管理 通信专业管理模块包括 :通信 设备台账管理 、运


度 门








调 度 专 业 管

方 式 专 业 管
应 用系统进行 了分专业 分系统的建设 ,在过去 的调度 生产管理工作 中起到 了有效地技术支撑 。现有 系统汇 总如下 :调度运行管理 系统、调度 日志系统 、调度信 息发布系统 、电网负荷 电源辅助决策系统 、电网实时 信 息系统 、省调 自动化值 班 日志 、继 电保护信 息管理 系 统、三项分析制度系统 、 电源管理系统 、二次专业 管理系统、智 能电网数据 上报系统 、电网网损系统 、 电网检修计划管理系统 、电网网损 系统、操作票系 统。
会话数、部 门访 问会话 数、下级单位访 问会话数等 ;
( )按 预 定 配置 ,根 据 文 件 更 新 情 况 抓 取 的 目标 2
文件夹 中的文件 , 自动发送文件 。
( )具 备 日志 记 录 及 查 询 功 能 ,并 可 根 据 日志 记 3 录 定 位 故障 点 。
⑩ 访 问分析:最 多和最少被访 问的页 面、最 多访
势在必行。
Sse o sut n 系统 建设 1 ytm C nt ci r o
21 0 1年 第 2 O卷 第 6 期
ht:ww cs .r. t / w. - og n p/ -a c
计 算 机 系 统 应 用
下载 、恢 复、自定义备份策 略 ( 异机备份、定 时备份 )
关 键 词 : 一 体 化 ;智 能 电 网 调度 管 理 系 统 ; 电 力 调 度 ;流 程 化 ; 资源 整合
S a tGr d Dipa c ng Op r to a g m e se m r i s t hi e a i n M na e ntSy t m
CHAN G i . _ LV LI a Jng Ru . , Li, U D 2
的管 理 。
33 调度互 联模块 .3 .
功 能项 : ( )BS客 户 端 方 式 ,手 动 发 送 文 字 信 息及 文 件 1 /
附件功能。
⑧ 提供系统访 问监控和系统访 问分析功 能, 出 输
各种报表 ,形成直观的统计 图表 ;
⑨ 系统的概 要统计:日志文件覆盖 的时间、总 的

要 :对辽 宁省~体化 的智能电网调度 管理系统 ( OMS )的设计 、相关 技术进 行 了研究 。近年 来,电网规模
的迅速增长 , 电力调度 业务需求不断增加 ,对 调度生产 管理 的规范性 、流程化 的要求 日趋突 出。原有独立 的分 散系统 已经不能适应调度 管理系统 发展建 设的需要 ,进行统 一的资源 整合与重新的更新改造势在必行 。
其 中相关系统分 别 由辽宁省调调度 处、计划 处、 自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